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26077B -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6077B
CN101826077B CN2009100791435A CN200910079143A CN101826077B CN 101826077 B CN101826077 B CN 101826077B CN 2009100791435 A CN2009100791435 A CN 2009100791435A CN 200910079143 A CN200910079143 A CN 200910079143A CN 101826077 B CN101826077 B CN 101826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erson
contact
relationship
relation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91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6077A (zh
Inventor
黄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91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6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6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0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关系构造模块根据第一获取请求返回的、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第一获取请求包括联系人标识;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薄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接收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本发明实施例对与用户有紧密联系和非紧密联系的联系人进行区分对待,减少了直接联系人界面所展现的联系人记录条数,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而且将关系联系人记录以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不但能够基于此建立联系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模型,而且更加便于对关系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

Description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址簿又称通讯录,在人们的现代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地址簿记录的不仅仅是地址簿所有者与其他人的联系方式,同时也表现了地址簿所有者的社会关系网络。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出现,地址簿也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如手机上的通讯录,电脑上使用的“Outlook”软件等等,这些地址簿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记录联系人的方式,同时也能包含更多联系人的信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查找也更加快捷。可以说,地址簿已经成为用户与外界联系的一个基础信息。
但是,现有的地址簿是以地址簿所有者为核心,也就是说,地址簿所展示的是联系人与地址簿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圈子的不断扩大,其地址簿中的联系人记录也越来越多,需要对联系人的记录进行有效地管理。现有的分组管理地址簿,有效地对地址簿中联系人的关系进行分组管理,联系人被放在不同的分组中,通过树形或者其他展现形式,提高地址簿的可管理性和浏览效率。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通过分组的管理方式对地址簿中的联系人记录进行管理,首先需要用户明确联系人与自己的一个主要社会关系,例如同事、同学、好友、家人或客户等等,然后根据该关系将新加的联系人记录存储到对应的分组中,当用户进行联系人查找时,可以在该分组中查找对应的联系人。但由于现有分组的管理方式是以地址簿所有者为核心的,有的联系人与地址簿所有者并无直接关系,其相关记录利用率较低,但该记录同样也存储在对应的分组中,因此延长了用户查找联系人的时间,查找速度和浏览效率较低;而且现有分组管理方式不能展现出各联系人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联系人记录过多造成查找效率较低且现有地址簿不能展现各联系人之间关系的缺陷,实现有效地减少直接显示的联系人记录数量,并可根据请求展现各联系人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关系构造模块根据第一获取请求返回的、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
根据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包括:
关系构造模块,用于根据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
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系构造模块返回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向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对与用户有紧密联系和非紧密联系的联系人进行区分对待,仅将具有紧密联系的联系人的记录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减少了直接联系人界面所展现的联系人记录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查找联系人的范围和难度,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而且将关系联系人记录以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不但能够基于此建立联系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模型,而且更加便于对关系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地址簿数据记录格式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实施例二信令图;
图5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通信工具中提供的地址簿可以对地址簿所有者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等记录进行较好地管理,地址簿所有者通过地址簿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通信。但随着人们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其联系人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地址簿所有者在查找联系人时需要浪费时间,效率较低。然而,地址簿中的个别联系人与地址簿所有者之间无直接的关系,可能只是地址簿所有者的某个联系人的朋友或亲属,对于这些联系人,地址簿所有者联系较少,其联系人记录的被使用几率较低,为了避免此类联系人的记录与其它有紧密联系的联系人的记录同样出现在显示给地址簿所有者的联系人列表中降低查找效率,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即基于社会关系的形式展现地址簿。首先地址簿中的联系人是与地址簿所有者(以下称为:用户)关系较为紧密而且稳固的人,比如家人、同事和同学等等;但地址簿中相当一部分联系人与用户本身关系不紧密,而是与关系紧密的联系人有一定的社会关系,那么对于这些联系人,没有必要出现在用户的地址簿中,而作为其他关系紧密的联系人的一个社会关系属性即可。例如在地址簿的“同事”分组中,“张三”与用户是同事关系,这个关系紧密而且稳固,但“张三”的妻子“小莉”却没有必要直接出现在地址簿中,可以将“小莉”作为“张三”的一个社会关系属性来展现。
以下各实施例仅以手机中的地址簿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其它可以应用地址簿管理联系人信息的通信终端,例如固话机等也同样适用,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关系构造模块根据第一获取请求返回的、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
在用户手机的直接联系人界面中显示给用户的仅为与用户具有紧密联系的直接联系人的记录,其它与联系人有紧密联系的关系联系人的记录并不显示在手机的直接联系人界面上,但直接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记录均存储在手机的存储空间中例如在内存以地址簿数据库等形式进行存储,所述的关系联系人就是指与地址簿中某个直接联系人具有紧密联系的联系人,关系联系人与用户并无直接的关系,而且关系联系人的相关记录也并不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上。当手机用户操作地址簿并想要查找某个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的相关记录时,地址簿显示模块向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显示与该直接联系人有关系的关系联系人记录的显示请求,随后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向关系构造模块发送第一获取请求,请求关系联系人记录。关系构造模块接收到第一获取请求后,根据第一获取请求中包括的联系人标识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查找与该联系人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并将查找到的数个关系联系人标识返回给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其中所述联系人标识即为直接该直接联系人的标识,并且可以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找到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即关系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步骤101,根据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
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在接收到关系构造模块返回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后,可以根据该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请求获取与该关系联系人标识所对应的关系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在第二获取请求中包括关系构造模块返回的关系联系人标识。
步骤102,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接收到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后,根据其中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并将查找获得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返回给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可以对该关系联系人记录进行显示以展现该联系人的社会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中,首先对与用户有紧密联系和非紧密联系的联系人进行区分对待,仅将具有紧密联系的联系人的记录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上,减少了直接联系人界面所展现的联系人记录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查找联系人的范围和难度,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而且将关系联系人记录以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不但能够基于此建立联系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模型,而且更加便于对关系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直接联系人和关系联系人的记录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存储管理。本实施例中手机中的地址簿数据要建立两个列表,一个是与地址簿所有者有直接关系的数据表(DirectContacts)即联系人直接表,这个列表中的联系人是需要直接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的;另一个是与地址簿所有者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表(IndirectContacts)即联系人间接表,这个列表中的联系人则不需要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而是通过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界面中展现。此外还要设置至少一个关系记录表格即联系人关系列表,当生成一个新的关系时,就生成一个该关系的表格,用于存储存在该关系的两个联系人的标识。在上述实施例中,关系构造模块根据联系人标识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查找关系联系人标识具体为关系构造模块接收第一获取请求后,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中查找与直接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并返回查找到的关系联系人标识,还可以进一步返回联系人关系列表的表名即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名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查找关系联系人记录具体为: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接收第二获取请求后,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中查找与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并返回。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接收到关系联系人记录后可以在关系联系人界面中进行显示,例如可以对直接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记录以网状形式或列表形式显示,在显示时还可以显示出直接联系人与关系联系人的关系名称等信息。
图2为本发明地址簿数据记录格式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地址簿数据库中维护两个数据表,分别为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由图2可知,在联系人直接表中存储有用户的直接联系人记录和直接联系人标识,联系人包括“张三”、“李四”和“王五”等该记录信息将直接显示在用户的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联系人间接表包括“小莉”和“张大”等关系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标识,且关系联系人记录并不直接显示在用户的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而是当用户需要查看某个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时,通过直接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在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界面中进行显示。另外,在地址簿数据库中还维护有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例如图中的“Couples”表、“Parents”表和“Colleagues”表等,在每个联系人关系列表中存储有具有该种社会关系的联系人的标识,例如“Couples”表中表示标识为“1001”和“2001”的是配偶关系,反映到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可知,联系人标识为“1001”的直接联系人“张三”和关系联系人标识为“2001”的关系联系人“小莉”是配偶关系。还有,在“Colleagues”表中表示标识为“1001”和“1002”的是同事关系,而且联系人标识为“1001”的直接联系人“张三”和关系联系人标识为“1002”的关系联系人“李四”均处于联系人直接表中。上述的直接联系人标识和关系联系人标识可以在生成对应的记录时,由系统自动分配。
以下介绍各个表是如何进行数据管理的,对于添加一个直接联系人的情况,当通过直接联系人界面添加一个直接联系人时,该直接联系人的标识和相应记录就添加到联系人直接表(DirectContacts列表)中。
对于添加一个关系联系人的情况,对一个直接联系人的详细信息进行操作时若需要添加一个关系联系人记录,则向关系构造模块发送增加请求,该增加请求包括关系联系人标识和直接联系人的标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关系构造模块将关系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标识存储在联系人间接表中,并将关系联系人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和联系人标识存储在与相互关系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中;而且若与相互关系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不存在,则创建与相互关系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并将关系联系人标识和联系人标识存储在联系人关系列表中。具体地为当在联系人详细信息中增加一个与之有直接关系的联系人时,该关系联系人就添加到联系人间接表(IndirectContacts列表)中,同时根据添加的关系名称查找各联系人关系表,如果具有这个关系名称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不存在,那么就创建一个该名称的联系人关系列表,并记录两个联系人的标识;若根据添加的关系名称查找各联系人关系表,如果具有这个关系名称的联系人关系列表已存在,则增加一条记录,记录两个联系人的标识。
对于建立联系人直接表中的两个直接联系人的关系的情况,对一个直接联系人的详细信息进行操作时若需要添加一个联系人直接表中的直接联系人作为其关系联系人,则向关系构造模块发送创建请求,关系构造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创建联系人直接表中的关系联系人与联系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创建请求,将关系联系人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和联系人标识存储在与相互关系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中,具体为通过其中一个直接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可以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选择一个直接联系人与之建立关系,此时,并不生成新的记录到联系人直接表(DirectContacts列表)中,而只在联系人关系列表中新增一条记录。
用户可以对两个及以上的联系人之间定义一个关系(规则),不同的联系人之间定义的关系可以不同,然后通过生成和查询这个关系,就可以将联系人以这个关系的方式在界面显示出来。图3为本发明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用户打开地址簿时,手机从联系人直接表中读取所有的联系人记录并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显示出来,其界面展示可以为传统方式例如列表或者分组等。用户可以选中一个直接联系人例如“张三”,通过菜单选择查看与其相关的关系联系人即查看其社会关系,手机根据“张三”的标识检索“Couples”表、“Parents”表和“Colleagues”表,查找出与“张三”有关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和关系名称;再根据查找获得的标识从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中获取其姓名等信息,将直接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记录以网状形式或列表形式显示,在显示时还可以显示出直接联系人与关系联系人的关系名称等信息。
图4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实施例二信令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a,用户打开地址簿窗口;
步骤2a,地址簿显示模块查询地址簿数据;
步骤3a,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在地址簿数据库中的联系人直接表中,读取直接联系人记录;
步骤4a,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返回数据给地址簿显示模块;
步骤5a,地址簿显示模块以传统的列表方式将直接联系人记录通过直接联系人界面显示给用户;
步骤6a,用户选择一个直接联系人,通过菜单查看与该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
步骤7a,地址簿显示模块通过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查询该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和关系名称;
步骤8a,关系构造模块在地址簿数据库中的联系人间接表中获取与该直接联系人有关系的关系联系人标识;
步骤9a,关系构造模块向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返回该直接联系人具备的关系名称和关系联系人标识;
步骤10a,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查询关系联系人的记录;
步骤11a,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在地址簿数据库中的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中读取直接联系人和关系联系人的记录;
步骤12a,向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返回获取的直接联系人和关系联系人的记录;
步骤13a,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根据查询到的直接联系人和关系联系人的记录以及关系名称向用户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将与用户具有紧密关系的直接联系人存储在联系人直接表中,将与用户不具有紧密联系的关系联系人的记录存储在联系人间接表中,并且应用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记录各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人关系网络模型,既减少了直接联系人界面所展现的联系人记录条数,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而且更加便于对所有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关系构造模块11、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和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其中关系构造模块11用于根据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用于根据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发送的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用于根据关系构造模块11返回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并接收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返回的与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查看某个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信息时,通过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向关系构造模块11发送第一获取请求,关系构造模块11根据第一获取请求中的联系人标识在装置的数据存储空间存储的地址簿数据中查找与该联系人标识有关系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并返回给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再请求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获取与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在地址簿数据中查找所需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并返回给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
本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对与用户有紧密联系和非紧密联系的联系人进行区分对待,减少了直接联系人界面所展现的联系人记录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查找联系人的范围和难度,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而且将关系联系人记录以联系人的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不但能够基于此建立联系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模型,而且更加便于对关系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
图6为本发明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关系构造模块11、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和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还包括地址簿数据库14用于存储联系人间接表和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所述联系人间接表存储至少一个关系联系人记录和与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联系人关系列表存储具有对应关系的联系人标识和关系联系人标识。关系构造模块11可以根据联系人标识在联系人关系列表中查找所需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可以根据关系联系人标识在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中查找出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13在接收到关系构造模块11返回的关系名称和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返回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后,将直接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记录以网状形式或列表形式显示,在显示时还可以显示出直接联系人与关系联系人的关系名称等信息。
地址簿数据库14还包括联系人直接表,该联系人直接表存储有至少一个联系人记录以及与联系人记录对应的联系人标识。装置中还包括地址簿显示模块15用于显示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12从地址簿数据库14中获得的直接联系人记录和关系联系人记录,装置通过地址簿显示模块15可以以传统的显示方式,例如列表方式,显示联系人直接表中的直接联系人记录。
本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通过联系人直接表、联系人间接表和联系人关系列表,可以方便地进行联系人的查找和管理,提高了查找效率和查找速度,并可据此建立联系人关系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还可以为固定电话等其他通信工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关系构造模块根据第一获取请求返回的、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
根据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向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其中,所述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之前包括:
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接收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后,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联系人直接表和联系人间接表中查找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并返回查找到的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其中,所述联系人直接表中的联系人直接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联系人间接表中的联系人不显示在所述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而是通过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界面展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系构造模块根据第一获取请求返回的、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之前包括:
所述关系构造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后,在地址簿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中查找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并返回查找到的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返回与所述联系人关系列表对应的关系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关系构造模块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之前,接收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的显示请求;
所述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获取请求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之后还包括:以网状形式或列表形式,显示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关系构造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增加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的、且包括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和所述联系人标识相互关系的增加请求,将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存储在所述联系人间接表中,并将所述关系联系人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和所述联系人标识存储在与所述相互关系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关系构造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创建所述联系人直接表中的关系联系人与所述联系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创建请求,将所述关系联系人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和所述联系人标识存储在与所述相互关系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与所述相互关系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不存在,则创建与所述相互关系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关系列表,并将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和所述联系人标识存储在所述联系人关系列表中。
8.一种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系构造模块,用于根据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联系人的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标识;
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发送的获取关系联系人记录的第二获取请求,查找并返回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系构造模块返回的关系联系人标识向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返回的与所述关系联系人标识对应的关系联系人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地址簿显示模块还用于以网状形式或列表形式,显示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址簿数据库,用于存储联系人间接表和至少一个联系人关系列表,所述联系人间接表存储有至少一个关系联系人记录和与所述关系联系人记录对应的关系联系人标识,所述联系人关系列表存储具有对应关系的联系人标识和关系联系人标识;其中,所述联系人间接表中的联系人不显示在直接联系人界面中,而是通过直接联系人的关系联系人界面展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簿数据库还包括联系人直接表,所述联系人直接表存储有至少一个联系人记录以及与所述联系人记录对应的联系人标识;其中,所述联系人直接表中的联系人直接显示在所述直接联系人界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址簿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地址簿数据解析模块发送的联系人记录。
CN2009100791435A 2009-03-03 2009-03-03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6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91435A CN101826077B (zh) 2009-03-03 2009-03-03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91435A CN101826077B (zh) 2009-03-03 2009-03-03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077A CN101826077A (zh) 2010-09-08
CN101826077B true CN101826077B (zh) 2012-11-21

Family

ID=4268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91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6077B (zh) 2009-03-03 2009-03-03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6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203A (zh) * 2010-10-14 2011-04-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菜单智能生成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10078819B2 (en) * 2011-06-21 2018-09-18 Oath Inc. Presenting favorite contacts information to a user of a computing device
CN102868716A (zh) * 2011-07-08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路径查找方法、系统及搜索服务器
CN102368800B (zh) * 2011-11-02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中构建通讯录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4769923A (zh) * 2012-10-30 2015-07-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联系人显示方法
CN103888578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深圳全智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分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093A (zh) * 2005-02-01 2005-11-09 四川大学 一种树型通讯录的构造方法
CN1885869A (zh) * 2006-06-13 2006-12-27 深圳市杰特电信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93175A (zh) * 2008-05-29 2009-12-02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系统及其联系人的关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093A (zh) * 2005-02-01 2005-11-09 四川大学 一种树型通讯录的构造方法
CN1885869A (zh) * 2006-06-13 2006-12-27 深圳市杰特电信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93175A (zh) * 2008-05-29 2009-12-02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系统及其联系人的关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077A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0983B2 (en) Address list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n address list
CN101398844B (zh) 资源文件的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26077B (zh) 关系联系人记录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0474296C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087723A (zh) 一种企业通信录共享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5519372A5 (zh)
US20090233591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US20080270613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 Contact for a Mobile Device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104650A (zh) 联系人头像设置方法、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US20130310014A1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Storing Memo During Call
CN104333636B (zh) 管理通信记录的方法和设备
EP24451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obile terminal
CN100479565C (zh) 个性化回铃音设置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方法
CN104301490A (zh) 一种将通信对象与记录相关联的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
JP2016524767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の管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978794A (zh) 替换即时通信平台通讯录的备注名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8782A (zh) 一种好友备注的推荐备注实现方法及系统
US98241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earch tool in connection with address management
CN101938522A (zh) 语音微博客服务的方法
CN106341513A (zh) 通话录音文件展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50084A (zh) 通讯录号码格式处理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CN102223399B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联系人会话展现方法及系统
WO2016197884A1 (zh) 基于身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95855B (zh) 手机名片系统
CN102480311A (zh) 移动装置间的数据转移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