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1853A -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91853A CN101691853A CN200910192725A CN200910192725A CN101691853A CN 101691853 A CN101691853 A CN 101691853A CN 200910192725 A CN200910192725 A CN 200910192725A CN 200910192725 A CN200910192725 A CN 200910192725A CN 101691853 A CN101691853 A CN 1016918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rator
- power machine
- impeller
- turbine
- impeller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储气罐、叶轮动力机、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叶轮、转轴,所述发电机为内转子发电机;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包括涡轮、风罩,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叶轮动力机之间设有进风管,所述叶轮动力机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在低风速时,叶轮动力机可作为发电机的辅助启动装置;正常状态下,可通过叶轮动力机加快发电机的转动,使发电机达到满发功率状态;在超大风速时,叶轮动力机可作为发电机的刹车装置;叶轮动力机可作为发电机的散热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并网发电的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难题都是由于自然风存在许多的不稳定性所引起的。在低风速时,大型的垂直风力发电机难以启动,或者根本无法启动,导致发电机白白浪费了资源;在正常风速时,大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虽然能够启动并工作,但是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不高,往往是没有达到满发的状态;在超大风时,发电机的转速明显加快,甚至超过了发电机本身的额定功率,这时候的发电机处于危险状态,发电机部件有可能会被损坏,而超高的功率输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另外,因为自然风会无时无刻的存在小风、低风速或者高风速,导致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极其不稳定,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能够在低风速时启动发电机,在正常状态下帮助发电机达到满发功率,在超大风速时能够限制发电机的转速,保证了发电机的在外界不稳定因素下都能工作在正常状态,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安装在塔柱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叶轮、连接发电机与叶轮的转轴,所述发电机为内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储气罐、叶轮动力机;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包括涡轮、风罩,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叶轮动力机之间设有进风管,所述叶轮动力机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
在晚上电网电量富余时,利用与电网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对储气罐进行压缩空气,使一部分的电能转换成为具有内能的高压气体,完成了电能向内能的转换。高压气体被储存在储气罐中,等到白天电网电量紧缺且自然风力较小,叶轮不能使发电机达到满发状态时,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这部分的高压气体经管道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中,通过进风口进入到风罩内,并利用其形成的强大气流推动涡轮转动,由于涡轮能够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涡轮的转动的同时也带动了发电机转子的转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发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即使发电机的发电量增加,完成了内能向风能的转换。这样一来,可令发电机始终处于满发的状态,发电机就可以对电网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完成了风能向电能的转换。本发明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经过了电能-内能-风能-电能的转换,能够在电网电量富余时以其他形式储存其一部分的能量,在电网电量紧缺时能够持续稳定的将电能回馈到电网中,实现平衡电网的目的。
另外,在低风速发电机难以启动时,储气罐可向涡轮动力机吹气,利用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的强大气流来推动涡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完成发电机在低风速的启动。启动后的发电机由于发电功率比较低,此时也可以利用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使发电机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即使发电机工作在满发状态,从而发电机接入电网时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在超大风速时,发电机转子在叶片的带动下速度会越来越高,甚至会超过发电机本身的额定转速,有可能会给发电机本身造成损坏,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也会超过额定功率,发电机产生的超高电压一定程度上存危险,且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产生一个强烈的冲击,严重影响电网的稳定性。此时,空气压缩储能系统可作为刹车装置使用,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管道进入风罩内,气管的喷气方向与涡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相当于对涡轮施加了一个相反的推力,该推力能够抑制涡轮的旋转,可使涡轮的速度减缓,从而达到了限制发电机转子速度的目的。可把超额定功率运行的发电机限制到只能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即使发电机工作在满发状态,从而发电机接入电网时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叶轮动力机吸收高压气体的能量后,高压气体从叶轮动力机上的出气口排出,可在出气口上连接管道,管道的出口伸入到发电机内部,从叶轮动力机排出的高压气体经管道被输送至发电机中,这部分的气体对发电机内部构件进行吹气,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发电机的散热。
作为改进,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前方,所述涡轮固定套在转轴上,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有增压器,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伸入发电机内,所述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前方,所述涡轮与发电机转子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有增压器,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伸入发电机内,所述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后,所述涡轮固定套在转轴上,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有增压器,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伸入发电机内,所述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后,所述涡轮与发电机转子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有增压器,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伸入发电机内,所述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塔柱、安装在塔柱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叶轮、连接发电机与叶轮的转轴,所述发电机为内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储气罐、叶轮动力机;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包括涡轮、风罩,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叶轮动力机之间设有进风管,所述叶轮动力机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在风力不足发电机不能达到满发的情况下,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并在涡轮上形成推力,加快了发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使处于弱风下的发电机达到满发状态。
作为改进,在低风速发电机难以启动时,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推动涡轮的转动,通过叶轮和涡轮的共同作用实现发电机的启动。
作为改进,在超大风并使发电机转速超过而定转速的情况下,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该部分气流反向作用在涡轮上,对与发电机转子连接的涡轮形成一个阻力,限制了发电机转子速度的最大值,使发电机处于安全的发电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口通过排风管伸入到发电机内部,从风罩内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排风管进入到发电机内部,对发电机内部构件进行吹气,加快了发电机的散热。
作为改进,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速度传感器测量出第一叶片组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低风速第一叶片组能以启动发电机时,涡轮可作为辅助启动,在叶轮和涡轮的共同带动下,发电机可以做到轻松启动;
2)发电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涡轮,从而拖动发电机转子增速,使发电机达到满发功率状态;
3)在超大风速时,通过利用高压气体反向推动涡轮,从而抑制发电机转子速度的增加,使发电机转子恢复到额定转速状态,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
4)从叶轮动力机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到发电机内部,对发电机内部构件进行吹气,加快了发电机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4、储气罐5、叶轮动力机2、安装在塔柱4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叶轮1、连接发电机3与叶轮1的转轴11,所述发电机3为内转子发电机,包括内转子32和外定子31。所述叶轮动力机2设在发电机3的前方,所述叶轮动力机2包括涡轮22、风罩21,所述涡轮22固定套在转轴11上,所述风罩21与发电机定子31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5与叶轮动力机2之间设有进风管7,所述叶轮动力机2的风罩21上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10,进风管7沿着塔柱4向上延伸并与进风口8连接,所述进风管7上还设有增压器6。所述出风口10处连接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伸入发电机3内。所述塔柱4上设有控制器(未标示),叶轮1上设有速度传感器(未标示),进风管7上设有电磁阀(未标示),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4、储气罐5、叶轮动力机2、安装在塔柱4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叶轮1、连接发电机3与叶轮1的转轴11,所述发电机3为内转子32发电机,包括内转子32和外定子31。所述叶轮动力机2设在发电机3前方,所述涡轮22与发电机转子3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21与发电机定子31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5与叶轮动力机2之间设有进风管7,所述叶轮动力机2的风罩21上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10,进风管7沿着塔柱4向上延伸并与进风口8连接,所述进风管7上还设有增压器6。所述出风口10处连接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伸入发电机3内。所述塔柱4上设有控制器(未标示),叶轮1上设有速度传感器(未标示),进风管7上设有电磁阀(未标示),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4、储气罐5、叶轮动力机2、安装在塔柱4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叶轮1、连接发电机3与叶轮1的转轴11,所述发电机3为内转子32发电机3,包括内转子32和外定子31。所述叶轮动力机2设在发电机3后,发电机3转轴11向后延伸一段距离,所述涡轮22固定套在转轴11的延伸段上,所述风罩21与发电机3定子3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5与叶轮动力机2之间设有进风管7,所述叶轮动力机2的风罩21上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10,进风管7沿着塔柱4向上延伸并与进风口8连接,所述进风管7上还设有增压器6。所述出风口10处连接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伸入发电机3内。所述塔柱4上设有控制器(未标示),叶轮1上设有速度传感器(未标示),进风管7上设有电磁阀(未标示),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实施例4
如图7、8所示,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4、储气罐5、叶轮动力机2、安装在塔柱4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叶轮1、连接发电机3与叶轮1的转轴11,所述发电机3为内转子32发电机3,包括内转子32和外定子31。所述叶轮动力机2设在发电机3后,所述涡轮22与发电机3转子3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21与发电机3定子3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5与叶轮动力机2之间设有进风管7,所述叶轮动力机2的风罩21上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10,进风管7沿着塔柱4向上延伸并与进风口8连接,所述进风管7上还设有增压器6。所述出风口10处连接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伸入发电机3内。所述塔柱4上设有控制器(未标示),叶轮1上设有速度传感器(未标示),进风管7上设有电磁阀(未标示),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如图9所示,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在晚上电网13电量富余时,利用与电网13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2对储气罐5进行压缩空气,使一部分的电能转换成为具有内能的高压气体,完成了电能向内能的转换。高压气体被储存在储气罐5中,等到白天电网13电量紧缺且自然风力较小,叶轮1不能使发电机3达到满发状态时,释放储气罐5中的高压气体,这部分的高压气体经进风管7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2中,通过进风口8进入到风罩21内,并利用其形成的强大气流推动涡轮22转动,由于涡轮22能够带动发电机3转子32转动,涡轮22的转动的同时也带动了发电机转子32的转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发电机转子32的转动速度,即使发电机3的发电量增加,完成了内能向风能的转换。这样一来,可令发电机3始终处于满发的状态,发电机3就可以对电网13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完成了风能向电能的转换。本发明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3经过了电能-内能-风能-电能的转换,能够在电网13电量富余时以其他形式储存其一部分的能量,在电网13电量紧缺时能够持续稳定的将电能回馈到电网13中,实现平衡电网13的目的。
实施例5
如图1至9所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塔柱4、安装在塔柱4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叶轮1、连接发电机3与叶轮1的转轴11,所述发电机3为内转子32发电机3;还包括储气罐5、叶轮动力机2;所述叶轮动力机2设在发电机3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2包括涡轮22、风罩21,所述涡轮22带动发电机3转子32旋转,所述风罩21与发电机3定子31连接;所述储气罐5与叶轮动力机2之间设有进风管7,所述叶轮动力机2上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10,进风管7与进风口8连接。
发电机3的启动方式:低风速发电机3难以启动时,储气罐5将高压气体释放,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7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2的进风口8,该部分的高压气体经过再增压后在风罩21内形成强大的气流,推动涡轮22的转动,通过叶轮1和涡轮22的共同作用实现发电机3的启动。
发电机的发电方式:发电机3在正常发电但没有达到满发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叶轮1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储气罐5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电磁阀进入增压器6中,经过增压器6的再次增压,高压气体从进风口8进入到风罩21中,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21内形成强大的气流,并在涡轮22上形成推力,加快了涡轮22以及发电机3转子32的转动速度,随着叶轮1的速度慢慢上升,电磁阀的流量逐渐减小,高压气体对涡轮22的作用减弱,使发电机转子32能够平稳的到达额定转速。在外部高压气体的辅助下,发电机3能够时刻的保持在满发状态,使发电机3接入电网13时更稳定。
发电机的刹车方式:超大风使发电机3转速超过而定转速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叶轮1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和进风口8的喷风方向。储气罐5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电磁阀进入增压器6中,经过增压器6的再次增压,高压气体从进风口8进入到风罩21中,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21内形成强大的气流,该部分气流反向作用在第二叶片组上,对第二叶片组施加一个反向的推力,限制了发电机转子32速度的最大值,使发电机3的发电状态保持在满发状态。
发电机的散热方式:从风罩21内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排风管9进入到发电机3内部,高压气体在转子32与定子31之间的气息游走,从中带走发电机转子32和定子31上的一部分热量,加快了发电机3的散热。
本发明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在低风速时启动发电机,在正常状态下帮助发电机达到满发功率,在超大风速时能够限制发电机的转速,保证了发电机的在外界不稳定因素下都能工作在正常状态,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
Claims (13)
1.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塔柱、安装在塔柱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叶轮、连接发电机与叶轮的转轴,所述发电机为内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叶轮动力机;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包括涡轮、风罩,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叶轮动力机之间设有进风管,所述叶轮动力机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前方,所述涡轮固定套在转轴上,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前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前方,所述涡轮与发电机转子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前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后,所述涡轮固定套在转轴上,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后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后,所述涡轮与发电机转子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后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上设有增压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伸入发电机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9.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塔柱、安装在塔柱上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叶轮、连接发电机与叶轮的转轴,所述发电机为内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叶轮动力机;所述叶轮动力机设在发电机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叶轮动力机包括涡轮、风罩,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所述风罩与发电机定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叶轮动力机之间设有进风管,所述叶轮动力机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
在风力不足发电机不能达到满发的情况下,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并在涡轮上形成推力,加快了发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使处于弱风下的发电机达到满发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风速发电机难以启动时,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推动涡轮的转动,通过叶轮和涡轮的共同作用实现发电机的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大风并使发电机转速超过而定转速的情况下,释放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进风管被输送至叶轮动力机的进风口,该部分的高压气体在风罩内形成强大的气流,该部分气流反向作用在涡轮上,对与发电机转子连接的涡轮形成一个阻力,限制了发电机转子速度的最大值,使发电机处于安全的发电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通过排风管伸入到发电机内部,从风罩内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排风管进入到发电机内部,对发电机内部构件进行吹气,加快了发电机的散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塔柱上设有控制器,叶轮上设有速度传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速度传感器、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速度传感器测量出第一叶片组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27254A CN101691853B (zh) | 2009-09-25 | 2009-09-25 |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27254A CN101691853B (zh) | 2009-09-25 | 2009-09-25 |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91853A true CN101691853A (zh) | 2010-04-07 |
CN101691853B CN101691853B (zh) | 2012-02-22 |
Family
ID=4208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9272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1853B (zh) | 2009-09-25 | 2009-09-25 |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91853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8131A (zh) * | 2010-07-09 | 2011-07-20 | 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系统和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及方法 |
CN107044390A (zh) * | 2017-05-12 | 2017-08-1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冷却控制方法 |
CN110460191A (zh) * | 2019-10-11 | 2019-11-15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机的制动设备 |
CN111336702A (zh) * | 2020-04-23 | 2020-06-26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风冷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
CN113294287A (zh) * | 2021-07-06 | 2021-08-24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利用压缩空气补风的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
-
2009
- 2009-09-25 CN CN2009101927254A patent/CN1016918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8131A (zh) * | 2010-07-09 | 2011-07-20 | 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系统和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及方法 |
CN102128131B (zh) * | 2010-07-09 | 2014-04-16 | 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系统和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及方法 |
CN107044390A (zh) * | 2017-05-12 | 2017-08-1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冷却控制方法 |
CN107044390B (zh) * | 2017-05-12 | 2023-10-13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冷却控制方法 |
CN110460191A (zh) * | 2019-10-11 | 2019-11-15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机的制动设备 |
CN110460191B (zh) * | 2019-10-11 | 2020-01-07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机的制动设备 |
CN111336702A (zh) * | 2020-04-23 | 2020-06-26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风冷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
CN113294287A (zh) * | 2021-07-06 | 2021-08-24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利用压缩空气补风的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91853B (zh) | 2012-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92743B1 (en) | Jet assisted hybrid wind turbine system | |
EP1783364A2 (en) |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
US20100310361A1 (en) | Wind turbine with two successive propellers | |
CN101025143A (zh) | 连续稳定供电的风力发电系统 | |
US20130280072A1 (en) | Air-Jet Wind Turbine Generator | |
CN101691853B (zh) |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
CN102400858B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1606189U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US11655798B2 (en) | Multistag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 |
CN102080622B (zh) | 高效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1629549B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EP4083413B1 (en) | Back-up power supply for wind turbines | |
CN201386621Y (zh) | 一种竖向再生风能风力发电机 | |
CA3111504C (en) | Internal mounted cylindrical turbine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ing exterior flush and scoop intakes | |
CN114278500B (zh) | 一种风能光能储能一体发电设备 | |
CN101825061A (zh) | 引风式风轮机 | |
US20110070065A1 (en) | Wind energy device with increased wind speed feature | |
CN201705560U (zh) | 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 | |
RO128851A0 (ro) | Turbină tip ejector | |
CN101994653B (zh) | 圆通垂直轴气动风力发电机组 | |
CN217950585U (zh) | 一种无叶片大功率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 | |
CN103527415B (zh) | 建筑分布复合式风力发电机组 | |
KR101990381B1 (ko) | 양력과 항력 보완식 수평축 풍력발전기 | |
CN201723370U (zh) | 高效风力发电装置 | |
Chong et al. | Design and wind tunnel testing of a Savonius wind turbine integrated with the omni-direction-guide-va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0800 201 Mall, No. 11 Guanghua Sixth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AT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6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Yao town of Huadu District Ya Yuan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atu Wind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