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0123A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30123A CN101730123A CN 200910259691 CN200910259691A CN101730123A CN 101730123 A CN101730123 A CN 101730123A CN 200910259691 CN200910259691 CN 200910259691 CN 200910259691 A CN200910259691 A CN 200910259691A CN 101730123 A CN101730123 A CN 1017301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rol command
- junction terminal
- junction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M2M管理平台,用于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以及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和/或反馈信息对区域终端进行监控和管理;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区域终端,用于接收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反馈信息。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与机器(Machine-to-Machine,简称为M2M)通讯是专指机器与机器间无线通信的业务类型。M2M业务为各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了一种集合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的整套解决方案。M2M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方式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以及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图1为现有技术中M2M平台的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M2M平台的组网包含:M2M管理平台、通信网元、接入终端。其中,通信网元包括: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简称为GGSN)、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控制中心(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Data Center,简称为USSDC)、以及网络协议接入网关(IP Access Gateway,简称为IAGW)。
从图1中可以看出,M2M管理平台与GGSN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为TCP)连接,与USSDC通过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为UDP)连接,与IAGW通过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简称为SMS)协议连接。基于传统的M2M平台对终端远程控制方式包括:
步骤1,M2M管理平台将控制指令发送到通信网元;
步骤2,通信网元通过基站将控制指令下发给受控终端;
步骤3,受控终端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执行控制任务,并将反馈信息通过通信网元上报给M2M管理平台。
从上述处理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M2M平台的组网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通信网元通过基站将控制指令下发给受控终端,因此,受控终端自身必须具有接入到M2M平台的移动通讯能力;其次,对于小范围或区域范围的受控终端无法进行逻辑分组;第三,每个受控终端必须在M2M平台上注册并分配相关资源,从而浪费了系统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受控终端的接入能力限制严格、区域范围内无法对受控终端进行逻辑分组、以及受控终端浪费系统资源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M2M平台系统,包括:
M2M管理平台,用于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以及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和/或反馈信息对区域终端进行监控和管理;
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区域终端,用于接收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汇接终端,连接至M2M管理平台和区域终端,用于对M2M管理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M2M管理平台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
汇接终端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
区域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汇接终端向M2M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M2M平台系统中增加汇接终端,并使用特定通信的方式与区域终端连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受控终端的接入能力限制严格、区域范围内无法对受控终端进行逻辑分组、以及受控终端浪费系统资源的缺陷,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充分地利用了受控终端的现有通讯能力;同时,对于组建区域终端群组和划分逻辑终端群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M2M平台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中包括两级汇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详细处理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系统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2M平台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包括:M2M管理平台20、汇接终端22、区域终端24。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M2M管理平台20具备终端管理和监控的能力。M2M管理平台20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以及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和/或反馈信息对区域终端24进行监控和管理;M2M管理平台20以网络通信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其中,上述预定协议包括:SMS协议、USSD协议、TCP、UDP。也就是说,优选地,M2M管理平台20通过SMS协议、USSD协议、TCP、或UDP等协议与相应的通信网元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指令中包括以下信息:汇接终端22的号码、区域终端24所在群组的编号、区域终端24在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网元是一组构成网络通信的基本单元,其负责将M2M管理平台20的控制指令传输给区域终端24。通信网元与M2M管理平台20、以及汇接终端22,并通过SMS、USSD、TCP、或UDP等协议与汇接终端22相连接。通信网元通过上述协议将控制指令转发到汇接终端22,并将汇接终端22发送的反馈信息通过上述协议转发到M2M管理平台20;
汇接终端22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并通过预定协议对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其中,上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汇接终端22可以设置为一级或多级,每级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汇接终端,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中包括两级汇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汇接终端22具体包括:一级汇接终端、以及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
其中,一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预定协议将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下级汇接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一级汇接终端与下级汇接终端相连,主要负责向M2M管理平台20转发下级汇接终端上报的反馈信息以及下发M2M管理平台20向下级汇接终端或其所管辖区域内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一级汇接终端本身具有移动通讯能力,可以无障碍的接入到M2M管理平台20中,同时它也可以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例如,它可以是刷卡器或监控设备等。一级汇接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M2M管理平台20使用现有的移动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包含SMS、USSD、TCP、以及UDP等,同时它与下级汇接终端也使用同样的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
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与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连接,它主要负责将上级汇接终端传递下来的控制指令下发给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同时将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发送的反馈信息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它与上级汇接终端采用现有的移动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包含SMS、USSD、TCP、UDP等,同时它与其所管辖区域内的区域终端24采用受限制的或短距离的通信方式,上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完成数据交换,包含:蓝牙,红外线等。
具体地,下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并将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24发送的反馈信息通过预定协议转发到一级汇接终端。
区域终端24是内嵌了受限制的或短距离的通信方式的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机器,同时由于不具有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汇接终端接收并上报反馈信息。具体地,区域终端24接收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22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22发送反馈信息。
从上述处理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充分地利用了受控终端的现有通讯能力;同时,对于组建区域终端群组和划分逻辑终端群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
下面,以基于短信(SMS协议)的远程控制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M2M平台管理员通过M2M管理平台20对某一区域内的区域终端24下达控制指令,M2M管理平台20将该控制指令以现有通信协议封装后下发到通信网元。该控制指令由M2M管理平台20封装了以下信息:
1、报文ID;2、测试用例的通讯方式(例如,短信、TCP、或UDP)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测试用例的通讯方式为短信;3、报文在用例中的序号,从0开始编号;4、报文属性:上行或下行;5、报文命令字,即对应于WMMP-T规范中的命令字;6、下行报文头安全标志;7、是否回应错误的下行报文头流水号;8、是否发送错误的下行报文头序列号;9、固定字段内容、必选TLV、可选TLV列表,其中,必选TLV包含一级汇接终端手机号码、下级汇接终端手机号码、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受控终端在该群组内的唯一标识;10、延迟时间及系统收到请求报文后延迟下发的时间;11、部分加密或全部加密;12、必选字段错误是否应答;13、必选字段错误代码。
通信网元在接收到M2M管理平台20的控制指令后,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该区域终端24所属的一级汇接终端上,完成原始消息转发。一级汇接终端在收到通信网元转发的远程控制消息后,根据通信网元转发的控制指令中的命令字判断该控制指令是下达给一个区域终端的控制指令,于是从控制指令中解析出下级汇接终端的手机号码,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下级汇接终端。
下级汇接终端维护其所在区域内所有区域终端24的连接信息,此连接信息包含各区域终端24在此区域内的唯一标识以及各区域终端24与下级汇接终端的连接状态和连接协议。当下级汇接终端在得到上级汇接终端转发的控制指令后,通过解析该控制指令判断该控制指令是下达给一个其所管辖区域的区域终端24的,于是解析出该区域终端24所在群组编号是否与本汇接终端所在群组编号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错误消息指令,并由上级汇接终端经由通信网元上报给M2M管理平台20;如果判断为一致,则解析出区域终端24在本群组中的唯一标识,通过此唯一标识判断区域终端24是否与下级汇接终端的连接状态正常,如果不正常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区域终端24无法连接的错误消息指令,并由上级汇接终端经由通信网元上报给M2M管理平台20;如果判断连接正常,则通过当前下级汇接终端与区域终端24的连接方式将控制指令转发给指定的区域终端24。
区域终端24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控制指令中的命令字执行控制任务,并将反馈信息向下级汇接终端上报。下级汇接终端再按消息下发的逆向顺序上报消息,最终上报至M2M管理平台20。
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充分地利用了受控终端的现有通讯能力;同时,对于组建区域终端群组和划分逻辑终端群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并使M2M平台系统更方便使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汇接终端,连接至M2M管理平台和区域终端,用于对M2M管理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其中,预定协议包括:短消息服务协议、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或用户数据包协议;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控制指令包括:汇接终端的号码、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区域终端在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汇接终端可以设置为一级或多级,每级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汇接终端,优选地,如图3所示,汇接终端具体包括:一级汇接终端、以及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
其中,一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预定协议将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并通过预定协议对下级汇接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一级汇接终端与下级汇接终端相连,主要负责向M2M管理平台转发下级汇接终端上报的反馈信息以及下发M2M管理平台向下级汇接终端或其所管辖区域内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一级汇接终端本身具有移动通讯能力,可以无障碍的接入到M2M管理平台中,同时它也可以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例如,它可以是刷卡器或监控设备等。一级汇接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M2M平台系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M2M管理平台使用现有的移动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包含SMS、USSD、TCP、以及UDP等,同时它与下级汇接终端也使用同样的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
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与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连接,它主要负责将上级汇接终端传递下来的控制指令下发给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同时将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它与上级汇接终端采用现有的移动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包含SMS、USSD、TCP、UDP等,同时它与其所管辖区域内的区域终端采用受限制的或短距离的通信方式,上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完成数据交换,包含:蓝牙,红外线等。
具体地,下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将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通过预定协议转发到一级汇接终端。
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充分地利用了受控终端的现有通讯能力;同时,对于组建区域终端群组和划分逻辑终端群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并使M2M平台系统更方便使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M2M管理平台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
其中,上述预定协议包括:SMS协议、USSD协议、TCP、UDP。也就是说,M2M管理平台通过SMS协议、USSD协议、TCP、或UDP等协议与通信网元相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指令中包括以下信息:汇接终端的号码、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区域终端在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等。
步骤402,汇接终端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
其中,上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
优选地,在步骤402中,可以具体包括如下处理:首先,一级汇接终端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预定协议将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随后,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
步骤403,区域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汇接终端向M2M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
在步骤403中,通过汇接终端向M2M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包括:首先,区域终端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反馈信息;随后,汇接终端通过预定协议将反馈信息转发到M2M管理平台。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优选地,区域终端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如下处理:首先,区域终端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下级汇接终端发送反馈信息;随后,下级汇接终端通过预定协议将反馈信息转发到一级汇接终端。
下面,以基于短信(SMS协议)的远程控制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详细处理的信令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处理:
步骤501,M2M平台管理员通过M2M管理平台对某一区域内的区域终端下达控制指令,M2M管理平台将该控制指令以现有通信协议封装后下发到通信网元。该控制指令由M2M管理平台封装了以下信息:
1、报文ID;2、测试用例的通讯方式(例如,短信、TCP、或UDP)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测试用例的通讯方式为短信;3、报文在用例中的序号,从0开始编号;4、报文属性:上行或下行;5、报文命令字,即对应于WMMP-T规范中的命令字;6、下行报文头安全标志;7、是否回应错误的下行报文头流水号;8、是否发送错误的下行报文头序列号;9、固定字段内容、必选TLV、可选TLV列表,其中,必选TLV包含一级汇接终端手机号码、下级汇接终端手机号码、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受控终端在该群组内的唯一标识;10、延迟时间及系统收到请求报文后延迟下发的时间;11、部分加密或全部加密;12、必选字段错误是否应答;13、必选字段错误代码。
步骤502,通信网元在接收到M2M管理平台的控制指令后,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该区域终端所属的一级汇接终端上,完成原始消息转发。
步骤503,一级汇接终端在收到通信网元转发的远程控制消息后,根据通信网元转发的控制指令中的命令字判断该控制指令是下达给一个区域终端的控制指令,于是从控制指令中解析出下级汇接终端的手机号码,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下级汇接终端。
步骤504,下级汇接终端维护其所在区域内所有区域终端的连接信息,此连接信息包含各区域终端在此区域内的唯一标识以及各区域终端与下级汇接终端的连接状态和连接协议。当下级汇接终端在得到上级汇接终端转发的控制指令后,通过解析该控制指令判断该控制指令是下达给一个其所管辖区域的区域终端的,于是解析出该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编号是否与本汇接终端所在群组编号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错误消息指令,并由上级汇接终端经由通信网元上报给M2M管理平台;如果判断为一致,则解析出区域终端在本群组中的唯一标识,通过此唯一标识判断区域终端是否与下级汇接终端的连接状态正常,如果不正常向上级汇接终端上报区域终端无法连接的错误消息指令,并由上级汇接终端经由通信网元上报给M2M管理平台;如果判断连接正常,则通过当前下级汇接终端与区域终端的连接方式将控制指令转发给指定的区域终端。
步骤505,区域终端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控制指令中的命令字执行控制任务。
步骤506,区域终端将反馈信息(也可以称为终端受控信息)向下级汇接终端上报。
步骤507,下级汇接终端将反馈信息上报到一级汇接终端。
步骤508,一级汇接终端将反馈信息上报到通信网元。
步骤509,通信网元最终将反馈信息上报至M2M管理平台。
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支持不具备SMS、USSD、TCP、UDP等通信能力的受控终端无障碍地接入到M2M管理平台,充分地利用了受控终端的现有通讯能力;同时,对于组建区域终端群组和划分逻辑终端群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并使M2M平台系统更方便使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器通信M2M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M2M管理平台,用于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以及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和/或所述反馈信息对区域终端进行监控和管理;
所述汇接终端,用于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对所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所述区域终端,用于接收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接终端具体包括:
一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并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对所述下级汇接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将所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通过所述预定协议转发到所述一级汇接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协议包括:短消息服务协议、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或用户数据包协议;
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所述汇接终端的号码、所述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所述区域终端在所述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
4.一种汇接终端,其特征在于,连接至M2M管理平台和区域终端,用于对所述M2M管理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对所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接终端具体包括:
一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并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对所述下级汇接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进行转发;
一个或多个下级汇接终端,用于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并将所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通过所述预定协议转发到所述一级汇接终端。
6.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接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协议包括:短消息服务协议、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或用户数据包协议;
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所述汇接终端的号码、所述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所述区域终端在所述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
7.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M2M管理平台通过预定协议发送控制指令;
汇接终端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
所述区域终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任务,并通过所述汇接终端向所述M2M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汇接终端向所述M2M管理平台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区域终端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向其所归属的汇接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所述汇接终端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将所述反馈信息转发到所述M2M管理平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接终端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其所管辖偶的区域终端包括:
一级汇接终端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所述预定协议将所述控制指令下发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
所述相应的下级汇接终端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到其所管辖的区域终端。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协议包括:短消息服务协议、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或用户数据包协议;
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或红外线通信方式;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所述汇接终端的号码、所述区域终端所在群组的编号、所述区域终端在所述群组的唯一标识、以及报文命令字。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59691 CN101730123A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PCT/CN2010/075055 WO2010149115A1 (zh) | 2009-12-22 | 2010-07-08 | M2m通信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59691 CN101730123A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0123A true CN101730123A (zh) | 2010-06-09 |
Family
ID=42450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59691 Pending CN101730123A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30123A (zh) |
WO (1) | WO2010149115A1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7618A (zh) * | 2010-06-30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代理方式进行监控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WO2010149115A1 (zh) * | 2009-12-22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2m通信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CN102136933A (zh) * | 2010-09-30 | 2011-07-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管理方法、中间件及机器通信平台、设备和系统 |
CN102223412A (zh) * | 2010-06-18 | 2011-10-19 |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 机器类型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2281513A (zh) * | 2010-06-13 | 2011-12-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2281334A (zh) * | 2010-06-11 | 2011-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终端的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接入服务器 |
WO2012009979A1 (zh) * | 2010-07-21 | 2012-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2m平台业务处理的方法和m2m平台 |
WO2012013087A1 (zh) * | 2010-07-29 | 2012-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到机器终端状态自动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612049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2m管理系统及方法 |
WO2014067369A1 (zh) * | 2012-10-31 | 2014-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a中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4662858A (zh) * | 2013-02-20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机器通信操作触发方法和装置 |
WO2015117414A1 (zh) * | 2014-08-25 | 2015-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访问方法及装置 |
CN105959978A (zh) * | 2016-07-12 | 2016-09-21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te的巨量m2m通信分组接入方法 |
CN103975542B (zh) * | 2011-12-08 | 2017-07-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广播mac控制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10649970A (zh) * | 2019-09-26 | 2020-01-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可见光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65100B2 (en) | 2011-03-23 | 2013-10-22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
GB2476415B (en) | 2011-03-23 | 2011-11-16 | Renesas Mobile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16152B2 (en) * | 2005-02-15 | 2012-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US7471200B2 (en) * | 2005-06-30 | 2008-12-30 | Nokia Corporation | RFID optimized capability negotiation |
FR2904907A1 (fr) * | 2006-08-08 | 2008-02-15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par messages et dispositif associe |
CN101730123A (zh) * | 2009-12-22 | 2010-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
2009
- 2009-12-22 CN CN 200910259691 patent/CN101730123A/zh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7-08 WO PCT/CN2010/075055 patent/WO201014911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49115A1 (zh) * | 2009-12-22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2m通信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CN102281334B (zh) * | 2010-06-11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终端的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接入服务器 |
CN102281334A (zh) * | 2010-06-11 | 2011-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终端的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接入服务器 |
WO2011153731A1 (zh) * | 2010-06-11 | 2011-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有线终端的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接入服务器 |
CN102281513B (zh) * | 2010-06-13 | 2013-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2281513A (zh) * | 2010-06-13 | 2011-12-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
WO2011157055A1 (zh) * | 2010-06-13 | 2011-12-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
US8874119B2 (en) | 2010-06-13 | 2014-10-28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processing |
CN102223412A (zh) * | 2010-06-18 | 2011-10-19 |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 机器类型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1877618B (zh) * | 2010-06-30 | 2014-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代理方式进行监控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CN101877618A (zh) * | 2010-06-30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代理方式进行监控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US8839022B2 (en) | 2010-07-21 | 2014-09-16 | Zte Corporation | Machine-to-machine platform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achine-to-machine platform |
WO2012009979A1 (zh) * | 2010-07-21 | 2012-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2m平台业务处理的方法和m2m平台 |
WO2012013087A1 (zh) * | 2010-07-29 | 2012-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到机器终端状态自动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1137788A1 (zh) * | 2010-09-30 | 2011-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管理方法、中间件及机器通信平台、设备和系统 |
CN102136933B (zh) * | 2010-09-30 | 2013-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管理方法、中间件及机器通信平台、设备和系统 |
US9331953B2 (en) | 2010-09-30 | 2016-05-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middleware, and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device, and system |
CN102136933A (zh) * | 2010-09-30 | 2011-07-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管理方法、中间件及机器通信平台、设备和系统 |
CN102612049B (zh) * | 2011-01-20 | 2016-0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2m管理系统及方法 |
WO2012097572A1 (zh) * | 2011-01-20 | 2012-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2m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2612049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2m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3975542B (zh) * | 2011-12-08 | 2017-07-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广播mac控制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4067369A1 (zh) * | 2012-10-31 | 2014-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a中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9736620B2 (en) | 2012-10-31 | 2017-08-15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LTE-A |
CN104662858B (zh) * | 2013-02-20 | 2017-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机器通信操作触发方法和装置 |
CN104662858A (zh) * | 2013-02-20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机器通信操作触发方法和装置 |
US9936029B2 (en) | 2013-02-20 | 2018-04-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Operation trigg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US10681153B2 (en) | 2013-02-20 | 2020-06-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Operation trigg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US11089116B2 (en) | 2013-02-20 | 2021-08-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Operation trigg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US11563819B2 (en) | 2013-02-20 | 2023-01-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Operation trigg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WO2015117414A1 (zh) * | 2014-08-25 | 2015-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访问方法及装置 |
CN105959978A (zh) * | 2016-07-12 | 2016-09-21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te的巨量m2m通信分组接入方法 |
CN105959978B (zh) * | 2016-07-12 | 2019-04-16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te的巨量m2m通信分组接入方法 |
CN110649970A (zh) * | 2019-09-26 | 2020-01-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可见光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0649970B (zh) * | 2019-09-26 | 2021-02-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可见光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0149115A1 (zh) | 201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30123A (zh) | M2m平台系统、汇接终端以及终端控制方法 | |
US11627515B2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of remote ProSe UE in network | |
US1131732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s of network to terminal by using slice | |
US9473877B2 (en) | Uplink/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mall amount of data,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unit | |
KR20180029226A (ko) | 단말 및 그 통신 방법 | |
CN102438277A (zh) |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系统 | |
US949159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y transmitting group multicast using a cell broadcasting techniqu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16519445A (ja) | M2mサービス設定変更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
US8948131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gateway | |
JP609775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を伝送及び受信する方法とそのための装置 | |
CN104244189A (zh) | 一种td-lte集群故障弱化通信系统中的寻呼方法 | |
CN105376766A (zh) | 一种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0099430A (zh) | 一种服务设备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 |
RU2013137834A (ru) | Передача сообщений о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х возможностях для транзитных узлов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 |
WO2011137695A1 (zh) | 一种为机器类通信设备扩展用户终端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469552A (zh) |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108377A (zh) | 一种mtc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及中心控制节点 | |
CN102131311A (zh) | 机器到机器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 |
US9407575B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3249073A (zh) | 车联网链路保护系统 | |
CN104581704A (zh) | 一种实现机器类通信设备间安全通信的方法及网络实体 | |
CN111065130A (zh) | 一种NB-loT基站无线聚合传输网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
CN102223688B (zh) | 一种处理mtc优先警报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
JP556231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共有化方法 | |
CN102484776B (zh) | 系统控制信令中的短用户消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