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48616A -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616A
CN101848616A CN201010145107A CN201010145107A CN101848616A CN 101848616 A CN101848616 A CN 101848616A CN 201010145107 A CN201010145107 A CN 201010145107A CN 201010145107 A CN201010145107 A CN 201010145107A CN 101848616 A CN101848616 A CN 101848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espect
portable electronic
base plate
slott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8616B (zh
Inventor
本杉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8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6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具有所述操作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所述操作机构以尽可能简单的结构,包括一支撑板、一底板、一滑动板及一旋转动作控制手段。支撑板通过倾斜机构而在第一壳体上表面的操作部前方,朝操作部方向立起。滑动板设置在第二壳体下表面,旋转动作控制手段用以控制底板的旋转动作。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方滑动以呈全开状态时,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90°水平方向旋转,而第二壳体90°水平旋转结束时,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操作部方向立起。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相对于可携式电子设备上表面设有操作部的第一壳体,可将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表面重迭部分的上表面且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朝各方向移动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具有所述操作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可携式电子设备中,特别是行动电话的构成是相对于上表面有按键操作部的第一壳体,将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重迭连结是可自由移动,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可朝多个方向移动。此壳体的操作机构如特开2009-36279号,2008-033595号,2008-278226号公开公报所记载是公知技术。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所述公知的壳体的操作机构的构成第二壳体可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垂直及水平方向开阖,而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构成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后及左右方向滑动。上述专利文献3记载的构成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后滑动后,朝水平方向旋转,使第二壳体呈横向使用。
然而,不论是上述专利文献1-3的哪一个,第二壳体皆可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后滑动,且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水平方向旋转呈横向使用外,并未记载有如何从已旋转的横向状态,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正前方略为立起的壳体的操作机构的构成。
但,若所述操作机构的构成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后方向滑动,以进行操作部的操作外,还能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呈横向状态,并使横向状态的第二壳体朝第一壳体侧部立起的话,利用第二壳体上表面的显示部收看电视、或玩电视游戏时,因可利于观看显示部,故能预期更方便使用。
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水平方向旋转以呈横向状态的机构较为复杂,且要能流畅无误地操作旋转动作有其困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尽可能简单的构成来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具有所述操作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设备,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后滑动后,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水平方向进行无失误流畅的旋转操作以呈横向使用,且旋转后呈横向状态的第二壳体朝第一壳体侧部立起呈倾斜状态。
本发明至少包括一支撑板、一底板、一滑动板及一旋转动作控制手段,所述支撑板通过倾斜机构而在第一壳体上表面的操作部前方,朝所述操作部方向立起,所述底板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朝水平方向旋转,所述滑动板设置在第二壳体下表面通过滑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底板进行滑动,旋转动作控制手段用以控制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及所述旋转机构间的所述底板的旋转动作。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前后滑动,且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前方滑动以呈全开状态时,允许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90°水平方向进行旋转,且在所述第二壳体旋转中限制其相对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操作,而当此一第二壳体的90°水平旋转结束时,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朝操作部方向立起。
此时,本发明的结构是,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壳体侧装附上覆盖板,而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覆盖板一同通过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第二壳体一并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立起动作。
本发明的尚在倾斜机构具有倾斜机构控制手段,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动作结束时作动,以允许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站立动作。本发明的所述旋转动作控制手段包括一锁定杆,一卡止片,一作动片以及一止动片,其中所述锁定杆枢接,而向所述支撑板一方向旋转而朝水平方向旋转,具有用以使锁定杆在旋转机构的导引长孔及与所述导引长孔连通的旋转待用长孔内移动的一导引栓、一受压栓与一卡止片,所述作动片用在在所述滑动板结束开启方向的滑动前与受压栓抵接,以旋转锁定杆并使其从所述旋转待用长孔移动至所述导引长孔的入口,所述止动片与已旋转的所述锁定杆的所述卡止片卡合以阻止所述锁定杆的旋转。
本发明的倾斜机构由一枢轴铰链及一倾斜枢纽所构成,而所述倾斜机构控制元件由锁定元件及锁定孔所构成,用以朝支撑板一方向旋转推进,所述锁定元件通过所述导引栓在第二壳体结束旋转动作时加以操作,所述锁定孔位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可接受此一锁定元件的突起部。
本发明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底板,一导引栓及一导长孔,所述底板装设可在支撑板旋转,所述导引栓设置在底板,所述导引长孔呈圆弧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用以引导导引栓,而所述导引长孔由第一导引长孔及第二导引长孔所构成。
本发明具有上述操作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可携式电子设备是行动电话。
承上所述,本发明以尽可能简单的构成使可携式电子设备设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与设有操作部的第一壳体,可从相互重迭的闭阖状态朝前方滑动,露出第一壳体的操作部以进行所述操作部的全功能操作,并在操作部露出的状态下,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水平旋转,使第二壳体形成可轻易收看电视或玩电视游戏的横向状态,且第二壳体可从所述横向状态朝第一壳体的操作部侧部立起,使收看电视或玩电视游戏更加方便。
另,若具倾斜机构控制手段,还具有使倾斜机构的动作更加确实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使用所述操作机构的行动电话操作开始前的平面图。
图2是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从图1的状态朝前后滑动过程中的平面图。
图3是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从图1的状态朝前后滑动结束时的平面图。
图4是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从图3的状态朝水平方向旋转过程中的平面图。
图5是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从图4的状态朝水平方向旋转结束时的平面图。其中,锁定部件的图示则省略。
图6是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从图5的状态立起的平面图。
图7是图6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使用所述操作机构的行动电话的分解图。
图9是从内侧观察第二壳体及滑动板的分解图。
图10是滑动机构及支撑板部份的分解图。
图11是滑动机构及倾斜枢纽部份的分解图。
图12是说明旋转动作控制手段的动作前的扩大平面图。
图13是说明旋转动作控制手段的动作结束前的扩大平面图。
图14是说明倾斜机构控制手段的动作的扩大平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行动电话
2:第一壳体
2a:操作部
2b:凹部
2c、2d:侧板
2e:变形安装孔
2f:锁定孔
3:第二壳体
3a:显示部
3b:凹部
3c:终端部
3d:正前方端部
3e:安装栓
5:支撑板
5a:安装孔
5b:第一导引长孔
5c:旋转待用长孔
5d:第二导引长孔
5f、5g:安装孔
5h-5k、5m:隆起部
6:枢轴铰链
6a:第一枢轴栓部
7:倾斜枢纽
7a:枢纽支持器
7b:枢纽壳
7c:枢纽杆
7d:固定凸轮
7e:滑动凸轮部
7f:第一弹性手段
7g:头部
7h:卡止环
8:枢轴栓
8a:垫圈
9:第一导引栓
9a、9b:垫圈
10:第二导引栓
10a、10b:垫圈
11:第二弹性手段
11a:大环部
11b:小环部
12:安装栓
13:锁定杆
13a:卡止片
13b:受压栓
13c:枢轴孔
13d:安装孔
14:第三弹性手段
14a:安装部
14b:卡止部
15:底板
15a、15c:长孔
15b、15e、15f:安装孔
15d:安装孔
15g-15j:隆起部
16:滑动推进手段
16a、16b:端部
17、18:导引部
17a:卡合突起部
19:安装部
19a:卡止部
20a、20b:支持栓
22:固定栓
22a、22b:润滑垫圈
23:第四弹性手段
24:锁定元件
24a:突起部
25:滑动板
25a:滚摆部
25b:作动片
25c:止动片
25d:安装孔
26、27、28:安装栓
30:覆盖板
30a:插通孔
A:操作机构
B:倾斜机构
C:旋转机构
D:滑动机构
E:旋转动作控制手段
F:倾斜机构控制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式以行动电话是可携式电子设备一例,说明本
发明的壳体的操作设备,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也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可携式电子终端设备如口袋计算机(Pocket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型计算机、ZAURUS(商标)等。
在图式中,作为可携式电子设备一例的行动电话1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及操作机构A,所述第一壳体2上表面设有如按键的操作部2a,所述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重迭连接处的上表面设有如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3a,所述操作机构A用以操作连结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壳体的操作机构A通过滑动机构D,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前后滑动,呈图1所示的第二壳体3覆盖在第一壳体2上表面的状态、以及图3所示的露出第一壳体2上表面以进行操作部2a的全功能操作状态,且操作机构A通过旋转机构C,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从露出状态朝水平方向旋转,呈图5所示的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横向状态,操作机构A通过倾斜机构B,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从横向状态,呈图6及图7所示的立起及倾斜状态。另外,操作部2a可与第二壳体分开,作为设置在第一壳体上表面的显示部。
本发明的壳体的操作机构A包括一支撑板5,一底板15,一滑动板25及一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用以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呈如图所示的各状态,意即滑动、旋转及倾斜状态。其中,支撑板5通过第一壳体2侧部的倾斜机构B上下旋转,底板15通过旋转机构C相对于支撑板5旋转,滑动板25通过滑动机构D相对于底板15滑动且通过安装栓3e安装在第二壳体3侧部,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使底板15通过旋转机构C相对于支撑板5进行旋转。此外,后述的覆盖板30及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等是附加的构成要件。
如图8所示,在第一壳体2上表面的操作部2a前侧设有略呈四方形的凹部2b,覆盖板30以嵌入所述凹部2b的形式,通过操作部2a侧部的倾斜机构B上下旋转,且在覆盖板30上表面以一定距离安装旋转机构C的支撑板5。
倾斜机构B是由一般构造的枢轴铰链6及倾斜枢纽7所构成。如图8所示,枢轴铰链6是由覆盖板30侧部的第一枢轴栓部6a及设置在第一壳体2以作为枢轴支撑的第一枢轴栓部6a的轴孔(图未示)所构成。
倾斜枢纽7,如图8及图11所示,包括一枢纽壳7b,一枢纽杆7c,一固定凸轮7d,一滑动凸轮部7e及第一弹性手段7f,其中,枢纽壳7b插入且固定在第一壳体2另一方的侧板2d的变形安装孔2e,枢纽杆7c贯穿连通枢纽壳7b及枢纽支持器7a各中心轴向,固定凸轮7d可让枢纽杆7c插入通过使的可朝轴芯方向旋转以限定枢纽支持器7a旋转,滑动凸轮部7e可让枢纽杆7c插入通过使的可朝中心轴方向旋转并相对于枢纽壳7b滑动卡合,第一弹性手段7f如压缩螺旋弹簧,被枢纽杆7c不断卷入安装在枢纽壳7b内并使滑动凸轮部7e朝固定凸轮7d方向滑动推进。此外,枢纽杆7c一端的头部7g与枢纽壳7b卡合,另一端部通过卡止环7h卡止以使固定凸轮7d及滑动凸轮部7e不会从枢纽壳7b脱落。由此,完成自身组成的倾斜枢纽7单体,从固定凸轮7d一侧插入第一壳体2的变形安装孔2e、且将固定凸轮7d插入固定在图中未显示的枢纽支持器7a的变形安装孔以组装完成。
倾斜机构B是由一枢轴铰链6及一倾斜枢纽所构成,但非以上述为限,任何公知的构成皆可代替。也就是说,只要覆盖板30或省略覆盖板30时,支撑板5与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能在立起倾斜状态的任意倾斜角度下保持停止的构造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倾斜机构B并未要求使覆盖板30及第二壳体3最多达到90°的旋转,故宜以改变制动器或固定凸轮7d及滑动凸轮部7e的各凸轮部形状以限制旋转角度。
此外,倾斜机构B的结构宜由制动器元件及其解除元件所构成,通过与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组合,在与后述的旋转机构C之间,当第二壳体3通过旋转机构C进行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旋转动作结束时开始作动。所述构成容后呈述。
滑动机构D包括一底板15,一滑动板25及一滑动推进手段16,底板15通过后述的旋转机构C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支撑板5旋转,滑动板25设置在第二壳体3里面相对于底板15前后滑动,滑动推进手段16如蛇簧,弹性设置在滑动板25及底板15间,使滑动板25从一定滑动位置朝开启及闭阖方向滑动赋与势能。滑动板25两侧的滚摆部25a、25a,与底板15两侧截面略呈U字型的导引部17、17的导引沟18、18滑动卡合。此外,滑动推进手段16设置在滑动板25及底板15间,其一端部16a朝底板15的安装孔15e的安装栓26旋转安装,另一端部16b朝滑动板25的安装孔25d的安装栓27旋转安装。导引部17、17嵌入固定在底板15两侧同呈U形截面的安装部19、19。导引部17、17是由如POM(聚缩醛)耐耗磨损材质所构成,其外部的卡合突起部17a、17a与安装部19、19的卡止部19a、19a卡合。此外,隆起部15g-15j设置在底板15以一定距离与其两侧隔开且下表面呈平坦状,而所述隆起部15g-15j呈四边形,在支撑板5的相同位置设有隆起部5h-5k。
用以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朝水平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C包括一支撑板5,一底板15,一第一导引栓9,一第二导引栓10及一第二弹性手段11,支撑板5以一定距离重迭固定在覆盖板30,底板15相对于固定在支撑板5的安装孔5a的枢轴栓8,旋转固定在其左上方的长孔15a,第一导引栓9设置在底板15一侧(即设有长孔15a所述侧)略中央处的安装孔15b,且嵌入支撑板5呈横宽圆弧状的第一导引长孔5b,第二导引栓10通过底板15的长孔15c设置在底板15上表面朝滑动板25旋转的锁定杆13,当底板15不旋转时,朝旋转待用长孔5c滑动嵌入,第二弹性手段11如蛇簧,弹性安装在第一导引栓9和支撑板5间以及支撑板5和覆盖板30间。第二弹性手段11一端的大环部11a朝第一导引栓9旋转安装,另一端的小环部11b安装在支撑板5的安装孔5a的安装栓28。此外,第一导引栓9及第二导引栓10其一方或双方也可仅是导引栓。
图8中,元件标号是8a是促进与枢轴栓8摩擦用的垫圈,元件标号是9a、9b则促进与第一导引栓9颈圈摩擦用的垫圈。元件标号是10a、10b促进与第二导引栓10摩擦用的垫圈。
旋转待用长孔5c与宽度略窄小且和第一导引长孔5b并排在支撑板5的第二导引长孔5d连通。当底板15相对于支撑板5旋转时,旋转备用长孔5c内的第二导引栓10通过后述的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旋转,从旋转待用长孔5c滑入第二导引长孔5d且允许底板15相对于支撑板5朝水平方向旋转。此外,支撑板5两侧设有以一定距离隔开,朝上方突出且上表面平坦的隆起部5h、5i、5j、5k、5m。此外,如有第一导引栓9及第二导引栓10两根,则能已此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进行安定且流畅的水平方向旋转动作,但若仅是第一导引栓9及第二导引栓10其中一根的话,第二导引长孔5d也会变成一个。
上述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包括一锁定杆13、一第三弹性手段14、一作动片25b和一止动片25c,装设是通过枢轴孔13c以旋转往安装在底板15的锁定长孔15c附近的安装孔15d的安装栓12。其中,锁定杆13包括上述旋转机构C的第二导引栓10、受压栓13b及卡止片13a,第三弹性手段14用以使锁定杆13朝一方向旋转推进,作动片25b和止动片25c朝下表面凸起设置在用以控制锁定杆13旋转的滑动板25右侧略中央处略为正前方侧。此外,如图8所示,元件标号是22a、22b者用以使第三弹性设备14轻易旋转的润滑垫圈。第二导引栓10与受压栓13b以轴心方向重迭安装在锁定杆13的安装孔13d。第三弹性手段14如蛇簧,其一端的环状安装部14a安装可朝固定栓22旋转安装,且所述固定栓22安装在底板15上表面的一对安装孔15f其中一孔,而安装部14a附近与安装在安装孔15f另一孔的卡止栓21抵接,通过另一端部的卡止部14b拉勾第二导引栓10,使锁定杆13仅往朝一方向旋转推进。此外,受压栓13b可与第二导引栓10一体成形的同时,也可较锁定杆13突出。
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如上所述用以控制倾斜机构B,包括一锁定元件24及一锁定孔2f,锁定元件24通过设置在支撑板5的第二导引长孔5d附近的安装孔5f的支持栓20a,使第四弹性手段23朝水平方向旋转,锁定孔2f设置在第一壳体2的侧板2c,以使设在锁定元件24自由端侧一方的突起部24a插入穿过支撑板5及覆盖板30侧部的插通孔30a。第四弹性手段23如扭力弹簧,其一端与锁定元件24卡止,另一端与设置在支撑板5的安装孔5g的支持栓20b卡止。此外,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因有第四弹性手段23,具有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水平方向旋转未结束前不会操作倾斜机构B的优点。
以下针对本发明操作机构A的运作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当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闭阖且两者完全重合时,由于装设在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的锁定杆13的第二导引栓10,处在与第二导引长孔5d呈直角处的旋转待用长孔5c位置上,即使第二壳体3以枢轴栓8为支点相对于第一壳体2朝水平方向旋转,第二导引栓10也不会被引导至第二导引长孔5d。因此,底板15也不会随着第二壳体3及滑动板25朝水平方向旋转。此外,支撑板5的隆起部5h-5k及底板15的隆起部15g-15j相互重合,使支撑板5和底板15间不会松脱。
另,即使欲使用倾斜机构B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纵向旋转立起,由于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的锁定元件24嵌入第一壳体2侧部的锁定孔2f,覆盖板30及第二壳体3无法通过倾斜机构B相对于第一壳体2立起。更甚者,此处,也可采用第二壳体3前方的下端部与第一壳体2上端部抵接,使的无法立起的结构。
另一方面,滑动机构D在闭阖状态下,因无限制其动作的构成存在,故可加以操作。若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朝前方一推,滑动板25与第二壳体3相对于底板15如图2所示滑动推开,再通过从如图2所示中间开启位置伸长的滑动推进手段16弹力,自动打开是如图3所示的露出第一壳体2的操作部2a的全开状态。在所述全开状态下,可进行操作部2a的全功能操作及行动电话1的使用。且,底板15与第二壳体3的凹部3b的终端部3c抵接,可使滑动板25在全开状态下停止。此外,能保持全开状态是因滑动推进手段16的弹力的原故。
从图3所示全开状态到相对于第一壳体2滑动第二壳体3以回复至如图1所示闭阖状态情况时,若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推回原位,一开始会因对抗滑动推进手段16的弹力而滑动,但滑动推进手段16会从如图2所示中间位置改变其作用方向,通过本身弹力伸长的缘故,使第二壳体3在手放开后也能自动滑动,相对于第一壳体2如图1所示闭阖。此外,能保持闭阖状态是因滑动推进手段16弹力的原故。此外,第二壳体3能在相对于第一壳体2之闭阖状态下停止,因底板15端部与第二壳体3之凹部3b正前方的端部3d抵接的原故。
第二壳体3能相对于第一壳体2朝水平方向旋转是因第二壳体3通过如图8所示的滑动机构D相对于第一壳体2呈全开状态。如前述在成为所述全开状态前,如第1、2图所示,因锁定杆13的第二导引栓10通过锁定长孔15c待在旋转待用长孔5c内,故可阻止底板15的旋转。
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滑动逐渐成为如图3所示全开状态时,可进行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的操作。如第12、13图所示,构成滑动板25的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的作动片25b,因对抗第三弹性手段14的弹力,推压锁定杆13的安装孔13d的受压栓13b,使其如图13所示,从旋转待用长孔5c朝第二导引长孔5d入口移动,以使支撑板5以枢轴栓8作为支点随第二导引栓10及嵌入第一导引长孔5b的第一导引栓9一并朝右旋转。
第二壳体3的旋转动作,因对抗开始旋转动作压缩的第二弹性手段11的弹力而有少许抵抗,但通过第二弹性手段11中途变换位置,利用本身弹力不断伸长,使第二壳体3如第4及5图所示自动向右旋转打开。所述第二壳体3的旋转角度如图5所示与第一壳体2呈90°。此外,在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长孔5b及第二导引长孔5d的旋转中心位置,位在隆起部5m而非枢轴栓8的安装孔5a的中心位置。因此,相对于第一壳体2及支撑板15,底板15及第二壳体3朝水平方向旋转时,呈椭圆形旋转而非圆形旋转。故,在底板15设置用以引导枢轴栓8的长孔15a。由于底板15呈椭圆形旋转而非圆形旋转,当第二壳体3朝水平方向旋转时,其轨迹略为提起,可防止显示部3a的部分与第一壳体2的操作部2a接触。第一导引长孔5b及第二导引长孔5d的其中单方或双方皆可称为导引长孔。
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水平方向的旋转停止位置,第一导引栓9及第二导引栓10任一或双方到达第一导引长孔5b及第二导引长孔5d任一或双方的终端部时的位置。在所述90°旋转位置,支撑板5的隆起部5j及5m与底板15的隆起部15g及15i重迭,以防止已旋转的底板15和支撑板5间松脱。当第二壳体3进行与刚才相反的左向旋转时,一开始需要抵抗第二弹性手段11的弹力,但因所述第二弹性手段11不断压缩变换位置,故通过从一定的闭阖旋转角度伸长,使第二壳体3自动旋转回复至原位。旋转动作控制手段E的第三弹性手段14伴随第二壳体3向左旋转压缩后再伸长以辅助第二壳体3向左旋转。第二壳体3未从如图3所示之状态向左旋转是因第一导引栓9与第一导引长孔5b始端部抵接的原故,但第二导引栓10与第二导引长孔5d始端部抵接也可达成此效果。两者皆可。
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进行旋转动作时,之所以不会滑回原位是因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开始朝水平方向进行旋转动作时,一同旋转的锁定杆13的卡止片13a与滑动板25的止动片25c卡合,以阻止滑动板25相对于底板15滑动的原故。
若第二壳体3向左旋转回复至原位,锁定杆13和第二导引栓10通过第三弹性手段14的推进力旋转,使第二导引栓10嵌入旋转待用长孔5c,同时解除滑动板25的止动片25c与锁定杆13的卡止片13a卡合的状态,以操作滑动机构D。在此,若推压第二壳体3以相对于第一壳体2滑动恢复至原位,则会出现朝滑动板25原位(闭阖位置)的滑动,使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重合,回复至图1所示的状态。
底板15相对于支撑板5朝水平方向旋转时,在所述旋转开始前及旋转结束时的必要位置上,隆起部15g-15j和隆起部5h-5k彼此互相抵接,担负起吸收底板15相对于支撑板产生的损害的角色。
利用旋转机构C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进行90°旋转呈横向状态时,第二壳体3从第一壳体2后部的侧部朝上方一推,第二壳体3即可如前述通过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可立起,故通过倾斜机构B与覆盖板30一并旋转立起至如第6及7图所示,对第一壳体2呈45°角立起,且第二壳体3在横向状态下,相对于第一壳体2保持倾斜的状态。即,若第二壳体3通过枢轴铰链6相对于第一壳体2旋转,则通过伴随与第二壳体3一同立起的支撑板5旋转的枢纽支持器7a,以进行倾斜枢纽7的操作。
第二壳体3的倾斜动作,经倾斜机构B至45°间可自由停止。所述停止动作可设计成为上述的凸轮机构,也可另行设计其它制动器元件。另,也可设计为倾斜的第二壳体3侧面与第一壳体2上表面抵接。此外,倾斜角度不限在实施例的45°。
第二壳体3朝水平方向旋转相对于第一壳体2呈横向状态时,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的动作如下所述。即,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进行完90°旋转时,如图14所示,在支撑板5第二导引栓10侧部的锁定元件24通过抵抗第四弹性手段23的弹力旋转,使其突起部24a脱离第一壳体2的侧板2c的锁定孔2f。因此,第二壳体3可相对于第一壳体2立起。
若不使用倾斜机构控制手段F,在前后滑动以呈全开状态前的通过第二壳体3的正面侧端部与第一壳体2上表面的抵接,也可防止立起动作发生。
如以上所述,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前后滑动,以使第一壳体2的操作部从闭阖状态露出以进行全功能操作,且让滑动至全开状态的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朝水平方向旋转呈横向状态,可易于收看电视或玩游戏。甚者,通过使横向状态的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立起,更能享受收看电视或玩游戏的乐趣。
各第二-四弹性手段11、14、23及滑动推进手段16,其中第二弹性手段11及第四弹性手段23设置在覆盖板30及支撑板5间,滑动推进手段16及第三弹性手段14设置在底板15及滑动板25间,当操作机构A运作时,彼此的弹性手段及滑动推进手段并不会互相干扰。另,第四弹性手段23及第二弹性手段11虽同设置在支撑板5上,当操作机构A运作时彼此并不会互相干扰,而同样设置在底板15及滑动板25间的滑动推进手段16及第三弹性手段14,当操作机构A运作时也不会互相干扰。
覆盖板30有此构成后,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立起时,具有防止以第二弹性手段11为首的支撑板5反面部分露出到外部的优点,并通过倾斜机构B设置在支撑板5,达到作为壳体的操作机构A的机能。此外,在覆盖板30进行配线处理,可将第一壳体2的配线引入。
本发明如以上所述,由第一壳体2及第二壳体3构成,且所述壳体可朝各方向转动使用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可应用在行动电话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及具有所述操作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板,是在一第一壳体上表面的一操作部前方,通过一倾斜机构使所述支撑板朝所述操作部方向立起;
一底板,通过一旋转机构使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朝水平方向旋转;
一滑动板,设置在一第二壳体下表面,通过一滑动机构使所述滑动板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以及
一旋转动作控制手段,用以控制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及所述旋转机构间的所述底板的旋转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可前后滑动,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前方滑动呈一全开状态时,允许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水平方向90°旋转,在所述第二壳体旋转过程中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滑动操作,而当所述第二壳体的水平方向90°旋转结束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可朝操作部方向立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壳体侧装设有一覆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覆盖板一并通过所述倾斜机构而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立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动作结束时运作,且具有使所述第二壳体立起动作的倾斜机构控制手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作控制手段包括一锁定杆、一作动片及一止动片,所述锁定杆枢接,而向所述支撑板一方向旋转而朝水平方向旋转,具有用以使锁定杆在旋转机构的导引长孔及与所述导引长孔连通的旋转待用长孔内移动的一导引栓、一受压栓与一卡止片;所述作动片在滑动片结束开启方向的滑动前与受压栓抵接,用以旋转锁定杆并使其旋转待用长孔移动至导引长孔的入口;所述止动片与已旋转的锁定杆的卡止片卡合以阻止所述锁定杆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由一枢轴铰链及一倾斜枢纽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控制手段包括:
一锁定元件,通过所述导引栓在所述第二壳体结束旋转动作时加以操作;以及
一锁定孔,设在第一壳体以接受所述锁定部材的突起部;
其中所述倾斜机构控制手段用以朝所述支撑板一方向旋转推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旋转;
一导引栓,设置在所述底板;以及
一圆弧状导引长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用以引导所述导引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栓由第一导引栓及第二导引栓所构成,所述导引长孔由第一导引长孔及第二导引长孔所构成。
9.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设备是行动电话。
10.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操作机构。
CN2010101451077A 2009-03-27 2010-03-26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9704 2009-03-27
JP2009079704A JP2010233062A (ja) 2009-03-27 2009-03-27 携帯機器の筐体の操作機構並びにこの操作機構を備えた携帯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616A true CN101848616A (zh) 2010-09-29
CN101848616B CN101848616B (zh) 2013-10-23

Family

ID=4277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510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616B (zh) 2009-03-27 2010-03-26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33062A (zh)
KR (1) KR101159427B1 (zh)
CN (1) CN101848616B (zh)
TW (1) TWI4836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076Y (zh) * 1999-06-23 2000-05-31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翻盖手机
US20060030381A1 (en) * 2003-09-03 2006-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liding/hinge apparatus for sliding/rotating type mobile terminals
CN1750743A (zh) * 2004-09-17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滑动摆转机构
CN2819718Y (zh) * 2005-07-22 2006-09-20 于晓波 滑折移动终端机(pda)
CN101047729A (zh) * 2006-03-29 2007-10-0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
CN101309307A (zh) * 2007-05-18 2008-11-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0495B1 (ko) * 2005-05-23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엠비 시청이 편리한 휴대 장치
CN2884715Y (zh) * 2005-09-13 2007-03-2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滑动/旋转/倾斜型移动终端设备
KR100867234B1 (ko) * 2007-05-15 2008-11-10 정영조 휴대폰용 슬라이드 스윙 장치
TWM333484U (en) * 2007-11-01 2008-06-01 Shin Zu Shing Co Ltd The double pivot with sliding cov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076Y (zh) * 1999-06-23 2000-05-31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翻盖手机
US20060030381A1 (en) * 2003-09-03 2006-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liding/hinge apparatus for sliding/rotating type mobile terminals
CN1750743A (zh) * 2004-09-17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滑动摆转机构
CN2819718Y (zh) * 2005-07-22 2006-09-20 于晓波 滑折移动终端机(pda)
CN101047729A (zh) * 2006-03-29 2007-10-0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
CN101309307A (zh) * 2007-05-18 2008-11-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33062A (ja) 2010-10-14
CN101848616B (zh) 2013-10-23
KR101159427B1 (ko) 2012-06-22
TWI483607B (zh) 2015-05-01
KR20100108219A (ko) 2010-10-06
TW201036510A (en) 201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3587A (zh) 开闭装置
EP2721942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s
CN103608540A (zh) 车辆车门用关闭机构
CN102118466A (zh) 滑动旋转设备,滑动旋转方法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JP2019058735A (ja) 遊技機
CN102665472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2090046A (zh) 滑动、旋转安装单元以及使用该滑动、旋转安装单元的电子设备
KR20090112551A (ko) 슬라이드식 개폐장치 및 슬라이드 개폐식 휴대형 전자기기
CN101848616B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操作机构
CN208202862U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07780736B (zh) 一种锁机构、钞箱及金融自助设备
CN101645940B (zh) 便携设备以及该便携设备的开闭装置
KR101153373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틸트 힌지장치
CN103243992A (zh) 门扇固定器
JP4200468B1 (ja) フラットドアの開閉機構
CN202023423U (zh) 无锁孔智能卷闸门锁
JP5517347B2 (ja) ドアストッパ装置
CN109247313A (zh) 配备下向旋转锁定式侧盖的鱼线轮
JP2007510559A (ja) バインダ機構
CN101848255A (zh) 手机终端用铰链模块
CN201100036Y (zh) 一种用于消防安全门的门锁
CN100408801C (zh) 拉门用滑道装置
JP5083654B2 (ja) 遊技機
CN101131057A (zh) 一种用于消防安全门的门锁
CN114098374A (zh) 一种用于通信电子器件功能展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