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5167A -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15167A CN101715167A CN200910211238A CN200910211238A CN101715167A CN 101715167 A CN101715167 A CN 101715167A CN 200910211238 A CN200910211238 A CN 200910211238A CN 200910211238 A CN200910211238 A CN 200910211238A CN 101715167 A CN101715167 A CN 1017151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al information
- subscriber equipment
- described subscriber
- monitoring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设备。通过本发明,实现了不需要用户发起定位业务就能够实现位置定位,增加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短信、彩信、手机上网、手机定位等业务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移动业务非常有前途的业务是位置相关的业务,这是移动通讯的特点所决定的,开发基于位置的业务,特别是将位置业务和其他的业务系统进行结合是定位业务的出路。
定位业务根据发起人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定位业务是被定位人自己定位自己,另一种定位业务为第三方发起定位。因为位置业务涉及个人隐私,所以第三方发起的定位必须要先和被定位人签订相关的协议,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定位业务的发展。自己定位自己的业务需要定位人自己通过客户端或者WAP门户的方式发起,仍然需要用户的参与。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定位人不发起就无法进行位置定位,这降低了用户体验,并且不利于该定位业务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人不发起就无法进行定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发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设备。
优选地,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该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设备,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确认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位置信息下发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位置信息下发至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通过短信或独立承载协议方式将位置信息下发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网络侧通讯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A口、IuCS口。
优选地,用户设备接收到位置信息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用户设备根据位置信息更新其SIM卡中的网络运营商名称文件。
优选地,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包括:监听模块,用于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配置模块,用于将监听模块获取到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配置模块进一步包括: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空中下载子模块,用于判断子模块判断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监听模块通过监听A口或IuCS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优选地,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使得用户设备能够及时修改SIM卡上的网络运营商名称文件,达到了不需要用户发起定位业务就能够实现位置定位的目的,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的优选处理方案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主要在于,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UE,使得UE能够及时修改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简称为SIM卡)上的网络运营商名称(Service Provider Name,简称为EFSPN)文件,达到了不需要用户发起定位业务就能够实现位置定位的目的。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4):
步骤S102,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2G网络,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为BSC)主要通过A口和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为MSC)通讯;在3G网络,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主要通过IuCS口和MSC服务器通讯。UE在进行开机、关机、发送信息、周期性的位置更新操作、移动、呼叫等操作时,会在A口或者IuCS口的信令中携带其位置信息,因此,在2G网络中,通过监听A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在3G网络中,通过监听IuCS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定期获取UE的位置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位置信息为UE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CELLID)。
步骤S104,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该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设备。
具体地,步骤S104包括: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在UE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空中下载(Over-The-Air,简称为OTA)技术通过短信或独立承载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Protocol,简称为BIP)方式将该UE的位置信息下发至该UE;在UE的位置信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向该UE发送。
上述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操作,根据当前获取的UE位置信息与上次获取的UE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变化。
在UE的显示屏上会显示UE当前使用服务的运营商的标识(例如:中国移动(CMCC)或中国联通),这些信息都保存在SIM卡上的EFSPN文件中。UE接收到其位置信息后,根据位置信息更新其SIM卡中的EFSPN文件。这样,在UE的主界面上显示的将不再是单纯的运营商标示,而是显示包括UE当前位置信息的信息。
通过实时监听UE的位置信息,在UE位置改变的情况下,根据新的位置信息及时修改SIM卡上的EFSPN文件,可以使用户实时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参与发起业务,增加了用户体验,并且具备了规模应用的潜力。
下面结合图2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的优选处理方案的流程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监听模块实现监听的功能,配置模块实现位置信息下发的功能。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202,监听模块在2G网络通过监听A口、或在3G网络通过监听IuCS口获取UE信息(UE的号码)和位置信息(CELLID);
步骤S204,监听模块从监听的信息中获取UE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配置模块;
步骤S206,配置模块首先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S208,如果UE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配置模块采用OTA技术向UE的SIM卡发送位置更新消息,该位置更新消息中携带UE的位置信息;UE接收到该位置更新消息后,更新其SIM卡中的文件,配置模块可以通过多种通道更改SIM卡中的EFSPN文件,例如:通过短信和BIP的方式。
经过上述处理,UE能够实时得知其位置信息。比如UE在北京王府井附近,则UE主屏幕显示北京王府井;到了颐和园附近,UE可以显示北京颐和园。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监听模块10和配置模块20。
其中,监听模块10,用于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并将获取到的UE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配置模块20。在2G网络中,监听模块10通过监听A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在3G网络中,监听模块10通过监听IuCS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其中,UE的位置信息为UE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监听模块10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获取UE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配置模块20。
配置模块20,与监听模块10通过内部接口连接,用于将监听模块10获取到的UE的位置信息发送至该UE。
其中,配置模块20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子模块和空中下载子模块。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新的UE位置信息与上次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判断UE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空中下载子模块与判断子模块连接,空中下载子模块用于判断子模块判断UE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采用OTA技术将位置信息发送至UE。
经过上述处理后,UE接收到其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更新其SIM卡中的EFSPN文件。这样,在UE的显示屏上就能够显示包括其当前位置的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图1和图2,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示,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UE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UE,使得UE能够及时修改SIM卡上的EFSPN文件,达到了不需要用户发起定位业务就能够实现位置定位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与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确认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所述位置信息下发至所述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所述位置信息下发至所述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
通过短信或独立承载协议方式将所述位置信息下发至所述用户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通讯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A口、IuCS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更新其SIM卡中的网络运营商名称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
7.一种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通过监听网络侧通讯接口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监听模块获取到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进一步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空中下载子模块,用于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采用空中下载技术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模块通过监听A口或IuCS口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1238A CN101715167A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1238A CN101715167A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15167A true CN101715167A (zh) | 2010-05-26 |
Family
ID=4241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11238A Pending CN101715167A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15167A (zh) |
-
2009
- 2009-11-05 CN CN200910211238A patent/CN10171516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185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p2p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2014375A (zh) | 报告已展开utran能力方法及系统 | |
WO2007031026A1 (fr) | Systeme de detection automatique de dispositif et son procede correspondant | |
US20050272455A1 (en) | Management of devices | |
CA266716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collection of voice call statistics for a mobile device | |
CN101013947A (zh) | 网络调整呼叫区域的方法以及群组呼叫方法和设备 | |
CN104581992A (zh) | 业务接入方法及移动管理实体 | |
EP1817884A1 (en) | Method for smm capability distribution | |
CN101141731B (zh) | 一种实现终端锁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635934B (zh) | 一种业务开通方法、装置和hss服务器 | |
CN102104882B (zh) | 用户或设备全业务流程跟踪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23017036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eering of roaming | |
EP2173120A2 (en) |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portable terminal and system therefor | |
CN102065406B (zh)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
CN101222769A (zh) | 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
WO2013171380A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a mobile terminal to connect to internet services and optimizing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 |
CN110324171B (zh) | 互联网协议多媒体系统ims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270931A (zh) | 基于imei标记的移动电话防诈骗防骚扰方法 | |
CN105635997A (zh) | 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呼叫请求的处理装置和服务器 | |
US2014024124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for packet switched devices | |
CN101715167A (zh) | 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816075B (zh) | 开机通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03929356A (zh) | 对发生变更的个人信息实现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273292A (zh) | 通信装置和服务器,以及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 |
CN101166298B (zh) | 一种基于位置区承载实现多媒体消息群发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