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6324A -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36324A CN101736324A CN201010011403.8A CN201010011403A CN101736324A CN 101736324 A CN101736324 A CN 101736324A CN 201010011403 A CN201010011403 A CN 201010011403A CN 101736324 A CN101736324 A CN 1017363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wave
- titanium nitride
- thin film
- preparation
- superh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步骤和停机的步骤,所述制备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完成的;微波从微波系统中出来,经过石英微波窗口到达镀膜室。1800~2400V交流电加在两个弧形金属钛靶上,使两级的气体Ar电离成等离子气团,微波将这些等离子输运到弧形钛靶上,Ar等离子体对钛靶金属表面离子轰击,溅射出的金属粒子被微波辐照而电离并形成等离子气团,并输运到衬底上。同时,通入氮气,氮气在微波辐照下形成等离子体,衬底加了负偏压,带负偏压的衬底使钛离子、氮离子消电离而共淀积成膜。本发明的微波等离子体法共沉积氮化钛薄膜,薄膜密实,晶体的类型可通过衬底的温度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钛薄膜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情况,它与水、水蒸汽、盐酸等均不发生反应。熔点比多数过渡金属氮化物的高,而密度却比大多数过金属氮化物低,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陶瓷薄膜。氮化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其氧化温度在1000℃左右。TiN也具有较好的抗蚀性。氮化钛薄膜作为一种耐磨及硬质薄膜而广泛用于各种切削工具、机械零件,也可作为装饰薄膜应用于各种装饰行业,还可作为集成电路芯片中Cu和Si之间的扩散阻挡层。膜层很薄时还可用作太阳能选择性透射膜、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导电薄膜以及保护膜、显示器中的反射薄膜和抗静电薄膜。氮化钛(TiN)涂层作为一种独特的表面强化工艺应用于工业上已经20多年。具体而言,氮化钛结构是由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混合结合而成的,其中氮的P轨道能级低于费米能级,这将导致自由电子的运动有些类似于在金属的d轨道上的运动。这样的电子结构导致氮化钛薄膜的光学性能与金、银等贵金属薄膜相类似,膜较薄时,在可见光区半透明及红外区高反射。其中,氮化钛薄膜中N和Ti元素的比率决定了薄膜的光学性能。
TiN薄膜的制备多采用气相沉积技术,其中以物理气相沉积(PVD)应用较多。这是一种利用热蒸发或辉光放电、弧光放电等物理过程在基材表面沉积所需涂层的技术。随着TiN薄膜在各工业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TiN结构与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TiN膜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制备方法有:磁控溅射、离子镀、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存在致密度差、能耗高、设备造价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导入了微波系统;所述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步骤是:
第一步:加热温度到380~500℃;
第二步:启动冷却水系统,通入冷却水;
第三步:启动抽真空系统,抽真空到1.2×10-3Pa以下,保持真空状态;
第四步:进入还原系统,加载H2到1~5×10Pa,26~30分钟,对钛靶表面的氧化物进行还原;
第五步:送载气(Ar),其压力为:2~6×10Pa;
第六步:启动微波系统,送入微波,电流为0.3~0.4A,使气体辉光放电,加偏压180~190V,离子清洗基底20~30分钟;
第七步:调节微波电流,使其为0.1A,偏压调到35V。调节基座加热电压,使温度降到240~260℃;
第八步:关闭氢气,调节Ar量,使真空度保持在5~6×10Pa,10分钟后通入氮气,将钛靶电压升至1800~2400V;
第九步:测量钛靶区域产生的沉积氮化钛薄膜厚度;
第十步:停机。
所述停机的步骤是:
第一步,关闭基板加热装置,等待30分钟;
第二步,关闭质量流量计阀门,使导气管内Ar消耗25分钟;
第三步,停微波和靶电压,关掉气体钢瓶,停分子泵,停机械泵;
第四步,等待35~45分钟;
第五步,关掉冷却水,等炉体温度下降到室温后取出所需的薄膜材料。
所述制备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完成的。
由上述步骤产生的等离子气团是在微波辐照而电离形成的,等离子气团在加了负偏压的衬底上形成超硬氮化钛薄膜。
离子轰击溅射的金属颗粒经微波辐照后的电离率为百分之二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波导及调谐装置,2.石英微波窗口,3.氢气进气口,4.等离子室,5.弧形钛靶,6.冷却水系统,7.视窗,8.基座及加热装置,9.真空系统,10.衬底,11.氮气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首先基座及加热装置8启动,加热温度到380~500℃,然后,冷却水系统6启动,通入冷却水,之后,真空系统9工作。微波从微波系统中出来,通过波导及调谐装置1,经过石英微波窗口2到达镀膜室。1800~2400V交流电加在两个弧形金属钛靶5上,使两极的气体Ar电离成等离子气团,微波将这些等离子输运到弧形钛靶5上,氢气进气口3为送氢气的入口,氮气进气口11为输送氮气的进气口,Ar等离子体对钛靶金属表面离子轰击,溅射出的金属粒子被微波辐照而电离并在等离子室4形成等离子气团,并输运到衬底上。同时,通入氮气,氮气在微波辐照下形成等离子体,衬底10加了负偏压,带负偏压的衬底10使钛离子、氮离子消电离而共淀积成膜,通过视窗7可观察成膜过程。
在真空状态下,以纯金属钛为靶,氩气等惰性气体在微波辐照下保持等离子体为轰击离子,金属钛靶之间加电压使氩离子轰击钛靶;轰击出的钛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在微波辐照下呈等离子状态,氮气在微波辐照下也形成等离子体,由于镀膜室底部真空泵的排气作用,等离子体向衬底运动,在可调节的衬底10偏压的作用下,等离子体消电离后在衬底10上共沉积形成氮化钛薄膜,衬底10可以是金属、陶瓷、玻璃、硅片。微波等离子法因为其固有的优点,能耗低、等离子体离化率高、靶材为高纯度,在薄膜制备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可以得到高质量氮化钛薄膜。离子轰击溅射的金属颗粒经微波辐照后的电离率高达20%,等离子气团很容易进入65纳米的刻蚀槽底,实现超深亚微米的填充。因为高的离化率有高的空隙填充,因此,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法共沉积氮化钛薄膜,薄膜密实,晶体的类型可通过衬底10的温度有效控制。
Claims (5)
1.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包括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导入了微波系统;
所述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步骤是:
第一步:加热温度到380~500℃;
第二步:启动冷却水系统,通入冷却水;
第三步:启动抽真空系统,抽真空到1.2×10-3Pa以下,保持真空状态;
第四步:进入还原系统,加载H2到1~5×10Pa,26~30分钟,对钛靶表面的氧化物进行还原;
第五步:送载气(Ar),其压力为:2~6×10Pa;
第六步:启动微波系统,送入微波,电流为0.3~0.4A,使气体辉光放电,加偏压180~190V,离子清洗基底20~30分钟;
第七步:调节微波电流,使其为0.1A,偏压调到35V。调节基座加热电压,使温度降到240~260℃;
第八步:关闭氢气,调节Ar量,使真空度保持在5~6×10Pa,10分钟后通入氮气,将钛靶电压升至1800~2400V;
第九步:测量钛靶区域产生的沉积氮化钛薄膜厚度;
第十步: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机的步骤是:
第一步,关闭基板加热装置,等待30分钟;
第二步,关闭质量流量计阀门,使导气管内Ar消耗25分钟;
第三步,停微波和靶电压,关掉气体钢瓶,停分子泵,停机械泵;
第四步,等待35~45分钟;
第五步,关掉冷却水,等炉体温度下降到室温后取出所需的薄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步骤产生的等离子气团是在微波辐照而电离形成的,等离子气团在加了负偏压的衬底上形成超硬氮化钛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轰击溅射的金属颗粒经微波辐照后的电离率为百分之二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011403.8A CN101736324B (zh) | 2010-01-05 | 2010-01-05 |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011403.8A CN101736324B (zh) | 2010-01-05 | 2010-01-05 |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6324A true CN101736324A (zh) | 2010-06-16 |
CN101736324B CN101736324B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246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01140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6324B (zh) | 2010-01-05 | 2010-01-05 |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3632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1133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微波技术制备氮化钛/氮化铬涂层的方法 |
CN104357810A (zh) * | 2014-11-04 | 2015-02-18 | 大连理工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微波等离子体沉积薄膜的设备 |
CN114243249A (zh) * | 2021-12-13 | 2022-03-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 |
CN114481089A (zh) * | 2021-12-28 | 2022-05-13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原子层沉积方法及设备 |
-
2010
- 2010-01-05 CN CN201010011403.8A patent/CN10173632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1133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微波技术制备氮化钛/氮化铬涂层的方法 |
CN104357810A (zh) * | 2014-11-04 | 2015-02-18 | 大连理工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微波等离子体沉积薄膜的设备 |
CN114243249A (zh) * | 2021-12-13 | 2022-03-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 |
CN114243249B (zh) * | 2021-12-13 | 2022-12-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 |
CN114481089A (zh) * | 2021-12-28 | 2022-05-13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原子层沉积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6324B (zh) | 2013-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60202B2 (ja) |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
US7763535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tal backside contact of a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a solar cell | |
CN101880862B (zh) | 多功能离子束溅射设备 | |
CN105951053B (zh) | 一种铌掺杂二氧化钛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及铌掺杂二氧化钛透明导电膜 | |
CN112376024B (zh) | 一种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
Fekkai et al. | Optical, morpholog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ilver and aluminium metallization contacts for solar cells | |
CN101736324B (zh) | 一种超硬氮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
WO1994019509A1 (en) |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film forming apparatus | |
JP4703782B2 (ja) | 半導体構成要素、特にソーラーセルの金属裏側コンタクトの製造方法 | |
CN101521247A (zh) | 制造透明导电氧化物涂层的方法 | |
WO2004020683A2 (en) | Silver selenide film stoichiometry and morphology control in sputter deposition | |
CN102051497B (zh) | 金银镶嵌靶材及其薄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5420679B (zh) | 一种孪生对靶磁控溅射制备覆铜陶瓷基板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5142033B (zh) | 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89569B (zh) | 用于生产半导体器件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的金属背部触点的方法 | |
CN206022118U (zh) | 薄膜电容器 | |
US20100236920A1 (en) | Deposition apparatus with high temperature rotatable targe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 |
CN101775579B (zh) | 一种二氧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
CN101736325B (zh) | 一种超硬氮铝化钛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制备方法 | |
CN102356450A (zh) | 具有高温可旋转靶的沉积设备及该设备的操作方法 | |
Szyszka | Magnetron sputtering of ZnO films | |
CN117480272A (zh) | 导电的硅溅射靶 | |
KR100811007B1 (ko) | Ito 투명 전도성 박막을 이용한 솔라셀의 제조방법 및상기 방법으로 제작된 솔라셀이 내장된 액정표시장치 | |
Kim et al. | he deposition and analysis of ITO thin film by DC magnetron sputter at room temperature | |
CN117626187A (zh) | 一种利用rpd以铟锡合金作为源反应沉积低成本ito薄膜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