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68B - 制备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668B CN1016668B CN87105862A CN87105862A CN1016668B CN 1016668 B CN1016668 B CN 1016668B CN 87105862 A CN87105862 A CN 87105862A CN 87105862 A CN87105862 A CN 87105862A CN 1016668 B CN1016668 B CN 10166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let
- chemical compound
- blood
- effect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5—1,2-Diazo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有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治疗动脉硬化药物。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含有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治疗动脉硬化药物。
药物治疗动脉硬化是为了防止动脉硬化发展和/或者预防动脉硬化。这种药物治疗的另一个目的是在已发现动脉硬化症状后防止其发病。
为了预防动脉硬化,需要消除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例如血脂过多、吸烟或肥胖。另一方面,已有人指出,血小板与动脉硬化有密切联系,并且根据一种血栓形成假说,血小板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使用抑制血小板凝结的各种抗凝剂作为预防动脉硬化的药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关于一种降血脂药物;血脂过多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具体些说,本发明是关于含有嘧啶并苯并噻唑衍生物作为降血脂有效成分的药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是关于一种抑制血小板凝结的抗凝剂,其中含有嘧啶并苯并噻唑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这种抗凝剂可用于控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可减轻形成血栓或阻塞性动脉疾病症状。
在美国,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各种心脏病是首要致死因素,并且几乎所有这类疾病的患者都遭受动脉硬化之苦。
人们认为,这类疾病或症状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饮食不当、肥胖、高血清胆固醇水平、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压以及吸烟。
在日本,人们预言由于同样原因遭受这类疾病之苦的患者将来会增加;尤其是现代日本人有同欧洲人和美洲人一样吃高热值饮食的趋势。因此可以说,这类动脉硬化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现代病。
同时,患血脂过多症的病人会受到脂蛋白,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β-脂蛋白(β-VLDL)的增加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对于由血脂过多引起的症状,已知脂质(长链脂肪酸与醇形成的酯及其类似物)的沉积决定于血清的脂含量,并已知粥样斑点是脂质沉积而形成的。使用消除高脂血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可以抑制或减缓粥样斑点的形成和扩大。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消除高脂血的药物组合物,其功能或效果可粗分为以下几类:
(1)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2)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代谢(异化)和排出;
(3)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的过程;
(4)激活脂肪酶对脂蛋白的活性。
下列是具有如上分类的功能或效果的一些药物成分的实例:
(1)安妥明〔2-(对氯苯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和安妥明丙二醇酯;
(2)甲状腺素和泛硫乙胺;
(3)胆甾胺(cholestyramine)和亚油甲苄胺;
(4)硫酸葡聚糖。
但迄今还没有人发现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具有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
对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降LDL和β-VLDL的作用;LDL和β-VLDL易引起内皮损伤和动脉硬化。本发明化合物的另一个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凝结,从而可防止血流阻塞并抑制血液凝固。
称为“血小板凝结抑制剂”的常规药物主要是用来防止形成血栓,因
为血栓一经形成就难以重新溶解或从血液中除去。
另一方面,最近有人指出,象局部缺血、脑血管障碍、糖尿病等形成血栓的疾病是十分严重的。众所周知,血栓形成受血管壁、血液组成、血流状况的影响,并且人们还认为,考虑以下因素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血管内皮、血小板活化、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衰退、血流变化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特别重要的因素是血小板在受损的血管壁上的附着、血小板内容物的放出及其凝结反应。
人们对前列腺素(PG)及其衍生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例如,前列腺素(PG)及其衍生物是在血小板受到刺激时,由构成血小板膜的成分合成的。具体地说,血小板被激活时,在磷脂酶作用下,花生四烯酸从血小板膜的磷脂中游离出来,并在环氧酶(cyclooxygenase)作用下生成PGG2和PGH2;后二者是前列腺素的内过氧化物。此后,这些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与凝血噁烷A2合成酶作用而生成凝血噁烷A2(TXA2)。TXA2具有极强的血小板凝结作用。另一方面,血管壁含有一种能把PGG2和PGH2转变为前列环素(PGI2)的酶。PGI2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结的作用,其强度与TXA2的作用相当。由此人们认为,TXA2与PGI2之间的平衡对于血栓形成有重要影响。
已知不只是血栓类病症,还有动脉阻塞性病症,其患者的TXB2(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值都比健康人高很多。这表明上述患者的血小板处在一种易于凝结的状态下。根据这种情况,为了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近来临床治疗上正愈来愈多地应用各种血小板凝结抑制剂。
此外,近来还有人尝试用抗血栓剂或抗血栓药物来抑制癌症转移。
同时,目前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凝结抑制剂按其作用或效果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包括“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第二类包括“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或“腺苷酸环化酶促进剂”。
已知的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和咪唑衍生物。
已知的“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罂粟碱和潘生丁,而ticlopidine是已知并已广泛应用的“腺苷酸环化酶促进剂”。
最近人们根据动物实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到,阿斯匹林、潘生丁和ticlopidine具有抑制癌转移的作用。
但迄今还无人从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中找到优良的血小板凝结抑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改进的抑制血小板凝结的效果;这种改进的效果优于已知的各种血液凝结抑制剂。
本发明的基础在于发现:某些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具有出人意料的降低血液中脂肪浓度的作用;这种降低脂肪浓度的作用程度比预期的要高。这是在小鼠动物实验中检验上述衍生物的活性时发现的。
本发明的基础还在于进一步发现:在兔动物实验中检验某些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活性时,这些衍生物具有出人意料的抑制血小板凝结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出乎预料。
简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动脉硬化药物,尤其是一种减少血液中高脂肪含量的药剂,或是一种抑制血小板凝结的抗凝剂。该药物中含有用下面式(Ⅰ)表示的一种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
式中ph为取代未取代的苯基;R为含1~5个碳原子的烷基。
本发明所使用的式Ⅰ化合物例如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有一种制备方法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实施例1
(A)2-(对甲氧亚苄基氨基)苯并噻唑-化合物(Ⅱ)的制备
在一个Dien-stark反应器中,将2-氨基苯并噻唑(10.5g,0.07mol)和对甲氧基苯甲醛(9.53g,0.07mol)与对甲苯磺酸(0.05g)在溶剂(二甲苯:60ml)中一起加热回流,同时除去水。减压蒸出溶剂后,所得结晶在丙酮中重结晶,得到10.3g化合物(Ⅱ)(产率:55%),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为89~91℃〔文献熔点:91~92℃,M.Sakamoto等,Chem.Pharm.Bull.,24,2532(1976)〕。
化合物(Ⅱ)的一些特征如下:
IR(KBr):1600cm-1
1H-NMR(CD3OD-CDCl3)δ:
3.83(3H,s,OMe),
6.83-8.10(8H,m,环-H)
9.00(1H,s,CH=N)。
(B)2-(对甲氧苯基)-3-苯基嘧啶并〔2,1-b〕苯并噻唑-4(4H)-酮-化合物(Ⅰ)的制备:
在搅拌和冰-盐浴冷却下(-15~-10℃),向2-(对甲氧亚苄基氨基)苯并噻唑(2.68g,0.01mol)和三乙胺(1.52g,0.015mol)的无水1,2-二甲氧基乙烷(DME,120ml)溶液中滴加α-氯苯基乙酰氯(2.27g,0.012mol)的无水DME(10ml)溶液。滴加完之后使反应液温度回升至室温,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蒸出DME。加氯仿(150ml)到残留物中,氯仿相用水漂洗三次,每次100ml。用无水硫酸钠(sodium sulfate anhydride)干燥后,减压蒸出溶剂。所得结晶状残留物以丙酮重结晶,得到2.64g(产率:69%)化合物(Ⅰ),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233~
234℃。
化合物Ⅰ的一些特征如下:
元素分析结果:C23H16N2O2S
计算值:C,71.85;H,4.20;N,7.29
实验值:C,71.80;H,4.29;N,7.10
IR(KBr):1665,1600cm-1
H-NMR(CF3CO2H-CDCl3)δ:
3.90(3H,s,OMe),
6.82-8.03(12H,m,环-H),
9.10(1H,m,6-H)
MSm/e:384(M+)
本发明化合物的给药方法或途往:
本发明的嘧啶并〔2,1-b〕苯并噻唑可以通过口服或其它途经给药。
因此,本发明的治疗动脉硬化药物可以做成各种“口服给药”剂型,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液剂;或做成各种“非口服给药。剂型,例如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剂(这种注射剂是与液体载体的混合物)、糊剂、酊剂、膏剂或栓剂。
上述制剂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方法制作。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可以通过将任何嘧啶并〔2,1-b〕苯并噻唑衍生物(Ⅰ)与适合的添加剂包括例如淀粉、乳糖或甘露醇等赋形剂;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粘合剂;结晶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钾等崩解剂;滑石或硬脂酸镁等润滑剂;轻质无水硅酸等流动性改进剂等相混合而制成。
化合物(Ⅰ)也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剂。这些方法有:将化合物(Ⅰ)制成用于注射的含水溶液,或将化合物(Ⅰ)制成在使用时可溶解成注射液的粉末。
制作栓剂时,用常规方法把化合物(Ⅰ)分散于常用基剂如可可脂或合成油和脂中,再将分散液固化。
根据本发明,按上述制得的医疗动脉硬化的给药组合物的给药量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进行调整,当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时,每天最好给药0.05~5.0克,当用作抑制血小板凝结的抗凝剂时,每天最好给药0.4~1.8克。
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叙述如下。
急性毒性试验
按300mg/kg的剂量用化合物(Ⅰ)对小鼠口服给药或腹腔注射给药。不论是口服还是以20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均未观察到什么变化。以每次100mg/kg的剂量给药,连续5次,也基本上没有变化。
下面通过另一些实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不过,这里必须指出,这些实例仅仅是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例如,可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各种缓冲剂、防腐剂、等渗剂、稳定剂、增稠剂和其它基剂(这些基剂一般称为载体)相混合而配制成与下述制剂不同的另一些制剂。
实施例2
可归因于添加了化合物(Ⅰ)而产生的抗高脂血症效果(实验Ⅰ)
六只小鼠以高胆固醇-胆酸饲料喂养7天以引发高脂血症。在第六天,用表1所示每一化产物(Ⅰ)按其总剂量的一半口服给药,另一半在第七天口服给药。停食一夜之后,测定每只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当试验组小鼠血液的胆固醇含量降低15%或更多时,所用试验化合物即判断为具有所需要的活性(即减少血液中脂质含量的活性)。
表1
所用药剂 给药方式 剂量 血液中胆固醇
降低率(%)
化合物(Ⅰ) 口服 25mg/kg 16
化合物(Ⅰ) 口服 10mg/kg 11
D-甲状腺素 口服 10mg/kg 30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的药物有效量是对照剂,即D-甲状腺素的大约2/5。
实施例3
可归因于添加了化合物(Ⅰ)所产生的抗高脂血症效果(实验2)
进行类似于实施例2的实验。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当试验组小鼠血液中经肝素沉淀的脂蛋白(相应于LDL和VLDL部分)含量被降低20%或更多时,所用试验化合物即判断为具有所需要的活性(即降低血液中脂质含量的活性)。当经肝素沉淀的脂蛋白对胆固醇的比值(HPL/胆固醇)不高于0.92时,可以作出动脉粥样化β-LDL降低或HDL增加的判断。
表2
所用药剂 给药方式 剂量 HPL降 HPL/胆固醇
低率(%)
化合物(Ⅰ) 口服 25mg/kg 23 0.92
化合物(Ⅰ) 口服 10mg/kg 17
D-甲状腺素 口服 10mg/kg 35 0.93
(D-thiroxicine)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的药物有效量是对照药剂-D-甲状腺素的大约2/5。
实施例4
抑制血小板凝结的抗凝作用
用体重为2.5~4.0kg的日本雄性野白兔做试验。目视检查兔子的健康状况,如腹泻和耳内疥疱,并用采自耳静脉的血液测定每只兔子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值。选取血小板数为30×104~50×104/m3和红细胞值为30~40%的兔子。饲养选出的兔子一周,然后再次测定饲养后兔子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值。把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值在上述范围内的白兔用来进行以下试验。
用以硅氧烷处理过的注射管从兔耳动脉采血,使血液对3.8%柠檬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9∶1,在100~140g将管内样品离心分离10分钟。分出富血小板血浆(PRP)的上清液;下层液体在450g或300g再离心分离10分钟,得到贫血小板血浆(PPP)。PRP在800g离心分离10分钟后,将沉淀出的血小板用除去Ca2+和Mg2+的5mM EDTA和Hepes-Tyrode缓冲液(pH7.4)漂洗一次,然后将其悬浮于Hepes-Tyrode缓冲液(pH7.4)中,得到漂洗过的血小板。在凝结实验中,PRP中的血小板数用Brecher-Cronkite法直接计数,以将血小板数控制在50×104~70×104/mm3范围内。
使用集合器(aggregometer),于每种药物样品中加PRP,接着在37℃培养预定的一段时间(2分钟),再加入一种聚集透发剂(花生四烯酸,50mcg/ml),随后进行测定。
用阿司匹林作为对照药物。结果示于表3中。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的药效高达对照药-阿司匹林的2.5倍。
表3
药物 测定方法 剂量 反应
化合物(Ⅰ) 试管内 1γ 100
化合物(Ⅰ) 试管内 0.5γ 0
阿司匹林 试管内 2.5γ 100
注:γ=μg/ml
实施例5
包肠膜衣片剂的制作
将100.0g化合物(Ⅰ)、79.0g玉米淀粉、90.0g乳糖和4.0g结晶纤维素在一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然后加入8.0g溶于乙醇中的羟丙基纤维素,随后充分捏和。用一挤压成粒机将此混合物制粒,用筛目大小为0.5mm的筛子过筛。用常规方法干燥颗粒,并将干燥颗粒与2.0g滑石粉和1.0g硬脂酸镁相混合,用常规压片机压片。每片药重约284mg,直径约为12mm。
另外,将110.0g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10g聚乙二醇-6000和30g滑石粉溶于500ml乙醇中制成包衣液。用常规喷涂法将包衣液涂在上述药片上。一片包肠膜衣药片重约300mg。
按照日本药典(以下简称“PJ”)规定的试验包肠膜衣制剂崩解性的方法测试每一药片。结果是,即使在振摇1小时后,在第一溶液(一种人造胃液,pH1.2)中药片也不崩解,而在第二溶液(一种人造肠液,pH6.8中),约用8~10分钟药片即崩解。此实施例的每片包肠膜衣药片含有100mg化合物(Ⅰ)。
实施例6
包肠衣颗粒剂的制作
用一个混合器,将100.0g化合物(Ⅰ)、294.0g玉米淀粉和490.0g乳糖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溶解在乙醇中的1.5g羟丙基纤维素,再充分捏和。将化合物制粒,干燥,用常规方法过筛。
另外,将110.0g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10g聚乙二醇-6000和30g滑石粉溶于500ml乙醇中制成包衣溶液。把800g按上述制得的颗粒放
入流动包衣机(flow coater)中,用这种包衣溶液喷涂进行包衣,制得约1000g包衣颗粒。
用PJ规定的崩解机进行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pH1.2的人造胃液中振摇后,这些药粒也不崩解,而在pH6.8的人造肠液中浸泡6~8分钟即可崩解。
按照本实施例制得的每个颗粒中,每1g制剂中含有100mg化合物(Ⅰ)。
实施例7
包衣胶囊的制作
将100.0g化合物(Ⅰ)、37.0g玉米淀粉和80.g乳糖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溶解在乙醇中的3.0g羟丙基纤维素,再充分控和。下面的步骤类似于制作包肠衣药粒的步骤。大约220g颗粒用和前述实施例制作包肠衣药粒时所用的同样包衣溶液包衣,得到大约240g包衣药粒。用常规方法在每个胶囊中装入大约240mg包衣药粒,得到包衣胶囊制剂。
用PJ规定的崩解机进行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在pH1.2的人造胃液中,即使振摇后胶囊也不崩解,而浸泡于pH6.8的人造肠液中经8~10分钟即崩解。
本实施例制成的每一胶囊含100mg化合物(Ⅰ)。
Claims (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357/86 | 1986-08-28 | ||
JP61202357A JPS6357522A (ja) | 1986-08-28 | 1986-08-28 | ピリミド〔2,1−d〕ベンゾチアゾ−ル誘導体からなる血小板凝集抑制剤 |
JP187383/87 | 1987-07-27 | ||
JP62187383A JPS6431720A (en) | 1987-07-27 | 1987-07-27 | Antihyperlipemic agent consisting of pyrimido(2,1-b)benzothiazole derivativ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7105862A CN87105862A (zh) | 1988-03-16 |
CN1016668B true CN1016668B (zh) | 1992-05-20 |
Family
ID=26504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87105862A Expired CN1016668B (zh) | 1986-08-28 | 1987-08-28 | 制备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261439B1 (zh) |
KR (1) | KR900000293B1 (zh) |
CN (1) | CN1016668B (zh) |
AT (1) | ATE66812T1 (zh) |
AU (1) | AU591419B2 (zh) |
CA (1) | CA1297100C (zh) |
DE (1) | DE3772687D1 (zh) |
DK (1) | DK453387A (zh) |
NZ (1) | NZ22157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4605A (en) * | 1988-11-25 | 1996-01-16 | Henning Berlin Gmbh Chemie-Und Pharmawerk | Agent for treating chronical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diseases |
DE3839839A1 (de) * | 1988-11-25 | 1990-05-31 | Henning Berlin Gmbh | Mittel zur behandlung von chronisch entzuendlichen darmerkrankungen |
DE4444930A1 (de) * | 1994-12-16 | 1996-06-27 | Cassella Ag | 2-Amino-1,3-thiazepine und deren Verwendung als Hemmstoffe der Stickstoffmonoxid-Synthase |
CA2251625A1 (en) | 1996-04-24 | 1997-10-30 | Yumiko Shibouta | Fused imidazopyridine derivatives as antihyperlipidemic agents |
US5693641A (en) * | 1996-08-16 | 1997-12-02 | Berlex Laboratories Inc. | Bicyclic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anti-coagulants |
-
1987
- 1987-08-25 CA CA000545326A patent/CA1297100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87-08-26 AU AU77431/87A patent/AU59141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87-08-26 NZ NZ221579A patent/NZ221579A/en unknown
- 1987-08-27 DE DE8787112499T patent/DE3772687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87-08-27 EP EP87112499A patent/EP026143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7-08-27 AT AT87112499T patent/ATE66812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87-08-28 DK DK453387A patent/DK453387A/d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87-08-28 CN CN87105862A patent/CN10166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1987-08-28 KR KR1019870009472A patent/KR90000029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890003372A (ko) | 1989-04-14 |
EP0261439A2 (en) | 1988-03-30 |
AU591419B2 (en) | 1989-11-30 |
CN87105862A (zh) | 1988-03-16 |
DK453387D0 (da) | 1987-08-28 |
KR900000293B1 (ko) | 1990-01-25 |
CA1297100C (en) | 1992-03-10 |
ATE66812T1 (de) | 1991-09-15 |
DK453387A (da) | 1988-02-29 |
AU7743187A (en) | 1988-03-03 |
DE3772687D1 (de) | 1991-10-10 |
NZ221579A (en) | 1990-04-26 |
EP0261439A3 (en) | 1990-01-24 |
EP0261439B1 (en) | 1991-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863C (zh) | 膦酸二酯衍生物 | |
JPS6121550B2 (zh) | ||
PT1353696E (pt) | Combinações de activador (es) do receptor activado por proliferador do peroxisoma (ppar) e inibidor (es) da absorção de esterol e tratamentos para indicações vasculares | |
CN1023191C (zh) | 生产持续释放异丁丙苯酸制剂的方法 | |
CN1142227A (zh) | 新的噻唑烷-4-酮衍生物 | |
CN1016668B (zh) | 制备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 |
CN1147485C (zh) | 用作5-ht-2c受体拮抗剂的二氢吲哚衍生物 | |
CN1071833A (zh) | N-苯基-2氰代-3-羟基巴豆酰胺衍生物及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的用途 | |
CN1638756A (zh) | 左旋(r)班布特罗及其药物用途 | |
CN1173705C (zh) | β-2-羟甲基-5-(5-氟胞嘧啶-1-基)-1,3-噁噻戊环在制药中的应用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 |
KR900006993B1 (ko) | 아테롬성 동맥경화증 치료제로서의 dl-5-[(2-벤질-3,4-디하이드로-2H-벤조피란-6-일)메틸]티아졸리딘-2,4-디온 | |
CN1023896C (zh) | 羧基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42935C (zh) | 2-氰基-3-羟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法、用途和药物组合物 | |
CN1198822C (zh) | 具血管生成抑制性的噻二唑基哒嗪衍生物 | |
CN1111631A (zh) | 含3-苯磺酰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的药物 | |
CN86107991A (zh) | 抗高血压复合物 | |
CN1198330A (zh) | 治疗原虫感染的方法 | |
CN1072411A (zh) | 用于治疗的新的活性化合物 | |
CN1681533A (zh) | 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用组合物 | |
JPH07228543A (ja) | β3−アドレナリン作動薬の新規医薬用途 | |
CN1328555A (zh) | 吡啶并吡嗪化合物的新的盐及其结晶 | |
CN1065454A (zh) | 旋光活性羧酸及其制法和药用组合物 | |
CN1048382A (zh) | 对抗惊厥剂及与抗惊厥剂有关的改进 | |
JP4316793B2 (ja) | 過敏性腸症候群の治療剤 | |
CN1296489A (zh) | 膦酸二酯衍生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