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54401B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4401B
CN101754401B CN200810239865.8A CN200810239865A CN101754401B CN 101754401 B CN101754401 B CN 101754401B CN 200810239865 A CN200810239865 A CN 200810239865A CN 101754401 B CN101754401 B CN 101754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ture sequence
hich
physical resource
sequence group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9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4401A (zh
Inventor
邢艳萍
李晓卡
贾民丽
刘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239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4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网络侧为用户分配E-HICH;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HSPA+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Description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是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提出的一种上行增强方案,通过码道资源、功率资源共享等策略以达到最大化上行吞吐量。 
HSUPA的数据传输分为调度传输与非调度传输。调度传输的流程如图1所示: 
a、UE缓存中有上行增强数据等待发送,UE发送E-RUCCH(E-DCHRandom access Uplink Control Channel,E-DCH随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请求调度资源; 
b、基站根据收到的调度请求信息进行资源调度,并在E-AGCH(E-DCHAbsolute Grant Channel,E-DCH绝对许可信道)上发送资源许可信息; 
c、UE根据收到的资源调度信息,进行增强传输格式组合(E-TFC)选择,选择合适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之后进行编码、调制,在E-PUCH(E-DCH Physical Uplink Channel,E-DCH物理上行信道)上发送上行增强数据; 
d、基站收到E-PUCH之后,进行解码处理,根据CRC校验得到ACK/NACK信息,编码之后映射到E-HICH(E-DCH HARQ acknowledge Indicator Channel,E-DCH HARQ应答指示信道)上反馈给该UE; 
这样,UE就完成了一次调度传输过程的数据发送。 
其中,反馈的E-HICH物理信道由E-AGCH上的2比特EI(E-HICHIndicator,E-HICH指示)指示。具体来说,在数据传输前,网络侧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为UE配置最多四条E-HICH,并分别进行编号,指示每一条E-HICH的物理资源和训练序列(midamble)分 配信息。基站通过E-AGCH上的EI指示该次传输将在四条中的哪一条E-HICH上反馈。 
E-HICH上的ACK/NACK编码方法为将1比特的ACK或者NACK信息与80比特长的正交序列异或。其中,正交序列由E-PUCH所占用的物理资源以及一个固定的随机化过程得到。具体来说,协议规定了一个80阶的正交矩阵C80,在ACK/NACK编码时,从该正交矩阵中取出某一行80长序列(C80,r’,n),其中,r’表示80阶正交矩阵的第r’行。r’是由r通过一个随机化过程得到的。r′=P(r,SFN′,MidambleCode),其中SFN’为E-HICH的系统子帧号,MidambleCode为小区指定的基本Midamble码序列,P为一个伪随机序列。 
r为逻辑资源标签ID,与E-PUCH所占物理资源存在映射关系: 
r = 16 ( t 0 - 1 ) + ( q 0 - 1 ) 16 Q 0
其中: 
t0为分配时隙中的最后的时隙,即最大时隙号(1,2,..,5); 
q0为t0时隙内的最小信道化码号(1,2,...,Q0); 
Q0为t0时隙最小信道化码号采用的扩频系数。 
逻辑资源标签ID与E-PUCH所占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如图2所示。 
HSUPA中的非调度传输与调度传输不同,不需要等待基站通过E-AGCH分配物理资源,E-PUCH资源预先由网络侧配置并通知UE。同时,网络侧为UE配置反馈的一条E-HICH,通知UE该E-HICH的物理资源和midamble分配以及所采用的签名序列组序号。该签名序列组的序号k取值范围为0到19。每一组签名序列包括4个正交序列,为上述80阶正交矩阵的第4*k,4*k+1,4*k+2和4*k+3行。UE在网络侧分配的E-PUCH上直接发送上行数据,并在配置的E-HICH上接收基站的ACK/NACK反馈和针对E-PUCH信道的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和SS(Synchronisation Shift,同步偏移)。 
此时,ACK/NACK和TPC、SS的编码采用如下方法: 
将80个正交序列分成20组,每组包括4个具有连续逻辑资源标签ID的序列。所述80个正交序列即80阶正交矩阵C80,与调度传输相同。对于每个 非调度传输用户,高层会为其分配一组来表示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指示(ACK/NACK)和TPC/SS命令。四个序列中的第一个码(逻辑资源标签ID最小的码)用来表示ACK/NACK消息,其他三个序列中的一个用来隐含地表示TPC/SS命令。 
现有的HSUPA技术中,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采用不同的E-HICH,即小区内配置的E-HICH会被区分为调度类型的E-HICH和非调度类型的E-HICH。调度E-HICH上只承载ACK/NACK,为某个用户的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基站根据为该用户分配的调度E-PUCH的物理资源确定编码时使用的正交序列。编码后在EI所指示的那一条调度E-HICH向该用户进行反馈。而非调度E-HICH上除了承载ACK/NACK以外,还承载了针对E-PUCH的TPC和SS命令。网络侧预先为每个非调度传输用户分配一条非调度E-HICH以及一个签名序列组。当基站为某个用户的非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使用为该用户分配的一组正交序列按照上述非调度传输时ACK/NACK和TPC、SS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并在该非调度E-HICH上向该UE进行反馈。 
在HSPA+(3GPP HSPA的增强技术)的CPC(Continuous PacketConnectivity,连续性分组连接)研究中,为了更好地支持VoIP传输,引入了半持续调度的分配方法。即基站发送一次E-AGCH为UE分配半持续的物理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一定的重复周期。之后,基站也可以再次发送E-AGCH调整UE的半持续资源分配。在调整之前,UE可以在基站分配的半持续资源上直接发送上行数据,并在E-HICH上接收反馈。由于基站不再为每一次调度传输发送E-AGCH命令,针对E-PUCH的TPC和SS就需要承载在E-HICH上。所以,需要按照非调度传输的方式进行反馈,即网络侧预先为UE配置反馈的E-HICH物理资源以及一个签名序列组。 
这种半持续调度的分配方法减少了控制信道开销,一个小区可以采用半持续资源分配方式支持更多的VoIP用户。为了反馈HARQ应答消息和TPC、SS,需要为每个VoIP用户预先配置一条非调度E-HICH以及一个签名序列组,并通过RRC信令通知UE,这种配置为静态配置,即使用户没有数据传输,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为该用户分配的E-HICH和签名序列组。如果有2个用户配置的是相同的E-HICH以及相同的签名序列组,则基站不能在同一个TTI内同时调度这两个用户,对调度灵活性造成了限制。而如果为每一个用户配置不同的签名序列组或者E-HICH,由于一条非调度E-HICH最多只有20个码组,当小区内的用户数大于20时,就必须至少配置2条非调度E-HICH,造成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更大,从而使得用来传输数据的物理资源减少。可见,这种资源分配方式限制了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以提高HSPA+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侧为用户分配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所述签名序列组中的签名序列为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的空闲的正交序列; 
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传输。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系统,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 
信道分配单元,用于为用户分配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所述签名序列组中的签名序列为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的空闲的正交序列; 
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 
承载单元,用于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传输。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信道接收单元,用于接收E-HICH,所述E-HICH为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或者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配置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 
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 
解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E-HICH进行解码,获得所述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网络侧为用户分配E-HICH,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的反馈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从而实现了用户间共享签名序列,提高了HSPA+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根据网络侧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根据所述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E-HICH进行解码,获得所述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实现了对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中资源动态分配的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HSUPA系统调度传输的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逻辑资源标签ID与E-PUCH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反馈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组的一种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组的另一种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反馈信息传输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所使用的签名序列组静态配置方式,使得控制信道资源占用较大,影响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的问题。网络侧预先配置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只需根据E-PUCH的物理资源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即可确定签名序列组,从而实现了用户间共享签名序列,支持更多的用户。网络侧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 
参照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侧为用户分配E-HICH。 
所述E-HICH可以是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也可以是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由于在进行调度传输的反馈时,使用的签名序列与调度E-PUCH物理资源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时隙1至时隙5,每个时隙对应16个正交序列,共80个。当系统支持较多VoIP用户时,由于该业务具有对称性,所以上下行资源的配置相对对称,即除时隙0外的6个时隙,不会出现上行或者下行占用5个时隙的情况。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会为基站配置E-PUCH的资源池,即调度和非调度E-PUCH可以占用的物理资源,典型配置下一个小区内配置用作E-PUCH的时隙会小于5。在不改变调度传输的反馈方式基础上,调度传输E-HICH上所需要的正交序列将小于80,为16*用作E-PUCH的时隙个数。 
因此,在进行非调度传输或半持续调度传输的反馈时,可以利用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这些空闲的正交序列,作为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 反馈时使用的签名序列组。 
步骤302,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 
步骤303,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 
步骤304,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 
为了使用户正确得到所述反馈信息,网络侧还需要将分配的E-HICH通知所述用户,并将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用户。 
这样,所述用户就可以根据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然后根据确定的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E-HICH进行解码,获得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反馈信息。 
如果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中包含多个签名序列组,则网络侧可以与所述用户约定签名序列组的选择方式,所述用户根据所述选择方式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签名序列组。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区分接收的E-HICH是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还是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E-HICH,因此,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时,用户可以根据系统的约定或者根据网络侧的通知来决定在半持续调度或者非调度传输时,在接收到E-HICH后,是否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获得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反馈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与现有技术兼容,而且对现有设备也不需要大的改动,有效地节省了设备成本。 
下面举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例如,网络侧将时隙2和时隙3配置为E-PUCH资源池。 
(1)假设网络侧配置了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组的对应关系,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如图4所示,时隙2的第一个SF=4的码道对应第0号签名序列组,第二个SF=4的码道对应第2号签名序列组,以此类推。 
如图5所示,时隙2的第一个SF=2的码道对应第16号签名序列组。 
这种情况下,签名序列组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中的非调度传输的签名序列组相同。 
(2)假设网络侧配置了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如图4所示,时隙2的第一个SF=4的码道对应第0、1、2、3号签名序列, 
如图5所示,时隙2的第一个SF=2的码道对应第60、62、64和66号签名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E-PUCH物理资源对应的签名序列可以是不连续的。 
具体来说,上述对应关系由RNC(无线网络控制器)确定,并分别通知基站和用户。此外,RNC为用户配置一条E-HICH,该E-HICH可以为调度类型的E-HICH,也可以为非调度类型的E-HICH。 
以网络侧配置了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为例,当基站为该用户分配了半持续调度资源时,例如分配了时隙3,第二个SF=2的物理资源,则在反馈时,使用第19号签名序列组(对应第76至第79号签名序列)按照非调度反馈的方式进行编码,并在RNC配置的E-HICH上反馈。具体来说,使用第76号码表示ACK或者NACK,使用第77、78、79号码的原码或者反码表示TPC和SS。 
进一步地,上述半持续调度分配的物理资源可能只有一个TTI。这时,基站在分配的E-HICH上只反馈ACK或者NACK,使用为该用户分配的签名序列组中的特定签名序列,例如该组中编号最小的签名序列,或者由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此时用来反馈ACK或者NACK的正交序列。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对于非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SS;对于半持续调度传输,如果E-AGCH上未携带EI信息,并且为所述用户只分配了一个TTI的物理资源,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否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 以及TPC和SS。 
可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为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从而实现了用户间共享E-HICH签名序列,提高了HSPA+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传输系统,图6示出了该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配置单元601、信道分配单元602、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603、编码单元604和承载单元605。其中: 
配置单元601,用于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信道分配单元602,用于为用户分配E-HICH,所述E-HICH为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或者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603,用于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编码单元604,用于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承载单元605,用于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 
为了使所述用户正确得到所述反馈信息,在该实施例的的系统中,还可进一步包括:信道通知单元606和配置信息通知单元607。其中,信道通知单元606,用于将分配的E-HICH通知所述用户;配置信息通知单元607,用于将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单元可以分布于不同的网络实体中,比如,所述配置单元601和信道分配单元602可以位于RNC中,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603、编码单元604和承载单元605可以位于基站中。 
在进行非调度和半持续调度传输反馈时,信道分配单元602为用户分配E-HICH,所述E-HICH可以是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也可以是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603根据配置单元601中预先配置的 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然后由编码单元604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承载单元605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E-HICH上传输。具体过程可参照前面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也同样支持半持续调度分配的物理资源只有一个TTI的应用场景。这时,系统在分配的E-HICH上只反馈ACK或者NACK,使用为该用户分配的签名序列组中的特定签名序列,例如该组中编号最小的签名序列,或者由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此时用来反馈ACK或者NACK的正交序列。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对于非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SS;对于半持续调度传输,如果E-AGCH上未携带EI信息,并且为所述用户只分配了一个TTI的物理资源,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否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SS。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在为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正交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从而实现了用户间共享签名序列,提高了HSPA+系统支持的用户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如图7所示,是该用户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信道接收单元701、配置信息接收单元702、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703和解码单元704。其中:信道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E-HICH,所述E-HICH为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或者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配置信息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解码单元704,用于根据所述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E-HICH进行解码,获得所述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 
如果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中包含多个签名序列组,则所述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703根据与所述网络侧约定的选择方式确定所述签名序列组。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根据网络侧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根据所述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E-HICH进行解码,获得所述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实现了对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中资源动态分配的支持。 
当然,对于用户设备来说,是不区分接收的E-HICH是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还是非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E-HICH。因此,在具体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时,可以根据系统的约定或者根据网络侧的通知来决定在半持续调度或者非调度传输时,在接收到E-HICH后,是否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E-HICH进行解码,获得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反馈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与现有技术兼容,而且对现有设备也不需要大的改动,有效地节省了设备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为用户分配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当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所述签名序列组中的签名序列为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的空闲的正交序列;
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将分配的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通知所述用户,并将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用户;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
所述用户根据确定的签名序列组对接收的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进行解码,获得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的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中包含多个签名序列组,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与所述用户约定签名序列组的选择方式;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选择方式确定所述签名序列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非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同步偏移SS;
对于半持续调度传输,如果E-AGCH上未携带E-HICH指示EI信息,并且为所述用户只分配了一个TTI的物理资源,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否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SS。
5.一种反馈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
信道分配单元,用于为用户分配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
签名序列组确定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的非调度传输或者半持续调度传输进行反馈时,根据预先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签名序列组,所述签名序列组中的签名序列为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的空闲的正交序列;
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签名序列组按照非调度传输反馈时所用的编码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编码;
承载单元,用于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承载到所述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上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信道通知单元,用于将分配的调度传输类型的E-HICH通知所述用户;
配置信息通知单元,用于将配置的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组的对应关系或者E-PUCH物理资源与签名序列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非调度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同步偏移SS;
对于半持续调度传输,如果E-AGCH上未携带E-HICH指示EI信息,并且为所述用户只分配了一个TTI的物理资源,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否则对应的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以及TPC和SS。
CN200810239865.8A 2008-12-19 2008-12-19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01754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865.8A CN101754401B (zh) 2008-12-19 2008-12-19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865.8A CN101754401B (zh) 2008-12-19 2008-12-19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401A CN101754401A (zh) 2010-06-23
CN101754401B true CN101754401B (zh) 2014-08-27

Family

ID=4248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9865.8A Active CN101754401B (zh) 2008-12-19 2008-12-19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4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043B (zh) * 2012-01-11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在数据发送中使用中导码的方法及站点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6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1123470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认指示信道上的消息复用、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1188486A (zh) * 2006-11-15 2008-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增强系统中非调度资源和调度资源共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6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1123470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认指示信道上的消息复用、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1188486A (zh) * 2006-11-15 2008-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增强系统中非调度资源和调度资源共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401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9922B (zh) 提供控制資訊以支援高速下鏈及上鏈方法及系統
CN101562894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02047603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2082641B (zh) 一种传输多比特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69663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0501175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igna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m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54395B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0803552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特別な送信内容の表示
CN10729567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68153B (zh) 一种实时小分组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21990A (zh) Harq-ack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46959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1499890B (zh) 一种对非调度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72039B (zh) 多用户共享物理资源的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0579320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616057B (zh) 一种上行传输增强中资源释放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54401B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238682B (zh) 一种用于分配通信资源的方法以及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79512B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60327B (zh) 一种实现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
CN101605354B (zh) 一种上报业务缓存数据量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1155017A (zh) 指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殊传输
CN102202379B (zh) 多载波hsupa系统的载波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51511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hared up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101925081B (zh) 一种e-hich信道质量检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