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3733B -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83733B CN101783733B CN200910077151A CN200910077151A CN101783733B CN 101783733 B CN101783733 B CN 101783733B CN 200910077151 A CN200910077151 A CN 200910077151A CN 200910077151 A CN200910077151 A CN 200910077151A CN 101783733 B CN101783733 B CN 1017837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module
- terminal equipment
- lastest imformation
- application progr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共享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信息聚合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分类存储;服务共享模块,用于将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发送给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采用本发明,可减小终端设备的信息聚合共享开销,并且解决了共享信息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上的社会服务越来越多,互联网资源不断增长,内容不断丰富、全面,大多数人都会同时使用多个的互联网服务,这样,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分散。如何有效地聚合这些互联网信息,并在不同的移动终端用户之间共享聚合的互联网信息就成了当今终端互联网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这种背景下,丰富站点汇总(Rich Site Summary,RSS)便应运而生。RSS是站点与站点之间共享内容(也称聚合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的内容,例如Blog。应用RSS技术,可通过一段项目(如内容的简要介绍)链接到相关的全部内容,这些项目及其相关的链接组成RSS文件(一般称为RSS Feed)。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简单的说,RSS就是一种用来分发和汇集网页内容的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
发布一个RSS Feed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用,如PDA、手机、邮件列表等。而且一个网站联盟(比如专门讨论旅游的网站系列)也能通过互相调用彼此发布的RSS Feed,自动显示网站联盟中其他站点上的最新信息,这就叫RSS聚合。RSS聚合,就是通过软件工具从网络上搜集各种RSS Feed并在一个界面中提供给网络用户进行阅读。移动终端之间可发送RSS Feed,接收到RSS Feed的移动终端可将RSS Feed导入本终端的在线WEB工具或客户端聚合软件工具,并利用该工具从网络侧直接取得相关的互联网服务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但是,现有的RSS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移动终端开销大。现有技术需要在移动终端这样一个小型的硬件设备上架设内部服务器,使客户端之间通过上传/下载方式实现信息共享,由于内部服务器通常消耗资源较大,这样,不仅会增加移动终端的开销,同时也降低了数据共享的效率。
(2)移动终端之间共享RSS受限。现有共享技术在不同移动终端之间共享信息时,要求各移动终端上的共享信息要有标准的格式,才能使各移动终端上能够正常接受和显示,如RSS技术,要求每个移动终端上安装RSS阅读器,才能正确解析共享的RSS Feed。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信息聚合共享技术中存在的移动终端开销大、共享信息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共享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
信息聚合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分类存储;
服务共享模块,用于将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发送给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保存;
终端设备将分类保存的信息转换为该终端设备上的通信应用程序支持的数据格式;
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应用程序将格式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终端设备中设置信息源,当信息源上的信息更新时,获取更新信息,并进行分类存储,从而实现信息聚合。由于分类存储的规则是在终端设备上设置的,因此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从而可满足用户对信息聚合的个性化要求。另外,通过将聚合后的信息进行代码格式转换,再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方式(如短信、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工具等)发送给其他设备,使互联网信息能够得到更为高效、人性化的使用和共享。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通信应用(短信,即使通信工具或电子邮件等)可实现各终端设备之间共享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从而可直接接受和显示这些信息,避免了在终端设备上安装额外的软件和特定格式的制定,更具有通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架设服务器以实现信息共享,也不需要安装特殊的阅读器来显示共享信息,因而减小了终端设备的信息聚合共享开销,并且解决了共享信息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所涉及的应用进行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信息动态聚合以及在本终端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的流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信息动态聚合以及在移动终端之间共享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够实现互联网信息动态聚合和共享的移动终端的架构图。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包括信息聚合模块1、服务共享模块2、通信模块3,其中:
信息聚合模块1可根据预先设置的信息源(通常以URL表示,URL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在Internet的WWW服务程序上用于指定信息位置的表示方法)从互联网下载这些信息源发布的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分类规则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从而实现信息聚合;该模块还可进一步负责将信息聚合共享过程所涉及的应用程序进行注册登记,实现移动终端本地的应用程序对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定制。
服务共享模块2可与移动终端本地的应用程序存在通信接口,该模块可从信息聚合模块1获取聚合后的信息并进行输出,包括:通过移动终端已有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输出到移动终端本地定制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信息聚合模块1输出到通信模块3;
通信模块3与移动终端本地的射频发射模块存在通信接口,该模块接收到服务共享模块2输出的信息后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通信模块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的通信模块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与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通信模块3可包括短信模块、即时通信模块和电子邮件模块。
信息聚合模块1可以通过后台监控程序实现,该模块可包括:下载子模块11、存储子模块12、信息分配子模块13,还可进一步包括注册子模块14和代码转换子模块15,其中:
下载子模块11与互联网络之间存在信息接口,当信息源上的信息发生更新时,该子模块负责从信息源下载更新的信息;
存储子模块12,负责存储下载子模块11下载的信息,并根据设置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存储,从而实现互联网信息的聚合;
注册子模块14,负责对信息聚合共享过程涉及的应用程序进行注册处理,包括将需要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进行注册,从而为其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还可将服务共享模块2和通信模块3进行注册;
代码转换子模块15,负责将信息分配子模块13发送给通信模块3的聚合信息进行代码转换,使通信模块3提供的短信、即时通信或电子邮件等通信应用能够正确识别聚合信息;或者,将信息分配子模块13与通信模块3之间的注册请求和注册响应进行代码转换;
信息分配子模块13,负责各种信息的分发,包括:将服务共享模块2发送的信息分发到通信模块3,将应用程序的注册请求分发到注册子模块14,或者将注册子模块14发送的注册响应分发到应用程序等。信息分配子模块13以及与该子模块进行消息交换的其他模块或子模块可采用类似于总线的机制实现,即信息分配子模块13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广播,其他模块或子模块在判断广播的信息的接收方为本模块时接收该信息。
信息聚合模块1可以是一个轻便的后台程序,它提供一种动态注册机制,允许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本地应用程序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从而可通过广播机制在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聚合模块1中可预先注册有服务共享模块2和通信模块3以及默认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如果移动终端中的通信模块3进行更换,或者增加定制该服务的应用程序或对已定制该服务的应用程序解除定制,则可通过该移动终端提供的注册/解除注册功能实现。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所涉及的应用注册到信息汇聚模块1中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该注册过程可将需要聚合信息的应用程序记录到信息聚合模块1,以便信息聚合模块1将聚合信息发送给这些应用程序。注册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1、需要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向信息聚合模块1发送注册请求。
该步骤中,移动终端用户可根据信息聚合模块1提供的注册界面,选择需要注册的应用程序并发送注册请求,注册请求中可携带应用程序标识或其他可唯一标识应用程序的信息。由于服务共享模块2与各应用程序之间存在通信接口,该注册请求可通过服务共享模块2发送到信息聚合模块1。
步骤22、信息聚合模块1中的信息分配子模块13接收并广播注册请求。
步骤23、注册子模块14接收并处理该注册请求,包括:登记注册信息(如记录应用程序ID)、分配注册ID,并将携带有注册ID的注册响应信息发送到信息分配子模块13。
步骤24、信息分配子模块13广播该注册响应信息。
步骤25、请求注册的应用程序接受该注册响应信息。
该步骤中,服务共享模块2可接收该注册响应信息,并通过与各应用程序之间存在通信接口将其发送给请求注册的应用程序。
如果通信模块3需要向信息聚合模块1进行注册,则其流程与上述流程类似,不同的是,通信模块3发送的注册请求需要经代码转换子模块15进行代码格式转换后发送给信息分配子模块13,代码转换子模块15需要将信息分配子模块13广播的注册响应进行代码格式转换后发送给通信模块3。
已经通过上述注册过程定制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解除定制服务的过程,与上述注册过程类似。
通过上述移动终端,可实现互联网信息在移动终端中的聚合,以及将聚合后的信息在移动终端中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或/和在各移动终端之间共享。下面对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信息聚合和共享的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信息动态聚合以及在本终端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聚合信息的流程。在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动态聚合前,需要在信息聚合模块1中设置互联网信息源,互联网信息源可以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的URL。用户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1提供的信息源设置界面输入信息源信息。动态聚合以及共享互联网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31、下载子模块11根据设置的信息源,监测这些信息源的更新状态,当发现到有信息源进行了信息更新时下载更新的信息;下载子模块11将下载的信息发送到存储子模块12。
步骤32、存储子模块12根据预先设置的分类规则,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该步骤中,移动终端用户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1提供的分类规则设置界面设置分类规则,例如:将来源于URL1的服务信息存储到“音乐”项中,将来源于URL2和URL3的服务信息存储到“新闻”项中,还可以在这些项下面进一步划分一级或多级子项,并设置各项与URL的对应关系。这样,存储子模块12可根据信息来源将其存储到相应的项中,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信息汇聚。
步骤33、存储子模块12将存储的分类信息通过信息分配子模块13发送给定制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
该步骤中,存储子模块12中可保存有应用程序与分类存储的信息的映射关系,如:“音乐”项与应用程序1对应,“新闻”项与应用程序2和3对应。这种映射关系可在应用程序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建立,如,建立应用程序1的ID或注册ID与“音乐”项的映射关系。这样,可将应用程序的ID或注册ID连同聚合后的信息一起发送,使对应的应用程序接收该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共享模块2与各应用程序之间存在通信接口,因此,信息分配子模块13对发送给应用程序的信息进行广播后,服务共享模块2将接收该信息,并根据其中的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在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互联网聚合信息。
进一步的,服务共享模块2得到信息后,可通过现有的显示模块显示该信息。这种显示可以是定时显示,也可以是在信息聚合模块1每次下载更新信息以及进行分类存储后即时显示,还可进一步根据用户的画面编排进行展示,从而确保用户可以得知最新的信息。
图3所示的流程可通过事件机制实现,具体可以是:汇聚模块1下载信息源的更新信息并进行分类存储后下发更新事件,其中携带更新信息以及对应的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定制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实时监听是否有更新事件,当应用程序监听到包含本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的更新事件时,接收该更新事件并提取其中的更新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子模块12在存储更新信息后,也可不主动发送更新信息给定制了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而是由定制了信息汇聚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请求获取更新信息。信息聚合模块1中的信息分配子模块13根据该请求查询存储子模块12中的信息并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应用程序。其中,存储子模块12中保存有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和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的映射关系,应用程序发起的请求中可携带该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这样,信息分配子模块13可根据该应用程序ID或注册ID查询到对应的信息。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信息动态聚合以及在移动终端之间共享聚合信息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41、服务共享模块2获取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
该步骤中,服务共享模块2可从信息聚合模块1中的存储子模块12获取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也可从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获取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进一步的,服务共享模块2还可根据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信息共享规则,从获取的信息中提取符合该规则的信息,例如,移动终端用户设置的信息共享规则可规定仅将“音乐”信息与其他移动终端用户共享。
步骤42、服务共享模块2向信息聚合模块1中的信息分配子模块13发送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并携带该信息的接收方信息(如目的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
步骤43、信息分配子模块13根据该信息的接收方信息匹配目的地址,然后将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进行广播。
步骤44、代码转换子模块15接收广播的信息并进行代码转换并发送给通信模块3,使本移动终端的通信模块3能够正确识别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
步骤45、通信模块3根据该模块的通信协议将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发送给目的移动终端,例如,通信模块3通过GPRS/GSM网络将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发送给目前移动终端。
图4所示的流程可通过应用程序实例方式实现:服务共享模块2获得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后,通过注册子模块14创建连接信息聚合模块1的实例,该实例同时连接信息分配子模块13;服务共享模块2向信息分配子模块13发送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信息分配子模块13广播该信息;目的接收实例接收该信息并将其进行代码格式转换,使通信模块3能够正确识别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并发送给目的移动终端。
以下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络信息动态聚合与共享的一个具体实例:
移动终端通过在信息聚合模块1中设定一些互联网信息源,例如“体育”,“娱乐”,“天气”,“金融”等的URL,信息聚合模块1实时监测信息源上的信息更新情况;当信息源发布新的信息时,信息聚合模块1将获取这些更新信息并分类存储,还可以将获取到的最新的互联网信息进行展示。移动终端本地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框架由信息聚合模块1统一管理,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体育健身、金融证券等)和移动终端特性(本终端最新的应用软件信息等)在框架中添加应用程序(即为应用程序定制信息聚合共享服务),信息聚合模块1还可以将获取到的更新信息发送给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从而在该移动终端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聚合模块1还可以通过代码格式转换,将获取到的更新信息转换成短信格式或者是电子邮件的格式,通过短信或者是电子邮件发送到其他移动终端,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信息聚合模块1中设置一些互联网信息源,当互联网信息更新时,信息聚合模块1就更新信息分类存储而是实现信息聚合,服务共享模块2可将聚合后信息发送给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使这些应用程序不用通过互联网获取更新信息,保证了这些应用程序能够快速地获取所需的更新信息,与现有RSS聚合工具通过设定的RSS源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下载更新RSS源指示的整个页面内容相比,提高了应用程序获取更新信息的效率。
另外,通过将聚合后的信息进行代码格式转换,并提取有效的信息,再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方式(短信、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工具等)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使互联网信息能够得到更为高效、人性化的使用和共享。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的通信应用(短信,即使通信工具或电子邮件等)实现各移动终端之间共享聚合后的互联网信息,从而可直接接受和显示这些信息,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上安装额外的软件和特定格式的制定,更具有通用性。与现有的RSS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在移动终端上按照RSS阅读器,也能正确解析互联网聚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互联网信息的聚合和共享为例进行描述,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应用并不仅限于移动终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终端设备,如PC。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也并不仅限于互联网络,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网络,如局域网。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共享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
信息聚合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分类存储;
服务共享模块,用于将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发送给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
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共享规则对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进行信息提取,并将提取后的信息发送给通信模块;
所述信息聚合模块,包括:
下载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下载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
存储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分类规则,将下载子模块下载的更新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信息分配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共享模块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广播;
代码转换子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分配子模块广播的信息后将其代码格式转换为所述通信模块支持的代码格式,并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更新信息。
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共享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
信息聚合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分类存储;
服务共享模块,用于将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通过信息聚合模块发送给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
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共享规则对信息聚合模块分类存储的信息进行信息提取,并将提取后的信息发送给通信模块;
所述信息聚合模块,包括:
下载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下载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
存储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分类规则,将下载子模块下载的更新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信息分配子模块,用于广播所述存储子模块中存储的更新信息;
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广播的更新信息,并将该更新信息发送给本终端设备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子模块中存储的信息与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相对应;
所述存储子模块进一步用于,发送与所述更新信息对应的应用程序信息;
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信息将所述更新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程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共享模块进一步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更新信息。
6.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设置的信息源从网络上获取所述信息源发布的更新信息,并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保存;
终端设备将分类保存的信息转换为该终端设备上的通信应用程序支持的数据格式;
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应用程序将格式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其他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将分类保存的信息转换为该终端设备上的通信应用程序支持的数据格式之前,还包括:
根据设置的信息共享规则对分类存储的信息进行信息提取。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将所述更新信息分类保存之后,还包括:
将分类保存的信息发送给本终端设备中定制有信息聚合共享服务的应用程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按照设置的分类规则将所述更新信息分类保存之后,还包括:显示分类保存的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7151A CN101783733B (zh) | 2009-01-16 | 2009-01-16 |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7151A CN101783733B (zh) | 2009-01-16 | 2009-01-16 |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83733A CN101783733A (zh) | 2010-07-21 |
CN101783733B true CN101783733B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252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77151A Active CN101783733B (zh) | 2009-01-16 | 2009-01-16 |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837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1846B (zh) * | 2010-12-07 | 2016-09-14 |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信息聚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2811177B (zh) * | 2011-06-03 | 2017-03-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系统 |
CN103248657B (zh) * | 2012-02-10 | 2016-08-31 | 董天群 | 网络发布设备信息方法及其设备信息分享方法 |
CN102710540B (zh) * | 2012-04-28 | 2017-03-22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即时通信中设置发布频道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CN103310017B (zh) * | 2013-07-03 | 2018-05-04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服务搜索方法、系统和搜索服务器 |
CN103401913B (zh) * | 2013-07-17 | 2016-10-05 |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阅读管理方法和系统 |
EP4178177A1 (en) | 2014-02-24 | 2023-05-10 |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 m2m and apparatus |
CN108008925A (zh) * | 2017-11-07 | 2018-05-08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分屏模式下的应用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102417A (zh) * | 2018-07-27 | 2018-12-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统一社交平台上个人动态的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77632A2 (en) * | 2005-10-20 | 2007-04-25 | Intro Mobile Co., Ltd. | Method and server for extracting content based on RSS |
CN1960303A (zh) * | 2006-09-25 | 2007-05-09 | 郭枭业 | 一种在电脑上浏览wml或rss网页的方法及其计算机装置 |
CN1972251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
CN101291304A (zh) * | 2008-06-13 | 2008-10-22 | 清华大学 | 可移植的网络信息共享方法 |
-
2009
- 2009-01-16 CN CN200910077151A patent/CN1017837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77632A2 (en) * | 2005-10-20 | 2007-04-25 | Intro Mobile Co., Ltd. | Method and server for extracting content based on RSS |
CN101103349A (zh) * | 2005-10-20 | 2008-01-09 | 易拓梦百有限公司 | 基于rss的内容提取方法、内容提取服务器和用于管理其的装置以及利用其来提供移动通信终端待机画面的系统 |
CN1972251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
CN1960303A (zh) * | 2006-09-25 | 2007-05-09 | 郭枭业 | 一种在电脑上浏览wml或rss网页的方法及其计算机装置 |
CN101291304A (zh) * | 2008-06-13 | 2008-10-22 | 清华大学 | 可移植的网络信息共享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83733A (zh) | 2010-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3733B (zh) | 一种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聚合共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8923831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message for a wireless device | |
CN102158539A (zh) | 动态联合内容传送系统和方法 | |
CN102761532B (zh) | 网络视频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1110840A (zh) | 用于动态移动内容传送的推框架 | |
US2008027597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feed delivery to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WO2006081725A1 (fr) | Méthode et système pour assortir la page web d’un terminal mobile de communication | |
CN101083633B (zh) | 信息搜索系统及搜索方法 | |
CN101616132A (zh) |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
WO2012151980A1 (zh) | 业务处理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 |
CN102917061A (zh) | 资源同步方法和系统 | |
JP4982139B2 (ja) | 中継サーバ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 |
US6961758B2 (en) | Personalized internet content server system | |
EP1872525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mobile applications | |
US20090192989A1 (en) | Social contact service system for internet connected digital photo | |
CN102083053B (zh) | 一种通过电话信息台获取后向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8920642A (zh) | 校园信息发布系统 | |
CN102780680A (zh) | Sns平台数据回推方法及系统 | |
AU201226139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putting information to mobile terminal as well as mobile terminal | |
JP4963475B2 (ja) | コンテンツ更新情報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制御サーバ、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8359383B2 (en) | Ubiquitous service framework system for supporting service in multiple domain and method thereof | |
JP2002342213A (ja) | 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 |
US20140324815A1 (en) | Search infrastructure representing hosting client devices | |
CN101083800A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信息存储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JPWO2002044905A1 (ja) | コンテンツ提供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