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5186B - 锁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5186B CN101685186B CN 200810304704 CN200810304704A CN101685186B CN 101685186 B CN101685186 B CN 101685186B CN 200810304704 CN200810304704 CN 200810304704 CN 200810304704 A CN200810304704 A CN 200810304704A CN 101685186 B CN101685186 B CN 1016851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wheel
- loam cake
- top board
- perfo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紧装置,其包括一上盖、一转柄、一主动轮、至少两个传动轮、至少两个导杆、至少两个从动轮、多个锁紧治具以及一个底座,所述转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导杆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主动轮固设在所述转柄上,所述至少两个传动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上并连同所述导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轮连同所述锁紧治具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治具相对应的凹槽。本发明锁紧装置采用一个主动轮配合多个从动轮来同时驱动多个锁紧治具进行锁紧动作,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紧镜头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镜头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镜筒组装入镜座中,传统的组装方法是通过人工方式对镜头逐一的进行组装,在大量生产镜头的过程中,采用此种方法效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镜头组装效率的锁紧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镜头组装效率的锁紧装置。
一种锁紧装置,其包括一个上盖、一个转柄、一个主动轮、至少两个传动轮、至少两个导杆、至少两个从动轮、多个锁紧治具以及一个底座,所述转柄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分布在以所述转柄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同一圆环上,所述主动轮固设在所述转柄上,所述至少两个传动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上并连同所述导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轮分别固设在所述锁紧治具的一端并连同所述锁紧治具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锁紧治具相对应的凹槽。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锁紧装置采用一个主动轮配合多个从动轮来同时驱动多个锁紧治具进行锁紧动作,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多个传动轮从而使得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锁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锁紧装置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锁紧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锁紧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锁紧装置100,其包括一个上盖110、一个转柄120、一个主动轮130、至少两个传动轮140、至少两个导杆150、至少两个从动轮160、多个锁紧治具170以及一个底座180。所述转柄12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110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150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并分布在以所述转柄120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同一圆环上,所述主动轮130固设置在所述转柄120上,所述至少两个传动轮14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150上并连同所述导杆15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且所述传动轮140与所述主动轮130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轮160分别固设在所述锁紧治具170的一端并连同所述锁紧治具17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且所述从动轮160分别与所述传动轮140啮合。所述底座180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锁紧治具170相对应的凹槽182。所述上盖110设置在所述底座180上。
所述上盖110包括一个顶板112,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112边缘上的侧板114。所述顶板112包括一个上表面112a以及一个与该上表面112a相对应的下表面112b。在所述顶板112上形成有一个贯穿其上、下表面112a、112b的第一穿孔112c,用以收容所述转柄120。在所述顶板112的第一穿孔112c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穿孔112d,且所述第二穿孔112d分布在以所述第一穿孔112c的圆心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以容置所述导杆150,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第二穿孔112d。在所述顶板112上邻近每一第二穿孔112d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第三穿孔112e,用以设置所述锁紧治具170。
所述转柄120包括一个把手122以及一个与把手122垂直连接的转轴124。在所述转轴124的外侧壁上沿该转轴124的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榫126,用以卡设所述主动轮130。该转柄120的转轴124的端部穿过所述主动轮130并由所述上盖110的顶板112的上表面112a一侧穿过第一穿孔112c与锁紧治具170套接。
所述主动轮130为一齿轮,在该主动轮13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该主动轮130的第一轴孔132,在该第一轴孔132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转柄120的第一卡榫126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134,该主动轮130卡设在所述转柄120的转轴124上并位于所述上盖110的顶板112的上表面112a一侧,所述转轴124上的第一卡榫126卡置在所述第一卡槽134内。
所述传动轮140为与所述主动轮130相啮合的齿轮,每一传动轮14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该传动轮140的第二轴孔142用以供所述导杆150穿过将该传动轮14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可以理解,在该第二轴孔142的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一个第二卡槽144,用以与所述导杆150卡合,从而在该传动轮140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导杆150一起转动。
所述导杆150包括一个杆帽152以及一个垂直连接在该杆帽152上的杆体154。所述每一导杆150的杆体154穿过所述传动轮140的第二轴孔142并由所述顶板112的上表面112a一侧穿过所述第二穿孔112d将所述传动轮14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可以理解,在所述导杆150的杆体154的侧壁上沿该杆体154的轴向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轮140的第二卡槽144相对应且容置在所述第二卡槽144内的第二卡榫156,在该杆体154的端部设置螺纹154a,用以与对应形成在所述底座180上的螺孔186a配合,从而在该导杆150随所述传动轮140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其端部的螺纹与所述底座180的螺孔186a螺合后改变该导杆150相对于所述底座180的高度。
所述从动轮160为可与所述传动轮140相互啮合的齿轮,该从动轮160上设置有一个贯穿该从动轮160的第三轴孔162,在该第三轴孔162的内侧壁上沿该第三轴孔162的轴向开设有一个第三卡槽164。
所述锁紧治具170为一个可与待锁元件相匹配的工具,该锁紧治具170包括一个锁紧端172以及一个与该锁紧端172相固接的连接端174,所述锁紧端172用以与待锁元件相配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端172为一个套筒,该锁紧端172包括一个容置腔173用以容置待锁紧元件,该容置腔17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待锁紧元件相卡合的凸条176。所述连接端174由所述上盖110的顶板112的下表面112b一侧穿过所述顶板112上的第三穿孔112e与所述从动轮160相连接,其中,部分连接端174穿置在所述从动轮160的第三轴孔162中,在所述连接端174的侧壁上沿该连接端174的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三卡榫174a,该第三卡榫174a卡置在所述从动轮160的第三卡槽164内。与所述转柄120相连接的连接端174的端部设置有可与所述转柄120的转轴124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图未示),该连接结构可以是螺纹连接结构或者是卡接结构。
所述底座180包括一个上表面182,在该底座180的上表面182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锁紧治具170相对应的方形凹槽184。在所述底座180的上表面182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导杆150相对应的凸柱186,在每一凸柱186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导杆150的设置有螺纹154a的杆体154相对应的螺纹孔186a用以在使用时使所述杆体154螺接在所述螺纹孔186a内,并带动所述上盖110平稳向下移动。
请参阅图4,该锁紧装置100在使用时,先将多个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一部分210分别放置在所述底座180的凹槽184内,再将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二部分220分别放置在所述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一部分210上,并与第一部分210上的螺孔(图未标)相对正,将所述上盖110连同设置在所述上盖110上的转柄120、主动轮130、传动轮140、导杆150、从动轮160、及锁紧治具170罩设在所述底座180上,并将所述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二部分220分别收容在所述锁紧治具170的锁紧端172的容置腔173内,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73侧壁上的凸条176卡设在所述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二部分220上的沟槽(图未示)内,此时,转动所述转柄120,该转柄120通过其转轴124带动所述主动轮130旋转,所述主动轮130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传动轮140转动,所述传动轮140带动与其连接的导杆150转动,并带动与该传动轮140相啮合的从动轮160沿同一个方向转动;所述导杆150转动时随着其端部的螺纹154a与所述底座180的螺纹孔186a配合使得该导杆150逐渐深入所述螺纹孔186a内从而带动所述上盖110平稳的朝所述底座180运动,从而防止上盖110在下落过程中对待锁紧元件造成冲击;所述从动轮160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锁紧治具170转动,通过所述锁紧治具170将所述待锁紧元件200的第二部分220锁合在第一部分210中。
该锁紧装置100采用一个主动轮130配合多个从动轮160来同时组装多个待锁紧元件,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在所述主动轮130与从动轮160之间设置多个传动轮140从而使得所述从动轮160与所述主动轮130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可以理解,设置在所述底座180上的凸柱186可以省去,而直接将所述螺纹孔186a开设在所述底座180的上表面182上。
可以理解,为了方便设用者判断待锁紧元件是否被锁合到位,可在所述上盖110的侧板114上设置至少一个凸块114a,在所述底座180的上表面182边缘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凸块114a相对应的缺口182a,当所述凸块114a卡入所述缺口182a内时所述待锁紧元件便锁合到位。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锁紧装置,其包括一个上盖、一个转柄、一个主动轮、至少两个传动轮、至少两个导杆、至少两个从动轮、多个锁紧治具以及一个底座,所述转柄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分布在以所述转柄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同一圆环上,所述主动轮固设在所述转柄上,所述至少两个传动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上并连同所述导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轮连同所述锁紧治具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多个锁紧治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盖包括一个顶板,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边缘上的侧板,所述顶板包括一个上表面以及一个与该上表面相对应的下表面,在所述顶板上形成有一个贯穿该顶板的上、下表面的第一穿孔,在该第一穿孔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穿孔,在邻近每一第二穿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第三穿孔,该转柄穿过所述主动轮并由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一侧穿过所述上盖的第一穿孔与多个中的一个锁紧治具套接,所述每一导杆穿过所述传动轮并由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一侧及穿过所述上盖的第二穿孔将所述传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的每个锁紧治具包括一个锁紧端以及一个与该锁紧端相固接的连接端,与第三穿孔对应的锁紧治具的连接端由所述上盖的顶板的下表面一侧穿过所述顶板上的第三穿孔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传动轮及从动轮为可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主动轮包括一个第一轴孔,在所述第一轴孔内壁上沿该第一轴孔的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所述传动轮包括一个第二轴孔,在所述第二轴孔内壁上沿该第二轴孔的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槽,所述从动轮包括一个第三轴孔,在所述第三轴孔内壁上沿该第三轴孔的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三卡槽,所述转柄穿置在所述主动轮的第一轴孔内且对应所述主动轮的第一卡槽设置有一个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榫,所述导杆穿置在所述传动轮的第二轴孔内且对应所述传动轮的第二卡槽设置有一个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榫,所述锁紧治具穿置在所述从动轮的第三轴孔内且对应所述从动轮的第三卡槽设置有一个卡设在所述第三卡槽内的第三卡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柄包括一个把手以及一个与把手垂直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一卡榫沿该转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该转柄的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主动轮的第一轴孔并由所述上盖的顶板的上表面一侧穿过所述上盖的第一穿孔与所述锁紧治具套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一个杆帽以及一个垂直连接在该杆帽上的杆体,所述第二卡榫沿该杆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侧壁上,所述杆体穿过所述传动轮的第二轴孔并由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一侧穿过所述上盖的第二穿孔将所述传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端用以与待锁元件相配合,所述第三卡榫沿该连接端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端由所述上盖的顶板的下表面一侧穿过所述顶板上的第三穿孔后穿置在所述从动轮的第三轴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端为一个套筒,其包括一个容置腔用以容置一待锁紧元件,该容置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待锁紧元件相卡合的凸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个上表面,所述凹槽设置在该底座的上表面上,该底座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导杆相对应的凸柱,在每一凸柱上开设有一螺纹孔,在所述导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侧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凸块,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并可收容所述凸块的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304704 CN101685186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锁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304704 CN101685186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锁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5186A CN101685186A (zh) | 2010-03-31 |
CN101685186B true CN101685186B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204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3047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5186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锁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851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5702B (zh) * | 2017-09-20 | 2019-05-0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锁紧机构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0516A (en) * | 1992-12-14 | 1995-07-04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apparatus of camera |
CN101196599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
-
2008
- 2008-09-26 CN CN 200810304704 patent/CN1016851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0516A (en) * | 1992-12-14 | 1995-07-04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apparatus of camera |
CN101196599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7-286130A 2007.11.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5186A (zh) | 201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5186B (zh) | 锁紧装置 | |
RU2018131955A (ru) | Стакан для фиксирующе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го для сборки частей предметов мебели и мебельных деталей | |
CN108350713A (zh) | 用于可移动面板的机动化轮组件 | |
CN210777322U (zh) |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教学设备 | |
CN210483130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 |
WO2005095891A8 (en) | Gyroscope apparatus | |
CN208802093U (zh) | 一种电动摩托车后视镜多方位调节装置 | |
CN100543504C (zh) | 镜头模组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 |
CN208853771U (zh) | 一种办公椅的双工位高精度钻孔机器人 | |
CN209174951U (zh) | 一种花键轴孔去毛刺的装置 | |
CN201582284U (zh) | 太阳齿轮同轴驱动式螺丝螺帽结构及其所驱动的螺柱结构 | |
CN107100107A (zh) | 一种桥梁用的安全警示装置 | |
CN205695531U (zh) | 一种花生去泥机 | |
CN214172022U (zh) | 一种矿山开采用照明装置 | |
CN211444975U (zh) | 一种基于试管制作用旋盖机 | |
CN211602476U (zh) | 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取样器 | |
CN202893409U (zh) | 研磨组件 | |
CN208777318U (zh) | 一种井式基坑支护 | |
CN103128355A (zh) | 平刨床的快速升降装置 | |
CN206807373U (zh) | 一种追踪式太阳能发电机构 | |
CN218240444U (zh) | 一种防止油墨堵孔的检验治具 | |
CN220945776U (zh) | 家具板材组装用开孔装置 | |
TWI427348B (zh) | 鎖緊裝置 | |
CN107284105B (zh) | 一种一体式数控雕刻机 | |
CN206354047U (zh) | 一种园林树木修剪用的多功能手持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