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96768B -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768B
CN101796768B CN200880105500.4A CN200880105500A CN101796768B CN 101796768 B CN101796768 B CN 101796768B CN 200880105500 A CN200880105500 A CN 200880105500A CN 101796768 B CN101796768 B CN 101796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beac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55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768A (zh
Inventor
田中阳子
畑山佳纪
小川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ra Wireless SA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559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741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559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4472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9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7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标识符生成部(13)生成与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20)的连接请求的第1标识符不同、包含关于内容的信息的第2标识符。信标发送部(14)将由标识符生成部(13)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发送。连接处理部(15)许可基于终端装置(20)预先保持的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拒绝基于第2标识符的连接请求。基站装置生成包含用于接入服务器装置的地址信息的第1标识符,作为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标识符。发送第1标识符和用于特定自身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终端装置取得所接收的第1标识符中包含的地址信息,向由该地址信息特定的服务器装置通知第2标识符,并取得关于基站装置配送的内容的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送内容的通信系统、配送内容的基站装置以及接收内容的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了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内容配送正逐渐普及。伴随无线LAN的高速化,动态图像配送服务也被实用化。无线LAN内的接入点(Access Point)定期地发送信标(beacon),移动电话等终端装置接收该信标。在信标中包含规定的标识符。终端装置采用该标识符向接入点进行连接请求。接入点仅许可与标识符一致的终端装置的连接。
作为上述标识符,例如,在IEEE802.11系列中,可以设定SSID(ServiceSet Identifier,服务设置标识符)或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扩展的服务设置标识符)。ESSID是扩展了SSID的标识符,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这些统称而仅标记为SSID。SSID是网络的标识符,即使在附近构筑有多个无线LAN的情况下,也能够特定要连接的网络和接入点。在SSID中,仅可以使用字母数字以及一部分符号字符(以下将这些统一标记为字母数字等)。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信息配送系统,该信息配送系统配送无线LAN终端希望信息配送的信息的信息类别名、接入点通报的网络标识符、预先决定了信息配送服务器的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专利文献1:特开2007-5892号公报
但是,在采用SSID等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向用户传达的信息量受限制。因此,通过上述标识符,使用户充分理解从该接入点提供的服务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基站装置是一种配送规定的内容的基站装置,具备:标识符生成部,其生成与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第1标识符不同、包含关于内容的信息的第2标识符;信标发送部,其发送由标识符生成部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
另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在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本发明的表现形式,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基站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服务器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基站装置、11服务信息存储部、12服务ID存储部、13标识符生成部、14信标发送部、15连接处理部、16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20终端装置、21信标接收部、22标识符处理部、23服务ID存储部、24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25用户接口、26连接处理部、100通信系统、1010基站装置、1011设备信息存储部、1012服务信息发送部、1013标识符生成部、1014信标发送部、1015连接处理部、1020终端装置、1021信标接收部、1022标识符处理部、1023服务ID存储部、1024服务信息取得部、1025用户接口、1026连接处理部、1030服务器装置、1031服务信息接收部、1032服务信息存储部、1033服务信息提供部、1100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0的框图。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基站装置10是构成无线LAN的接入点,终端装置20进行可以接收和再生的内容的多点传送配送。在内容中,可以包含文本、静止图像、动态图像、声音和元数据等中的至少一种。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如下的例:基站装置10设置在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等商业店铺内,作为自主广播系统,向店内及其邻近多点传送配送内容。例如,作为内容,配送广告影像、优惠券(coupon)。
基站装置10包括服务信息存储部11、服务ID存储部12、标识符生成部13、信标发送部14、连接处理部15和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在图1中标记为第1标识符存储部)16。此外,具备未图示的内容配送处理部。内容配送处理部对终端装置20进行内容的配送处理。终端装置20包括信标接收部21、标识符处理部22、服务ID存储部23、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在图1中标记为第1标识符存储部)24、用户接口25和连接处理部26。此外,具备未图示的内容接收处理部。内容接收处理部接收从基站装置10配送的内容。
对于基站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各自的构成,硬件上可以利用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LSI实现,软件上通过装载于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但是这里描写通过这些的联合来实现的功能模块。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能够仅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等各种各样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模块。
服务信息存储部11存储服务信息。服务信息是关于要配送的内容的内容等的信息,由管理者预先设定。例如,设定为“サンヨ一デンキ商店セ一ル(三洋电器商店大减价)-岐阜羽岛站前店-”等。这样,可以利用包括汉字、片假名、平假名的自由字符串记述服务信息。
服务ID存储部12存储服务ID。服务ID是特定其内容的配送服务的标识符,由管理者预先设定。服务ID由字母数字等记述的字符串形成。
标识符生成部13生成与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20的连接请求的第1标识符不同的、包含关于内容的信息的第2标识符。第1连接子是实际连接时使用的连接用标识符。第2连接子是通知用标识符,该通知用标识符用于向终端装置20通知用于使用户判断是否接收该内容的信息。第1标识符和第2标识符可以分别是SSID。
标识符生成部13将包括第2标识符中未规定的、即不能使用的字符的第1字符串变换为由第2标识符中规定的、即可以使用的字符构成的第2字符串之后,生成包括该第2字符串的第2标识符。在使第2标识符为SSID的情况下,第2标识符中不能使用的字符是字母数字等以外的字符,包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而且,还包括朝鲜字符以及中国式汉字等。第2字符串是仅由字母数字等标记的字符串。
在使第2标识符为SSID的情况下,标识符生成部13通过结合上述服务ID和上述服务信息并变换其字符串,从而生成由32字符以下的字母数字等构成的SSID。另外,标识符生成部13在结合上述服务ID和上述服务信息并变换其字符串而获得的字符串超过标识符的限制字符数时,将其字符串分割为多个,并分别包含于多个标识符。具体而言,在变换从而获得的字符串超过32字符时,将该字符串分割为多个,使分割后的各字符串在32字符以下。
信标发送部14将由标识符生成部13所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来发送。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16存储第1标识符。在许可向本基站装置10的连接的终端装置20中也存储第1标识符。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发送第1标识符。也就是说,第1标识符成为对终端装置20非公开,即成为秘密(stealth)设定。
连接处理部15拒绝基于来自终端装置20的第2标识符的连接请求,许可基于终端装置20预先保持的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连接处理部15参照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16,在是基于存储于其中的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许可连接。另一方面,拒绝基于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16中未存储的第1标识符、和第2标识符的连接请求。
终端装置20是连接于基站装置10从而可以接收上述内容的终端。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和专用终端等能相当于终端装置20。
信标接收部21接收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信标。更具体而言,从基站装置10接收包括关于上述内容的信息即服务信息、与第1标识符分别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
服务ID存储部23保持与基站装置10中保持的服务ID对应的服务ID。该服务ID可以在下载用于再生上述内容的应用程序时被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输入,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设定。
标识符处理部22从通过信标接收部21接收的信标中所包含的第2标识符中提取上述服务信息。具体而言,标识符处理部22对通过信标接收部21接收的第2标识符中所包含的第2字符串进行逆变换,复原第1字符串。更具体而言,提取第2标识符中包含的服务ID,并判定该服务ID是否是服务ID存储部23中所存储的服务ID。在该服务ID存储在服务ID存储部23中时,通过执行上述基站装置10的标识符生成部13所进行的处理的逆处理,取得第2标识符中包含的服务信息。在上述服务ID没有存储在服务ID存储部23中时,不需要执行上述第2标识符生成处理的逆变换。
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24保持在基站装置10设定的第1标识符。第1标识符也与服务ID同样地,可以在下载用于再生上述内容的应用程序时被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输入,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设定。第1标识符与服务ID建立对应而存储。
用户接口25至少具备未图示的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和操作部,提供由标识符处理部22提取的服务信息,促使用户向基站装置10的连接请求指示。用户接口25可以在显示部显示该服务信息,也可以从声音输出部输出声音。此时,在接收了多个第2标识符时,显示多个服务信息。此时,希望优先显示第2标识符的接收强度强的服务信息。例如,可以按照接收强度强的顺序从画面的上方开始排列显示。在从多个基站装置10接收了第2标识符时,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识别应该对哪个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
连接处理部26从用户接口25接收上述连接请求指示后,从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16取得与第2标识符对应的第1标识符,采用所取得的第1标识符对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更具体而言,在从用户接口25选择由用户特定的服务信息,指示了向对应的基站装置10的连接时,采用与该服务信息的服务ID对应的第1标识符向该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0的动作。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基站装置10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识符生成部13从服务信息存储部11取得服务信息,从服务ID存储部12取得服务ID,基于上述SSID生成处理生成通知用SSID(S10)。
这里,说明通知用SSID的生成处理的一例。
在该例中,设服务ID是“broadserv”这一仅为字母数字等的字符串,设服务信息是“サンヨ一デンキ商店セ一ル-岐阜羽岛站前店-”这一含有汉字、假名字符的字符串。在该例中服务信息由SJIS码记述。在该前提下,服务ID保持原来那样没有问题,但服务信息包括不能由SSID使用的汉字和假名字符,所以将该字符串变换为字母数字等的字符串。
具体而言,首先,压缩该字符串“サンヨ一デンキ商店セ一ル-岐阜羽岛站前店-”,将其变换为二进制数据。然后,采用BASE64等变换单元将该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字母数字等的字符串“94h9ghkhkvaribh-95hdlvircfk”。另外,该字符串是用于说明的字符串。据此,能够取得由字母数字等构成的字符串。之后,通过与服务ID结合,生成由字母数字等构成的字符串“broadserv_94h9ghkhkvaribh-95hdlvircfk”。
信标发送部14配送由标识符生成部13生成的通知用SSID作为信标(S11)。之后,连接处理部15从终端装置20接收连接请求后(S12的“是”),判定其是否是基于连接用SSID的连接请求(S13)。这里,通知用SSID是上述第2标识符(通知用标识符)的一例,连接用SSID是上述第1标识符(连接用标识符)的一例。在是基于连接用SSID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S13的“是”),许可连接请求,执行连接处理(S14)。在是基于通知用SSID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S13的“否”),拒绝连接请求,不执行连接处理。直到内容的配送结束(S15的“是”),反复步骤S11~步骤S14的处理。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终端装置20的动作的流程图。在要向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时,信标接收部21接收从基站装置10送出的通知用SSID(S20)。标识符处理部22判定该通知用SSID中包含的服务ID是否与服务ID存储部23中保持的任意一个服务ID一致(S21)。在一致的情况下(S21的“是”),通过进行上述生成处理的逆变换,提取该通知用SSID中包含的服务信息,用户接口25显示所提取的服务信息(S22),等待用户指示。
在由用户指示连接时(S23的“是”),连接处理部26从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24取得与上述服务ID对应的连接用SSID(S24)。连接处理部26采用所取得的连接用SSID,对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S25)。之后,终端装置20从基站装置10接收内容(S26)。通过内容的结束或来自用户的结束指示,从而内容的接收结束(S27的“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际连接所使用的第1标识符分别地,生成包含关于内容的判断材料的第2标识符,通过配送,采用限制了字符数的标识符,能够对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此外,通过拒绝基于被配送的第2标识符的连接请求,并且使第1标识符为非公开,仅许可来自被预先通知了第1标识符的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从而在本通信系统中能够限制来自非对应的终端装置的接入。据此,能够容易地实现收费服务或会员服务。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基站装置10侧,在将包含字母数字等以外的字符的第1字符串变换为仅含字母数字等的第2字符串之后,生成包含该第2字符串的标识符。而且,在终端装置20侧,通过对该标识符中所包含的第2字符串进行逆变换,复原第1字符串,从而即使采用可以使用的字符类别受限制的标识符,对于终端装置的用户来说,也可以进行容易理解的显示。例如,终端装置的用户可以利用汉字以及假名字符而不是字母数字等来查看关于内容的信息。
以上,根据几个实施方式1说明了本发明。该实施方式1是例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这些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工艺的组合可以进行种种变形例并且那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不配送第1标识符的例。但是,也可以考虑对第1标识符进行加密并作为信标来配送的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标识符生成部13加密第1标识符。例如,采用WEP(Wired Equivalent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来进行加密。信标发送部14将通过标识符生成部13加密了的第1标识符作为信标发送。
终端装置20具备密码密钥(暗号キ一)存储部代替连接用标识符存储部24,在本变形例中,密码密钥存储部存储用于译解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的密码密钥,该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用于基站装置10许可连接请求。例如,存储WEP密钥。该WEP密钥也可以利用实施方式1涉及的、与服务ID和第1标识符同样的方法来取得。在本变形例中,信标接收部21从基站装置10接收包含关于内容的信息并与第1标识符分别生成的第2标识符、和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作为信标。连接处理部26一旦从用户接口25接受上述连接请求指示,则从密码密钥存储部取得用于译解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的密码密钥,并利用所取得的密码密钥译解该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采用被译解后的第1标识符来对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例如,连接处理部26从该密码密钥存储部取得与由信标接收部21接收的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对应的WEP密钥,并用该密码密钥译解该第1标识符。之后,通过被译解后的第1标识符对基站装置10进行连接请求。
基站装置10侧的连接处理部15许可基于由终端装置20译解的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根据该变形例,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因为终端装置20不保持第1标识符,所以不需要保持全部第1标识符,终端装置20降低必要的存储容量,并且在基站装置10中还可以自由地设定、变更第1标识符。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标识符生成部13取消字符类别的变换,将服务信息原样附加给SSID。这点,还可以进一步实施加密或压缩等一些变换处理。此外,还可以标识符生成部13设定多个通知用SSID,并将服务信息分割嵌入多个通知用SSID,标识符处理部22综合这些服务信息。据此,能够超过32字符来设定服务信息的字符数。
并且,可以对第1标识符(例如,SSID)设定WEP密钥。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假定了服务ID是由字母数字等构成的字符串。这点,服务ID既可以是不具有意义的二进制数据的字符串,也可以是含有汉字或假名字符的字符串。在该情况下,标识符处理部22首先复原所接收的通知用SSID,之后进行服务ID的确认。
(实施方式2)
下面,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2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形态。实施方式2涉及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
说明实施方式2的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了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内容配送正逐渐普及。伴随无线LAN的高速化,动态图像配送服务也被实用化。无线LAN内的接入点定期地发送信标(beacon),移动电话等终端装置接收该信标。在信标中包含规定的标识符。终端装置采用该标识符对接入点进行连接请求。接入点仅许可与标识符一致的终端装置的连接。
作为上述标识符,例如,在IEEE802.11系列中,可以设定SSID(ServiceSet Identifier)或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ESSID是扩展了SSID的标识符,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以ESSID为例进行说明。ESSID是网络标识符,即使在附近构筑有多个无线LAN的情况下,也能够特定要连接的网络和接入点。在ESSID中,仅可以使用字母数字以及一部分符号字符(以下将这些统一标记为字母数字等)。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信息配送系统,该信息配送系统配送无线LAN终端希望信息配送的信息的信息类别名、接入点通报的网络标识符、预先决定了信息配送服务器的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专利文献2:特开2007-5892号公报
说明实施方式2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采用ESSID等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向用户传达的信息量受限制。因此,通过上述标识符,使用户充分理解从该接入点提供的服务是困难的。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通信系统是一种包括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服务器装置并从基站装置配送规定的内容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具备:标识符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用于接入服务器装置的地址信息的第1标识符,作为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标识符;和信标发送部,其发送由标识符生成部生成的第1标识符、和用于特定基站装置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终端装置具备:信标接收部,其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标;标识符处理部,其取得由信标接收部接收的第1标识符中所包含的地址信息;和信息取得部,其经由与用于和基站装置连接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向通过由标识符处理部取得的地址信息而特定的服务器装置通知由信标接收部接收的第2标识符,并从该服务器装置取得关于内容的信息。服务器装置具备:存储部,其将第2标识符和关于内容的信息建立对应并存储;和信息提供部,其参照存储部,向终端装置提供与从终端装置通知的第2标识符对应的关于内容的信息。
另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在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本发明的表现形式,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也是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
说明用于实施实施方式2的最优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通信系统1100的框图。通信系统1100包括基站装置1010、终端装置1020和服务器装置1030。基站装置1010是构成无线LAN的接入点,终端装置1020进行可接收并再生的内容的多点传送配送。在内容中可以包含文本、静止图像、动态图像、声音和元数据等中的至少一种。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如下的例:基站装置1010设置在便利店等商业店铺内,作为自主广播系统,向店内及其邻近多点传送配送内容。例如,作为内容,配送广告影像、优惠券(coupon)。
基站装置1010包括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服务信息发送部1012、标识符生成部1013、信标发送部1014和连接处理部1015。此外,具备未图示的内容配送处理部。内容配送处理部对终端装置1020进行内容的配送处理。终端装置1020包括信标接收部1021、标识符处理部1022、服务ID存储部1023、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用户接口1025和连接处理部1026。此外,具备未图示的内容接收处理部。内容接收处理部接收从基站装置1010配送的内容。服务器装置1030包括服务信息接收部1031、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和服务信息提供部1033。
对于基站装置1010、终端装置1020和服务器装置1030各自的构成,硬件上可以利用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LSI实现,软件上通过装载于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但是这里描写通过这些的联合来实现的功能模块。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能够仅通过硬件、软件、或由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构成的种种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模块。
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保持关于从基站装置1010配送的内容的服务信息、服务ID、用于接入保持该服务信息的服务器装置1030的地址信息、和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
该服务信息是关于要配送的内容的内容等的信息,由管理者预先设定。例如,设定为“サンヨ一デンキ商店特价信息(デジタルカメラ(数码相机)篇)-岐阜羽岛站前店-09月30日”等。这样,可以利用包括汉字、片假名、平假名的自由的字符串记述服务信息。服务ID是特定该内容的配送服务的标识符,由管理者预先设定。服务ID由字母数字等记述的字符串形成。
用于接入保持服务信息的服务器装置1030的地址信息可以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通用寻址)。以下,说明采用URL的例。此外,在服务器装置1030仅提供单一的服务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是IP地址。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可以是BSSID(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基本服务设置标识符)。以下,说明采用BSSID的例。在BSSID中,通常设定基站装置1010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地址。
服务信息发送部1012向服务器装置1030发送上述服务信息和BSSID。经由一般的IP网络来发送即可。该服务器装置1030的URL保持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中。另外,在服务器装置1030存在于无线LAN内的情况下,可以经由无线LAN来连接。
标识符生成部1013生成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1020的连接请求的标识符。该标识符可以是ESSID。标识符生成部1013在生成该标识符时,还生成用于接入服务器装置1030的地址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该服务器装置1030的URL。此时,也可以压缩该URL并将压缩后的URL包含在ESSID中。并且,在该ESSID中还包含上述服务ID。后面叙述这些生成处理的详细情况。
信标发送部1014发送由标识符生成部1013生成的标识符、和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作为信标。具体而言,发送包含ESSID和BSSID的信标。连接处理部1015根据来自终端装置1020的连接请求确立连接。
终端装置1020是连接于基站装置1010从而可以接收上述内容的终端。此外,是连接于服务器装置1030并可以从服务器装置接受信息提供的终端。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专用终端等相当于终端装置1020。
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从基站装置1010发送的信标。具体而言,接收ESSID和BSSID。
服务ID存储部1023保持与基站装置1010的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中保持的服务ID对应的服务ID。该服务ID可以在下载用于再生上述内容的应用程序时被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输入,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设定。
标识符处理部1022取得由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的标识符中所包含的服务器装置1030的地址信息。更具体而言,从由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的ESSID取得服务ID,并与服务ID存储部1023中保持的服务ID对照。在它们一致的情况下,从该ESSID取得上述服务器装置1030的URL。另外,在URL被压缩的情况下,将其解压从而复原为原来的内容。另外,该复原处理成为标识符生成部1013执行的URL生成处理的逆变换处理。
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采用由标识符处理部1022取得的地址信息,向服务器装置1030通知由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的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并取得服务信息。更具体而言,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根据由标识符处理部1022取得的URL,向服务器装置1030接入,并通知由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的BSSID,从而取得与上述服务ID对应的服务信息。此时,经由用于和基站装置1010连接的网络、即无线LAN以外的网络进行接入。例如,经由移动电话网进行接入。
用户接口1025至少具备未图示的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和操作部,提供由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取得的服务信息,促使用户向基站装置1010的连接请求指示。用户接口1025可以在显示部显示该服务信息,也可以从声音输出部进行声音输出。
通过用户从用户接口1025指示连接后,连接处理部1026采用由信标接收部1021接收的标识符、即ESSID向基站装置1010进行连接请求。
服务信息接收部1031接收从基站装置1010的服务信息发送部1012发送来的服务信息和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即BSSID,并存储在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中。
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将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即BSSID和从基站装置1010配送的服务信息建立对应后存储。在设置多个基站装置1010的情况下,存储多个服务信息。
服务信息提供部1033参照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取得与从终端装置1020通知的、用于特定基站装置1010的标识符、即BSSID对应的服务信息,并提供给终端装置1020。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通信系统1100的动作。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基站装置1010的动作的流程图。
服务信息发送部1012从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取得设定了与基站装置1010的MAC地址相同字符串的BSSID、由管理者设定的服务信息和服务器装置1030的URL(S1010)。服务信息发送部1012根据所取得的URL向服务器装置1030接入,并通知BSSID和服务信息(S1011)。
接着,标识符生成部1013从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取得服务ID和上述URL(S1012)。标识符生成部1013根据所取得的服务ID和URL生成ESSID(S1013)。
这里,说明ESSID的生成处理的一例。
在该例中,设URL为“http://www.sanyobroadcastservice.co.jp”,服务ID为“broadserv”。标识符生成部1013结合这两个字符串,生成可以使用的32字符以下的字符串作为ESSID。
首先,利用ZIP形式压缩URL的字符串。据此,生成二进制数据。接着,采用BASE64将所生成的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含有字母数字等的字符串。据此,能够生成可利用的字符串作为ESSID。
返回图5,信标发送部1014定期地发送由标识符生成部1013生成的ESSID和从设备信息存储部1011取得的BSSID作为信标(S1014)。直到处理结束(S1015的“是”)为止,反复执行该信标的发送。
在基站装置1010的处理中,有与终端装置1020的连接处理和基于多点传送的内容配送处理,但省略这些处理的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终端装置1020的动作的流程图。
信标接收部1021在要连接于基站装置1010时,接收从基站装置1010送出的信标(S1020)。在信标中含有ESSID和BSSID。
信标接收部1021成功接收信标后(S1020的“是”),标识符处理部1022判定ESSID中包含的服务ID是否与服务ID存储部1023中保持的服务ID一致(S1021)。在一致的情况下(S1021的“是”),标识符处理部1022进行上述ESSID生成处理的逆变换,取得ESSID中所含有的URL(S1022)。
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根据由标识符处理部1022取得的URL,向服务器装置1030接入(S1023)。与服务器装置1030确立连接后,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通知从基站装置1010接收到的信标中包含的BSSID,从而请求服务信息(S1024)。
服务信息取得部1024成功取得来自服务器装置1030的服务信息后(S1025的“是”),向用户接口1025通知该服务信息。用户接口1025显示该服务信息,并等待来自用户的指示(S 1026)。从用户有连接指示后(S1027的“是”),连接处理部1026向基站装置1010进行连接请求(S1028)。通过基站装置1010许可连接请求后,终端装置1020的未图示的内容接收部从基站装置1010接收内容(S1029)。在处理未结束的期间(S10299的“否”),继续内容的接收。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30的动作的流程图。
服务信息接收部1031从基站装置1010接受BSSID和服务信息的通知后(S1030的“是”),将这些建立对应之后存储在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中。即,更新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的内容(S1031)。
服务信息提供部1033从终端装置1020接受服务信息的请求后(S1032的“是”),从服务信息存储部1032取得与该请求中包含的BSSID对应的服务信息(S1033),并发送到请求源的终端装置1020(S1034)。在系统整体的处理未结束的期间(S1035的“否”),继续以上说明的一连串的服务信息提供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具体而言,不是直接在ESSID中包含应该向用户提供的信息,而是通过包含URL,能够从该URL的服务器装置向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ESSID不仅限制字符数,还将可以使用的字符类别限制为字母数字等。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利用包含汉字、片假名、平假名的自由字符串记述服务信息,能够提供对于用户来说容易阅读、容易理解的信息。
此外,通过压缩URL,即使在URL字符串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包含在ESSID中。此外,通过压缩,可以防止与本自主广播系统非对应的终端装置取得URL。另外,在即使压缩也不能包含于一个ESSID中的情况下,可以分开嵌入多个ESSID中。此外,也可以一起压缩服务ID。
以上,根据几个实施方式2说明了本发明。该实施方式2是例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这些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工艺的组合可以进行种种变形例并且那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在上述ESSID生成处理中,利用ZIP形式进行了压缩,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形式,例如LZH形式进行压缩。此外,采用BASE64对二进制数据进行了编码,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变换方法。此外,在即使不压缩URL也可以包含在一个ESSID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压缩处理。但是,不能限制与本自主广播系统非对应的终端装置接入服务器装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采用可以设定的字符数受限制的标识符向终端装置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

Claims (10)

1.一种基站装置,其配送规定的内容,其特征在于,具备:
标识符生成部,其生成与用于许可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第1标识符不同、包含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的第2标识符;
信标发送部,其发送由所述标识符生成部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所述信标发送部不发送所述第1标识符;和
连接处理部,该连接处理部拒绝基于所述第2标识符的连接请求,许可基于所述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处理部许可基于所述终端装置预先保持的所述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符生成部加密所述第1标识符,
所述信标发送部发送由所述标识符生成部加密后的第1标识符作为信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处理部许可基于通过所述终端装置译解后的第1标识符的连接请求。
5.一种终端装置,其能够从基站装置接收规定的内容,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标识符存储部,其存储用于所述基站装置许可连接请求的第1标识符;
信标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含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与所述第1标识符分别生成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
标识符处理部,其从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信标中包含的第2标识符提取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
用户接口,其提供由所述标识符处理部提取的信息,并提示要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指示;和
连接处理部,其从所述用户接口接受所述连接请求指示后,从所述第1标识符存储部取得与所述第2标识符对应的第1标识符,并采用所取得的第1标识符来对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连接请求。
6.一种终端装置,其能够从基站装置接收规定的内容,其特征在于,具备:
密码密钥存储部,其存储用于译解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的密码密钥,该第1标识符用于所述基站装置许可连接请求;
信标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含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与所述第1标识符分别生成的第2标识符、和所述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作为信标;
标识符处理部,其从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信标中包含的第2标识符提取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
用户接口,提供由所述标识符处理部提取的信息,并提示要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指示;和
连接处理部,其从所述用户接口接受所述连接请求指示后,从所述密码密钥存储部取得用于译解所述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的密码密钥,并利用所取得的密码密钥译解所述被加密的第1标识符,采用译解后的第1标识符对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连接请求。
7.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服务器装置,从所述基站装置配送规定的内容,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具备:
标识符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用于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地址信息的第1标识符,作为用于许可来自所述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标识符;和
信标发送部,其发送由所述标识符生成部生成的第1标识符和用于特定该基站装置的第2标识符作为信标,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信标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标;
标识符处理部,其取得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所述第1标识符中包含的地址信息;和
信息取得部,其经由与用于和所述基站装置连接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向通过由所述标识符处理部取得的地址信息特定的服务器装置通知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第2标识符,并从该服务器装置取得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备:
存储部,其将所述第2标识符和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建立对应之后存储;和
信息提供部,其参照所述存储部,向所述终端装置提供与从所述终端装置通知的第2标识符对应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址信息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所述第1标识符是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所述标识符生成部压缩所述URL,并将压缩后的URL包含在所述ESSID中。
9.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信标接收部,其接收从配送规定的内容的基站装置发送的信标;
标识符处理部,其从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第1标识符,取得用于接入保持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的地址信息;
信息取得部,其从通过由所述标识符处理部取得的地址信息特定的服务器装置,取得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和
用户接口,其提供由所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并提示要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标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特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第2标识符,
所述信息取得部向通过由所述标识符处理部取得的地址信息特定的服务器装置,通知由所述信标接收部接收的第2标识符,并取得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
CN200880105500.4A 2007-09-28 2008-09-24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5995 2007-09-28
JP2007255995A JP5074140B2 (ja) 2007-09-28 2007-09-28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JP2007-255993 2007-09-28
JP2007255993A JP4944723B2 (ja) 2007-09-28 2007-09-28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PCT/JP2008/002643 WO2009041033A1 (ja) 2007-09-28 2008-09-24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768A CN101796768A (zh) 2010-08-04
CN101796768B true CN101796768B (zh) 2013-07-10

Family

ID=4051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550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768B (zh) 2007-09-28 2008-09-24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77944B2 (zh)
CN (1) CN101796768B (zh)
WO (1) WO2009041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6749B2 (en) * 2008-09-08 2012-02-14 Proctor Jr James Arthur Protocol for anonym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167322B2 (ja) * 2010-09-08 2013-03-21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端末
KR101698094B1 (ko) * 2010-09-30 2017-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비스 존에 해당하는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8351354B2 (en) 2010-09-30 2013-01-08 Intel Corporation Privacy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WO2012120189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Nokia Corporation Server address distribution
US8938196B2 (en) 2011-05-18 2015-01-20 Radius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content to a wireless station
EP2701447A1 (en) * 2012-08-22 2014-02-26 Rheinisch-Westfälisch-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network by means of a content identifier
US8923831B2 (en) * 2013-01-10 2014-12-30 Goog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message for a wireless device
JP6068370B2 (ja) * 2014-01-21 2017-01-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情報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138456A (ja) * 2014-01-23 2015-07-30 アプリックスI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ビーコン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2139998B1 (ko) * 2014-03-21 2020-08-03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비콘의 보안을 위한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 제어 장치
US10306128B2 (en) 2014-06-12 2019-05-28 Ebay Inc. Synchronized media capturing for an interactive scene
CN109951435B (zh) * 2014-08-04 2021-03-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标识提供方法及装置和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134586B1 (ko) * 2014-08-28 2020-07-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식 비콘신호 발생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CN105574041B (zh) 2014-10-16 2020-07-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组方法和装置
CN105630345B (zh) 2014-11-06 2019-02-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显示方向的方法和设备
US9629064B2 (en) * 2015-03-20 2017-04-18 Bkon Connect, Inc. Beacon-implemented system for mobile content management
CN105430712A (zh) * 2015-10-30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集标识的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
JP6602212B2 (ja) * 2016-01-25 2019-11-0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68435B2 (en) * 2016-01-29 2022-06-21 Mcafee, Llc Beacon cloud reputation service
CN108268658B (zh) * 2018-02-06 2021-02-26 政采云有限公司 基于MySQL数据库的大文本字段存储方法和系统
CA3165844A1 (en) * 2020-01-30 2021-08-05 Albert F. Elco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aphical symbolic wi-fi service set identifier (ssid) display suppor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68A (zh) * 2002-01-02 2005-05-04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给wlan服务的移动站提供wwan服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05229477A (ja) * 2004-02-16 2005-08-25 Sharp Corp 情報配信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829185A (zh) * 2005-03-03 2006-09-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建立异类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方法
JP2007028304A (ja) * 2005-07-19 2007-02-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親機および子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7255A1 (en) * 1999-08-27 2001-03-08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multimedia terminal for dvb-t and large and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
FI109319B (fi) * 1999-12-03 2002-06-28 Nokia Corp Päätelaitteelle välitettävän elektronisen informaation suodattaminen
US6842460B1 (en) * 2001-06-27 2005-01-11 Nokia Corporation Ad hoc network discovery menu
JP3785108B2 (ja) * 2002-03-28 2006-06-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US6931132B2 (en) * 2002-05-10 2005-08-16 Harris Corporation Secure wireless local or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s
US7607015B2 (en) * 2002-10-08 2009-10-20 Koolspan, Inc. Shared network access using different access keys
US7295524B1 (en) * 2003-02-18 2007-11-13 Airwave Wireles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acilitating management of airspace in wireless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s
JP4543657B2 (ja) * 2003-10-31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505443B2 (en) * 2004-06-24 2009-03-17 Kapsch Traffic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2006042087A (ja) * 2004-07-29 2006-02-09 Toshiba Corp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及び無線接続システム
US7738871B2 (en) * 2004-11-05 2010-06-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between technologically diversified access networks
US7499438B2 (en) * 2005-01-13 2009-03-03 2Wire, Inc. Controlling wireless access to a network
JP4715239B2 (ja) * 2005-03-04 2011-07-0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装置、無線アクセス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JP2007005892A (ja) 2005-06-21 2007-01-11 Nec Corp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無線lan端末、無線lan端末の情報取得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7885602B1 (en) * 2005-10-11 2011-02-08 Aruba Networks, Inc.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security
US7339915B2 (en) * 2005-10-11 2008-03-04 Cisco Technology, Inc. Virtual LAN override in a multiple BSSID mode of operation
US20070129062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Broadcast content request for mobile devices
JP4699226B2 (ja) * 2006-01-31 2011-06-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話システム
US20070254614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Infosys Technologies Ltd. Secure wireless connections using ssid fields
US8166309B2 (en) * 2006-05-01 2012-04-24 Infosys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ecure multi-level network access mechanism using virtual service set identifier broadcast
US8126438B2 (en) * 2006-05-19 2012-02-2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mobile terminal as a location-based reminder
US7577453B2 (en) * 2006-06-01 2009-08-18 Trapeze Networks, Inc. Wireless load balancing across bands
US7664527B2 (en) * 2006-08-04 2010-02-16 At&T Mobility Ii Llc 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zone (NITZ) functionality for non-3GPP devices
US8259691B2 (en) * 2006-09-05 2012-09-0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access point
US8743778B2 (en) * 2006-09-06 2014-06-03 Devicescape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network credentials
US8204502B2 (en) * 2006-09-22 2012-06-19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US20080089305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band mobile access network
US20080181385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Ronald Evel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 to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US8711034B2 (en) * 2007-10-02 2014-04-29 Ricoh Co., Ltd. Geographically self-labeling access points
JP5328141B2 (ja) * 2007-12-05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00074261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roviding access to multiple different services by way of a single network identifier
US8260320B2 (en) * 2008-11-13 2012-09-04 Apple Inc. Location specific content
US9232472B2 (en) * 2010-12-23 2016-01-05 Stmicroelectronics, Inc. Multiple MAC addresses in a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68A (zh) * 2002-01-02 2005-05-04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给wlan服务的移动站提供wwan服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05229477A (ja) * 2004-02-16 2005-08-25 Sharp Corp 情報配信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829185A (zh) * 2005-03-03 2006-09-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建立异类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方法
JP2007028304A (ja) * 2005-07-19 2007-02-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親機および子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77944B2 (en) 2013-07-02
CN101796768A (zh) 2010-08-04
WO2009041033A1 (ja) 2009-04-02
US20100266125A1 (en) 201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768B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CN113364760A (zh) 一种数据加密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867142B (zh) 移动终端设备获取计算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51714B (zh) 下载方法及相关系统和设备
CN1728633B (zh) 提供访问加密内容的方法和设备及产生加密内容包的方法
CN104602238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302706B (zh) 图像防盗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20076300A1 (en) Ke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ontent transmission method, ke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license management apparatus, cont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3188270A (zh) 一种推荐服务器的接入ip地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01183A (zh) 对移动终端上隐私内容进行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15929A (zh) 为提供安全的云服务的动态口令卡、安全云服务提供系统及安全云服务提供方法
CN103024043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1374251B (zh) 一种短信加密的方法及其应用的终端设备
CN103780617A (zh) 视频会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33709B (zh) 一种短信的发送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US20140038650A1 (en) Short message backup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1841785B (zh) 通过手机短信加密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410908A (zh) 下载数据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以及系统
JP5074140B2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CN106130951B (zh) 一种应用商店服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JP2009089004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EP2339782A1 (en) Advertisement obtaining method, system, advertisement client and advertisement server
CN101719198A (zh) 处理前向锁定drm内容的方法和系统及便携式装置
US20150082043A1 (en) Terminal, server and digital content authorization method
CN110955909B (zh) 个人数据保护方法及区块链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ELLA WIRELES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26

Address after: Luxemburg Luxemburg recorded valfor Rui Street No. 50

Patentee after: Hella Wireless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