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876A - 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的呼叫始发 - Google Patents
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的呼叫始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55876A CN101855876A CN200880112281A CN200880112281A CN101855876A CN 101855876 A CN101855876 A CN 101855876A CN 200880112281 A CN200880112281 A CN 200880112281A CN 200880112281 A CN200880112281 A CN 200880112281A CN 101855876 A CN101855876 A CN 101855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request
- application server
- call
-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呼叫始发的系统和方法,包括提供用于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的第一步骤。下一步骤包括将服务参数存储在用户的服务简档中,该服务参数指示是否允许/不允许应用服务器代表该公共用户标识发起呼叫请求。如果服务参数允许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系统对由应用服务器代表用户始发的呼叫取消阻塞。如果服务参数不允许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系统阻塞由应用服务器代表用户始发的呼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中进行呼叫始发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的技术创新已将因特网的能力扩展到包括通信服务。一种这类用于多媒体通信的服务提供了用于在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S)中使用的呼叫控制协议。如本领域所知,IMS遵循会话发起协议(SIP)和会话描述协议(SDP),且其中为所有IMS实体分配了IP地址。在IMS中,在本文称为用户设备(UE)的移动终端或通信设备提供SIP用户代理(UA)的作用。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提供SIP代理的作用。
在IMS中,应用服务器(AS)也可以提供SIP UA的作用,并为在IMS中的第三方登记者(例如,UE)提供呼叫控制。典型地,诸如归属订户系统(HSS)的归属通信网络运营商向UE或订户分配私有用户标识。该私有用户标识可用于UE内的SIP应用。还为UE分配在HSS上规定的至少一个公共用户标识(PUI)。PUI的形式是SIP URI。可以在具有不同私有用户标识和IP地址的多个UE之间共享PUI。IMS提供宣称标识(Asserted Identity)的“信任域”,这些宣称标识均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或具有与相同的运营商网络的先前安排。宣称标识在SIP协议中采用P-Asserted-Identity报头的形式。在IMS中的登记请求中,要求UE递交PUI、私有用户标识、和域名。该登记请求可以从IMS接收授权或不授权的响应。
应用服务器(AS)可支持代表已知UE的登记。具体是,一旦接收到第三方登记请求,AS即可代表在服务CSCF(S-CSCF)上登记的PUI使用SIP URI进行预订。以此方式,AS可以作用为始发UA。在当前情形下,AS必须与请求将要被发送到其的S-CSCF处于同一信任域内。当代表PUI发送初始请求时,AS插入路由报头,该路由报头指向登记或托管(hosted)(即未登记)PUI的S-CSCF或指向用作PUI网络的入口点的I-CSCF。AS可以通过询问UE的归属订户系统或在第三方登记期间获得S-CSCF地址。
为了由AS使用P-Asserted-Identity,产生如下请求,仿佛该请求是由UE始发的(其中AS插入表示UE的PUI的P-Asserted-Identity),或者是由支持公共服务标识(PSI)所标识的服务的AS所产生的,其中AS插入包含AS的PSI的P-Asserted-Identity。
然而,这些过程仅可在AS和S-CSCF的信任域内适用。具体而言,在当前IMS协议的情况下,仅允许AS代表本地网络IMS订户始发呼叫,且仅允许AS向始发订户的服务CSCF发送呼叫。该情形不能完全满足AS的需求。任何特定IMS AS将仅了解那些恰巧也预订AS托管服务的IMS订户。AS代表订户进行呼叫始发可以发生在IMS始发通道以及终止通道上。这要求接收该呼叫始发的S-CSCF(始发或终止S-CSCF)有能力向作为呼叫的逻辑始发者的订户的S-CSCF发送呼叫。然而,该方案不向非预订UE提供任何分配。
需要增强IMS,以允许IMS代表非预订UE始发呼叫。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个视图中表示相同或功能上相似的元素,附图与下列详细说明并入到说明书,并构成其一部分,用于进一步说明各个实施例,并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原理和优点。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IMS呼叫环境的图;和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定义了一种用于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S)中使用的呼叫控制协议。总体上,本发明提供了对IMS网络的增强,以支持AS代表任何用户(包括非IMS订户)来始发呼叫。在现有技术中,当AS代表非IMS用户始发呼叫时,该呼叫会被网络拒绝。
本发明提供了增强的IMS标准,以允许/不允许AS代表用户(公共用户标识)始发呼叫。本文描述了两种不同实施例的情况:a)对于不属于始发IMS网络的用户(即在HSS中未如此规定),其中用户可以是IMS用户但属于不同的IMS网络,或者用户不是IMS用户,并且b)对于属于始发IMS网络的用户(即在HSS之中如此规定),这与IMS标准中的现有情况相似,但具有下述的附加增强。
有利地,本发明允许对由AS代表用户所始发的呼叫进行阻塞/消除阻塞的能力。这仅作为“信任域”概念的一部分被定义在当前IMS标准中,但是该概念不允许基于每个用户来对呼叫进行阻塞/消除阻塞的能力。另外,本发明允许在始发网络上的中转功能(transit functionality),以通过网络传递通信,而当前IMS标准仅描述了用于通信的在终止网络上的中转功能。
按本文的描述,诸如用户设备(UE)或通信设备的术语一般指端用户设备,诸如固定和/或WiFi sip电话、蜂窝或移动无线电话、WiMaxsip UA、双向无线电装置、消息收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个人作业板(personal assignment pad)、被装备用于无线操作的个人计算机、蜂窝手持终端或设备等,或者所提供的这类单元的等效物,其被安排和构造为按照本文所讨论和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概念和原理进行操作,并在适当的规范、标准、和协议下操作。在本文的示例中,IMS是覆盖技术,并不寻址下层,下层可以取自以太网、WiFi、WiMax、蜂窝、或有线电视机顶盒或DSL/DSLAM。请注意,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提供希望将IMS用作为应用层的IP网络层的接入。
所讨论和描述的原理及概念可以具体适用于:在通信网络上提供或促进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服务或语音、数据、或消息收发服务的通信单元、设备和系统,诸如常规双向系统和设备、包括模拟和数字蜂窝的各种蜂窝电话系统、CDMA(码分多址)及其变体、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系统)、诸如UMTS(通用移动电信服务)系统的2.5G和3G系统、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以及以上的变体或演进。本文描述的原理和概念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具有较短距离通信能力的设备或系统,诸如IEEE 802.xx、蓝牙、Wi-Fi或WiMAX等,其优选利用CDMA、跳频、正交频分复用、或TDMA接入技术、以及一个或多个各种网络协议,诸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IPX/SPX(分组间交换/顺序分组交换)、Net BIOS(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其他协议结构。
进一步,根据各种示例和替代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分组的RAN可以包括:码分多址(CDMA)RAN、移动全球系统(GSM)RAN、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RAN、仅有数据(DO)的RAN、高速分组数据接入(HRPDA)RAS、无线局域网(WLAN)RAN、或者演进数据语音(EVDV)RAN。示例性RAN应支持在IP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S)规范下进行通信,例如,如在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24.229所概述的,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会话描述协议(SDP)及其变体进行通信。应当注意,根据诸如3GPP第7版IMS规范TS24.229的上述标准,可以通过RTP/UDP(实时传输协议/通用数据报协议)发射多媒体流。
应当理解,本文也可以涉及其他3GPP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为诸如应用层软件应用的较高层,在该情况中,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意图范围的情况下,诸如数据链路层的较低协议层可以进行互换,只要他们支持分组交换通信。
提供本公开,以进一步以可实现方式解释根据本发明来制作和使用各种实施例的最佳模式。进一步提供本公开,以增强对发明性原理及其优点的理解和评价,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本申请待决期间所做的任何修改以及如发布的那些权利要求的等效内容)来限定本发明。
还应当理解,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之类的关系术语(如果有的话)的使用,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实体或动作进行区别,而不是必然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这种关系或顺序。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包括具有步骤、过程之类的处理。尽管指示了多个处理或步骤,但除非明示或必须受限于特定的顺序,否则可以用任何顺序执行它们。可以用任何顺序来执行没有如此受限的步骤或处理。在特定情况中,可以将这些步骤或处理重复多次,或者可以按需要或在特定事件等发生之前无限循环这些步骤或处理。
很多发明性功能和很多发明性原理最好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诸如专用集成电路之类的集成电路(IC)来实施,或在其中实施。预计到,尽管可能由例如可用时间、现有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引起的重大努力和很多设计选择,但是当由本文公开的概念和原理所指导时,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以最少的试验很容易地产生此类软件指令、程序和IC。所以,为了简化并使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被模糊的风险最小化,对这类软件和IC(如果有的话)的进一步讨论将限于与本发明相关的要素。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IMS呼叫环境的图。始发通信单元110(例如与用户设备(UE)A相关联)希望参与与目标通信单元120(例如与UE B相关联)的通信会话,从而可以例如根据IMS(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和SIP过程来在其间交换视频媒体流102和音频媒体流103。应当理解,将结合始发和/或终止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130、132来进行会话,并且将例如通过应用服务器(AS)140来建立会话,该AS 140可以促进在呼叫中将音频和视频流传送到目标通信单元120或其他单元。始发IMS核心130作用为代理服务呼叫状态控制功能(P-CSCF),其是在始发通信单元110和始发IMS核心130之间的初始接口(SIP服务器)。P-CSCF对UE标识做基本验证,然后将UE标识传递给被指配为始发S-CSCF 130的登记处理。应当注意,将IMS呼叫处理划分为均可以具有不同CSCF和AS的始发和终止。
本发明提供了对3GPP TS 24.229节5.7.3IMS标准的增强,以允许/不允许AS 140代表非IMS网络订户的用户(公共用户标识)(例如UE A110)始发呼叫。本文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涉及不属于始发IMS网络的用户(即在归属订户系统(HSS)150中未如此规定)。这可以包括:例如非IMS用户的用户或者是IMS用户但属于不同IMS网络的用户。第二实施例涉及属于始发IMS网络的用户(即,在HSS中如此规定),这与已在3GPP TS 24.229标准中描述的情况类似,但有如下所述的新差别。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允许对由AS 140代表不属于始发IMS网络的IMS用户110而始发的呼叫进行路由。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不是始发网络的IMS用户(因此在HSS中没有如此规定),因此对于SIP信令101定义在询问CSCF(I-CSCF)中的新的全局系统级参数,以允许/不允许AS代表该外部用户发起呼叫请求。
在操作中,第一实施例假定AS 140代表不属于始发网络的用户110发起呼叫请求。具体而言,AS 140将表示始发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的P-Asserted-Identity插入到信令101中的SIP INVITE中。具体而言,AS将“orig”参数附加到最顶层的路由报头中的URI,该参数是来自于信任域中的AS的呼叫始发中的硬令牌。在一些实施例中,AS可能无法了解用户是否是IMS订户(除非其通过Sh接口询问HSS),因此在这些情况中,AS 140可以将请求发送给预先配置的始发I-CSCF 130。
I-CSCF 130(作用为始发I-CSCF)将对HSS 150执行Cx LIR,并且如本领域所知的,由于用户110不是IMS网络的订户,因此HSS将返回SIP直径错误(Diameter error)。如下所述,根据对于非预订(外部)用户如上定义的对于I-CSCF允许/不允许网络服务器呼叫始发参数设置的值,I-CSCF 130将允许/不允许该请求。在(对于外部用户)将参数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中,I-CSCF将按照请求-URI/路由报头把请求路由给适当的终止I-CSCF 132。在该情况中,始发I-CSCF 130作用为中转I-CSCF,这不同于仅为终止侧定义了IMS中转的当前3GPP TS 24.229第7版标准。这增强了当前标准,在当前标准中,在用户不是该网络用户的情况中,I-CSCF将返回不成功的SIP响应:404(未找到)或604(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该新功能对于AS执行用于很多应用服务情形的服务是有用的,例如,非IMS用户可以享用诸如找我&跟从我和点击拨号的特性。在(对于外部用户)将参数设置为“不允许”的情况中,I-CSCF将拒绝该请求。
在UE是IMS订户的情况中,始发I-CSCF将首先寻找被指配给始发用户的始发S-CSCF,并将呼叫路由给它。然后,始发S-CSCF一结束了始发服务过程,就基于请求URI将该呼叫路由给终止I-CSCF 132。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描述了允许对由AS 140代表没有预订始发IMS网络的IMS用户110而始发的呼叫进行路由。在该情况中,由于用户是始发IMS网络的IMS用户(在HSS150中如此规定),因此定义了用户服务简档中的新SIP参数,以允许/不允许AS代表该用户(即公共用户标识)发起呼叫请求。请注意,新SIP参数不同于对于第一实施例定义的全局参数,但执行相同的功能,因此在本文称为“服务参数”。
在操作中,AS 140代表IMS用户110发起呼叫请求。具体而言,AS140将表示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来自于初始IMS登记)的P-Asserted-Identity插入到信令101中的SIP INVITE中。具体而言,AS将“orig”参数附加到最顶层的路由报头中的URI,该参数是来自于信任域中的AS的呼叫始发中的硬令牌。按照现有的3GPP TS 24.229标准,根据AS是否知道代表其产生请求的公共用户标识的S-CSCF,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AS知道用于该用户的S-CSCF地址,在该S-CSCF地址处登记了或(在非登记情况中通过询问)托管了被代表产生请求的公共用户标识,则AS 140将请求直接发送给S-CSCF 130。然而,如果AS不知道用于该用户的S-CSCF地址,在该S-CSCF地址处登记了或(在非登记情况中通过询问)托管了被代表产生请求的公共用户标识,则AS将请求发送给公共用户标识的网络的入口点(例如,I-CSCF)。
在第一情况中,S-CSCF 130(作用为始发S-CSCF)将下载在P-Asserted-Identity中指示的用户的服务简档,并根据在以上定义的用户服务简档中对于新SIP参数设置的值,S-CSCF 130将允许/不允许请求。
在第二情况中,I-CSCF 130(作用为始发I-CSCF)将对HSS 150执行Cx LIR(定位信息请求),并且在始发用户(由P-Asserted-Identity指示)不是本地IMS网络用户的情况中,HSS返回指示适当的直径错误的Cx LIA消息(未找到用户),根据以上定义的对于新I-CSCF SIP参数设置的值,I-CSCF 130将允许/不允许请求。在始发用户是本地IMS网络用户的情况中,以及(对于该用户)将SIP参数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中,根据当前标准,HSS 150将返回Cx LIA(定位信息发起人)消息。在(对于该用户)将SIP参数设置为“不允许”的情况中,HSS将返回指示合适的直径错误的Cx LIA消息(请求未被允许)。在该情况中,I-CSCF 130将拒绝来自于AS 140的请求。
选择性地,在始发用户是本地IMS用户,且用户服务简档指示不允许代表用户的网络始发的情况中,按照当前标准,也可以返回没有错误的Cx LIA消息,并且当已指配的S-CSCF 130下载了在P-Asserted-Identity中指示的用户的服务简档时,根据以上定义的对于新SIP参数的设置的值,S-CSCF将允许/不允许请求。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描述的各种模块之间的接口以软件接口形式存在,采用例如功能呼叫之类的形式,或者可以采用实时中断处理或其他软件相关处理的形式。替代性地,功能和接口可以以硬件形式存在,或者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承载需求涉及示例性无线电接入网络,该网络提供用来传送如本文所述的应用流的承载。用来支持本文描述的服务的承载需求符合TS 24.229节5.7.3.。
根据以上讨论应理解,本发明的很多特性易于实施在诸如应用程序的软件程序中,或者实施在一系列相互通信的软件程序、应用、例程、模块、操作系统等中。另外,可以将很多功能实现为具有一系列步骤或类似物的方法或过程。
图2说明了用于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S)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呼叫始发的示例性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的第一步骤200。下一步骤202包括提供指示是否允许/不允许应用服务器代表公共用户标识发起呼叫请求的服务参数。下一步骤204包括插入表示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的P-Asserted-Identity(PAI)。下一步骤206包括将呼叫始发参数附加到最顶层路由报头中的URI。下一步骤208包括代表用户发起呼叫。
下一步骤224包括:应用服务器确定用户是否是始发IMS网络的订户,并且应用服务器是否知道224用于该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地址,在该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地址处代表公共用户标识(即PAI)产生了请求。
如果AS知道PAI S-CSCF的地址,则步骤202的服务参数被包括在用户的服务简档中,随后从用户的归属订户系统下载228该服务参数。在该情况中,用户服务简档标记将是用户简档的一部分,并经由Cx直径接口从HSS传送到S-CSCF。下一步骤226包括:AS将请求直接发送给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下一步骤228包括:由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下载在P-Asserted-Identity中指示的用户的服务简档,以获得服务参数。如果PAI服务简档的服务参数被设置为“允许”230,则下一步骤232包括:通过对应用服务器代表用户所始发的呼叫进行消除阻塞,来允许应用服务器作出的发起用于该用户的呼叫的请求。如果服务参数被设置为“不允许”230,则下一步骤231包括:通过阻塞应用服务器代表用户所始发的呼叫,来拒绝应用服务器作出的发起用于该用户的呼叫的请求。
如果不能确定224用户是否是始发IMS网络的订户,或者应用服务器不知道224用于公共用户标识(即PAI)(代表该PAI产生了请求)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的地址时,则将步骤202的服务参数定义为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中的全局系统级参数。该全局参数对于I-CSCF规定而言是本地的。
下一步骤234包括:将请求发送给公共用户标识的网络的入口点,即预先规定的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以确定用户是否是IMS订户。下一步骤236包括执行对于用户的本地网络归属订户系统(HSS)的Cx定位信息请求,其返回指示成功与否(即没有错误或有错误)的Cx定位信息应答(Cx LIA)消息。
如果成功,则下一步骤221包括:将呼叫路由给如在HSS响应中指示的适当始发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对于始发用户指配了该S-CSCF),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228。
如果不成功,在HSS返回“未找到用户”错误以指示这不是IMS用户的情况中(注意,该流程示出的一个选项为:不论IMS用户的简档允许还是不允许用户级网络始发,HSS总是向IMS用户返回肯定响应。另一选项在该流程图中没有示出,该选项为:在接收到I-CSCF Cx LIR询问时,HSS将查看用户的简档),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然后将确定218是否允许非IMS用户始发。如果否,则始发I-CSCF将通过阻塞应用服务服务器代表用户所始发的呼叫,来拒绝231应用服务器作出的发起用于该用户的呼叫的请求。如果是这样,则始发I-CSCF将按照请求-URI,把呼叫路由222到合适的终止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代表任何网络用户发起呼叫的方法,即通过在I-CSCF上和HSS中的用户的服务简档中提供新参数,来允许/不允许AS代表任何公共用户标识(即使非IMS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发起呼叫请求。在I/S-CSCF中引入了新呼叫处理机制,以使用以上新服务参数来允许/不允许AS对于IMS和非IMS订户进行的呼叫处理。这将在不必在HSS上将这些路由字符串/指示符规定为订户或PSI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所有的路由指示符进行处理,给IMS网络带来很多感兴趣的先进服务能力。
有利地,本发明提供了对AS代表信任域概念之外的用户所始发的呼叫进行阻塞/消除阻塞的能力。在当前标准中定义了信任域概念,但是如需要中转IP IMS网络的电路到电路网络呼叫,该概念仅允许在终止网络上的中转功能,这不是如本发明那样允许基于每个用户规定阻塞/不阻塞呼叫。另外,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始发网络上执行中转功能。
执行本文示出和描述的序列和方法的顺序可以不同于已描述的顺序。在附图中描述的具体序列、功能和操作仅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且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意图说明可以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恰当执行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任何计划实现相同目的的方案可以代替图示的特定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用任何合适的形式来实施,包括:硬件、软件、固件或任何这些形式的组合。本发明可选择性地作为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据信号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的一部分来实施。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物理地、功能地、和逻辑地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元素和组件。事实上,可以用单个单元、多个单元或其它功能单元的一部分的形式来实施功能。依此,本发明可以在单个单元中实施,或者可物理地和功能地分布在不同单元和处理器之间。
尽管已经结合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并非要将本发明限定于本文阐述的特定形式。更确切地说,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另外,尽管特征可能表现为结合特定实施例被描述,但是,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意识到,根据本发明可以组合被描述实例中的各种特征。在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并非要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的出现。
另外,尽管分别列出,但可以通过例如单个单元或处理器来实施多个装置、元素或方法步骤。另外,尽管各个特征可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但是可以有利地组合这些特征,并且包括在不同权利要求中并非暗示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和/或不利的。而且,在一类权利要求中包括一个特征并非暗示对此类别的限制,而是指示该特征同样可以视情况适用于其他权利要求类别。
另外,在权利要求中的特征顺序并非暗示特征必须起作用的任何特定顺序,并且具体地,在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各个步骤的顺序并非意指必须用该顺序来执行步骤。当然,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来执行步骤。另外,单个引用不排除多个。所以,引用“一”、“第一”、“第二”等不排除多个。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S)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呼叫始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用户的公共用户标识;以及
提供服务参数,所述服务参数指示是否允许/不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公共用户标识来发起呼叫请求,其中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对由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用户始发的呼叫取消阻塞,以及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不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对由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用户始发的呼叫进行阻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用户不属于始发IMS网络,并且其中所述服务参数是在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中的全局系统级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用户属于始发IMS网络,并且其中所述服务参数是所述用户的归属订户系统中的用户服务简档内的会话发起协议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代表所述用户发起呼叫,
插入表示所述用户的所述公共用户标识的P-Asserted-Identity,以及
将呼叫始发参数附加到最顶层路由报头中的URI。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无法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是IMS订户,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预先配置的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请求,以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是IMS订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用户的归属订户系统执行Cx定位信息请求;
由所述归属订户系统返回错误消息,以及
如果所述全局系统级参数被设置为“允许”,则按照Request-URI/Route报头,将所述请求路由给适当的终止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以及
如果所述全局系统级参数被设置为“不允许”,则所述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将拒绝所述请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应用服务器知道用于所述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地址,在该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地址处代表所述公共用户标识产生了所述请求,则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请求直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来下载在所述P-Asserted-Identity中指示的所述用户的服务简档,以及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被设置为“允许”,则允许所述请求,并且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被设置为“不允许”,则拒绝所述请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应用服务器不知道用于所述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地址,在该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地址处代表所述公共用户标识产生了所述请求,则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请求发送给所述公共用户标识的网络的入口点。
10.一种用于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呼叫始发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具有公共用户标识的通信设备;
服务参数,所述服务参数指示是否允许/不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公共用户标识来发起呼叫请求;
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服务参数来控制呼叫始发;
其中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所述代理服务器对由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用户始发的呼叫取消阻塞,并且
如果所述服务参数不允许所述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则所述代理服务器对由所述应用服务器代表所述用户始发的呼叫进行阻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874,242 US20090103518A1 (en) | 2007-10-18 | 2007-10-18 | Call origination by an application server in an internet protogol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
US11/874,242 | 2007-10-18 | ||
PCT/US2008/076485 WO2009051931A2 (en) | 2007-10-18 | 2008-09-16 | Call origination by an application server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55876A true CN101855876A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056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2281A Pending CN101855876A (zh) | 2007-10-18 | 2008-09-16 | 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的呼叫始发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103518A1 (zh) |
EP (1) | EP2204021A2 (zh) |
JP (1) | JP2011505713A (zh) |
KR (1) | KR20100084548A (zh) |
CN (1) | CN101855876A (zh) |
WO (1) | WO200905193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62186C (zh) * | 2007-07-19 | 2009-11-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JP5033598B2 (ja) | 2007-11-28 | 2012-09-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
CN101583119B (zh) * | 2008-08-15 | 2011-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机制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
CA2758486C (en) * | 2009-04-13 | 2017-01-17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ust for sip messages |
US8095611B2 (en) * | 2009-09-16 | 2012-01-10 | Avaya Inc. | SIP endpoint enhancer |
PL2299649T3 (pl) * | 2009-09-18 | 2013-01-31 | Koninklijke Kpn Nv | Dostarczanie usług biznesowych w sieci dostarczającej usługi |
US9277382B2 (en) * | 2009-11-16 | 2016-03-0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Emergency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51841B2 (en) * | 2009-12-28 | 2013-05-2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call to an aggregate endpoint device |
US8793388B2 (en) * | 2009-12-28 | 2014-07-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call to an aggregate endpoint device |
US9942330B2 (en) * | 2013-04-19 | 2018-04-10 | Extreme Networks, Inc. | Session manager anti-looping |
US10938857B2 (en) * | 2018-08-23 | 2021-03-02 | Dell Products, L.P. | Management of a distributed universally secure execution environment |
US11095543B1 (en) * | 2020-11-23 | 2021-08-17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availability and performance preservation for groups of network functions |
CN115499415B (zh) * | 2022-11-17 | 2023-03-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请求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0636A (en) * | 1989-05-31 | 1998-08-04 | Marshall; Marvin E. | Telephone travel card system under the control of its customers |
JP3659991B2 (ja) * | 1994-08-30 | 2005-06-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呼着信方法並びに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に使用されるサービス交換装置及び着信交換装置 |
US20020159456A1 (en) * | 2001-04-27 | 2002-10-31 | Foster Michael 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ing in a routing device |
GB2380279B (en) * | 2001-10-01 | 2006-05-10 | Soundvoice Ltd | Computer firewall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30083903A1 (en) * | 2001-10-30 | 2003-05-01 | Myers Gene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mporaneous billing and documenting with rendered services |
EP1317111B8 (en) * | 2001-11-29 | 2009-11-25 | Stonesoft Corporation | A personalized firewall |
NO20020724D0 (no) * | 2002-02-13 | 2002-02-1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remgangsmåte ved forbedret personvern ved lokaliseringstjenester i mobiltelefonnett |
US20040024817A1 (en) * | 2002-07-18 | 2004-02-05 | Binyamin Pinkas | Selectively restricting access of automated agents to computer services |
GB0321414D0 (en) * | 2003-09-12 | 2003-10-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IMS subscriber access control |
US7558267B2 (en) * | 2005-02-11 | 2009-07-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cing restrictions on sessions |
US8070604B2 (en) * | 2005-08-09 | 2011-12-06 | Cfph,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gaming as a service application |
US8045983B2 (en) * | 2006-04-13 | 2011-10-25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ervices in response to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AIN) triggers |
EP2204967A1 (en) * | 2007-02-22 | 2010-07-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Group access to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
US20080282080A1 (en) * | 2007-05-11 | 2008-11-1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trusted client |
US9497229B2 (en) * | 2007-05-16 | 2016-11-1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internet protocol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capacity |
US20090068984A1 (en) * | 2007-09-06 | 2009-03-12 | Burnett R Ala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evice use |
US9313328B2 (en) * | 2007-09-28 | 2016-04-12 | Ringcentral, Inc. | Active call processing and notifications |
US8249554B2 (en) * | 2007-10-26 | 2012-08-2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mobile st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mobile stations located within femtocells |
-
2007
- 2007-10-18 US US11/874,242 patent/US200901035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
- 2008-09-16 CN CN200880112281A patent/CN101855876A/zh active Pending
- 2008-09-16 WO PCT/US2008/076485 patent/WO2009051931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9-16 EP EP08838774A patent/EP2204021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9-16 JP JP2010530009A patent/JP201150571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9-16 KR KR1020107010764A patent/KR20100084548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505713A (ja) | 2011-02-24 |
EP2204021A2 (en) | 2010-07-07 |
US20090103518A1 (en) | 2009-04-23 |
WO2009051931A3 (en) | 2009-06-04 |
WO2009051931A2 (en) | 2009-04-23 |
KR20100084548A (ko) | 2010-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55876A (zh) | 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的呼叫始发 | |
EP2399367B1 (en) | Location-based ims server selection | |
US1028504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t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ith roaming mobile devices | |
JP4944202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クセス情報の提供 | |
CN100596076C (zh) | 个人网管理中用户设备登记、激活系统、方法及装置 | |
US8457631B2 (en) | Dispatch network with IMS integration | |
CN1645812A (zh) | 将终端能力变化通知给网络的方法 | |
US20100223326A1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a Service through a User Equipment Unit in a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User Database Server, Service Policy Server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use with Said Method | |
CN103220323A (zh) | 用于服务控制的方法和单元 | |
CN102177698A (zh) | 关联通信会话 | |
CN101563903A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的服务适配 | |
US20100048195A1 (en) | Method and saving entity for setting service | |
US8078180B2 (en) | Subscriber server system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601252A (zh) | 用于在ims网络中通过一组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0703426B1 (ko) | 아이피 기반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가입자 정보유실시 발신 및 착신 호를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2418816A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for registering a user entity wit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via anoth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KR20100131787A (ko) | Ims망의 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828320A (zh) | 抑制用于转移用户的camel服务调用 | |
KR20120097897A (ko) | Ims망내 와일드카드 번호체계 가입자의 위치등록전달방법 및 그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MOTOROLA MOBI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OTOROLA INC. Effective date: 20110112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12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Applicant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otorola Inc.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