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4753A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4753A CN101684753A CN200810200805A CN200810200805A CN101684753A CN 101684753 A CN101684753 A CN 101684753A CN 200810200805 A CN200810200805 A CN 200810200805A CN 200810200805 A CN200810200805 A CN 200810200805A CN 101684753 A CN101684753 A CN 1016847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gasoline
- aalcohols
- automobile
- liquid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5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4
- 239000003502 gasoli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36 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298 alcohol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83 diese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56 electro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汽油供给装置、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水温,发送所述水温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判断所述水温超过预先设定温度时,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甲醇;反之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汽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控制系统的多燃料汽车。本发明能够使汽车发动机在使用不同燃料时,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最优发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面对当前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根据不同燃料的燃烧、排放等特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燃料在汽车上组合使用,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下面以现有技术中燃气-汽油双燃料汽车为例来说明。燃气-汽油双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为:在原有的汽油供给装置和汽油电子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燃气供给装置、一个燃气转换开关和一个燃气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汽油电子控制单元称为原车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所述燃气电子控制单元称为附加ECU。
所述原车ECU和附加ECU之间用线束连接。附加ECU直接控制燃气喷射系统,为发动机供给燃气。所述附加ECU可以通过原车ECU间接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为发动机供给汽油。原车ECU在未增加燃气供给装置之前,已经对发动机各种工作状况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和匹配,可以精确控制汽油的定量喷射和点火正时。增加燃气供给装置之后,汽车的汽油驱动形式虽然是附加ECU控制原车ECU工作的开启和关闭,但仅是信号的传输,汽油驱动形式下汽车的性能没有发生改变。即汽车实质上仍然是汽油驱动形式,控制的主导是原车ECU。
所述附加ECU控制燃气供给时,对喷油信号、转速信号、燃气温度信号、燃气压力信号等输入信号进行校正、修正处理,转换为喷气时间信号,控制燃气喷嘴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喷油信号和转速信号是所述燃气ECU通过所述原车ECU采集而获取的。
所述附加ECU控制燃气喷射系统工作时,无法根据其燃气的理化特性、燃烧特点进行配气相位、点火提前角等点火正时控制的精确标定。所述附加ECU对燃气喷射量的控制是通过原车ECU采集的喷油信号。这种控制是被动的和线性的,而发动机的工作是瞬时的、灵活的和高度非线性的。因此,燃气驱动形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较差。燃气的消耗量较高,环保性能未达到最优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能够使发动机在使用不同燃料时,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最优发挥。
本发明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汽油供给装置、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水温,发送所述水温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判断所述水温超过预先设定温度时,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甲醇;反之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优选地,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醇类燃料系统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醇类燃料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小于醇类燃料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优选地,所述汽油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汽油系统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汽油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小于汽油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
优选地,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醇类燃料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中醇类燃料的液位,发送液位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醇类燃料液位低于设定最低醇类燃料液位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同时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报警器,所述醇类燃料报警器用于报警。
优选地,所述汽油供给装置还包括汽油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中汽油的液位,发送液位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汽油液位低于设定最低汽油液位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同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报警器,所述汽油报警器用于报警。
优选地,还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节气门开度,发送开度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车速,发送车速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节气门开度为零且所述车速为零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优选地,所述预先设定温度的范围为45-60度。
优选地,所述汽油供给装置和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同侧或对称布置在汽车的地板上。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设置于驾驶室或发动机机舱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燃料汽车,所述多燃料汽车包括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分别用于显示汽油燃料箱中汽油的液位和醇类燃料燃料箱中醇类燃料的液位。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用于显示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用于显示汽油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和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
所述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分别用于显示汽油燃料箱中汽油的液位和醇类燃料燃料箱中醇类燃料的液位;
所述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用于显示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用于显示汽油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和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集成在车辆仪表盘上。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蒸发回收装置,汽油供油装置中产生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吸附脱附,由汽油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醇类燃料蒸发回收装置,醇类燃料供油装置中产生的醇类燃料蒸气经醇类燃料碳罐吸附脱附,由醇类燃料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优选地,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多燃料三元催化转换器,用于催化转化多种燃料的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存储汽油工作模式下的程序和数据以及醇类燃料工作模式下的程序和数据。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判断发动机的水温,决定何时为发动机供给汽油,何时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处理各个传感器的检测数值,能够在不同燃料供给模式下进行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及喷射时间等参数的精确调整。从而保证发动机使用不同燃料时,发挥最佳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启动汽油驱动模式到正常甲醇驱动模式的判定条件-水温转换的原理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多燃料汽车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信号处理示意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油量显示仪表示意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甲醇-汽油双燃料汽车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示意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甲醇-汽油双燃料汽车的仪表盘示意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报警指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汽油供给装置、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水温,发送所述水温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判断所述水温超过预先设定温度时,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甲醇;反之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存储汽油工作模式下的程序和数据以及醇类燃料工作模式下的程序和数据。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判断发动机的水温,决定何时为发动机供给汽油,何时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处理各个传感器的检测数值,能够在不同燃料供给模式下进行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及喷射时间等参数的精确调整和控制。从而保证发动机在使用不同燃料时,均能发挥最佳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是一个ECU,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ECU,即原车ECU和附加ECU的型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醇类燃料可以为甲醇或乙醇。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别的燃料。只要根据燃料的性能在所述多燃料ECU中标定该燃料的数据即可。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介绍本发明所述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中所述预先设定温度的依据和原理。
本发明以汽油和甲醇为例介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
由于甲醇的气化潜热高(1110kJ/kg,约是汽油的3.5倍),闪点高(11℃),因此,汽车使用甲醇燃料直接启动,不仅存在启动困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冷机启动过程以及启动后暖机过程,甲醇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燃烧中间产物-未燃甲醇和甲醛。同时,在此过程,后处理系统三效催化转化器尚未到达最佳催化转化温度。所以,汽车使用甲醇直接启动,其排放尤其是非常规排放物较多,排放恶劣,对环境污染较严重。因此,本发明选择使用汽油启动。
参见图1,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启动汽油驱动模式到正常甲醇驱动模式的判定条件-水温转换的原理图。
横坐标为水温T,纵坐标为排放E。
所述预先设定温度的原理为:进行甲醇燃料从启动、暖机到正常运行工况的排放标定,排放相对较优时,对应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区域是T1-T2;进行汽油从启动到正常运行工况的排放标定,排放相对较差时,对应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区域是T11-T22。所述预先设定温度取所述T1-T2和T11-T22交集范围内的任意水温值即可。
所述预先设定温度是汽油驱动模式到正常甲醇驱动模式的转换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排放标定,本发明所述预先设定温度范围是45-60度。
参见图2,该图为基于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说明:
所述汽油供给装置包括:
汽油油量传感器201、汽油燃料箱202、汽油电子油泵203、汽油电子油泵继电器204、汽油滤清器205、汽油系统压力传感器206、汽油油压调节器207、汽油油轨208、汽油喷油器209、汽油碳罐控制阀210、汽油碳罐211。
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包括:
甲醇油量传感器201’、甲醇燃料箱202’、甲醇电子油泵203’、甲醇电子油泵继电器204’、甲醇滤清器205’、甲醇系统压力传感器206’、甲醇油压调节器207’、甲醇油轨208’、甲醇喷油器209’、甲醇碳罐控制阀210’、甲醇碳罐211’。
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蓄电池220、标定电脑221、双燃料电子控制单元2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23、怠速旁通空气阀224、空气滤清器225、进气温度传感器226、进气压力传感器227、点火线圈228、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29、转速传感器230、转速齿盘231、空调继电器232、空调压缩机233、氧传感器加热控制继电器234、爆震传感器235、氧传感器236、双燃料三效催化转换器237。
下面介绍汽油驱动模式下汽车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汽油电子油泵203以大于0.35MPa的压力将汽油从汽油燃料箱202泵出。汽油流经汽油滤清器205,去除杂质以后,进入汽油油轨208。
汽油油压调节器207调节汽油喷射压力保持恒定,调节后的0.35MPa压力的汽油被送到汽油喷油器209。所述多燃料ECU222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汽油喷油器209,汽油喷油器209喷射汽油至发动机燃烧。
过量的汽油将通过汽油油压调节器207无损失地返回至汽油燃料箱202。
汽油电子油泵继电器204是汽油电子油泵203的工作开关。
安装在所述汽油燃料箱202的汽油油量传感器201实时监测汽油燃料剩余量。
安装在汽油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汽油系统压力传感器206实时监测系统压力。
汽油燃料箱202及汽油循环供给装置过程产生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211吸附,并脱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控制阀210控制,输入发动机与可燃混合气一起燃烧,减少燃料的蒸发污染排放。
下面详细介绍甲醇驱动模式下汽车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甲醇电子油泵203’以大于0.35MPa的压力将甲醇从甲醇燃料箱202’泵出。甲醇流经甲醇滤清器205’,去除杂质以后,进入甲醇油轨208’。
甲醇油压调节器207’调节甲醇喷射压力保持恒定。调节后的0.35MPa压力的甲醇燃料被送到甲醇喷油器209’。多燃料ECU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甲醇喷油器209’。甲醇喷油器209’喷射甲醇至发动机燃烧。
过量的甲醇通过甲醇油压调节器207’无损失地返回到甲醇燃料箱202’。
甲醇电子油泵继电器204’是甲醇电子油泵203’的工作开关。
安装在甲醇燃料箱202’中的甲醇油量传感器201’实时监测甲醇燃料剩余量。
安装在甲醇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甲醇系统压力传感器206’实时监测系统压力。
甲醇燃料箱202’及甲醇供给装置过程产生的甲醇蒸气经甲醇碳罐211’吸附,并脱附。甲醇蒸气经甲醇碳罐控制阀210’控制,输入发动机与可燃混合气一起燃烧,减少燃料的蒸发污染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汽油供给装置和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同侧或对称布置在汽车的地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油供给装置和甲醇供给装置的部件,例如所述燃料箱、燃料供给管路等均左右对称布置在整车地板上。燃料加注口左右对称布置在车身左右两侧,汽油的加注口在左侧,甲醇的加注口在右侧,并有明显标识,方便汽油和甲醇的加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燃料汽车控制系统还包括双燃料三效催化转换器237。所述双燃料三效催化转换器具备汽油和甲醇两种燃料燃烧废气物的催化转换净化功能。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3,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信号处理示意图。
首先是各类传感器采集信号,将所述信号发送至所述多燃料ECU。所述信号包括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
所述开关量包括点火开关、车速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等等。
所述模拟量包括冷却液温度、甲醇液位信号、汽油液位信号、甲醇系统压力信号、汽油系统压力信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各类传感器和多燃料ECU之间还包括输入级处理单元。所述输入级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例如进行量程变换、滤波等等,处理为所述多燃料ECU可以接收的信号范围。
所述输入级处理单元包括甲醇输入处理单元、汽油输入处理单元及切换信号输入处理单元。
所述多燃料ECU包括甲醇工作处理单元、汽油工作处理单元和切换工作处理单元。
在汽油驱动形式下,多燃料ECU调用汽油工作处理单元中的汽油驱动程序,对传感器采集的各类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精确控制汽油喷射定量和汽油点火正时,实现汽油驱动。
在甲醇驱动形式下,多燃料ECU调用甲醇工作处理单元中的甲醇驱动程序,对传感器采集的各类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精确控制甲醇喷射定量和甲醇点火正时,实现甲醇驱动。
通过预先设定转换条件,多燃料ECU通过两种驱动程序之间的调用,可以实现两种驱动型式之间的无扰动平稳转换。
结合汽油和甲醇两种燃料的理化特性、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本发明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驱动转换模式为:启动汽油驱动模式、正常甲醇驱动模式、甲醇或汽油供油装置故障驱动模式、区域性甲醇或汽油驱动模式和停车汽油驱动模式。
前文中已经介绍了启动汽油驱动模式和正常甲醇驱动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下面详细介绍甲醇或汽油供油装置故障驱动模式、区域性甲醇或汽油驱动模式和停车汽油驱动模式。
首先介绍甲醇或汽油供油装置故障驱动模式。
本发明设定甲醇或汽油供油装置故障驱动模式包括:甲醇故障驱动模式和汽油故障驱动模式。可以避免汽油或甲醇等单燃料供油装置发生故障后汽车抛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此外,可增强车辆行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充分发挥双燃料汽车使用的灵活性。
所述甲醇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甲醇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甲醇系统压力传感器206’,用于监测甲醇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ECU222。
当压力小于甲醇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ECU222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所述汽油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汽油系统压力传感器206,用于监测汽油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ECU222。
当压力小于汽油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ECU222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甲醇供给装置,所述甲醇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甲醇燃料。
下面以甲醇故障驱动模式为例说明驱动模式的切换过程。
在正常甲醇驱动模式下,安装在甲醇燃料供给装置的供油管路上的甲醇系统压力传感器206’实时监测甲醇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ECU222。当所述多燃料ECU222判断压力数值偏离于正常数值0.35MPa的15%时,控制汽油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开启。汽油电子油泵203开始工作,建立汽油供油系统压力,启动汽油喷射。同时,所述多燃料ECU222控制甲醇喷射停止,甲醇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关闭,甲醇电子油泵203’停止工作,进入汽油驱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汽油故障驱动模式与上述甲醇故障驱动模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区域性甲醇或汽油驱动模式。
我国醇类燃料的生产、供给具有区域性特点,醇类燃料加注网点没有汽油或柴油普及。因此,本发明所述多燃料ECU222专门设定了区域性甲醇或汽油驱动模式。这样可以避免汽车行使中出现燃料供给中断的现象。当第一种燃料消耗殆尽时,多燃料ECU222控制第二种燃料驱动。
下面以甲醇燃料消耗殆尽,但又没有甲醇加注网点时,说明区域性甲醇驱动模式的工作流程。
甲醇油量传感器201’实时监测甲醇燃料箱202’中甲醇的剩余量,并发送液位至多燃料ECU222。
当多燃料ECU222判断所述液位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时,控制汽油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开启,建立汽油系统压力,启动汽油喷射,汽油电子油泵203开始工作。同时,多燃料ECU222控制甲醇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关闭,甲醇电子油泵203’停止工作,甲醇停止喷射,进入汽油驱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汽油驱动模式与上述区域性甲醇驱动模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停车汽油驱动模式的工作流程。
由于甲醇自身含氧、含羟基,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较强的极性,对某些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能力比汽油大。因此,本发明设定了停车汽油驱动型式,即在汽车停车前,如果是甲醇驱动型式,则多燃料ECU222切换到汽油驱动型式,使发动机工作几个循环,冲刷附着在发动机气门、活塞连杆组件、气缸壁等相关部件的甲醇,避免停车时间长,甲醇对金属部件的腐蚀。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23,用于监测节气门开度,发送开度信号至所述多燃料ECU222。
安装在发动机变速箱的车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车速,发送车速信号至所述多燃料ECU222。
当所述节气门开度为零且所述车速为零时,所述多燃料ECU222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具体过程为:汽油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开启,汽油电子油泵203开始工作,建立汽油系统压力,启动汽油喷射。同时,所述多燃料ECU222控制甲醇喷射停止。甲醇电子油泵继电器204’关闭,甲醇电子油泵203’停止工作,进入停车汽油驱动模式。发动机使用汽油工作几个循环以后,点火开关断电,车辆熄火。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燃料同时喷射的混合驱动模式。由于醇类燃料自身含氧,燃烧完全度高,燃料清洁。在车辆常用的转速和工况区域,汽车使用醇类燃料驱动模式,其动力性、排放以及燃料经济性等指标均优于汽油驱动模式下的性能。车辆使用混合驱动模式的综合性能介于醇类燃料驱动模式和汽油驱动模式之间。
本发明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提供了独立的多燃料供油装置。多燃料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例如燃气与汽油、燃气与醇类燃料或醇类燃料与汽油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两种以上燃料供油装置,例如包括燃气、汽油和醇类燃料。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一个多燃料ECU222精确控制多燃料的供给。根据不同燃料的特性,多燃料ECU222具有多种驱动模式,可以综合各种燃料的优势,使车辆更加环保、节能、经济和安全。双燃料三效催化转化器237对汽油和甲醇两种燃料的燃烧废气物进行催化转化,同时与多燃料ECU222相结合,使排放更加清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燃料汽车,所述多燃料汽车包括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分别用于显示汽油燃料箱中汽油的液位信息和醇类燃料燃料箱中醇类燃料的液位信息。
参见图4,该图为基于本发明油量显示仪表示意图。
汽油油量传感器201实时监测汽油燃料箱202中汽油的液位,发送所述液位至多燃料ECU222。多燃料ECU222发送所述液位数据至所述汽油储量显示表401显示。
甲醇油量传感器201’实时监测甲醇燃料箱202’中甲醇的液位,发送所述液位至多燃料ECU222。多燃料ECU222发送所述液位数据至所述甲醇油量显示表402显示。
本发明所述汽车还包括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
参见图5,该图为基于本发明甲醇汽油双燃料汽车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示意图。
当所述甲醇供给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即为汽车的发动机供给甲醇时,所述第一指示装置501的指示灯亮。当所述汽油供给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即为汽车的发动机提供汽油,所述第二指示装置502的指示灯亮。所述指示装置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指示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汽车还包括仪表盘。参见图6,该图为基于本发明甲醇汽油双燃料汽车的仪表盘示意图。
所述仪表盘66上装有车速表601、发动机转速表602、用于显示发送机水温的水温表603、及里程表604,所述水温表603上还有当水温超过最高水温值时的水温报警器。
参见图7,该图为基于本发明报警指示装置示意图。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701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702。
当汽油燃料箱202中汽油的液位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时,多燃料ECU222控制所述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701亮,同时发出蜂鸣声,告示驾驶人员汽油不足,及时加注汽油。
当甲醇燃料箱202’中甲醇的液位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时,多燃料ECU222控制所述甲醇最低液位报警装置702亮,同时发出蜂鸣声,告示驾驶人员甲醇不足,及时加注甲醇。
本发明所述汽车包括的油量显示装置、报警装置、第一指示装置、第二指示装置及各类仪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驾驶人员可以通过上述装置和仪表清楚了解汽车的运行状态,及时对紧急状态作出反应,避免出现一些以外安全事故。
本发明所述甲醇和汽油两种油量显示装置、报警装置、第一指示装置、第二指示装置与所述仪表盘集成在一起,组成整体式组合仪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油量显示装置、报警装置、第一指示装置、第二指示装置与所述仪表盘独自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油量显示装置、报警装置和指示装置优选汽油系统的在左侧布置,甲醇系统的在右侧布置,与前文所述的汽油供给装置和甲醇供给装置一致布置,提高驾驶人员的使用方便性,增强印象,避免加错油。
本发明所述汽车还包括甲醇和汽油燃料蒸气回收装置,分别回收甲醇蒸气和汽油蒸气至所述发动机,重新进行燃烧,避免了燃料蒸发污染,降低车辆污染物排放。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蒸发回收装置,汽油供油装置中产生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211吸附脱附,由汽油碳罐控制阀210回收至发动机。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甲醇蒸发回收装置,甲醇供油装置中产生的甲醇蒸气经甲醇碳罐211’吸附脱附,由甲醇碳罐控制阀210’回收至发动机。
本发明所述甲醇汽油双燃料汽车提供了独立的甲醇供给装置和汽油供给装置,解决了汽车使用甲醇或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带来的低温启动困难、冷机排放差及甲醇和汽油分层带来的汽车动力性下降等问题。所述汽车还安装了完备的、集成化的显示和指示装置,使驾驶人员可以直观清楚地掌握汽车的运行工况,及时做出反应,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了整车行使的安全性。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蒸发回收装置,汽油供油装置中产生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吸附脱附,由汽油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醇类燃料蒸发回收装置,醇类燃料供油装置中产生的醇类燃料蒸气经醇类燃料碳罐吸附脱附,由醇类燃料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汽油供给装置、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水温,发送所述水温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判断所述水温超过预先设定温度时,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甲醇;反之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用于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醇类燃料系统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醇类燃料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小于醇类燃料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供油管路上的汽油系统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汽油的供油压力,发送压力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小于汽油供油压力设定值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醇类燃料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中醇类燃料的液位,发送液位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醇类燃料液位低于设定最低醇类燃料液位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同时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报警器,所述醇类燃料报警器用于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还包括汽油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中汽油的液位,发送液位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汽油液位低于设定最低汽油液位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醇类燃料供给装置,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醇类燃料;同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报警器,所述汽油报警器用于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节气门开度,发送开度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车速,发送车速信号至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
当所述节气门开度为零且所述车速为零时,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至汽油供给装置,所述汽油供给装置为发动机供给汽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温度的范围为45-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供给装置和所述醇类燃料供给装置同侧或对称布置在汽车的地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电子控制单元设置于驾驶室或发动机机舱内。
10、一种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分别用于显示汽油燃料箱中汽油的液位和醇类燃料燃料箱中醇类燃料的液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用于显示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用于显示汽油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和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
所述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分别用于显示汽油燃料箱中汽油的液位和醇类燃料燃料箱中醇类燃料的液位;
所述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用于显示醇类燃料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用于显示汽油供给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汽油储量显示表和醇类燃料储量显示表、第一指示装置和第二指示装置和汽油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和醇类燃料最低液位报警装置集成在车辆仪表盘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汽油蒸发回收装置,汽油供油装置中产生的汽油蒸气经汽油碳罐吸附脱附,由汽油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醇类燃料蒸发回收装置,醇类燃料供油装置中产生的醇类燃料蒸气经醇类燃料碳罐吸附脱附,由醇类燃料碳罐控制阀回收至发动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燃料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燃料汽车还包括多燃料三元催化转换器,用于催化转化多种燃料的排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00805A CN101684753A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00805A CN101684753A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4753A true CN101684753A (zh) | 2010-03-31 |
Family
ID=42048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00805A Pending CN101684753A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84753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75909A1 (zh) * | 2009-12-25 | 2011-06-30 |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CN102536477A (zh) * | 2012-02-27 | 2012-07-04 | 胡永军 | 多燃料多轨式发动机燃料供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828839A (zh) * | 2012-09-14 | 2012-12-19 | 李恒 | 一种双燃料油路控制系统 |
CN103057430A (zh) * | 2013-01-10 | 2013-04-24 | 合肥瑞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多燃料选择发电及双模式供电系统 |
CN105179092A (zh) * | 2015-10-28 | 2015-12-23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甲醇、生物柴油、柴油多燃料发动机系统控制方法 |
CN105980949A (zh) * | 2014-02-06 | 2016-09-28 | 洋马株式会社 | 并行作业系统 |
-
2008
- 2008-09-28 CN CN200810200805A patent/CN10168475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75909A1 (zh) * | 2009-12-25 | 2011-06-30 |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CN102536477A (zh) * | 2012-02-27 | 2012-07-04 | 胡永军 | 多燃料多轨式发动机燃料供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536477B (zh) * | 2012-02-27 | 2015-09-16 | 胡永军 | 多燃料多轨式发动机燃料供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828839A (zh) * | 2012-09-14 | 2012-12-19 | 李恒 | 一种双燃料油路控制系统 |
CN103057430A (zh) * | 2013-01-10 | 2013-04-24 | 合肥瑞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多燃料选择发电及双模式供电系统 |
CN103057430B (zh) * | 2013-01-10 | 2015-11-04 | 合肥瑞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多燃料选择发电及双模式供电系统 |
CN105980949A (zh) * | 2014-02-06 | 2016-09-28 | 洋马株式会社 | 并行作业系统 |
CN105980949B (zh) * | 2014-02-06 | 2019-12-24 | 洋马株式会社 | 并行作业系统 |
CN105179092A (zh) * | 2015-10-28 | 2015-12-23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甲醇、生物柴油、柴油多燃料发动机系统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8126B (zh) | 内河船舶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 | |
CN101684753A (zh)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
CN101205858B (zh) | 用于检测燃料-水分离器组件内的水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1306223Y (zh) | 电控汽油发动机ecu及其工作系统 | |
US20060266307A1 (en) | Emission control water injection system for diesel engines | |
CN101638053B (zh) | 一种汽车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
CN101363382A (zh) | 用于电控汽油发动机工作系统的ecu | |
CN103644031A (zh) | 一种直喷引擎燃油系积碳在线清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1892916A (zh) | 燃料系统的诊断系统及方法 | |
CN101918698A (zh)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过冷却空气和燃料的引入系统 | |
CN104066960A (zh) | 一种给柔性燃料内燃机添加燃料的设备及方法 | |
SA515360749B1 (ar) | نظام وقود أوكسي هيدروجين لمحركات الإحتراق الداخلي | |
CN104136750A (zh) | 用于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3375286A (zh) | 自适应气体燃料控制系统 | |
CN101514663A (zh) | 燃料门传感器诊断系统和方法 | |
US2015004759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of bi-fuel vehicle | |
CN101655037B (zh) | 一种甲醇灵活燃料汽车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749135A (zh) | 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 | |
CA2673360A1 (en) | Hydroge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
CN201982190U (zh) | 燃气发动机点火喷射控制装置 | |
CN101571084A (zh) | 电喷水助燃节能器 | |
CN108150309A (zh) | 高压直喷燃气发动机的低压燃气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 |
WO2011075909A1 (zh) | 一种多燃料汽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 | |
CN2611619Y (zh) | 单燃料汽车发动机液化石油气供给装置 | |
Lawson et al. | Heavy-duty truck diesel engine operation on unstabilized methanol/diesel fuel emuls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