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4220A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54220A CN101854220A CN200910131493A CN200910131493A CN101854220A CN 101854220 A CN101854220 A CN 101854220A CN 200910131493 A CN200910131493 A CN 200910131493A CN 200910131493 A CN200910131493 A CN 200910131493A CN 101854220 A CN101854220 A CN 1018542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data channel
- scheduling
- elastic data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网络系统无法承载任意速率业务的问题。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查找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的源端口对应的目的端口地址;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通道指示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转发到目的地址。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光网络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发送网)包括了电层和光层的技术规范,具备丰富的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行、管理与维护)、强大的TCM(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串联连接检测)能力和带外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能力,能够实现大容量业务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OTN是基于大颗粒带宽进行组网、调度和发送的技术,OTN体制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透明发送多种类型的业务数据;(2)大颗粒带宽复用和交叉配置;(3)提供了完善的性能和故障监测能力;(4)带外FEC,可以带来最大6.2dB(BER(Bit Error Rate,误码率)=10-15)编码增益;(5)相对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更强的组网和保护能力;(6)小带宽业务支持能力差,OTN中的ODU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光信道数据单元k)最小颗粒是ODU0,对应OPUk(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k,光信道净荷单元k)的最小颗粒是OPU0。
在G.709中已经定义的OPU0、OPU1、OPU2、OPU3对应的速率分别为1.238954Gbits/Sec、2.488320Gbits/Sec、9.953280Gbits/Sec和39.813120Gbits/Sec。
目前客户信号速率低于1.25Gbits/Sec的业务大量存在,并且还将维持很长时期。而随着OTN应用面的深入,一方面,OTN将向100Gbits/Sec或者更高速率扩展;另一方面,OTN也将向低于1.25Gbits/Sec的领域延伸,通过直接承载低速率业务来降低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
为了在承载不同带宽的业务时,将OPUk按照约定或者按照某种协议,划分为多个固定的子通道,例如,可以将OPU1划分为32个时隙,每个时隙由119列组成77.76Mbit/S速率的通道,对于低于此速率的业务数据,填充到此速率;对于高于此速率的业务数据,用绑定多个通道来提供整数倍的带宽。
采用现有技术的上述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子通道带宽固定,必须是77.76Mbit/Sec的整数倍;更小颗粒的调度(例如2Mbit/Sec),存在带宽浪费或者调度困难的问题;改变通道带宽操作复杂,不能适应未来数据业务要求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将来的未知速率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网络系统无法承载任意速率业务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
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接收的方法,包括:
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发送单元,用于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恢复单元,用于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对于发送端,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对于接收端,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从而能够恢复出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由于弹性数据通道的带宽可变,从而实现了任意速率的承载问题,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业务数据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调度弹性数据通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OPU1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在OTU1帧中的实现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调度弹性数据通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在OTU1帧中的实现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六在OTU1帧中的实现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数据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调度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另一种数据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业务数据可以经过封装后进入弹性数据通道,可以采用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纤网络)、GFP-T(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Transparent,通用成帧程序-透明模式)、GFP-F(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Framing,通用成帧程序-帧映射模式)、GMP(Generic Mapping Procedure,通用映射程序)、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或其它自定义方法进行封装。还可以直接透明传送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可以是STM-N(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ule level n,n级同步传输模式)、OTUk(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 k,光信道传送单元k)、FC(Fiber Channel,光线通道)以及任意客户定义的数据流等。
弹性数据通道是承载业务数据的物理载体,可以只传送业务数据,或者还同时传送弹性数据通道开销。
S1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所述调度控制信息可以携带在ODUk数据帧中,或者也可以是进行调度操作的数据设备上静态配置的。
S103、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从而接收端能够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恢复出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由于弹性数据通道的带宽可变,从而实现了任意速率的承载问题,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业务数据接收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S2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S203、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接收的方法,接收端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从而能够恢复出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由于弹性数据通道的带宽可变,从而实现了任意速率的承载问题,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
以下将以OTN网络为基础的业务数据传输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业务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业务数据适配到相应的弹性数据通道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业务数据的速率要求和/或带宽分配策略,确定各弹性数据通道的位置和带宽。各个弹性数据通道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各个通道的大小划分为相同或不同的带宽。
通常弹性数据通道至少为一个。由于弹性数据通道的带宽可以不一致,因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速率和带宽要求的业务数据适配到合适的弹性数据通道中。
在将业务数据适配到各弹性数据通道中时,还可以在所述各弹性数据通道中添加通道开销。例如,可以在各弹性数据通道中添加与业务数据相关的通道管理信息,或添加在对业务数据进行检测后得到的业务数据的误码或校验等信息。
将业务数据适配到各弹性数据通道中后,可以将各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可以进行封装,如采用GPON、GFP-T、GFP-F、GMP、HDLC或其它自定义方法。或者各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也可以不用封装直接透传。
S302、接收所述适配了业务数据的弹性数据通道。
接收到的这些弹性数据通道可能直接通过支路进行发送,或者通过支路中的ODUk虚帧进行发送。如图4所示,TC1、TC2和TC3分别表示弹性数据通道1、弹性数据通道2和弹性数据通道3。情况A则为直接通过端口n的支路发送弹性数据通道TC2,而情况B则为通过端口n的支路发送ODUk虚帧。ODUk的虚帧中只包括了TC2,没有其它的帧信息;并且,虚帧的帧头需与端口1中的ODUk帧对齐。
端口1中发送的ODUk帧,其中包括了TC1和TC3。本实施例需要将弹性数据通道TC2发送到端口1发送的ODUk帧中。
S303、根据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调度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端口信息和通道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包括:与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以及与所述源端口对应的目的端口。所述通道信息包括:与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其中,所述通道定义字段包括: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或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或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都能定义出对应的弹性数据通道在ODUk帧中的位置。通道信息还可以包括各弹性数据通道的标识。
上述的弹性数据通道的调度控制信息可以静态配置于进行调度控制的数据设备中,也可以携带在上述端口1中发送的ODUk帧中。此外,可以将端口信息或通道信息分配携带在端口1中发送的ODUk帧中、或者是静态配置于进行调度控制的数据设备中。如果调度控制信息携带在ODUk帧,则可以通过网络中的选取的一个主节点进行配置,而其它节点只需从携带在ODUk帧中的调度信息中选取出属于本节点的调度控制信息,从而对弹性数据通道的调度进行控制。
根据调度控制信息生成的调度控制表如表1所示。这里用的是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来定义弹性数据通道。
表1.实施例一中的调度控制表
参照图4,可从上述调度控制表中看出,需要将源端口1中的TC1调度到目的端口j中的s1~s2定义的通道中,将源端口n中的TC2调度到目的端口j中的s5~s6定义的通道中,将源端口1中的TC3调度到目的端口j中的s9~s10定义的通道中。要实现弹性数据通道的调度,要求源端口中弹性数据通道的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之间的长度,应小于等于目的端口中弹性数据通道的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之间的长度。
在上面的调度控制表中,还可以包括存储位置和帧计数两个字段。例如,存储位置可以是OPUk净荷区,帧计数是发送的帧数目。此外,通道信息还可以包括通道数量指示字段以及其它校验信息,所述通道数量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弹性数据通道的总数量,该字段也可以用于对通道信息进行校验。
S304、根据调度控制表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目的端口j中的ODUk的OPUk净荷区中。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速率为2.48832Gbits/Sec的OPU1。在这种方式下,OPU1的开销保留不使用。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OPU1的示意图。根据G.709定义,OPU1的净荷为4x 3808列的结构,将此4x 3808字节等效为4x3808=1x15232字节。
S305、将通道信息携带在OPUk净荷区中。
通道信息可以包括通道数量指示字段和通道定义字段。如图5所示,包括通道数量指示1和通道数量指示2,在通道数量指示1出错时,通道数量指示2还能够指示弹性数据通道的数量。
如图5所示,通道定义字段中包括:通道开始时隙(Start Time)、通道结束时隙(End Time)、校验和扩展(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和EXT(Extend,扩展))。当然,通道定义字段还可以包括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Length),这两个字段即可定义一个弹性数据通道。此外,通道定义字段也可以不包括校验和扩展信息。
当然,也可以将通道信息保留在调度设备中成为静态配置信息,或者也可以将端口信息也携带在ODUk帧中发送。步骤S305和S304不限于上述顺序,可以同时进行。
S306、生成相应的ODUk数据帧。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OTU1帧中的实现示意图。其中,通道数量指示字段和通道定义字段置于OPU1的净荷中。为了和现有的OPU1净荷区分,需要定义新的PSI(Payload Structure Identifier,净荷结构标识符),表示该OPUk是弹性数据通道。
为了能够与ODU1的传输结构进行对接,还需要对业务数据做必要的格式转换,并填充空余的OPU1净荷,生成ODU1数据帧。
S307、将生成的ODUk帧调度到OTU线路板,并添加OTUk的开销,生成OTUk帧。
S308、在OTN网络中将生成的OTUk帧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信息通过OPU1的净荷传送,通道信息的长度可变,并可通过重复传送、校验等方法保证通道信息的正确性。而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帧后,能够直接从OPU1的净荷中一次获得完整的通道信息,从而根据所述通道信息以及端口信息,生成相应的调度控制表,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目的端口中,并能够恢复出各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此外,在接收端,也可以将接收到的ODUk帧中的弹性数据通道重新进行调度,并转发到其它目的地。从图4中可见,如果将右侧的端口j作为源端口,左侧的端口1和端口n作为目的端口,则根据上述的方法,能够将各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端口1和端口n中,并从相应的端口中恢复出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现过程中,如果在业务数据发送的过程中,某个弹性数据通道发生错误,则在相应的弹性数据通道中填充标识,从而能够防止错误扩散和便于接收端设备检测和报警处理。
本实施例通过在OPUk的净荷中携带多个弹性数据通道、以及对应的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并且全部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都可以通过OPUk帧进行传输,能够实现OTN网络任意速率的承载问题,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该方法适合快速的弹性数据通道速率调整,能够做到调整速率和OTU帧频一致。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OPUk中的弹性数据通道可以承载速率更低的OTUn帧,其中n<k。例如,OPU3中的弹性数据通道可以承载OTU1或OTU2帧。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小带宽业务或任意速率带宽的承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要在不同的ODUk帧中进行弹性数据通道的调度。
如图7所示,源端口1发送过来的ODUk帧中包含了多个弹性数据通道,如TC1、TC2和TC3。现在要将TC1和TC3调度到目的端口m中的ODUk中,将TC2调度到目的端口n中的ODUk中。
可以根据静态配置的调度控制信息或源端口1发送的ODUk帧中携带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2。
表2.实施例二中的调度控制表
根据上面的表2,则可以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的OPUk净荷中。而完成业务数据发送的其它步骤可以参照实施例一。
此外,对于图7,也可以将右侧的端口m和端口n作为源端口,左侧的端口1作为目的端口,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同样也能够实现将端口m和端口n中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端口1中的ODUk帧中。
本实施例,通过ODUk帧中的多个弹性数据通道,能够实现对小带宽业务或任意速率带宽的承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通过在OPUk的开销中,建立信令通道用于传送调度控制信息,具体地说,可以传送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在OTU1帧中的实现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可以通过OPUk的开销(OPUk Overhead)中的各个信令通道进行传送,如D1、D2......D7等。
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经过封装后传送,例如采用HDLC、GFP封装等,接收端去封装后能够得到完整的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信令通道保证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的正确性,并且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不占用OPUk的净荷带宽,从而提高了带宽的有效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通过OPUk的开销中的一个以上OPUk子帧直接传送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此方法不占用OPUk的净荷带宽,而且不需要对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做封装和去封装,处理简单。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参照图9所示,将完整的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划分为多个片段,放在OPUk净荷中逐片传送,并由OTUk帧对齐开销中的帧对齐字段对该帧中的片段进行标识;接收端能够根据帧对齐字段,确定是接收到的是第几个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的片段,并恢复出完整的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
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降低OPUk净荷中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的带宽占用率,并且提高了带宽调整的速率。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在OTUk的开销GCC(Generic Communication Channel,通用通信信道)中,将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经过封装(例如HDLC、GFP等)后进行传送;接收端能够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恢复完整的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并根据通道信息和/或端口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对各端口中的弹性数据通道进行调度,从而能够获取相应的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法不仅能够用在OTN体制中,对于具有M×N块状帧结构的其它体制,例如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网络)等,也可以使用。并且划分弹性数据通道以及生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方法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发送单元103,用于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上述的调度单元102可以包括:控制表生成模块1021、查找模块1022和通道调度模块1023。
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1021,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所述查找模块1022,用于从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1021生成的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所述通道调度模块1023,用于根据所述查找模块1022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121,用于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12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恢复单元123,用于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的调度单元122可以包括:控制表生成模块、查找模块和通道调度模块。调度单元122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照图11所示的调度单元102。
其中,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所述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生成的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所述通道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数据设备,调度控制信息包括:端口信息和通道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以及与所述源端口对应的目的端口;所述通道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其中,所述通道定义字段包括: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或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
调度控制信息可以携带在ODUk数据帧中,或者也可以静态配置于所述数据设备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装置,可以结合上述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的各实施例,完成业务数据发送和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装置,对于发送端,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各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对于接收端,可以根据各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从而能够恢复出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由于弹性数据通道的带宽可变,从而实现了任意速率的承载问题,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带宽调整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业务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性数据通道的位置和带宽为根据业务数据的速率要求和/或带宽分配策略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控制信息包括:
端口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以及与所述源端口对应的目的端口;
通道信息,所述通道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其中,
所述通道定义字段包括: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或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信息还包括:通道数量指示字段和/或校验信息,所述通道数量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弹性数据通道的总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具体为: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从所述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根据从所述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和/或通道信息携带在OPUk净荷中,或
携带在OPUk开销的一个以上OPUk子帧中,或
封装在OPUk开销的信令通道中,或
封装在OTUk开销的信令通道中,或
包括一个以上的片段,所述一个以上的片段携带在至少一个ODUk帧的OPUk净荷中,由对应的OTUk帧对齐开销中的帧定位字段进行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具体为:
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的OPUk净荷区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通过OTN线路发送业务数据的过程中,某个弹性数据通道发生错误,则在所述某个弹性数据通道处填充错误标识。
9.一种业务数据接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控制信息包括:
端口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以及与所述源端口对应的目的端口;
通道信息,所述通道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源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其中,
所述通道定义字段包括: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长度;或通道开始时隙和通道结束时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具体为: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从所述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根据从所述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和/或通道信息携带在OPUk净荷中,或
携带在OPUk开销的一个以上OPUk子帧中,或
封装在OPUk开销的信令通道中,或
封装在OTUk开销的信令通道中,或
包括一个以上的片段,所述一个以上的片段携带在至少一个ODUk帧的OPUk净荷中,由对应的OTUk帧对齐开销中的帧定位字段进行标识。
13.一种数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适配了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发送单元,用于完成所述ODUk帧的组帧后,将所述ODUk帧通过OTN线路发送到目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包括:
控制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生成的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通道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ODUk帧中。
15.一种数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ODUk帧,所述ODUk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
恢复单元,用于在所述目的端口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中的业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包括:
控制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调度控制信息,生成调度控制表;
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表生成模块生成的调度控制表中查找出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对应的目的端口,以及对应的目的端口中的通道定义字段;
通道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出的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数据通道分别调度到对应的目的端口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1493A CN101854220A (zh) | 2009-04-01 | 2009-04-01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EP10758060A EP2388964A4 (en) | 2009-04-01 | 2010-04-0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ERVICE DATA |
IN3524KON2011 IN2011KN03524A (zh) | 2009-04-01 | 2010-04-01 | |
PCT/CN2010/071490 WO2010111958A1 (zh) | 2009-04-01 | 2010-04-01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AU2010230712A AU2010230712A1 (en) | 2009-04-01 | 2010-04-0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Data and Receiving Service Data |
US13/226,232 US20110318001A1 (en) | 2009-04-01 | 2011-09-06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ervice dat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1493A CN101854220A (zh) | 2009-04-01 | 2009-04-01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54220A true CN101854220A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0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1493A Pending CN101854220A (zh) | 2009-04-01 | 2009-04-01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318001A1 (zh) |
EP (1) | EP2388964A4 (zh) |
CN (1) | CN101854220A (zh) |
AU (1) | AU2010230712A1 (zh) |
IN (1) | IN2011KN03524A (zh) |
WO (1) | WO2010111958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82773A1 (zh) * | 2011-12-07 | 2013-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送网中实现业务传送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
CN103532740A (zh) * | 2013-09-24 | 2014-01-22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远程管理的方法、系统及gcc开销处理方法、装置 |
CN104066017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
CN111083580A (zh) * | 2019-12-09 | 2020-04-28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输网络中对以太网链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CN112312184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组帧方法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0951B (zh) * | 2012-07-30 | 2016-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传送网中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451102B (zh) * | 2014-08-22 | 2019-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9838290B2 (en) | 2015-06-30 | 2017-12-05 | Ciena Corporation |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48813A1 (en) * | 2001-09-05 | 2003-03-13 | Optix Networks Inc. | Method for mapping and multiplexing constant bit rate signals into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frame |
CN1490987A (zh) * | 2002-10-18 | 2004-04-21 | ��Ϊ��������˾ | 一种在同步数字网上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
CN1734986A (zh) * | 2004-08-11 | 2006-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传送网中传输低速率业务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1291179A (zh) * | 2007-04-17 | 2008-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传送网中客户信号传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96043C (zh) * | 2004-08-26 | 2010-03-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低速信号在光传输网络中透明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0590997C (zh) * | 2004-11-02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tn网络中业务复用的开销处理方法 |
CN100373847C (zh) * | 2004-12-14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低速率业务信号的方法 |
-
2009
- 2009-04-01 CN CN200910131493A patent/CN101854220A/zh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4-01 WO PCT/CN2010/071490 patent/WO201011195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1 EP EP10758060A patent/EP238896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4-01 AU AU2010230712A patent/AU20102307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4-01 IN IN3524KON2011 patent/IN2011KN03524A/en unknown
-
2011
- 2011-09-06 US US13/226,232 patent/US2011031800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48813A1 (en) * | 2001-09-05 | 2003-03-13 | Optix Networks Inc. | Method for mapping and multiplexing constant bit rate signals into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frame |
CN1490987A (zh) * | 2002-10-18 | 2004-04-21 | ��Ϊ��������˾ | 一种在同步数字网上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
CN1734986A (zh) * | 2004-08-11 | 2006-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传送网中传输低速率业务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1291179A (zh) * | 2007-04-17 | 2008-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传送网中客户信号传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82773A1 (zh) * | 2011-12-07 | 2013-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送网中实现业务传送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
US9912434B2 (en) | 2011-12-07 | 2018-03-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CN104066017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4146610A1 (zh) * | 2013-03-21 | 2014-09-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
US9923661B2 (en) | 2013-03-21 | 2018-03-20 | Zte Corporation | Device element, node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unnel bandwidth |
CN104066017B (zh) * | 2013-03-21 | 2018-10-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532740A (zh) * | 2013-09-24 | 2014-01-22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远程管理的方法、系统及gcc开销处理方法、装置 |
CN112312184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组帧方法及系统 |
CN111083580A (zh) * | 2019-12-09 | 2020-04-28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输网络中对以太网链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CN111083580B (zh) * | 2019-12-09 | 2021-12-14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输网络中对以太网链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N2011KN03524A (zh) | 2015-07-10 |
US20110318001A1 (en) | 2011-12-29 |
AU2010230712A1 (en) | 2011-09-29 |
EP2388964A1 (en) | 2011-11-23 |
EP2388964A4 (en) | 2012-01-18 |
WO2010111958A1 (zh) | 2010-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0008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rvice data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
US11082199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optical network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 |
US10771177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lient signal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optical transport device | |
EP2874332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nd receiving client signal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
US894820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
CN101615967B (zh) | 一种业务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8958701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reserving client overhead bytes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tunneling applications | |
CN101854220A (zh) |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7124787A1 (zh) | 一种传输公共无线接口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962349B2 (en) |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WO2017201757A1 (zh) | 一种业务传送方法和第一传送设备 | |
CN118074856A (zh) | 数据映射方法、数据解映射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