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0942B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0942B CN101800942B CN201010123829.2A CN201010123829A CN101800942B CN 101800942 B CN101800942 B CN 101800942B CN 201010123829 A CN201010123829 A CN 201010123829A CN 101800942 B CN101800942 B CN 1018009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carrier
- information
- carrier
- carrier wave
- multic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以及基站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多分量载波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动态传输,并实现用户设备对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正确获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高级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Advanced,简称为ITU-Advanced)的要求,作为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的演进标准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并需要后向兼容LTE现有的标准。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LTE系统的带宽配置进行合并以获取更大的带宽,上述技术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简称为CA)技术,该载波聚合技术能够提高高级智能多模式终端(IntelligentMultimodeTerminal,简称为IMT-Advance)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缓解频谱资源紧缺,进而可以优化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LTE系统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DCCH),用于承载上、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
LTE系统中,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DSCH)用来传输用户数据。
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简称为DCI)的传输格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DCIformat0、1、1A、1B、1C、1D、2、2A、3,3A等。以下分别进行描述:
DCIformat0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USCH)的调度;
DCIformat1,1A,1B,1C,1D用于单传输块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DSCH)的不同传输模式;
DCIformat2,2A用于下行PDSCH空分复用的不同传输模式;
DCIformat3,3A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指令的传输。
上述DCIformat0,1A,3,3A的传输块大小一样,其中,DCIformat0,1A采用1比特进行格式区分。
关于LT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盲检测的过程简单描述如下,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简称为CCE)是承载PDCCH资源的最小单元,控制区域由一系列CCEs组成。
PDCCH盲检范围由搜索空间定义,搜索空间分公共搜索空间和UE专用搜索空间。搜索空间Sk (L)定义为:
其中,CCE聚合等级L∈{1,2,4,8},Yk对公共搜索空间Yk=0,即从CCE=0~15中搜索。对UE专用搜索空间Yk=(A·Yk-1)modD,Y-1=nRNTI≠0,A=39827,D=65537,ns表示时隙编号0~19。i=0,…,L-1,m=0,…,M(L)-1.M(L)是搜索空间中L给定后PDCCH候检集(candidates)的数量。
其中,nRNTI表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为RNTI)。上述nRNTI对应下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之中的一个值:
系统信息RNTI(Systeminformation-RNTI,简称为SI-RNTI);
随机接入RNTI(Randomaccess-RNTI,简称为RA-RNTI);
呼叫RNTI(Paging-RNTI,简称为P-RNTI);
小区RNTI(Cell-RNTI,简称为C-RNTI);
半静态调度RNTI(Semi-persistentschedulingRNTI,简称为SPS-RNTI);
临时小区RNTI(TemporaryC-RNTI)。
上述nRNTI具体选择哪类RNTI由高层信令配置,具体取值也由相应信令和数据指定。RNTI的取值参见下面的表1所示。根据聚合等级定义的搜索空间参见下面的表2所示,UE盲检测时,根据下行链路的传输模式对应的DCIformat进行检测。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16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yclicalredundancycheck,简称为CRC)用上述的RNTI加扰。不同的UE可配置不同的RNTI对CRC进行加扰,从而可以区分不同UE的DCI。
表1:RNTI值
表2:UE监测的PDCCHcandidates
在LTE系统中,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ControlChannel,简称为MCCH)改变信息(changeinformation)是通过DCIformat1C进行传输的,其中,承载有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与DCIformat1C用作承载一个码字流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format1CusedforverycompactschedulingofonePDSCHcodeword)时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一致,MCCH改变信息为8比特,DCIformat1C中剩余比特预留。MCCH改变信息的盲检测只在公共搜索空间中进行,并且DCI(包含MCCH修改信息)的CRC采用唯一的M(Multicast)-RNTI加扰。
在LTE-A载波聚合场景下,引入了多种载波类型。LTE-A载波类型可划分为:后向兼容载波(Backwardscompatiblecarrier),非后向兼容载波(Non-backwardscompatiblecarrier)和扩展载波(Extensioncarrier)三种类型。
扩展载波有两种含义:(1)作为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简称CC)的一部分;(2)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量载波。扩展载波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属于一组分量载波集里的一部分,且此集合中的分量载波中至少有一个可以独立工作。扩展载波对于LTEUEs是不可见的。
为了设计简单及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扩展载波配置成没有PDCCH。那么扩展载波对应的DCI需要在其他分量载波上传输。
在LTE-A载波聚合场景下,定义了PDCCH分量载波集(PDCCHCCset),UE需要在PDCCHCCset里进行盲检测;还定义了下行分量载波集(Downlinkcomponentcarrierset,简称为DLCCset),UE的PDSCH可以在DLCCset中任意CC上发送。在LTE-A载波聚合场景下,允许跨载波调度,即某分量载波上的PDCCH可以调度多个分量载波上的PDSCH或PUSCH。
但是,目前关于MCCH修改信息在多分量载波中的发送方法还没有确定,因此用户设备无法正确获取该MCCH修改信息,从而也无法确定该MCCH修改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上的MCCH信息发生改变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无法正确获取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基站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以及基站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包括:基站,用于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并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用户设备,用于在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
通过本发明,基站在选定的分量载波上将本载波或其他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无法正确获取MCCH改变信息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多分量载波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动态传输,并实现用户设备对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正确获取。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多分量载波的场景下跨载波发送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包括以下装置:基站10、用户设备20。
基站10,用于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并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
用户设备20,用于在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
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多分量载波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动态传输,并实现用户设备20对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正确获取。
优选地,如图2所示,基站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选择装置100,用于根据高层信令指示选定分量载波;第二选择装置102,用于从预设唯一的载波或唯一关联载波中选定分量载波;第三选择装置104,用于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分量载波集中随机选定分量载波;第四选择装置106,用于选择驻留载波作为第一分量载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10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为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选定分量载波:
(1)高层信令指示选定分量载波;
其中,由基站选定发送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分量载波,基站利用高层信令通过第三层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将选定的分量载波的指示信息发送给一个或多个UE,UE解析高层信令获取选定的分量载波的指示信息;基站在选定的分量载波上发送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UE在选定的载波上检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
(2)选定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量载波集里唯一的载波或唯一关联载波;
其中,当PDCCH分量载波集对于UE来说只有一个时,或者当扩展载波B(即第二分量载波)只与一个分量载波A(即第一分量载波)关联时,前者UE需要盲检测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在唯一的第一分量载波上,后者UE需要盲检测的第二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在唯一的分量载波A上,此时则不需要高层信令指示。
(3)从PDCCH分量载波集中随机选定分量载波;
其中,可以从PDCCH的分量载波集中选择任意一个分量载波来发送扩展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或被跨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例如,可以从分量载波集中任选一个分量载波A,用于发送扩展载波B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
(4)采用驻留载波作为选定分量载波。
其中,当UE需要获取PDCCH的分量载波集以外的其他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时,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可以在UE的下行驻留载波上发送。
具体地,LTE-A中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可以进行跨载波调度;也就是说,分量载波B(即上述第二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可由基站在其他分量载波A(即上述第二分量载波,其中,B不同于A)上发送给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UE可以在载波A上检测载波B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基站发送分量载波B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分量载波A(即上述第一分量载波),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PDCCH分量载波集里的任意一个载波;或者是驻留载波;或者是UE的PDCCH分量载波集里唯一仅有的一个载波A或者是只与扩展载波B关联的一个分量载波A,此时UE需要检测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在唯一的分量载波A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基站10包括以下装置之一:第一指示装置108,用于在发送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采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指示第二分量载波;第二指示装置110,用于在发送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采用载波指示信息指示第二分量载波。
优选地,第一指示装置108,还用于采用自定义的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指示第二分量载波;第二指示装置110,还用于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指示第二分量载波,或者,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载波指示信息指示第二分量载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10在选定的分量载波上采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志或携带载波指示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确定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时,是通过定义一种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CI-RNTI或者通过DCIformat1C中携带的载波指示信息来实现的。
在上述传输系统中,第二指示装置110可以在携带有MCCH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例如,DCIformat1C)中定义一种专门用于指示MCCH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的载波指示信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携带对应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例如,DCIformat1C)中携带的载波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MCCH改变信息比特位(例如,8比特)中预定比特位(例如,3比特),或者,承载在DCIformat1C中除去MCCH改变信息比特位后剩余比特中的预定比特位(例如,3比特),或者,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扰码中;
优选地,在DCIformat1C中除去MCCH改变信息和载波指示信息后剩余比特位为预留比特位。
其中,承载有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与相关技术中第一分量载波承载系统信息、随机接入信息、呼叫信息时的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相同;承载有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与相关技术中第一分量载波承载一个码字流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format1C包含的比特数量相同。
在上述传输系统中,基站10在同一个载波上发送的不同载波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通过对承载相应DCI的PDCCH使用不同的扰码来加扰CRC,从而,区分不同载波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给小区内需要被跨载波调度的每一个分量载波分配一个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Multicast-Carrierindicator-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为M-CI-RNTI),承载各载波相应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的PDCCH使用各载波对应的扰码来加扰CRC;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携带有载波指示信息和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或者采用M-RNTI和载波指示信息(CI)加扰,其中,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由信令配置,没有携带有载波指示信息,只携带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采用M-RNTI加扰,换而言之,对终端侧而言,对于R9版UE,基站在发送MCCH修改信息时,携带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采用M-RNTI加扰,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UE,基站在发送MCCH修改信息时,携带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采用以下之一方式加扰:采用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载波指示信息加扰;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其中,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UE,当UE位于R9版网络中,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用户设备,当UE位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网络中,当第一份量载波和第二份量载波相同的时候,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可以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当UE位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网络中,当第一份量载波和第二份量载波不同的时候,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或者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载波指示信息加扰或者采用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优选地,基站10,还用于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相同于第一分量载波的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的发送方式时,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进行加扰。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302-步骤306):
步骤S302:该传输系统中的基站10为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选定第一分量载波;
步骤S304:基站10在选定的第一分量载波上向用户设备UE发送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其中,在选定的分量载波上利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例如,M-CI-RNTI)或携带的载波指示信息确定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或者,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的就是选定发送的分量载波;
步骤S306:用户设备20在选定的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从基站10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利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志或载波指示信息区分出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对应的分量载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402-步骤S404):
步骤S402:基站10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以及
步骤S404:基站10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20,其中,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
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多分量载波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动态传输,并实现用户设备20对该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正确获取。
优选地,基站10通过以下之一至少方式选定第一分量载波:
(1)根据高层信令指示选定分量载波;
(2)选定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量载波集里唯一的载波或唯一关联载波;
(3)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分量载波集中随机选定分量载波;
(4)选择驻留载波作为第一分量载波。
上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传输系统中基站包括的第一至第四选定装置的具体描述。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解决采用哪个或哪些分量载波来发送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问题。
优选地,基站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进行传输包括:基站在第一分量载波上采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通过载波指示信息指示第二分量载波。
优选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包括:自定义的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解决如何在选定载波上指示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为哪个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等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404中,在选定的分量载波上利用新定义的RNTI或载波指示信息确定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所对应的分量载波的步骤,可以通过定义一种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志CI-RNTI或者通过载波指示信息来确定待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
通过上述处理,采用M-CI-RNTI和新的载波指示信息指示出所承载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对应的载波,使得终端可以正确接收。从而可以实现在一个载波上发送其他载波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从而,解决载波聚合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获取问题和动态传输。
以下分别对采用M-CI-RNTI和采用载波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案进行描述。
(1)采用M-CI-RNTI进行指示
当小区内存在被跨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时,通过高层信令给被跨载波调度的各分量载波配置不同的M-CI-RNTI,该M-CI-RNTI的取值可以从LTE系统中预留的RNTI数值中选择,即包括预留值FFF3~FFFC,不同的分量载波具有不同的M-CI-RNTI值,与其他种类的RNTI不冲突。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MCCH改变信息对应的分量载波索引确定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例如:M-CI-RNTI=M-RNTI+CI;
当分量载波B的MCCH改变信息在本载波B上发送时,携带分量载波B的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直接用M-RNTI加扰,当分量载波B的MCCH改变信息的DCI不在本载波B上发送时,例如,在利用上述四种方式选定的分量载波A上发送时,携带分量载波B的MCCH改变信息的DCIformat1C的CRC用分量载波B的M-CI-RNTI加扰。
UE通过解扰校验DCI达到区分不同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目的。
其中,用M-CI-RNTI加扰的DCIformat1C位于公共搜索空间。
(2)采用载波指示信息进行指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DCIformat1C中定义一种专门用于指示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所对应的分量载波的载波指示信令;
优选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载波指示信息承载在MCCH改变信息的比特位中,或者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中除去MCCH改变信息的其他比特位中,其中,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比特位中,或者,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扰码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携带对应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DCIformat1C)中携带的载波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MCCH改变信息比特位(例如,8比特)中预定比特位(例如,3比特)中,或者,承载在DCIformat1C中除去MCCH改变信息比特位(例如,8比特)后剩余比特中的预定比特位(例如,3比特);
优选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中除去MCCH改变信息和载波指示信息后的剩余比特位为预留比特位。
优选地,基站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进行传输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其中,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由信令配置,或者,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载波指示信息加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在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基站按照预先约定方式确定发送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方式,其中,预先约定方式包括: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也就是,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不能发送其他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
(2)基站通过信令消息通知终端采用两种发送方式的一种发送方式,其中,两种发送方式包括: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也就是,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不能发送其他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以及,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可以发送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第二份量载波和第一分量载波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当基站采用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即M-RNTI)加扰。
优选地,承载有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与第一分量载波承载有系统信息、随机接入信息、呼叫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数量相同;和/或承载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流数量与第一分量载波承载一个码字流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流数量相同。
优选地,承载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位于公共搜索空间中。
优选地,在基站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设备在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
(2)用户设备根据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或载波指示信息确定该MCCH改变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分量载波。
优选地,当用户设备为R9版用户设备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优选地,用户设备为R10版或R10以上版用户设备,当基站采用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不同于第一分量载波的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的发送方式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以下之一方式加扰:采用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载波指示信息加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UE,当UE位于R9版网络中,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可以采用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用户设备,当UE位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网络中,当第一份量载波和第二份量载波相同的时候,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可以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当UE位于R10版或R10以上版网络中,当第一份量载波和第二份量载波不同的时候,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或者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载波指示信息加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R10版或R10以上版UE,当基站采用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实例一
本实例主要描述采用高层信令配置方式选定发送MCCH改变信息的分量载波,采用M-CI-RNTI进行加扰指示的方案。以下结合图5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假定有三个载波CC1,CC2,CC3。CC3为扩展载波,UE的PDCCHCCset(分量载波集)里有2个分量载波,记作CC1,CC2。
由于扩展载波CC3没有PDCCH,所以扩展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可由高层信令指示在其他分量载波上发送。
高层信令给CC3分配的M-CI-RNTI为FFFC(16进制)。
基站将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由高层信令指示在分量载波CC2上进行发送时,则相应的DCI的CRC用扩展载波CC3的M-CI-RNTI=FFFC(16进制)加扰;
UE根据高层信令指示在CC2上盲检测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在公共搜索空间检测DCIformat1C,用扩展载波CC3的M-CI-RNTI=FFFC解CRC,校验DCI信息。
通过上述处理,UE可以根据解得的DCI获取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的改变信息。
实例二
本实例主要描述采用随机选择方式选定发送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分量载波,采用新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formatX进行指示。以下结合图5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假定有三个载波CC1,CC2,CC3。CC3为扩展载波,UE的PDCCHCCset(分量载波集)里有2个分量载波,记作CC1,CC2。
UE需要获取CC1,CC2和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则UE在分量载波CC1上盲检测CC1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在分量载波CC2上盲检测CC2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在分量载波集的载波上进行检测,例如,在CC1和CC2上盲检测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
基站利用高层信令给UE配置用M-CI-RNTI=FFF4(16进制)加扰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的CRC。
UE在分量载波集的载波CC1和CC2上盲检测扩展载波CC3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DCI时,用M-CI-RNTI=FFF4(16进制)对CRC进行解扰,然后校验DCI信息,按照包含有载波指示信息的DCIformat1C的信息内容解读相应信息。
根据DCIformat1C里的载波指示CI信息获得MCCH改变信息对应的分量载波是CC3。然后根据DCIformat1C里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确定CC3的多播控制信道的改变。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案,可以解决如何在选定载波上指示所发送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为哪个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以便用户设备UE可以识别,准确获取各分量载波的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通过选定发送的分量载波,并准确指示出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对应于哪个分量载波,就可以实现在一个载波上发送其他载波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从而,解决了不跨载波调度和跨载波调度两种载波聚合场景下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获取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应用在多分量载波的场景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在所述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以及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将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进行传输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采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通过载波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以下之一至少方式选定所述第一分量载波:
根据高层信令指示选定分量载波;
选定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量载波集里唯一的载波或唯一关联载波;
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分量载波集中随机选定分量载波;
选择驻留载波作为所述第一分量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包括:自定义的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通过以下之一方式确定: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配置,其中,一个载波对应一个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根据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MCCH改变信息对应的分量载波索引确定所述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对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携带所述对应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加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指示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比特位中,所述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比特位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指示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所述MCCH改变信息的比特位中,或者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中除去所述MCCH改变信息的其他比特位中,或者,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扰码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中除去所述MCCH改变信息和所述载波指示信息后的剩余比特位为预留比特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其中,所述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由信令配置,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所述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所述载波指示信息加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所述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按照预先约定方式确定发送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方式,其中,所述预先约定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信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两种发送方式的一种发送方式,其中,所述两种发送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可以发送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第二份量载波和第一分量载波可以相同或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采用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承载有所述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数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承载有系统信息、随机接入信息、呼叫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数量相同;和/或
承载所述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流数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承载一个码字流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包含的比特流数量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所述多播控制信道改变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位于公共搜索空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或所述载波指示信息确定该MCCH改变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分量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R9版用户设备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所述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R10版或R10以上版用户设备时,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以下之一方式加扰:
采用所述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采用所述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和所述载波指示信息加扰。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R10版或R10以上版用户设备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采用所述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加扰。
18.一种多播控制信道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系统,应用在多分量载波的场景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装置:
基站,用于在所述多分量载波中选定第一分量载波,并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将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同或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以及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以下装置之一:
第一指示装置,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采用具有载波指示特征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
第二指示装置,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采用载波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以下装置之一:
第一选择装置,用于根据高层信令指示选定分量载波;
第二选择装置,用于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量载波集里选定唯一的载波或唯一关联载波;
第三选择装置,用于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分量载波集中随机选定分量载波;
第四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驻留载波作为所述第一分量载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装置,还用于采用自定义的多播载波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所述第二指示装置,还用于采用跨载波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者,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载波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分量载波。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只能发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MCCH改变信息时,采用多播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值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CRC进行加扰。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3829.2A CN101800942B (zh) | 2010-02-11 | 2010-02-11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PCT/CN2010/080392 WO2011097930A1 (zh) | 2010-02-11 | 2010-12-28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3829.2A CN101800942B (zh) | 2010-02-11 | 2010-02-11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0942A CN101800942A (zh) | 2010-08-11 |
CN101800942B true CN101800942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259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382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0942B (zh) | 2010-02-11 | 2010-02-11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00942B (zh) |
WO (1) | WO20110979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942B (zh) * | 2010-02-11 | 2016-04-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2625457B (zh) * | 2011-02-01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2624507B (zh) * | 2011-02-01 | 2015-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
GB2488533B (en) * | 2011-02-18 | 2013-09-0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change notification i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GB2488532B (en) | 2011-02-18 | 2013-06-05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ge notification i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CN102769826B (zh) * | 2011-05-02 | 2015-07-1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允许ue接收和在ue处接收mbms业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857865B (zh) * | 2011-06-29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中接收mbms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2905224B (zh) * | 2011-07-29 | 2016-05-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通知信息的发送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2905223A (zh) * | 2011-07-29 | 2013-01-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业务接收请求信息的接收系统、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20130114572A1 (en) * | 2011-11-04 | 2013-05-09 | Mo-Han Fong | Uplink synchronization with multiple timing advan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9980247B2 (en) * | 2012-10-26 | 2018-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imary cell signaling for eMBM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111049B2 (en) | 2012-10-26 | 2018-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band eMBMS enhancement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4412625B (zh) * | 2013-01-25 | 2018-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变更获知方法、通知方法及设备 |
EP3107323B1 (en) | 2014-02-13 | 2019-08-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signal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4753482A (zh) * | 2015-04-06 | 2015-07-01 | 王文平 | 串联反馈平衡高保真音频放大电路 |
CN113194514A (zh) | 2015-10-13 | 2021-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子带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3453337B (zh) * | 2020-03-27 | 2023-06-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指示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08630A1 (en) * | 2006-03-21 | 2007-09-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lte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610564A (zh) * | 2009-04-29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08768A1 (en) * | 2008-02-28 | 2009-09-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te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e in connected mode |
CN101800942B (zh) * | 2010-02-11 | 2016-04-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2010
- 2010-02-11 CN CN201010123829.2A patent/CN1018009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28 WO PCT/CN2010/080392 patent/WO20110979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08630A1 (en) * | 2006-03-21 | 2007-09-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lte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610564A (zh) * | 2009-04-29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97930A1 (zh) | 2011-08-18 |
CN101800942A (zh) | 2010-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0942B (zh)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JP7313724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チャネル及び制御チャネルの送受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US11659540B2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CN107734692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数据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200684B (zh) |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 |
US10779265B2 (en) | Terminal, base st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4519515B (zh) |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KR20250036942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멀티플렉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 |
CN10630437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系统 | |
CN108111281B (zh) | 数据信道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4105203B (zh) | 上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100254329A1 (en) | Uplink grant, downlink assignment and search sp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
US20160205669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CN103812602A (zh) | 盲检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4937865A (zh) | 监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210321A (zh) | 通过位于小区覆盖扩展区域中的mtc设备接收信息的方法 | |
CN105228248A (zh) | 一种d2d传输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7005996B (zh) |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6937383B (zh) | 确定缩短子帧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 |
US20230049106A1 (en) | Method perform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6817774A (zh) | 用户终端调度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01576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
CN104349473A (zh) | 一种时分双工上下行配置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18024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 |
EP412076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