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523B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0523B CN101820523B CN201010122217.1A CN201010122217A CN101820523B CN 101820523 B CN101820523 B CN 101820523B CN 201010122217 A CN201010122217 A CN 201010122217A CN 101820523 B CN101820523 B CN 1018205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enter
- pds
- conference
- conference control
- colony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5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6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8—Interfacing a video terminal to a particular transmission medium, e.g. 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包括:支持无线视频的无线接入终端(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该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会议控制中心通过集群调度服务器(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PDS返回确认(ACK)响应,并与PDS之间建立链接;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会话处理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的会话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宽带网络的广泛商用,无线视频功能逐渐被用户熟知。无线宽带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链路,为无线接入终端(AT,Access Terminal)的大流量数据传输提供了保障。AT具有采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功能,且能通过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连接到分组核心网(PCN,Packet CoreNetwork),进而接入无线宽带网络系统。
无线视频会议系统是在无线宽带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AT通过RAN、PCN、IP网络与会议控制中心建立链路,该链路能够双向传递无线视频会议的媒体数据和控制信息,媒体数据包括视频流和音频流;AT具有采集媒体数据的能力,且AT与RAN之间通过空中接口(UM)协议传输数据,PCN与会议控制中心之间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P协议传输数据;会议控制中心具有接收和分发媒体数据流,以及通过空口信令邀请AT加入与退出视频会议的功能。
上述的无线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支持无线视频的AT间进行会议,但随着用户体验度的不断提升,有时用户希望支持无线视频的AT能与普通集群终端间进行会话,以满足更加丰富的会议需要。现有的集群系统如图2所示,集群终端间通过基站(BS,Base Station)、集群调度客户端(PDC,PTT DispatchClient)、集群调度服务器(PDS,PTT Dispatch Server)和IP网络传递数据,集群终端接受PDS的调度。目前,由于集群终端无法解析无线视频会议传输的视频流,而且集群终端与支持无线视频的AT并不直接处于相同的网络,因此还无法实现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实现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支持无线视频的无线接入终端(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所述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通过集群调度服务器(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
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确认(ACK)响应,并与所述PDS之间建立链接;
所述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
在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中,从AT到集群终端方向的会话处理具体为:
AT将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无线接入网(RAN)、分组核心网(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
所述PDS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转发给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
在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中,从集群终端到AT方向的会话处理具体为:
集群终端将语音数据发送到PDS;
所述PDS在确定所述集群终端属于视频会议中时,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属于所述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并将所述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所述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具体为:
所述AT将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将携带有视频会议管理信息的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在所述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之后,所述会议控制中心通过对视频会议管理信息解析得到所述集群用户标识。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否认(NACK)响应,所述PDS将NACK响应转发给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再依次通过IP网络、PCN、PAN发送所述NACK响应给A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持无线视频的AT、会议控制中心、PDS和集群终端,其中,
所述AT,用于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所述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用于通过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
所述集群终端,用于在接收到邀请且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ACK响应,并与所述PDS之间建立链接;
所述PDS,用于将来自会议控制中心的邀请转发给集群终端,在接收到来自集群终端的ACK响应后,与集群终端之间建立链接;并在链接建立成功后,向会议控制中心返回ACK响应;
所述AT和集群终端还用于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
所述AT进一步用于,将自身在会话过程中产生的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相应的,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
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转发给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
所述集群终端进一步用于,将自身在会话过程中产生的语音数据发送到PDS;
相应的,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集群终端属于视频会议中时,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属于所述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并将所述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所述AT进一步用于,将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将携带有视频会议管理信息的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相应的,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通过对视频会议管理信息解析得到所述集群用户标识。
所述集群终端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邀请但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NACK响应;
相应的,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将所述NACK响应转发给会议控制中心;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依次通过IP网络、PCN、PAN发送所述NACK响应给A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由支持无线视频的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会议控制中心通过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PDS返回ACK响应,并与PDS之间建立链接;AT和集群终端基于该链接进行会话交互。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满足了用户更加丰富的会议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集群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会话处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T邀请集群终端加入会议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T与集群终端进行会话交互的流程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T与集群终端进行会话交互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为实现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本发明所提供的会话处理系统在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增加了集群系统的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该会话处理系统中,通过IP网络相连的AT、RAN、PCN和会议控制中心属于无线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通过IP网络相连的集群终端、BS、PDC和PDS属于集群系统的组成。
其中,AT用于将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将携带有视频会议管理信息的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会议控制中心,用于通过对视频会议管理信息解析得到集群用户标识,并通过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
集群终端,用于在接收到邀请且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PDS返回ACK响应,并与PDS之间建立链接。
PDS用于将来自会议控制中心的邀请转发给集群终端,在接收到来自集群终端的ACK响应后,与集群终端之间建立链接;并在链接建立成功后,向会议控制中心返回ACK响应。
AT和集群终端还用于基于集群终端与PDS之间的链接进行会话交互,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1、当AT将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时,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PDS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转发给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
2、在集群终端将语音数据发送到PDS时,PDS判断该集群终端是否属于视频会议中,如果判断该集群终端属于视频会议中,则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属于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并将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下面结合图3所示的会话处理系统,对本发明的会话处理方法进一步详细阐述。
首先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T邀请集群终端加入会议的流程图,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支持无线视频的AT将需要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通过RAN、PCN、IP网络将视频会议管理信息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该支持无线视频的AT必须具有添加用户到会议的管理权限,且该视频会议处于召开中。视频会议管理信息可以通过信令或其他方式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如加入集群用户指令。集群用户标识可以为集群用户号码,但并非仅限于集群用户号码的形式,也可以扩展为其他的形式。
步骤402,会议控制中心接收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后,解析得到管理信息中的集群用户标识,进而获知AT发送的是加入集群用户指令。
步骤403,会议控制中心根据集群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集群终端,并向PDS发送加入集群终端请求指令,该指令中包括请求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信息。
步骤404,PDS接收到来自会议控制中心的请求指令后,解析得到请求指令中的集群终端信息,并根据该集群终端信息通过IP网络、PDC、BS发送邀请到对应的集群终端,邀请集群终端加入视频会议。
步骤405,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如果同意加入视频会议,则向PDS返回同意加入的ACK响应;如果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则向PDS返回不同意加入的NACK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如果同意加入视频会议,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406~407的操作;如果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则向PDS返回NACK响应,PDS将NACK响应转发给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再依次通过IP网络、PCN、PAN发送NACK响应给AT。
步骤406,同意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向PDS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步骤407,接收到建立连接请求后,PDS为集群终端分配资源,并在与集群终端的链路建立成功后,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会议成功的ACK响应。至此,集群终端加入到视频会议中,集群终端可以与AT之间进行双向会话通信。
再如图5所示,图5为会话交互过程中,AT到集群终端方向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AT将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接收到来自AT的多媒体数据后,将该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
步骤502,会议控制中心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
步骤503,PDS将接收到的音频流发送到集群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会议控制中心接收到来自AT的多媒体数据后,在向视频会议中的其他AT转发时,无需进行拆分,直接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转发给其他AT;在向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转发时,才需要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由PDS再转发给集群终端。
如图6所示,图6为会话交互过程中,集群终端到AT方向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集群终端将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发送到PDS。
步骤602,PDS根据自身存储的集群终端信息,判断该集群终端是否处于无线视频会议中,如果是,则将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处于该会议的集群终端。
步骤603,会议控制中心接收到来自PDS的语音数据后,将该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然后将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判断发送语音数据的集群终端不是处于无线视频会议中,则PDS拒绝执行语音数据的转发。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无线视频会议系统中支持无线视频的AT与普通集群终端之间的会话,满足了用户更加丰富的会议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支持无线视频的无线接入终端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所述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通过集群调度服务器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
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确认ACK响应,并与所述PDS之间建立链接;
所述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
其中,在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中,从AT到集群终端方向的会话处理具体为:
AT将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无线接入网RAN、分组核心网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
所述PDS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转发给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
在AT和集群终端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中,从集群终端到AT方向的会话处理具体为:
集群终端将语音数据发送到PDS;
所述PDS在确定所述集群终端属于视频会议中时,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属于所述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并将所述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具体为:
所述AT将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将携带有视频会议管理信息的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在所述AT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之后,所述会议控制中心通过对视频会议管理信息解析得到所述集群用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到邀请的集群终端在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否认NACK响应,所述PDS将NACK响应转发给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再依次通过IP网络、PCN、PAN发送所述NACK响应给AT。
4.一种会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支持无线视频的AT、会议控制中心、PDS和集群终端,其中,
所述AT,用于向会议控制中心发送加入集群用户指令,所述指令中包括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用于通过PDS向集群用户标识所对应的集群终端发送邀请;
所述集群终端,用于在接收到邀请且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ACK响应,并与所述PDS之间建立链接;
所述PDS,用于将来自会议控制中心的邀请转发给集群终端,在接收到来自集群终端的ACK响应后,与集群终端之间建立链接;并在链接建立成功后,向会议控制中心返回ACK响应;
所述AT和集群终端还用于基于所述链接进行会话交互;
其中,所述AT进一步用于,将自身在会话过程中产生的多媒体数据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相应的,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数据拆分成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拆分出的音频流发送到PDS;
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转发给视频会议中的集群终端;
其中,所述集群终端进一步用于,将自身在会话过程中产生的语音数据发送到PDS;
相应的,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集群终端属于视频会议中时,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到会议控制中心和其他属于所述视频会议的集群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多媒体格式的音频流,并将所述音频流发送到视频会议中的A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会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T进一步用于,将邀请加入视频会议的集群用户标识封装到视频会议管理信息中,并将携带有视频会议管理信息的加入集群用户指令依次通过RAN、PCN和IP网络发送给会议控制中心;
相应的,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通过对视频会议管理信息解析得到所述集群用户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会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终端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邀请但不同意加入视频会议时,向所述PDS返回NACK响应;
相应的,所述PDS进一步用于,将所述NACK响应转发给会议控制中心;
所述会议控制中心进一步用于,依次通过IP网络、PCN、PAN发送所述NACK响应给AT。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2217.1A CN101820523B (zh) | 2010-02-26 | 2010-02-26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PCT/CN2010/076954 WO2011103747A1 (zh) | 2010-02-26 | 2010-09-15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US13/257,883 US8803942B2 (en) | 2010-02-26 | 2010-09-15 | S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
EP10846370.4A EP2515534A4 (en) | 2010-02-26 | 2010-09-1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ETING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2217.1A CN101820523B (zh) | 2010-02-26 | 2010-02-26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0523A CN101820523A (zh) | 2010-09-01 |
CN101820523B true CN101820523B (zh) | 2014-07-02 |
Family
ID=4265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2217.1A Active CN101820523B (zh) | 2010-02-26 | 2010-02-26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3942B2 (zh) |
EP (1) | EP2515534A4 (zh) |
CN (1) | CN101820523B (zh) |
WO (1) | WO20111037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0523B (zh) | 2010-02-26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2883131B (zh) * | 2011-07-15 | 2017-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远程呈现系统的信令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3684804A (zh) * | 2012-09-17 | 201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议订阅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259411B (zh) * | 2016-12-28 | 2021-08-06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推送业务的通信优化方法、集群控制功能体及调度台 |
CN107483875A (zh) * | 2017-07-19 | 2017-12-15 | 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视频会议服务管理方法 |
CN107370610B (zh) * | 2017-08-30 | 2020-12-11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会议同步方法和装置 |
CN108881772A (zh) * | 2017-11-28 | 2018-11-23 |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0830927A (zh) * | 2019-11-08 | 2020-02-21 | 佳讯飞鸿(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集群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
US11575525B2 (en) | 2020-12-30 | 2023-02-07 |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eeting controls for network conferences |
US11595451B2 (en) * | 2020-12-30 | 2023-02-28 |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eeting controls for network conferences |
CN113132675B (zh) * | 2021-04-26 | 2021-12-28 | 广州云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交互式视频会议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5845A (zh) * | 2008-08-15 | 2009-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ims环境中实现视频会议业务的方法 |
CN101610382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01610383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急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呼叫终端 |
CN101610385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
CN101616299A (zh) * | 2009-08-06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迟后加入无线视频会议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621658A (zh) * | 2009-08-06 | 2010-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终端实现无线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778244A (zh) * | 2010-02-01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系统及加入普通语音用户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59652B1 (en) * | 2000-03-03 | 2012-0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50896B2 (en) * | 2001-10-16 | 2004-06-15 | Forgent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deo calls through a telephone network |
US20060114847A1 (en) * | 2004-12-01 | 2006-06-01 | Rachida Dssouli | User agent and super user agent for cluster-based multi-party conferencing in ad-hoc networks |
CN100505864C (zh) * | 2005-02-06 | 2009-06-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媒体处理方法 |
KR101155224B1 (ko) * | 2005-03-09 | 2012-06-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Sip/ip 코어 네트워크에서 세션 분리 방법 및 서버 및 단말 |
US8706144B2 (en) * | 2006-02-22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1x and 1xEV-DO hybrid call setup |
NO324754B1 (no) * | 2006-09-27 | 2007-12-10 | Tandberg Telecom As | System og fremgangsmate for a tilveiebringe skalerbarhet i to eller flere streaming- og/eller arkiveringssystemer for konferansesamtaler |
US9374453B2 (en) | 2007-12-31 | 2016-06-2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udio processing for multi-participa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100271457A1 (en) * | 2009-04-23 | 2010-10-28 | Optical Fusion Inc. | Advanced Video Conference |
CN101820523B (zh) * | 2010-02-26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
2010
- 2010-02-26 CN CN201010122217.1A patent/CN101820523B/zh active Active
- 2010-09-15 US US13/257,883 patent/US8803942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9-15 WO PCT/CN2010/076954 patent/WO20111037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9-15 EP EP10846370.4A patent/EP2515534A4/en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5845A (zh) * | 2008-08-15 | 2009-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ims环境中实现视频会议业务的方法 |
CN101610382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01610383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急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呼叫终端 |
CN101610385A (zh) * | 2009-07-16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
CN101616299A (zh) * | 2009-08-06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迟后加入无线视频会议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621658A (zh) * | 2009-08-06 | 2010-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终端实现无线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778244A (zh) * | 2010-02-01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系统及加入普通语音用户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103747A1 (zh) | 2011-09-01 |
EP2515534A1 (en) | 2012-10-24 |
CN101820523A (zh) | 2010-09-01 |
US8803942B2 (en) | 2014-08-12 |
US20120274726A1 (en) | 2012-11-01 |
EP2515534A4 (en)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0523B (zh)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774947B (zh) | 管理通信会话的方法 | |
US722166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using 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 |
EP2830337B1 (en) |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 |
JP5605734B2 (ja) | Mbms制御方法及びmbms制御システム | |
EP2495911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interruptable wireless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s | |
CN102474513B (zh) | 在仲裁通信群组的群组通信会话的应用服务器处选择性地混合媒体的方法以及应用服务器 | |
CN103546826B (zh) | 视频业务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EP2204009A2 (en) | Managing 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cast group members of a multicast group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AU2003267302A1 (en)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KR20070118667A (ko) | 무선 원격통신 장치들 간의 그룹 통신들에 있어서 voip데이터 패킷들을 분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3784400B (zh) | 切换方法、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 |
CN103024682B (zh) |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半双工单呼业务的方法 | |
WO200610716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stream in a mobile broadcast system | |
JP2008283685A (ja) | 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業務の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方法及び端末 | |
CN103945335B (zh) | 一种群组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094457A (zh) | 基于mbms网关建立mbms承载面数据传输通道的方法 | |
US200600251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ess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 |
WO2020062530A1 (zh) | 一种基于无中心应用软件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189364A1 (en) | Signaling for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s | |
WO2009021373A1 (fr) | Procédé de mise en œuvre d'envoi vocal dans un système numérique de grappes | |
WO2008028316A1 (fr) | Format de message vocal en communication à ressources partagées et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associé | |
CN115334594B (zh) | 铁路5g专网调度通信业务服务质量协商控制实现方法 | |
US20180227342A1 (en) | Media stream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1938700A (zh) | 一种广播多播服务系统中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4 Address after: 801-6, 8 / F, building 52, 2 Jingyuan Nor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TE Gunda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