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471B -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42471B CN101742471B CN200910004145.8A CN200910004145A CN101742471B CN 101742471 B CN101742471 B CN 101742471B CN 200910004145 A CN200910004145 A CN 200910004145A CN 101742471 B CN101742471 B CN 1017424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network
- pcrf
- network connection
- pcef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617130 Homo sapiens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100021669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684994 Homo sapiens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184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策略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确定业务数据流传输的接入网连接,并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PCEF,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当用户设备UE同时通过多个接入网接入时,P-GW能够正确地将数据流发送到最适合其传输的接入网连接;同时本发明还解决了在对P-GW/PCRF不进行大幅度功能增强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流在正确的接入网中传输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实现的难度,减少了现有网络运营成本和风险,有利于EPS网络的尽快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为3GPP)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System,简称为EPS)由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简称为E-UTRAN)、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简称为MME)、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简称为P-GW或者PDNGW)、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简称为HSS)、3GPP的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ndAccounting,简称为AAA)服务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andChargingRulesFunction,简称为PCRF)实体及其他支撑节点组成。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PS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MME负责移动性管理、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和用户移动管理上下文的管理等控制面的相关工作;S-GW是与E-UTRAN相连的接入网关设备,在E-UTRAN和P-GW之间转发数据,并且负责对寻呼等待数据进行缓存;P-GW则是EPS与分组数据网络(PacketDataNetwork,简称为PDN)网络的边界网关,负责PDN的接入及在EPS与PDN间转发数据等功能;PCRF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它通过接收接口Rx和运营商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为IP)业务网络相连,获取业务信息,此外,它通过Gx/Gxa/Gxc接口与网络中的网关设备相连,负责发起IP承载的建立,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简称为QoS),并进行计费控制。
EPS支持与非3GPP系统的互通,其中,与非3GPP系统的互通通过S2a/b/c接口实现,P-GW作为3GPP与非3GPP系统间的锚点。在EPS的系统架构图中,非3GPP系统被分为可信任非3GPPIP接入和不可信任非3GPPIP接入。可信任非3GPPIP接入可直接通过S2a接口与P-GW连接;不可信任非3GPPIP接入需经过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EvolvedPacketDataGateway,简称为ePDG)与P-GW相连,ePDG与P-GW间的接口为S2b,S2c提供了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与P-GW之间的用户面相关的控制和移动性支持,其支持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为支持双栈的移动IPv6(MoblieIPv6SupportforDualStackHostsandRouters,简称为DSMIPv6)。
在EPS系统之中,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olicyandChargingEnforcementFunction,简称为PCEF)实体存在于P-GW中,PCRF与P-GW之间Gx接口(见图1)交换信息。当P-GW与S-GW间的接口基于PMIPv6时,S-GW也具有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BearerBindingandEventReportFunction,简称为BBERF)实体对业务数据流进行QoS控制,S-GW与PCRF之间通过Gxc接口(见图1)交换信息。当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系统接入时,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也驻留BBERF。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与PCRF之间通过Gxa接口(见图1)交换信息。当UE漫游时,S9接口作为归属地PCRF和拜访地PCRF的接口,同时为UE提供业务的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简称为AF),通过Rx接口向PCRF发送用于制定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andChargingControl,简称为PCC)策略的业务信息。在3GPP中,通过接入点名称(AccessPointName,简称为APN)可以找到对应的PDN网络。通常将UE到PDN网络的一个连接称为一个IP连接接入网(IPConnectivityAccessNetwork,简称为IP-CAN)会话。在建立IP-CAN会话的过程中,BBERF和PCEF分别与PCRF之间建立Diameter会话,通过这些Diameter会话来传送对这个IP-CAN会话进行控制的策略计费信息和用于制定策略的信息等。
EPS支持UE同时通过多个接入网接入一个PDN,即MultipleAccess(多接入)。如图2所示,UE同时在非3GPP和3GPP接入的覆盖下,通过非3GPPIP接入网和3GPP接入网通过同一个P-GW接入到PDN。
图3描述的是当UE处于3GPP接入网和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双覆盖范围内后,UE同时通过3GPP接入网和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建立到默认PDN的连接的流程。其中通过3GPP接入时,S-GW和P-GW之间采用PMIPv6协议,其中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时,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管与P-GW之间采用PMIPv6协议。其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301,U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给MME;
步骤302,MME发起对UE的认证流程,根据需要MME与HSS之间交换认证相关信息;认证成功后,MME发起位置更新流程,HSS将UE的签约数据发送给MME。在认证过程中,HSS将P-GW的选择信息发送给MME,包括默认APN。MME根据APN选择P-GW,同时MME选择S-GW;
步骤303,MME向S-GW发送默认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其中,该默认承载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有APN及选择的P-GW的IP地址;
步骤304,驻留有BBERF的S-GW在“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UE的标识NAI、APN;
步骤305,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数据、网络策略、承载属性等制定PCC规则和Qos规则,同时,也可能制定相应的事件触发器,PCRF通过“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S-GW,S-GW安装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306,S-GW向P-GW发送“代理绑定更新”请求消息,其中,该“代理绑定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NAI、APN;
步骤306可以在接收到步骤303消息后就能发送,不必等待步骤305的响应。
步骤307,驻留有PCEF的P-GW向PCRF发送“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其中,该“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携带有NAI、APN和P-GW为UE分配的IP地址;PCRF通过NAI、APN将“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与步骤305中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进行关联,从而,将两消息在PCRF建立的信息关联到同一个IP-CAN会话;
步骤308,PCRF向P-GW返回“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其中,该“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携带有相应的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PCEF安装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如果步骤307中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导致QoS规则发生了变化,PCRF将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将新的QoS规则发送给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若事件触发器也发生了改变,提供新的事件触发器,该消息可以和步骤308同时发送。BBERF收到消息后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309,P-GW向S-GW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其中,该“代理绑定确认”消息携带有P-GW为UE分配的IP地址;
步骤310,S-GW向MME返回默认承载建立确认消息,其中,该默认承载建立确认消息携带有UE的IP地址;
步骤311,MME、eNodeB、UE之间交互,建立无线承载;
步骤312,在无线承载建立之后,MME向S-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通知eNodeB的地址信息等,S-GW返回应答消息;
步骤313,UE执行特定的非3GPP接入过程,接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
步骤314,在UE接入到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之后,向HSS/AAA请求进行EPS接入认证;在HSS/AAA接收到EPS接入认证请求之后,对发出请求的UE进行认证;在HSS/AAA完成对UE的认证之后,向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发送返回在3GPP接入中选择的P-GW和UE签约的APN,包括默认APN;
步骤315,在认证成功之后,层3的附着流程被触发,UE向可信任接入网关发送的消息携带MultipleAccess指示;
步骤316,驻留有BBERF的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在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有UE的标识NAI、APN和MultipleAccess指示;
步骤317,PCRF根据MultipleAccess指示,判断UE为多接入,并且根据NAI、APN将该消息与304和307步的消息进行关联从而,将三条消息在PCRF建立的信息关联到同一个IP-CAN会话。进一步,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数据、网络策略、承载属性等对将要迁移到通过非3GPP接入的IP-CAN会话的业务制定PCC规则和QoS规则,同时,也可能制定相应的事件触发器;PCRF通过“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这些新制定的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BBERF,BBERF安装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318,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向P-GW发送“代理绑定更新”请求消息,其中,该“代理绑定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NAI、APN和MultipleAccess指示,步骤318可以在接收到步骤315步消息后就能发送,不必等待步骤317的响应;
步骤319,驻留有PCEF的P-GW采用步骤307中建立的Diameter会话,向PCRF发送“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其中,该“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步骤320,PCRF向P-GW返回“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其中,“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317步中制定的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P-GW更新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PCRF有可能根据步骤319携带的信息,再次更新PCC规则;
如果步骤319中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导致步骤317中制定的QoS规则发生了变化,PCRF将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将新的QoS规则发送给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若事件触发器也发生了改变,提供新的事件触发器,该消息可以和步骤320同时发送。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接收到消息后返回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步骤321,P-GW将自己的IP地址等信息保存到HSS,在HSS中注册多接入;
步骤322,P-GW向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其中,该“代理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有P-GW为UE分配的IP地址;
步骤323,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向UE返回应答消息,其中,该应答消息携带有UE的IP地址;
通过以上流程,PCRF针对同时通过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的IP-CAN会话进行策略计费控制。
在这种场景下,P-GW为UE分配一个IP地址,即UE和PDN之间只有一个IP-CAN会话。P-GW或PCRF根据业务的不同特性决定IP数据流通过哪个接入网发送给UE。例如非3GPP接入网是WiFi时,Http和Ftp的业务数据流就可以通过WiFi接入网,而与此同时VoIP的业务数据流就可以通过3GPP发送给UE。这样对于Http和Ftp这种实时性要求较低的业务可以发挥WiFi资费较低的优势,而对于VoIP这种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发挥3GPP的QoS控制,移动性管理较好的优势。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P-GW如何能够正确地将业务数据流发送到最适合其传输的接入网,即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如何实现绑定。现有技术还尚未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若运营商在网络部署时,不希望大幅度升级P-GW和PCRF根据业务不同属性来决定业务数据流通过接入网传输的决策能力,只需要在相应的接入网中为传输业务数据流分配相应的资源,这时P-GW如何能够正确地将业务数据流发送到正确的(已为其分配资源的)接入网连接,现有技术还尚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以解决当用户设备UE同时通过多个接入网接入时,P-GW能够正确地将数据流发送到其传输的接入网连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策略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确定业务数据流传输的接入网连接,并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PCEF,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PCRF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所述PCEF并由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具体方法包括:
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在所述消息中携带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和绑定指示;所述PCEF安装所述PCC规则,并根据所述绑定指示将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PCRF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所述PCEF并由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具体方法包括:
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在所述消息中携带绑定指示;所述PCEF保存该绑定指示,并根据所述绑定指示将所述PCRF以后下发的与用户设备的IP连接接入网会话相关的业务数据流的PCC规则绑定到目标接入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CEF根据绑定指示将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PCEF检测到应用所述PCC规则的数据流时,所述PCEF将数据流发送给与所述PCC规则绑定的目标接入网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PCRF根据配置策略决定传送数据流所使用的目标接入网连接,并制定对应的PCC规则和服务质量QoS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PCRF制定PCC规则和QoS规则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PCRF将所述QoS规则通过消息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连接中的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所述BBERF安装所述QoS规则,并返回确认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PCRF更新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的绑定时,PCRF制定新的PCC规则和QoS规则,向PCEF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新的PCC规则和将所述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绑定指示,同时删除源目标接入网连接中BBERF的QoS规则,向新目标接入网连接中BBERF下发新的QoS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PCRF将绑定指示发送给所述PCEF,其中,所述绑定指示中携带有唯一区分所述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所述接入网连接通过以下信息之一来唯一标识: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和/或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连接的网络协议地址、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连接的Diameter会话标识、所述UE接入目标接入网连接时获得的转交地址CoA。
进一步地,所述绑定指示直接定义在所述PCC规则中,或定义在所述PCC规则之外并随所述PCC规则在同一消息中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PCRF在根据配置策略决定传送数据流所使用的目标接入网连接时所考虑的因素包括:用户的签约信息、网络策略、业务信息、各接入网连接的属性以及所述UE选择传送数据流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迁移的原因。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PCRF通过向PCEF发送携带PCC规则和将所述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绑定指示,PCEF根据绑定指示将所述PCC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从而实现了将应用所述PCC规则的数据流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使得当用户设备UE同时通过多个接入网网接入时,P-GW能够正确地将数据流发送到其传输的接入网连接,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
同时,本发明还解决了在对P-GW/PCRF不进行大幅度功能增强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流在正确的接入网中传输的问题。在不对P-GW/PCRF进行大幅度改动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的绑定,大大降低了实现的难度,节约了设计成本,减少了现有网络运营成本和风险,有利于EPS网络的尽快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EPS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多接入的场景图;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多接入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如图3所示的流程附着。图4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UE通过E-UTRAN和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多接入,建立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后,访问新的业务,PCRF下发策略计费规则的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UE请求访问新的业务,向提供业务信息的AF1发送请求消息,AF1收到消息后,建立新的AF会话并提供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流为SDF1。进一步的,所述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
步骤402,AF1向PCRF发送业务应用消息,所述消息携带访问业务的UE的IP地址,进一步的,所述消息还可以携带UE的标识及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
步骤403,PCRF保存业务信息;
步骤404,PCRF向AF1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405,PCRF根据UE的IP地址和UE的标识,识别出图3中流程所建立的IP-CAN会话。此时,PCRF知道UE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如WLAN)和E-UTRAN多接入。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网络策略、UE决定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和业务信息等业务特性制定PCCRules1、QoSRules1,并决定通过E-UTRAN接入网传送该业务数据流;
步骤406,由于PCRF决定该业务通过E-UTRAN传输,所以PCRF向S-GW中的BBERF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发送QoSRules1;
步骤407,BBERF安装QoSRules1,E-UTRAN执行相应的策略。BBERF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408,PCRF向P-GW中的PCEF通过策略计费规则提供消息发送PCCRules1,消息中携带绑定指示,该指示表明,当PCEF检测到应用PCCRules1的业务数据流时,这些业务数据流要发送给通过E-UTRAN接入网的连接。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来标识PCRF确定的接入网连接,例如,该绑定指示可以携带IP-CAN类型和/或无线接入类型RATType,这里可以取值为3GPP_EPS,还可以是S-GW或BBERF的IP地址,还可以是S-GW与PCRF之间建立的Diameter会话的会话标识。在实现时,该绑定指示,可以直接定义在PCCRules中(即对现有PCCRules直接进行扩展),也可以定义在PCCRules之外;
步骤409,PCEF安装PCCRules1并根据绑定指示,将PCC规则与E-UTRAN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并返回确认消息。
其他实施例中,若PCRF决定该业务将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传输,那么PCRF将向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下发QoSRules1,同时向P-GW中的PCEF下发PCCRules1和绑定指示。绑定指示表明,当PCEF检测到应用PCCRules1的业务数据流时,这些业务数据流要发送给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接入的连接。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来标识PCRF确定的接入网连接,例如,该绑定指示可以携带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IP-CANType和/或RATType。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为WiMAX,则IP-CANType为WiMAX。还可以是S-GW或BBERF的IP地址。还可以是S-GW与PCRF之间建立的Diameter会话的会话标识。当然其他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同样适用。在实现时,该绑定指示,可以直接定义在PCCRules中(即对现有PCCRules直接进行扩展),也可以定义在PCCRules之外。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UE同时通过E-UTRAN和不可信任非3GPP接入的多接入,方法和流程类似。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UE请求新的业务,向提供业务信息的AF2发送请求消息AF2,AF2与PCRF建立AF会话,对应的数据流为SDF2。PCRF根据业务特性,网络策略、用户的签约信息以及接入网连接的特性制定PCCRules2和QoSRules2,并决定SDF2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进行传送,其下发策略和绑定指示的流程与此类似。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描述的是UE如实施例一的流程附着。访问业务后,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改变业务数据流传送路径的流程,该原因可能为UE主动请求或接入网请求。图5为本实施例描述的改变数据流传送路径的流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501,S-GW中BBERF收到内部触发消息或外部触发消息,请求将SDF1迁移到其他接入,进一步的,所述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迁移的原因以及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
步骤502,BBERF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请求将SDF1迁移的指示,进一步的,所述消息还可以携带迁移的原因以及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
步骤503,PCRF收到消息后,根据各个接入网连接的属性、网络策略、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以及迁移原因等业务特性决定将SDF1迁移到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接入;向BBERF返回确认消息,消息中指示BBERF删除之前安装的QoSRules1;S-GW中的BBERF收到消息后,删除QoSRules1;
步骤504,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网络策略、接入属性和业务信息的重新制定SDF1的PCCRules1’和QoSRules1’。PCRF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将QoSRules1’发送给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
步骤505,BBERF安装QoSRules1’后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506,PCRF通过策略计费规则提供消息将PCCRules1’发送给PCEF用于更新之前下发的PCCRules1。所述消息中携带绑定指示,所述绑定指示表明,当PCEF检测到应用PCCRules1’的业务数据流时,这些业务数据流要发送给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来标识PCRF确定的接入网连接,例如,该绑定指示携带IP-CANType和/或无线接入类型RATType,若可信任非3GPP接入为WiMAX,那么取值为WiMAX,若为CDMA2000,并且接入类型为HRPD,则IP-CANType取值为3GPP2,RATType为HRPD;绑定指示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或BBERF的IP地址。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BBERF与PCRF之间建立的Diameter会话的会话标识。当然其他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同样适用。在实现时,该绑定指示,可以直接定义在PCCRules’中(即对现有PCCRules直接进行扩展),也可以定义在PCCRules’之外;
步骤507,PCEF返回确认消息。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描述的是UE如实施例一的流程附着。图6为本实施例描述的由于P-GW决定断开UE通过E-UTRAN接入网的连接,而决定将SDF业务数据流迁移到UE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建立的连接上,从而导致改变数据流传送路径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601,P-GW中PCEF收到内部触发或外部触发,请求将SDF1迁移到其他接入网;
步骤602,PCEF向PCRF发送策略计费规则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请求将SDF1迁移的指示,进一步的,该消息中还可携带迁移的原因;
步骤603,PCRF收到消息后,根据各个接入网连接的属性、网络策略、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以及迁移原因等业务特性决定将SDF1迁移到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接入。PCRF根据网络策略、用户签约信息以及非3GPP接入网的接入属性等,重新制定PCCRules1’以及相应的QoSRules1’,并通过策略计费规则确认消息发送给PCEF,消息中同时携带绑定指示’,该绑定指示’表明,当PCEF检测到应用PCCRules1’的业务数据流时,这些业务数据流要发送给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接入的连接。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来标识PCRF确定的接入网连接,例如,该绑定指示’实现是可以携带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IP-CANType和/或RATType。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为WiMAX,则IP-CANType为WiMAX。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或BBERF的IP地址。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与PCRF之间建立的Diameter会话的会话标识。当然其他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同样适用。在实现时,该绑定指示’,可以直接定义在PCCRules’中(即对现有PCCRules直接进行扩展),也可以定义在PCCRules’之外。PCEF收到消息后,用PCCRules1’更新之前的PCCRules1以及根据指示更新绑定关系;
步骤604,PCRF向S-GW中的BBERF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消息中指示BBERF删除QoSRules1;
步骤605,BBERF向PCRF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606,PCRF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将QoSRules1’发送给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
步骤607,BBERF安装QoSRules1’,并向PCRF返回确认消息。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描述的是UE如实施例一的流程附着。图7为本实施例描述的由于网络策略发生了变化或者用户的签约信息发生了变化(如用户接入可信任非3GPP接入的签约被删除)的原因,导致改变业务数据流传送路径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701,PCRF收到内部触发或外部触发,根据各个接入网连接的属性、网络策略、UE选择传输SDF1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以及迁移原因等业务特性决定将SDF1业务数据流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连接传送;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网络策略、业务信息以及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属性重新制定PCCRules1’、QoSRules1’;
步骤702,PCRF向S-GW中的BBERF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请求BBERF删除之前安装的QoSRules1;
步骤703,BBERF删除QoSRules1,向PCRF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704,由于PCRF决定该业务通过E-UTRAN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传输,所以PCRF向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消息发送QoSRules1’;
步骤705,BBERF安装QoSRules1’,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执行相应的策略。BBERF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706,PCRF向P-GW中的PCEF通过策略计费规则提供消息发送PCCRules1’更新之前下发的PCCRules1,并且消息中携带绑定指示’,该指示表明,当PCEF检测到应用PCCRules1’的业务数据流时,这些业务数据流要发送给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来标识PCRF确定的接入网连接,例如,该绑定指示’可以携带IP-CAN类型和/或无线接入类型RATType,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为WiMAX,则IP-CANType为WiMAX。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或BBERF的IP地址。还可以是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中的BBERF与PCRF之间建立的Diameter会话的会话标识。当然其他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同样适用。在实现时,该绑定指示’,可以直接定义在PCCRules’中(即对现有PCCRules直接进行扩展),也可以定义在PCCRules’之外;
步骤707,PCEF收到消息后,用PCCRules1’更新之前的PCCRules1以及根据指示更新绑定关系,并返回确认消息。
对于UE同时通过E-UTRAN和不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多接入建立IP-CAN会话的场景,PCRF将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对于UE同时通过E-UTRAN(其中S-GW和P-GW之间采用GTP协议)和非3GPP接入网多接入建立IP-CAN会话的场景,PCRF数据流与接入绑定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点在于PCRF不需要将相应的QoSRules发送给S-GW中的BBERF。
对于UE同时通过E-UTRAN和非3GPP接入网多接入的场景,并且UE通过非3GPP接入网接入时采用DSMIPv6协议。PCRF将业务的IP数据流与接入绑定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当PCRF决定将业务的IP数据流与非3GPP接入绑定时,下发给PCEF的绑定指示还可以时UE在非3GPP接入时获得的转交地址CoA。而PCRF决定将业务的IP数据流与E-UTRAN绑定时,PCRF不需要下发绑定指示给PCEF。
对于以上所有实施例,还可以规定,当PCRF决定将务的IP数据流与E-UTRAN绑定时,不下发绑定指示给PCEF。当PCRF决定将务的IP数据流与非3GPP接入绑定时,PCRF下发绑定指示给PCEF。绑定指示的具体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对P-GW/PCRF不进行大幅度功能增强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流在正确的接入网中传输。该实施例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与图3的流程类似,UE建立多接入的IP-CAN会话,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320的“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除了携带有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之外,还携带有绑定指示。当PCRF根据配置信息或网络策略决定该UE的该IP-CAN会话的所有需要由网络发起资源预留的业务,其业务数据流都通过E-URTAN接入网连接传输。该绑定指示通过携带IP-CAN类型和/或无线接入类型RATType,取值分别是3GPP-EPS和E-UTRAN来表示。该绑定指示还可以通过携带S-GW/BBERF的IP地址,PCEF保存该绑定指示。当然其他唯一区分各接入网连接的信息同样适用。此外,绑定指示还可以通过步骤308的“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发送给PCEF,PCEF进行保存。若因为配置信息或网络策略发生变化,PCRF会重新下发绑定指示,通知PCEF该UE的该IP-CAN会话的所有需要由网络发起资源预留的业务,其业务数据流都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连接传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相关流程实现。
第二部分:UE发起业务请求,由网络发起资源预留,其流程与图4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405步中,PCRF不要根据业务的属性对业务数据流传输的接入网进行决策,因为在第一部分中,PCRF已经根据配置信息或网络策略决定该UE的该IP-CAN会话的所有需要由网络发起资源预留的业务数据流所传输的接入网连接。在408步中,PCRF也不需要下发绑定指示,并且在409步中,PCEF根据在第一部分中获取的绑定指示将在408步中下发的PCC规则与E-URTAN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即将业务数据流发送到E-URTAN接入网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PCRF决定该业务将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传输,则在图3的步骤308或步骤320的消息中,绑定指示实现时可以携带该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连接的IP-CANType和/或RATType。如果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为WiMAX,则IP-CANType为WiMAX,绑定指示实现时还可以携带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关/BBERF的IP地址。PCEF根据绑定指示,获知网络发起的资源预留要在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的连接中进行,即,该UE的该IP-CAN会话的所有业务数据流通过可信任非3GPP接入的连接传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UE同时通过E-UTRAN和不可信任非3GPP接入的多接入,则此时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与上述描述的过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当PCRF决定业务数据流通过不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连接,该绑定指示还可以携带ePDG/BBERF的IP地址。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五和实施例一到四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五中,PCRF决定UE的该IP-CAN会话的所有需要由网络发起资源预留业务的数据流都通过一个接入网传输,并通知PCEF。在实施例一到四中,PCRF针对每一个业务的进行决策,决定业务数据流传输的接入网,然后通知PCEF。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应用于演进的分组系统,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同时通过多个接入网接入的场景,包括:
策略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确定业务数据流传输的接入网连接,并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PCEF,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
其中,所述PCRF将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连接通知给所述PCEF并由所述PCEF将所述业务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具体方法包括:
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在所述消息中携带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和绑定指示;所述PCEF安装所述PCC规则,并根据所述绑定指示将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或者,
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在所述消息中携带绑定指示;所述PCEF保存该绑定指示,并根据所述绑定指示将所述PCRF以后下发的与用户设备的IP连接接入网会话相关的业务数据流的PCC规则绑定到目标接入网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EF根据绑定指示将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PCEF检测到应用所述PCC规则的数据流时,所述PCEF将数据流发送给与所述PCC规则绑定的目标接入网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PCRF向所述PCEF发送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PCRF根据配置策略决定传送数据流所使用的目标接入网连接,并制定对应的PCC规则和服务质量QoS规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F制定PCC规则和QoS规则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PCRF将所述QoS规则通过消息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连接中的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BERF;所述BBERF安装所述QoS规则,并返回确认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F更新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的绑定时,PCRF制定新的PCC规则和QoS规则,向PCEF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新的PCC规则和将所述PCC规则与目标接入网连接进行绑定的绑定指示,同时删除源目标接入网连接中BBERF的QoS规则,向新目标接入网连接中BBERF下发新的QoS规则。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F将绑定指示发送给所述PCEF,其中,所述绑定指示中携带有唯一区分所述接入网连接的信息。所述接入网连接通过以下信息之一来唯一标识: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和/或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连接的网络协议地址、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连接的Diameter会话标识、所述UE接入目标接入网连接时获得的转交地址Co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指示直接定义在所述PCC规则中,或定义在所述PCC规则之外并随所述PCC规则在同一消息中下发。
8.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F在根据配置策略决定传送数据流所使用的目标接入网连接时所考虑的因素包括:用户的签约信息、网络策略、业务信息、各接入网连接的属性以及所述UE选择传送数据流的目标接入网连接的指示、迁移的原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04145.8A CN101742471B (zh) | 2009-02-12 | 2009-02-12 |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7577.2 | 2008-11-10 | ||
CN200910004145.8A CN101742471B (zh) | 2009-02-12 | 2009-02-12 |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2471A CN101742471A (zh) | 2010-06-16 |
CN101742471B true CN101742471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246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4145.8A Active CN101742471B (zh) | 2009-02-12 | 2009-02-12 |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424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65293A1 (zh) * | 2010-11-15 | 2012-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的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3392363B (zh) * | 2010-12-31 | 2016-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流移动方法及pcrf、andsf |
CN103002543B (zh) * | 2011-09-14 | 2016-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接入方法及系统 |
CN103024823A (zh) * | 2011-09-20 | 2013-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流迁移的实现方法、终端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
WO2019213905A1 (zh) * | 2018-05-10 | 2019-1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绑定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8503A (zh) * | 2006-04-17 | 2007-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取承载信息的方法及应用 |
CN101072170A (zh) * | 2006-05-13 | 2007-1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讯网络中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网元的寻址方法 |
WO2008086702A1 (en) * | 2006-12-31 | 2008-07-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olicy control |
-
2009
- 2009-02-12 CN CN200910004145.8A patent/CN1017424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8503A (zh) * | 2006-04-17 | 2007-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取承载信息的方法及应用 |
CN101072170A (zh) * | 2006-05-13 | 2007-1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讯网络中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网元的寻址方法 |
WO2008086702A1 (en) * | 2006-12-31 | 2008-07-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olicy contro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2471A (zh) | 201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37652B2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in a roaming scene | |
US8799440B2 (en) |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DN connections of single APN | |
US9380446B2 (en) |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supporting IP flow mobility in roaming scenario | |
US8874715B2 (en) | Charging method, system and reporting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ing through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 |
US9351325B2 (en) |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ged network | |
US8943165B2 (en) | Method for reselecting 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 | |
CN101646149B (zh) | 一种删除dra中会话信息的方法 | |
US881134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eting redundant information of home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 |
CN101459951B (zh) |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策略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340866B (zh) | 一种上报固网接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US8463889B2 (en) |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nd installing event triggers | |
US2011016150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ession information | |
US20110099604A1 (en) |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data network, pcrf entity | |
WO2009135362A1 (zh) | 一种隐藏拜访地网络拓扑结构的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 | |
WO2010081329A1 (zh) | 业务流迁移过程中对网络资源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US10516783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CC rule | |
WO2010078761A1 (zh) | 基于多接入技术的策略计费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742471B (zh) | 一种数据流与接入网连接绑定的方法 | |
CN101998513B (zh) | 控制pcrf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及重定向dra | |
WO2012129992A1 (zh) | 被赞助数据连接的处理方法及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 | |
WO2012146092A1 (zh) | 一种ip流迁移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932915B (zh) | 一种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
EP232334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ession inform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