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2634A -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2634A CN101842634A CN200880114294A CN200880114294A CN101842634A CN 101842634 A CN101842634 A CN 101842634A CN 200880114294 A CN200880114294 A CN 200880114294A CN 200880114294 A CN200880114294 A CN 200880114294A CN 101842634 A CN101842634 A CN 1018426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clamping pin
- tool substrate
- maintenance tool
- lamp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323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75—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ring-shaped fluorescent light sources
- F21V19/008—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ring-shaped fluorescent light sources of straight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straight fluorescent tubes, soffit lamps
- F21V19/009—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ring-shaped fluorescent light sources of straight tubular light sources, e.g. straight fluorescent tubes, soffit lamps the support means engaging the vessel of the sour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灯保持具能够减少为了以多根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多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需要的灯保持具的种类。在安装于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以规定间隔支承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5)的灯保持具(20)的保持具基板(21)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3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光源灯(5)的位置关系,利用保持具基板(21)在灯收纳面(4a)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保持具基板(21)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光源灯(5、5)的灯间间隔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对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更详细地说,涉及在灯收纳面上通过灯保持具以规定间隔支承有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的背光源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平面型的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使用于电视等中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和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背光源单元具有多根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等的管形状的光源灯,对从这些光源灯发出的光的特性进行调整并向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因此照射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图像以可视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侧。
图10是概略地表示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60中,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61、和在其背面侧配置的背光源单元62。
来自在具有浅底的箱形状的背光源底座63的内部排列设置的多根CCFL64的光,与被反射片65反射的光一起,透过光学片66、液晶显示面板61,在观察者侧被视认。此时光学片66对从CCFL64向液晶显示面板61入射的光的特性进行调整。
图11表示背光源单元62的正面图。相邻的CCFL64间的间隔,如在日本特开平6-75216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使得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61的画面的中央部的亮度最高、随着朝向端部去而亮度逐渐下降。这作为使人眼不认知为亮度不均、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CCFL64的根数的方法而被采用。
在此情况下,图示的CCFL64,利用日本特开2001-210126号公报所公开的灯保持具67、68,被支承在背光源底座63的灯收纳面上。管长较长的CCFL64,仅被两端部的电极部保持具69、69支承时,不能够确保CCFL64的位置精度,因此,像这样CCFL64的中间部分被灯保持具67、68支承。
在此情况下,为了使CCFL64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使用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的2种灯保持具67、68。灯保持具67、68,在长方形的保持基板70、71的两侧设置有2个灯握持部72、72。该灯握持部72具有上方开口的圆缺形状,能够握持CCFL64。
此外,灯握持部72、72之间,突出设置有棒状的片支承销73,片支承销73具有使光学片66相对于反射片65隔开规定距离而分离的长度。由此能够防止配置在上侧的光学片66向下方弯曲,能够抑制亮度不均。而且,这些灯保持具67、68,通过使设置在灯握持部72、72之下的安装部74、74与穿透设置在反射片65和背光源底座63中的安装孔75、75卡止而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使多根CCFL64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需要图12(a)和图12(b)所示的灯握持部72、72间的间隔不同的2种灯保持具67、68,因此存在构成背光源单元62的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难以削减制造成本。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减少为了以使多根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各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必需的灯保持具的种类的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灯保持具安装于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以规定间隔支承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该灯保持具的特征在于,在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上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上述保持具基板在上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上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在此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或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此外,优选上述灯夹持用销采用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上述光源灯的结构。进一步,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上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背光源单元被配置于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该背光源单元的特征在于,在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上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由灯保持具以规定间隔支承,在上述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上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上述保持具基板在上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上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在此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或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此外,优选上述灯夹持用销采用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上述光源灯的结构。进一步,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上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背光源单元中,在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上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由灯保持具以规定间隔支承,在上述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上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上述保持具基板在上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上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在此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或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此外,优选上述灯夹持用销采用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上述光源灯的结构。进一步,优选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上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在安装于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以规定间隔支承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的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上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上述保持具基板在上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因此,仅是根据被支承在灯收纳面上的光源灯间的间隔,改变灯保持具的旋转角度而进行使用,就能够应对多种光源灯之间的间隔。
由此能够减少为了以使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多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需要的灯保持具的种类。从而,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准备多种灯保持具,因此能够比现有技术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采用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的结构、或采用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的结构,则能够简便地设定为在任意的销之间能够插通光源灯的位置关系。此外,上述灯夹持用销采用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上述光源灯的结构,则能够容易地夹持光源灯。进一步,采用在上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上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的结构,则与该安装部相对应地能够减少设置于灯收纳面的安装孔的数量,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
图3(a)是表示以灯间间隔P1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表示以灯间间隔P2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安装部与图3的灯保持具有所不同的灯保持具的图,(a)是表示以灯间间隔P1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表示以灯间间隔P2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a)是灯间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1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b)是灯间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2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a)是以灯间间隔P3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b)是以灯间间隔P4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
图7是使用图6的灯保持具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a)是灯间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3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b)是灯间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4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a)是以灯间间隔P5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b)是以灯间间隔P6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c)是以灯间间隔P7支承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的正面图。
图9是使用图8的灯保持具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0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
图12表示图11的背光源单元中使用的灯保持具,(a)是隔开规定的间隔握持2根CCFL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b)是隔开比(a)的情况下更长的间隔握持2根CCFL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是背光源单元的正面图,图3是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从图2的上半部的中央开始的右侧相对应的部分的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单元。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3。液晶显示面板2的结构是,由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与彩色滤光片(CF)基板构成的一对基板隔开规定的间隙平行地相对配置,液晶填充在该间隙中,来自背光源单元3的光照射在其背面侧。照射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2,使得图像以可视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前面侧。
向液晶显示面板2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3,具有浅底的箱形状的背光源底座4,在其内部的灯收纳面4a上排列有8根直管型的CCFL(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5作为光源灯。在此情况下,相邻的CCFL5、5之间的间隔,如图2所示在中央部狭窄、朝向上下的端部逐渐扩大。各CCFL5在两端部安装有电极部保持具6、6,被固定在背光源底座4。
在CCFL5的上侧配置有光学片7。此光学片7为了调整从CCFL5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和从反射片8反射的光的特性,由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偏光反射膜等的板状或片状的光学部件堆叠而成。光学片7利用具有边框形状的框架9,被固定于背光源底座4的载置面4f、4g。
背光源底座4由下述部件构成:成为灯收纳面4a的底板部4c和长边的侧壁部4d通过金属制板材的板金加工而形成的部件10;和短边的侧壁部4e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的部件11、11。该背光源底座4具有从侧壁部4d、4e的上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载置面4f、4g。光学片7载置在该载置面4f、4g上,并通过框架9被固定。此外,液晶显示面板2载置在框架9的上表面,并且通过边框形状的外框12被固定。而且,在CCFL5的下侧敷设有白色的反射片8,从CCFL5向反射片8侧照射的光通过该反射片8向液晶显示面板2侧反射。
另外,图中虽然未表示,但在背光源底座4的背面,安装有产生驱动CCFL5的高压脉冲电压的逆变电路基板、对液晶显示面板2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基板。
为了向灯收纳面4a固定CCFL5,除了使用上述的电极部保持具6、6之外,还能够使用图中所示的支承CCFL5的中间部分的灯保持具20。
在此情况下,将配置在灯收纳面4a上的灯保持具20的旋转角度,分开为纵方向的90度的状态、和从该纵方向开始向左旋转60度的状态这两种状态进行使用,从而如图2所示,从上侧起第一根和第二根、第七根和第八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纵方向的90度的旋转角度的灯保持具20、20以灯间间隔P1支承,从上侧起第三根和第四根、第五根和第六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的旋转角度的灯保持具20、20以灯间间隔P2支承。
图3是灯保持具20向灯收纳面4a安装之前的外观立体图,图3(a)表示以灯间间隔P1支承2根CCFL5、5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20的状态,图3(b)表示以灯间间隔P2支承2根CCFL5、5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20的状态。
灯保持具20由白色或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在长方形的板状的保持具基板21上表面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3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灯夹持用销22a、22b、22c具有鼓形状,其侧面的缩细部23被形成为圆弧形状。
灯夹持用销22a、22b、22c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在此情况下,保持具基板21的两端的各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以相对于保持具基板21的旋转中心为点对称的方式被配置。在此情况下,配置于三角形的底边的顶点的灯夹持用销22b、22c被分别配置于外侧。
保持具基板21下表面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有安装部24、24。与该保持具基板21的安装部24、24相对应地,在灯收纳面4a的反射片8和背光源底座4形成有安装孔13、13。通过使灯保持具20的安装部24、24嵌入该安装孔13、13中,使得灯保持具20固定在灯收纳面4a上。
此外,在保持具基板21上表面的中央部,设置有突出规定长度的棒状的片支承销25,能够防止配置在该片支承销25的上方的光学片7向下方弯曲,能够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
如图3(a)所示,在图中左上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26、和图中右下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26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在此情况下,灯插通部26、26之间被设定为规定的灯间间隔P1,在灯插通部26、26中所插通的2根CCFL5、5如图1和图2中也表示的那样以灯间间隔P1被支承。由此,能够使2根CCFL5、5之间隔开规定的灯间间隔P1地分别支承CCFL5、5。
此外,如图3(b)所示,在图中稍左下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27、和图中稍右上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27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在此情况下,灯插通部27、27之间被设定为比上述的灯间间隔P1更短的灯间间隔P2,在灯插通部27、27中所插通的2根CCFL5、5如图1和图2中也表示的那样以灯间间隔P2被支承。由此,能够使2根CCFL5、5之间隔开规定的灯间间隔P2地分别支承CCFL5、5。
这样,仅是根据被支承在灯收纳面4a上的CCFL5、5之间的间隔改变灯保持具20的旋转角度而进行使用,就能够应对CCFL5、5之间的多种间隔。现有技术中为了分别隔开灯间间隔P1、P2地支承2根CCFL5、5,需要如图12所示的2种灯保持具67、68,但使用上述的灯保持具20则只需1种就能实现,于是能够削减灯保持具的种类,能够比现有技术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图4所示的灯保持具20,与图3所示的灯保持具20不同,安装部24被设置在灯保持具20的旋转中心。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与该安装部24相对应地减少在灯收纳面4a上设置的安装孔13的数量,因此能够相应减少制造成本。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背光源单元3,是在灯收纳面4a上相邻的CCFL5、5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的结构中应用灯保持具20,但如图5所示,在相邻的CCFL5、5间的间隔被单一地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上述的灯保持具20。
图5(a)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1,采用相邻的CCFL5、5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1的结构,使用的灯保持具20全部被配置于纵方向的90度的旋转角度。此外,图5(b)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2,采用相邻的CCFL5、5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2的结构,使用的灯保持具20全部被配置于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的旋转角度。
这样,在图5(a)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1的背光源单元51、和图5(b)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2的背光源单元52中,使用的灯保持具20能够共用。这样,在灯间间隔不同的多种背光源单元中能够共用灯保持具,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6和图7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6所示的灯保持具30中,灯夹持用销22a、22b、22c的配置与上述灯保持具20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此情况下,设置在保持具基板31的靠两端的部位的灯夹持用销22a、22b、22c中灯夹持用销22b稍向外侧配置。
在此情况下,保持具基板31的两端的各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也以相对于保持具基板31的旋转中心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配置于三角形的底边的顶点的灯夹持用销22b、22c分别被配置于外侧。
如图6(a)所示,在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而配置的灯保持具30的、图中左上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32、和图中右下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32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灯插通部32、32间被设定为规定的灯间间隔P3,在灯插通部32、32中所插通的2根CCFL5、5以灯间间隔P3被支承。
此外,如图6(b)所示,在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右旋转30度而配置的灯保持具30的、图中右上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b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b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33、和图中左下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b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b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33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管径比图6(a)的CCFL5更粗的CCFL14。
于是,灯插通部33、33间被设定为比灯间间隔P3更长的灯间间隔P4,在灯插通部33、33中所插通的2根CCFL14、14以灯间间隔P4被支承。
图7(a)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3,采用相邻的CCFL5、5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3的结构,使用的灯保持具30全部如图6(a)所示被配置于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的旋转角度。
此外,图7(b)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4,采用相邻的CCFL14、14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4的结构,使用的灯保持具30全部如图6(b)所示被配置于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右旋转30度的旋转角度。
此外,图7(b)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4,比图7(a)的背光源单元53更大型,使用的CCFL14也采用管径比图7(a)的CCFL5更粗的结构。
这样,在相邻的CCFL5、5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3的图7(a)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3,以及比图7(a)的背光源单元53更大型、使用的CCFL14的管径也比图7(a)的CCFL5更粗、且相邻的CCFL14、14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为P4的图7(b)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4中,使用的灯保持具30能够共用。这样,在灯间间隔不同、且所夹持的CCFL的管径不同的多种背光源单元中,能够共用灯保持具,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参照图8和图9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8所示的灯保持具40,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20多1个灯夹持用销,即4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22d被分别设置于保持具基板41的靠两端的部位。在此情况下,灯夹持用销22a、22b、22c、22d以位于菱形的各顶点的方式被配置。此外,保持具基板41的两端的各个灯夹持用销22a、22b、22c、22d以相对于保持具基板41的旋转中心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在各顶点配置有灯夹持用销22a、22b、22c、22d的菱形的较长方向沿着保持具基板41的较长方向。
如图8(a)所示,在旋转至纵方向的90度而配置的灯保持具40的、图中上部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2、和图中下部的由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2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在此情况下,灯插通部42、42间被设定为规定的灯间间隔P5,能够使2根CCFL5、5之间隔开规定的灯间间隔P5地分别支承CCFL5、5。
此外,如图8(b)所示,在同样旋转至纵方向的90度而配置的灯保持具40的、图中上部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3、和图中下部的由灯夹持用销22c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a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3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在此情况下,灯插通部43、43间被设定为比上述灯间间隔P5更短的灯间间隔P6,能够使2根CCFL5、5之间隔开规定的灯间间隔P6地分别支承CCFL5、5。
而且,如图8(c)所示,在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而配置的灯保持具40的、图中左上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4、和图中右下方的由灯夹持用销22a与灯夹持用销22c之间以及灯夹持用销22b与灯夹持用销22d之间形成的灯插通部44中,分别插通并夹持有一根CCFL5。
在此情况下,灯插通部44、44之间被设定为比上述灯间间隔P6更短的灯间间隔P7,能够使2根CCFL5、5之间隔开规定的灯间间隔P7地分别支承CCFL5、5。
于是,通过将配置在灯收纳面4a上的灯保持具40的旋转角度,分为纵方向的90度的状态、和从该纵方向起向左旋转60度的状态这两种状态进行使用,能够如图9的背光源单元55所示,从上侧起第一根和第二根、第十一根和第十二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纵方向的90度的旋转角度的灯保持具40、40以灯间间隔P5支承,从上侧起第三根和第四根、第九根和第十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纵方向的90度的旋转角度的灯保持具40、40以灯间间隔P6支承,从上侧起第五根和第六根、第七根和第八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相对于纵方向的90度向左旋转60度的旋转角度的灯保持具40、40以灯间间隔P7支承。
由此,在相邻的CCFL5、5之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的情况下,能够更为细致地设定CCFL5、5间的间隔,能够应对CCFL5的根数较多的情况。
为了形成图9所示的背光源单元55这样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预先准备3种灯保持具,但使用上述的灯保持具40则只需1种就能够实现。由此能够减少所需要的灯保持具的种类,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另外,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40,也能够适用于图5所示的灯间间隔被单一地设定的背光源单元51、52的结构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为了将2根CCFL隔开不同的灯间间隔地进行支承,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2所示需要多种灯保持具,但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灯保持具则只需1种就能实现,能够比现有技术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显然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在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的形状及其配置,并不被上述实施方式所限定,能够应用各种形状、配置。此外,使用直管型的CCFL(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作为管形状的光源灯进行了说明,但对于U字型的CCFL、在灯的端部具有形成于玻璃管的外侧的电极的被称为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的外部电极型的荧光灯也能够适用。
Claims (15)
1.一种灯保持具,其安装于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以规定间隔支承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该灯保持具的特征在于:
在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所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所述保持具基板在所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所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夹持用销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所述光源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所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6.一种背光源单元,其配置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其中,在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上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由灯保持具以规定间隔支承,该背光源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所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所述保持具基板在所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所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夹持用销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所述光源灯。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所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11.一种显示装置,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源单元中,在平板状的灯收纳面上多根管形状的光源灯由灯保持具以规定间隔支承,在所述灯保持具的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个数为3个以上的灯夹持用销,各灯夹持用销配置为在任意的销之间都能够插通所述光源灯的位置关系,利用所述保持具基板在所述灯收纳面内的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分别被夹持的所述光源灯的灯间间隔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靠两端的部位突出设置的灯夹持用销,以位于大致菱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夹持用销具有鼓形状,在其侧面的缩细部夹持所述光源灯。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具基板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于所述灯收纳面的安装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81839 | 2007-10-30 | ||
JP2007281839 | 2007-10-30 | ||
PCT/JP2008/061149 WO2009057345A1 (ja) | 2007-10-30 | 2008-06-18 | ランプホル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2634A true CN101842634A (zh) | 2010-09-22 |
CN101842634B CN101842634B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059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42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2634B (zh) | 2007-10-30 | 2008-06-18 |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81497B2 (zh) |
CN (1) | CN101842634B (zh) |
WO (1) | WO20090573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77413B1 (ko) * | 2007-06-04 | 2009-01-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
JP5050876B2 (ja) * | 2008-01-24 | 2012-10-17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CN101925774B (zh) * | 2008-04-04 | 2012-08-22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 |
JP5318717B2 (ja) * | 2009-09-29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EP3429809B1 (en) | 2016-03-18 | 2021-07-28 | Personal Car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Inc. | Razor cartridge |
US9993931B1 (en) | 2016-11-23 | 2018-06-12 | Personal Car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Inc. | Razor docking and pivot |
US11002433B2 (en) * | 2018-07-31 | 2021-05-11 | Nichia Corporation | Light fix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light fixture |
USD884969S1 (en) | 2019-02-27 | 2020-05-19 | Pcmr International Ltd | Combined razor cartridge guard and docking |
USD884970S1 (en) | 2019-02-27 | 2020-05-19 | PCMR International Ltd. | Razor cartridge guard |
USD884971S1 (en) | 2019-02-27 | 2020-05-19 | Pcmr International Ltd | Razor cartridge |
JP7523853B2 (ja) | 2020-06-15 | 2024-07-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11000960B1 (en) | 2020-11-16 | 2021-05-11 | Personal Car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Inc. | Razor exposure |
US12085808B2 (en) * | 2022-07-19 | 2024-09-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5216A (ja) | 1992-08-27 | 1994-03-18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210126A (ja) | 2000-01-31 | 2001-08-03 | Sharp Corp | ランプホルダ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CN1288481C (zh) * | 2003-11-20 | 2006-12-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组件 |
JP4157044B2 (ja) | 2004-01-14 | 2008-09-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源支持具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KR101213845B1 (ko) * | 2004-09-30 | 2012-12-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램프 가이드 구조 |
TWI255895B (en) * | 2005-05-26 | 2006-06-01 | Au Optronics Corp | Backlight module and lamp holder thereof |
JP4162681B2 (ja) * | 2005-11-29 | 2008-10-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794061A (zh) * | 2005-12-21 | 2006-06-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背光模块的噪声减除装置 |
JP3992726B1 (ja) | 2006-06-26 | 2007-10-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クリップ及び光源装置 |
JP4573359B2 (ja) * | 2006-07-06 | 2010-11-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ランプ保持部材、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ランプ保持方法 |
JP2008129200A (ja) | 2006-11-17 | 2008-06-05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
TWI334043B (en) * | 2007-05-09 | 2010-12-01 | Au Optronics Corp | 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amp holder thereof |
WO2009041132A1 (ja) * | 2007-09-28 | 2009-04-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ランプホル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
KR101282289B1 (ko) * | 2008-02-28 | 2013-07-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램프가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유닛 |
US8485685B2 (en) * | 2010-06-17 | 2013-07-16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Backlight module and lamp fastener thereof |
-
2008
- 2008-06-18 CN CN2008801142943A patent/CN1018426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8 WO PCT/JP2008/061149 patent/WO20090573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18 US US12/738,882 patent/US828149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57345A1 (ja) | 2009-05-07 |
CN101842634B (zh) | 2012-08-22 |
US8281497B2 (en) | 2012-10-09 |
US20100283937A1 (en) | 2010-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2634B (zh) |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1308224B (zh) |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 |
TWI391746B (zh) | 具降低之燈電流洩漏的背光總成以及具有該背光總成的液晶顯示裝置 | |
EP3015884B1 (en) |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apparatus | |
CN104390173A (zh) |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2459993A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CN103548161A (zh) |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2472441A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CN101688649B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 |
CN101688648B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 |
CN101561119B (zh) |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模块 | |
CN101295103B (zh) |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 |
WO2020000841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 |
CN101563566A (zh)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US20100245713A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2016391A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CN10136392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棱镜片 | |
CN101809363B (zh) | 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1910712A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
KR20050121578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 |
US990516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1571344B1 (ko) | 바텀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 |
CN101276098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2129974B1 (ko) |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380056B1 (ko) | 액정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