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555A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42555A CN101742555A CN200810177330A CN200810177330A CN101742555A CN 101742555 A CN101742555 A CN 101742555A CN 200810177330 A CN200810177330 A CN 200810177330A CN 200810177330 A CN200810177330 A CN 200810177330A CN 101742555 A CN101742555 A CN 1017425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time
- delay
- control information
- conges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和无线资源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对于固定网络,移动通讯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可移动性,当用户在移动蜂窝网络中移动时,必须要能保证用户业务的连续性。当广大地理区域由不同的小区来进行覆盖时,用户在小区之间穿越时除了要保证正在进行业务的连续性外,还需要对用户终端位置进行跟踪,以便能及时呼叫到用户。随着用户高度密集的小区覆盖区域增多,加剧了位置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大量用户发生越区位置更新时,可能会造成位置更新流量太大而拥塞的情况,拥塞发生后,一方面由于大量位置更新占用了空口资源导致呼叫因分不到空口资源而失败,另一方面由于拥塞很容易造成位置更新失败,如果此时发起呼叫就会失败。如果用户频繁地在小区间穿越则会带来持续增长的信令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无线资源又能有效跟踪用户终端的位置变化成为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现有技术中,终端位置更新时,众多终端向网络侧发起位置更新请求,由于位置更新请求是基于竞争方式的,竞争成功的终端位置更新请求能够进行位置更新,而竞争失败的终端位置更新请求遭到拒绝,导致位置更新失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大量用户同时移动会产生很多位置更新请求,不能有效控制位置更新拥塞,以及位置更新拥塞时对接入信道的过渡抢占而导致呼损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和无线资源使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利用预设的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计时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时,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的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网络侧设备,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系统,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包括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与可通信方式与终端相连;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步骤s102,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终端根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通过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根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来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和无线资源使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网络侧设备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
该第一延迟时间值的设置,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为直观阐述,令第一延迟时间值具体为TLu_delay_max,而令第二延迟时间值具体为TLu_delay_ue,令周期位置更新时间具体为Tp:
方法一:对网络侧设备的网络情况进行评估,生成第一延迟时间值的经验值,根据经验值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采用经验值给出TLu_delay_max的缺省值,该经验值是根据长期的实验与测试,并对实验与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的。
方法二:
根据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终端数量以及网络侧设备位置请求接入带宽参数,生成第一延迟时间值。
设已经驻留在小区的终端数为N0,设瞬时高峰需完成越区位置更新的终端数为NLu,小区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的带宽为C,单位为每秒能接纳的随机请求个数。设网络侧设备最大可用于位置更新的RACH带宽(每秒允许的并发接入请求数)为CLu,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带宽Cp。
公共接入信道用于进行越区位置更新接入和呼叫接入,终端进行位置更新,首先需要接入公共接入信道,在此可以预留一定比例的公共接入信道资源用于进行呼叫接入。在此,设预留给呼叫接入的公共接入信道占整个RACH接入带宽的比例为α,α的取值可以考虑通过经验给出缺省值,也可由动态由运营参数和其他已知网络参数推导。下面给出一种α取值的算法。
设网络侧设备期望的呼损为β,设网络侧设备单位时间内发起呼叫接入的用户终端数占总注册用户终端数的比例为γ,用CCall表示预留给呼叫接入的带宽,可由以下公式计算α值:
预留给越区位置更新的带宽应为总接入带宽C减去预留给呼叫接入带宽CCall,另外还需要减去用于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带宽Cp。N0/Tp为小区已经驻留终端周期性位置更新所需要的接入带宽。另外新进入位置区的终端不会在发起越区位置更新的同时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于是终端最大延迟越区位置更新的时间可由以下公式给出:
将(1)带入(2)式推导出以下TLu_delay_max计算方法:
由于越区位置更新是一种突发瞬时的流量,对处于位置区边界的小区,当有大量瞬时移动用户进入时,此时突发的越区位置更新接入的需求远高于呼叫随机接入请求,因此为了简化系统处理的复杂度,可简化为CLu≈C,则公式(2)和公式(3)可简化为:
TLu_delay_max=NLu/C (4)
方法三:
根据不同接入信道的负载进行来确定该TLu_delay_max的大小的。
网络侧设备直接根据接入信道(RACH)的负载来决定TLu_delay_max的大小。
网络侧设备在一段周期内,计算当前网络侧设备的负载率的统计均值E[ξ],网络规划时配置n个等级的负载率的阀值,例如ξ1、ξ2、......ξn,并且ξ1<ξ2……·<ξn。
另外设置Δt作为一个步长,网络侧设备比较当前负载率E[ξ]与阀值ξ1、ξ2、......ξn的关系,如大于第n个阀值就令TLu_delay_max=n*Δt,例如负载率E[ξ]大于ξ2小于ξ3,则TLu_delay_max=2*Δt。
对于设计了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无线蜂窝系统,假设该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定时器时长即为Tp。在这种系统中上述设定的TLu_delay_max值应满足TLu_delay_max<Tp,如果TLu_delay_max≥Tp,则设置这个值没有意义,终端会在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超时后立刻发起位置更新流程,如果此时位置区发生了改变,这个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能将终端新的位置区信息通知给网络侧设备。
步骤s202,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延迟时间值。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采用了网络侧设备主动发送和网络侧设备被动发送两种发送方法,具体如以下所述:
方法一:采用基于网络侧设备小区集中控制,终端分布处理的方法,由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给终端,小区内的终端接收后,按照这个统一的指示结合本地信息进行处理,以达到在时间上平滑越区位置更新流量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小区的不同的网络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计算出不同的第一延迟时间值,然后通过小区广播下发给终端。
方法二:采用了以终端为单位分布式越区位置更新控制,即系统可以针对每个终端的要求和情况,如可容忍的呼损等,给出不同的越区位置更新策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是针对终端在进行网络注册流程时,或网络初次位置更新流程时获取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该方法,首先终端向网络发出延迟请求,该信息中包含了终端的基本信息,如IMSI、手机号码等,网络侧设备收到终端发送的延迟请求后,根据延迟请求内的终端的基本信息,将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通过注册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s203,终端根据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第一延迟时间值,利用预设的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第二延迟时间值;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是为了确定终端在进行位置更新时需要延迟的最大时间,而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则是让众多终端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第一延迟时间值这段时间内,能够平均分布,使得所有终端既不会在第一延迟时间值结束时同时进行位置更新,又不会在终端自身发生位置变换时就直接竞争接入位置更新。
对于第二延迟时间值,有多种计算方法,为了直观阐述,令该第二延迟时间值具体为TLu_delay_ue,具体计算方法举例如下:
方法一:终端产生一个位于[0,1]的随机数r,根据该随机数r计算TLu_delay_ue:
TLu_delay_ue=r*TLu_delay_max
由于r为随机值,所以每一个终端所得的TLu_delay_ue平均分布于0至TLu_delay_max之间任意一点上。
方法二:终端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移动用户识别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通用移动用户识别卡)卡中保存有AC(Access Class,接入等级)信息,终端可利用AC计算TLu_delay_ue,根据接入等级不同,分配不同的延迟时间,保证接入等级优先级高的终端延迟小,接入等级优先级低的终端延迟大,对接入等级优先级类似的终端在相同范围内随机延迟。
该接入等级是为了在PLMN(Public Land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网的某些区域希望阻止特定UE的接入,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全球陆上无线接入)网络中定义接入等级AC。所有的终端都被随机地分配到0-9个接入等级中,UE的AC是被保存在SIM/USIM卡中的。除此之外,这些UE还可以拥有11-15特定的接入等级,这一信息也被保存在SIM/USIM中。这些特殊优先级用户的定义如下:
Class 15---》PLMN网络工作人员
Class 14---》紧急业务
Class 13---》公众事务
Class 12---》安全业务
Class 11---》PLMN网络应用
根据优先级的不同,TLu_delay_ue就有所不同了。
第二延迟时间值由下述公式计算:
TLu_delay_ue=φ(q,v)*TLu_delay_max*r
其中φ(q,v)是终端优先级q和终端运动速度v的函数;r是分布于[0,1]的随机数。
步骤s204,终端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终端从当前所在的服务小区进入另外一个小区时,终端会检测到自身从旧的服务小区切换到新小区,如果该终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继续检测。如果终端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s205,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上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终端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此时终端需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为了避免位置更新请求过多,对可能造成的拥塞进行控制,终端自身根据上述的第二延迟时间值进行延时等待发送,以回避请求发送的高峰,等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在终端开始计时后,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立即令TLu_delay_ue=0,停止计时,然后马上发起越区位置更新。当位置更新成功后,再发起呼叫接入,以满足接入用户的终端呼叫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延迟时间值为终端延迟时间的最大值,而第二延迟时间值则为具体每个终端延迟的时间,因此第一延迟时间值大于等于第二延迟时间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区域为位置区、路由区、跟踪区或者注册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和第二延迟时间值,来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和无线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与实施例二不同,实施例二中,终端是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第一延迟时间值,生成第二延迟时间值,然后进行计时,并延时进行位置更新请求的。此时网络侧设备只需要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终端根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对照延迟步长时间参数,生成第二延迟时间值。
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网络侧设备根据网络情况设置拥塞度信息。
网络侧设备基于网络拥塞度来进行控制网络拥塞。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综合考查所有涉及位置更新所需资源的使用状况,如果发现网络拥塞,则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拥塞度信息,用于表征网络目前的拥塞度,令拥塞度信息级别为ηi,其中ηi∈{η1,η2……ηN},并且η1<η2……·<ηN,拥塞度级别不同,终端根据该拥塞度信息产生的第二延迟时间值也不同。如将网络完全拥塞--完全不拥塞分为10个等级,如第一等级对应的拥塞度级别为η1,则它的拥塞度η1即为10%。
步骤s302,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终端根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生成第二延迟时间值。
终端内部则预设有延迟步长时间参数,该步长时间参数为Δt,该步长时间参数是基于终端接入网络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给出。不同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不同,因此在设定时,采用一个平均时间值。
第二延迟时间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TLu_delay_ue=φ(q,v)*(iΔt)*r
其中φ(q,v)是终端优先级q和终端运动速度v的函数;i对应拥塞度;r是分布于[0,1]的随机数。
对于存在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Tp的系统,终端计算的TLu_delay_max,应满足TLu_delay_max≤Tp。
步骤s303,终端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终端从当前所在的服务小区进入另外一个小区时,终端会检测到自身从旧的服务小区切换到新小区,如果该终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继续检测。如果终端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进行步骤s304。
步骤s304,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上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终端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此时终端需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为了避免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过多,需要对可能由此产生的拥塞进行控制,终端自身根据该第二延迟时间值进行延时等待发送,以回避其他终端位置更新请求发送的高峰,等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在终端开始计时后,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立即令TLu_delay_ue=0,停止计时,然后马上发起越区位置更新。当位置更新成功后,再发起呼叫接入,以满足接入用户的终端呼叫使用。终端进行呼叫接入,首先需要位置更新,位置更新后才能进行呼叫接入,因此对于处于不同区域的有需要接入呼叫的终端,应首先进行位置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区域为位置区、路由区、跟踪区或者注册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通过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根据网络情况设置拥塞度,根据该拥塞度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来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和无线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系统,如图4所示,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包括网络侧设备410和终端420,
网络侧设备410,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并向终端420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终端42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410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根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生成第二延迟时间值,并用于检测终端420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时,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终端420,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如图5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42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410发送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为网络侧设备410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的;
网络侧设备410向终端420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本发明在网络侧设备410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采用了网络侧设备主动和网络侧设备被动两种发送方法,具体如以下所述:
方法一:采用基于网络侧设备小区集中控制,终端分布处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410通过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给终端420,小区内的终端420接收后,按照这个统一的指示结合本地信息进行处理,以达到在时间上平滑越区位置更新流量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小区根据不同的网络实际情况,然后通过小区广播下发给终端。
方法二:采用了以终端为单位分布式越区位置更新控制,即系统可以针对每个终端的要求和情况,如可容忍的呼损等。给出不同的越区位置更新策略。在本发明中,主要是针对终端420在进行网络注册流程时,或网络初次位置更新流程时获取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该方法,首先终端420的接收模块421向网络侧设备410发出延迟请求,网络侧设备410收到终端420发送的延迟请求后,根据延迟请求内的终端标识信息,将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通过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420。
计算模块42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421接收到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利用预设的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第二延迟时间值;
在此,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根据网络侧设备410发送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提取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第一延迟时间值,根据该第一延迟时间值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提取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根据该拥塞度信息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第一延迟时间值和拥塞度信息的设定请参照关于网络侧设备410的具体描述。
方法一:
对于第二延迟时间值,有很多计算方式,
终端420也可以产生一个位于[0,1]的随机数,根据该随机数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由于r为随机值,所以每一个终端所得的TLu_delay_ue平均分布于0至TLu_delay_max之间任意一点上。
终端420的SIM/USIM卡中保存有AC(Access Class,接入等级)信息,终端420可利用AC计算TLu_delay_ue,根据接入等级不同,分配不同的延迟时间,保证接入等级优先级高的终端延迟小,接入等级优先级低的终端延迟大,对接入等级优先级类似的终端在相同范围内随机延迟。
第二延迟时间值可由下述公式计算:
TLu_delay_ue=φ(q,v)*TLu_delay_max*r
其中φ(q,v)是终端优先级q和终端运动速度v的函数;r是分布于[0,1]的随机数。
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是为了确定终端420在进行位置更新时需要延迟的最大时间,而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则是让众多终端420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第一延迟时间值这段时间内,能够平均分布,使得所有终端420既不会在第一延迟时间值结束时同时进行位置更新,又不会在终端自身发生位置变换时就直接竞争接入位置更新。
方法二: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提取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计算模块422根据该拥塞度信息,利用所述预设的时间步长参数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
令拥塞度信息级别为ηi,其中ηi∈{η1,η2……ηN},并且η1<η2……·<ηN,则拥塞度级别不同,终端根据该拥塞度信息产生的第二延迟时间值也就不同。终端内部预设有延迟步长时间参数,该时间参数为Δt,该步长时间参数基于终端接入网络所需要的平均时长来给出
第二延迟时间值由下述公式计算:
TLu_delay_ue=φ(q,v)*(iΔt)*r
其中φ(q,v)是终端优先级q和终端运动速度v的函数;i对应拥塞度;r是分布于[0,1]的随机数。
检测模块423,用于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终端420从当前所在的服务小区进入另外一个小区时,终端420会检测到自身从旧的服务小区切换到新小区,如果该终端420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继续检测。如果终端420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进行下一步骤。
计时请求模块424,用于当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时,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计算模块422计算的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所述终端420还包括:
时间参数模块425,用于保存基于接入网络的平均时间预先设置的步长时间参数,所述计算模块422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和所述时间参数模块425中的步长时间参数,利用预设的时间参数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所述终端420还包括:
延迟请求模块426,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延迟请求,
接收模块421接收网络侧设备410根据延迟请求发送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检测模块423还可以用于在开始计时后,检测终端420自身是否有呼叫等待发起;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计时请求模块424停止计时,并立即向网络测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没有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在计时达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终端420自身的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此时终端420需要向网络侧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为了避免位置更新请求过多,对可能造成的拥塞进行控制,终端420自身根据上述的第二延迟时间值进行延时等待发送,以回避请求发送的高峰,等及时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410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延迟时间值为终端延迟时间的最大值,而第二延迟时间值则为具体每个终端延迟的时间,因此第一延迟时间值大于等于第二延迟时间值。
终端所处的位置区域可以为位置区,路由区、跟踪区、注册区。
网络侧设备410,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如图6所示,包括:
设置模块411,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根据终端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值的不同,此处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的设定也包括两个方法:
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的设定方法一:网络侧设备根据网络情况设定第一延迟时间值。
第一延迟时间值设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延迟时间值设定方法一:对网络侧设备410的网络情况进行评估,生成第一延迟时间值的经验值,根据经验值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采用经验值给出第一延迟时间值的缺省值,该经验值是根据长期的实验与测试,并对实验与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的。
第一延迟时间值设定方法二:根据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终端420数量以及网络侧设备位置请求接入带宽参数,生成第一延迟时间值。
第一延迟时间值设定方法三:是根据不同接入信道的负载进行来确定该TLu_delay_max的大小的。
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的设定方法二:网络侧设备根据网络拥塞度情况设定拥塞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综合考查所有涉及位置更新所需资源的使用状况,如果发现网络拥塞,则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拥塞度信息,用于表征网络目前的拥塞度,令拥塞度信息级别为ηi,其中ηi∈{η1,η2……ηN},并且η1<η2……·<ηN,则拥塞度级别不同,终端根据该拥塞度信息产生的第二延迟时间值也就不同。如将网络完全拥塞--完全不拥塞分为10个等级,第一等级对应的拥塞度级别分别为η1,则它的拥塞度η1即为10%。
发送模块412,用于向终端420发送设置模块411设置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网络侧设备410向终端420发送上述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本发明在网络侧设备410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采用了网络侧设备主动和网络侧被动两种发送方法,具体如以下所述:
方法一:采用基于网络侧设备小区集中控制,终端分布处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410通过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给终端420,小区内的终端420接收后,按照这个统一的指示结合本地信息进行处理,以达到在时间上平滑越区位置更新流量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小区根据不同的网络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给出不同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然后通过小区广播下发给终端。
方法二:采用了以终端为单位分布式越区位置更新控制,即系统可以针对每个终端的要求和情况,如可容忍的呼损等,给出不同的越区位置更新策略。在本发明中,主要是针对终端420在进行网络注册流程时,或网络初次位置更新流程时获取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该方法,首先终端420的接收模块421向网络侧设备410发出延迟请求,网络侧设备410收到终端420发送的延迟请求后,根据延迟请求内的终端标识信息,将该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通过注册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420。
对于设计了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无线蜂窝系统,终端会定时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假设该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定时器时长即为Tp。所以这个上述设定的TLu_delay_max值应满足TLu_delay_max<Tp,如果TLu_delay_max≥Tp,则设置这个值没有意义,终端会在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超时后立刻发起位置更新流程,如果此时位置区发生了改变,这个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能将终端新的位置区信息通知给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区域为位置区,路由区、跟踪区、注册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动态调整越区位置更新策略的方法,通过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以及根据该信息生成延迟时间,来控制终端在发生越区时是立即发起位置更新还是延迟发起位置更新,有效平滑位置更新所需系统带宽,减少系统呼损,提高终端位置更新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向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具体为:
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拥塞度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拥塞度信息和预设的步长时间参数,利用预设的时间参数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所述终端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长时间参数基于所述终端接入网络的平均时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具体为:
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的第一延迟时间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利用预设的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所述终端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则所述终端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具体为:
通过小区广播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延迟请求,根据所述延迟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第一延迟时间值具体为:
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网络情况进行评估,生成第一延迟时间值的经验值,根据所述经验值设置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终端数量以及网络侧设备位置请求接入带宽参数,生成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接入信道的负载,生成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利用预设的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终端固有的优先级,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计算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或
根据所述终端生成的随机数以及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计算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
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具体为:
所述终端开始计时,并检测自身是否有呼叫等待发起;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所述终端停止计时,并向网络测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没有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所述终端在计时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区域为位置区、或路由区、或跟踪区、或注册区。
11.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利用预设的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身的位置区域是否发生改变;
计时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结果为位置区域发生了改变时,则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的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参数模块,用于保存基于接入网络的平均时间预先设置的步长时间参数,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的拥塞度信息和所述时间参数模块中的步长时间参数,利用预设的时间参数算法获取第二延迟时间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终端固有的优先级,结合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的第一延迟时间值,计算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
或,
所述计算模块生成一个随机数,根据所述随机数,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计算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延迟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延迟请求;
则,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延迟请求发送的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小区广播发送的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可以用于在开始计时后,检测所述终端自身是否有呼叫等待发起;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所述计时请求模块停止计时,并立即向网络测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如果在计时过程中没有检测到有呼叫等待发起,则在计时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间值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17.一种网络侧设备,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小区广播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或,
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延迟请求,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根据网络情况设置的第一延迟时间值;所述设置模块对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网络情况进行评估,生成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的经验值,根据所述经验值设置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第一延迟时间值,所述设置模块,根据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所述终端数量以及所述网络侧设备位置请求接入带宽参数,生成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值。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中包括拥塞度信息,所述设置模块,根据网络拥塞度情况设定拥塞度信息。
22.一种系统,用于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与可通信方式与终端相连;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网络情况设置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拥塞控制信息进行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77330A CN101742555A (zh) | 2008-11-17 | 2008-11-17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09825771.0A EP2352341B1 (en) | 2008-11-17 | 2009-11-13 |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location updating |
PCT/CN2009/074930 WO2010054596A1 (zh) | 2008-11-17 | 2009-11-13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13/108,697 US8326306B2 (en) | 2008-11-17 | 2011-05-16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location updat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77330A CN101742555A (zh) | 2008-11-17 | 2008-11-17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2555A true CN101742555A (zh) | 2010-06-16 |
Family
ID=4216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7330A Pending CN101742555A (zh) | 2008-11-17 | 2008-11-17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26306B2 (zh) |
EP (1) | EP2352341B1 (zh) |
CN (1) | CN101742555A (zh) |
WO (1) | WO2010054596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1844A (zh) * | 2010-06-17 | 2011-12-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通信设备及基站 |
CN102291788A (zh) * | 2010-06-21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高群移动终端切换成功率的方法、移动代理及移动终端 |
WO2012058985A1 (zh) * | 2010-11-05 | 2012-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469616A (zh) * | 2010-11-12 | 2012-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延时接入的配置方法、延时接入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2572782A (zh) * | 2012-01-16 | 2012-07-11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发起用户设备ue跟踪区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84685A (zh) * | 2011-09-07 | 2013-03-2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位置更新请求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核心网管理实体及系统 |
WO2014121753A1 (zh) * | 2013-02-07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704908A (zh) * | 2012-10-05 | 2015-06-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推迟来自用户装备的蜂窝小区更新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6033742A1 (zh) * | 2014-09-02 | 2016-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6062217A1 (zh) * | 2014-10-20 | 2016-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跟踪区更新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06817676A (zh) * | 2016-12-29 | 2017-06-09 | 北京交通大学 | 利用随机时延的密集用户位置更新场景下的位置管理方法 |
US11166187B2 (en) | 2015-09-30 | 2021-11-0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ervice bearer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05700B2 (en) | 2002-01-08 | 2007-12-04 | Seven Networks, Inc. | Secure transpor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438633B1 (en) | 2005-04-21 | 2013-05-07 | Seven Networks, Inc. | Flexible real-time inbox access |
WO2006136660A1 (en) | 2005-06-21 | 2006-12-28 | Seven Networks International Oy | Maintaining an ip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
US8805425B2 (en) | 2007-06-01 | 2014-08-12 | Seven Networks, Inc. | Integrated messaging |
US8355396B1 (en) * | 2007-11-01 | 2013-01-15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Customized network congestion messaging for terminal adapters |
US9002828B2 (en) | 2007-12-13 | 2015-04-07 | Seven Networks, Inc. | Predictive content delivery |
US8862657B2 (en) | 2008-01-25 | 2014-10-14 | Seven Networks, Inc. | Policy based content service |
US20090193338A1 (en) | 2008-01-28 | 2009-07-30 | Trevor Fiatal | Reducing network and battery consumption during content delivery and playback |
US8838783B2 (en) | 2010-07-26 | 2014-09-16 | Seven Networks, Inc. | Distributed caching for resource and mobile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
EP2599003B1 (en) | 2010-07-26 | 2018-07-11 | Seven Networks, LLC | Mobile network traffic coordination across multiple applications |
WO2012060995A2 (en) | 2010-11-01 | 2012-05-10 | Michael Luna | Distributed cach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of content delivered for a mobile application over a long-held request |
US8843153B2 (en) | 2010-11-01 | 2014-09-23 | Seven Networks, Inc. | Mobile traffic categorization and policy for network use optimization while preserving user experience |
WO2013086225A1 (en) | 2011-12-06 | 2013-06-13 | Seven Networks, Inc. | A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to utilize the failover mechanisms for fault tolerance provided for mobil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network/device resource conservation |
EP2788889A4 (en) | 2011-12-07 | 2015-08-12 | Seven Networks Inc | FLEXIBLE AND DYNAMIC INTEGRATION SCHEMES OF A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WITH VARIOUS NETWORK OPERATORS TO REDUCE NETWORK TRAFFIC |
EP3179768B1 (en) * | 2012-03-06 | 2020-04-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WO2013141628A1 (en) * | 2012-03-21 | 2013-09-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12695B2 (en) | 2012-04-09 | 2014-08-19 | Seven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a virtual network connection without heartbeat messages |
US8874761B2 (en) | 2013-01-25 | 2014-10-28 | Seven Networks, Inc. | Signaling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traffic utilizing proprietary and non-proprietary protocols |
JP6007804B2 (ja) * | 2013-01-28 | 2016-10-12 |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 電源の制御回路、電源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源の制御方法 |
US9326185B2 (en) | 2013-03-11 | 2016-04-26 | Seven Networks, Llc | Mobile network congestion recognition for optimization of mobile traffic |
US8923116B1 (en) * | 2013-06-17 | 2014-12-30 | Seven Networks, Inc. |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policies of mobile devices in a mobile network |
US9065765B2 (en) | 2013-07-22 | 2015-06-23 | Seven Networks, Inc. | Proxy server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carrier for enhancing mobile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mobile network |
US9258733B2 (en) * | 2014-06-24 | 2016-02-09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
KR101931851B1 (ko) * | 2014-09-12 | 2018-12-21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M2m 시스템에서 위치정보 업데이트 주기를 변경하는 방법 |
US10070429B2 (en) * | 2014-11-14 | 2018-09-0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low latency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282216B2 (ja) * | 2014-11-20 | 2018-02-21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6542A (zh) | 1995-12-29 | 1999-01-27 | 诺基亚电信公司 | 访问位置寄存器的负载减轻 |
US6091952A (en) * | 1996-08-30 | 2000-07-18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subscriber data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from a central perspective |
CN1214666C (zh) * | 2003-04-07 | 2005-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位置业务中限制位置信息请求流量的方法 |
WO2007111009A1 (ja) * | 2006-03-28 | 2007-10-04 | Nec Corporation | 基地局制御装置、ドメインアクセス規制方法 |
CN100586218C (zh) * | 2006-04-20 | 2010-01-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位置更新的方法 |
KR20090009843A (ko) * | 2006-05-02 | 2009-01-23 |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 측정된 시스템 부하에 기초하여 혼잡 플래그를 발생시키는 방법 |
JP2008079079A (ja) * | 2006-09-22 | 2008-04-03 | Fujitsu Ltd | 移動端末再接続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WO2008049376A1 (fr) | 2006-10-25 | 2008-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demande de mise à jour d'emplacement, entité de réseau,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gestion d'encombrement |
GB2447931A (en) * | 2007-03-28 | 2008-10-01 | Nec Corp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related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
CN101682901A (zh) * | 2007-04-10 | 2010-03-24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信令峰值负荷的方法和系统 |
-
2008
- 2008-11-17 CN CN200810177330A patent/CN101742555A/zh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11-13 EP EP09825771.0A patent/EP235234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1-13 WO PCT/CN2009/074930 patent/WO20100545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
- 2011-05-16 US US13/108,697 patent/US83263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1844A (zh) * | 2010-06-17 | 2011-12-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通信设备及基站 |
CN102291844B (zh) * | 2010-06-17 | 2014-04-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通信设备及基站 |
US8855643B2 (en) | 2010-06-21 | 2014-10-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improv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 of group mobile terminals, mobile proxy, and mobile terminal |
CN102291788A (zh) * | 2010-06-21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高群移动终端切换成功率的方法、移动代理及移动终端 |
WO2011160503A1 (zh) * | 2010-06-21 | 2011-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高群移动终端切换成功率的方法、移动代理及移动终端 |
CN102291788B (zh) * | 2010-06-21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高群移动终端切换成功率的方法、移动代理及移动终端 |
WO2012058985A1 (zh) * | 2010-11-05 | 2012-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469616A (zh) * | 2010-11-12 | 2012-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延时接入的配置方法、延时接入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2469616B (zh) * | 2010-11-12 | 2015-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延时接入的配置方法、延时接入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2984685A (zh) * | 2011-09-07 | 2013-03-2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位置更新请求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核心网管理实体及系统 |
CN102572782A (zh) * | 2012-01-16 | 2012-07-11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发起用户设备ue跟踪区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704908A (zh) * | 2012-10-05 | 2015-06-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推迟来自用户装备的蜂窝小区更新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
US10257813B2 (en) | 2012-10-05 | 2019-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ferring cell update messages from user equipment |
CN104704908B (zh) * | 2012-10-05 | 2019-04-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推迟来自用户装备的蜂窝小区更新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4121753A1 (zh) * | 2013-02-07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6033742A1 (zh) * | 2014-09-02 | 2016-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10798605B2 (en) | 2014-09-02 | 2020-10-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1627488B2 (en) | 2014-09-02 | 2023-04-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16062217A1 (zh) * | 2014-10-20 | 2016-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跟踪区更新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05592540A (zh) * | 2014-10-20 | 2016-05-18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跟踪区更新装置、系统及方法 |
US11166187B2 (en) | 2015-09-30 | 2021-11-0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ervice bearer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CN106817676A (zh) * | 2016-12-29 | 2017-06-09 | 北京交通大学 | 利用随机时延的密集用户位置更新场景下的位置管理方法 |
CN106817676B (zh) * | 2016-12-29 | 2019-10-29 | 北京交通大学 | 利用随机时延的密集用户位置更新场景下的位置管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52341A1 (en) | 2011-08-03 |
US20110217982A1 (en) | 2011-09-08 |
EP2352341A4 (en) | 2011-12-28 |
WO2010054596A1 (zh) | 2010-05-20 |
US8326306B2 (en) | 2012-12-04 |
EP2352341B1 (en) | 201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42555A (zh) | 一种位置更新时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042221B2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gestion of MTC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688166B2 (en) | Call establishment in highly congested network environment | |
CN109743676B (zh) |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872448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rtbeat signal generation | |
EP3836623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and rrc re-establishment, storage medium, user equipment | |
US104052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ell site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3766559A (zh) | 一种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 |
CN101426271B (zh) | 一种信道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 |
KR20100128243A (ko) | 이동국에서의 배터리 수명 보존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시스템 | |
WO2006073225A3 (en) | A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frequency alloc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
US2013030314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power | |
KR20130014449A (ko) | 기지국 및 기지국의 단말 연결 방법 | |
EP2123102A2 (en) | Random access aligned handover | |
CN103108402A (zh) | 语音业务实现方法、实现语音回落的终端和系统 | |
CN105228229A (zh) | 用户设备ue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CN102857969A (zh) |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659929B (zh) |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 |
CN101489283B (zh) | 基于令牌分值的系统负荷的控制方法 | |
CN101355724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消息发送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500306A (zh) | 寻呼方法、系统、核心网、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1365237A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对用户终端实现寻呼的方法 | |
CN101155377A (zh) | 防止周期性跨区域更新失败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 |
CN102572722A (zh) | 一种基于集群用户的消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EP2892283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transition control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