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01648B -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 Google Patents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648B
CN101801648B CN200880025488.6A CN200880025488A CN101801648B CN 101801648 B CN101801648 B CN 101801648B CN 200880025488 A CN200880025488 A CN 200880025488A CN 101801648 B CN101801648 B CN 101801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ve
ring
cut
annular bas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54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648A (zh
Inventor
汉斯于尔根·韦伯
格里戈克里斯汀·恩德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801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6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4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t least three directions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5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e.g. feeding or storage of prepregs or SMC after impregnation or during age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707/00Use of elements other than metals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707/04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69)的装置(11)和方法,特别是在航空和航天部门,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63)的限定长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此类装置(11)的机械(10)。所述装置(11)具有环形底座装置(23)、环形支撑装置(24)和剪切装置(60)。凭借所述环形支撑装置(24),可将环状粗纱(63)支撑于所述环形支撑装置(23)上,从而形成环形(67),所述环形可凭借所述剪切装置(60)而被定长剪切,从而制成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所述装置(11)或方法允许简单提供定长剪切粗纱(69),所述定长剪切粗纱可随后被针(15)钩获并垂直于其中的纤维层(z)而被牵拉入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3)内的通孔(17)中。

Description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在航空和航天部门,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的限定长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在其厚度方向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背景技术
特别是由于具有层状结构,纤维合成塑料(FCP)层压品不同于单片金属。例如,骤加荷载可因而导致两相互搭接的层变得彼此脱离(也称为“分层”)。为了避免这样的失败行为,产生了各种凭借垂直于所述层(在下文中成为第三空间方向)延伸的纤维增强FCP层压品的方法。
关于这一点,第一种途径涉及缝纫方法。在这点上,必须指出两面与单面缝纫法的区别:
两面缝纫法以上下线为特征。针与上线一起穿过所述FCP层压品。在所述FCP层压品的上侧,所述上线的线圈由下线固定。缩回针并再次从前述缝针以一定距离插入。通过重复产生连续的缝合。
单面缝纫法的区别在于其没有下线。这些方法包括例如簇绒或隐蔽缝合。
缝纫方法已经被发现具有针较粗的缺点,造成所述FCP层压品中明显的纤维移位。可由缝纫方法引入的纤维量相比于由插入针而形成在所述FCP层压品中的洞也较低。
第二种在第三空间方向上增强FCP层压品的已知途径利用了已拥有基体或处理过的半成品,特别是钢钉。这些钢钉通过例如拉挤成型制成,在所述第三空间方向上通过将其穿入而插入所述FCP层压品中,并通过所述基体固定在所述FCP层压品中。
在按照所述第二种途径的方法中,引入所述钢钉已被证明非常复杂并因此成本昂贵。
因此,申请人改进了一种在所述第三空间方向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更好方法,所述方法在DE102005024408A1中进行了说明并将参照图1至4在下文中简要描述。
图1示出钩针8插入半完成纺织品1之前。所述半完成纺织品例如为纤维板层,在所述纤维板层中,如图所示,纤维在x-y平面中延伸。如图1中所示,所述针8以与第三空间方向z成小于90度的角α。因此,所述针在所述第三空间方向z上具有分量。
图2示出所述制作方法的步骤,其中所述针8刚以其具有孔5的尖端穿过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位于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之下、露出所述针8的区域中的是粗纱3(例如24K粗纱),所述粗纱在接近于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的上侧已造形以形成环圈。所述粗纱3通过所述孔5而被所述针8钩获。所述粗纱3具有单一厚度S,从而图2中被折叠以形成所述环圈的所述粗纱具有大体两倍的厚度2S。
在图3中,所述针8已再次从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抽回,由于此抽回,被所述针8钩获的所述粗纱在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的上侧被牵拉入由所述针8在插入过程中形成的通孔2中,从而挤压所述粗纱3。
在图4中,所述整个粗纱3已被拉入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内,所述针8已从所述粗纱3脱离。现在可例如在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的两侧将所述粗纱3直接剪切,以便随后以树脂浸渍所述通孔2和设置在其中的所述粗纱3。
粗纱材料通常被用作环状粗纱,所述环状粗纱例如被缠绕在筒管上。目前为了获得图3中所示的具有适合于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厚度(在z向上)的定长剪切粗纱,所述定长剪切粗纱必须与所述环状粗纱分离且必须供给所述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下的所述针8的所述孔5。
由于成本原因,图2中的手动提供所述粗纱3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一种以自动方式提供所述粗纱3的装置。目前,没有这样的装置在商业上可以利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在航空和航天部门,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的限定长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尤其在其厚度方向上能使半完成纺织品增强的机械。
按照本发明,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置和/或具有权利要求15特征的方法和/或具有权利要求16特征的机械而实现。
因此,提供一种包括环形底座装置、环形支撑装置以及剪切装置的装置。提供所述环形支撑装置以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可旋转,其中所述环状粗纱可被支撑在所述环形底座装置上以形成环。凭借所述剪切装置,可将所述环从所述环状粗纱定长剪切,从而制造所述定长剪切粗纱。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提供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环形底座装置设置将形成的环形。在另一步骤中,凭借可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旋转的环形支撑装置,将所述环状粗纱支撑在所述环形底座装置上。随后,将形成的所述环从所述环状粗纱定长剪切,从而这样制造所述定长剪切粗纱。所述定长剪切凭借剪切装置而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机械包括按照本发明的所述装置、针以及拉紧部。所述针包括设置有孔以拉紧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尖端。以平面方式,可将半完成纺织品插入所述针与所述装置之间的所述拉紧部中。在所述机械的第一操作中,所述针穿过所述半完成纺织品并因而在其中形成通孔。在所述机械的第二操作中,所述孔在中央大体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的移动部拉紧所述定长剪切粗纱,而在第三操作中,所述针将弯曲的所述粗纱牵拉入所述通孔。
本发明下面的主题是:由于所述环状粗纱绕主体缠绕并随后被切断,具有限定长度的定长剪切粗纱可被轻松制造。允许此发生的装置具有非常简单的结构。
所述粗纱被设置为环形装置的情况意思是可将其以一种方式非常轻松地钩获,从而表现为与图2相关示出的所述弯曲形式。
从属权利要求包含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以及对本发明的改进。
术语“可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旋转的环形支撑装置”意在包含运动方面相同的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可将所述环状粗纱支撑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因此,所述环形支撑装置可因而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旋转,否则,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可在静止的环形支撑装置中旋转。
在于本发明相关的上下文中,术语“半完成纺织品”意在不仅包含任意纤维层、纤维织物和纤维毡布,还包括泡沫,例如PMI硬式泡沫或PVC泡沫或PU泡沫。
术语“粗纱”指纤维束,特别指由玻璃、芳族聚酰胺或碳制成的纤维。然而,单独纤维和纱也可包含在本文献中的所述术语“粗纱”之下。所述粗纱还可以树脂基体预浸渍。
术语“环形”在本文献中指所述环状粗纱限定的几何形。此类限定几何形的例子可从图9F的平面视图中看到。按照本定义,所述环形在所述环转粗纱的一端起始,并在支撑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上后,在平行且邻接于所述环状粗纱的所述端布置得所述环状粗纱的区域内结束(这是仅在图9F,而不在图9A到图9E中的情形)。限定的几何形允许在制造定长剪切粗纱的连续步骤间直接转换。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优选改进,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具有移动侧抓持装置和与此处隔开的供给侧抓持装置,固定装置形成框架,所述环状粗纱可支撑在所述框架上以形成环形。
如果所述环状粗纱缠绕所述框架一次并随后被切断,这将产生具有限定长度的定长剪切粗纱。这所具有的优点是,所述定长剪切粗纱可凭借运动学上容易执行的旋转运动而制造。
原则上,虽然优选矩形框架,所述框架在其形状上可为多边形,特别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者椭圆形或圆形。在此情况下,所述供给侧和移动侧抓持装置优选限定所述框架的角点。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侧和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形成为槽。
所述移动侧和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应当由多个部件形成,这些部件的每一个可例如具有合适的槽。槽很好地适合于防止所述环形在垂直于所述槽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其中凭借所述环状粗纱,同时缠绕所述槽是容易的,也就是说,为了将所述粗纱插入所述槽,所述槽容易接近所述环形支撑装置。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具有凭借针获得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移动部。
在这点上,应当特别提及的是,所述装置不仅可与针相关使用,也可提供其他装置从所述移动部移动线。然而,尤其当所述针以钩针的形式,即具有用于钩获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合适孔时,凭借针对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移动变得特别简单。特别地,所述移动部和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使用至少部分相同的装置制造,也就是说,所述移动部中的所述槽例如与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中的那些槽相同。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所述移动部形成为两槽,以引导所述环形经过设置在所述两槽之间的凹槽。
在此情况下,所述针在所述两槽之间接合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粗纱在其径向上容易被接近并因此可容易地被所述钩针钩获。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剪切装置基于所述框架对称轴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移动部设置。
这提供的优点是,所述粗纱可例如被所述针在所述移动部中心钩获,以便所述粗纱在其整个长度上弯曲。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特别是通过轴杆驱动件,所述移动侧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
通过变化所述距离,简单地设置所述环形的尺寸并因此设置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长度是非常可能的。因此,例如由于凭借斜面,例如简单地使所述粗纱的长度适合于在所述半完成纺织品的厚度上的变化是可能的。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提供具有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以便固定,提供具有所述剪切装置的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以便使其相对于具有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可被线性调整。
当所述移动部的位置保持不变时,此措施允许所述环形的尺寸以及因此所述定长剪切粗纱的长度变化,而无需所述针相对于所述装置的位置必须变化。
然而,反向运动同样是可能的,提供具有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以便相对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可线性调整,提供具有所述剪切装置的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以便静止。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为了夹紧所述环状粗纱的一端,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具有夹紧装置,特别是凹口或夹紧滚轮。
特别地,所述夹紧装置是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制以一种方式直接与所述剪切装置相邻,以便当所述环状粗纱以缠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的框架1+x次,例如1到1/8次时,与xth次相关的所述环状粗纱的区域被夹紧在所述夹紧装置中,而与1st次相关的所述环状粗纱的区域被从此切断。
凹口是实现所需夹紧动作的非常简单的装置。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所述环形支撑装置具有环,提供所述环以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旋转,其中所述环状粗纱可通过所述环壁中的开口接合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
运动学上的等同情形意在也包括于此情况中,也就是说,同样可提供供给使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绕其自身旋转并提供所述环形支撑装置,即特别是所述环以便保持静止。
在所述壁上的所述开口引导所述环状粗纱围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所述环状粗纱逐渐滑动通过所述开口并因而接合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所述环状粗纱的一端紧固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框架的平面内。特别地,所述开口位于形成所述固定装置的所述槽的平面内。
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开口形成为在所述环的圆周方向上的一定部分中延伸的凹槽。如同将与附图说明相连的更详细地评论所述,这允许将所述粗沙更快地支撑在所述框架上。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斜面形成在所述环的外侧上,从所述环的纵长方向上看,所述斜面起始于所述环中所述开口的上游,并在所述环的端面上终止于所述开口的下游。
所述斜面的目的是在所述环状粗纱大体形成一半所述环形之时将所述粗纱提升至所述环的所述端面以上,也就是说,将所述开口通过大体180度缠绕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此措施允许将典型地设置在提供其以便保持静止的轴杆上所述粗沙或所述环状粗纱相对于所述轴杆围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设置。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具有轴,所述轴的一端上安装有所述环形底座装置,而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一装置,特别是凸缘,以便将所述轴固定在与所述装置相关的机械上,设置所述环形支撑装置的轴承部以便被支撑在所述轴上,所述轴承部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环相邻接。
此构造允许尤其通过针在所述环的一开口处从外侧进入所述环,从而所述粗纱可被钩获,然而另一开口被包括所述轴承装置的所述轴承部连接,由此,所述环的所述另一开口被关闭。以此方式改进的装置容易装配。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所述环的所述旋转轴基本垂直于所述框架的平面。
这是所述装置的简单设计。
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选改进中,提供所述环形底座装置以便被可旋转地固定,提供所述环形支撑装置以便能被旋转驱动。
由于这样一来所述针不必须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相连移动,而是可被提供以保持静止,此类的改进使在其中设置所述装置的机械结构简化。
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按照已知方法的一种方法状态。
图2示出按照所述已知方法的另一方法步骤。
图3示出按照所述已知方法的另一方法步骤。
图4示出按照所述已知方法的另一方法步骤。
图5示出从具有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械的详细侧视图。
图6示出图5的所述装置的环。
图7是图5的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的平面图。
图8是图7的所述环形底座装置的侧视图。
图9A到图9F示出图5所示的所述装置操作过程的方法状态。
图10是图9A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B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C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E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在图9F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不久之前的方法状态立体图。
图15是图9F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的立体图。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
1:半成品              2:通孔
3:粗纱                8:钩针
10:机械               11:装置
12:拉紧部                  13:半成品
14:穿透部                  15:钩针
16:孔                      17:通孔
22:纤维层                  23:环形底座装置
24:环形支撑装置            25:轴
26:凸缘                    27:点
32:轴承点                  33:轴承
34:轴承                    36:环
37:凹槽                    38:角
39:起始端                  40:终端
41:纵长方向                45:外壁
46:斜面                    47:区域,凹槽的起始端
48:端面                    49:区域,端面
50:移动侧抓持装置          51:移动侧抓持装置
52:凹槽                    53:供给侧抓持装置
54:供给侧抓持装置/夹紧装置 55:对称轴
56:移动部                  57:滚轮
58:滚轮                    58a:前部
58b:后部                   59:轴杆
60:剪切装置                61:轴杆驱动件
62:距离                    63:环状粗纱
64:环状粗纱端部            65:旋转方向
66:框架                    67:环形
68:环状粗纱端部,新环形    69:定长剪切粗纱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机械所述吉他10的结构或按照本发明的所述装置11的结构将在下文中参照图5至8进行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机械10具有拉紧部12(由虚线表示),在本方案示出的方法状态中,半完成纺织品,例如碳纤维板13放置在所述拉紧部上。所述拉紧部例如形成为具有用于钩针15的穿透部14的板。
在图5所示的所述方法状态中,具有再一次开口的孔16的所述钩针15被推动穿过所述半成品13。在此情况下,所述钩针15基本垂直于所述半成品13中的所述纤维层(以具有附图标记22的例子给出)的延伸x-y平面(即在第三空间方向z)延伸穿过在所述半成品13中的通孔17。
此外,所述机械10具有装置11,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半成品13下。
所述装置11具有环形底座装置(在下文中提为底座装置)23,所述地坐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装置(下文中提为支撑装置)24内。
所述底座装置23牢固固定在轴25的端部,与所述底座装置相对的所述轴25的所述端部设置有凸缘26。所述凸缘26凭借螺栓(未示出)紧固在所述机械10的固定点27。所述支撑装置24具有轴承部32,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所述轴承部,以便能凭借所述轴25上的轴承33、34绕所述轴旋转。
凭借牢固连接于所述轴承部32的环36在所述机械10的所述拉紧部12方向上使所述轴承部32邻接。
在图6中,脱离所述装置11示出所述环36。
优选大体在其中心,所述环36具有凹槽37,凭借所述凹槽,可将粗纱(在该图中未更详细示出)穿过接合于所述环36内的所述底座装置23。所述凹槽37在所述环36的圆周方向上在所述环36内延伸,但仅在优选180到340度之间的角38内。在这点上,所述凹槽37的起始端具有附图标记39,而所述凹槽37的终端具有附图标记40。
所述环36在其外侧45具有斜面46,从纵长方向41看,所述斜面围绕所述环36从所述凹槽37的所述起始端39下的区域47延伸,在所述环的所述端面48处,所述斜面在区域49结束。当安装所述装置11时,所述端面48面对所述钩针15或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3。
图7和8是所述底座装置23的详细视图。
所述底座装置23具有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形成为槽。设置在所述槽之间的是凹槽52,所述凹槽允许所述钩针15拉紧拼接所述孔16在所述槽之间延伸的所述粗纱(未示出)。与所述底座装置23相关,所述钩针15在本方案中在两槽(固定装置50、51)之间移动所述粗纱的点在下文中将参照为所述移动部56并在图7和8所示的状态下对应于所述孔16的位置。
所述底座装置23还具有与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相对的供给侧抓持装置53、54。所述抓持装置53同样形成为槽,而所述抓持装置54为两相对的、尤其是弹性体外层的滚轮57、58的形式并因而同时用作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中,所述环状粗纱或其端部可被夹紧。
为了绕所述底座装置23缠绕的环状粗纱,所述抓持装置50-54限定框架(见图9A中的附图标记66)。具有剪刀形式的剪切装置60在假象框架的对称线55上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53与所述夹紧装置54之间,所述对称线形成具有所述针15的插入点。所述剪切装置60剪切穿过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53延伸到所述夹紧装置54中的所述粗纱。
轴杆驱动件61仅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轴杆驱动件可被用于改变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53或所述抓持装置/夹紧装置54之间的距离。
图9至15更详细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方法。
在所述方法的开始,如尤其从图9A或图10可看到的,所述环状粗纱63的端部64、被从所述支撑装置24外侧,例如从轴杆59引导穿过所述凹槽37的所述端部被夹紧于所述夹紧装置54中,即所述装置11的所述滚轮57、58之间。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附图标记65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4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所述支撑装置24的旋转使所述凹槽37的所述起始端39接合于所述环状粗纱63,由此,如从图9B至图9E以及图11至14可看到的,在所述支撑装置24的进一步旋转中,所述环状粗纱被围绕所述底座装置23支撑。优选设置在所述装置11与所述轴杆59之间的装置(未详细示出)确保所述环状粗纱一直被拉紧。
如尤其从图11和12可看到的,所述斜面46从下部抓紧所述环状粗纱63并将其逐渐提升至所述环36的所述端面48上。当所述环36继续旋转时,由于其中的张拉,所述环状粗纱63滑过所述端面48并沿着所述环36的外壁45落下。而后,所述凹槽37使所述环状粗纱63立即被围绕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3、54放置。如图9A至9F所示,所述环状粗纱63因此被围绕基本矩形的框架66(假象的线)拉紧。
所形成的所述环形67可清晰地从图9F中看到。目前,为了提供所述定长剪切粗纱,该环形67不得不从所述环状粗纱63脱离。
然而,这仅在与将形成的新环形相关的端部68被夹紧在所述夹紧装置54中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为此,所述端部68被在所述滚轮57、58之间的前部58a牵拉,所述端部64被在所述后部58b处释放。同时,所述环形67凭借所述剪切装置60在将新形成的所述环形新被夹紧的端部68的前面被切断,然后形成具有正好为所述框架所述主动盘66外周一倍限定长度的定长剪切粗纱69(在剪切步骤后对应于所述环形67)。
随后,凭借所述针15的所述孔16,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被从所述装置11移开并被牵拉入所述通孔17(参见图5)。
由于所述框架66的对称结构以及所述移动部56的相对设置,在所述结构中,所述针15钩获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而所述剪切装置60、所述定长可凭借所述针15而被一直中心夹持:特别是在所述抓持装置50、51和53、54之间的距离62凭借所述轴杆驱动件61调整时。
不言而喻,所述机械10可具有多个所述装置11以及相关的钩针15。
出于清楚考虑,使所述支撑装置24绕所述静止的底座装置23旋转的所述驱动件未被示出。
虽然在本文献中,本发明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多种不同方式修改。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在航空和航天部门,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的限定长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此类装置的机械。所述装置具有环形底座装置、环形支撑装置和剪切装置。凭借所述环形支撑装置,可将环状粗纱支撑于所述环形支撑装置上,从而形成环形,所述环形可凭借所述剪切装置而被定长剪切,从而制成所述定长剪切粗纱。所述装置或方法允许简单提供定长剪切粗纱,所述定长剪切粗纱可随后被针钩获并垂直于其中的纤维层而被牵拉入所述半完成纺织品内的通孔中。

Claims (19)

1.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69)的装置(11),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63)的限定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环形底座装置(23),所述环形底座装置设定所要形成的环形(67)的形状;环形支撑装置(24),所述环形支撑装置可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旋转,凭借所述环形底座装置,可将所述环状粗纱(63)支撑在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上以形成所述环形(67);以及剪切装置(60),凭借所述剪切装置,形成的所述环形(67)可被从所述环状粗纱(63)定长剪切,从而制成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包括于此间隔开的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和供给侧抓持装置(53,54),所述抓持装置共同形成框架(66),所述环状粗纱(63)可支撑在所述框架上以形成所述环形(6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和供给侧抓持装置(53,54)形成位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包括移动部(56),所述移动部凭借针(15)拉紧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形成为两槽,经设置在所述两槽之间的凹槽(52)引导所述环形(6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框架(66)对称轴(55)中心点,所述剪切装置(60)与所述移动部(56)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50,51;53,54)之间的距离(62)可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与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50,51;53,54)之间的距离(62)是凭借轴杆驱动件(61)调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具有所述移动部(56)的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以便固定,提供具有所述剪切装置(60)的所述供给侧抓持装置(53,54)以便使其相对于具有所述移动部(56)和所述移动侧抓持装置(50,51)可被线性调整。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夹紧所述环状粗纱(63)的一端(64,68),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具有夹紧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是凹口或滚轮(57,58)。
12.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装置(24)具有环(36),提供所述环(36)以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旋转,其中所述环状粗纱(63)可通过所述环(36)壁中的开口(37)接合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7)形成为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环(36)的圆周方向上在一定部位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斜面(46)形成在所述环(36)的外侧上,从所述环(36)的纵长方向(41)上看,所述斜面起始于所述开口(37)的上游,并在所述环(36)的端面(48)上终止于所述开口(37)的下游。
15.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以便被旋转固定,提供所述环形支撑装置(24)以便能被驱动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轴(25),所述轴的一端上安装有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而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一固定装置(26),以便将所述轴(25)固定在机械(10)上,设置所述环形支撑装置(24)的轴承部(32)以便被支撑在所述轴(25)上,所述轴承部在一个纵向(35)上与所述环(36)相邻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6)是凸缘。
18.一种提供定长剪切粗纱(69)的方法,所述粗纱具有来自环状粗纱(63)的限定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环形底座装置(23)设置将形成的环形(67);凭借可绕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旋转的环形支撑装置(24),将所述环状粗纱(63)支撑在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上;以及将形成的所述环形(67)从所述环状粗纱(63)定长剪切,从而凭借剪切装置(60)制造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
19.一种增强半完成纺织品(13)的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针(15),所述针包括设置有孔(16)以拉紧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的尖端;以及拉紧部(12),以平面方式将半完成纺织品(13)插入所述针(15)与所述装置(11)之间的所述拉紧部中;其中在所述机械(10)的第一操作中,所述针(15)穿过所述半完成纺织品(13)并因而在其中形成通孔(17);在所述机械(10)的第二操作中,所述孔(16)在中央从所述环形底座装置(23)的移动部(56)拉紧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而在第三操作中,所述针将处于弯曲形式的所述定长剪切粗纱(69)牵拉入所述通孔(17)。
CN200880025488.6A 2007-07-20 2008-07-18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096707P 2007-07-20 2007-07-20
DE102007033869.6 2007-07-20
DE102007033869A DE102007033869A1 (de) 2007-07-20 2007-07-20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abgelängten Rovings sowie Maschine zur Verstärkung eines textilen Halbzeugs
US60/950,967 2007-07-20
PCT/EP2008/059455 WO2009013241A1 (de) 2007-07-20 2008-07-18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abgelängten rovings sowie maschine zur verstärkung eines textilen halbzeug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648A CN101801648A (zh) 2010-08-11
CN101801648B true CN101801648B (zh) 2013-11-06

Family

ID=4015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548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648B (zh) 2007-07-20 2008-07-18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307621B2 (zh)
EP (1) EP2170586B1 (zh)
JP (1) JP2010533800A (zh)
CN (1) CN101801648B (zh)
AT (1) ATE514544T1 (zh)
BR (1) BRPI0814782A2 (zh)
CA (1) CA2693079C (zh)
DE (1) DE102007033869A1 (zh)
RU (1) RU2010104625A (zh)
WO (1) WO2009013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0904B4 (de) 2009-10-27 2014-05-15 Eads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mehrerer abgelängter Rovings von einem Endlosroving und Maschine zur Verstärkung eines Bauteils
DE102009050906B4 (de) * 2009-10-27 2013-05-23 Eads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mehrerer abgelängter Rovings definierter Länge von einem Endlosroving sowie Maschine zur Verstärkung eines Bauteils
DE102012023815B4 (de) 2012-12-05 2016-04-28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ielnade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stärkten Materialien
DE102013111794A1 (de) * 2013-10-25 2015-04-30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Wiederholungseinheit, Vielnade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stärkten Materialien
DE102014012915A1 (de) * 2014-09-05 2016-03-10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Faserverbundbauteil, Klebeanordnung für Faserverbundbauteil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verbundbauteils und einer Klebeanordnung
DE102014014961A1 (de) * 2014-10-14 2016-04-14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ES2880678T3 (es) 2017-10-10 2021-11-25 Groz Beckert Kg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fabricar una pieza de soporte que presenta varios haces de fibras
CN108251925B (zh) * 2018-03-20 2023-05-02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纱管留头装置和方法
DE102018125029A1 (de) * 2018-10-10 2020-04-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halbzeugs, Faserhalb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verstärkten Bauteil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4408A1 (de) * 2005-05-27 2006-11-30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Verstärkung von Schaumwerkstof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43253A (fr) * 1903-05-19 1904-09-29 Heimschutz, Metallwarenfabrik G. M. B. H.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canons de tout genre pour serrures de sureté
JPH0616618Y2 (ja) * 1988-11-04 1994-05-02 シンガー日鋼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用ナイフ装置
GB9014770D0 (en) * 1990-07-03 1990-08-22 Short Brothers Plc Manufacture of a composite material
US5289791A (en) * 1993-03-31 1994-03-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wing machine with thread wiper and auxiliary cutter
DE10055258C1 (de) * 2000-11-08 2002-03-07 Viking Sewing Machines Ab Husk Fadenabschneider
JPWO2004048669A1 (ja) * 2002-11-28 2006-03-23 堀田 国男 植毛機
JP2008259753A (ja) * 2007-04-13 2008-10-30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4408A1 (de) * 2005-05-27 2006-11-30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Verstärkung von Schaumwerkstoff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3241A1 (de) 2009-01-29
RU2010104625A (ru) 2011-08-27
US8307621B2 (en) 2012-11-13
CA2693079C (en) 2015-11-17
EP2170586B1 (de) 2011-06-29
CN101801648A (zh) 2010-08-11
DE102007033869A1 (de) 2009-01-29
JP2010533800A (ja) 2010-10-28
CA2693079A1 (en) 2009-01-29
US20100236212A1 (en) 2010-09-23
BRPI0814782A2 (pt) 2015-03-03
EP2170586A1 (de) 2010-04-07
ATE514544T1 (de) 201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648B (zh) 提供剪切粗纱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增强半完成纺织品的机械
EP1174533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multiaxially stitched base material for reinforcing of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JP6474813B2 (ja) 3dファブリックの製織方法及び手段、その3dファブリック製品ならびにそれらの使用
RU2405074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льцевого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элемента
JPS62292181A (ja) スキー板の芯.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961467T3 (es) Material de moldeo de resina reforzada con fibras y método de producción del mismo
DE502005006603D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faserverbund-halbzeugen mittels rundflechttechnik
EP2928673B1 (en) Multi-needle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inforced materials
KR20180024370A (ko) 합사장치
KR20150072246A (ko) 회전체형 니들펀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회전체형 섬유제품 제조 방법과 그 섬유조성물
JP2009545678A (ja) 多軸織物ウェブの連続生産のための方法
CN101440554B (zh) 用于制造增强的泡沫材料的装置
ATE440717T1 (de) Krafteinleitungsstelle in kernverbund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mit in dickenrichtung des kernverbundes durchsetzenden armierungselementen
US102877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inforcement strand loops
CN109312504A (zh) 部分分纤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部分分纤纤维束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5602791U (zh) 一种能够显示打卷布料长度的卷布机
CN105722667B (zh) 用于制造加强的材料的重复单元、多针机器和方法
JP2020537059A (ja) 複数の繊維束を備えた担体部材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1161895A (zh) 用于拉舍尔针织机的编织设备
JP2021500280A (ja) 材料の巻き出し
FR3029834A1 (fr) Procede pour l'insertion et la mise en place de fils individuels au travers d'un panneau
CN205602790U (zh) 一种便于布料平整的卷布机
KR200366545Y1 (ko) 비드사와 그 제조장치
KR102105940B1 (ko) 연속섬유 복합재료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KR101302894B1 (ko) 방적사 제조방법 및 방적사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ADS DEUTSCHLAND GMBH

Effective date: 201302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08

Address after: Hamburg, Germany, D-21129 grams, Liz, La 10

Applicant after: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hamburg

Applicant befor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pplicant before: EADS Deutschland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