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9703A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09703A CN101709703A CN200910209386A CN200910209386A CN101709703A CN 101709703 A CN101709703 A CN 101709703A CN 200910209386 A CN200910209386 A CN 200910209386A CN 200910209386 A CN200910209386 A CN 200910209386A CN 101709703 A CN101709703 A CN 101709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ing plate
- air compressor
- frame
- scroll air
- di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包括机架、静盘、动盘、曲轴、轴密封件及吸气、排气口,静盘上以紧固件固定在机架上,由动盘与静盘结合形成空气的压缩腔;曲轴的偏心部插入动盘的轮毂内,曲轴以主轴承和副轴承安装在机架内,在曲轴的偏心部与动盘的轮毂之间设轴承,动盘角向定位在机架上,机架的前端的中心部位设圆筒部,动盘的轮毂在曲轴偏心部的驱动下在圆筒部内作绕圆周平动,圆筒部与机架的外壳之间是环形凹槽,在圆筒部的前端设环形的支撑凸环以轴向支撑所述动盘。本发明的涡旋空气压缩机结构简单合理、工作稳定可靠,避免压缩机动盘变形的隐患,保证涡盘气密性,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涡旋空气压缩机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空气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喷油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具体说是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空气压缩机以其效率高、噪音低、体积小、有利于节能及保护环境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需要压缩空气的场合。涡旋空气压缩机主要运行件涡盘只有龊合,不产生磨损,因而寿命比活塞式、螺杆式压缩机更长,是风动机械理想动力源。在涡旋空气压缩机中,主要运行件涡盘分为动盘和静盘,动盘和静盘内设涡旋片,通常,由动盘和静盘彼此结合形成压缩腔,当动盘由曲轴带动沿着一定圆周轨迹作平动时,动盘涡旋片相对静盘涡旋片移动,即由两者所形成的压缩腔移动并改变其容积,从而进行吸入、压缩、排放,完成压缩空气的过程。
图1示出现有的涡旋空气压缩机的大致结构,静盘1′和动盘2′结合形成内部压缩腔,静盘1′固定在机架6′上,动盘2′在机架6′的支撑平台上,曲轴12′的偏心部插入动盘2′的轮毂内。压缩机为卧放结构,使十字环3′沿竖直方向运动。曲轴12′由主轴承5′和副轴承7′在机架6′的内腔,机架6′的末端装配后盖10′,前有机械密封11′,在曲轴12′末端装配皮带轮9′和副平衡块8a′、8b′,主平衡块4′在机架6′内,动盘轮毂与曲轴偏心部间设轴承13′。
如图1所示,机架6′支撑着动盘2′背侧端板的外侧边缘,整个动盘中心部分完全悬空,当压缩机工作时,空气进入涡盘内的压缩腔,随着动盘2′运动,空气被压缩,压缩腔中的压缩气体会对动盘2′产生一个沿轴向与静盘1′分离的轴向气体力,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动盘2′被压靠在机架的支撑突台上,由于各腔室的轴向气体力的合力作用在动盘的中心附近,而机架的支撑突台支撑动盘的端板外侧边缘地带,动盘的变形就会较大,且中心变形最大,导致动、静盘中心部位型线齿顶与齿底之间的间隙增大,最终导致内泄漏增大,影响了压缩机的性能。同时由于动盘的变形,机架的支撑突台内侧附近的局部面压较大,因此容易导致机架的支撑突台内侧附近和动盘对应的位置产生磨损,影响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涡旋空气压缩机中,动盘支撑结构存在易变形、内泄漏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稳定可靠的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避免压缩机动盘变形的隐患,保证涡盘气密性,同时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强产品竞争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包括机架、静盘、动盘、曲轴、密封件及吸气、排气口,静盘上以紧固件固定在机架上,由动盘与静盘结合形成空气的压缩腔;曲轴的偏心部插入动盘的轮毂内,曲轴以主轴承和副轴承安装在机架内,在曲轴的偏心部与动盘的轮毂之间设轴承;所述动盘角向定位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前端的中心部位设圆筒部,所述动盘的轮毂在曲轴偏心部的驱动下在圆筒部内作绕圆周平动,所述圆筒部与机架的壳体之间是环形凹槽,在圆筒部的前端设环形的支撑凸环以轴向支撑所述动盘。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在环形凹槽的槽底环面上设置十字环,所述十字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半圆位置分别各设有一对凸键,两对凸键互相垂直分布,在环形凹槽的槽底环面和动盘的底面上分别设置一对键槽,所述十字环的凸键分别置于环形凹槽54槽底环面和动盘底面的键槽内。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支撑凸环的内径大于动盘直径的1/3,支撑凸环的外径小于动盘直径的3/4。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的动盘的轮毂和曲轴的偏心部和主平衡块容纳在前机架内。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主轴承设置在圆筒部内,主轴承设置在曲轴偏心部与主平衡块之间。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副轴承设置后机架的末端部。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在后机架的末端设后盖,后盖内装有轴密封件。
上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中,副平衡块设置在曲轴的末端,所述末端伸出由前盘、前机架、后机架、后盖组成的密封腔体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前机架支撑动盘的位置的改变,大大改善了动盘的受力状态,使动盘的支撑力从边缘位置移至靠近中心的位置,促使动盘的端板形变最小,极大限度地减小内泄漏,提高压缩机性能,本发明前机架的支撑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对动盘的支撑结构作调整,使涡旋空气压缩机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涡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2中涡旋空气压缩机各部件用标号表示如下:
静盘1 动盘2 动盘轮毂21 十字环3
曲轴4 前机架5 主平衡块6 后机架7
后盖8 轴封组件81 副平衡块9 静盘固定螺钉10
静盘的吸气口11 压缩腔连通的吸气引导槽12
轴承14 主轴承15 副轴承17 前机架外壳51
前机架圆筒部52 支撑凸环53 凹槽54
现有技术中,涡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静盘1′、动盘2′、曲轴12′、机架6′、后盖10′组成,静盘1′与动盘2′结合形成一个空气的压缩腔,静盘1′固定在机架6′上,曲轴12′装配在机架6′内,由主轴承5′与副轴承7′支承,轴体一端是偏心部,插入动盘的轮毂内,在偏心部与轮毂之间是轴承13′,平衡块4′设置在偏心部与主轴承5′之间,在机架内设有避让空间足以容纳平衡块的转动。动盘的轴向定位由静盘与机架的支撑平台限定,支撑平台设在机架6′的端部内腔外缘,支撑动盘2′的盘底端板的外缘。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情况下,压缩腔中的压缩气体会对动盘2′产生一个沿轴向与静盘1′分离的轴向气体力,因此动盘2′被压靠在机架6′的支撑平台上,由于各腔室的轴向气体力的合力作用在动盘的中心附近,如果机架6′的支撑平台支撑动盘的边缘地区,长期运行后造成动盘2′变形,且中心变形最大,导致动、静盘中心部位型线齿顶与齿底之间的间隙增大,最终导致内泄漏增大,影响了压缩机的性能。同时由于动盘2′的变形,机架支撑平台的内侧附近的局部面压较大,因此容易导致机架的支撑平台内侧附近和动盘2′对应的位置产生磨损,影响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压缩机结构作出改进,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前机架5中心被设计有一个圆筒部52,动盘轮毂21能在其中运动而不与前机架5产生干涉,圆筒部52的顶部是一个环形的凸起即前机架的支撑凸环53,由此,机架的支撑凸环最靠近动盘的中心,动盘2受到压缩气体的轴向力后变形最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压缩气体的内泄漏,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同时前机架支撑凸环53的面压比较均匀,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设计中支撑凸环53的内径大于动盘直径的1/3,支撑凸环53的外径小于动盘直径的3/4,由此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动盘的变形,优化支撑凸环的受力,减少摩擦,使得性能优化,并保证动盘平稳的运动。
动盘2与静盘1配合的安装形成一个空气压缩腔,动盘2可滑动的支撑在前机架的支撑凸环53上,前机架5的前端在壳体51和圆筒部52间是凹槽54,十字环3安装在动盘2底板和凹槽54之间,十字环3的上表面有一对凸键,两者的连线穿过环的中心,在十字环3的下表面也有一对凸键,同样,两者的连线穿过环的中心,两对凸键互相垂直(图中未示出)。在动盘2底板端面上和凹槽54上均开设有可配合安装十字环键部的键槽(图中未示出),动盘2通过十字环3的连接保证了动盘2与前机架5的角向定位安装。
主轴承15安装在前机架5的中心,邻近曲轴的偏心部,主平衡块6过盈的安装在曲轴上主轴承15的后侧位置,并顶住主轴承的内圈,形成对主轴承内圈的轴向固定。动盘2的轮毂21中安装有轴承14,轴承14是滚针轴承,此滚针轴承的内圈过盈的安装在曲轴偏心部上。通过对主平衡块位置的调整,使曲轴在主轴承之前的悬臂结构大大缩短,减小了主平衡块惯性力矩对曲轴结构的影响,使曲轴运行的变形情况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动盘的工作精度。通过对主平衡块的位置调整,同时改善了轴承支承受力情况。
静盘1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前机架5上,在两者的接触面上布置有密封部件,由此静盘1和前机架5端面形成了密封。同样,前机架5和后机架7、后机架7和后盖8通过同样的方式形成密封。后盖8中过盈的安装有轴封组件11,其通过弹性挡圈定位。由此通过静盘1、前机架5、后机架7、后盖8、曲轴4以及各密封部件在压缩机内部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腔,静盘1的上侧面开设有吸气口11及与压缩腔连通的吸气引导槽12,引导槽12开设的位置使得动盘2在运动过程中吸气引导槽12间歇(或连续)的与所叙的密封空腔连通,从而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形成一个低压的腔室。
后机架7的中心开设有比曲轴对应位置的直径略大的中心孔,副轴承17安装在后机架7的后部。由此,由于主轴承15紧挨曲轴偏心部,副轴承17远离主轴承15,使主、副轴承间的距离增大,从而轴承的受力将大幅减少,提高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可靠性,因此在设计时可选择小型的轴承,减少了轴承的直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整体布置紧凑,使得在保证压缩机运转平衡的情况下,主、副平衡块重量减轻,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Claims (7)
1.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包括机架、静盘(1)、动盘(2)、曲轴(4)、密封件及吸气、排气口,静盘(1)上以紧固件固定在机架上,由动盘(2)与静盘(1)结合形成空气的压缩腔;曲轴(4)的偏心部插入动盘(2)的轮毂内,曲轴以主轴承(15)和副轴承(17)安装在机架内,在曲轴的偏心部与动盘的轮毂之间设轴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盘(2)角向定位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前端的中心部位设圆筒部(52),所述动盘(2)的轮毂在曲轴偏心部的驱动下在圆筒部(52)内作绕圆周平动,所述圆筒部(52)与机架的壳体(51)之间是环形凹槽(54),在圆筒部(52)的前端设环形的支撑凸环(53)以轴向支撑所述动盘(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凹槽(54)的槽底环面上设置十字环(3),所述十字环(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半圆位置分别各设有一对凸键,两对凸键互相垂直分布,在环形凹槽(54)的槽底环面和动盘(2)的底面上分别设置一对键槽,所述十字环(3)的凸键分别置于环形凹槽(54)槽底环面和动盘(2)底面的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支撑凸环(53)的内径大于动盘直径的1/3,支撑凸环(53)的外径小于动盘直径的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5)和后机架(7),所述的动盘(2)的轮毂和曲轴(4)的偏心部和主平衡块(6)容纳在前机架(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副轴承(17)设置后机架(7)的末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后机架(7)的末端设后盖(8),后盖内装有轴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副平衡块(9)设置在曲轴的末端,所述末端伸出由前盘(1)、前机架(5)、后机架(7)、后盖(8)组成的密封腔体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9386A CN101709703A (zh) | 2009-10-31 | 2009-10-31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9386A CN101709703A (zh) | 2009-10-31 | 2009-10-31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09703A true CN101709703A (zh) | 2010-05-19 |
Family
ID=4240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9386A Pending CN101709703A (zh) | 2009-10-31 | 2009-10-31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0970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4759A (zh) * | 2014-07-11 | 2014-10-01 | 湖南联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十字环滚动运动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
2009
- 2009-10-31 CN CN200910209386A patent/CN10170970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4759A (zh) * | 2014-07-11 | 2014-10-01 | 湖南联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十字环滚动运动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41454U (zh) | 涡旋压缩机 | |
KR101409008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유체의 압축 방법 | |
US10815994B2 (en) | Mutual 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 |
EP1770243B1 (en) | Scroll fluid machine | |
US4538975A (en) |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lubricating system | |
CN209781143U (zh) | 轴向柱塞泵 | |
CN205689426U (zh) | 向涡旋机械的涡旋组件提供轴向柔性的结构及涡旋机械 | |
CN101319672B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201521444U (zh)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
KR20140142046A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 |
CN111911411B (zh) | 一种涡旋压缩机结构 | |
CN201318287Y (zh) | 一种防自转和柔性机构的无油涡旋式压缩机 | |
CN101709703A (zh) | 一种改变动盘支撑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
CN102900671B (zh) | 一种转子压缩的永磁同步压缩机 | |
CN201517503U (zh) | 一种改变主轴承安装位置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
CN108953143B (zh) |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1709699A (zh) | 一种改变主轴承安装位置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 |
CN211950844U (zh) | 一种具有电机冷却功能的涡旋压缩机 | |
WO2018230437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US6017204A (en) | Spiral compressor, useful in particular to generate compressed air for rail vehicles | |
CN106151038B (zh) |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03404090U (zh) | 涡旋压缩机的下支撑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 |
CN113757122A (zh) | 一种隔板组件、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 |
CN104047850B (zh) | 喷油涡旋空气压缩机 | |
CN114320905A (zh) | 一种涡旋压缩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