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28441A -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8441A
CN101728441A CN200910207331A CN200910207331A CN101728441A CN 101728441 A CN101728441 A CN 101728441A CN 200910207331 A CN200910207331 A CN 200910207331A CN 200910207331 A CN200910207331 A CN 200910207331A CN 101728441 A CN101728441 A CN 101728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cell device
solar
electrode terminal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7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崎良英
中西宏之
宫田浩司
冲田真大
高仓英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28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8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8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current supply sources at the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90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90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 H10F19/902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20Electrodes
    • H10F77/206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F77/211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77/215Geometries of gri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93Interconnections
    • H10F77/933Interconnection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F77/935Interconnection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or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太阳能电池装置(10)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3)和设在太阳能电池片(3)上的电极端子(4),电极端子(4)是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以外的电极端子,其用于在各个太阳能电池片(3)之间或者在太阳能电池片(3)和外部装置之间形成电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多处,通过多个金属线(5)电连接太阳能电池片(3)和电极端子(4)。从而,即使太阳能电池片(3)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太阳能电池片的太阳能电池装置,更详细而言,为涉及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的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一般以2次电池作为电源进行动作,向该2次电池供电时,由使用者将该2次电池连接到商用电源(收费电源)插头上,并通过变压装置进行充电。但是,使用此类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时,电源确保较困难的情况较多。如果在使用中或者携带时电量下降,为了充电,使用干电池或者其他与该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离体的太阳能电池向2次电池供电,或者使用可通过变压电路等直接充电的充电设备。使用这些充电设备时虽然不需要确保商用电源,但是必须与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一同携带,并且,充电时必须对该充电设备和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的外部连接端子进行物理连接,移动中不方便操作。因此,有人提出了在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上搭载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的意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人们要求进一步减小其尺寸重量,并且要求具备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在日光直射、高湿度、车载振动、随身携带时造成的压迫摔落等极为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够使用的性能强度。因此,也要求搭载于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上的具备太阳能电池片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对于外部环境影响具有较强的耐力,并且轻薄短小,便于携带。
现有的家庭用太阳能电池装置,由于太阳能电池本身被玻璃所覆盖,因此对于外力具有较强的耐性。但是,由于支持体是玻璃板,因此,其缺点不仅在于重量大,而且还易碎。对于此类现有的以玻璃板作为支持体的太阳能电池只是单纯地进行小型化,缺乏实用性。对此,有人提出以树脂板或者树脂膜片代替玻璃板,从而实现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用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小型化的办法。但是,该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太阳能电池片受到外部物理作用时容易发生断裂,其结果,容易发生功率输出减小或者完全无功率输出的问题。
历来,对太阳能电池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片间的连接,多采用专利文献1以及如图14所示的方法,即,使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电极和背面电极部分重叠而进行连接的方法。但是,考虑到设计和强度,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连接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的太阳能电池片。
[专利文献1]
实用新型公开昭62-157163号公报(1987年10月6日公开)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对于使用在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上并进行了小型轻量化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太阳能电池片而言,存在着在受到外部物理作用时容易发生断裂而导致功率输出减小乃至完全无功率输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的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和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其中,所述电极端子是共同电极以外的电极端子,用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或者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外部装置之间形成电连接,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多处,通过用于进行电连接的第1连接部来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电极端子,使得即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多处通过第1连接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电极端子,因此,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确保各部分的电连接,从而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其搭载有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或者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电连接。另外,本发明的全球测位系统设备的特征在于,其搭载有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或者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电连接。
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的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图,(a)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平面图,(b)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斜视图,(c)是沿着(a)中所示A-A’切线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结构的图,(a)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平面图,(b)是沿着(a)中所示A-A’切线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的设置有所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的设置有所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的设置有所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的设置有所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的设置有所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设置了用于连接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上设置了用于连接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其他变形例(变更太阳能电池片的形状的同时根据该形状变更,对电极端子和连接部的形状、设置也进行了变更)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的便携式全球测位装置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对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太阳能电池片进行连接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太阳能电池片,4-电极端子,5-金属线(第1连接部),5A-金属带(第1连接部),7、7A-连接部(第2连接部),10-太阳能电池装置,20-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电子设备),25-便携式全球测位装置(全球定位系统装置),30-数字照相机(便携式电子设备),35-数字摄像机(便携式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主要结构的图,图1的(a)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的(b)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的(c)是沿着图1的(a)所示的A-A’切线的剖面图。首先,参照图1,对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主要结构进行说明。
(太阳能电池装置的主要结构)
太阳能电池装置10包括印刷基板1、设置于印刷基板1之上的多个导电体层2、设置于导电体层2之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3。印刷基板1可以是具有绝缘部的例如由铜或者不锈钢形成的板。导电体层2由金等金属形成,一个导电体层2上设置一个太阳能电池片3。此外,导电体层2的尺寸略大于太阳能电池片3的尺寸,在导电体层2的被太阳能电池片3覆盖所余下的部分,形成有电极端子6(共同电极(未图示)以外的电极端子)。该电极端子6和导电体层2用于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片3。
太阳能电池片3为长方形(一例)。纵横排列设置该太阳能电池片3,使得诸如形成为长方形。此外,在该太阳能电池片3的表面至少2处以上设有电极端子4(共同电极(未图示)以外的电极端子)。在图1中,电极端子4设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同一短边的角上。电极端子4分别通过金属线(第1连接部)5与太阳能电池片3的表面上的配线8相连接(在此虽然未图示,该连接方法与下述通过金属线5来对太阳能电池片3的电极端子4和导电体层2的电极端子6进行连接的连接方法相同)。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片3的电极端子4和导电体层2的电极端子6分别通过金属线5形成引线键合,实现其连接,从而形成各个太阳能电池片3间的电连接。与此同样,太阳能电池片3的电极端子4和外部装置(未图示)的电极端子也分别通过金属线5形成引线键合,实现其连接,从而形成太阳能电池片3和外部装置间的电连接。太阳能电池片3是一般的太阳能电池片,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宽10mm、长15mm、厚160μm的太阳能电池片3和其边长为100μm的方形的电极端子4。
金属线5是剖面(沿着图1的(b)中所示B-B’切线的剖面)直径小于1mm的金属线,在本实施方式使用剖面直径为25μm的金线。作为金属线5还可以使用由含有铜或者铝的金属形成的金属线。使用由含有铜的金属所形成的金属线时,为了避免发生腐蚀以及维持导电性,优选对该金属线进行树脂的涂敷(Coating)。此外,金属线5的剖面形状可以是椭圆形或者三角形、四角形、六角形以及八角形等三角形以上的多角形。
在太阳能电池装置10,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多个金属线5按照所希望的间隔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多处形成太阳能电池片3和电极端子4的电连接,因此,即使太阳能电池片3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也能够确保各部分间的电连接,从而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如果电极端子4采用的是图1所示的设置方法,当太阳能电池片3沿着图纸面的左右方向发生断裂时,能够发挥所述效果。此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搭载太阳能电池10的情况下,设置所有的太阳能电池片3,使得形成长方形,在此情况,所有的太阳能电池片3容易沿着长边方向发生断裂。
此外,作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搭载太阳能电子装置10的例子,主要有便携式电话机。在此情况,可考虑采用在该便携式电话机的框缘部分内收纳太阳能电池片3和电极端子4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根据所述结构,可缩小所述连接部分的面积,有利于设备。此外,例如用来连接太阳能电池装置的金属带通常以短边方向尺寸为1mm至2mm的结构为主流,但是,通过采用所述小于1mm的结构,有利于扩大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应用。
另外,根据所述结构,可增加配线自由度并且缩小所述连接部分的面积,从而能够对太阳能电池片3的面积进行相应程度的扩大。
(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变形例)
以下,对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功能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基本上,只对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有所变化的点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变形例的主要结构的图,图2的(a)是表示其中一部分的平面图,图2的(b)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A-A’切线的剖面图。
在本变形例,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金属线5是短边方向的尺寸(沿着图1的(b)中所示B-B’切线的长度)小于1mm的金属带5A。在此情况,金属带5A兼备电极端子4的功能。通过焊接形成金属带5A和电极端子6(或外部装置的电极端子)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作为金属带5A使用短边尺寸为0.8mm的、以铜作为基材并且经过焊接处理的金属带。此外,金属带5A并不只限于此例,可使用所述材料,也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树脂材料。
其次,图3至图7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其他变形例的主要结构的图,在该变形例,太阳能电池片3的电极端子4设置有所变更。
如图3所述,在成为对角的短边的角上设置电极端子4。此时,即使太阳能电池片3沿着上下方向(面向图纸面时的上下的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发生断裂,也能够确保电连接。
然后,图4表示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3个角设置有电极端子4,形成L字。此外,图5表示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全部的角都设置电极端子4,并且在1个长边和1个短边的中央部分也设置电极端子4。在此情况下,由于设置的电极端子4更多,因此更能够确保电连接。
然后,图6表示以连续覆盖太阳能电池片3的边缘部的形式,环状(框缘状)地设置电极端子4(电极端子4B)。此外,还能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侧面部分设置电极端子4(电极端子4C),使得还覆盖了该侧面部分。使用与金属带5A相同的材料来形成电极端子4B、4C。电极端子4B、4C的结构相比于上述电极端子4的结构,更能够确保电连接。
图7也表示有环状(框缘状)地设置的电极端子4,但是只覆盖太阳能电池片3的边缘部的一部分,即,电极端子4形成为,相对于电极端子4B呈部分欠缺的结构(电极端子4BA、4BB)。上述电极端子4的设置例、结构例、材料例仅仅是其中一例。尤其是设置例,在考虑太阳能电池片3易发生断裂的方向等的基础上,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4个角、4个边以及两者上设置电极端子4,以确保电连接。
图8和图9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其他变形例的主要结构的图。在该变形例,在太阳能电池片3上还设置了用于在电极端子4之间形成连接的连接部(第2连接部)7、7A。由于是通过设置连接部7、7A在电极端子4之间形成连接,因此,能以更高概率确保电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确实地防止发电能力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作为连接部7、7A使用由含银的金属形成的连接部。但是,连接部7、7A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使用由所述金或铝材料。
图10也是表示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其他变形例的主要结构的图。在该变形例,变更太阳能电池片3的形状的同时也与该形状对应地变更电极端子4或连接部7的形状、设置。即,太阳能电池片3可以是圆形(太阳能电池片3a)或者半圆形(太阳能电池片3c),电极端子4则是诸如与该圆形相应的形状和半圆形等,或者在圆形的中心部分形成(电极端子4a、4c)。此外,相应的连接部7是棱形或者放射线形(连接部7a、7c)。另外,太阳能电池片3还可以是其一部分角为非直角的矩形(太阳能电池片3b),根据该矩形来形成电极端子4和连接部7(电极端子4b、连接部7b)。
(太阳能电池装置的适用例)
以下对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适用例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搭载(电连接)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斜视图。图12是表示搭载(电连接)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便携式全球定位装置(全球测位系统装置、GPS)(也可以是车载用的装置)25的斜视图。图13是表示搭载(电连接)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数字照相机(便携式电子设备)30和数字摄像机(便携式电子设备)35的斜视图。
在便携式电话机20和全球定位装置25中,作为一个例子揭示了在装置的背侧搭载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搭载方式。在数字照相机30和数字摄像机35中,作为一个例子揭示了在装置的上侧和侧面侧搭载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搭载方式。所述各种装置均属于一般性的装置,因此,不再赘述其详细内容。在所述各种装置中,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作用是接受太阳光进行发电,并将该电能提供给所述装置的2次电池等电源。如上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10其太阳能电池片3和电极端子4的连接部分的面积较小,对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较为有利,并且,即使太阳能电池片3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也能够确保各部分的电连接,防止发电能力下降,因此,较之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装置搭载方法,更能提高所述装置的便携性和可靠性。
(实施方式的总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搭载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或者与该太阳能电池装置10电连接。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优选为便携式电话机20、数字照相机30或者数字摄像机35。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全球定位装置25其特征在于搭载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或者与该太阳能电池装置10电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便携式电子设备和便携式全球定位装置2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的是,第1连接部为剖面直径小于1mm的金属线5。
作为搭载了太阳能电池装置10的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的主要例子,可以举出便携式电话机20。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在该便携式电话机的框缘部分内收纳太阳能电池片3和电极端子4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可缩小所述连接部分的面积,有利于设备。此外,例如用来连接太阳能电池装置的金属带5A虽然以短边方向尺寸为1mm至2mm的结构为主流,但是,通过采用所述小于1mm的结构,有利于扩大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应用。
另外,根据所述结构,可增加配线自由度并且缩小所述连接部分的面积,从而能够对太阳能电池片3的面积进行相应程度的扩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的是,金属线5的剖面是三角形以上的多角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的是,第1连接部是短边尺寸小于1mm的金属带5A。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第1连接部能够起到与金属线5同样的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至少具有2个以上的电极端子4。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的是,在太阳能电池片3为矩形或者一部分角为非直角的矩形的情况下,优选沿着边或者沿着角或者沿着该两者设置电极端子4;在太阳能电池片3为圆形情况下,优选沿着该圆周或者在该圆形的中心部分或者在该两者设置电极端子4。
设置电极端子4时要考虑太阳能电池片3易发生断裂的方向等,以确保电连接。因此,能以更高概率确保电连接,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发生发电能力下降。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中,优选电极端子4呈环状,并且至少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的周缘部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尤其是在环状设置该电极端子4使得连续覆盖太阳能电池片3的全边缘部等情况下,能以更高概率确保电连接,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发电能力下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优选具有用于形成电极端子4之间的连接的连接部7、7A。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通过连接部7、7A形成电极端子4之间的连接,因此能以更高概率确保电连接,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发生发电能力下降。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电极端子4优选具有可相互电导通的形状,并且使用金属或者含有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该电极端子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中,优选使用含金、铜或者铝的金属形成金属线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装置10中,使用含铜的金属形成金属线5时,优选对该金属线进行树脂涂敷。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避免该由含铜的金属形成的金属线5发生腐蚀,并能够维持导电性。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并且,通过对不同的实施方式所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适宜进行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即使在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确保各部分的电连接,防止发电能力下降。因此,适合用于便携式电话机、数字照相机以及数字摄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定位装置等。

Claims (14)

1.一种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和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电极端子,其中,所述电极端子是共同电极以外的电极端子,用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或者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外部装置之间形成电连接,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多处,通过用于进行电连接的第1连接部来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电极端子,使得即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因物理作用力的作用发生断裂也能够防止发电能力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部是剖面直径小于1mm的金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的剖面是三角形以上的多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部是短边方向尺寸小于1mm的金属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有2个以上的所述电极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是矩形或者一部分角为非直角的矩形的情况下,沿着该矩形的边或者角设置所述电极端子,或者沿着该矩形的边和角设置所述电极端子;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是圆形的情况下,沿着圆周或者在该圆形的中心部分设置所述电极端子,或者沿着圆周和在该圆形的中心部分设置所述电极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子呈环状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在所述电极端子之间形成连接的第2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子具有相互能够电导通的形状,并且由金属或者含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由含有金、铜或者铝的金属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由含有铜的金属形成时,对该金属线进行树脂涂敷。
12.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或者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是便携式电话机、数字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
14.一种全球测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或者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装置电连接。
CN200910207331A 2008-10-27 2009-10-26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Pending CN1017284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6014 2008-10-27
JP2008276014A JP5064353B2 (ja) 2008-10-27 2008-10-27 太陽電池装置、携帯電子機器、並びに全地球測位システ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8441A true CN101728441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11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7331A Pending CN101728441A (zh) 2008-10-27 2009-10-26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01626A1 (zh)
JP (1) JP5064353B2 (zh)
KR (1) KR101087468B1 (zh)
CN (1) CN101728441A (zh)
BR (1) BRPI0904275A2 (zh)
TW (1) TW2010342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180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夏普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4904112A (zh) * 2013-01-10 2015-09-09 (株)庐姿 具有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面板及利用其的建筑物外装材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6660A1 (en) * 2005-02-07 2006-08-10 Ahmad Amiri Ultra mobile communicating computer
TW201247087A (en) * 2011-05-04 2012-1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tainer data center
KR101338333B1 (ko) 2013-05-20 2013-12-06 주식회사 이건창호 태양 전지 모듈을 구비한 유리 온실
KR101400210B1 (ko) * 2013-05-20 2014-05-28 주식회사 이건창호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409239B1 (ko) * 2013-12-17 2014-06-25 주식회사 이건창호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50280025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ighly efficient photovoltaic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JP2015207598A (ja) * 2014-04-17 2015-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素子間接続体
US10763383B2 (en) * 2016-09-14 2020-09-01 The Boeing Company Nano-metal connections for a solar cell array
US20180076349A1 (en) 2016-09-14 2018-03-15 The Boeing Company Power routing module for a solar cell array
WO2024215314A1 (en) * 2023-04-12 2024-10-17 Flores Ramon Jr Self charging solar phone (scs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6499A (en) * 1972-10-11 1976-06-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olar cell grid patterns
US4171989A (en) * 1976-01-27 1979-10-23 Motorola, Inc. Contact for solar cells
US4090213A (en) * 1976-06-15 1978-05-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uced junction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4361950A (en) * 1980-03-24 1982-12-07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Method of making solar cell with wrap-around electrode
US5034068A (en) * 1990-02-23 1991-07-23 Spectrolab, Inc. Photovoltaic cell having structurally supporting open conductive back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cell
JP2992464B2 (ja) * 1994-11-04 1999-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集電電極用被覆ワイヤ、該集電電極用被覆ワイヤを用いた光起電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48608A (ja) * 1995-11-24 1997-06-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折曲できる太陽電池装置
TW280962B (en) * 1995-02-24 1996-07-11 Sanyo Electric Co Battery charger and a solar battery use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US6803513B2 (en) * 2002-08-20 2004-10-12 United Solar Systems Corporation Series connected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DE10239845C1 (de) * 2002-08-29 2003-12-24 Day4 Energy Inc Elektrode für fotovoltaische Zellen, fotovoltaische Zelle und fotovoltaischer Modul
JP4285484B2 (ja) * 2005-01-24 2009-06-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回路基板、実装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JP4925598B2 (ja) * 2005-03-29 2012-04-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313999B (en) * 2005-05-20 2009-08-2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having solar cell
JP5171001B2 (ja) * 2005-09-30 2013-03-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7305876A (ja) * 2006-05-12 2007-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697194B2 (ja) 2006-10-13 2011-06-08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の接続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180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夏普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4904112A (zh) * 2013-01-10 2015-09-09 (株)庐姿 具有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面板及利用其的建筑物外装材料
CN104904112B (zh) * 2013-01-10 2017-06-30 (株)庐姿 具有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面板所构成的建筑物外装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87468B1 (ko) 2011-11-25
TW201034221A (en) 2010-09-16
JP5064353B2 (ja) 2012-10-31
BRPI0904275A2 (pt) 2011-02-01
JP2010103441A (ja) 2010-05-06
KR20100047139A (ko) 2010-05-07
US20100101626A1 (en) 2010-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8441A (zh)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CN1293650C (zh) 电池组
JP5282019B2 (ja) 二次電池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JPWO2007086569A1 (ja) 蓄電体用容器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およ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JP5155488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US20240088527A1 (en) Battery and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JP2020524371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52434B2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27009B2 (ja) 電気エネルギー供給システム
US10454075B2 (en) Power unit using flexible conductive member
JP2002050884A (ja) 回路基板、およびこの回路基板と充電池との接続方法
CN218513631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08155332A (zh) 一种可弯折电池、终端的基板及智能终端
CN114566744A (zh) 一种马赛克电池、制作方法及其用电设备
JPH02121384A (ja) 電池内蔵型プリント配線板
CN221708902U (zh) 一种圆柱电芯集成结构
CN212259308U (zh) 一种耳机的充电结构及耳机
CN108963022B (zh) 柔性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及太阳能道钉
CN113659184B (zh) 卷绕式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024682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730043U (zh) 具有改进焊接结构的可充电电池
CN205195786U (zh) 一种可发电的手机后盖
JP3183719U (ja) 卓上充電装置
JP2011023672A (ja) 太陽電池部品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電気部品、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