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8101B -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8101B CN101808101B CN 201010151114 CN201010151114A CN101808101B CN 101808101 B CN101808101 B CN 101808101B CN 201010151114 CN201010151114 CN 201010151114 CN 201010151114 A CN201010151114 A CN 201010151114A CN 101808101 B CN101808101 B CN 1018081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way
- subnet
- direct transfers
- tunnel
- indication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为了能够在IMS网络与传统网络并存的网络中提高仅使用非IMS网络业务的客户的体验质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接收由连接第一子网的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第一子网和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在确定第一子网和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第一子网和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连接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本发明适用于IMS网络的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基于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传输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网络会逐渐取代传统网络。由于取代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演进的过程,IMS网络会与传统网络长期共存。基于成本,收益和运营风险等各方面因素,将IMS网络作为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并将其它传统网络作为子网,所有子网间通信经过IMS网络的统一控制。
下面以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用户呼叫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用户为实例,对当前子网间的通信过程中,IMS网络进行的呼叫控制和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具体为:IMS网关1收到主叫用户的PSTN呼入请求消息后,对PSTN呼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并适配转换为IMS呼叫建立消息,发给CN(CoreNetwork,核心网)处理;CN进行主叫用户呼叫会话控制后,向IMS网关1返回IMS呼叫建立响应消息;IMS网关1将IMS呼叫建立响应消息适配转换为PSTN呼叫建立响应消息,回给PSTN网络,完成IMS网络与PSTN网络之间的接续;CN根据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向IMS网关2发出IMS呼出请求消息;IMS网关2将IMS呼出请求消息适配转换为CDMA呼出请求消息,发给CDMA网络;CDMA网络完成CDMA被叫用户的呼叫接续,向IMS网关2返回CDMA呼出请求响应消息;、IMS网关2将CDMA呼出请求响应消息适配转换为IMS呼出请求响应消息,转发给CN,由CN完成后续接续处理。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网络间客户进行通信业务,即使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仅涉及非IMS网络业务,而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流程仍然与上述建立连接的流程类似,需要在IMS网络与传统网络之间进行多次协议的适配和转换,与以前传统网络间根据标准的互联协议直接相互通信相比较,处理过程繁琐,呼叫延时长,由此导致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下降,同时这种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也消耗了大量IMS网络处理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在IMS网络与传统网络并存的网络中,提高仅使用非IMS网络业务的客户的体验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IMS网络处理环节,降低对IMS网络处理容量的占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IMS网络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和核心网;所述第一网关分别连接所述核心网和第一子网;所述第二网关分别连接所述核心网和第二子网;
所述核心网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所述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
一种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包括:
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接口类型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直传指示发送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连接所述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
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关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所述第一子网与所述第一网关连接;
所述第一网关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一种网关,包括:
接口类型通知单元,用于将连接的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
直传指示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直传隧道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接收单元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隧道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获取的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一种子网间的通信系统,包括连接第一子网的第一网关和核心网通信装置和连接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
其中,所述第一网关,用于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转发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并将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
所述第二网关,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一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而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网间的通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关的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网间的通信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在IMS网络与传统网络并存的网络中,提高仅使用非IMS网络业务的客户的体验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IMS网络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和核心网,第一网关分别连接核心网和第一子网,第二网关分别连接核心网和第二子网。如图1所示,包括:
101、核心网接收由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分别代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所在的网络。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均包括MGCF(Media Gateway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和SGW(Signalling Gateway,信令网关)等设备。核心网包括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出口网关控制功能),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等网元。所述非IMS网络业务,即为不需要占用IMS核心网任何业务处理资源,只需在两个子网间话路连接即可完成的业务,比如:传统语音业务。
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由第一子网发给第一网关,第一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子网的业务请求消息时,可以保存一份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的副本。
第一网关在向核心网转发所述业务请求消息时,可以将第一子网到第一网关之间的外部接口类型携带进消息。
102、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为第一子网到第一网关之间的外部接口类型。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为第二子网到第二网关之间的外部接口类型。
核心网在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通信的业务请求消息。并且,可以在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那么核心网可以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获取携带的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核心网也可以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并且,核心网根据被叫用户进行路由,确定被叫需要通过第二网关到第二子网,可以在向第二网关进行被叫流程时同时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核心网向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103、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建立直传隧道。
其中,所述直传指示消息可以携带对端网关地址,使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根据所述对端网关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或者,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也可以携带直传隧道标识,使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从预先建立的隧道中确定与所述直传隧道标识对应的直传隧道,而该直传隧道即为第一网关与第二网关之间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
后续,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将保存的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的副本发送给第二网关,第二网关再转发给第二子网,使第一子网与第二子网通过所述直传隧道进行直接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使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建立直传隧道,使第一子网与第二子网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直接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为对上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201、核心网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举例而言,在第一子网的用户需要与第二子网的用户通信时,第一子网向第一网关发送业务请求消息,该业务请求消息用于第一子网请求与第二子网进行通信。第一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子网的业务请求消息时,保存一份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的副本。第一网关向核心网转发该业务请求消息,并且在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中添加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信息。
202、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
举例而言,核心网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消息后,从该业务请求消息的规定字段中读取请求进行通信的第一子网,以及被请求与第一子网进行通信的第二子网。
203、核心网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另外,在第一网关未在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中添加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时,核心网还可以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204、核心网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举例而言,核心网在确定了被请求与第一子网进行通信的第二子网后,确定与第二子网连接的第二网关,并向该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第二网关接收该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后,向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该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包含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核心网在接收该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该接口查询响应消息的特定字段中读取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205、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
其中,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可以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在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分别接收到对应的直传指示消息后,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者从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中选取一条直传隧道,用于第一子网的用户与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
或者,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也可以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在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分别接收到对应的直传指示消息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中选取一条直传隧道,用于第一子网的用户与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
或者,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也可以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第一网关接收到该直传指示消息后,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然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各自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者从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中选取一条直传隧道,用于第一子网的用户与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
或者,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还可以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第一网关接收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后,向所述第二网关转发所述直传指示消息。然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各自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中选取一条直传隧道,用于第一子网的用户与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使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建立直传隧道,使第一子网与第二子网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直接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301、第一网关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所述第一子网与所述第一网关连接;
其中,第一网关可以在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向核心网转发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的业务请求消息。
或者,第一网关也可以在接收由核心网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第一子网并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然后,向所述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子网或者网关配置时将多个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预存在网关中,网关可以从预存的多个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中获取所述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网关也可以通过自动识别或学习接口类型,获取所述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302、第一网关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303、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第一网关在所述直传指示消息携带第二网关地址时,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第二网关地址确定第二网关,建立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或者,第一网关在所述直传指示消息携带直传隧道标识时,从预先建立的隧道中确定与所述直传隧道标识对应的直传隧道,而该直传隧道即为第一网关与第二网关之间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
304、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将子网的外部接口通知给核心网,在该核心网判断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接收由该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并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在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关既可以为与请求通信的第一子网连接的网关,也可以为与被请求通信的第二子网连接的网关。以下结合上述两种不同情况对上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情况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401、第一网关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
举例而言,第一子网的用户需要与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通信时,第一子网向第一网关发送业务请求消息。
402、第一网关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举例而言,第一网关在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根据该业务请求消息确定请求通信的第一子网,然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例如,第一网关可以从预存在第一网关的多个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第一网关也可以通过自动识别或学习接口类型,获取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403、第一网关向核心网转发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的业务请求消息;举例而言,第一网关获取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后,在向核心网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时,在该业务请求消息中添加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404、第一网关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举例而言,当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核心网会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第一网关接收该直传指示消息。
405、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举例而言,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第二网关的地址时,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或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或者,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直传隧道标识时,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另外,当核心网仅向第一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时,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第二网关的地址时,第一网关还向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或者,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直传隧道标识时,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转发该直传指示消息。
406、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情况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501、第一网关接收由核心网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
举例而言,核心网在需要获知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时,向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
502、第一网关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第一子网;
举例而言,第一网关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核心网需要获知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503、第一网关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举例而言,第一网关在确定请求通信的第一子网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例如,第一网关可以从预存在第一网关的多个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第一网关也可以通过自动识别或学习接口类型,获取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504、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
505、第一网关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举例而言,当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核心网会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第一网关接收该直传指示消息。
506、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举例而言,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第二网关的地址时,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或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或者,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直传隧道标识时,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另外,当核心网仅向第一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时,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第二网关的地址时,第一网关还向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或者,在第一网关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中包含直传隧道标识时,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转发该直传指示消息。
507、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通知给核心网,在该核心网判断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接收由该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并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下面以PSTN用户呼叫CDMA用户为例,对以上所述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601、第一网关收到PSTN网络的主叫用户的PSTN呼叫请求消息,并对此消息进行缓存,进入步骤602。
602、第一网关对该PSTN呼叫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并将该PSTN呼叫请求消息适配转换为IMS呼叫建立消息,在该IMS呼叫建立消息中新增接口类型,即该IMS呼叫建立消息携带主叫呼出接口的接口类型。第一网关将该IMS呼叫建立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处理,核心网会根据该IMS呼叫建立消息进行主叫用户呼叫会话控制,进入步骤603。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第一网关中配置外部接口的接口类型。例如,
外部接口标识 | 接口类型 |
接口1 | ISUP |
如果IMS网关没有预先配置,则需要IMS网关通过自动识别和学习接口类型的方法来获取实际的接口类型。
603、核心网根据该IMS呼叫建立消息中的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向第二网关发出呼出接口查询请求消息,进入步骤604。
604、第二网关收到该呼出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后,确定被叫呼出接口,并获取与该被叫呼出接口对应接口类型。第二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呼出接口查询响应消息,该呼出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该被叫呼出接口的接口类型,进入步骤605。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第二网关中配置外部接口的接口类型。例如,
外部接口标识 | 接口类型 |
接口2 | ISUP |
605、核心网根据上述呼叫处理信息需要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主叫呼出接口的接口类型和被叫呼出接口的接口类型一致;2)本次呼叫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即不需要使用IMS网络的内部业务资源。若两个条件都满足,则进入步骤606。若两个条件中有一个不满足,则跳至步骤609。
606、核心网向第一网关和/或第二网关发送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进入步骤607。
核心网可以同时向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发送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也可以只向其中一个网关发送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
可以在该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直传隧道标识。
也可以在该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携带对端网关的地址,那么核心网向第一网关发送的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第二网关的地址,向第二网关发送的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关的地址。
607、第一网关和/或第二网关收到该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后,根据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建立到对端网关的直传隧道,进入步骤608。
若在所述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直传隧道标识,则直接根据直传隧道标识选择预先建立好的直传隧道。其中,第一网关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可以分为信令面和业务面直传隧道,二类直传隧道可以分别独立建立。优选地,在IP网络上建立传送PSTN信令的信令面直传隧道可以采用SIGTRAN协议栈,在IP网络上建立传送实时语音业务的业务面直传隧道可以采用RTP/RTCP协议栈。直传隧道的建立可以在各IMS网关间固定建立,由所有同方向的呼叫之间进行共享。或者,也可以由呼叫动态建立直传隧道,该直传隧道被该呼叫独占或被所有同方向的呼叫共享。
若在所述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没有携带直传隧道标识,只携带了对端网关的地址信息,而且每个网关都预先配置了到各网关的直传隧道,则可以根据对端网关的地址信息在预先建立到各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中进行选择,选择相应的直传隧道。
若在所述IMS呼叫直传指示消息中没有携带直传隧道标识,只携带了对端网关的地址信息,而且每个网关都没有预先配置到各网关的直传隧道,则可以通过与对端网关进行隧道建立流程,与对端网关建立直传隧道。
608、第一网关将在步骤601中缓存的主叫用户的PSTN呼叫请求消息通过建立好的直传隧道发送给第二网关,跳到步骤610。
609、核心网根据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向第二网关发出IMS呼叫请求消息,进入步骤610。
610、第二网关收到IMS呼叫请求消息或PSTN呼叫请求消息后,将该呼叫请求消息转发给CDMA网络,进入步骤611。
若第二网关收到的消息是从核心网来的IMS呼叫请求消息,则将该IMS呼叫请求消息适配转换为CDMA呼叫请求消息后,再发给CDMA网络。
若第二网关收到的消息是从直传隧道来的PSTN呼叫请求消息,则可以将该PSTN呼叫请求消息直接发给CDMA网络。
第二网关可以记录特殊标识,以区分这两种不同情况。
611、CDMA网络收到该呼叫请求消息后,根据该呼叫请求消息完成CDMA被叫用户的呼叫接续,向第二网关发送CDMA呼叫响应消息,进入步骤612。
612、第二网关收到该CDMA呼叫响应消息后,将该CDMA呼叫响应消息转送给核心网或第一网关。
若根据记录的特殊标识表示要发送给核心网,则需要先将CDMA呼叫响应消息适配转换为IMS呼叫响应消息,再将该IMS呼叫响应消息转发给核心网,核心网根据该IMS呼叫响应消息完成后续接续处理。
若根据记录的特殊标识表示要通过直传隧道发送给对端网关,则可以将该CDMA呼叫响应消息直接发给第一网关,并由第一网关转发给PSTN网络,
PSTN网络根据该CDMA呼叫响应消息完成后续接续处理,PSTN网络主叫用户开始收听回铃音。
被叫摘机,CDMA网络向网关发送CDMA被叫摘机信令,若根据记录的特殊标识表示要通过直传隧道发送给对端网关,则可以将该CDMA被叫摘机信令直接发给PSTN网络,PSTN网络根据该CDMA被叫摘机信令完成后续接续处理,PSTN网络主叫用户与CDMA网络被叫用户之间开始通话。
PSTN网络主叫用户与CDMA网络被叫用户之间通话结束,若两个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是动态建立的,则需要在呼叫释放时考虑释放该直传隧道。若所述直传隧道被所述呼叫独占,则可以直接释放;若所述直传隧道还在被其它呼叫使用,则不能释放。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通过在PSTN网络的用户和CDMA网络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PSTN网络和CDMA网络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PSTN网络的用户和所述CDMA网络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PSTN网络和所述CDMA网络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而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同时,由于IMS网络可以感知这类呼叫,所以IMS网络同样可以对此类呼叫进行计费,监控等操作,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请求消息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由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接口类型获取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701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直传指示发送单元703,用于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701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702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连接所述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702具体包括:
通信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子网和第二子网;
第一接口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第二接口获取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703具体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或者,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703具体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或者,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703具体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或者,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703具体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转发所述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本实施例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可以为IMS网络的核心网,其具体运作方法可以参看附图1、2、6所示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使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与上述装置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关,如图8所示,包括:
接口类型通知单元801,用于将连接的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
直传指示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直传隧道获取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接收单元802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隧道通信单元804,用于通过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803获取的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进一步地,所接口类型通知单元801具体包括:
请求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
接口类型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请求消息转发子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转发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的业务请求消息。
或者,所接口类型通知单元801具体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由核心网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
子网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第一子网;
接口类型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查询响应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携带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从预存的多个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中,获取所述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通过自动识别或学习接口类型,获取所述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803包括:
网关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
隧道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与所述网关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或者获取预先建立的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或者,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803包括:
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获取直传隧道标识;
隧道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隧道标识获取子单元获取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本实施例网关的具体运作方法可以参看附图3~6所示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通知给核心网,在该核心网判断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接收由该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并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与上述方法、装置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网间的通信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连接第一子网的第一网关901和核心网通信装置902和连接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903;
其中,所述第一网关901,用于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转发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并将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二网关903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903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901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901或所述第二网关903发送直传指示消息;
所述第二网关903,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902或所述第一网关901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网关901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一网关901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子网间的通信系统,通过在第一子网的用户和第二子网的用户进行业务通信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第一网关或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而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的直传隧道并通过该直传隧道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因此,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不涉及IMS网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资源时,减少了两子网用户之间的通信由于跨IMS网络所受到的影响,使两子网用户之间通信的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呼叫延时变短,保证了传统网络间客户通信的体验质量,同时节约了IMS网络处理容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IMS网络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和核心网;所述第一网关分别连接所述核心网和第一子网;所述第二网关分别连接所述核心网和第二子网;
所述核心网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一子网请求与所述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所述核心网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包括: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
所述核心网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包括:
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者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转发所述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获取所述直传隧道后,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所述业务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业务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子网。
8.一种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关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所述第一子网与所述第一网关连接;
所述第一网关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所述第一网关、所述核心网和所述第二网关均包括在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IMS网络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包括:
第一网关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网关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所述第一网关向核心网转发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的业务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将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包括:
第一网关接收由核心网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第一子网;
所述第一网关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包括:
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或者,
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12.一种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网关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用于第一子网请求与第二子网进行通信;
接口类型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直传指示发送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连接所述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相互间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直传隧道,核心网、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均包括在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IMS网络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包括:
通信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
第一接口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或者,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第二接口获取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并在接收由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的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后,从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网关的地址的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地址建立直传隧道或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网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指示发送单元包括:
业务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业务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是否为非IMS网络业务;
类型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口类型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是否相同;
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所述类型判断子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包含直传隧道标识的直传指示消息,用于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二网关转发所述直传指示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直传隧道标识获取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
18.一种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类型通知单元,用于将连接的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核心网;
直传指示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
直传隧道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接收单元接收的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隧道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获取的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所述网关、所述核心网和所述第二网关均包括在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IMS网络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类型通知单元包括:
请求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
接口类型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请求消息转发子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转发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的业务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类型通知单元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由核心网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
子网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确定第一子网;
接口类型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
查询响应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发送接口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接口查询响应消息包含获取的外部接口类型。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包括:
网关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网关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
隧道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与所述网关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或者获取预先建立的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传隧道获取单元包括:
标识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直传指示消息中获取直传隧道标识;
隧道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获取子单元获取的直传隧道标识,从预先建立的直传隧道中获取与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
23.一种子网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第一子网的第一网关和核心网通信装置和连接第二子网的第二网关,所述第一网关、所述核心网和所述第二网关均包括在网络协议多媒体系统IMS网络中;
其中,所述第一网关,用于接收由第一子网的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转发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并将所述第一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二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二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网关转发的业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子网的用户和所述第二子网的用户的通信业务为非IMS网络业务,且确定所述第一子网和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相同时,分别向所述第一网关或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直传指示消息;
所述第二网关,用于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发送的接口查询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接口查询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子网的外部接口类型通知给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接收由所述核心网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直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直传指示消息获取与所述第一网关之间的直传隧道;通过所述直传隧道与所述第一网关进行非IMS网络业务的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51114 CN101808101B (zh) | 2010-04-20 | 2010-04-20 |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51114 CN101808101B (zh) | 2010-04-20 | 2010-04-20 |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8101A CN101808101A (zh) | 2010-08-18 |
CN101808101B true CN101808101B (zh) | 2013-01-09 |
Family
ID=4260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51114 Active CN101808101B (zh) | 2010-04-20 | 2010-04-20 |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0810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4346A (zh) * | 2005-12-27 | 2006-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Sip多媒体系统中用户面互通方法 |
CN101106812A (zh) * | 2006-07-11 | 2008-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及用户设备接入方法 |
CN101155191A (zh) * | 2006-09-25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ims终端享用现有iptv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73995A1 (en) * | 2007-09-13 | 2009-03-19 | Nokia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cal breakout in a gateway of an access service network |
-
2010
- 2010-04-20 CN CN 201010151114 patent/CN1018081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4346A (zh) * | 2005-12-27 | 2006-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Sip多媒体系统中用户面互通方法 |
CN101106812A (zh) * | 2006-07-11 | 2008-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及用户设备接入方法 |
CN101155191A (zh) * | 2006-09-25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ims终端享用现有iptv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8101A (zh) | 2010-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72254B (zh) | 终端之间语音和多媒体的互动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 |
US1003422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VPN-less session setup for connecting mobile data devices to an enterprise data network | |
EP1487221A1 (en) | Server component redirection of new media path portion between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portions of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 |
CN103501518A (zh) | 在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装置和方法 | |
KR20100015969A (ko) | 세션의 라우트 선택 방법, 제 1 라우트 선택 수단, 제 2 라우트 선택 수단 및 제 3 라우트 선택 수단 | |
MXPA02000017A (es) | Implementacion de establecimiento de llamada basica que transporta direccion de capa y punto logico en direccion hacia atras en redes celulares con separacion de control de llamada y control de apoyo. | |
CA2381622C (en) | Implementation of call setup procedure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 |
JP4748737B2 (ja) | 通話接続中に第一のサービスから第二のサービスに切り替えるための信号伝送方式 | |
CN100442939C (zh) | 基于蜂窝网络的一键通业务呼叫建立时延的优化方法 | |
CN102056327A (zh) | 一种优化媒体路径的建立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信令网关 | |
CN101155173B (zh) | 电路域感知ims域多媒体会话媒体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06014019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media gateway loading | |
CN102075493A (zh) | 一种建立媒体会话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873392B (zh) | 一种基于VoIP的呼叫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743769B (zh) | 用于用户设备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装备 | |
CN101808101B (zh) | 子网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668229A (zh) | 多媒体铃音业务的呼叫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250927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all by media gateway | |
US8139585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essions from a subscriber terminal | |
WO2009092437A1 (en) | Completion of fax and analog data call | |
CN100403795C (zh) | 一种实现ngn网络与移动网络视频互通的方法 | |
CN100407861C (zh) | 一种实现电路域多媒体业务呼叫的方法 | |
CN101409861B (zh) | 特征和寻址子系统及用户登记方法、呼叫方法和漫游方法 | |
CN102833715A (zh) | 询问转接实现方法、应用服务器、业务终端和系统 | |
CN1326412C (zh) | 媒体流承载路径的选择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