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44521A -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 Google Patents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4521A
CN101744521A CN200810220074A CN200810220074A CN101744521A CN 101744521 A CN101744521 A CN 101744521A CN 200810220074 A CN200810220074 A CN 200810220074A CN 200810220074 A CN200810220074 A CN 200810220074A CN 101744521 A CN101744521 A CN 101744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less cup
heater
cup courage
little
insula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220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4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4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4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内胆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主要是通过内表面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的凹槽结构加热装置,对外表面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小盅胆进行优化高效的红外辐射方式加热,在烹饪营养保留好、味道鲜美的基础上获得了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的有益效果,克服了原隔水式电炖盅能源浪费大、加热时间过长、热效率低的不足。

Description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能加热的烹调装置,尤其是一种不需在小盅胆与加热装置之间加水的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能的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小盅胆电炖盅。
背景技术
由于紫砂、陶瓷等非金属小盅胆电炖盅不会产生过多铝等金属离子及不会脱落不沾涂层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反而有部分材料可以溶解出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可以让水呈更利于人体健康的弱碱性、让食物口感更好、具有回归自然风味等优点,已逐渐受越来越多家庭的喜爱和使用,尤其广泛用于炖汤、炖粥、炖滋补糖水。并且,由于家庭里各个成员的年龄、性别、体质、身体健康状况等均不相一致,就导致各人所需摄入的营养素或炖汤、炖粥、炖滋补糖水所需搭配的中药材、食物是不同的,并各人的口感亦存在差异,因而个性化的电炖盅就成了人们更高的追求。
目前已有一种隔水蒸炖式电炖盅,如中国专利2007年7月11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920098Y的名为“一种电炖盅”,它包括底座、盅体、盅盖、两个以上小炖盅、小炖盅下的带定位结构和透气孔的垫板、电控制装置、设置在底座底部上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与盅体底部通过硅胶圈紧密压合,在加热盘上方形成一密封隔水的水槽。使用时在水槽加水,水受热后再通过水本身或水蒸汽间接将热量传递给装有食物的小炖盅。该种电炖盅由于额外多加热了小炖盅外的水、水的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排出盅体外、水与水蒸气温度较低加热慢等原因,而导致能源浪费大和加热时间过长,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隔水蒸炖式电炖盅的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包含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混入金属的复合材料所制造的小盅胆、加热装置、壳体、电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小盅胆为两个以上,置于壳体之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各小盅胆的下方或周围,并与各小盅胆为完全不接触或部分接触,在各小盅胆外表面的没有与加热装置相接触的地方形成热空气对流腔,在各小盅胆外表面的没有与加热装置表面相接触但存在相对关系的地方形成热辐射间隙。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一位于各小盅胆下方的板状结构,加热装置的电热元包嵌在其本体内或外露设于其表面。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边缘高于底板中央的盘状或桶状凹槽结构体,加热装置的电热元包嵌在其本体内或设于其内腔或固定于其外壁。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数目与小盅胆的数目一致的两个以上,并分别包套着每个小盅胆。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相互在底部或侧壁或上缘连接而成为多凹槽的一体化结构。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没有底板的环状结构体。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表面的与小盅胆外表面形成热辐射间隙的地方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小盅胆的外表面有红外吸收材料层。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小盅胆的外壁包裹有金属材料层。
在上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中,其中,所述各小盅胆的边缘套设有带凹沟的托盘;所述小盅胆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加热装置与小盅胆外表面相对的表面分别为螺纹面、蜂窝面、条纹面或带凸起的面;所述加热装置与各小盅胆外表面不相对的表面为红外线反射面。
本发明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隔水蒸炖式电炖盅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不需隔水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原额外加热所隔的水与水的不断汽化而浪费的热量,并且,加热装置的温度可调节幅度更大,在给食物升温阶段可调节到较高温度,加快了加热速度,可减少烹饪时间和节约能源。
2.通过在凹槽结构加热装置的与小盅胆相对的表面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可以使之成为一个较大面积的红外辐射加热器,极大增强其红外加热效果,如铝质加热装置在表面覆涂红外辐射涂料以后,一般其红外法向全发射率就马上能从0.3以下提高到0.8以上,选用更优质红外辐射涂料甚至可提高到0.9以上,为原来的三倍以上;将加热装置的外表面设为红外线反射面,减少了热量外丢,更增强了其定向辐射加热作用。
3.由于物体对与自身红外辐射的波长、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理特性,一个好的辐射体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吸收体,通过在小盅胆外表面设置红外吸收材料层,并可选用与加热装置红外吸收材料层的相对辐射能谱相匹配的材料而形成共振,从而达到匹配吸收的最优效果,极大的提高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的红外线热传递效率。
4.再通过加热装置和小盅胆表面形状设计,增大红外线的有效辐射及吸收的面积,尽可能地更好提高红外辐射的热传递能力。
5.本发明技术方案能以红外辐射方式的传热为主、以空气对流方式加热为辅,还可兼顾传导的加热方式,各方式有机结合,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了加热装置对小盅胆的热传递效率大大提高、加热速度快、节约能源的有益目的。
6.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具有小盅胆受热均匀、调温方便,而令小盅胆内食物达到营养保留全面、味道鲜美的高品质烹饪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案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使用的一种红外辐射涂料的相对辐射能谱曲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加热装置
3-小盅胆
4-托盘
5-盖体
6-相对辐射能谱曲线
101-隔热层
201-红外辐射材料层
202-管状电热元件
203-带状电热元件
204-悬浮装置
205-防护网
206-安装支架
207-感温探头
208-红外线反射面
301-红外吸收材料层
302-大盅胆
401-凸边
402-凹槽
403-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的侧面由外到内依次包含有壳体1、隔热层101、在底部和侧壁相连的多凹槽结构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每个凹槽内的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小盅胆3,它还含有电控制装置、位于加热装置2上方吊托住小盅胆3的托盘4、壳体1上部的透明盖体5。其中,托盘4包含有外缘的凸边401、支托着小盅胆3边缘的凸环403和之间的凹槽402,加热装置2为在底部包嵌着管状电热元件202的铝、铜、铁等多凹槽结构导热体,每个小盅胆3的上方还搭配有相匹配的胆盖。加热装置2的各凹槽内表面与各小盅胆3的外表面相对但不接触,之间形成热辐射间隙。加热装置2的各凹槽内表面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201,并其侧部为螺纹面,底部为平滑面。加热装置2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面208,可以通过表面抛光、覆盖锌层、钛层等技术来实现。小盅胆3的外表面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301。
小盅胆3的外表面也可设置成蜂窝、螺纹、条纹等结构面而增大红外吸收面积和空气对流受热面积;加热装置2的内表面也可设置有凸脊来减少与小盅胆3外表面的摩擦面积,从而避免红外辐射材料层201或红外吸收材料层301的磨损。
电控制装置可包含有定时装置或变档装置或感温装置,可以是机械式控制也可是微电脑式控制。
红外辐射材料层201和红外吸收材料层301的相对辐射能谱相匹配,并均可选用红外辐射涂料涂层,或选用经热渗镀、溅射镀、真空蒸发镀、热喷涂、冲击镀、电镀、阳极氧化、化学镀、化学转化、离子镀、化学气相镀、离子注入、搪瓷、瓷釉烧结等物理、化学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一种或多种而形成的含有红外辐射材料或红外吸收材料的高红外辐射率或高红外吸收率的复合层。红外辐射材料层201也可以选用具有较高红外发射率的紫砂、陶瓷或矿石材料制备,红外吸收材料层301也可选用将红外辐射材料混入小盅胆3的外层或本体的制造材料之中而制成。其中,所选用的红外辐射涂料应符合国家《红外辐射涂料通用技术条件》(中国国标号:GB/T 4653-1984)等相关标准,加热装置2的表面覆盖了红外辐射材料层201而相当一个红外加热器,实施时也应符合国家《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中国国标号:GB/T 7287-2008)等标准。
为增强红外辐射材料层201或红外吸收材料层301与加热装置2或小盅胆3的结合强度,可以对加热装置2或小盅胆3表面进行清洁、毛化等前置处理。红外辐射材料层201或红外吸收材料层301的厚度可根据其实际的材料性能和使用需要进行确定。红外辐射材料层201的厚度一般为1000μm以内,可以优选在20μm~130μm范围,常用的为100μm。红外辐射材料层201可以设置有蜂窝状、颗粒状、螺纹状、条纹状、晶格状构造而提高其有效辐射面积提高红外辐射传热能力。
红外辐射材料层201或红外吸收材料层301,可以含有经试验红外辐射能力相对较强的:钴、铜、钾、钙、钛、钡、锰、铁、镍、锌、锂、铍、硼、镁、铝、硅、银、锶、钨、金、镧、铈、钽、铌、钍、钇、钒、钼、铬、锗、硒、锆等单质或其化合物成分,化合物可以是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氟化物和硼化物,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也可选用含其它成分的红外辐射材料或红外吸收材料。
为增强审美价值,可将红外辐射材料层201或红外吸收材料层301调配成不同的颜色和设置有各种图案。
红外吸收材料层301也可根据需要,由红外吸收材料混合、调制成陶瓷釉浆后覆盖在小盅胆3外表面烧结而成,也可将红外吸收材料混入小盅胆3的造成材料之中制成。
小盅胆3也可以是由非金属与铁、铝、铜等金属混合的复合材料,经烧结或其它工艺制成,以改善其硬度等物理性能。
第二实施例
如图3图、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的侧面由外到内依次包含有壳体1、隔热层101、单凹槽结构的加热装置2、多个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小盅胆3,它还含有电控制装置、位于加热装置2上方吊托住小盅胆3的托盘4、壳体1上部的透明盖体5、承托住加热装置2的悬浮装置204。其中,托盘4包含有外缘的凸边401、支托着小盅胆3边缘的凸环403和之间的凹槽402,加热装置2含有被包嵌在底部本体里的管状电热元件202和固定于外侧部的带状电热元件203。加热装置2的凹槽内表面与各小盅胆3的外表面相对但不接触,之间形成热辐射间隙。加热装置2的凹槽内表面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201,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面208,可以通过表面抛光、覆盖锌层、钛层等技术来实现。小盅胆3的外表面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301。
为达到一物多用的节约资源目的,还可配置一个与加热装置2相匹配并外表面有红外辐射吸收材料层301的大盅胆302,可与小盅胆按实际需要交换使用。
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的侧面由外到内依次包含有壳体1、隔热层101、单凹槽结构的加热装置2、多个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小盅胆3,它还含有电控制装置、位于加热装置2上方吊托住小盅胆3的托盘4、壳体1上部的透明盖体5。其中,托盘4包含有外缘的凸边401、支托着小盅胆3边缘的凸环403和之间的凹槽402,加热装置2含有内表面底部的安装支架206、固定于安装支架206上的管状电热元件202,和设置在管状电热元件202与小盅胆3底部之间的防护网205。加热装置2的凹槽内表面与各小盅胆3的外表面相对但不接触,之间形成热辐射间隙。小盅胆3的外表面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301。管状电热元件202和防护网205的表面也可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
第四实施例
如图7图、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包含有壳体1、壳体1之内的隔热层101、隔热层101之内的多个分开的凹槽结构加热装置2、每个加热装置2凹槽内的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小盅胆3、位于加热装置2上方吊托住小盅胆3的托盘4、壳体1上部的透明盖体5、电控制装置。其中,托盘4包含有外缘的凸边401、支托着小盅胆3边缘的凸环403和之间的凹槽402,每个加热装置2含有被包嵌在底部本体里的管状电热元件202,每个加热装置2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电控制装置的感温探头207,在每个小盅胆3的上方还搭配有相匹配的胆盖。每个小盅胆3与各个加热装置2在底部相接触,而小盅胆3外侧面与加热装置2内侧面不接触但相对形成热辐射间隙,并分别设有红外吸收材料层301和红外辐射材料层201。加热装置2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面208,可以通过表面抛光、覆盖锌层、钛层等技术来实现。
小盅胆3的外壁也可包裹有金属材料层,加强导热。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所选用的一种红外辐射涂料的相对辐射能谱曲线6,其红外辐射涂料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0.75μm~1000.0μm全波段之内的2.5μm~25.0μm的波段,尤其是集中在波长5.0um~15.0um的范围。并经实验,2.5μm~25.0μm波段为高载能波,采用主辐射能量波段在该范围的红外辐射材料或红外吸收材料具有较好的传热应用价值。所选用的该种红外辐射涂料为低温红外辐射涂料并在工作时的法向全发射率约为0.86。
红外辐射涂料可以为有机粘结剂液体涂料、水性液体涂料、粉末涂料或其它形态的涂料。
由于同一红外辐射材料在自身温度升高后,其相对辐射能谱曲线会稍向左偏移,以及节能电热锅在加热升温阶段,其小盅胆的温度一般要低于加热装置2的温度,所以加热装置2选用与小盅胆红外吸收材料的相对辐射能谱曲线相对应并略向右偏移红外辐射材料,可以达到更加完美的红外辐射传热效果。
应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修改、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它包含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混入金属的复合材料所制造的小盅胆、加热装置、壳体、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盅胆为两个以上,置于壳体之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各小盅胆的下方或周围,并与各小盅胆为完全不接触或部分接触,在各小盅胆外表面的没有与加热装置相接触的地方形成热空气对流腔,在各小盅胆外表面的没有与加热装置表面相接触但存在相对关系的地方形成热辐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一位于各小盅胆下方的板状结构,加热装置的电热元包嵌在其本体内或外露设于其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边缘高于底板中央的盘状或桶状凹槽结构体,加热装置的电热元包嵌在其本体内或设于其内腔或固定于其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数目与小盅胆的数目一致的两个以上,并分别包套着每个小盅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相互在底部或侧壁或上缘连接而成为多凹槽的一体化结构。
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任一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没有底板的环状结构体。
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不隔水式节能电热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表面的与小盅胆外表面形成热辐射间隙的地方覆盖有红外辐射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盅胆的外表面有红外吸收材料层。
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盅胆的外壁包裹有金属材料层。
1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小盅胆的边缘套设有带凹沟的托盘;所述小盅胆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加热装置与小盅胆外表面相对的表面分别为螺纹面、蜂窝面、条纹面或带凸起的面;所述加热装置与各小盅胆外表面不相对的表面为红外线反射面。
CN200810220074A 2008-12-17 2008-12-17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Pending CN101744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0074A CN101744521A (zh) 2008-12-17 2008-12-17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0074A CN101744521A (zh) 2008-12-17 2008-12-17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4521A true CN101744521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7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0074A Pending CN101744521A (zh) 2008-12-17 2008-12-17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452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526A (zh) * 2012-12-21 2015-09-16 梁在馥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CN106175470A (zh) * 2016-09-28 2016-12-07 合肥海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锅的发热板
CN112426032A (zh) * 2020-11-18 2021-03-02 广东烯陶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
CN112914327A (zh) * 2021-03-30 2021-06-08 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复合体微量元素缓释壶制作方法
CN114794888A (zh) * 2021-12-31 2022-07-2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盖体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526A (zh) * 2012-12-21 2015-09-16 梁在馥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CN104918526B (zh) * 2012-12-21 2017-10-03 梁在馥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CN106175470A (zh) * 2016-09-28 2016-12-07 合肥海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锅的发热板
CN112426032A (zh) * 2020-11-18 2021-03-02 广东烯陶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
CN112914327A (zh) * 2021-03-30 2021-06-08 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复合体微量元素缓释壶制作方法
CN114794888A (zh) * 2021-12-31 2022-07-2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盖体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4521A (zh)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CN101869426A (zh) 安全型电磁感应加热非金属锅
CN105286491A (zh) 一种低温蒸烤式食品加热装置
CN101779910A (zh) 安全型电磁感应加热陶瓷锅
CN211408584U (zh) 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电饭锅
CN101779911A (zh) 节能陶瓷锅具
CN101744522A (zh) 节能电热锅
CN101744523A (zh) 节能电热锅
CN1025932C (zh) 电热膜贴花纸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CN201899346U (zh) 一种电磁感应陶瓷炊具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5251213U (zh) 一种电热锅锅体
CN110507155A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CN207323268U (zh) 一种变频回旋式智能电饭锅
CN200973609Y (zh) 一种改进电饭煲
CN201197631Y (zh) 电磁器皿
CN205729048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201958592U (zh) 节能餐锅
CN202891599U (zh) 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
CN105249806A (zh) 一种干蒸式麦饭石陶瓷锅体
CN101744520A (zh) 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
CN105342361A (zh) 一种食材分离式麦饭石陶瓷内置锅体
CN201595652U (zh) 一种双层隔热煮锅
CN203841535U (zh) 一种石墨基金属镀层电饭锅
CN111265013B (zh) 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