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34506A -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506A
CN101734506A CN200910134460A CN200910134460A CN101734506A CN 101734506 A CN101734506 A CN 101734506A CN 200910134460 A CN200910134460 A CN 200910134460A CN 200910134460 A CN200910134460 A CN 200910134460A CN 101734506 A CN101734506 A CN 101734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onduction band
framework
spare
band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506B (zh
Inventor
李承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tech A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N Sy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N Sys Inc filed Critical LG N Sy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34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5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在本发明中,提供了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10)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的驱动辊(30)。第一导带件(34)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驱动辊(30)的部分。叠放带(40)缠绕在第一导带件(34)上并具有与驱动辊(30)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驱动辊(30)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叠放带(40)具有形成为沿着叠放带(40)的外表面凸出的多个导向凸起(42)。此外,其上缠绕有叠放带(40)的一部分的第二导带件(50)安装在第一导带件(34)的下方。同时,分离导向件(52)被安装成在重力方向上与第二导带件(50)垂直地隔开,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分离导向件上。根据本发明,由于减轻了当介质与叠放带碰撞时产生的冲击,从而防止了介质的前端被损坏。此外,由于介质关于其后端对齐并被叠放,从而具有提高介质的叠放程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介质发放器,更具体地涉及介质缓冲装置和具有介质缓冲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所述介质缓冲装置用于对被引入设置在自动介质发放器中的临时叠放单元和介质存储单元中的钞票进行缓冲和叠放。
背景技术
自动介质发放器是一种用于处理具有经济价值的介质(比如,钞票)的装置。这种自动介质发放器安装在银行、公众办公室(publicoffice)、学校等以处理各种介质。本文使用的术语“介质”表示例如钞票、支票、票证、证书等。介质包括与其宽度或长度相比具有很小的厚度的各种对象。
以下对自动介质发放器的内部构造进行简要描述。自动介质发放器设置有存入/提取单元,客户可通过该存入/提取单元存入或提取介质。而且,提供了介质传送单元用于传送存入存入/提取单元中的介质,并且在识别单元中对经过介质传送单元的介质的类型和大小等进行识别。将在识别单元中检测到的异常的介质通过介质传送单元返回给客户,或者传送至回收单元并保存在其中。
同时,正常的介质再次经过介质传送单元,然后被临时保存在临时叠放单元中。根据客户的要求,被临时保存在临时叠放单元的介质被再次释放,然后被存储在介质存储单元。如上所述,在自动介质发放器中,介质叠放装置负责将存入临时叠放单元中以及从介质存储单元提取的介质进行叠放。
然而,上述相关技术具有如下问题。
介质由输入辊等传送,然后被引入临时叠放单元和介质存储单元。由上述输入辊的转动力引入临时叠放单元和介质存储单元中的介质的前端与临时叠放单元和介质存储单元的内壁碰撞。此时,在存在大的介质的冲击能量的情况下,介质的前端可能被折叠或弯曲而受损。如果介质如上所述地受损,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介质无法被均匀地叠放在临时叠放单元和介质存储单元中。
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下面将对在韩国流通的钞票进行描述。在韩国目前使用的钞票(旧钞票)中,10,000圆钞票具有大约76厘米的宽度。然而,最近已经发行了宽度小于旧钞票的新钞票,这样新钞票就与旧钞票一起流通。在新钞票中,10,000圆钞票具有大约68厘米的宽度。
由于上述的介质叠放装置是在旧钞票的基础上制造的,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引入新钞票的情况下难以均匀地叠放钞票。也就是说,当在旧钞票之间插入新钞票时,新钞票可能在纵向和横向未对齐而被叠放。除了以上作为一个示例而描述的新钞票以外,具有相对较小尺寸的外币的钞票也不能被均匀地叠放,从而在释放钞票时会出现杂乱。
具体地,如果存在歪斜现象,即钞票过度地未对齐而被叠放,则当释放钞票时可能出现杂乱。如上所述,在引入不同尺寸的钞票的情况下,由于钞票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钞票未在纵向被均匀地叠放,从而在释放钞票时可能出现杂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设备,其中自动介质发放器设置有用于吸收当介质与其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防止在介质的前端与叠放辊碰撞之后介质转动。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了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设备,该介质叠放装置具有使介质可关于其一端排列的构造。
本发明要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目的。
根据用于获得这些目的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并且介质被引入在所述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所述介质缓冲装置包括: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并且由单独的动力源提供动力;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驱动辊的部分;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的作用下转动;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以及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在重力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
所述叠放带可能以圆形向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松垂,从而吸收在所述叠放带与所述介质碰撞时的冲击。
所述驱动辊可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更近的位置,并且所述驱动辊可在框架中被安装成关于所述第一导带件向上倾斜。
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可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
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可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并且介质被引入在所述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所述介质缓冲装置包括: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凸出的多个导向凸起;以及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所述多个导向凸起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限定了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起的两侧,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介质被引入在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所述介质缓冲装置包括: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凸出的多个导向凸起;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以及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
所述多个导向凸起可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可限定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
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可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起的两侧,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可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可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装置,包括:框架,具有限定于其中的叠放空间,所述叠放空间允许所述介质被叠放在其中;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导向凸起;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支撑板,被安装成相对于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上部的固定板而移动,被引入所述叠放空间中的介质被叠放在所述支撑板上;输入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从而允许将所述介质引入所述叠放空间中;以及薄板辊,安装在薄板辊轴上,所述薄板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输入辊的下方,所述薄板辊与所述输入辊共同作用来引入所述介质,所述薄板辊轴具有设置在其外表面上的多个叶片以向下敲击被引入所述叠放空间中的所述介质。
被叠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介质可通过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下部的出口被逐个释放到外侧。
所述多个导向凸起可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以规则的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可限定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
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可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起的两侧,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可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所述叠放带可以圆形向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松垂,从而吸收当所述叠放带与所述介质碰撞时的冲击。
所述驱动辊可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更近的位置,并且所述驱动辊可在框架中被安装成关于所述第一导带件向上倾斜。
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可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
所述驱动辊可被控制成其转动速度相对小于所述薄板辊的转动速度。
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可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叠放带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3a至3c是图示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叠放介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而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叠放带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参照附图,框架10限定了介质叠放设备的外观。为了图示框架10的内部构造,仅在附图中示出了框架10的一部分,其它部分可分别设置在附图所示的框架10的两侧。框架10形成为呈基本上为矩形六面体的形状并且限定了外部框架。
在框架10中限定了预定的叠放空间12,从而介质m可被叠放在其中。叠放空间12大体上具有矩形六面体形状,随后描述的支撑板22安装在叠放空间12中以便可上下移动。
输入辊14安装在框架10中。输入辊14可转动地安装在设置在框架10中的输入辊轴14′上。输入辊14设置在入口处,介质通过该入口被引入。输入辊14允许介质m的一个表面与输入辊14紧密接触,并允许介质m被引入叠放空间12中。通过向输入辊14供应由安装在框架10外侧的单独的驱动源(未示出)所传递的动力来驱动输入辊14。显然,动力源可安装在框架10中。
此外,薄板辊16安装在输入辊14的下方。与输入辊14类似,薄板辊16可转动地安装在设置在框架10中的薄板辊轴16′上。薄板辊16与输入辊14共同作用以允许介质m被引入叠放空间12中。
薄板辊轴16′具有在其外周面上呈螺旋形设置的多个叶片18。叶片18的作用是向下敲击介质m的上表面,从而由输入辊14引入的介质m可均匀地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
固定板20安装在框架10的上部。固定板20固定地安装于框架10并起到这样的作用,即当介质m被引入框架中时防止介质m向上离开。
此外,支撑板22安装在框架10的下部以便可上下移动。支撑板22是被引入的介质m基本上被叠放于其上的部分。支撑板22被安装成可相对于固定板22移动。
具体地,如果指示引入介质m的信号被发出,则支撑板22移动以便与固定板20相隔一定距离。并且支撑板22与固定板20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高到足以使得当被引入的介质m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时介质m过度地转动。在该初始状态下,根据被引入框架的介质m的数量,支撑板22向下移动以便允许介质m被稳固地叠放。
同时,驱动辊30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框架10的上部的驱动辊轴30′上。驱动辊30与随后描述的叠放带40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以便使叠放带40能够转动。驱动辊30由安装在框架10外侧的单独的驱动源(未示出)提供动力,并从而被驱动。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利用一个驱动源来驱动输入辊14和驱动辊30。显然,可分别为输入辊14和驱动辊30单独提供驱动源。
在接近驱动辊30的区域,通过垂直地弯曲框架10的一部分形成安装件32。在安装件32中,第一导带件34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导带轴34′上。叠放带40缠绕在第一导带件34上,而第一导带件34在第一导带轴34′上被安装成处于空闲(idle)状态,其中仅当叠放带40被驱动辊30驱动而转动时,第一导带件才转动。
叠放带40可缠绕于其上的辊、轴等(优选地,带轮)可用作为随后描述的第二导带件50和分离导向件52,以及第一导带件34。
如图1清楚地所示,驱动辊30被安装成关于第一导带件34向上倾斜。此外,驱动辊30比第一导带件34离介质m的入口相对更近。驱动辊30如上所述地布置,以便更有效地将驱动辊30的转动力传递至叠放带40。换句话说,当叠放带40由驱动辊30的转动力转动并向下松垂时,叠放带可维持向介质入口弯曲的圆形,从而叠放带可更有效地吸收介质m传递的冲击。
叠放带40是当介质m被引入叠放空间12中时与介质m的前端碰撞的部分。当叠放带与介质m的前端碰撞时,叠放带40发生变形并且吸收冲击。叠放带40的一侧缠绕在位于第一导带件34下方的第二导带件50上。这里,第二导带件50安装在比第一导带件34离介质的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因此,也如图1所示,在叠放带缠绕在第一导带件34和第二导带件50上的状态下,叠放带40在重力作用下以圆形向介质入口松垂。
图2清楚地示出了叠放带40的具体形状。参照附图,多个导向凸起42形成为在叠放带40的外表面上凸出。多个导向凸起42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在叠放带40的外表面上。当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时,导向凸起42引导介质m的前端,并且在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之后,导向凸起42防止介质沿着叠放带40的外表面向下滑动和转动。
用于当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时引导介质m的前端的导向表面44倾斜地形成于导向凸起42的两侧。导向表面44倾斜地形成为引导介质m使其前端与底面46碰撞。导向凸起形成为使得导向凸起42之间的距离在引入介质m的入口处相对较宽。这样是为了引导介质m以使其与底面46完全碰撞。
此外,由于导向凸起42被设置成具有规则的间隔,因此尽管在介质m与凸起碰撞之后滑动,但是介质m由邻近的导向凸起42绊住,从而能够防止介质m的前端过度地转动。凸起之间的区域限定了与介质m的前端碰撞的底面46。可以认为底面46基本限定了叠放带40的外表面。
如上所述,叠放带40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二导带件50上。第二导带件50安装在第一导带件34的下方。此外,第二导带件50安装在比第一导带件34离介质的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将第二导带件50安装在上述位置以使叠放带40以圆形向介质入口松垂。叠放带40可如上所述维持圆形,从而有效地吸收介质m的冲击能量。
在第二导带件50的上方,分离导向件52可转动地安装在分离导带轴52′上。分离导向件52被安装成在重力方向与第二导带件50垂直地隔开。分离导向件52的作用是防止缠绕在第一导带件34上的叠放带40的部分干扰缠绕在第二导带件50上的叠放带40的另一部分。
具体地,在未设置分离导向件52并且叠放带40仅缠绕在第一导带件34和第二导带件50上的情况下,由于叠放带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窄,因此当叠放带与介质m碰撞时可能在叠放带40中发生干涉。这里,由于第一导带件34与分离导向件52之间的叠放带40的部分没有弯曲而是维持绷紧状态,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如果叠放带的绷紧部分与其圆形部分碰撞,则叠放带40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置分离导向件52以增加叠放带40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此外,由于设置了分离导向件52,从而增加了叠放带40的张紧程度,这样叠放带40可以很好地维持圆形。
类似于第一导带件34,第二导带件50和分离导向件52被安装成可在空闲状态下转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同时,薄板辊16和驱动辊30优选地被控制成使二者的转动速度彼此不同。具体地,驱动辊30应倍控制成使其转动速度相对小于薄板辊16的转动速度。这样是为了提高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的介质m的叠放程度(stacking degree)。
更具体地,被引入叠放空间20中的介质m的前端与叠放带40碰撞,然后介质落下。此时,为了均匀地叠放介质m,需要通过在薄板辊16的叶片18敲击介质时所产生的力将介质m叠放在支撑板22上,同时介质m的前端没有转动。
如果叠放带40的转动速度被控制成高于薄板辊16的转动速度,那么介质m的前端会被导向凸起42向下压,从而介质m可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如果介质m在转动的同时被叠放在支撑板22,则可能发生叠放失败。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薄板辊16的转动速度被控制得较高,从而使介质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并且介质的后端由薄板辊16的叶片18对齐。
在框架10的下部形成出口(未示出)。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的介质m通过出口被释放。通介质m过例如捡拾辊(未示出)等的单元被逐个向外释放。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的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介质叠放设备的运行。
图3a至3c是图示了介质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叠放的视图。
参照附图,将经过介质传送单元的介质m引入并叠放在临时叠放单元或介质存储单元中。在介质m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输入辊14(参见图3a)的状态下引入介质m。换句话说,通过输入辊14在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介质m被逐个引入叠放空间12中。
被引入叠放空间12的介质m与位于其前方的叠放带40碰撞。一旦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则如图3B所示,叠放带40的一部分在介质m的引入力(introduction force)的作用下而弯曲。作为参考,引入介质m的信号被发出,驱动辊30由驱动源提供动力并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从而使与驱动辊30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的叠放带40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此时,驱动辊30的转动速度被控制成小于薄板辊16的转动速度。
在图2中详细地图示了与介质m碰撞的叠放带40的一部分。由于导向凸起42的导向表面44倾斜地形成,因此当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时,介质m的前端可由导向表面44引导并接着与底面46碰撞。然后,尽管介质的前端在与底面46碰撞之后滑动,但是介质m的前端由形成于底面下方的导向凸起42绊住。因此,介质m的前端不会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并且可被稳定地叠放。
再次参照图3B,在介质m与叠放带40碰撞的状态下,介质m的后端由薄板辊16的叶片18向下推动,然后介质m被叠放在支撑板22上。图3c清楚地示出了介质m由薄板辊16的叶片18向下推动。
此外,由于介质m的前端与叠放带40碰撞,并且介质m的后端由薄板辊16的叶片18向下推动,因而介质m对齐,从而后端与框架10的内壁紧密接触。换句话说,介质m的后端关于叠放空间12的左壁(在图中)对齐。因此,无论介质的种类和大小,介质m可关于其一端对齐,从而可提高介质m的叠放程度。
叠放在支撑板22上的介质m向下移动,并借着通过形成于框架10的下部的出口被逐个释放到框架外侧。
在本发明中,被引入叠放空间的介质与叠放带碰撞,然后被叠放在支撑板上。由于介质与叠放板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得到了减轻,从而防止了介质的前端被损坏。
此外,在本发明中,以规则的间隔在叠放带上形成多个导向凸起,从而防止了介质的前端与叠放带碰撞之后介质滑动和转动。因此,由于介质可被均匀地叠放,从而具有提高介质的叠放程度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介质的前端与叠放带碰撞之后,介质由薄板辊的叶片向下推动然后被叠放在支撑板上。因此,由于介质关于其后端对齐并被叠放,从而提高了叠放程度。
如果介质的叠放程度如上所述地得到了提高,那么介质可被正常地释放到外侧而不会出现任何杂乱,从而提高了介质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介质被引入在所述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包括:
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
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
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
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以及
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在重力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叠放带以圆形向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松垂,从而吸收所述叠放带与所述介质碰撞时的冲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辊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更近的位置,而所述驱动辊在所述框架中被安装成关于所述第一导带件向上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所述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6.一种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介质被引入在所述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包括:
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
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
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凸出的多个导向凸起;
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以及
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缓冲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导向凸起以规则的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限定了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缓冲设备,其中,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起的两侧,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缓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10.一种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其中,在所述介质缓冲装置中安装有限定外部构架的框架,介质被引入在所述框架中限定的叠放空间中,包括:
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
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
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凸出的多个导向凸起;以及
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
其中,所述多个导向凸起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限定了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以及
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起的两侧,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11.一种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设备,包括:
框架,具有限定于其中的叠放空间,所述叠放空间允许介质被叠放在其中;
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并由单独的驱动源提供动力;
第一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邻近所述驱动辊的部分;
叠放带,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带件上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叠放带具有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导向凸起;
第二导带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第一导带件的下方,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带件上;
分离导向件,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二导带件垂直地隔开,所述叠放带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分离导向件上;
支撑板,被安装成相对于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上部的固定板而移动,被引入到所述叠放空间中的所述介质被叠放在所述支撑板上;
输入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从而允许将所述介质引入所述叠放空间中;以及
薄板辊,安装在薄板辊轴上,所述薄板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输入辊的下方,所述薄板辊与所述输入辊共同作用来引入所述介质,所述薄板辊轴具有设置在其外表面上的多个叶片以便向下敲击被引入所述叠放空间中的所述介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被叠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介质通过形成在所述框架的下部的出口被逐个释放到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导向凸起沿着所述叠放带的外表面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表面限定了与所述介质的前端碰撞的底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前端引导至所述底面的导向表面倾斜地形成于所述凸出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在引入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地宽。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叠放带以圆形向引入介质的入口松垂,从而吸收当所述叠放带与所述介质碰撞时的冲击。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驱动辊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更近的位置,并且所述驱动辊在所述框架中被安装成关于所述第一导带件向上倾斜。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安装在比所述第一导带件离所述介质的入口相对更远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驱动辊被控制成其转动速度相对小于所述薄板辊的转动速度。
19.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叠放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带件、所述第二导带件和所述分离导向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便在空闲状态下可转动。
CN2009101344602A 2008-11-06 2009-04-16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介质叠放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8-0110099 2008-11-06
KR1020080110099A KR20100050960A (ko) 2008-11-06 2008-11-06 매체자동지급기의 매체완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매체집적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506A true CN101734506A (zh) 2010-06-16
CN101734506B CN101734506B (zh) 2012-10-10

Family

ID=4227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4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506B (zh) 2008-11-06 2009-04-16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介质叠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00050960A (zh)
CN (1) CN10173450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623A (zh) * 2017-03-09 2018-03-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收钞机构、atm机暂存模块及atm机
CN10795853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盒推板锁定装置
CN109410423A (zh) * 2018-10-12 2019-03-0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钞装置及金融服务终端
WO2019174521A1 (zh) * 2018-03-13 2019-09-1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集积装置、限位机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7712B1 (ko) 2010-05-31 2016-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456086B (zh) * 2012-05-31 2017-05-10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分机捆扎带的自动导入带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53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盒推板锁定装置
CN107958534B (zh) * 2016-10-17 2020-08-11 艾泰克Ap有限公司 盒推板锁定装置
CN107820623A (zh) * 2017-03-09 2018-03-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收钞机构、atm机暂存模块及atm机
WO2018161296A1 (zh) * 2017-03-09 2018-09-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收钞机构、atm机暂存模块及atm机
WO2019174521A1 (zh) * 2018-03-13 2019-09-1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集积装置、限位机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US11989993B2 (en) 2018-03-13 2024-05-21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anknote accumulating device, limiting mechanism and cash recycling and handling device
CN109410423A (zh) * 2018-10-12 2019-03-0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钞装置及金融服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50960A (ko) 2010-05-14
CN101734506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506B (zh) 用于自动介质发放器的介质缓冲装置以及介质叠放设备
JP5771894B2 (ja) 紙葉類集積装置
CN102436691B (zh) 现金自动存取装置
US8752827B2 (en) Medium stacking apparatus and financi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583981B (zh) 用于介质发放器的介质叠放设备
US9573786B2 (en) Diverter,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and financial device
CN101465016B (zh) 一种现金交易机
CN101685557A (zh) 存取款机及其钱箱
US20120103759A1 (en) Medium transferring apparatus and financial device
CN102842174A (zh) 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1470917A (zh) 一种现金交易机
KR101387794B1 (ko) 매체자동지급기의 매체집적장치
JP5768555B2 (ja) 媒体集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KR101457300B1 (ko) 매체 집적 장치
CN101783037B (zh) 自动柜员机的纸币止动器
US6929259B2 (en) Compact bank note dispensing device to prevent duplication releases
JP3449891B2 (ja) 媒体集積装置
CN205920546U (zh) 纸币收纳送出装置和纸币自动交易装置
KR100554128B1 (ko) 종방향 지폐입·출금기의 픽업 번들벨트장치
CN103204403B (zh) 文档堆叠
JP3527989B2 (ja) 紙葉類集積機構
JP2982583B2 (ja) 紙葉類の分離搬送装置
JP2832191B2 (ja) 硬貨整列装置
JP3122829B2 (ja) 現金自動取引装置
JP3236485B2 (ja) 紙葉類集積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G C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N-SY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24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LG CNS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LGN-SYS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irtech AP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LG C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