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6418B -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6418B CN101836418B CN200780101277.1A CN200780101277A CN101836418B CN 101836418 B CN101836418 B CN 101836418B CN 200780101277 A CN200780101277 A CN 200780101277A CN 101836418 B CN101836418 B CN 1018364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lc pdu
- length
- pdu
- size
- f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DDAORKBJWWYJS-UHFFFAOYSA-N glyphos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NCP(O)(O)=O XDDAORKBJWWY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321817 Human parvovirus B19 (strain HV) 7.5K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301);根据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前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303);以及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30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特别是LTE(长时演进)通信系统,该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能够降低用于指示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的LF字段的开销。
背景技术
在LTE上行链路中,MAC层支持向/从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逻辑信道)的RLC PDU。一个MAC PDU由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一个或多个RLC PDU构成。包括到MAC PDU中的每一个无线承载的数据量根据调度器的判定而有所不同。尽管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案来设计MAC PDU格式,一个共同点在于基本MAC PDU由报头和净荷构成,并且需要一种字段,即长度字段LF,指示在MAC PDU报头中所包括的每一个RLC PDU的长度。由于MAC PDU的大小是灵活的(支持灵活的RLC PDU),重要的一点是优化LF的长度来降低由LF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开销。
在大多数现有技术的方案中,LF的长度是固定的,而与其将要实际指示的实际数据量无关。LF的长度由最大所支持的MAC PDU的大小来确定。为了支持200Mbps,每一个TTI(传输时间间隔,例如1ms)需要传送200千比特=25千字节的数据。至少需要15比特长度的字段来支持该长度的MAC PDU。然而,对于其实际表示的数据量小于MAC PDU的最大支持长度的情况,将会产生不必要的比特,并且将浪费资源。例如,由小尺寸分组构成的流服务可能需要少量的比特用于MACPDU报头的长度字段,而由大尺寸分组构成的FTP服务可能需要大量的比特来用于MAC PDU报头的长度字段。
还存在第二传统方法,其中LF的长度是可变的,其由所传送的MAC PDU来决定。针对所有RLC PDU的LF具有相同的长度。与固定长度的前一方法相比,改进在于降低了开销。但是,当MAC PDU由需要LF单独指示的多个部分构成时,该方法将产生不必要的比特,而并非足够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降低用于指示RLC PDU的长度的LF的开销的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根据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前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以及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优选地,确定步骤包括:根据MAC PDU的大小来确定针对第一RLC PDU的第一LF字段的长度;根据MAC PDU的大小和第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第二RLCPDU的第二LF字段的长度;根据MAC PDU的大小和第一和第二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第三RLC PDU的第三LF字段的长度;依此类推。
优选地,当前RLC PDU的数据量小于等于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RLC PDU的数据量的差值,并且针对当前RLC PDU的当前LF字段的长度小于等于针对前面RLCPDU的LF字段的长度。
优选地,当前RLC PDU的数据量小于等于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RLC PDU的数据量的差值,并且对于相同的无线承载,针对当前RLC PDU的当前LF字段的长度小于等于针对前面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
优选地,排序步骤包括: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优选地,排序步骤包括: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以及根据针对每一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的长度和来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优选地,排序步骤包括: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以及通过搜索所有可能组合来使针对每一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的长度和最小,来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优选地,所述通信系统是LTE(长时演进)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装置,根据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装置,根据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前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以及装置,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在第一种MAC PDU格式的情况下用来确定LF的长度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了在第二种MAC PDU格式的情况下用来确定LF的长度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应该对RLC PDU在MAC PDU中的次序进行设计。当前,存在两种类型的MAC PDU格式。第一种MAC PDU格式在于对于每一个RLC PDU,存在一个LCID(逻辑信道标识,用来标识将要转发所包括的RLC PDU的逻辑信道)。第二种MAC PDU格式LCID与扩展比特E组合起来指示来自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下面将解释针对这两种情况所提出的方法。
对于第一种MAC PDU格式,每一个RLC PDU附带一个LCID,可以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对于第二种MAC PDU格式,来自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必须在MAC PDU中是连续的,对于该第二种MAC PDU格式,存在两种优化方法。
-第一种优化方法是部分优化方法。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来自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根据来自每一个无线承载的RLC PbU的长度和来对来自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该方法相对简单。
-第二种优化方法是完全优化方法。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来自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通过搜索所有可能组合来使所有LF的长度和最小,对来自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排列。该方法相对复杂,但是它是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法。该方法的复杂度(计算量)取决于在MAC PDU中所包括的无线承载的数量,这通常是可接受的。例如,如果MAC PDU包括来自四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则仅需要在24组组合中找到最佳结果。
根据本发明,LF的长度是可变的。例如,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确定各个RLCPDU的LF的长度。
对于第一种MAC PDU格式,
MAC PDU中的第一LF的长度为:
LF_Size_Opt(1)=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
MAC PDU中的第二LF的长度为:
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一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MAC PDU中的第iLF的长度为:
LF_Size_Opt(i)=Min(ROUNDUP(Log2((第m 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m 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i-1)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对于第二种MAC PDU格式
在部分优化方法中,
MAC PDU中针对来自第一逻辑信道的RLC PDU的第一LF的长度:
LF_Size_Opt(1)=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
如果第二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相同的逻辑信道,则第二LF的长度:
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一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如果第二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不同的逻辑信道,则第二LF的长度:
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一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如果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相同的逻辑信道,则第i LF的长度:
LF_Size_Opt(i)=Min(ROUNDUP(Log2((第m 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m 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i-1)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如果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不同的逻辑信道,则第i LF的长度:
LF_Size_Opt(i)=Min(ROUNDUP(Log2((第m 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m 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j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其中,N是来自前一个逻辑信道的RLC PDU的数量。
在完全优化方法中,
MAC PDU中针对来自第一逻辑信道的RLC PDU的第一LF的长度:
LF_Size_Opt(1)=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
如果第二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相同的逻辑信道,则第二LF的长度:
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一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如果第二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不同的逻辑信道,则第二LF的长度:
LF_Size_Opt(2)=ROUNDUP(Log2(MAC_PDU_Sizebyte-(第一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一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
如果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相同的逻辑信道,则第i LF的长度:
LF_Size_Opt(i)=Min(ROUNDUP(Log2((第m LF所指示的数据量+第m RLC PDU的报头长度)byte)),ROUNDUP(Log2(第(i-1)LF所指示的数据量)byte))
如果RLC PDU与前一个RLC PDU来自不同的逻辑信道,则第i LF的长度: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用来指示所包括的单元(PDU或SDU)的数据量的任何MAC PDU格式。为了解释本发明,在以下两个示例中的MAC PDU格式仅列出了所关心的字段。
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如图1所示。假定MAC PDU=12.1千字节,报头为0.1千字节,净荷为12千字节。三个RLC PDU的长度分别为8.5千字节、3.4千字节和0.1千字节。
则第一LF的长度:LF_Size_Opt(1)=14比特;
第二LF的长度: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12.1K-0.1K-8.5K)),Roundup(log2(8.5K)))=12比特;
最后一个LF的长度:LF_Size_Opt(3)=Min(Roundup(log2(12.1K-0.1K-8.5K-3.4K)),Roundup(log2(3.4K)))=7比特;
LF的总长度为33(14+12+7)比特。
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如图2所示。假定MAC PDU=12.1千字节,报头为0.1千字节,净荷为12千字节。五个RLC PDU的长度分别为7.5千字节、1.5千字节、0.1千字节、2.9千字节和0.1千字节。
如果使用部分优化方法,则:
第一LF的长度:LF_Size_Opt(1)=14比特;
第二LF的长度: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12.1K-0.1K-7.5K)),Roundup(log2(7.5K)))=12比特;
第三LF的长度:LF_Size_Opt(3)=Min(Roundup(log2(12.1K-0.1K-7.5K-1.5K)),Roundup(log2(1.5K)))=11比特;
第四LF的长度:LF_Size_Opt(4)=Min(Roundup(log2(12.1K-0.1K-7.5K-1.5K-0.1K)),Roundup(log2(7.5K+1.5K+0.1K)))=12比特;
最后一个LF的长度:LF_Size_Opt(5)=Min(Roundup(log2(12.1K-0.1K-7.5K-1.5K-0.1K-2.9K)),Roundup(log2(2.9K)))=7比特;
LF的长度和为57(14+12+11+12+7)比特。
如果使用完全优化方法,则
第一LF的长度:LF_Size_Opt(1)=14比特;
第二LF的长度:LF_Size_Opt(2)=Min(Roundup(log2(12.1K-0.1K-7.5K)),Roundup(log2(7.5K)))=12比特;
第三LF的长度:LF_Size_Opt(3)=Min(Roundup(log2(12.1K-0.1K-7.5K-1.5K)),Roundup(log2(1.5K)))=11比特;
第四LF的长度:LF_Size_Opt(4)=Roundup(log2(12.1K-0.1K-7.5K-1.5K-0.1K))=12比特;
最后一个LF的长度:LF_Size_Opt(5)=Min(Roundup(log2(12.1K-0.1K-7.5K-1.5K-0.1K-2.9K)),Roundup(log2(2.9K)))=7比特;
LF的长度和为57(14+12+11+12+7)比特。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步骤301,根据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在步骤303,根据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前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在步骤305,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包括装置401,根据RLC P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装置403,根据MAC PDU(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前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以及装置405,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根据本发明,可以去除针对MAC PDU报头的LF的不必要比特,并且能够提高传输效率。该优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用来指示所包括的单元(PDU或SDU)的长度的任何MAC PDU格式。
对MAC PDU报头的LF的长度进行优化的本发明能够在清楚地标识RLC PDU的长度的同时,降低LF的开销。与如上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示例相比,如果使用固定LF方法,并且15个比特用于LF,则三个LF将需要总共45(15*3)比特。如果使用第二种传统方法,将使用14个比特,并且三个LF将需要42(14*3)比特。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其仅需要33个比特。与如上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示例相比,如果使用固定LF方法,并且将15个比特用于LF,则五个LF将需要75(14*5)比特。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其仅需要57个比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示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当将多个RLC PDU复用到一个MAC PDU时,增益更为明显。该情形将频繁发生在LTE上行链路中,因为定义了UE(移动台)的速率控制函数和AMBR(集合最大比特率),使得资源可以在许多无线承载之间共享。另外,由于对于MAC报头存在字节对齐的要求,MAC报头的一比特的降低将到来更多增益。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根据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所有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 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步骤包括:
根据MAC PDU的大小来确定针对第一RLC PDU的第一LF字段的长度;根据MAC PDU的大小和第一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第二RLC PDU的第二LF字段的长度;根据MAC PDU的大小和第一、第二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第三RLC PDU的第三LF字段的长度;依此类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于每一个RLC PDU都存在一个逻辑信道标识LCID时,当前RLC PDU的数据量小于等于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RLC PDU的数据量的差值,并且针对当前RLC PDU的当前LF字段的长度小于等于针对前一RLCPDU的LF字段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RLC PDU的数据量小于等于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RLC PDU的数据量的差值,并且对于相同的无线承载,针对当前RLC PDU的当前LF字段的长度小于等于针对前一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序步骤包括:
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序步骤包括:
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以及
根据针对每一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的长度和来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序步骤包括:
根据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相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以及
通过搜索所有可能组合来使所有LF的长度和最小,来对针对不同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长时演进LTE通信系统。
9.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排列装置,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的长度,对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进行降序排列;
确定装置,根据介质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大小和先前所有RLC PDU的数据量来确定针对各个RLC PDU的LF字段的长度;以及
复用/解复用装置,根据所确定的LF字段的长度来向/从MACPDU复用/解复用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RLC PD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07/003109 WO2009055971A1 (fr) | 2007-11-01 | 2007-11-01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6418A CN101836418A (zh) | 2010-09-15 |
CN101836418B true CN101836418B (zh) | 2013-05-29 |
Family
ID=4059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101277.1A Active CN101836418B (zh) | 2007-11-01 | 2007-11-01 |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36418B (zh) |
WO (1) | WO2009055971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9903A (zh) * | 2000-08-19 | 2002-03-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电链路控制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插入长度指示符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13900B1 (ko) * | 2005-05-04 | 2009-08-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리 정의된 길이 지시자를 이용해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GB2436912B (en) * | 2006-04-04 | 2008-03-12 | Nec Technologies | ARQ and HARQ protocol data units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
-
2007
- 2007-11-01 CN CN200780101277.1A patent/CN101836418B/zh active Active
- 2007-11-01 WO PCT/CN2007/003109 patent/WO200905597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9903A (zh) * | 2000-08-19 | 2002-03-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电链路控制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插入长度指示符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表2006-523042A 2006.1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6418A (zh) | 2010-09-15 |
WO2009055971A1 (fr) | 2009-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54275B (zh) | 双向分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
EP1868325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packet aggregation | |
EP1349332B1 (en) | Method for minimizing searching time for a transport format selection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384020B (zh) |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
EP2145436B1 (en) | Methods of generating a data bloc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RU2006122016A (ru) | Уменьшение служебных данных для блока протокольных данных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 |
KR20070020033A (ko) | Ieee 802.11n에 관한 상이한 데이터 속도를 구비한다중 수신기 집합(mra) | |
CN101873705A (zh) | 分配上链路资源至逻辑信道的方法及相关通讯装置 | |
KR20090075645A (ko) | 고속 패킷 접속 상향링크를 위한 2계층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
CN101911610B (zh) | 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
CN101953096A (zh) | 构造包含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242405A (zh) |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帧的生成方法及其结构 | |
CN101242397A (zh) |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层下行协议数据单元的实现方法 | |
CN101836418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01162938B (zh) | 一种mac层的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 |
EP1681812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channe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242402A (zh) | 构成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790192A (zh) | 一种扩展tsn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753196B (zh) | 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1990167A (zh) | 多播广播连接协议数据单元的发送指示方法 | |
CN1964314A (zh) | 通过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传输ip报文的方法 | |
US2020004558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ggregated packets | |
CN100574330C (zh) | 无线链路层中非确认模式协议数据单元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 |
CN101616403B (zh) | 发送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方法和基站 | |
KR20020061758A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체접근제어를 위한 전송포맷조합선택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