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875B - 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2875B CN101682875B CN2009800000780A CN200980000078A CN101682875B CN 101682875 B CN101682875 B CN 101682875B CN 2009800000780 A CN2009800000780 A CN 2009800000780A CN 200980000078 A CN200980000078 A CN 200980000078A CN 101682875 B CN101682875 B CN 1016828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ation
- system information
- bit stream
- coding schemes
- bit strea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入网相关比特流和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终端所必要的系统信息,藉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基站访问网络;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以及利用不同的频率传送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根据第一预设周期周期性地传送。利用本发明能够缓解信号传输量、提升频谱效率及带宽效率,还可降低入网延迟时间。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于2008年1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021,645号(名称为“对802.16类似系统具有自动更新的树状系统信息”)的权益,以及主张于2008年4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045,985号(名称为“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发送的系统信息的新架构”)的权益,此两份专利申请在此全部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减少的信号负担(signal overhead)、网络访问时间及提升的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如蜂窝塔)提供服务给地理区域中的终端。基站通常广播信息以辅助终端识别所需的系统信息及服务配置,以便终端能够获取必要的入网信息以及决定是否利用基站所提供的服务。
然而,在全球微波接入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IEEE 802.16的类似系统中,无结构式系统信息通常产生巨大的信号传输量且以不规则的方式广播,这导致无效率的带宽利用及终端的不可预知且冗长的入网时间。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阶层式(hierarchical)系统信息递送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无结构的系统信息产生的巨大信号传输量及以非周期性方式广播所导致的无效率的带宽利用及终端入网时间的冗长且不可预知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传送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用于传送系统信息比特流的通信装置及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承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基站的相应系统信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从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和多个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终端所必要的系统信息,藉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基站访问网络;且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一组且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另一组;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分别包含一个或多个调制及编码方案;以及利用不同的频率传送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根据第一预设周期进行周期性地传送。
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对每个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获得首选广播周期;根据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从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至少一个高速比特流及至少一个低速比特流,其中所述高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帧单元且所述低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多个超帧单元;以及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高速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低速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分别包含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
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能够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储存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与多个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所必要的系统信息,藉以访问所述网络;以及处理器,耦接于所述存储器,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且根据第一预设周期传送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
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无线电收发器模块;以及处理器,用于经由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模块接收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和多个非入网相关比特 流;以及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对接收到的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解调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对接收到的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解调。
利用本发明能够缓解信号传输量、提升频谱效率及带宽效率,还可降低入网延迟时间。
以下为根据多个图式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并参照后续详细描述及示例,可更加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典型网络拓扑;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信息比特流的传送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受益于系统信息分类的移动设备的快速网络访问过程的流程图。
为了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是为说明本发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申请权利要求为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典型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包含位于一个或多个区域105或区域106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101及基站102,基站101及基站102用于接收、传送、重传(等)无线通信信号且互相提供服务及/或为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103或移动设备104提供服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移动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等,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基站101和基站102可连接至基础设施网络(例如因特网)且由此提供连接至因特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站101和基站102可应用于对等(peer-to-peer)通信服务(例如直接在移动设备103和移动设备104之间通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配置作为WIMAX通信系统或基于IEEE 802.16标准采用的技术。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基站101可包含基带模块111及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12。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12可包含天线、接收链路及发送链路,其中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无线电射频信号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被基带模块111处理,发送链路用于从基带模块111接收基带信号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无线电射频信号以用来发送。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12可包含多个用于实施无线电频率转换的硬件设备。基带模块111更还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多个数字信号且处理数字信号,反之亦同。基带模块111也可包含多个用于实施基带信号处理的硬件设备。基带信号处理可包含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ADC)/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Conversion,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基带模块111更包含处理器还包含处理器114及存储器115。为使移动设备103和移动设备104访问基站101和基站102且利用提供的服务或利用无线通信频谱,基站101和基站102广播某些系统信息。存储器115可储存基站101的系统信息,且还储存多个软件/固件代码或指令以提供及保持无线通信服务。处理器114执行储存在存储器115中的代码或指令,且处理器114控制存储器115、基带模块111和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12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按照不同的广播周期对系统信息分类、有区分地调制及传送以便缓解信号传输量、提升频谱效率及带宽效率。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需要注意的是如下流程图中所表明的步骤可作为软件/固件代码或指令来实施,且储存在存储器中以被基站的处理器所执行。首先,处理器(如114)从系统信息比 特流中识别入网相关(network-entry-related)比特流中识别入网相关(network-entry-related)比特流和非入网相关(non-network-entry-related)比特流(步骤S301)。入网相关比特流可以是承载终端(如移动设备103或104)所必要的系统信息比特流,藉以通过无线网络中的一个基站访问网络,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可为剩余的系统信息比特流,其中将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一组而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另一组。举例来说,用于网络访问的必要的系统信息承载着应在每个超帧(superframe)中广播的关键信息,可包含用于指示网络单元(cell)类型、超帧计数、信息改变计数、非入网相关信息的分配信息、上行链路(UL)承载指示器等的信息。接着,根据不同的调制及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处理器分别调制入网相关比特流与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步骤S302)。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第一组MCS对入网相关比特流调制,以及根据第二组MCS对非入网相关比特流调制,其中每个第一MCS的第一组与第二MCS的第二组分别包含一个或多个MCS,且其中第一组MCS中的至少一个MCS不同于第二组MCS中的至少一个MCS。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组MCS中的至少一个MCS所定义的第一比特率低于第二组MCS中的至少一个MCS所定义的第二比特率。举例来说,由于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用于网络访问的必要系统信息,因此第一组MCS中的第一MCS的比特率可低于第二组MCS中的第二MCS的比特率以提供更稳固的(robust)编码方案,例如其中第一MCS为R=1/2的四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第二MCS为R=3/4的QPSK。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组MCS和第二组MCS可根据网络单元规划情况、终端定位或终端反馈作适应性改变。最终,处理器根据不同的广播周期传送入网相关比特流和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步骤S303)。举例来说,由于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用于网络访问的必要系统信息,因此根据第一预设周期周期性地传送入网相关比特流且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周期性地传送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第一预设周期短于第二预设周期以便降低等待移动设备所需的系统信息时耗费的网络访问时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也可透过指示信息为每个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决定相应的传送时间点(time instance)。 因此,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可在非周期性的方式下传送。接着,基站还可在相应的传送时间点传送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根据指示周期,基站(如101或102)周期性的传送指示信息以便通知移动设置何时接收相应的非入网相关比特流。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信息比特流的传送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指示信息401、指示信息402及入网相关系统信息比特流411、412、413进行周期性地广播。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剩余系统信息比特流的相应传送时间点的信息。可知,指示信息401指出将在哪个帧广播非入网相关比特流421、422、423、424等。一旦移动设备接收指示信息,移动设备则可找出“要广播”的系统信息的传送时间点且决定何时接收该系统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也可通过指示信息决定何时接收已扫描的基站的系统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根据广播周期(频率)对系统信息分类。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基站可预先对每个系统信息比特流获得首选广播周期,其中该首选广播周期代表更适宜广播或传送系统信息比特流的周期(或频率),以保持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的质量。举例来说,首选广播周期可由操作者预先决定或由相应的标准预设。获得首选广播周期后,处理器(例如114)根据首选广播周期从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高速比特流、中速比特流或低速比特流中的至少一个(步骤S50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高速比特流的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帧单元(如一个帧、两个帧等),中速比特流的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超帧单元(例如一个超帧),其中超帧可定义为多个帧(例如一个超帧包含四个帧),且低速比特流的首选广播周期基于多个超帧单元(例如两个超帧,三个超帧等)。接着,根据不同的MCS分别对高速、中速及低速比特流调制(步骤S502)。例如,根据第一组MCS调制高速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MCS调制低速比特流,其中第一组MCS与第二组MCS分别包含至少一个MCS,第三组MCS调制中速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三组MCS中的至少一个MCS不同于所述第一组MCS或第二组MCS中的至少一MCS。举例来说,相较于中速和低速比特流适宜更频繁地传送高速比特流,这意味着高速比特流可承载大多移动设备通常所需的重要信息。因此,用于调制高速比特流的比特率可设计的低于中速或低速比特流的比特率,以便提供更稳固的编码方案。 接着,处理器根据不同的广播周期传送高速、中速和低速比特流(步骤S503)。例如,处理器可根据相应的首选广播周期传送高速、中速和低速比特流。举另外一个例子,处理器可单播(非广播)低速比特流以便进一步保持传送带宽。同时,处理器可积极地单播低速比特流或响应从终端(移动设备)接收的相应信息请求消息。移动设备可主动地传送信息请求消息,以便积极地请求系统信息而非等待很长时间(例如多个超帧)。例如,由于移动设备在设法访问网络时通常不需要了解传递的相关参数,或者当移动设备不支持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时不需要了解HARQ的相关参数,可相应于信息请求消息的接收,单播传递的相关参数和HARQ的相关参数。因此,减少了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的负担及带宽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根据入网相关性质和广播频率对系统信息分类。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流程图。首先,处理器(如114)从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入网相关比特流(步骤S601)。接着,处理器根据首选广播周期从剩余非入网相关比特流中识别高速比特流、中速比特流和低速比特流中的至少一个(步骤S602)。接着,根据不同的MCS分别对入网相关比特流和高速、中速及低速比特流调制(步骤S603)。举例来说,用于调制入网相关比特流的比特率可设计为低于非入网相关比特流的比特率,用于调制高速比特流的比特率可设计为低于中速和低速比特流的比特率。接着,处理器根据不同的广播周期传送入网相关比特流及高速、中速和低速比特流(步骤S604)。如前所述,采用更短的预设周期可周期性地传送入网相关比特流以便降低等待移动设备所需的系统信息时耗费的网络访问时间。而且,处理器可根据相应的首选广播周期传送高速、中速和低速比特流。每个非入网相关比特流的相应的传送时间点也可在指示信息中指示。举另外一个例子,处理器可积极地单播(非广播)低速比特流或响应从终端(移动设备)接收的相应信息请求消息,以便进一步保持传送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系统信息的内容是静态时(例如实质上在很 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没有改变),则藉由利用宏分集(macro diversity)技术,通过多个基站(例如101和102)传送相应的系统信息比特流。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识别码(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entity,PLMN ID)、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的比率等可能在多个基站之间实质上未改变并公用,且由相同的副载波(subcarrier)承载并在相同的时间点和相同的无线电频率下经由多个基站传送。移动设备(如103或104)可分别从多个基站接收相应的系统信息比特流,结合接收的系统信息比特流且对结合的比特流译码以获得所承载的系统信息。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示意图。移动设备103可包含基带模块131、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32及选择性地包括用户识别卡133。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32接收无线射频信号,且将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被基带模块131所处理,或者从基带模块131接收基带信号且将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以传送至对等设备。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32可包含多个硬件设备以实施无线电频率转换。例如,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32可包含一混频器,用于将基带信号与载波(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频率中振荡)相乘。基带模块131还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多个数字信号且处理该数字信号,反之亦同。基带模块131可包含多个硬件设备用于实施基带信号处理。基带信号处理可包含ADC/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基带模块131更包含处理器134及存储器设备135。存储器135可储存多个软件/固件代码或指令以维持移动设备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存储器设备135可配置在基带模块131之外,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处理器134执行储存在存储器135中的代码或指令,且处理器134分别控制基带模块131、无线电收发器模块132和插入的用户识别卡133的操作。处理器134可从插入的用户识别卡133读取数据及将数据写入插入的用户识别卡133。需要注意的是移动设备103也可包含另一类型的识别模块而非用户识别卡133,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已对系统信息分类,因此移动设备的处理器(如134)可在相应的时间点接收周期性地传送的入网相关比特流,以及经由无线电 收发器模块(如132)接收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包含为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指示相应的传送时间点的信息。通过译码指示信息获得相应的传送时间点后,处理器可经由无线电收发器模块在相应的传送时间点接收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接着,处理器根据第一组MCS对接收的入网相关比特流解调,以及根据第二组MCS对接收的非入网相关比特流解调。举例来说,基站(101或102)可广播位于超帧标头(superframe header)中的下行链路信息,下行链路信息包含主要广播信道(Primary Broadcast Channel,PBCH)突发(burst)、次要广播信道(Secondary Broadcast Channel,SBCH)突发及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PBCH与SBCH均包含入网相关系统信息且还可根据先前所述的实施例对SBCH突发所承载的系统信息分类。此外,可根据预设MCS对PBCH突发调制,根据PBCH突发中所指示的预设MCS灵活地对SBCH调制。移动设备接收及译码下行链路信息以获得PBCH突发、SBCH突发及指示信息。接着,移动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在相应的时间点接收和解调/译码其它PBCH突发、SBCH突发及/或非入网相关比特流(或高速、中速及低速比特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系统信息的内容是静态时(例如实质上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没有改变,如BSID,PLMN ID等),则承载相同静态系统信息的相应的系统信息比特流也可由移动设备在不同的时间点接收。在不同的时间点接收承载相同系统信息的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后,移动台通过利用结合技术将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比特流结合以获得结合的比特流,然后对该结合的比特流译码以获得所承载的系统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技术是软结合(soft combining)。由此,在先前时间未正确地译码的系统信息,其可于此时间在当前接收到的比特流的辅助下正确译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技术是反复结合(repetition combining),在突发中反复传送信息比特流。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受益于系统信息分类的移动设备的快速网络访问过程的流程图。移动设备开启后且与前文(preamble)同步,移动设备接收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比特流(如入网相关比特流)及/或指示信息 (如图4中所示的401),如步骤S801所示。接着,处理器(如134)开始实施网络注册程序以访问基站所提供的网络(步骤S802)。接着,处理器决定是否已接收网络注册程序所需的所有系统信息(步骤S803)。当仍有一些剩余的系统信息没有获得,处理器则根据指示信息中所指示的相应传送时间点进一步计算相应的等待时间(T)以接收所有的系统信息(步骤S804)。接着,处理器进一步决定等待时间(T)是否超过预设阈值(Tth)(步骤S805)。当决定等待时间(T)超过预设阈值(Tth),处理器传送信息请求消息以从基站请求感兴趣的系统信息的单播(步骤S806)且接收相应的系统信息(步骤S807)。另一方面当决定等待时间(T)未超过预设阈值(Tth),处理器直接在相应的时间点接收基站广播的相应系统信息(步骤S807)。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移动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时,可无需计算相应的等待时间,且可跳过步骤S804与S805,选择性地实施步骤S806。在完成网络注册程序后,处理器与基站协商闲置模式参数且进入闲置模式以节省电力(步骤S80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基站在一时间间隔内接收很多请求相同的系统信息的信息请求消息时,基站可选择更稳固的MCS以用于下次传送系统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移动设备为降低电力损耗进入闲置模式(idle mode),处理器(如134)可进一步决定一个或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与非入网相关比特流的必要性。当必要时,在相应的传送时间点可选择性地唤醒处理器以接收入网相关比特流和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因此,可进一步节省移动设备的电池电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出的有无指示信息的方案相较于当前的802.16e DCD/UCD能够提供更短的入网延迟时间(latency)。
虽然本发明已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更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之前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承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基站的相应系统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多个入网相关比特流和多个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承载终端所必要的系统信息,藉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基站访问网络,且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一组且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分类为另一组;
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分别包含一个或多个调制及编码方案;以及
利用不同的频率传送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其中所述入网相关比特流根据第一预设周期进行周期性地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包括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不同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调制及编码方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定义第一比特率,所述第一比特率低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所定义的第二比特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周期性地传送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周期长于所述第一预设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以非周期性地方式传送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于指示信息中为每个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决定相应的传送时间点;
根据指示周期周期性地传送所述指示信息;以及
在所述相应的传送时间点传送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和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根据网络单元规划情况、终端定位或终端反馈作适应性改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对每个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获得首选广播周期;
根据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从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中识别至少一个低速比特流,其中所述低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超过一个超帧;以及
传送所述低速比特流以响应从所述终端接收的相应信息请求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从所述非入网相关比特流识别至少一个高速比特流及至少一个中速比特流,其中所述高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帧单元且所述中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超帧单元,其中所述高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短于所述中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且所述中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短于所述低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以及
根据相应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周期性地传送所述高速比特流、所述中速比特流及所述低速比特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不同的调制及编码方案对所述高速比特流、所述中速比特流及所述低速比特流调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在相同时间点及相同无线电频率下经由所述网络中的多个基站传送一个入网相关比特流。
12.一种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承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基站的相应系统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每个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获得首选广播周期;
根据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从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至少一个高速比特流及至少一个低速比特流,其中所述高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帧单元且所述低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多个超帧单元;以及
根据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高速比特流且根据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低速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分别包含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不同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定义第一比特率,所述第一比特率低于所述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所定义的第二比特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单播所述低速比特流以响应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接收的相应信息请求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所述首选广播周期从所述系统信息比特流中识别至少一个中速比特流,其中所述中速比特流的所述首选广播周期基于一个超帧单元;以及根据第三组调制及编码方案调制所述中速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三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不同于所述第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或不同于第二组调制及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调制及编码方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164508P | 2008-01-17 | 2008-01-17 | |
US61/021,645 | 2008-01-17 | ||
US4598508P | 2008-04-18 | 2008-04-18 | |
US61/045,985 | 2008-04-18 | ||
US12/352,681 US8238370B2 (en) | 2008-01-17 | 2009-01-13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it stream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US12/352,681 | 2009-01-13 | ||
PCT/CN2009/070179 WO2009092325A1 (en) | 2008-01-17 | 2009-01-16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it stream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2875A CN101682875A (zh) | 2010-03-24 |
CN101682875B true CN101682875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087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0000780A Active CN101682875B (zh) | 2008-01-17 | 2009-01-16 | 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38370B2 (zh) |
EP (1) | EP2245886B1 (zh) |
JP (1) | JP5110174B2 (zh) |
CN (1) | CN101682875B (zh) |
TW (1) | TWI405431B (zh) |
WO (1) | WO20090923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83199B2 (en) * | 2008-05-15 | 2013-07-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ing channels |
US8082582B2 (en) * | 2008-05-21 | 2011-12-20 | Mediatek Inc. | Authorization system of naviga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authorization method |
US20100002641A1 (en) * | 2008-07-04 | 2010-01-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Support for broadcast control header for wireless networks |
KR101598917B1 (ko) * | 2009-07-03 | 2016-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팸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레인징 |
US20110237239A1 (en) * | 2010-03-25 | 2011-09-2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i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muting a control channel for a femtocell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
US9232358B2 (en) * | 2010-03-26 | 2016-01-05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ing MBSFN subframes |
US9161373B2 (en) | 2010-09-22 | 2015-10-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2039652A1 (en) * | 2010-09-22 | 2012-03-29 | Telefonaktibe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a radio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3035981A1 (ko) * | 2011-09-08 | 2013-03-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20130336293A1 (en) * | 2012-06-15 | 2013-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td-hsupa systems |
KR101571878B1 (ko) * | 2012-12-14 | 2015-12-0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
WO2016191955A1 (zh) * | 2015-05-29 | 2016-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集群下的系统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WO2017029265A1 (en) * | 2015-08-14 | 2017-0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368302B2 (en) * | 2015-09-04 | 2019-07-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dicator-controlled utilization of outdated configuration defined in access information table for access network |
WO2017174447A1 (en) * | 2016-04-06 | 2017-10-12 | Sony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virtual cell, user equipment |
RU2698252C1 (ru) * | 2016-05-12 | 2019-08-23 |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стем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
EP3624514A4 (en) * | 2017-05-12 | 2020-04-15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SYSTEM MESSAGE,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9325A (zh) * | 2003-11-19 | 2006-12-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CN1951078A (zh) * | 2004-05-13 | 2007-04-18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多入多出ofdm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27683B2 (ja) | 1994-07-22 | 1999-07-28 |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の報知情報送信方式 |
US5991286A (en) * | 1997-02-20 | 1999-1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upport of multiple modulation levels for a cellular packet control channel |
US7006530B2 (en) * | 2000-12-22 | 2006-02-28 | Wi-Lan,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obtain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requests |
WO2001067702A1 (en) * | 2000-03-07 | 2001-09-13 | Vyyo, Ltd. | Adaptive downstream modulation scheme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
JP2004153466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受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
US7145862B2 (en) * | 2003-04-08 | 2006-12-05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
JP4227457B2 (ja) | 2003-05-21 | 2009-02-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制御局及び報知情報送信方法 |
US7551581B2 (en) * | 2003-09-30 | 2009-06-23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losely-spaced packets in WLAN devices and systems |
WO2005050875A1 (en) * | 2003-11-19 | 2005-06-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7528164A (ja) * | 2004-03-05 | 2007-10-04 | ネクストネット ワイアレ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適応変調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US8089911B2 (en) * | 2004-05-01 | 2012-01-03 | Neocific,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broad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678936B1 (ko) * | 2004-08-06 | 2007-0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에서의 복조 방식 선택 방법 및 그방법을 이용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
EP1832137B1 (en) * | 2004-12-27 | 2013-07-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for multimedia and broadcasting service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US8355376B2 (en) * | 2005-08-25 | 2013-01-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roadcast scheme for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US8559362B2 (en) * | 2005-11-04 | 2013-10-15 | Lg Electronics Inc. | Random access channel hopping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ystems |
DE602005019434D1 (de) * | 2005-12-13 | 2010-04-01 | Panasonic Corp | Zuordnung von Broadcast System Informationen zu Transportkanälen in einem mobilen Kommunikationssystem |
KR101333918B1 (ko) * | 2006-01-05 | 2013-11-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점-대-다 서비스 통신 |
KR101211807B1 (ko) * | 2006-01-05 | 2012-1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단말의 동기상태 관리방법 |
WO2007084047A1 (en) * | 2006-01-17 | 2007-07-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road-cast centric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
JP4869778B2 (ja) | 2006-01-18 | 2012-02-0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EP2816741A3 (en) | 2006-03-21 | 2015-0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3GPP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185726B2 (en) * | 2006-04-27 | 2012-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eep optimization based on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cheduling |
TWI387258B (zh) * | 2006-04-28 | 2013-02-21 | Qualcomm Inc | 用於e-utra之廣播頻道 |
EP2033396A2 (en) * | 2006-06-16 | 2009-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gressively 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in beacon signals |
US8396068B2 (en) * | 2007-12-20 | 2013-03-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9
- 2009-01-13 US US12/352,681 patent/US8238370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1-16 EP EP09704411.9A patent/EP2245886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1-16 CN CN2009800000780A patent/CN101682875B/zh active Active
- 2009-01-16 WO PCT/CN2009/070179 patent/WO200909232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1-16 JP JP2010542507A patent/JP5110174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1-17 TW TW098101760A patent/TWI40543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9325A (zh) * | 2003-11-19 | 2006-12-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CN1951078A (zh) * | 2004-05-13 | 2007-04-18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多入多出ofdm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2875A (zh) | 2010-03-24 |
WO2009092325A1 (en) | 2009-07-30 |
TW200939680A (en) | 2009-09-16 |
EP2245886B1 (en) | 2018-07-11 |
TWI405431B (zh) | 2013-08-11 |
US20090185543A1 (en) | 2009-07-23 |
EP2245886A1 (en) | 2010-11-03 |
JP5110174B2 (ja) | 2012-12-26 |
EP2245886A4 (en) | 2015-01-07 |
JP2011510546A (ja) | 2011-03-31 |
US8238370B2 (en) | 2012-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2875B (zh) | 传送多个系统信息比特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
US11330520B2 (en) | Waking up a dozing wireless device | |
JP6275740B2 (ja) |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上の改善された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20200187120A1 (en) |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for dozing of wireless device | |
US20140140208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timing adjust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
JP2011510546A5 (zh) | ||
US8861422B2 (en) | Method of manag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recep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2840588B (zh) | 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1945338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寻呼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30389018A1 (en) | Enabling 1024-qam for nr pdsch | |
EP3952348B1 (en) |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JP2013502830A (ja) | Wimax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チャネル・ディスクリプタ情報を更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WO2025020182A1 (zh) | 唤醒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080089762A (ko)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슬립 모드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