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9865B -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39865B CN101739865B CN 200910232626 CN200910232626A CN101739865B CN 101739865 B CN101739865 B CN 101739865B CN 200910232626 CN200910232626 CN 200910232626 CN 200910232626 A CN200910232626 A CN 200910232626A CN 101739865 B CN101739865 B CN 1017398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ching
- plc
- motion
- dat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2100032450 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related factor 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4
- 101710182961 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related factor 1 Proteins 0.000 claims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01100190617 Arabidopsis thaliana PLC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101100408456 Arabidopsis thaliana PLC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10110046430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lk-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101100093534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RPS1B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fer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85903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Hsc70-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90950 Hsc70-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50366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sk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724 Wisteria floribun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7 microelectron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包括上位计算机PC(1)、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由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构成的X、Y向伺服驱动器(3)、由X向电机(401)、Y向电机(402)、X向光电码盘(403)和Y向光电码盘(404)构成的X、Y向伺服电机(4)、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和输入部件(6)。本发明利用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输出实现了两轴运动控制示教与再现功能,系统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功能扩展方便等特点;通过硬件扩展,目前的两轴可以拓展为多轴,在焊接机器人、雕刻机等需要轮廓控制的运动控制场合均有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实验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尤其是利用PLC作为运动控制器的二维数控实验系统,利用其高速计数器实时记录编码器的运动位置信息,完成示教;通过其高速脉冲输出端输出高速脉冲,控制两轴电机运转,再现预定运动轨迹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示教功能在传统的焊接机器人、机械手等运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动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基于PC机编程软件,通过专用的运动控制卡实现对机器人或机械手的示教。
在许多诸如焊接机器人、雕刻机等工业应用场合,执行机构需要完成的曲线或曲面往往比较复杂。按照运动学与几何学规律,应该为执行机构所要完成的运动轨迹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建立轨迹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学解析方法精确计算出运动轨迹上各个点的空间坐标。然后将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转换成电机的旋转脉冲,从而控制机械执行机构依次走完这些点,完成整个运动轨迹。不仅需要计算坐标值的工作量巨大,而且许多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也极难获得;这就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利用示教的方法,操作者就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各轴电机点动运行,使执行部件末端运动到不同位置,记录下各个位置点的坐标或者编码器的脉冲数并存储下来;然后执行编写的再现程序,执行机构就可以再现预定的运动轨迹,这就是示教。示教方法的应用大大简化了获取运动轨迹空间位置的步骤,使得非专业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电机预完成的各种复杂的运动曲线。
随着微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其可靠性高、编程灵活、功能扩展方便、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在运动控制领域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西门子S7-200系列PLC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以及丰富的内部集成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中的检测、控制的自动化,如:冲压机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电梯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
在工业控制领域,上位机加下位机结合起来的双CPU或多CPU进行控制是比较常见的结构,下位机主要负责实时任务,上位机可以完成监控管理等非实时性任务。上位机与下位机通常通过工业串行接口进行通信,可以通过VB/VC/Delphi等应用软件编程或通过WinCC/InTouch/组态王等监控组态软件结合下位机程序变成实现。未来发展方向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分支,运动控制系统中的运动控制器通常采用基于PC机的ISA或PCI插槽的运动控制板卡,诸如插补运算等功能均集成于运动控制板卡中,对于一般应用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进行二次开发相对比较难。而PLC应用是以上专业学生必学科目,学生对PLC的开发环境比较熟悉。但是,现有小型PLC只集成高速计数输入与高速脉冲输出端,但没有示教、插补运算等功能。而带运动控制功能的运动控制模块又比较昂贵,且内部程序一般不公开。因此,现有技术无法达到简单的方法实现运动示教,且适合于应用型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和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教学中,现有小型PLC只集成高速计数输入与高速脉冲输出端,没有示教、插补运算等功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包括上位计算机PC、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由X向伺服驱动器和Y向伺服驱动器构成的X、Y向伺服驱动器、由X向伺服电机和Y向伺服电机构成的X、Y向伺服电机、由各功能按键、开关构成的输入部件和二维机械执行机构,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包括X向电机和X向光电码盘,Y向伺服电机包括Y向电机和Y向光电码盘,其特征是所述的PC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相连,X向光电码盘和Y向光电码盘作为所述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输入,它们检测运动装置的当前位置并通过连接电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X向伺服驱动器和Y向伺服驱动器的信号反馈输入端相连,X向光电码盘和Y向光电码盘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对应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和Y向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输入端通过连接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对应信号输出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和Y向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相应的X向电机、Y向电机的控制信号端相连,X向电机和Y向电机作为所述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执行元件,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输入部件的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设有高速计数输入端、数字输入端、高速脉冲输出端和数字输出端,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下位计算机是整个平台的运动控制器。
本发明的二维机械执行机构包括X轴滚珠丝杠副、Y轴滚珠丝杠副、X轴导轨、Y轴导轨、X轴联轴器、Y轴联轴器、控制工作平台、笔架、绘图笔、电磁阀线圈和底座,X向电机、Y向电机分别通过X轴联轴器、Y轴联轴器与二维机械执行机构的X轴滚珠丝杠副的丝杠、Y轴滚珠丝杠副的丝杠相连,二维机械执行机构的底座上固定有笔架,绘图笔通过电磁阀线圈固定在笔架上,二维机械执行机构的X、Y两轴串联安装,即X轴滚珠丝杠副的丝杠支承与底座相连,X轴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Y轴滚珠丝杠副的丝杠支承相连,Y轴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控制工作平台相连。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实现方法,包括系统回零GTO、示教存储TCS、运动再现MPB,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回零GTO:可编程控制器PLC上电进行控制系统初始化CSI后待机,若可编程控制器PLC收到系统回零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的X轴、Y轴到达各自零点位置后等待示教存储信号;
(b).示教存储TCS: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的工作平台运动到预定轨迹点后,给可编程控制器PLC一个系统示教存储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将当前轨迹点位置数据DCP存储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存储多个轨迹点位置数据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进行示教存储TCS;
(c).运动再现MPB:给可编程控制器PLC一个运动再现信号,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起点位置数据,PLC控制电磁阀线圈通电从而使绘图笔抬起,然后控制工作平台快速回到起点,绘图笔下降后依次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各轨迹点位置数据控制工作平台按照示教轨迹运行直到轨迹终点,点到点之间走直线段,运动再现X向、Y向合成速度可控,进行轨迹点的运动再现。
本发明的上位计算机PC通过串行通信电缆跟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串行通信,上位计算机PC对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上位计算机PC在示教存储TCS过程中分批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进行保存;上位计算机PC在运动再现MPB过程中向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分批发送示教轨迹数据DTT,同时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运动再现轨迹实时数据RTDP并绘制再现轨迹。
本发明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示教存储控制信号将伺服电机当前位置依次记录在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中,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被分为相等容量的两部分,第一部分MBF1存储满后继续存储第二部分MBF2同时将第一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发送,第二部分MBF2存储满后继续存储到第一部分MBF1同时将第二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发送,如此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两部分轮流暂时存储和上传数据,示教结束后全部示教轨迹数据DTT和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均上传到上位机PC并保存于相应的文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得到运动再现功能按键信号后,通过串行通信电缆通知上位机PC机进行示教轨迹数据DTT的传输,上位机PC将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和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分批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并存储于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传输存储完毕即开始运动再现功能同时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并存储于PLC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二部分MBF2,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的数据供运动再现使用完毕进入第二部分MBF2数据的运动再现读取使用后才继续通知上位机PC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如此轮流直到运动再现结束,保证运动记录缓冲区MBF每一部分传输存储时间小于每一部分运动再现执行时间,以免发生数据冲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PLC作为主控部件,将光电码盘的脉冲信号接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高速计数器,通过示教等功能按键,记录下示教路径的信息并存储到PLC的数据块中;通过再现程序,控制执行机构完成示教路径的再现;通过上位机与下位机编程通信,实现示教路径记录点的无限点扩充;通过上位机PC与PLC的通信,在上位机PC屏幕中绘制出两轴示教路径与再现路径的实时曲线。可以针对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作如下训练:PLC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伺服系统认知、上位机监控技术、机器示教技术、插补技术等,在此开放数控系统基础上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进一步在工业领域应用。
本发明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输出实现了两轴运动控制示教与再现功能,系统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功能扩展方便等特点;如果示教的位置点足够多,两点间距离足够小,则系统能够达到一定再现精度的要求;通过硬件扩展,目前的两轴可以拓展为多轴,在焊接机器人、雕刻机等需要轮廓控制的运动控制场合均有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功能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示教存储及示教轨迹数据上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运动再现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PC;
2、可编程控制器PLC;201、高速计数输入端;202、数字输入端;203、高速脉冲输出端;204、数字输出端;
3、X、Y向伺服驱动器;301、X向伺服驱动器;302、Y向伺服驱动器;
4、X向、Y向伺服电机;401、X向电机;402、Y向电机;403、X向光电码盘;404、Y向光电码盘;
5、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01、X轴滚珠丝杠副;502、Y轴滚珠丝杠副;503、X轴导轨;504、Y轴导轨;505、X轴联轴器;506、Y轴联轴器;507、工作平台;508、笔架;509、绘图笔;510、电磁阀线圈;511、底座;
6、输入部件;601、系统回零功能按键;602、X正向点动功能按键;603、X负向点动功能按键;604、Y正向点动功能按键;605、Y负向点动功能按键;606、示教存储功能按键;607、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8、示教结束功能按键;609、X轴零点开关;610、Y轴零点开关。
GTO:系统回零;TCS:示教存储;MPB:运动再现;CSI:控制系统初始化;DCP:当前轨迹点位置数据;MBF: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1: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2: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二部分;DTT:示教轨迹数据;RTDP:运动再现轨迹实时数据;TTP:示教轨迹点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包括上位计算机PC1、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由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构成的X、Y向伺服驱动器3、由X向伺服电机和Y向伺服电机构成的X、Y向伺服电机4、由各功能按键、开关构成的输入部件6和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包括X向电机401和X向光电码盘403,Y向伺服电机包括Y向电机402和Y向光电码盘404,其特征是所述的PC1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相连,X向光电码盘403和Y向光电码盘404作为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输入检测运动装置的当前位置并通过连接电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信号反馈输入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控制输入端通过连接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对应信号输出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控制输出端与相应的X向电机401、Y向电机402的控制信号端相连,X向电机401和Y向电机402作为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执行元件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输入部件6的输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X向光电码盘403和Y向光电码盘404作为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输入检测运动装置的当前位置并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对应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可编程控制器PLC2设有高速计数输入端201、数字输入端202、高速脉冲输出端203和数字输出端204,可编程控制器PLC2作为下位计算机是整个平台的运动控制器。
本发明的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包括X轴滚珠丝杠副501、Y轴滚珠丝杠副502、X轴导轨503、Y轴导轨504、X轴联轴器505、Y轴联轴器506、控制工作平台507、笔架508、绘图笔509、电磁阀线圈510和底座511,X向电机401、Y向电机402分别通过X轴联轴器505、Y轴联轴器506与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丝杠、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丝杠相连,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底座511上固定有笔架508,绘图笔509通过电磁阀线圈510固定在笔架508上,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Y两轴串联安装,即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丝杠支承与底座511相连,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螺母与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丝杠支承相连,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螺母与控制工作平台507相连。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实现方法,包括系统回零GTO、示教存储TCS、运动再现MPB,可编程控制器PLC2上电进行控制系统初始化CSI后待机,通过系统回零功能按键601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一个系统回零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2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轴、Y轴到达各自零点位置后等待示教存储信号;通过X正向、X负向、Y正向、Y负向点动功能按键602、603、604、605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工作平台507运动到预定轨迹点后通过示教存储功能按键606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一个系统示教存储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2将当前轨迹点位置数据DCP存储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存储多个轨迹点位置数据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进行示教存储TCS;通过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7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一个运动再现信号,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起点位置数据,PLC控制电磁阀线圈510通电从而使绘图笔509抬起,然后控制工作平台507快速回到起点,绘图笔509下降后依次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各轨迹点位置数据控制工作平台507按照示教轨迹运行直到轨迹终点,点到点之间走直线段,运动再现X向、Y向合成速度可控。通过PC1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数据交换与控制,可以实现无限轨迹点的示教与再现。
本发明的上位计算机PC1通过串行通信电缆跟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进行串行通信,结合应用软件上位计算机PC1对可编程控制器PLC2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上位计算机PC1在示教存储TCS过程中分批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进行保存;上位计算机PC1在运动再现MPB过程中向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分批发送示教轨迹数据DTT,同时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运动再现轨迹实时数据RTDP并软件绘制再现轨迹。可编程控制器PLC2根据示教存储功能按键606控制信号将伺服电机当前位置依次记录在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中,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被分为相等容量的两部分,第一部分MBF1存储满后继续存储第二部分MBF2同时将第一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第二部分MBF2存储满后继续存储到第一部分MBF1同时将第二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如此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两部分轮流暂时存储和上传数据,示教结束后全部示教轨迹数据DTT和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均上传到上位机PC1并保存于相应的文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2得到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7信号后,通过串行通信电缆通知上位机PC1机进行示教轨迹数据DTT的传输,上位机PC1将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和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分批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并存储于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传输存储完毕即开始运动再现功能同时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并存储于PLC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二部分MBF2,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的数据供运动再现使用完毕进入第二部分MBF2数据的运动再现读取使用后才继续通知上位机PC1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如此轮流直到运动再现结束,保证运动记录缓冲区MBF每一部分传输存储时间小于每一部分运动再现执行时间,以免发生数据冲突。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带有位置传感器的X伺服电机、带有位置传感器的Y伺服电机、可编程控制器PLC(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 226 DC/DC/DC)和PC机,所述的带有位置传感器的伺服电机(型号为富士GYS201DC2-T2C)的光电码盘信号接入伺服驱动器(型号为富士RYC201D3-VV2),伺服驱动器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光电码盘信号经转换处理后输出增量式正交编码脉冲信号,作为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输入检测运动装置当前位置并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对应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和Y向伺服驱动器的各控制输入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对应信号输出端相连。可编程控制器PLC与PC机的对应信号端连接,PC机作为基于PLC两轴运动控制的示教与再现系统的输出显示运动装置的运动轨迹。
该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4个最高20KHz的正交高速脉冲计数器,能够对输入的正交编码脉冲信号进行4分频,本例采用其中的两个,即HSC1和HSC2;2个最高20KHz的高速脉冲输出;共有与高速计数输入端复用的24个数字输入端和与高速脉冲输出端复用的16个数字输出端;其布尔型指令执行时间只有0.22μs。高速脉冲输出端分别接X向、Y向伺服驱动器脉冲输入口;数字输出端分别用作两电机方向控制信号;X、Y向伺服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的增量式正交编码信号分别接到PLC高速计数输入的相应接口,用以检测当前位置。
图3是本平台功能实现流程图。该图描述了PLC的控制系统初始化S1步、系统回零S2~S3步、示教存储S4a~S8a步和运动再现S4b~S9b步四个分流程。PLC上电即进行系统初始化CSI,S1步主要完成高速计数器HSC1、HSC2的配置和开启;示教轨迹点总数TTP计数器C1和相应存储单元清零;将运动记录缓冲区首地址取出存放作数据存储指针等操作。
S2步PLC不断扫描系统回零功能按键601上升沿,S3步进行系统回零,控制伺服电机定向慢速旋转,使工作台向系统零点(或称原点、参考点)靠近,当X轴零点开关得到一个上升沿信号则停止X向伺服电机的运转,同样当Y轴零点开关得到一个上升沿信号则停止Y向伺服电机的运转,从而实现系统回零GTO。
系统回零后,可进入两条选择支路,一条示教存储TCS,另一条运动再现MPB,分别以示教存储功能按键和运动再现功能按键来选择分支,进入一条分支后,只要没回到系统回零后状态,就不能实现另一分支功能。
在示教存储TCS功能流程中,S4a步操作人员选择按下X正向、X负向、Y正向或Y负向4个点动功能按键,可以控制工作平台移动到预定位置;S5a步判断示教存储功能按键上升沿;S6a步为记录当前电机的位置数据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指针指向下一存储单元,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存储多个轨迹点位置数据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S7a步扫描判断示教结束功能按键上升沿;S8a步将全部示教轨迹数据DTT和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均上传到上位机PC1并保存于上位机示教轨迹数据文件中,完成示教存储TCS。
在运动再现MPB功能流程中,点到点之间走直线段,每走完一轨迹点称为走一步。其实质是示教存储时根据轨迹曲率半径和偏差的需要,实行一种插补周期可变的粗直线插补。图3中,S4b步扫描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7上升沿;S5b步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起点位置数据,PLC控制电磁阀线圈510通电从而使绘图笔509抬起,然后控制工作平台507快速回到起点,绘图笔509下降,高速脉冲输出功能打开;S6b步根据下一点和当前点位置数据预备X、Y向伺服驱动器的脉冲数、脉冲频率和方向信号。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下一轨迹点位置数据,将下一点位置数据减去当前点位置数据,根据两者之差的符号判别方向而置位或复位PLC相应数字输出端,两者之差的绝对值为本步两轴的脉冲数,PLC根据合成速度、每步X、Y向所需脉冲数按照勾股定理分配X、Y向脉冲频率,从而保证点到点之间走直线段,数据准备好后示教轨迹点总数自减1运算,PLC高速脉冲输出端以脉冲串输出PTO方式输出占空比50%的高速脉冲,辅以方向信号控制X、Y向伺服电机旋转,使执行机构拟合预定的运动轨迹走一步;S7b步判断本次走步程序两轴是否都已走到目标点;S8b步判断所有示教轨迹数据点是否走完;从而控制工作平台507按照示教轨迹运行直到轨迹终点。S9b步根据S8b的判断停止高速脉冲输出,回到系统回零后的状态而待机。运动再现的X向、Y向合成速度可由上位机PC1给定。
图4和图5是PLC结合上位机PC和相关应用软件进行示教无限点扩展的数据流示意图。示教轨迹数据的上传和运动再现数据的传输可通过PC机安装VB/VC/Delphi等应用软件编程实现。
图4是示教存储及示教轨迹数据上传示意图。图4中,可编程控制器PLC2根据示教存储功能按键606控制信号将伺服电机当前位置依次记录在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中,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被分为相等容量的两部分,第一部分MBF1示教存储满后继续示教存储第二部分MBF2,开始示教存储第二部分MBF2后,此时将第一部分数据批量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并被存储于上位机示教轨迹数据文件相应位置;第二部分MBF2示教存储满后继续示教存储到第一部分MBF1,开始示教存储第一部分MBF1后,此时将第二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并依次存储于上位机示教轨迹数据文件。如此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两部分轮流存储和上传数据,示教结束功能按键608给PLC一个示教结束信号后余下最后1个或不满1个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第二部分MBF2的示教轨迹数据DTT上传到上位机PC1并保存于上位机示教轨迹数据文件中相应位置,同时将示教轨迹点总数TTP数值上传存储于上位机示教轨迹数据文件首单元并停止数据上传。可根据需要同时将示教轨迹绘制于PC机屏幕。
图5是运动再现数据传输示意图。图5中,可编程控制器PLC2得到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7信号后,通过串行通信电缆通知上位机PC1机进行示教轨迹数据DTT的传输,上位机PC1将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和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分批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并存储于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传输存储完毕即开始运动再现功能同时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并存储于PLC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二部分MBF2;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的数据运动再现使用完毕转而进入第二部分MBF2数据调用执行运动再现后,此时通知上位机PC1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如此轮流直到最后一批示教轨迹数据传输并存储于PLC运动控制缓冲区供PLC调用进行运动再现直到示教轨迹点总数等于0而结束。合理设置运动记录缓冲区MBF的大小,保证运动记录缓冲区MBF每一部分传输存储时间远小于每一部分运动再现执行时间,以免发生数据冲突或运动再现过程的非正常停顿。开始运动再现前上位机可将示教轨迹绘制于PC机屏幕;运动再现过程中可通过上位机改变X、Y向的合成速度,在运动再现数据载入之余,可以进行运动再现轨迹的实时绘制,其颜色、线形、粗度可以与示教轨迹有所区别。
安装有STEP 7 Micro/WIN V4.0的PC机通过PPI协议进行PLC程序的下载、调试。运动轨迹的绘制可通过VB/VC/Delphi等编程实现或通过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WinCC/Intouch/KingView等编程实现,比如可以通过访问西门子的OPC服务器PC Access,上位机监控软件WinCC能够及时读取PLC数据块中运动轨迹的位置信息,并存储为XML文件;通过WinCC来绘制X、Y轴实时运动曲线。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5)
1.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包括上位计算机PC(1)、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由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构成的X、Y向伺服驱动器(3)、由X向伺服电机和Y向伺服电机构成的X、Y向伺服电机(4)、由各功能按键、开关构成的输入部件(6)和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包括X向电机(401)和X向光电码盘(403),Y向伺服电机包括Y向电机(402)和Y向光电码盘(404),其特征是所述的PC(1)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相连,X向光电码盘(403)和Y向光电码盘(404)作为所述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输入,它们检测运动装置的当前位置并通过连接电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信号反馈输入端相连,X向光电码盘(403)和Y向光电码盘(404)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对应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控制输入端通过连接电缆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对应信号输出端相连,X向伺服驱动器(301)和Y向伺服驱动器(302)的控制输出端与相应的X向电机(401)、Y向电机(402)的控制信号端相连,X向电机(401)和Y向电机(402)作为所述二维运动示教平台的执行元件,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输入部件(6)的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包括X轴滚珠丝杠副(501)、Y轴滚珠丝杠副(502)、X轴导轨(503)、Y轴导轨(504)、X轴联轴器(505)、Y轴联轴器(506)、控制工作平台(507)、笔架(508)、绘图笔(509)、电磁阀线圈(510)和底座(511),X向电机(401)、Y向电机(402)分别通过X轴联轴器(505)、Y轴联轴器(506)与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丝杠、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丝杠相连,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底座(511)上固定有笔架(508),绘图笔(509)通过电磁阀线圈(510)固定在笔架(508)上,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Y两轴串联安装,即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丝杠支承与底座(511)相连,X轴滚珠丝杠副(501)的螺母与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丝杠支承相连,Y轴滚珠丝杠副(502)的螺母与控制工作平台(50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PLC(2)设有高速计数输入端(201)、数字输入端(202)、高速脉冲输出端(203)和数字输出端(204),可编程控制器PLC(2)作为下位计算机是整个平台的运动控制器。
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二维运动示教平台进行示教的方法,包括系统回零GTO、示教存储TCS、运动再现MPB,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回零GTO:可编程控制器PLC(2)上电进行控制系统初始化CSI后待机,若可编程控制器PLC(2)收到系统回零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2)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X轴、Y轴到达各自零点位置后等待示教存储信号;
(b).示教存储TCS:控制二维机械执行机构(5)的工作平台(507)运动到预定轨迹点后,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一个系统示教存储信号,可编程控制器PLC(2)将当前轨迹点位置数据DCP存储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重复本步骤以上内容,可以存储多个轨迹点位置数据到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进行示教存储TCS;
(c).运动再现MPB: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一个运动再现信号,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起点位置数据,PLC控制电磁阀线圈(510)通电从而使绘图笔(509)抬起,然后控制工作平台(507)快速回到起点,绘图笔(509)下降后依次读取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各轨迹点位置数据控制工作平台(507)按照示教轨迹运行直到轨迹终点,点到点之间走直线段,运动再现X向、Y向合成速度可控,进行轨迹点的运动再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位计算机PC(1)通过串行通信电缆跟下位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进行串行通信,上位计算机PC(1)对可编程控制器PLC(2)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上位计算机PC(1)在示教存储TCS过程中分批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进行保存;上位计算机PC(1)在运动再现MPB过程中向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分批发送示教轨迹数据DTT,同时接收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2)运动再现轨迹实时数据RTDP并绘制再现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可编程控制器PLC(2)根据示教存储控制信号将伺服电机当前位置依次记录在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中,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被分为相等容量的两部分,第一部分MBF1存储满后继续存储第二部分MBF2同时将第一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第二部分MBF2存储满后继续存储到第一部分MBF1同时将第二部分数据向上位计算机PC(1)发送,如此PLC运动记录缓冲区MBF两部分轮流暂时存储和上传数据,示教结束后全部示教轨迹数据DTT和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均上传到上位机PC(1)并保存于相应的文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2)得到运动再现功能按键(607)信号后,通过串行通信电缆通知上位机PC(1)机进行示教轨迹数据DTT的传输,上位机PC(1)将示教轨迹点总数TTP和海量示教轨迹数据DTT分批通过串行通信电缆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2)并存储于运动记录缓冲区MBF,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传输存储完毕即开始运动再现功能,同时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并存储于PLC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二部分MBF2,运动记录缓冲区第一部分MBF1的数据供运动再现使用完毕进入第二部分MBF2数据的运动再现读取使用后,才继续通知上位机PC(1)继续传输后续示教轨迹数据DTT,如此轮流直到运动再现结束,保证运动记录缓冲区MBF每一部分传输存储时间小于每一部分运动再现执行时间,以免发生数据冲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32626 CN101739865B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32626 CN101739865B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9865A CN101739865A (zh) | 2010-06-16 |
CN101739865B true CN101739865B (zh) | 2011-08-24 |
Family
ID=4246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326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9865B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398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3911B (zh) * | 2010-12-29 | 2012-08-29 |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 伺服压力机的控制系统 |
CN102513751B (zh) * | 2011-12-31 | 2014-11-26 | 长春大正博凯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机器人及其焊接方法 |
CN103699057B (zh) * | 2012-09-27 | 2016-08-10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 | 一种应用于小型化高精度双轴天线平台的伺服控制系统 |
CN103116318B (zh) * | 2013-03-14 | 2015-03-18 | 安徽华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多轴同步控制方法 |
CN103809560A (zh) * | 2014-01-20 | 2014-05-21 | 李鑫 | 基于直线电机、一体电脑和plc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 |
CN104801957B (zh) * | 2014-01-29 | 2017-10-27 | 上海杰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自动拧螺丝机 |
CN104238861B (zh) * | 2014-08-27 | 2017-08-29 |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 一种在电磁屏上快速绘图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269084B (zh) * | 2014-10-23 | 2016-08-24 |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远距离控制机器人示教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370022A (zh) * | 2014-11-03 | 2015-02-25 | 上海十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垃圾桶的控制方法 |
CN104907208A (zh) * | 2015-06-27 | 2015-09-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漆机器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
CN105700462B (zh) * | 2016-04-29 | 2018-04-06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通过plc与上位机实现高速数据采集与存储的方法 |
CN107515584A (zh) * | 2017-07-14 | 2017-12-26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基于组态软件的plc教学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 |
CN109243284A (zh) * | 2018-10-31 | 2019-01-18 | 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 一种铝合金薄板拼焊焊缝示教式自动跟踪装置 |
CN110200537B (zh) * | 2019-05-05 | 2021-01-15 | 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垃圾坑擦窗机智能控制装置 |
TWI697875B (zh) * | 2019-05-10 | 2020-07-01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可攜式智慧製造監測系統教具 |
CN111489631B (zh) * | 2020-05-11 | 2024-10-22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多模块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 |
CN112149274B (zh) * | 2020-08-19 | 2024-06-18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带有死区输入非线性的多轴雕刻机系统在线建模方法 |
CN114474108B (zh) * | 2022-01-13 | 2024-01-16 | 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usb控制手柄联动控制机器人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9474A (zh) * | 2002-06-06 | 2003-09-03 | 甘肃工业大学 | 数控焊接变位机的控制系统 |
CN2606940Y (zh) * | 2003-04-03 | 2004-03-17 | 金福山 | 运动的合成实验器 |
CN2703290Y (zh) * | 2004-06-04 | 2005-06-01 | 南京工业大学 | 全闭环交流伺服运动控制教学实验装置 |
CN200950316Y (zh) * | 2006-08-02 | 2007-09-19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采用人机界面与plc控制的工进教具 |
CN101041288A (zh) * | 2007-04-25 | 2007-09-26 | 南通大学 | 带有位置、速度示教功能的印花头电气控制系统 |
-
2009
- 2009-12-03 CN CN 200910232626 patent/CN10173986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9474A (zh) * | 2002-06-06 | 2003-09-03 | 甘肃工业大学 | 数控焊接变位机的控制系统 |
CN2606940Y (zh) * | 2003-04-03 | 2004-03-17 | 金福山 | 运动的合成实验器 |
CN2703290Y (zh) * | 2004-06-04 | 2005-06-01 | 南京工业大学 | 全闭环交流伺服运动控制教学实验装置 |
CN200950316Y (zh) * | 2006-08-02 | 2007-09-19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采用人机界面与plc控制的工进教具 |
CN101041288A (zh) * | 2007-04-25 | 2007-09-26 | 南通大学 | 带有位置、速度示教功能的印花头电气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9865A (zh) | 201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39865B (zh) | 一种基于plc的教学用二维运动示教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4339354B (zh) | 一种用于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专用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 | |
CN105945946B (zh) | 一种基于g代码编程的六轴机械手运动控制方法 | |
CN108638069A (zh) | 一种机械臂末端精确运动控制方法 | |
CN105033996B (zh) | 基于手推示教式五轴水平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 |
CN101092031A (zh)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 |
CN101446818A (zh) | 金属冲击试样自动化加工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6326605U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示教系统 | |
CN101913149B (zh) | 嵌入式轻型机械臂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673505A (zh) | 一种机械臂末端精确运动控制方法 | |
CN102615161B (zh) | 通用二维数控旋压机床的控制系统 | |
CN103454966B (zh) | 一种并联坐标测量机控制器 | |
Rea Minango et al. | Combining the STEP-NC standard and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s methods for generating manufacturing tool paths for serial and hybrid robots | |
CN104635624A (zh) | 用于控制四轴加工设备的数控系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González-Palacios | Advanced engineering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
CN102566495B (zh) | 一种向导式多轴数控机床运动学参数配置方法 | |
Barua | Robotics, Automation and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 |
Abe et al. | Proposal of hyper-CLS data for industrial robots-HCLS statements for sequence control of multiple robots | |
Minhat et al. | STEPNCMillUoA: a CNC system based on STEP-NC and Function Block architecture | |
Miki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hyper CLS data-based robotic interface for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line tasks using an articulated robot arm | |
Łabuński et al. | Software for the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Work of a Collaborative Robot | |
CN113759852A (zh) | 自动化控制用的编程方法、编程语言、作业方法和作业系统 | |
Li et al. | Design of a material sorting digital twin system based on NX MCD | |
CN201044137Y (zh) | 网络化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 | |
CN1580998A (zh) | 可重构数字控制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