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4727A - 设备和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和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4727A CN101834727A CN201010125313A CN201010125313A CN101834727A CN 101834727 A CN101834727 A CN 101834727A CN 201010125313 A CN201010125313 A CN 201010125313A CN 201010125313 A CN201010125313 A CN 201010125313A CN 101834727 A CN101834727 A CN 1018347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electric power
- subjected
- power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1541 Akin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power to a repeater along the transmission li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45—Details regarding the feeding of energy to the node from the b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设备和网络系统,其将多个通信用端口适当地切换到受电端口和供电端口,从而能够应对在各种网络结构中的通过网络的电力供给。多个设备(10)以网络电缆(20)连接而构成网络系统。在受电前的初始状态中,将该多个通信用端口(10a、10b)的全部设为可受电状态,且若从一个通信用端口受到电力供给,则其他通信端口都设为不可受电状态。设备利用设为不可受电状态的通信端口,对相邻的其他设备提供获取的电力的一部分。从外部的供电设备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对相邻的设备依次进行电力供给,最终全部的设备经由网络而受到电力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网络的设备和网络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有关对于该设备的经由网络的电力供给的技术改良。
背景技术
PoE(Power over Ethernet(注册商标):电力以太网)是,利用以太网(注册商标)电缆进行电力供给的技术。通过利用该PoE,对设置在难以直接提供电源的地点的设备也能够容易进行电源供给。此外,该PoE能够在电缆上传输数据和电力的双方,所以无需分别布置用于数据通信的电缆与用于电力供给的电缆,在现场设置构成网络系统的各种设备时,能简单地进行布线处理。
此外,在如该PoE那样具有供电功能的网络系统中,提出了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将经由该网络而获取的电力中的一部分进而经由网络而提供给其他设备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890
但是,在如上所述那样具有将经由网络而获取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其他设备的功能的设备的情况下,预先决定而使用用于受电的通信端口与用于供电的通信端口。为了这样预先决定功能,不仅其设定变得麻烦,还存在假设在受电用的通信端口或者该通信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电缆中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即使设定用于供电的通信端口是对的,也不能利用该用于供电的通信端口而接受电力供给的课题。进而,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各个设备的连接方式如串联结构、辐射状(hub and spoke)结构、或者它们的组合那样,限定于从上游向下游进行电力供给那样的网络结构,存在难以适用于例如环(Ring)型的网络结构那样,多个通信端口都存在能够受电的可能性的网络系统中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是(1)一种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其包括:多个电力用端口;以及控制部件,在受电前的初始状态中,将该多个电力用端口全部设为可受电状态,且若从该多个电力用端口的任一个端口受到电力供给,则将多个电力用端口中的没有受到电力供给的剩余的电力用端口切换为不可受电状态。
由于在初始状态中具有可受电的多个电力用端口,所以即使从任一个电力端口受电,都能够接通电源。并且,若一旦电源接通,则将其他电力用端口切换为不可受电状态,所以不会从多个电力用端口提供电力。并且,由于可以不用预先决定要受电的电力用端口,所以根据网络的状况而灵活且自动地决定电力供给路径。
(2)可以包括:电力供给部件,进行将受到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连接到网络的其他设备;以及将从电力供给部件输出的电力,从切换为不可受电状态的任一个电力用端口向其他设备输出的部件。这样,经由网络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供电。并且,由于利用成为不受电力供给的不可受电状态的电力端口进行对其他设备的供电,所以不需对多个电力用端口预先进行受电端口或供电端口的分配,能够对应于此时的网络的状态而灵活地应对。尤其是,在环型的网络结构的情况下,不确定从多个电力用端口中的哪个端口受电,并且必须自己进行电力供给的设备也根据实际受电的电力用端口而变化,但根据本发明,由于受电端口和供电端口适当地切换,所以能够没有问题地应对。
(3)可以具有如下功能:检测在其他设备中需要的电力,并且根据自己需要的电力和受到所述供给的电力,判断能否对其他设备供电,在能够供电的情况下,直接向其他设备输出从电力供给部件输出的电力,在不能供电的情况下,对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机器委托增加供电量。这样,即使因电力不足而不能进行对于其他设备的供电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对自己的供电量来成为可供电。
(4)电力用端口是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端口,且网络可传输数据和电力。这是例如可通过PoE等来实现。
(5)可以具有如下功能: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将多个电力用端口的全部切换为可受电状态。这样,即使没有供电而成为断开(OFF),也能够从其他设备受到电力供给而接通电源。这样,例如在环型的网络中,受到电力供给的电缆发生断线等故障而不能供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构成其他的电力供给路径,将动作继续。
(6)本发明的网络系统是多个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的网络系统,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的供给,并且将该被提供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连接到网络的其他设备的功能,该其他设备可以是上述(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在该情况下,若特别将其他设备设为(2)或(3)所述的设备,则构成网络的设备能够依次对其他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所以较好。
(7)可以是多个设备以环型连接的网络系统,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的供给,并且将该被提供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连接到网络的其他设备的功能,其他设备是(2)或(3)所述的设备。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可以是多个。若特别有多个从外部电源受电力供给的设备,则即使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本身或者该外部电源停机(down),也确保从其他外部电源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对于构成网络系统的设备的电力供给的路径,所以较好。在环型的网络系统中,如在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在着眼于其他设备的情况下,不确定从多个端口中的哪个端口受到电力供给。因此,如(1)的发明那样,其他设备也可以先从任一个端口受电。并且,若一旦从某一端口受电,则禁止从其他端口的受电。并且,(2)、(3)的设备能够从不受电的其他端口进一步对其他设备进行供电,所以能够对多个设备依次进行电力供电,并且防止从双方受到电力供给。此外,将其他设备设为以该(2)、(3)的发明作为前提的(4)、(5)的发明的设备会更好。
由于本发明的多个电力用端口中的任一个都能够作为受电力供给的受电端口起作用,并且在一旦某一电力用端口成为受电端口的情况下,不会受到来自其他电力用端口的电力供给,所以能够适当地应对各种网络结构。
附图说明
图1(a)~(b)是表示网络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a)~(e)是说明设备的供电路径切换功能的图。
图4(a)~(c)是说明设备的供电路径切换功能的图。
图5(a)~(e)是说明设备的供电路径切换功能的图。
图6(a)~(e)是说明设备的供电路径切换功能的图。
图7(a)~(f)是说明设备的供电路径切换功能的图。
标号说明
10设备
10a第1通信端口
10b第2通信端口
15控制器(控制部件)
SW1、SW2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
SW3、SW4供电控制开关
SW5、SW6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网络系统的一例。该网络系统采用具有多个通信端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通信端口10a和第2通信端口10b)的设备10通过网络电缆20而环型配置的结构。即,将相邻的设备10的通信端口之间通过网络电缆20连接。该设备10依据作为产业用网络标准之一的Ether CAT(注册商标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CAT(注册商标)是基于Ethernet(注册商标)的高速的现场总线系统(fieldbus system)。
例如图1(b)所示那样,该环型的连接方式即使在1处(在图中是地点X)的网络电缆20被切断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另一个路径而继续数据通信。因此,设备10具有监视网络电缆20有无断线,并在断线时瞬间地切换数据通信路径的功能。
并且,Ether CAT(注册商标)基于Ethernet(注册商标),利用对应的网络电缆20,进行PoE的功能,即进行数据与电力的传输。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PoE的功能,经由网络电缆20进行电力供给。即,在构成网络系统的多个设备10中,至少一个连接到外部的供电设备,从该供电设备接受电力。在图1中,节点(6)的设备10从外部的供电设备接受电力供给。并且,从节点(1)至(5)的设备10经由网络电缆20接受电力供给。
例如,在节点(6)的设备10从第2通信端口10b经由网络电缆20对节点(1)的设备10进行供电的情况下,节点(1)的设备10能够将获取的电力中的一部分从第2通信端口10b经由网络电缆20而对节点(2)的设备10进行供电。此时,节点(1)的设备10的第1通信端口10a作为受电端口起作用,第2通信端口10b作为供电端口起作用。此外,若这样各个设备将获取的电力的一部分对相邻的其他设备进行供电,则由于是环型的网络结构,所以某一设备会发生从相邻的两个设备受到电力供给的情况。此外,还会发生通过网络电缆20连接的相邻的设备10之间想要互相对对方供电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设备10还具有在发生了这些情况的情况下,控制以消除该情况的功能。此外,伴随网络电缆20的切断而切换供电路径,所以在切断之后各个设备10也能够动作。这样,能够实现节省布线且可靠性高的网络。
图2表示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设备10的内部结构。首先,在第1通信端口10a上,经由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而连接了PoE检测电阻11a。同样地,在第2通信端口10b上,经由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而连接了PoE检测电阻11b。PoE检测电阻11a、11b是将连接的通信端口是否为可受电状态显示给相邻节点的设备的电阻。若接通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而PoE检测电阻11a连接到第1通信端口10a,则表示可受电状态。即,连接到第1通信端口10a的相邻的设备识别出连接了PoE检测电阻11a的情况,判断为可受电状态。因此,该相邻的设备开始供电,且本装置的设备能够从第1通信端口10a受电,接通电源。另一方面,若断开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而PoE检测电阻11a没有连接第1通信端口10a,则表示不可受电状态。即,连接到第1通信端口10a的相邻的设备识别出没有连接PoE检测电阻11a的情况,判断为不可受电状态,所以不开始供电。
此外,PoE检测电阻11a、11b还具有由其电阻值来表示自己能够启动的最少的电力的功能。即,相邻的设备识别出连接了PoE检测电阻11a、11b的情况,并且还能够根据其电阻值来识别该设备的消耗电力。具体地说,在PoE的标准中,分为以下的四个级别中的任一个。并且,在PoE中,若作为“级别1:0.44~3.84W”启动,则在相邻的设备作为“级别2:3.84~6.49W”启动的情况下,可进行受电。
级别0:0.44~12.95[W]
级别1:0.44~3.84[W]
级别2:3.84~6.49[W]
级别3:6.49~12.95[W]
这些在连接到第2通信端口11b侧的PoE检测电阻11b以及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中也是相同的。并且,该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SW2的切换基于来自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而动作。在电源断开的初始状态下,全部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SW2接通,全部通信端口10a、10b成为可受电状态。并且,控制器15若确认来自一个通信端口的受电,则将连接到另一个通信端口的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断开,将该另一个通信端口设为不可受电状态。如后所述那样,若成为不可受电状态,则对方的设备控制以不进行供电。这样,抑制发生从两个通信端口受电的情况。
另外,如后所述那样,若预先断开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SW2,则即使假设从相邻的设备对连接的通信端口提供电力,也还是不会提供给内部的电源电路16。因此,通过在启动之后,进行将两个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SW2中的任一个接通且将另一个断开的控制,能够仅从两个信号端口中的一个受到电力供给。即,能够抑制从两个信号端口受到电力供给的情况。
此外,在第1通信端口10a上,经由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5连接了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a。同样地,在第2通信端口10b上,经由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6连接了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b。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a、12b是用于调查经由网络电缆20而连接的相邻的设备的PoE检测电阻的电路,也是检测该PoE检测电阻的连接的有无(可受电/不可受电)以及在连接的情况下检测其电阻值的电路。并且,在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5、SW6接通时,该电路12a、12b动作,进行调查。该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5、SW6的切换是基于来自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而进行。并且,上述的调查是在对相邻的设备供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至少需要自己的信号端口成为不可受电状态。因此,控制器15控制“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和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5”和“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和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6”的接通/断开,使得在各个组中不会两个都接通(有两个都断开的情况)。
在PoE检测电阻11a、11b的与通信端口10a、10b相反侧的端子上,分别连接电流计13a、13b。该电流计13a、13b测量从通信端口10a、10b受到的电力的电流值。该电流计13a、13b的测量结果提供给控制器15。
此外,在PoE检测电阻11a、11b的通信端口10a、10b的连接侧的端子上,连接了信号监视电路14a、14b。该信号监视电路14a、14b是用于监视来自通信端口10a、10b的PoE检测信号是否继续的电路。该信号监视电路14a、14b的检测输出提供给控制器15。
控制器15包括:连接到第1通信端口10a的通信接口15a、连接到第2通信端口10b的通信接口15b、执行用于基于获得的信息而进行设备整体的控制的各种处理的MPU15c、在MPU15c的执行中用作工作存储器的RAM15d、以及存储用于执行上述的处理的程序或参数等的ROM15e。通信接口15a、15b是对应于以太网(注册商标)的接口,该通信接口15a、15b经由通信端口10a、10b与连接到网络的其他设备1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各个电流计13a、13b的没有连接PoE检测电阻11a、11b的一侧经由逆流防止二极管而连接到电源电路16。该电源电路16负责对装置内的各个部分的供电,且其一部分电力提供给电力供给电路17。
电力供给电路17是输出用于对其他节点的设备的供电的PoE用电力的电路,经由供电控制开关SW3、SW4而提供给各个通信端口10a、10b。即,在控制器15接通供电控制开关SW3的情况下,从电力供给电路17输出的PoE用电力能够经由该供电控制开关SW3、第1通信端口10a,传送到连接到网络电缆20的相邻的设备的通信端口。即,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供电端口。同样地,在控制器15接通供电控制开关SW4的情况下,对第2通信端口10b输出PoE用电力。因此,第2通信端口10b成为供电端口。
因此,例如在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受电端口,从相邻的其他设备受到电力供给的情况下,控制器15进行接通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和供电控制开关SW4(设为ON),并且断开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和供电控制开关SW3(设为OFF)的控制。这样,从第1通信端口10a供电的电力送到电源电路16,能够对本设备10的各处进行电力供给,并且该被供电的电力的一部分送到电力供给电路17,能够从第2通信端口10b对其他设备进行供电。
此外,如节点(1)的设备那样,在具有接受来自商用(AC100V)等外部的供电设备25的电力供给的功能的设备的情况下,在来自供电设备25的电力供给端口10c和电源电路16之间,串联连接电源电路18、电流计19、逆流防止二极管。电源电路18是将从该供电设备25供电的电力变换为与PoE同等的电压的电路。该电流计19测定从电源电路18输出的电力的电流。该电流计19的检测输出提供给控制器15。另外,没有连接到外部的供电设备25的设备也可以采用不具有这些供电端口10c、电源电路18以及电流计19等的结构。当然,设备10也可以具有这些功能的同时没有连接到供电设备25而从某一通信端口接受基于PoE的电力供给。
控制器15对应于通过网络电缆20连接的相邻的设备的状态,控制两个通信端口10a、10b的状态(能否受电/受电和供电的切换)。以下,示出动作的具体例,说明控制器15的功能。另外,由于在图中以中央的节点A的设备为基准进行了说明,所以记载在左右的两个设备(供电节点和节点B)的通信端口仅记载了连接到节点A的一个,但为了采用如图1所示的环型的网络结构,当然还具有省略图示的第2个通信端口。
图3表示启动时的步骤。在该图示的例子中,将连接到作为外部电源的供电设备25的节点称为供电节点,在图1中对应节点(1)的设备。在图2中,对应具有供电端口10c、电源电路18以及电流计19且接受来自该供电设备25的电力供给的设备10。成为该供电节点的设备10从外部的供电设备受到供电,电源接通。此时,由于其他设备10(节点A、B)没有供电,所以电源成为断开的状态。此外,将PoE检测电阻11a、11b都设为接通,将两个通信端口10a、10b都设定为可受电状态。另外,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1、SW2使用常关接点的开关而构成。这样,即使是在电源为断开的状态下,也能够将两个通信端口10a、10b设定为可受电状态。
接着,如图3(b)所示那样,供电节点的设备10的控制器将第2通信端口10b设为可供电状态,调查连接到相邻的节点A的设备10的第1通信端口10a的PoE检测电阻。即,供电节点的设备10的控制器15进行接通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6的控制,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b调查节点A的设备的PoE检测电阻的接通/断开以及在接通的情况下的PoE检测电阻的电阻值。
如图3(c)所示那样,在相邻的节点A的设备的第1通信端口10a可受电的情况下,供电节点的设备10开始基于PoE的供电。受到该供电,若节点A的设备10受到来自第1通信端口10a的供电,则电源电路16对装置内的各处进行电力供给(接通电源),并且断开第2通信端口10b侧的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将第2通信端口10b设为不可受电(断开(无效)PoE检测电阻11b)。由于在这个状态下,不会从节点A的设备10对节点B的设备10进行电力供给,所以节点B的设备10的电源依然断开。
如图3(d)所示那样,与在图3(b)中的供电节点的设备相同地,节点A的控制器将第2通信端口10b设为可供电状态,调查连接到相邻的节点B的设备10的第1通信端口10a的PoE检测电阻。在图示的情况下,由于节点B的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可受电状态,所以节点A的控制器15识别出这个情况。进而,节点A的控制器15根据节点B的PoE检测电阻的电阻值,求出必要的电力。具体地说,控制器15判断对方为属于哪个级别的设备,在为比自己低的级别(等级)的设备的情况下,判断能不能通过从自己(节点A)受电的电力(可根据由电流计13测量的电流值计算)减去自己消耗的量的电力的量来进行对节点B的供电。
并且,在判断为可进行供电的情况下,节点A的控制器15接通供电控制开关SW4,从电力供给电路17输出的PoE的电力从第2通信端口10b输出。这样,如图3(e)所示那样,从节点A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对节点B的设备开始供电,节点B的设备受到来自节点A的设备的供电,接通电源。这样,节点A的设备从供电节点的设备接受基于PoE的供电,能够将该被供电的电力的一部分供给其他设备(节点B)。之后,重复该处理,从而能够通过基于PoE的供电,对构成网络的全部设备进行电力供给。
图4表示电力不足时的控制步骤。在图4(a)中,与上述的图3(d)所示的情况相同地,节点A的设备调查节点B的设备的PoE检测电阻,判定能不能供给。并且,在判明了不能提供对方需要的电力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那样,节点A的控制器15使用IP分组进行协商,以请求对自己供电的供电节点的设备提高对自己的供电电力。
如图4(c)所示那样,在受到供给电力增加请求的供电节点的设备能够增加电力的情况下,节点A的设备提高自己的受电级别而开始对节点B的设备进行电力供给。受到该供给,节点B的设备接通电源。另外,由于存在这样陷入电力供给不足的可能性,所以在从一个通信端口受电的情况下,无需立即接通连接到另一个通信端口的供电控制开关进行电力供给,而在确认了可供给的情况之后进行电力供给,所以能够抑制供电的结果,对节点A内的各处提供的电力不足而自己不能动作的情况。另外,为了应对该电力不足时的供给电力的增加请求,电力级别的划分比PoE的区分更加细致即可。
图5表示PoE检测电阻调查信号被破坏(batting)的情况下的处理步骤。尤其在环型的网络结构的情况下,若各个设备依次进行将从一个通信端口接受的电力的一部分从另一个通信端口供电的处理,则如图5(a)所示那样,PoE检测电阻调查信号能够从相邻的设备相互向对方输出。
此时,各个设备的控制器自动地控制一个节点停止检测信号。这是因为控制器15已知使用自己的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a、12b输出了用于检测相邻的对方的PoE检测电阻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且若同时对同一个网络电缆20输出检测信号则会产生冲突,不能检测检查结果,所以若这个状态继续,则会知道从双方输出检测信号的情况。在成为该状态的情况下,各个控制器15通过随机数等而在适当的定时停止检测信号的输出。通过使用随机数等,在双方的设备中停止检测信号的输出的定时不同。这里,设为节点A的设备先停止。
于是,如图5(b)所示那样,节点A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10b侧依然断开供电控制开关SW4,转移到不可供电状态。当然,此时,第2通信端口10b保持断开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的状态,依然是不可受电状态。其中,节点A的设备10通过信号监视电路14b监视来自节点B的检测信号是否中断。
由于不从节点A的设备输出检测信号来消除了从双方输出检测信号的情况,所以从节点B的设备定期地输出检测信号。其中,在节点A侧,断开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而PoE检测电阻11b断开,成为不可受电状态,所以不会进行从节点B的设备到节点A的设备的供电。因此,虽然相邻的两个设备不会在双方之间进行供电但是都成为电源接通的状态。
如图5(c)所示那样,若节点B的设备因某种故障而成为电源断开,则PoE检测电阻有效无效切换开关SW2断开而PoE检测电阻11a、11b接通(有效),通信端口切换为可受电状态。并且,若节点B的设备的电源断开,则检测信号也不会输出。因此,节点A的设备的信号监视电路14b检测出来自节点B的检测信号中断的情况,且这个情况被传递给控制器15。
于是,如图5(d)所示那样,节点A的控制器15接通PoE受电可否调查执行开关SW6,向节点B的设备再开始检测信号的输出。然后,如图5(e)所示那样,若识别出节点B的设备的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可受电状态的情况,则节点A的设备接通供电控制开关SW4而开始供电。于是,节点B的设备接通电源。
另外,省略具体的图示,但若在图5(b)的状态中,节点A的设备的电源断开,则该节点A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10b侧成为可受电状态。于是,节点B的设备根据定期地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出成为上述的可受电状态的情况,并从节点B的设备对节点A的设备开始供电。
图6表示故障发生时的自动恢复处理功能。在以下的步骤中,即使发生故障,也能够在恢复时自动地恢复。首先,如图6(a)所示那样,设为通过从供电节点的设备10对于节点A的设备10的供电,节点A的设备10的电源接通,并且该被供电的电力的一部分供电给节点B的设备10。
在该状态下,如图6(b)所示那样,节点A与节点B之间的网络电缆20断线的情况下,不能从节点A的设备对节点B的设备的供电。因此,在节点A的设备侧,供电电流成为0,能够检测异常。此时,节点B的设备没有受电,所以电源断开。其中,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可受电状态(PoE检测电阻接通)。
接着,如图6(c)所示那样,节点A的设备将第2通信端口10b作为可供电状态,从第2通信端口10b定期地输出来自PoE检测信号发生&检测器12b的检测信号。若网络电缆20依旧处于断线的状态(未解除故障),则不能检测PoE检测电阻,所以不能再开始供电而继续定期地输出检测信号。
如图6(d)所示那样,若解除故障,则节点A的设备基于检测信号而检测出节点B的设备的PoE检测电阻接通的情况。因此,如图6(e)所示那样,与启动时相同地再开始从节点A的设备到节点B的设备的供电。这样,伴随故障解除,还能够自动地再开始供电。
图7表示故障发生时的自动恢复处理功能的其他方式。在以下的步骤中,即使发生故障,也能够在恢复时自动地恢复。即,如图7(a)所示那样,节点A的设备10能够从相邻的两方的设备10受电,这里,设为从图中左侧的节点C的设备10受电。因此,第1通信端口10a成为受电端口,第2通信端口10b成为不可受电端口。此时,节点D的设备10继续输出检测信号,但由于节点A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10b为不可受电状态且PoE检测电阻断开,所以实际上不进行供电。另外,节点C、D分别可以是从外部的电源设备受到电力供给的供电节点,也可以是接受来自省略图示的其他设备的供电的节点。
在该状态下,如图7(b)所示那样,若连接节点C的设备和节点A的设备的网络电缆20断线,则不进行从节点C的设备到节点A的设备的供电。因此,在节点C的设备侧,供给电流成为0,能够检测异常。此时,节点A的设备从哪里都不能受电,所以电源断开。伴随于此,节点A的设备的两个通信端口10a、10b成为可受电状态(PoE检测电阻接通)。于是,节点D的设备会从之前继续输出检测信号,所以识别出节点A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10b为可受电的情况。
因此,如图7(c)所示那样,节点A的设备受到来自节点D的设备的电力供给,电源接通。伴随于此,节点A的设备将第1通信端口10a切换为不能受电。这样,连接到成为受电端口的通信端口的信号监视电路14a监视对自己的电力供给继续在进行的情况,且若检测出电力供给停止的情况,则受到该检测信号的控制器会自动地进行将全部通信端口切换为可受电状态的控制。因此,尤其在环型的网络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网络电缆20的断线等而至此都被供电的路径被断开的情况下,通过将全部的通信端口设为可受电状态,所以能够进行来自其他通信端口的受电。
接着,如图7(d)所示那样,从第2通信端口10b受到供电的节点A的设备为了从第1通信端口10a对相邻的其他设备进行供电,输出检测信号。于是,由于连接两者的网络电缆20依然断线,所以节点A的设备不能检测节点C的设备的检测电阻,也不进行供电。
并且,如图7(e)所示那样,若没有解除网络电缆20的故障,则从节点C的设备与节点A的设备的双方输出检测信号,所以成为与图5(a)所示相同的状态,停止来自一个节点侧的检测信号的输出。
假设节点C的检测信号停止,则如图7(f)所示那样,节点C的设备的第2通信端口10b从可供电状态成为不可供电状态。当然,也是不可受电状态。然后,从节点A的设备对节点C的设备定期地输出检测信号。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应用于环型的网络结构的例子,但应用的网络结构也可以使用各种结构。此外,在图1中,示出连接到作为外部电源的供电设备的供电节点的设备为一个的例子,但也可以存在多个。此时,也根据状况来适当地切换控制通信端口的受电/供电,从而即使不是供电节点的设备也能够经由网络而受到电力供给,在发生故障时也可以自动地切换供电路径而受到供电。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用相同的网络电缆进行数据和电力的传输,利用了PoE,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电缆传输数据和电力。
Claims (7)
1.一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其包括:
多个电力用端口;以及
控制部件,在受电前的初始状态中,将该多个电力用端口全部设为可受电状态,且若从该多个电力用端口的任一个端口受到电力供给,则将所述多个电力用端口中的没有受到所述电力供给的剩余的电力用端口切换为不可受电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供给部件,进行将受到所述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供电给连接到网络的其他设备;以及
将从所述电力供给部件输出的电力,从切换为所述不可受电状态的任一个电力用端口向所述其他设备输出的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功能:
检测在所述其他设备中需要的电力,并且根据自己需要的电力和受到所述供给的电力,判断能否对所述其他设备供电,在能够供电的情况下,直接向所述其他设备输出从所述电力供给部件输出的电力,在不能供电的情况下,对受到电力供给的设备/机器委托增加供电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用端口是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端口,且所述网络可传输数据和电力。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功能:
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电力用端口全部切换为可受电状态。
6.一种网络系统,多个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的供给,并且将该被提供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连接到所述网络的其他设备的功能,
所述其他设备是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7.一种网络系统,多个设备以环型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从外部电源受到电力的供给,并且将该被提供的电力的一部分提供给连接到所述网络的其他设备的功能,
所述其他设备是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58007A JP5246504B2 (ja) | 2009-03-11 | 2009-03-11 | 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058007/09 | 2009-03-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4727A true CN101834727A (zh) | 2010-09-15 |
CN101834727B CN101834727B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210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53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4727B (zh) | 2009-03-11 | 2010-02-24 | 设备和网络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47927B2 (zh) |
EP (1) | EP2228943A1 (zh) |
JP (1) | JP5246504B2 (zh) |
CN (1) | CN101834727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31718A (zh) * | 2011-07-20 | 2011-11-02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EtherCAT与CAN通信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271100A (zh) * | 2011-09-05 | 2011-12-07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工业以太网与无线Zigbee间的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
CN102291337A (zh) * | 2011-08-23 | 2011-12-21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通信转换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739487A (zh) * | 2011-04-16 | 2012-10-17 | Abb股份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门站和至少两个住宅站的建筑物通信系统 |
CN103959710A (zh) * | 2012-11-22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7078912A (zh) * | 2014-08-20 | 2017-08-18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反向电力馈送系统 |
CN107404337A (zh) * | 2016-04-14 | 2017-11-28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网络供电方法及其装置 |
CN107846286A (zh) * | 2017-10-19 | 2018-03-27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网络级联的供电装置、供电方法及网络级联供电系统 |
CN107852353A (zh) * | 2015-06-22 | 2018-03-27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网络装置的接口扩展装置和用于运行接口扩展装置的方法 |
CN107979083A (zh) * | 2016-10-21 | 2018-05-01 | 凌力尔特公司 | 容错电力网络 |
CN109428728A (zh) * | 2017-08-28 | 2019-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口自适应方法和设备 |
CN113555865A (zh) * | 2020-04-24 | 2021-10-26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供电设备与连线检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18710B2 (ja) * | 2009-09-01 | 2014-11-05 | フィッシャー−ローズマウント 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に用いる電源デバイス一体化バスコントローラ |
WO2012124392A1 (ja) * | 2011-03-15 | 2012-09-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マスター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DE102011117589A1 (de) * | 2011-11-03 | 2013-05-08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 Einheit mit Schaltfunktion für Ethernet |
JP5822019B2 (ja) * | 2012-03-30 | 2015-11-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中継ノード装置、有線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方法 |
JP6041697B2 (ja) * | 2013-02-15 | 2016-12-14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及び産業機械 |
JP5994696B2 (ja) * | 2013-03-21 | 2016-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有線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電力供給制御装置、中継ノード装置、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4579698B (zh) * | 2013-10-22 | 2018-02-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受电端设备 |
JP6135491B2 (ja) * | 2013-12-16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自動車用電源装置 |
US10203737B2 (en) | 2014-02-11 | 2019-02-12 | Dell Products L.P. |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multiple powering devices and powered device(s) |
US9690343B2 (en) * | 2014-02-11 | 2017-06-27 | Dell Products L.P. |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
PL3178196T3 (pl) | 2014-08-08 | 2018-05-30 |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 Przesyłanie energii za pośrednictwem zasilanego urządzenia |
US10469447B2 (en) * | 2015-03-16 | 2019-11-05 |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 Network access gateway |
JP6588738B2 (ja) * | 2015-05-21 | 2019-10-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US10313139B2 (en) | 2016-04-20 | 2019-06-04 |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Power over data lines system with redundant power connections |
FR3052938B1 (fr) * | 2016-06-15 | 2018-07-13 | Energie Holding | Systeme de gestion electrique d'une pluralite de charges electriques. |
WO2018144757A1 (en) * | 2017-02-03 | 2018-08-09 |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power characteristics amongst connected devices in a conferencing system |
CN109428726B (zh) | 2017-08-28 | 2022-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口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
EP3718253A1 (fr) | 2017-11-30 | 2020-10-07 | Energie IP | Système de gestion électrique d'une pluralité de charges électriques |
US10848329B2 (en) * | 2018-08-21 | 2020-11-24 | Endress+Hauser SE+Co. KG | Power over ethernet device level ring bridge |
US10868681B2 (en) | 2018-12-31 | 2020-12-15 |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 Network link breaker |
EP3873027B1 (en) | 2020-02-26 | 2024-07-31 |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power along with data over a wir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7630345B2 (ja) | 2021-04-19 | 2025-02-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7648987B2 (ja) | 2021-11-24 | 2025-03-19 | サクサ株式会社 | Ip端末装置 |
DE102022124705A1 (de) * | 2022-09-26 | 2024-03-28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Netzwerkgerät und System mit bidirektionaler Energieversorgu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9088A (zh) * | 2004-11-05 | 2007-08-1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串行加电的设备连接的功率管理 |
DE102006036770A1 (de) * | 2006-08-07 | 2008-02-1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von mindestens einem Feldgerä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4744297A (en) * | 1996-10-04 | 1998-04-24 |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Inc. | Maintenance interface device for use in a process control network |
JP2005151187A (ja) * | 2003-11-17 | 2005-06-09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フェース |
US20050201306A1 (en) * | 2004-03-15 | 2005-09-15 | Engel Glenn R.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power to multiple devices using power-transmitting network connections |
JP2006203730A (ja) * | 2005-01-24 | 2006-08-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受給電装置 |
US7664136B2 (en) * | 2005-06-02 | 2010-02-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nline power for multiple devices in a wired dat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4451830B2 (ja) * | 2005-09-22 | 2010-04-14 |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 PoE(PowerOverEthernet(登録商標))システム |
US7809960B2 (en) * | 2005-10-12 | 2010-10-05 | Cicchetti Christopher J | Network tap device powered by power over ethernet |
WO2008023382A1 (en) * | 2006-08-21 | 2008-02-28 | Mro-Tek Limited | Ethernet powered control/exchange/connector switch |
JP2009058007A (ja) | 2007-08-30 | 2009-03-19 | Ntn Corp | タンデム型複列アンギュラ玉軸受及び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
2009
- 2009-03-11 JP JP2009058007A patent/JP52465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2-17 EP EP20100153837 patent/EP222894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2-23 US US12/710,953 patent/US82479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2-24 CN CN2010101253131A patent/CN1018347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9088A (zh) * | 2004-11-05 | 2007-08-1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串行加电的设备连接的功率管理 |
DE102006036770A1 (de) * | 2006-08-07 | 2008-02-1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von mindestens einem Feldgerät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9487A (zh) * | 2011-04-16 | 2012-10-17 | Abb股份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门站和至少两个住宅站的建筑物通信系统 |
CN102739487B (zh) * | 2011-04-16 | 2016-09-14 | Abb股份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门站和至少两个住宅站的建筑物通信系统 |
CN102231718B (zh) * | 2011-07-20 | 2013-07-31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EtherCAT与CAN通信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231718A (zh) * | 2011-07-20 | 2011-11-02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EtherCAT与CAN通信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291337B (zh) * | 2011-08-23 | 2014-04-02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通信转换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291337A (zh) * | 2011-08-23 | 2011-12-21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通信转换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
CN102271100B (zh) * | 2011-09-05 | 2014-11-05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工业以太网与无线Zigbee间的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
CN102271100A (zh) * | 2011-09-05 | 2011-12-07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EtherCAT工业以太网与无线Zigbee间的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
CN103959710B (zh) * | 2012-11-22 | 2018-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959710A (zh) * | 2012-11-22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7078912A (zh) * | 2014-08-20 | 2017-08-18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反向电力馈送系统 |
CN107078912B (zh) * | 2014-08-20 | 2020-10-09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电信本地分配网络及其操作方法以及客户驻地设备 |
US11652661B2 (en) | 2015-06-22 | 2023-05-1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Interface expansion device for a network device |
CN107852353A (zh) * | 2015-06-22 | 2018-03-27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网络装置的接口扩展装置和用于运行接口扩展装置的方法 |
CN107404337A (zh) * | 2016-04-14 | 2017-11-28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网络供电方法及其装置 |
CN107404337B (zh) * | 2016-04-14 | 2021-12-1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网络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及其操作方法 |
CN107979083A (zh) * | 2016-10-21 | 2018-05-01 | 凌力尔特公司 | 容错电力网络 |
CN107979083B (zh) * | 2016-10-21 | 2021-03-23 | 凌力尔特公司 | 容错电力网络 |
CN109428728B (zh) * | 2017-08-28 | 2021-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口自适应方法和设备 |
US11082322B2 (en) | 2017-08-28 | 2021-08-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rt adapt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9428728A (zh) * | 2017-08-28 | 2019-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口自适应方法和设备 |
US11677652B2 (en) | 2017-08-28 | 2023-06-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rt adapt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7846286A (zh) * | 2017-10-19 | 2018-03-27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网络级联的供电装置、供电方法及网络级联供电系统 |
CN113555865A (zh) * | 2020-04-24 | 2021-10-26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供电设备与连线检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247927B2 (en) | 2012-08-21 |
JP2010213068A (ja) | 2010-09-24 |
US20100231054A1 (en) | 2010-09-16 |
JP5246504B2 (ja) | 2013-07-24 |
CN101834727B (zh) | 2013-10-30 |
EP2228943A1 (en) | 201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4727B (zh) | 设备和网络系统 | |
US7797061B2 (en) | Redundant fieldbus system | |
US20090031152A1 (en) | Method for starting up at least one field device | |
JP3686443B2 (ja) | 遠隔装置の電力状況を操作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US8842521B2 (en) |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1263681B (zh) | 用于监控网络中电缆接口连接的系统及方法 | |
EP1819028B1 (en) | Redundant fieldbus system | |
EP2202914A1 (en) | Power over ethernet in a redundant ring data network | |
CN109564413B (zh) | 操作现场总线系统的现场总线模块和方法 | |
KR102546893B1 (ko) | PoE 기반 IoT 시스템용 네트워크 스위치 순차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EP3616361B1 (en) |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for immediate start-up during power negotiation | |
US7493524B2 (en) | Network with redundancy properties, a branching unit for a user device in a network, redundancy manager for a network with redundancy properti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with redundancy properties | |
KR20210147889A (ko) | 전기 시스템 모니터링 및/또는 고장 검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0162160B (zh) | 监控、控制和受监督地关机控制和/或计算机单元的方法 | |
JP2007286786A (ja) | 監視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故障自己診断方法 | |
US20070078975A1 (en) | System For Monitoring Cable Interface Connections In A Network | |
RU2331899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с цепью отключения | |
KR101310100B1 (ko) | Can통신을 이용한 병렬 제어기 | |
JPH02184199A (ja) | 端末機器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 |
JP6833137B1 (ja) | 増設ベースユニット、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 |
EP4431430A1 (en) | Safety control system, safety control method, safety switch and escalator system | |
JP7262351B2 (ja) |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 |
JPWO2013108392A1 (ja) | 伝送クロック信号異常検出方式、およびその方式に使用する子局ターミナル | |
JPS63318823A (ja) | 故障検出方式 | |
WO2013111279A1 (ja) | 断線検出方式およびその方式に使用する子局ターミナ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