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9809A -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69809A CN101669809A CN200910196273A CN200910196273A CN101669809A CN 101669809 A CN101669809 A CN 101669809A CN 200910196273 A CN200910196273 A CN 200910196273A CN 200910196273 A CN200910196273 A CN 200910196273A CN 101669809 A CN101669809 A CN 1016698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output shaft
- capsule endoscope
- pump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41000256247 Spodoptera exigu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1634830 Geometrid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2572 peristal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68 intest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39 end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96 gastr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664 nicotin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1510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936 intest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5 peristal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90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55367 Dari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8522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062 Polyp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718 Stomach Neoplas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2 colon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10 malign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1968 nicot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52 non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0 non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62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2 trau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由胶囊内镜机器人、接收存储器、运动控制盒和图像显示系统组成。胶囊内镜机器人的驱动机构通过直流电机、双轴复用减速器和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产生油囊的径向扩张和收缩、胶囊的伸长和缩短,按一定的时序配合实现前进和后退,在口服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利用自身尺蠖蠕动实时拍摄胃肠道各处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体外。体外部分中,接收存储器用于无线接收和存储胶囊内镜机器人发射的图像数据;运动控制盒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前进、后退或停止,以便对胃肠道中可疑位置进行反复观察;图像显示系统通过计算机实时读取和处理记录在接收存储器内的图像数据,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尤其涉及单电机下的尺蠖仿生运动控制,属于机、电技术和仿生学领域。
背景技术
据报道,胃癌在发现时80%都已经处于晚期,而胃肠道恶性肿瘤中90%以上是由良性息肉转变而来的。恶性肿瘤发现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键。
消化道内镜作为胃肠道检查的一项重要手段,检出率高、功能多,但是创伤大,病人痛苦、医生操作困难,因此在临床上,病人只是在有了某些异常症状后才做此项检查,发现病症往往处于晚期。
近几年出现的胶囊内镜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胶囊内镜无法操控,对于疑似病症不能进行反复观察,漏检率高且不具有治疗功能,一次性使用也导致了较高的检查成本。
国外,Ikuta等人在1996年首先提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驱动器来主动控制内窥镜的思想。1999年,Dario所在的实验室陆续报道了他们的有关主动式机器人结肠镜的研究成果。2005年,Menciassi等人针对传统式胶囊内镜的缺点,开发出能够长时间夹持在肠道内壁的胶囊内镜。Byungkyu等人开发出了胶囊内镜的牵引机构,能够在肠道内进行牵引。国内,高立明等人在1998年首先进行了主动式机器人内镜的研究。2000年,马建叙等人研制出了一种微小仿生蠕动机器人。何斌等人也提出了一种基于螺旋机构的介入人体肠道的微型机器人。上述几种机器人内窥镜的研究中,使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和拖线式的研究占主要地位。由于人体肠道内的温度较高且不能承受太高的温度,这就造成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与回复温差较小,带来的问题是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速度较慢。而拖线式气动机器人需要拖带通气管道,这种管道也需要一定的刚性来避免因挤压、弯曲而导致的气体阻断,因此在通过人体肠道弯曲处时会产生与传统内窥镜一样的问题。
2002年以后Yan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压电微驱动器的无线多关节仿蚯蚓蠕动机器人(机器人.30(01).56-62)。其模型机器人由三个驱动节、头舱、尾舱等五节组成。各节之间由十字万向节连接,机器人整体具有一定柔性,可适应弯曲腔道环境。但由于仿蚯蚓机器人本身所能提供的前进动力与摩擦表面密切相关,即在前进过程中存在极限摩擦力,大量实验结论已经证实仿蚯蚓机器人很难满足肠道检测的需要。
综上可见,目前临床上亟需一种能够进行主动介入、动作可控、重复利用的微创无创检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使用单个电机进行仿尺蠖蠕动,在胶囊内镜机器人介入人体胃肠道时具有主动可控、实时检测传输图像、创伤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有效协助医生进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由胶囊内镜机器人、接收存储器、运动控制盒和图像显示系统组成。所述胶囊内镜机器人的作用是在口服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利用自身尺蠖蠕动实时拍摄胃肠道各处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体外;所述接收存储器位于体外,用于无线接收和存储胶囊内镜机器人发射的图像数据;所述运动控制盒置于体外,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前进、后退或者停止,以便对胃肠道中可疑位置进行反复观察;所述图像显示系统置在体外,通过计算机实时读取和处理记录在接收存储器内的图像数据,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所述胶囊内镜机器人包括驱动机构、油泵、前油囊、后油囊、微型电池、波纹管、微型摄像头、电路部分、前外壳和后外壳。上述部件中微型摄像头和电路部分密封在前外壳内;驱动机构、油泵、微型电池密封在后外壳内;前后油囊分别密封在前后外壳上,通过油管和油泵连接;波纹管连接前后外壳,并用胶密封,整个胶囊机器人是完全密闭的。所述电路部分包含电机控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作用是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处理和压缩图像、接收和发射图像信息和控制信号等。所述驱动机构是在直流电机的驱动下,输出油囊的径向扩张和收缩、胶囊的伸长和缩短,并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实现胶囊的前进和后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连接电路部分的输入端,并由电机控制模块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圈数。所述微型摄像头以实时的方式采集胃肠道的图像信息,微型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电路部分的输入端,经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输出到信号无线发射功能模块的输入端,信号无线收发功能模块将上述信号向体外发射。所述微型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电路部分的电源端,作用是对直流电机、电路部分和摄像头进行供电,以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述接收存储器由接收天线、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接口、电池组、电源开关、外壳组成。上述装置全部置于外壳内,接收天线与无线收发模块相连,用来接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图像信息,无线收发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相连,实现对图像信息的接收和存储,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接口相连,实现存储数据向图像显示系统传送。电池组与电源开关相连,并分别对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进行供电,以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动。
所述运动控制盒包括:发射天线、无线发射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控制板、电池组和外壳。控制板与电机控制模块相连,用来产生控制电机正反转和转动圈数的信号,电机控制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天线相连,将控制信号传送给胶囊内镜机器人,控制胶囊机器人按照医生的要求运动。
所述图像显示系统可实时显示胶囊内镜机器人发送出来的图像信息,并可以对图像信息处理和优化,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所述驱动机构是本发明的核心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述:
驱动机构主要由直流电机、双轴复用减速器,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三个部分组成。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通过直流电机、双轴复用减速器和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产生油囊的径向扩张和收缩、胶囊的伸长和缩短,并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实现前进和后退。
前端盖、后端盖分别由螺钉固定在垫块两端,由销钉定位保证三者同心,电机支撑在前后端盖的电机孔中,电机的输出轴上过盈压入齿轮。
双轴复用减速器由输入轴、泵输出轴、输入齿轮、输出齿轮以及数个空套连齿组成。输入轴、泵输出轴支撑在前后端盖的支撑孔中,输入轴上过盈压合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另一个齿轮是输入齿轮,与空套在泵输出轴上的空套连齿啮合,空套连齿由大齿轮和小齿轮同心固定安装而成;泵输出轴上过盈压合输出齿轮,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有若干空套连齿在两轴上顺次啮合,运动从输入轴引入,经过若干空套连齿和输出齿轮传动,将转速降低、转矩增大,并由泵输出轴输出。
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主要由三根带有丝杠螺母副的轴组成,包括泵输出轴、蠕动输出轴、换向输出轴。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主要任务是将双轴复用减速器输出的旋转运动按时序转换成输出螺母的直线运动,由输出杆传给胶囊内镜机器人的其他部分。
(1)泵输出轴主要是将减速器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泵输出螺母的直线运动,由泵输出杆传递给油泵中的活塞,并且在完成一次运动后,将空套带销的齿轮与泵输出轴压合,将运动传递给下一根轴------换向输出轴。所述泵输出轴上段即双轴复用减速器的输出轴,下段是两端带有光杆和空套带销齿轮的螺纹杆,螺纹杆为中空且光杆处带有矩形通孔,销子横向放置在矩形通孔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运动。光杆的目的在于保证泵输出螺母在运动到螺纹一端时可以在此空转;带有矩形通孔的目的是当泵输出螺母推动销子运动到矩形通孔的一端时,即会卡入空套带销齿轮中,带动空套带销齿轮与泵输出轴一起运动。上下两销子的中间用复位弹簧连接;泵输出螺母上有两个孔,一个过盈压入泵输出杆输出运动,另一个松套在输入轴上作为导向孔。泵输出轴的这部分机构的作用是将减速器传递的运动转换成泵中活塞的伸缩运动,并在每次运动结束时将运动传递到下一根轴上。
(2)换向输出轴主要是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改变齿轮的啮合位置,改变下一根轴的转动方向,另外换向轴还需要将旋转运动传递给下一根轴------蠕动输出轴。所述换向输出轴下段为螺纹杆,螺纹杆的螺距小于蠕动输出轴上螺纹杆螺距,螺纹两端过盈压合带孔尺寸和换向输出轴齿轮,分别与泵输出轴螺纹杆两端的空套带销齿轮啮合;换向输出轴上段有空套带销连齿,空套带销连齿的两个短销插入带孔齿轮的圆孔中;空套带销连齿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与蠕动输出杆的大齿轮、过轮轴上的空套齿轮啮合;换向输出螺母连接换向杆,换向杆带动拨叉可拨动空套带销连齿的轴向移动,在时序的控制下,实现换向。
(3)蠕动输出轴主要是将传递过来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蠕动输出螺母的直线运动,由蠕动输出杆带动胶囊的伸缩。并且在完成一次运动后,接触设置在丝杠两端的触点,激发脉冲信号给电机控制模块,改变电机的极性和输出运动的旋转方向,进入下一个运动循环。蠕动输出轴下段是两端为光杆的螺纹杆;蠕动输出轴上段过盈压合蠕动输出轴大齿轮和蠕动输出轴小齿轮,蠕动输出轴大齿轮与换向输出杆上的空套带销连齿的大齿轮啮合,蠕动输出轴小齿轮与过轮轴上的齿轮啮合;设置在蠕动输出轴丝杠两端的触点连接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单电机实现尺蠖仿生运动的胶囊机器人,更为安全可靠、主动可控、控制简便、成本低廉。胶囊内镜机器人具有可由口腔吞入,在介入人体胃肠道时主动可控、实时检测传输图像、对检测者无痛苦、无创伤、检测时间短等特点,并且整个检测过程是在胃肠道正常生理状态下进行,以实时图像的方式反映胃肠道的真实图像信息。与已有的检测系统相比,本发明测得的图像更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胃肠道生理过程的真实信息,因此,更具实际意义和临床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胶囊内镜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驱动机构,2为油泵,3为前油囊,4为后油囊,5为波纹管,6为微型电池,7为微型摄像头,8为电路部分,9为前外壳,10为后外壳。
图3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图。
图中,11为前端盖,12为后端盖,13为直流电机,14为输入轴,15为泵输出轴,16为换向输出轴,17为蠕动输出轴,18为换向杆,19为电机输出轴齿轮,20为泵输出轴齿轮,21为输入齿轮,22为空套连齿,23为输出齿轮,24为销子,25为泵输出螺母,26为空套带销齿轮,27为空套带销连齿,28为过轮轴,29为带孔齿轮,30为空套齿轮,31为蠕动输出轴小齿轮,32为拨叉,33为大齿轮,34为蠕动输出螺母,35为换向螺母,36为换向挡环,37为换向输出轴齿轮,38为螺钉,39为垫块,40为泵输出螺母,41为蠕动输出螺母。
图4为本发明中双轴复用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1为前端盖,12为后端盖,14为输入轴,15为泵输出轴,21为输入齿轮,22为空套连齿,23为输出齿轮。
图5为本发明中空套连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42为小齿轮,43为大齿轮。
图6为本发明中空套带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44为齿轮,45为短销。
图7为本发明中空套带销连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46为小齿轮,47为大齿轮,48为短销。
图8为本发明泵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右视图,(b)为正视图,49为滚动轴承,50为轴向定位垫片,51为空套连齿,52为紧固齿轮,53为带销空套齿轮,54为销,55为复位弹簧,56为泵输出轴,57为滑动轴承。
图9为本发明的运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胶囊内镜机器人、接收存储器、运动控制盒、图像显示系统组成。胶囊内镜机器人通过口服进入人体胃肠道,实时拍摄胃肠道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图像信息发至体外;接收存储器放置在体外近处,以接收和存储胶囊内镜机器人发射的图像数据,并由数据线接口连接图像显示系统;运动控制盒与图像显示系统由医生操作,可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运动以便反复观察可疑区域,也可对图像进行处理,以便诊断疾病的种类;胶囊内镜机器人完成检测任务,可由医生控制快速排出体外。
如图2所示,所述胶囊内镜机器人主要由驱动机构1、油泵2、前油囊3、后油囊4、波纹管5、微型电池6、微型摄像头7、电路部分8、前外壳9和后外壳10组成。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胶囊内镜机器人为胶囊状,前油囊3、后油囊4、波纹管5、胶囊前外壳9和后外壳10由对人体无毒、无害材料制成;胶囊内设有微型摄像头7,用于实时拍摄胃肠道的图像信息;微型摄像头7与电路部分8相连并封装在前外壳9内,用于处理和发射图像数据;驱动机构1、油泵2和微型电池6封装在后外壳10内;驱动机构1与油泵2相连,用来驱动油囊的径向扩张和收缩、胶囊的伸长和缩短;微型电池6与油泵2相连,置于胶囊机器人的最尾部,对驱动机构1、电路部分8和微型摄像头7进行供电;前油囊3密封在前外壳9表面,后油囊4密封在后外壳10表面,通过油管和油泵2连接;前外壳9和后外壳10由波纹管5连接,同时连接处还有蠕动输出杆40、伸向前油囊的油管和若干导线,整个胶囊机器人是完全密闭的。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是本发明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直流电机13、双轴复用减速器,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三个部分组成。驱动机构1的作用是通过直流电机13、双轴复用减速器和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产生油囊的径向扩张和收缩、胶囊的伸长和缩短,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实现前进和后退。
前端盖11、后端盖12分别由螺钉38固定在垫块39两端,由销钉定位保证三者同心,电机13支撑在前后端盖的电机孔中,电机的输出轴上过盈压入齿轮11。
双轴复用减速器由输入轴14、泵输出轴15、输入齿轮21、输出齿轮23以及数个空套连齿22组成。输入轴14、泵输出轴15支撑在前后端盖的支撑孔中,输入轴14上过盈压合两个齿轮,其中齿轮20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19啮合,另一个齿轮是输入齿轮21,与空套在泵输出轴15上的空套连齿22啮合,空套连齿22由小齿轮42和大齿轮43同心固定安装而成;泵输出轴15上过盈压合输出齿轮23,在输入齿轮21和输出齿轮23之间,有若干空套连齿22在两轴上顺次啮合,运动从输入轴14引入,经过若干空套连齿22和输出齿轮23传动,将转速降低、转矩增大,并由泵输出轴15输出。
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主要由三根带有丝杠螺母副的轴组成,包括泵输出轴15、蠕动输出轴17、换向输出轴16。尺蠖运动分配机构主要任务是将减速器输出的旋转运动按时序转换成输出螺母的直线运动,由输出杆传给胶囊内镜机器人的其他部分。
(1)所述泵输出轴15上段即双轴复用减速器的输出轴,下段是两端带有光杆和空套带销齿轮26的螺纹杆,螺纹杆为中空且光杆处带有矩形通孔,销子24横向放置在矩形通孔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运动;上下两销子24的中间用复位弹簧51连接;泵输出螺母25上有两个孔,一个过盈压入泵输出杆40输出运动,另一个松套在输入轴14上作为导向孔。光杆的目的在于保证泵输出螺母25在运动到螺纹一端时可以在此空转;带有矩形通孔的目的是当泵输出螺母25推动销子24运动到矩形通孔的一端时,即会卡入带销齿轮26中,带动带销齿轮26与泵输出轴15一起运动。
(2)所述换向输出轴16支撑在前后两端盖的支撑孔中,换向输出轴下段为螺纹杆,螺纹杆的螺距小于蠕动输出轴17上螺纹杆螺距,螺纹两端过盈压合带孔尺寸29和换向输出轴齿轮37,分别与泵输出轴15螺纹杆两端的空套带销齿轮26啮合;换向输出轴16上段有空套带销连齿27,空套带销连齿27的两个短销48插入带孔齿轮29的圆孔中;空套带销连齿27的大齿轮47和小齿轮46分别与蠕动输出杆17的大齿轮33、过轮轴28上的空套齿轮30啮合;换向输出螺母35连接换向杆18,换向杆18带动拨叉32可拨动带销连齿27轴向的位置,在时序的控制下,实现换向。
(3)蠕动输出轴17也是支撑在前后两端盖的支撑孔中,蠕动输出轴17下段是两端为光杆的螺纹杆;蠕动输出轴17上段过盈压合蠕动输出轴大齿轮33和蠕动输出轴小齿轮31,蠕动输出轴大齿轮33与换向输出杆16上的空套带销连齿27的大齿轮47啮合,蠕动输出轴小齿轮31与过轮轴28上的齿轮30啮合。并且在完成一次运动后,接触设置在丝杠两端的触点,激发脉冲信号给控制电路8,改变电机13的极性和输出运动的旋转方向,进入下一个运动循环。
如图4所示,所述双轴复用减速器包括:前端盖11、后端盖12、输入轴14、泵输出轴15、输入齿轮21、空套连齿22、输出齿轮23。运动由输入齿轮21引入,经过各级空套连齿22和输出齿轮23减速后,低转速、高转矩的运动由泵输出轴15输出。
如图5所示,所述空套连齿22为小齿轮42和大齿轮43同心压合而成;小齿轮42和大齿轮43之间的齿数比为1∶2。
如图6所示,所述空套带销齿轮26为两侧带有对称圆孔的大齿轮45和两根短销44过盈压合而成;其中短销伸出端倒圆角。
如图7所示,所述空套带销连齿27为两侧带有对称圆孔的大齿轮47、小齿轮46和两根短销过盈压合而成;其中短销伸出端倒圆角。
如图8所示,所述泵输出轴是驱动机构1中相对复杂的轴,泵输出轴15上段即双轴复用减速器的输出轴,下段是两端带有光杆和空套带销齿轮26的螺纹杆,螺纹杆为中空且光杆处带有矩形通孔,销子24横向放置在矩形通孔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运动;上下两销子24的中间用复位弹簧51连接;泵输出螺母25上有两个孔,一个过盈压入泵输出杆40输出运动,另一个松套在输入轴14上作为导向孔。
如图9所示,一个完整的向前蠕动过程分为4步:后油囊冲油、胶囊内镜机器人伸长、前油囊冲油、胶囊内镜机器人收缩。另外驱动机构还可以改变胶囊内镜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即实现换向功能。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a、后油囊充油:
胶囊内镜机器人保持初始状态口服进入人体胃肠道中,直流电机13正转,旋转运动经过双轴复用减速器,将运动传递到泵输出轴15上,由丝杆螺母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泵输出螺母25的直线运动,驱动油泵2向后油囊4完成一次冲油。后油囊4径向扩张,与肠壁挤压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
b、胶囊伸长:
当泵输出螺母25运动到螺纹一端完成后油囊4冲油时,泵输出螺母25在此位置空转,同时将销子24压入空套带销齿轮26的两短销之间,则空套带销齿轮26跟着泵输出轴15一起做旋转运动。空套带销齿轮16经过齿轮29(或37)带动换向输出轴16转动,然后运动经过齿轮29传递到空套带销连齿27上,之后经过空套齿轮30、齿轮31传递到蠕动输出轴17上,驱动蠕动输出螺母34做直线运动,由于后油囊4与肠壁的摩擦力,胶囊内镜机器人以后油囊4为起点向前伸长。
c、前油囊冲油:
蠕动输出螺母34完成伸长运动时,碰到触点,改变通电电极,电机13反转,旋转运动经过双轴复用减速器将运动传递到泵输出轴15上,由丝杆螺母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泵输出螺母25的直线运动,驱动油泵2向前油囊3冲油,同时油泵2将后油囊4内的油吸入油泵2中。同时在泵输出螺母25向另一端运动开始运动时,销子24即在复位弹簧51牵引下脱离空套带销齿轮26。后油囊4收缩,与肠壁的压力和摩擦力小时,而前油囊3径向扩张,与肠壁挤压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
d、胶囊收缩:
当泵输出螺母25运动到螺纹另一端完成冲油时,泵输出螺母25在此位置空转,同时将销子24压入空套带销齿轮26的两短销43之间,则空套带销齿轮26跟着泵输出轴15一起做旋转运动。空套带销齿轮26经过带孔齿轮29带动换向输出轴16转动,同时经过带孔齿轮29将运动传递到空套带销连齿27上,之后经历空套齿轮30、齿轮31传递到蠕动输出轴17上,驱动蠕动输出螺母34做直线运动,由于前油囊3与肠壁的摩擦力,胶囊内镜机器人以前油囊为终点向前收缩。实现一个完整的蠕动步距。
e、换向:
当胶囊需要换向时,在胶囊收缩动作完成时,直流电机13由既定的正转,改为继续正转,蠕动输出螺母34在螺纹一端空转,而换向输出螺母35继续向前运动,推动定位挡圈36和换向杆18向下运动,经过拨叉32将空套带销连齿27向下推动,并与空套齿轮30脱离,与齿轮33啮合,带动蠕动输出轴17反向转动,并驱动蠕动输出螺母24做反向直线运动,胶囊伸长。因为少了一组齿轮啮合,所以传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此时,一个完整的向后蠕动运动过程变为:后油囊冲油、胶囊收缩、前油囊冲油、胶囊伸长。实现了胶囊向另一个方向运动。
为了增加油囊与肠壁的摩擦力,油囊表面带有凸起的‘软刺’,但对胃肠道组织没有任何损伤。
显然,胶囊内镜机器人具有可由口腔吞入,在介入人体胃肠道时主动可控、实时检测传输图像、对检测者无痛苦、无创伤、检测时间短的特点,并且整个检测过程是在胃肠道正常生理状态下进行,以实时图像的方式反映胃肠道的真实图像信息,本发明测得的图像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胃肠道的真实信息。
Claims (4)
1、一种主动可控式胶囊内窥镜机器人系统,由胶囊内镜机器人、接收存储器、运动控制盒和图像显示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机器人由驱动机构(1)、油泵(2)、前油囊(3)、后油囊(4)、波纹管(5)、微型电池(6)、微型摄像头(7)、电路部分(8)、前外壳(9)和后外壳(10)组成;所述微型摄像头(7)和电路部分(8)密封在前外壳(9)内;驱动机构(1)、油泵(2)和微型电池(6)密封在后外壳(10)内;密封在前外壳表面的前油囊(3)与密封在后外壳表面的后油囊(4)通过油管和油泵(2)连接;前外壳和后外壳用波纹管(5)连接并密封;所述电路部分包含电机控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用于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处理和压缩图像、接收和发射图像信息和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机构(1)由直流电机(13)、双轴复用减速器,尺蠖运动分配机构组成;其中,所述双轴复用减速器由输入轴(14)、泵输出轴(15)、输入齿轮(21)、输出齿轮(23)以及数个空套连齿(22)组成;输入轴(14)、泵输出轴(15)支撑在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的支撑孔中,输入轴(14)上过盈压合泵输出轴齿轮(20)和输入齿轮(21),其中泵输出轴齿轮(20)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19)啮合,输入齿轮(21)与空套在泵输出轴(15)上的空套连齿(22)啮合;泵输出轴(15)上过盈压合输出齿轮(23),在输入齿轮(21)和输出齿轮(23)之间,有若干空套连齿(22)在两轴上顺次啮合;所述尺蠖运动分配机构由三根带有丝杠螺母副的轴组成,包括泵输出轴(15)、蠕动输出轴(17)和换向输出轴(16);所述泵输出轴(15)上段即双轴复用减速器的输出轴,下段是两端带有光杆和空套带销齿轮(26)的螺纹杆,螺纹杆为中空且光杆处带有矩形通孔,销子(24)横向放置在矩形通孔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运动;上下两销子(24)的中间用复位弹簧(51)连接;泵输出螺母(25)上有两个孔,一个过盈压入泵输出杆(40)输出运动,另一个松套在输入轴(14)上作为导向孔;所述换向输出轴下段为螺纹杆,螺纹杆的螺距小于蠕动输出轴(17)上螺纹杆螺距,螺纹两端过盈压合带孔尺寸(29)和换向输出轴齿轮(37),分别与泵输出轴(15)螺纹杆两端的空套带销齿轮(26)啮合;换向输出轴(16)上段有空套带销连齿(27),空套带销连齿(27)的两个短销(48)插入带孔齿轮(29)的圆孔中;空套带销连齿(27)的大齿轮(47)和小齿轮(46)分别与蠕动输出杆(17)的大齿轮(33)、过轮轴(28)上的空套齿轮(30)啮合;换向输出螺母(35)连接换向杆(18),换向杆(18)上安装的拨叉(32)可拨动空套带销连齿(27)轴向的位置;蠕动输出轴(17)下段是两端为光杆的螺纹杆;蠕动输出轴(17)上段过盈压合蠕动输出轴大齿轮(33)和蠕动输出轴小齿轮(31),蠕动输出轴大齿轮(33)与换向输出杆(16)上的空套带销连齿(27)的大齿轮(47)啮合,蠕动输出轴小齿轮(31)与过轮轴(28)上的齿轮(30)啮合;设置在蠕动输出轴(17)丝杠两端的触点连接控制电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可控式胶囊内窥镜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套连齿(22)为小齿轮(42)和大齿轮(43)同心压合而成;小齿轮(42)和大齿轮(43)之间的齿数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可控式胶囊内窥镜机器人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空套带销齿轮(26)为两侧带有对称圆孔的大齿轮(45)和两根短销(44)过盈压合而成;其中短销伸出端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可控式胶囊内窥镜机器人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空套带销连齿(27)为两侧带有对称圆孔的大齿轮(47)、小齿轮(46)和两根短销过盈压合而成;其中短销伸出端倒圆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62737A CN101669809B (zh) | 2009-09-24 | 2009-09-24 |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62737A CN101669809B (zh) | 2009-09-24 | 2009-09-24 |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69809A true CN101669809A (zh) | 2010-03-17 |
CN101669809B CN101669809B (zh) | 2010-12-01 |
Family
ID=4201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962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9809B (zh) | 2009-09-24 | 2009-09-24 |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69809B (zh) |
Cited B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8517A (zh) * | 2011-01-05 | 2011-05-11 | 华南理工大学 | 螺杆式主动推进胶囊机器人 |
CN102160774A (zh) * | 2011-03-04 | 2011-08-24 | 上海交通大学 | 无线供能的视频图像胶囊系统 |
CN102871632A (zh) * | 2012-07-20 | 2013-01-16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自组装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及其连接器 |
CN103070659A (zh) * | 2013-01-07 | 2013-05-01 | 上海交通大学 | 无缆气囊式机器人系统 |
CN103083049A (zh) * | 2012-12-20 | 2013-05-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模块化微型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231747A (zh) * | 2013-04-26 | 2013-08-07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柔顺型尺蠖蠕动机器人 |
CN103251369A (zh) * | 2013-04-17 | 2013-08-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胶囊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
TWI422349B (zh) * | 2010-05-03 | 2014-01-11 | Univ Ishou | Capsule endoscopy |
CN103637762A (zh) * | 2013-12-27 | 2014-03-19 | 上海交通大学 | 消化道癌前病变无创检查系统 |
CN103637761A (zh) * | 2013-12-25 | 2014-03-19 | 上海交通大学 | 用于胃肠道的体内机器人 |
CN103784228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直线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784229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旋转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892787A (zh) * | 2014-03-05 | 2014-07-0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自主运动式胶囊内窥镜及自主运动方法 |
CN104434008A (zh) * | 2014-12-12 | 2015-03-25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内窥镜机器人 |
CN104523215A (zh) * | 2015-01-15 | 2015-04-22 | 黄明 | 一种管腔蠕动摄影检测器及检测装置 |
CN104619234A (zh) * | 2012-09-11 | 2015-05-13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医疗系统 |
CN104720731A (zh) * | 2015-04-13 | 2015-06-24 | 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电子内窥镜组合装置 |
RU2562339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Видеокапсула |
RU2562320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дап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RU2562322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втономное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RU2562335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Модуль актив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видеокапсулы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по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му тракту |
RU2563057C2 (ru) * | 2014-02-12 | 2015-09-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RU2570955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Видеокапсульный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
CN108652570A (zh) * | 2018-05-18 | 2018-10-16 | 清华大学 | 自主推进型软体机器人主体 |
CN109580270A (zh) * | 2019-01-21 | 2019-04-05 | 长沙学院 | 一种磁悬浮胶囊机器人试验装置 |
CN109766784A (zh) * | 2018-12-21 | 2019-05-17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单目图像的胶囊机器人交互控制方法 |
CN111227768A (zh) * | 2020-01-16 | 2020-06-05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内窥镜的导航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137567A (zh) * | 2020-10-27 | 2020-12-29 | 曹庆恒 | 一种内道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WO2021007929A1 (zh) * | 2019-07-18 | 2021-01-21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内置式双向气泵自调控气流蠕动柔性机器人 |
CN114027888A (zh) * | 2021-11-16 | 2022-02-11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活检手术装置取样窗口的开窗大小调节方法 |
WO2022087915A1 (zh) * | 2020-10-28 | 2022-05-05 | 曹庆恒 | 一种内道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562897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
RU2570946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RU2562324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Видеокапсула для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
RU2570949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RU2570950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RU2570951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Способ продвиж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по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му тракт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26410B2 (en) * | 2002-12-05 | 2007-06-05 | Ethicon-Endo Surgery, Inc. | Locally-propelled,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cable loop track and method of use |
CN101342067B (zh) * | 2007-07-11 | 2010-08-25 | 重庆特奥科技有限公司 | 医用工具胶囊 |
-
2009
- 2009-09-24 CN CN2009101962737A patent/CN1016698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2349B (zh) * | 2010-05-03 | 2014-01-11 | Univ Ishou | Capsule endoscopy |
CN102048517A (zh) * | 2011-01-05 | 2011-05-11 | 华南理工大学 | 螺杆式主动推进胶囊机器人 |
CN102048517B (zh) * | 2011-01-05 | 2012-05-30 | 华南理工大学 | 螺杆式主动推进胶囊机器人 |
CN102160774A (zh) * | 2011-03-04 | 2011-08-24 | 上海交通大学 | 无线供能的视频图像胶囊系统 |
CN102871632A (zh) * | 2012-07-20 | 2013-01-16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自组装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及其连接器 |
CN102871632B (zh) * | 2012-07-20 | 2015-04-15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自组装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及其连接器 |
CN104619234A (zh) * | 2012-09-11 | 2015-05-13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医疗系统 |
CN103083049A (zh) * | 2012-12-20 | 2013-05-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模块化微型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083049B (zh) * | 2012-12-20 | 2014-10-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模块化微型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070659A (zh) * | 2013-01-07 | 2013-05-01 | 上海交通大学 | 无缆气囊式机器人系统 |
CN103070659B (zh) * | 2013-01-07 | 2015-05-20 | 上海交通大学 | 无缆气囊式机器人系统 |
CN103251369A (zh) * | 2013-04-17 | 2013-08-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胶囊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
CN103231747B (zh) * | 2013-04-26 | 2015-08-2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柔顺型尺蠖蠕动机器人 |
CN103231747A (zh) * | 2013-04-26 | 2013-08-07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柔顺型尺蠖蠕动机器人 |
CN103637761A (zh) * | 2013-12-25 | 2014-03-19 | 上海交通大学 | 用于胃肠道的体内机器人 |
CN103637761B (zh) * | 2013-12-25 | 2015-08-19 | 上海交通大学 | 用于胃肠道的体内机器人 |
CN103637762A (zh) * | 2013-12-27 | 2014-03-19 | 上海交通大学 | 消化道癌前病变无创检查系统 |
CN103637762B (zh) * | 2013-12-27 | 2015-08-19 | 上海交通大学 | 消化道癌前病变无创检查系统 |
CN103784228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直线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784228B (zh) * | 2014-01-21 | 2015-11-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直线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784229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旋转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CN103784229B (zh) * | 2014-01-21 | 2015-08-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机旋转机构及无线通讯的减肥胶囊机器人 |
RU2570955C2 (ru) * | 2014-02-12 | 2015-12-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Видеокапсульный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
RU2562339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Видеокапсула |
RU2562320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дап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RU2562322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втономное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RU2562335C1 (ru) * | 2014-02-12 | 2015-09-1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Модуль актив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видеокапсулы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по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му тракту |
RU2563057C2 (ru) * | 2014-02-12 | 2015-09-20 | Виталий Борисович Шепеленко |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
CN103892787B (zh) * | 2014-03-05 | 2016-07-0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自主运动式胶囊内窥镜及自主运动方法 |
CN103892787A (zh) * | 2014-03-05 | 2014-07-0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自主运动式胶囊内窥镜及自主运动方法 |
CN104434008B (zh) * | 2014-12-12 | 2016-09-2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内窥镜机器人 |
CN104434008A (zh) * | 2014-12-12 | 2015-03-25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内窥镜机器人 |
CN104523215A (zh) * | 2015-01-15 | 2015-04-22 | 黄明 | 一种管腔蠕动摄影检测器及检测装置 |
CN104523215B (zh) * | 2015-01-15 | 2017-01-25 | 黄明 | 一种管腔蠕动摄影检测器及检测装置 |
CN104720731A (zh) * | 2015-04-13 | 2015-06-24 | 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电子内窥镜组合装置 |
CN108652570A (zh) * | 2018-05-18 | 2018-10-16 | 清华大学 | 自主推进型软体机器人主体 |
WO2019218615A1 (zh) * | 2018-05-18 | 2019-11-21 | 清华大学 | 自主推进型软体机器人主体 |
US11950763B2 (en) | 2018-05-18 | 2024-04-09 | Tsinghua University | Self-propelled soft robot body |
CN109766784A (zh) * | 2018-12-21 | 2019-05-17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单目图像的胶囊机器人交互控制方法 |
CN109580270B (zh) * | 2019-01-21 | 2023-09-19 | 长沙学院 | 一种磁悬浮胶囊机器人试验装置 |
CN109580270A (zh) * | 2019-01-21 | 2019-04-05 | 长沙学院 | 一种磁悬浮胶囊机器人试验装置 |
WO2021007929A1 (zh) * | 2019-07-18 | 2021-01-21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内置式双向气泵自调控气流蠕动柔性机器人 |
US11913590B2 (en) | 2019-07-18 | 2024-02-27 |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 Flexible peristaltic robot with built-in bidirectional gas pump for self-regulating gas flow |
CN111227768A (zh) * | 2020-01-16 | 2020-06-05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内窥镜的导航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137567A (zh) * | 2020-10-27 | 2020-12-29 | 曹庆恒 | 一种内道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WO2022087915A1 (zh) * | 2020-10-28 | 2022-05-05 | 曹庆恒 | 一种内道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027888A (zh) * | 2021-11-16 | 2022-02-11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活检手术装置取样窗口的开窗大小调节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69809B (zh) | 2010-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9809A (zh) | 主动可控式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 | |
CN103211564B (zh) | 用于胃肠道的微型机器人 | |
CN113081075B (zh) | 一种具有主动式活检与施药功能的磁控胶囊 | |
CN103251369B (zh) | 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胶囊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4398230B (zh) | 胃肠道机器人机构 | |
CN103231747B (zh) | 一种柔顺型尺蠖蠕动机器人 | |
CN109303541B (zh) | 一种主动式结肠微型机器人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1471372A (zh) | 双套筒内窥镜 | |
CN108720792B (zh) | 一种蠕动自定位胶囊内镜 | |
KR20020088682A (ko) | 마이크로 로봇 구동시스템 | |
CN105473046A (zh) | 插入装置 | |
CN106618455A (zh) | 一种具有定点施药功能的胶囊内窥镜系统 | |
Quirini et al. | An approach to capsular endoscopy with active motion | |
CN102048517A (zh) | 螺杆式主动推进胶囊机器人 | |
CN114938938B (zh) | 基于多轴连杆机构的非同迹式胶囊状活检机器人 | |
CN104434008B (zh) | 内窥镜机器人 | |
CN209269638U (zh) | 双腿蠕虫式胶囊机器人 | |
CN202589487U (zh) | 胶囊内镜 | |
CN103393389B (zh) | 内窥镜微型胶囊机器人 | |
CN102641124A (zh) | 胶囊内镜 | |
CN109938681A (zh) | 用于胃肠道微型机器人的扩张驻留装置 | |
CN107736869B (zh) | 一种双头全视角结肠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971174U (zh) | 磁控胶囊内镜 | |
CN110269580A (zh) | 一种微型无线内窥机器人系统 | |
CN201263703Y (zh) | 一种胶囊型消化道清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