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9955B - 蓝牙设备之间的迅速配对 - Google Patents
蓝牙设备之间的迅速配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9955B CN101809955B CN200880109722.3A CN200880109722A CN101809955B CN 101809955 B CN101809955 B CN 101809955B CN 200880109722 A CN200880109722 A CN 200880109722A CN 101809955 B CN101809955 B CN 1018099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acter
- equipment
- control logic
- verification value
- confi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示例实施例中,一种技术使得不能显示确认值和/或不能接收键入的数据条目的设备能够用第二设备产生的确认值来确认生成的确认值。每次一个字符地来输出确认值。例如,为了执行六位数字比较(NC),每次一个地来给出每个数字,这使得用户能够将输出数字与第二设备输出的对应数字相比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蓝牙是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络(PAN)的工业规范。蓝牙提供了一种经由全球未授权的近距离射频在设备之间进行连接并交换信息的方式,所述设备例如为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PC、打印机、数字相机和视频游戏终端。蓝牙规范由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制订和许可。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定义了称为“配对(pairing)”的过程,该过程用于将第一特定兼容蓝牙的设备(例如耳机)与第二特定兼容蓝牙的设备(例如电话)安全地关联,以确保无线通信链路上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该配对过程通常仅进行一次,然而,配对可进行多次并且可与多个设备配对。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了示例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示例实施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示例实施例的全面概述。它既不旨在标识示例实施例的关键或紧要的元素,也不旨在描述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它的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示例实施例的某些原理,作为随后给出的更详细的描述的开端。
这里所描述的是一种技术,该技术使得不能显示全部确认值和/或接收键入的确认值的条目的设备能够用第二设备产生的确认值来确认确认值。每次输出全部确认值中的一个字符。用户可验证输出字符与第二设备生成的确认值的对应字符匹配。
根据示例实施例,这里公开了一种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以及与无线收发器、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控制逻辑。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经由无线收发器与第二无线设备相关联,来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控制逻辑还被配置为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确认值的多个字符,并且等待经由输入设备确认多个字符中的每一个字符。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对所有多个字符的确认,来继续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关联过程。
根据示例实施例,这里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发起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会话。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多个字符中的每一个字符。接收用于确认输出字符有效的输入。响应于接收确认多个字符全部有效的输入,来证实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会话。
根据示例实施例,这里描述了一种设备,包括用于发起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会话的装置,以及用于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的装置。设备还包括用于每次输出多个字符中的一个字符的装置,和用于接收确认当前输出的字符有效的输入的装置。
附图说明
这里所包括的并且形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示例实施例。
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建立个人区域网络连接的两个设备的示例。
图2示出了被配置为用有限的输入/输出资源来证实连接的设备的示例。
图3是被配置为实现示例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
图4示出了示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提供了不旨在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示例。附图一般地表示了示例的特征,其中要理解和认识到,相似的引用数字用于指代相似的元件。
蓝牙规范包括各种认证方法,以确保两个配对设备的连接确实是合法的而不是攻击者或偷听者的设备。认证方法之一称为“数字比较”(NC)。使用该方法,用户必须在视觉上比较两个蓝牙设备上的六位数字。简单的中间人攻击将有0.999999的概率导致两个六位显示值不同。在两个蓝牙设备上比较六位数字以避免中间人攻击。这可经由与无线通信链路分离的简单和安全的带外方式来完成。如果用户比较的数字相同,则安全地执行设备的配对,并且用户可接受配对过程为合法的。
这里描述了一种技术,用于保护彼此之间建立会话的一对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不被中间人(MITM)的攻击损害。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经由它们的无线收发器相互建立连接(配对)的两个无线设备12、14的示例实施例10。将参考蓝牙规范来说明实施例10;然而,这里描述的原理可适当地适用于使用数字(或字符)比较技术的任何无线协议,因此这里描述的原理不应当解释为限于兼容蓝牙的设备。
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设备12、14生成公钥/私钥对。公钥/私钥对可由任何适当算法来生成,例如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ECDH)。可在配对之前一次生成并且计算密钥对;然而,设备可在任何时间选择丢弃它的公钥/私钥对并且生成新的对。
在兼容蓝牙的环境中,设备12、14中的一个发起与另一设备的连接。这可在第一(发起)设备检测到第二(以下称为‘响应’)设备时或者响应于预定标准而发生。例如,当设备12检测到设备14时,设备12发起会话。设备12称为发起者,并且设备14称为响应者,并且设备12、14之间的会话称为配对。
一旦发起配对,发起配对的设备12就将它的公钥发送到响应设备,即设备14。设备14用它自己的公钥进行回复。公钥不被视为是秘密的,尽管它们可标识设备。设备还可生成和交换随机数。
作为认证过程的一部分,每个设备12、14生成确认值。在示例实施例中,确认值是基于经交换的公钥和随机数的。在示例实施例中,使用数字比较(NC)技术来验证数字匹配。例如,蓝牙设备将生成六位的确认数字。每个设备12、14显示确认值。设备12、14的用户(未示出)然后验证每个设备12、14正显示相同的值。如果值匹配,则用户选择(激活)设备12、14中每一个上面的被指定为接受按钮的按钮,并且继续会话的建立。如果值不匹配,则用户将表示设备不匹配的输入提供给设备12、14,并且过程中止。
当一个设备没有用于输入的典型键盘或者适于输出全部确认值的显示器时,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典型的蓝牙音频耳机仅具有三个按钮以及一个LED指示器。两个按钮用于音量提高/降低,并且第三个是应答按钮。因此,不能经由传统方法显示或者键入确认数字。
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为缺乏用于输入的键盘和/或用于输出的显示器的设备提供了执行NC认证的能力。例如,设备12可以是电话,例如具有用于用户的典型字母数字键区和可视显示频的桌面电话或者手机,并且设备14是具有至少一个按钮和LED指示器的典型蓝牙音频耳机。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比较两个蓝牙设备12、14上的两个六位数字的能力。因为蓝牙耳机没有显示器,所以提供了向用户给出数字的手段。在示例蓝牙实施例中,使用了在电话的显示屏上示出六个数字的技术,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每次示出一个数字,使得用户能够与蓝牙耳机上的相同数字进行比较。
例如,如果确认数字是“375627”,则可逐个地比较每个数字。所以,在电话12上,与蓝牙耳机相比较的第一个数字看起来像这样:>3<75627。
用户然后查看蓝牙耳机14上的LED指示器并且验证LED正显示正确的数字。例如,通过LED闪烁3次(相隔1/2秒)并且然后延迟3秒来表示数字3。在示例实施例中,LED闪烁现行的设置:1次闪烁表示1,2次闪烁表示2,.....9次闪烁表示9,等等。
一旦用户确定了电话显示屏上的数字与耳机上的脉动LED指示器数字相匹配,那么用户可通过按下电话12上的指定接受按钮和耳机14上的指定的,例如‘应答’按钮来确认比较。
比较随后的数字并且使用刚刚阐述的相同技术来确认。在成功地比较了全部六个数字之后,配对过程完成。
下面示出了示例,其中,设备12是电话并且设备14是耳机,并且六位数字是375627
电话12 蓝牙耳机14
迭代 电话12显示屏 LED闪烁顺序
1 >3<75627 3
2 3>7<5627 7
3 37>5<627 5
4 375>6<27 6
5 3756>2<7 2
6 37562>7< 7
前述NC方法简单并且易于使用,并且不需要密码(公钥)或其它数字的任何知识。
尽管刚刚示出的示例使用了具有数字键区和显示屏的一个设备,以及没有显示屏或键区的第二设备,然而这里描述的原理还可在两个设备都缺乏数字键区和/或能够输出全部确认值的显示屏的实施例中使用。而且,刚刚阐述的原理不限于仅仅数字的实施例,因为相应的值也可被指派为字母和其它字符。例如,使用十六进制记数法的系统可使用10次闪烁来表示字母“A”,11次闪烁来表示字母“B”,等等。
而且,由没有显示屏的设备提供的输出类型不限于仅LED闪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设备14可具有每次仅可显示一个字符(或数字)的显示屏。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设备14可包括除了发光二极管之外的发光设备。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设备14具有音频模块。音频模块提供表示字符的音频输出。例如,音频模块可适当地包括语音合成(TTS,text tospeech)模块,该语音合成模块提供表示字符的音频输出,例如话音模拟。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音频模块包括音调生成电路。音调生成电路发出对应于字符的预定义数量的音调(蜂鸣声)来作出响应。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设备14能够振动。能够使设备14振动的任何电路或设备是适合的。振动电路振动对应于字符的预定义次数来作出响应。
在示例实施例中,设备14仅有一个输入(按钮)。用户可通过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激活输入(按钮)第一预定次数(例如三秒内一次)来确认字符,并且通过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激活输入(按钮)第二预定次数(例如三秒内两次)来否认字符。
图2示出了被配置为用有限的输入/输出资源来证实连接的设备20的示例。设备20适于实现图1中示出的设备12、14中的任何一个。
设备20包括无线收发器22。无线收发器是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适合的无线收发器。无线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射频(RF)、红外(IR)和光信号。
控制逻辑24与无线收发器22进行数据通信。控制逻辑24配置为经由无线收发器22接收数据并且还可经由无线收发器22发送数据。如这里所使用的“逻辑”包括但不限于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各个的组合,以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或动作,和/或引起另一个组件的功能或动作。例如,基于所期望的应用或需要,逻辑可包括软件控制的微处理器,离散逻辑(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已编程逻辑设备,包含指令的存储设备等等),或者硬件中包含的组合逻辑。逻辑也可完全体现为软件。
输出设备26与控制逻辑24进行数据通信。输出设备26提供用于向用户传输数据的接口。控制逻辑24可向输出设备26发送数据。输出设备26是能够向关联于设备20的用户传输数据的适合的任何类型的输出设备。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输出设备26包括被配置为输出由控制逻辑提供的字符的可视显示屏。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输出设备26包括发光设备。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通过选通发光设备对应于字符的预定义次数来输出字符。在特定实施例中,发光设备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在示例实施例中,输出设备26包括音频模块。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将字符提供到音频模块用于输出,音频模块提供表示字符的音频输出。在特定实施例中,音频模块包括语音合成模块。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将字符提供到语音合成模块用于输出,语音合成模块提供表示字符的音频输出。输出的语音可以是数据的预先记录的声音表示或者可以是合成的语音。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音频模块包括音调生成电路。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将字符提供到音调生成电路。音调生成电路发出对应于字符的预定义数量的音调(例如蜂鸣声)来作出响应。
在示例实施例中,输出设备26包括振动电路,例如一般在诸如手机或寻呼机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可找到。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将字符提供到振动电路用于输出。振动电路通过振动对应于字符的预定义次数来作出响应。
输入28也与控制逻辑24进行数据通信。输入28向用户提供接口用于输入由控制逻辑24处理的数据。在示例实施例中,输入28包括按钮。如这里将描述的,控制逻辑24可被配置为对按钮在预定时间段内被按下的次数作出响应,以使得用户能够用信号传达正或负的结果。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输入28包括第二按钮。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确定哪个按钮被按下(或激活)。
在操作中,当无线收发器22从另一个(第二)无线设备获得信号时就向控制逻辑24发送数据。设备20适于被配置为用于配对的发起者或响应者。控制逻辑24可生成或者被配备有公钥/私钥对以用于数据通信。在示例实施例中,在配对过程期间,控制逻辑24经由无线收发器22从第二设备接收公钥。控制逻辑24还经由无线收发器22向第二设备发送公钥。在特定实施例中,控制逻辑24还可生成也与第二设备通信的随机数并且经由无线收发器22接收关联于第二设备的随机数。当交换公钥时,并且可选地当交换随机数时,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响应于经由无线收发器与第二无线设备相关联而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在特定实施例中,确认值是包括多个数字的数字值,例如在兼容蓝牙的环境中,确认值为六位的数字。在候选实施例中,确认值可大于或者小于六位。确认值可基于经交换的公钥,并且可选地基于经交换的随机数来生成。
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向输出26每次输出确认值的多个字符中的一个字符,并且等待经由输入28对多个字符中每一个的确认。控制逻辑24被配置为响应于确认了全部多个字符而继续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关联过程。
在示例实施例中,控制逻辑24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多个字符中的一个与第二无线设备生成的对应字符不相匹配而中止关联过程。控制逻辑24可重试连接。在预定次数的重试之后,控制逻辑24可被配置为中止配对过程。例如,控制逻辑24可在三次尝试之后中止配对过程。作为候选,控制逻辑24可被配置为禁用设备20预定时间段,例如几分钟或者几小时。
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使用设备20来实现用于电话的蓝牙耳机。输入28包括多个按钮。例如,输入28可包括用于音量调节的按钮(一个用于向上调节并且一个用于向下调节)以及应答呼叫或者摘机(go off hook)的按钮。输出26是LED灯,尽管这里描述的其它类型的输出设备也是适合的。控制逻辑24然后通过闪烁LED预定次数来输出确认值的第一数字(例如一次闪烁用于‘1’,两次闪烁用于‘2’,...九次闪烁用于‘9’,等等)。控制逻辑24然后等待在输入28处接收的来自用户的响应。例如,在一个按钮的实施例中,按下按钮一次将表示匹配,而按下按钮两次表示不匹配。对于两个或更多的按钮的实施例,按下一个按钮(例如耳机的应答按钮)表示匹配,而按下另一个按钮(例如耳机的音量按钮中的所定义的一个或两个)表示输出字符与第二设备的对应字符不相匹配。控制逻辑26继续过程,直到验证了确认值的全部字符为止。如果验证了全部字符,那么设备的配对继续。
图3示出了被配置为实现示例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300的示例。计算机系统300适于实现设备12、14(图1)和设备20的控制逻辑24(图2)。计算机系统300包括总线302或者用于传输信息的其它通信机制,以及与总线302耦合以用于处理信息的处理器304。计算机系统300还包括主存储器306,例如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或者耦合到总线302的其它动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信息和要由处理器304执行的指令。主存储器306还可用于在由处理器304执行的指令执行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它中间信息。计算机系统300还包括只读存储器(ROM)308或连接到总线302的其它静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静态信息和用于处理器304的指令。提供了存储设备310,例如磁盘或光盘,并且将其耦合到总线302,以用于存储信息和指令。
计算机系统300可经由总线302耦合到输出设备312。输出设备312可提供视觉输出,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液晶显示器(LCD),以用于向计算机用户显示信息。输出设备还可以是提供声音输出的音频设备,声音输出例如是许多蜂鸣声或者语音/合成语音输出。输入设备314,例如一个或多个按钮,被耦合到总线302,用于向处理器304传输信息和命令选择。
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用于在蓝牙设备之间迅速配对(flashpairing)的计算机系统300的使用。根据示例实施例,由计算机系统300响应于处理器304执行主存储器306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来提供蓝牙设备之间的迅速配对。这些指令可从另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设备310,读入到主存储器306。对主存储器306中包含的指令序列的执行使得处理器304执行这里描述的过程步骤。多处理布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还可用于执行主存储器306中包含的指令序列。在候选实施例中,硬连线电路可代替软件指令或者与其组合来实现示例实施例。因此,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如这里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参与向处理器304提供指令用于执行的任何介质。这种介质可有许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介质、易失性介质和传输介质。非易失性介质例如包括光盘或磁盘,例如存储设备310。易失性介质包括动态存储器,例如主存储器306。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包括包含总线302的线路。传输介质还可采取声波或光波的形式,例如在射频(RF)和红外(IR)数据通信期间生成的那些。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般形式例如包括软盘、软磁盘、硬盘、磁卡、纸带、具有孔图案的任何其它物理介质、RAM、PROM、EPROM、FLASHPROM、CD、DVD或任何其它存储芯片或存储磁带、或者计算机可从其读取的任何其它介质。
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参与向处理器304运载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以用于执行。例如,指令最初可承载在远程计算机的磁盘上。远程计算机可将指令载入到它的动态存储器中并且使用调制解调器经由电话线发送这些指令。计算机系统300本地的调制解调器可在电话线上接收数据并且使用红外发射器将数据转换为红外信号。耦合到总线302的红外检测器可接收红外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并且将数据放置在总线302上。总线302将数据传送到主存储器306,处理器304从主存储器306检索并且执行指令。主存储器306接收的指令在由处理器304执行之前或之后可选地存储在存储设备310上。
计算机系统300还包括耦合到总线302的无线收发器接口318。无线收发器接口318提供与其它无线设备的双向数据通信。无线收发器接口318发送和接收运载数字数据流的电、电磁、或光信号,所述数字数据流表示各种类型的信息。
通信链路320通常向其它数据设备提供数据通信。例如,网络链路320可提供到第二设备的连接以用于迅速配对。
鉴于上述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将参考图4更好地理解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方法400。虽然为了简化说明的目的,图4的方法被示出和描述为连续地执行,然而要理解和意识到,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所示出的顺序,因为某些方面可能按照与这里所示出和描述的不同的顺序出现和/或与其它方面同时出现。而且,并不是需要所有示出的特征来实现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方面的方法。这里描述的方法适当地适于以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
在402,生成公钥。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设备生成公钥/私钥对。公钥/私钥对可由任何适当算法生成,例如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ECDH)。可在配对前仅生成一次并且计算密钥对。设备可在任何时间选择丢弃它的公钥/私钥对并且生成新对。
在404,发起会话,例如BLUETOOTH配对。发起会话(或配对)的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它的公钥。响应设备用它自己的公钥来回复。公钥不被视为是秘密的,尽管它们可标识设备。
在406,每个设备独立地生成确认值。在示例实施例中,使用数字比较(NC)协议。在交换公钥之后,每个设备选择伪随机数(例如128位的随机数)。伪随机数用于防止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并且应当随着配对协议的每次实例化而被最新地生成。
响应设备计算对于被交换的两个公钥和它自己的随机数值的承诺(commitment)。该承诺作为公钥值和它自己的随机数值的单向函数而被计算并且被发送到发起设备。该承诺防止攻击者在随后的时间改变这些值。发起和响应设备然后交换它们各自的随机数值并且发起设备确认计算出的承诺。假设承诺检查成功,则两个设备都生成六位的确认值。尽管示例实施例示出了使用六位确认值,然而候选实施例可设想确认值可适当地包括字母数字或任何类型的字符数据。
在408,初始化计数器或指针。这开始了每次输出一个字符(或数字)的过程。计数器或指针被初始化为指向确认值的第一字符(或数字)。在示出的示例中,变量N用于表示正在输出哪个字符(或数字)。
在410,输出确认值的第N个(或当前)字符或数字,首次通过的字符或数字将是第一个值。如这里所述,存在输出第N个字符的许多可能的方式。例如,如果设备具有可视输出,例如光或LED,则可使光或LED被选通(闪烁)与字符相对应的次数。例如,如果字符是数字,则灯或LED可闪烁与数字值相对应的次数。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设备具有音频输出,则设备可输出对应于第N个字符的音调数目,例如蜂鸣声数。在又一示例实施例中,如果设备配备有语音合成模块,则可输出字符的口语值(spoken value)。在又一实施例中,输出设备振动与第N个字符的值相对应的预定次数。
输出可重复。例如,在三秒延迟之后,LED可再次闪烁第N个(当前)字符(数字)的值。任何适当的延迟长度是可接受的。
在412,接收表示当前(第N个)字符是否与第二设备输出的对应字符相匹配的输入。对于具有键区(数字或字母数字)的设备,可输入第二设备的值并且可确定是否匹配。
对于没有键区的设备,例如具有音量控制按钮(一个增加音量并且另一个降低音量)和应答按钮的耳机,一个输入(按钮)可被指定为供用户激活(按下)以用于验证第N个字符的接受按钮,并且另一个输入(按钮)可被指定为否认按钮,用于在第N个字符与第二设备输出的对应字符不相匹配的情况下由用户激活(按下)。在示例实施例中,在仅一个输入(按钮)是可用的情况中,预定次数(一次)的激活(按下按钮)可表示值匹配,而对按钮的另一预定次数(两次)的激活可表示第N个值不匹配第二设备输出的对应值。在示例实施例中,可将在预定时间段内没能接收到响应等同于不匹配。
如果在412没有匹配(否),则方法400中止。在示例实施例中,设备尝试另一连接。在特定实施例中,尝试预定数量的重连接。在示例实施例中,如果在预定数量的重连接内没有进行成功的连接,则设备自动关闭(停用)。设备可关闭预定的时间段,例如几分钟或几小时,或者设备可停用直到用户执行预定义任务来重新激活设备为止。
如果在412匹配了(是),则在414,计数器(或指针)被递增。这使得方法400在下一次迭代期间输出下一字符(或数字)。
在416,判断是否已确认了全部字符(或数字)。如果确认了全部字符(或数字)(是),那么设备已成功地进行了认证,并且方法400在418停止。如果未确认全部字符(否),则在410输出下一个字符,并且重复步骤412、414和416直到验证了全部字符。
上面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当然,不可能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每个可想到的组合,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示例实施例的许多其它组合和排列是可能的。因此,本申请旨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更、修改和变化,所附权利要求根据它们公平地、合法地且公正地拥有的保护范围来解释。
Claims (16)
1.一种设备,包括:
无线收发器;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以及
控制逻辑,所述控制逻辑与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输出设备和所述输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与第二无线设备相关联,来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所述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对所述多个字符中的全部字符的确认,来继续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关联过程,
其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发光设备,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发光设备选通与字符相对应的预定义次数来输出该字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多个字符中的一个字符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生成的对应字符不相匹配而中止所述关联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被配置为输出由所述控制逻辑提供的字符的可视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光设备包括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所述按钮被激活第一预定次数来确认字符,并且响应于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所述按钮被激活第二预定次数来否认字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输入设备包括第二按钮,并且其中所述控制逻辑通过响应于所述按钮被激活来确认字符从而作出响应,并且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按钮被激活来否认字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接收表示所述第二设备的密钥的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从表示所述密钥的所述数据中得到所述确认值。
9.一种设备,包括:
无线收发器;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以及
控制逻辑,所述控制逻辑与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输出设备和所述输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与第二无线设备相关联,来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所述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对所述多个字符中的全部字符的确认,来继续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关联过程,
其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音频模块,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向所述音频模块提供字符用于输出,所述音频模块提供表示该字符的音频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音频模块包括语音合成模块,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向所述语音合成模块提供字符用于输出,所述语音合成模块提供表示该字符的音频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音频模块包括音调生成电路,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向所述音调生成电路提供字符,所述音调生成电路通过发出与该字符相对应的预定义数量的音调来作出响应。
12.一种方法,包括:
发起与无线设备的会话;
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
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
接收每次一个字符地确认所述多个字符中的每个字符有效的输入;并且
响应于接收到确认所述多个字符全部有效的输入,来证实与所述无线设备的会话,
其中,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包括:使光闪烁与输出的字符相对应的预定次数。
13.一种方法,包括:
发起与无线设备的会话;
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
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
接收每次一个字符地确认所述多个字符中的每个字符有效的输入;并且
响应于接收到确认所述多个字符全部有效的输入,来证实与所述无线设备的会话,
其中,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包括:将字符转换为与该字符的值相对应的语音信号,并且输出所述语音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包括:生成与当前输出的字符相对应的预定数目的音频脉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包括:振动与输出的字符相对应的预定次数。
16.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发起与无线设备的会话的装置;
用于生成包括多个字符的确认值的装置;
用于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的装置;
用于接收确认当前输出的字符有效的输入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用于接收确认所述多个字符全部有效的输入的装置,来证实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连接的装置,
其中,用于每次一个字符地输出所述确认值的所述多个字符的表示并且等待经由输入设备对所述多个字符中每个字符的确认的装置包括:用于使光闪烁与输出的字符相对应的预定次数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865,266 | 2007-10-01 | ||
US11/865,266 US7831207B2 (en) | 2007-10-01 | 2007-10-01 | Flash pairing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
PCT/US2008/077610 WO2009045826A1 (en) | 2007-10-01 | 2008-09-25 | Flash pairing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9955A CN101809955A (zh) | 2010-08-18 |
CN101809955B true CN101809955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007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09722.3A Active CN101809955B (zh) | 2007-10-01 | 2008-09-25 | 蓝牙设备之间的迅速配对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31207B2 (zh) |
CN (1) | CN101809955B (zh) |
WO (1) | WO200904582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63253A1 (en) * | 2007-12-19 | 2009-06-25 | Good Way Technology Co., Ltd. | In-ca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US8325009B2 (en) * | 2008-03-24 | 2012-12-04 | Albert Virgil Anderson | Stand alone blue tooth enabled car door unlocker module |
KR101706978B1 (ko) | 2009-08-26 | 2017-0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블루투스 통신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단말기 |
US8260261B2 (en) * | 2009-08-31 | 2012-09-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uring pairing verification of devices with minimal user interfaces |
US20110217950A1 (en) * | 2010-03-05 | 2011-09-08 | Alan Kozlay | Apparatus & method to improve pairing security in Bluetooth™ headsets & earbuds |
US8644515B2 (en) | 2010-08-11 | 2014-02-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isplay authenticated security association |
CN102811279B (zh) * | 2011-06-03 | 2016-05-18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和使用该通信终端的通信系统及配对方法 |
KR101995425B1 (ko) * | 2011-08-21 | 2019-07-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 표시 장치, 단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US8966093B2 (en) | 2012-06-04 | 2015-02-2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amless hand-off of combined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nd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sessions |
US9210733B2 (en) * | 2013-03-14 | 2015-12-08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pairing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
US9667608B2 (en) | 2014-09-26 | 2017-05-30 | Apple Inc. | Enhanced two-factor verification for device pairing |
CN104602232B (zh) * | 2014-12-26 | 2018-06-05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453449B2 (en) * | 2016-09-01 | 2019-10-2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Indicator for voice-based communications |
US10580404B2 (en) * | 2016-09-01 | 2020-03-0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Indicator for voice-based communications |
CN109167770B (zh) * | 2018-08-21 | 2021-02-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输出联网认证信息的方法、联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445741B (zh) * | 2018-09-30 | 2020-09-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10195407A1 (en) | 2019-12-19 | 2021-06-24 |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ly pairing medical devices using non-numeric key patterns |
US11825531B2 (en) | 2020-02-20 | 2023-11-21 | Safran Passenger Innovations, Llc | Wireless cross pairing resolution on interconnected device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72331B1 (en) * | 1999-05-21 | 2004-08-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lusively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200C (zh) * | 2001-01-03 | 2004-02-11 | 钰恒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秤的按键输入系统 |
US6845097B2 (en) * | 2001-11-21 | 2005-01-18 | Ixi Mobile (Israel) Ltd. |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airing of devices in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network |
US6722331B2 (en) | 2002-06-28 | 2004-04-20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Valve clearance adjustment mechanism |
GB0307399D0 (en) | 2003-03-31 | 2003-05-07 | British Telecomm | Sensory output devices |
US20060116107A1 (en) * | 2004-11-24 | 2006-06-01 | Hulvey Robert W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iring wireless headsets and headphones |
US20080172339A1 (en) * | 2007-01-16 | 2008-07-17 | Robert Thomas Cato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
-
2007
- 2007-10-01 US US11/865,266 patent/US7831207B2/en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9-25 CN CN200880109722.3A patent/CN101809955B/zh active Active
- 2008-09-25 WO PCT/US2008/077610 patent/WO200904582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72331B1 (en) * | 1999-05-21 | 2004-08-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lusively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31207B2 (en) | 2010-11-09 |
WO2009045826A1 (en) | 2009-04-09 |
CN101809955A (zh) | 2010-08-18 |
US20090088076A1 (en) | 2009-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9955B (zh) | 蓝牙设备之间的迅速配对 | |
US20100227549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iring Bluetooth Devices by Acoustic Pin Transfer | |
US8260261B2 (en) | Securing pairing verification of devices with minimal user interfaces | |
US20110217950A1 (en) | Apparatus & method to improve pairing security in Bluetooth™ headsets & earbuds | |
CN101699458B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附件认证 | |
CN107277745B (zh) | 蓝牙语音配对装置和方法 | |
CN100524156C (zh) | 保护对应用程序数据的基于音频访问的方法 | |
US8126398B2 (en) | Authenticating devices for RF communications | |
US2008026877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Pairing of Bluetooth Devices | |
CN101622894A (zh) | 用于无线装置的远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 |
US9949122B2 (en) | Challenge-response-test image to phone for secure pairing | |
CN109660988A (zh) | 通信鉴权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3974243A (zh) |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系统 | |
JP5332928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2447496B (zh) | 建立无线安全联机方法及其相关无线系统 | |
JP7040791B2 (ja) | 設定変更画面ログインシステム、設定変更画面ログイン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974242A (zh) |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 |
CN114007207A (zh) | 用于建立短距离无线电连接的方法和听力设备 | |
CN10446896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静音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986579B (zh) |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系统 | |
JP2006210990A (ja) | 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ール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 |
CN113067755A (zh) | 一种语音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与系统 | |
JP2002345045A (ja) | Id登録システム、id登録装置、id登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987036A (zh) |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系统 | |
KR20040001002A (ko) | 단말기에서 키 입력시 음성 발생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