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9174A -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39174A CN101739174A CN200910252563A CN200910252563A CN101739174A CN 101739174 A CN101739174 A CN 101739174A CN 200910252563 A CN200910252563 A CN 200910252563A CN 200910252563 A CN200910252563 A CN 200910252563A CN 101739174 A CN101739174 A CN 101739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display panel
- sensing serials
- sensing
- micr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lass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单元。触控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上,而触控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第一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一感测串列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第二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二感测串列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中的桥接线不容易被使用者察觉,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touch sensing display panel)以及触控基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依照其感测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优点,因此,电容式触控面板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电子产品中。依照结构及制造方式的不同,电容式触控面板又可大致上区分为外贴式与整合式/内建式(on-cell/in-cell)两种。外贴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通常是先将感测串列先制作于一辅助基板上,再将此已制作有感测串列的辅助基板贴附于显示器的外表面上,很明显地,外贴式触控面板会具有一定的厚度。与外贴式触控面板相较,整合式/内建式触控面板则十分有利于显示器的薄化与轻量化。
不论整合式/内建式触控面板、外贴式触控面板,在制造上都面临了制造过程中良率不足,或是静电放电所导致的良率降低问题。举例而言,目前的整合式/内建式触控面板多半是先于基板的其中一表面上制作触控线路,之后再于基板的另一表面上制作彩色滤光薄膜,在制作彩色滤光薄膜的同时,触控线路常会因制造过程中良率不足而断线,或是静电放电而遭受到破坏。除此之外,不论整合式/内建式触控面板、外贴式触控面板,当使用者以手指触碰整合式/内建式触控面板以及外贴式触控面板时,静电放电现象亦有可能产生,进而导致触控线路被破坏。
在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X感测串列与Y感测串列交错处,会采用金属桥接线来跨接相邻的感测垫,以避免X感测串列与Y感测串列在交错处发生短路的问题。举例而言,X感测串列或Y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感测垫是透过一条金属桥接线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当静电放电现象产生时,金属桥接线有可能被烧断而导致X感测串列或Y感测串列无法正常操作。因此,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TW M344544所揭露的技术内容)提出二相邻感测垫透过两条平行的金属桥接线来达到电性连接的设计,此设计有助于改善静电放电现象所导致的良率下降问题,但二金属桥接线若过于靠近将使得桥接线很容易被使用者察觉,严重地影响到整体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其桥接线不容易被使用者察觉,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单元。触控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上,而触控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第一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一感测串列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第二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二感测串列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二桥接线彼此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其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第一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一感测串列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第二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二感测串列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二桥接线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外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括一辅助基板,且此辅助基板配置于触控单元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内建于显示面板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感测垫以及第一桥接线的材质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感测垫以及第一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感测垫、第一桥接线以及第二感测垫的材质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感测垫、第一桥接线以及第二感测垫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而第二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400微米至6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6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20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感测垫具有至少二分支部,且每一分支部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具有多个缺口,且每一分支部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缺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分支部与对应的第一感测垫之间具有一间隙,而此间隙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且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第一感测串列与分支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多个介电图案,其中介电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下方,以使每一第二桥接线与第一感测串列电性绝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且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第一感测串列与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子像素,而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为各个子像素的长度或宽度的整数倍。
基于上述,由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是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因此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中的桥接线不容易被使用者察觉,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不同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触控显示面板
110:显示面板
112: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114:彩色滤光片基板
116:液晶层
120:触控单元
122:第一感测串列
122P:第一感测垫
122B:第一桥接线
124:第二感测串列
124P:第二感测垫
124B:第二桥接线
124BR、124BR’:分支部
126:介电图案
130:(辅助)基板
P:排列间距
T:触控基板
N1、N2:缺口
G1、G2:间隙
F:浮置导电图案
SP: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不同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一配置于显示面板110上的触控单元12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单元120可内建于显示面板110中。举例而言,显示面板110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2、一彩色滤光片基板114以及一液晶层116,其中液晶层116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2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14之间,而触控单元120则配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14的内表面上。换言之,触控单元120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14以及液晶层116之间,即所谓的内建式设计(In-cell design)。显示面板110亦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电泳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或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display panel)。
触控单元120除了可内建于显示面板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显示面板结合,如图1B与图1C所绘示。请先参照图1B,触控单元120可以形成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14的外表面上,即所谓的整合式设计(On-cell design)。当然,触控单元120亦可以先制作于一基板(例如是辅助基板130)上,再将已形成有触控单元120的基板130贴附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14的外表面上,如图1C所示,即所谓的外贴式设计(Added-on design)。值得注意是,图1C中的基板130(即辅助基板130)以及触控单元120即构成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T。由上可知,本发明的触控单元120可制作于一彩色滤光基板114、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2或一辅助基板130上,但是并不以此为限。
以下将针对本实施例中不同型态的触控单元120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的上视示意图。请先参照图2A,本实施例的触控单元1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串列122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124。第一感测串列122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一感测串列122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122P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122B,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122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122P是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122B彼此连接。第二感测串列124彼此电性绝缘,每一第二感测串列124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124P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124B,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124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124P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P大于140微米的第二桥接线124B彼此连接,此至少二条第二桥接线124B的排列间距P较佳是大于140微米,小于3000微米。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排列间距P例如是介于400微米至600微米之间,此由于此排列间距P大于140微米,因此第二桥接线124B不容易被使用者所察觉,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如图2A所示,每一第二感测垫124P具有至少二个分支部124BR,且每一个分支部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124B连接,且在第一感测串列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24交错处的第一桥接部122B具有多个缺口N1,且每一个分支部124BR分别延伸至其中一个缺口N1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P以及第一桥接线122B的材质相同。换言之,第一感测垫122P以及第一桥接线122B属于同一层图案化薄膜,且第一感测垫122P以及第一桥接线122B的材质皆为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等。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P、第一桥接线122B以及第二感测垫124皆可采用相同的材质制作。换言之,第一感测垫122P、第一桥接线122B以及第二感测垫124属于同一层图案化薄膜,且第一感测垫122P、第一桥接线122B以及第二感测垫124的材质皆为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等。此外,第二桥接线124B的材质例如为金属。
为了有效地避免第一感测串列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24发生短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触控单元12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介电图案126,其中介电图案126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124B下方,以确保每一第二桥接线124B与第一感测串列122电性绝缘。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12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F,且浮置导电图案F配置于第一感测串列122与分支部124BR之间,以进一步改善第一感测串列122与分支部124BR之间的串音现象(cross-talk)。举例而言,分支部124BR与对应的第一感测垫122P之间具有一间隙G1,而此间隙G1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接着请参照图2B与图2C,图2B与图2C中所绘示的触控单元120与图2A中所绘示的触控单元120类似,为主要差异之处为:在图2B与图2C中的触控单元120中,排列间距P更大,例如是介于6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如图2B所示),或是介于20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如图2C所示)。
如图2B与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感测垫124P具有至少二个分支部124BR’,且每一个分支部124BR’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124B连接。此外,每一个第一感测垫122P具有多个缺口N2,且每一个分支部124BR’分别延伸至其中一个缺口N2内。
为了有效地避免第一感测串列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24发生短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触控单元12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介电图案126,其中介电图案126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124B下方,以确保每一第二桥接线124B与第一感测串列122电性绝缘。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单元12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F,且浮置导电图案F配置于第一感测串列122与分支部124BR之间。举例而言,分支部124BR’与对应的第一感测垫122P之间具有一间隙G2,而此间隙G2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A至图2C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子像素SP,而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124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124P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122B的排列间距P为各个子像素SP的长度或宽度的整数倍,如图3所绘示,P例如为各个子像素SP的长度的整数倍。
基于上述,由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是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因此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中的桥接线不容易被使用者察觉,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Claims (33)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一显示面板;
一触控单元,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而所述触控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各所述第一感测串列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所述多个第二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各所述第二感测串列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二桥接线彼此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外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辅助基板,配置于所述触控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内建于所述显示面板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的材质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的材质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感测垫、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而所述第二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金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400微米至600微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6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20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至少二分支部,各所述分支部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多个缺口,且各所述分支部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缺口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支部与对应的第一感测垫之间具有一间隙,而所述间隙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更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与所述分支部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更包括多个介电图案,其中各所述介电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下方,以使各所述第二桥接线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电性绝缘。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更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子像素,而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一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为各所述子像素的长度或宽度的整数倍。
19.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基板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各所述第一感测串列包括串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一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一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一感测垫透过其中一条第一桥接线彼此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所述多个第二感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各所述第二感测串列包括串列的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的二相邻第二感测垫透过至少二条排列间距大于140微米的第二桥接线彼此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的材质相同。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的材质相同。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感测垫、所述多条第一桥接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而所述第二桥接线的材质包括金属。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二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400微米至600微米之间。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二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6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第二感测串列中,与二相邻第二感测垫连接的至少二条第二桥接线的排列间距介于2000微米至3000微米之间。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至少二分支部,各所述分支部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二桥接线连接。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多个缺口,且各所述分支部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缺口内。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支部与对应的第一感测垫之间具有一间隙,而所述间隙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基板更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与所述分支部之间。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基板更包括多个介电图案,其中各所述介电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第二桥接线下方,以使各所述第二桥接线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电性绝缘。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基板更包括多个浮置导电图案,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或一辅助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525639A CN101739174B (zh) | 2009-12-29 | 2009-12-29 |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525639A CN101739174B (zh) | 2009-12-29 | 2009-12-29 |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9174A true CN101739174A (zh) | 2010-06-16 |
CN101739174B CN101739174B (zh) | 2011-12-14 |
Family
ID=4246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525639A Active CN101739174B (zh) | 2009-12-29 | 2009-12-29 |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39174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0216A (zh) * | 2010-09-26 | 2011-01-1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2566111A (zh) * | 2010-12-22 | 2012-07-11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显示面板 |
CN102693030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03246406A (zh) * | 2012-02-02 | 2013-08-14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包含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
JP2020521250A (ja) * | 2017-11-30 | 2020-07-16 | 昆山国顕光電有限公司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タッチパネル |
CN112083830A (zh) * | 2020-09-18 | 2020-12-1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09
- 2009-12-29 CN CN2009102525639A patent/CN10173917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0216A (zh) * | 2010-09-26 | 2011-01-1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2566111A (zh) * | 2010-12-22 | 2012-07-11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显示面板 |
CN102693030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03246406A (zh) * | 2012-02-02 | 2013-08-14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包含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
JP2020521250A (ja) * | 2017-11-30 | 2020-07-16 | 昆山国顕光電有限公司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タッチパネル |
CN112083830A (zh) * | 2020-09-18 | 2020-12-1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1442566B2 (en) | 2020-09-18 | 2022-09-13 | Wuhan Tianma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9174B (zh) | 201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27520B (zh) | 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基板 | |
US12039128B2 (en) | Touch panel | |
CN102375635B (zh) |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 |
TWI395006B (zh) | 觸控顯示面板 | |
US8780061B2 (en) | Electrostatic capacity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5420709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の電極構造、その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165575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TWI502428B (zh) | 觸控單元陣列及包含其之觸控面板 | |
KR101475106B1 (ko) |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3376966A (zh) | 用于显示装置的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1186717A (ja) |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419521A (zh) | 触控式基板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 | |
KR20170085166A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3092414A (zh) |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2799332A (zh) | 一种嵌入式单层电容触摸屏 | |
CN101739174A (zh) |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 |
CN105849681A (zh) | 触摸传感器装置 | |
KR20120008153A (ko) |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TWI463387B (zh) | 電容式觸控面板 | |
US11372512B2 (en) |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JP2013156725A (ja) |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KR101886315B1 (ko) | 터치 패널 | |
TWM494963U (zh) | 觸控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