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设有载体板、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NC膜)、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对照线和吸收垫。
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收垫依次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加样垫的一端设在胶体金垫的一端上,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所述载体板可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 IgG抗体,晾干;
3)制备胶体金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制备25nm胶体金,取1%氯金酸1mL加入到100mL去离子双蒸水中,得到的氯金酸浓度为0.01%,置于带冷凝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沸腾,磁力加热搅拌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2.0mL,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葡萄酒色为止,冷却后置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备用;
4)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的标记:取胶体金10ml,用0.1mol/L NaOH调至pH5.4,加100μg TPN17,混匀,放置5min,加入5%BSA 1ml混匀,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将沉淀用TBS缓冲液溶解至10ml,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沉淀用TBS稀释至1ml,得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标记同上操作,得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
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膜上,烘干,制备成胶体金垫;
5)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
将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收垫依次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加样垫的一端设在胶体金垫的一端上,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在步骤2)中,所述抗人Ig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4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4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在步骤3)中,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可为2%。
在步骤4)中,所述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最好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以体积比1∶(0.2~5)混合;所述烘干的温度可为3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检测。在检测时,所需的标本量极小,不需要特殊仪器,肉眼直接判读结果,且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实施例设有载体板1、加样垫2、胶体金垫3、硝酸纤维膜(NC膜)4、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5、对照线7和吸收垫8。
加样垫2、胶体金垫3、硝酸纤维膜4和吸收垫8依次粘贴在载体板1上表面,加样垫2的一端设在胶体金垫3的一端上,胶体金垫3的另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4的一端上,吸收垫8的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4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5和对照线8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4上;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5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对照线7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所述载体板1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 IgG抗体,晾干,所述抗人Ig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4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4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3)制备胶体金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制备25nm胶体金,取1%氯金酸1mL加入到100mL去离子双蒸水中,得到的氯金酸浓度为0.01%,置于带冷凝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沸腾,磁力加热搅拌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2.0mL,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葡萄酒色为止,冷却后置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备用,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可为2%。
4)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的标记:取胶体金10ml,用0.1mol/L NaOH调至pH5.4,加100μg TPN17,混匀,放置5min,加入5%BSA 1ml混匀,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将沉淀用TBS缓冲液溶解至10ml,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沉淀用TBS稀释至1ml,得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标记同上操作,得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
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膜上,烘干,制备成胶体金垫。
所述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最好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以体积比1∶(0.2~5)混合;所述烘干的温度可为37℃。
5)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
将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收垫依次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加样垫的一端设在胶体金垫的一端上,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以下给出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的临床标本:
参见图2,取待检标本(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5~80μL,静置20min观察结果。只在检测条对照区C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阴性;在检测区T及对照区C均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阳性;加样检测后,检测区T和对照区C均不出现紫红色条带,为无效结果。
以下给出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的性能检定:
1)外观检查:白色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用TP-总抗体阳性的不同滴度的阳性参比血清各50份采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阳性参比血清的确定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3)阴性标本符合率:用50份阴性参比血清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参比血清的确定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4)灵敏度检测:用卫生部室内质控血清检测,最低检出限度应小于或等于4NCU/mL,与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相当。
5)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6)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7)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不受标本溶血(n=50)、脂血(n=50)和黄疸(n=50)的干扰。血清(或血浆)来自本申请人临床标本。
8)交叉反应:采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0)、免疫性肝炎(n=3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血清来自本申请人临床确诊患者。
9)稳定性检测:应用Arrhenius法则,将试剂条放置37℃ 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确保成品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总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IgG抗体,室温晾干,密封室温保存备用。其中,抗人Ig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mg/mL;二者点样量为1μL/cm。
将已纯化的金标记的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以体积比1∶1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纸上,在37℃烘干,制备成金胶体垫,密封备用。将固相化的纤维膜与胶体金结合的玻璃纤维、吸水纸等按一定顺序,通过PVC不干胶底板组合在一起,用切条机切成一定宽度检测条。把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与干燥剂一起装入铝箔袋中,机器封口,密封保存。
取待检标本血清50μL,加样于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加样区,静置20min观察结果。只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对照区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阴性;在检测区及对照区均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阳性;加样检测后,检测区和对照区均不出现紫红色条带,为无效结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金胶体垫仅由TPN17组成,不含有TPN47。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金胶体垫仅由TPN47组成,不含有TPN17。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待检标本为脑脊液标本,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性能验证试验:按实施例1的方案制备梅毒特异性总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然后进行性能验证。
1)外观检查:白色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试剂条宽度在3±0.1mm,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50份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检测确定的TP-总抗体阳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检出TP-总抗体阳性50份,阳性标本符合率100%。
3)阴性标本符合率:50份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阴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检测未检出阳性标本,阴性标本符合率100%。
4)灵敏度检测:用卫生部室内质控血清检测,最低检出限度应小于或等于4NCU/mL,与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相当。
5)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阳性血清(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检测确定的临床标本阳性TP-总参比高、中、低血清)检测,相同滴度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6)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阳性血清(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检测确定的临床标本阳性TP-总参比高、中、低血清)检测,相同滴度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7)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不受标本溶血(n=50)、脂血(n=50)和黄疸(n=50)的干扰。
8)交叉反应:采用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8)、免疫性肝炎(n=4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
9)稳定性检测:将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放置37℃ 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本发明的检测在一条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上进行,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检测。
方式一: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总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TPN47)]和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或TPN47)IgG抗体。将已纯化的金标记的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预包被在玻璃纤维纸上,干燥处理,制备成金胶体垫,再辅以恰当的样品处理垫,组合试剂条(组装方式见图1)。检测阳性样本时,样本中梅毒特异性总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重组抗原TPN17和/或TPN47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吸水纸方向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①TP总抗体免疫复合物与预包被的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TPN47)]结合形成“Au-TPN17(和/或TPN47)-特异性抗梅毒总抗体-抗人Ig单克隆抗体-固相材料”或“Au-TPN17(和/或TPN47)-特异性抗梅毒总抗体-抗人Ig单克隆抗体-固相材料”夹心物而凝聚显色;②游离金标抗原则在对照线处与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
方式二,将方式一的包被抗原、抗体对调: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总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梅毒重组抗原(TPN17/TPN47组合)和人IgG抗体,将金标记的抗人Ig单克隆抗体预包被在玻璃纤维纸上。
两种方式所制备的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均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检测,标本用量微小,不需要特殊仪器,肉眼直接判读结果。且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