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827A -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1827A CN101651827A CN 200910054923 CN200910054923A CN101651827A CN 101651827 A CN101651827 A CN 101651827A CN 200910054923 CN200910054923 CN 200910054923 CN 200910054923 A CN200910054923 A CN 200910054923A CN 101651827 A CN101651827 A CN 1016518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coding
- rate control
- fram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信技术领域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使用计算机屏幕编码,并设置码率上限;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步骤三,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对应的屏幕解码。本发明通过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方法,可在码率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形下,将任何时刻的数据量都限制在固定的码率上限之下,从而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本发明不影响各种屏幕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屏幕图像的分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信技术领域的控制方法,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远程网络教学、监控系统、网络会议等方面,计算机屏幕图像传输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屏幕图像的复杂性,屏幕图像对于网络的带宽需求较高,且具有不稳定、码率变化范围大的特点,对网络传输产生较大的压力。码率控制是指将媒体压缩后的码流的比特率限制在指定速率之下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视频编码中。而在屏幕编码中同样有码率控制的需求,可提高对于各种网络状况的适应能力,提高上述应用领域在屏幕图像传输方面的性能。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国家专利申请号200510026390.0的专利“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该技术适用对象为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而视频中码率的浮动范围较小。同时,该方法产生的压缩后图像的分辨率不保证与原分辨率相同,也不规定固定大小的码率上限。而屏幕编码的应用具有码率浮动幅度大、可预测性低的特点;此外,计算机屏幕图象的原始分辨率远高于常见的网络实时视频图象的分辨率,因此该技术不适用于屏幕编码。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国家专利申请号200610027171.9的专利“一种低码率下屏幕编码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较低码率的计算机屏幕编码方法,主要利用了前后帧之间的相关性。该技术未提出对应这种方法的码率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码率浮动幅度较大,因此该技术在对网络状况的适应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本发明使屏幕传输限制在某个码率上限之下,从而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本发明不影响各种屏幕编码后的屏幕图象的分辨率,图象信息被解码后,图象的分辨率与原屏幕编码后产生的图象的分辨率一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计算机屏幕编码,并设置码率上限。
步骤一中所述的计算机屏幕编码,是指对计算机屏幕信息进行压缩处理,从而使屏幕信息所包含的数据量大幅度降低,与之对应的是屏幕解码,根据进行了压缩处理的数据,还原压缩前的屏幕图象。
所述的码率上限,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数据量的上限。
所述的屏幕编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将计算机屏幕以某个确定的矩形大小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小矩形。
第二步,获取当前帧中图象发生变化的区域,并将这样的变化区域与第一步中的矩形区域比较,从这些矩形区域中排除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第三步,对于每个发生变化的小区域逐个进行处理,将其与之前帧中的各个小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只需要记录与其一致的小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不一致,则对该小区域采用某种静态图象压缩方法,并保存压缩后的数据,用于之后的其它小区域与其进行对比。
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
步骤二中,所述的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需编码的帧的数量。本发明如果需要实时的屏幕传输,则需指定关键帧率。所述的关键帧,是指步骤一所述的屏幕编码中,一个需要完整编码且其每个被编码的子区域都不依赖其它帧的图象信息的独立的帧。所述的关键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关键帧的数量。
所述的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通过将一帧的图象信息分块处理,将分块后的各个分块的信息保存在待传输片队列中,并分到之后对逐个帧的处理的过程中去的码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待传输片队列,是用来保存屏幕图象分块信息的队列,这些分块信息以片的形式保存在该队列中,在分时传输时从该队列中提取片信息即可进行传输。
所述的片,是指:经过本步骤中的编码和码率控制处理后,将在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内被逐个传输的信息单元。
所述的对逐个帧的处理的子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当前处理状态,并根据预测的数据量设定上述步骤一的屏幕编码的参数。如果检查不通过,检查待传输片队列,当该队列不为空时,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片传输给接收方;如果该队列为空,则修改当前状态为:允许编码。
所述的当前处理状态,是指:本发明的码率控制方法中所使用的一种状态标志,它通常表示如下几种状态之一:允许编码;建议编码;不允许编码。在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通过;在建议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是否通过由实际实施方案决定;在不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不通过。初始时,当前处理状态为:建议编码。
若指定了关键帧,且当前正在处理的帧为关键帧,将强制通过此处的检查。
所述的预测的数据量,是指:对于当前帧编码后会产生多少数据量的预测值,它由下述第三步进行,初始时预测的数据量设置为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
所述的屏幕编码的参数,是指:屏幕编码中用以调整编码的参数,它们通常影响编码的质量、效率,且较高的质量会导致较大的数据量,因此与预测的数据量有关。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的检查通过,则使用上述步骤一进行编码;如果不通过则当前帧的处理结束。
第三步,分析当前帧的数据量,并估计下一帧的数据量。
所述的分析当前帧的数据量,是指:获得当前帧的编码结果产生的数据总量。
所述的估计下一帧的数据量,是指:根据连续若干帧的数据量,或者下一帧是否为关键帧等各种信息,来预测下一帧的数据量。
第四步,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修改当前处理状态,向接收方传输一个片。
所述的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如果数据量超过了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数据将被执行分块操作,并将分块后得到的各个块以片的形式保存到待传输片队列。所述的分块操作,是指:在当前设定的帧率下,计算当前帧的数据量需被划分为多少块,使每个块的数据量在转换为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后,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当前帧实际传输的数据是这些分块中的第一个,因此将待传输片队列中的第一个片取出传送给接收方。
如果数据量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将当前帧的编码结果产生的数据以一个片的形式传送给接收方。
所述的修改当前处理状态,是指:在数据量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的情形下,修改当前处理状态为:不允许编码;在数据量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的情形下,修改当前处理状态为:建议编码。
步骤三,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对应的屏幕解码。
步骤三中,所述的接收方,是指:在实际应用中,接收屏幕信息并加以利用的一方。
步骤三中所述的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对应的屏幕解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对当前片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与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对应的屏幕解码进行处理。所述的数据分析,是指:分析当前片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屏幕图象的信息,还是代表了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
第二步,把解码处理后的信息显示在接收方屏幕上。如果当前片代表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则只更新显示屏幕上对应该分块的区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对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可解决屏幕编码产生的码率浮动幅度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远程网络教学、监控系统、网络会议、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等领域。在上述应用中,屏幕编码的平均码率不高,但码率的变化幅度往往较大,例如在几分钟时间内,码率可在最小每秒1Kbyte至最大每秒300Kbyte左右的范围内浮动,其最大值远远超过了一般网络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带宽,例如每秒128Kbyte,实际传输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码率控制,则图象信息部分丢失的可能性就很大。本发明可在上述条件下,将任何时刻的数据量都限制在每秒128Kbyte以下,从而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这对于监控系统、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这一类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同时,本发明并不影响各种屏幕编码后屏幕图象的分辨率,通过解码仍可完全还原本来的图象分辨率,因此在对于可靠性和屏幕图象质量有高要求的应用中,例如远程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流程图所示的过程实施,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使用计算机屏幕编码,并设置码率上限。
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
步骤三,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的方法对应的屏幕解码。
上述步骤一,即使用计算机屏幕编码,并设置码率上限。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屏幕编码,是指对计算机屏幕信息进行压缩处理,从而使屏幕信息所包含的数据量大幅度降低的方法。
屏幕图象信息包含的原始数据量是很大的,在常见计算机屏幕的分辨率下,一帧屏幕图象包含的原始数据量在2Mbyte左右,如果不进行屏幕编码,即使每秒只传送一帧,数据量也远远超过常用网络的带宽限制。而经过编码之后,数据量可大幅度降低,例如常用的图象压缩方法可使其数据量降低为原始数据量的1/50至1/10。在屏幕编码中,这种降低的幅度更大,利用前后帧之间的相关性可使一部分帧的数据量降低到几千分之一。与之对应的屏幕解码,是指根据进行了压缩处理的数据,还原出原计算机屏幕图象的方法。码率上限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数据量的上限,例如每秒128Kbyte,该上限一般与本实施例所处的网络带宽条件有关。
几乎所有屏幕显示的图象都呈矩形,本实施例的屏幕编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将计算机屏幕以某个确定的矩形大小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小矩形。
第二步,获取当前帧中图象发生变化的区域,并将这样的变化区域与第一步中的矩形区域比较,从这些矩形区域中排除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第三步,对于每个发生变化的小区域逐个进行处理,将其与之前帧中的各个小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只需要记录与其一致的小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不一致,则对该小区域采用某种静态图象压缩方法,并保存压缩后的数据,用于之后的其它小区域与其进行对比。
它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编码的图象质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下述步骤二的第三步所估计的下一帧的数据量,可作为依据设定此处屏幕编码后所产生的图象的质量。
屏幕信息往往具有变化区域少的特征,上述屏幕编码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征,以矩形区域为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与这种特点相符的任何一种具体的屏幕编码在此处均适用。目前在屏幕编码领域有几个相对成熟的方法,如Hextile、ZRLE等。
本实施例步骤二中,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所述的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需要编码的帧的数目,在屏幕编码的应用中,通常为每秒2帧至5帧。实际应用中如需实时的屏幕传输,则还需指定关键帧率。所述的关键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关键帧的数量,如每10秒1个关键帧。所述的关键帧,是指步骤一所述的屏幕编码中,一个需要完整编码且其每个被编码的子区域都不依赖其它帧的图象信息的独立的帧。
这里的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通过将一帧的图象信息分块处理,将分块后的各个分块的信息保存在待传输片队列中,并分到之后对逐个帧的处理的过程中去的码率控制方法。其中的待传输片队列,是用来保存屏幕图象分块信息的队列,这些分块信息以片的形式保存在该队列中,在分时传输时从该队列中提取片信息即可进行传输。
所述的片,是指经过本实施例步骤中的编码和码率控制处理后,将在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内被逐个传输的信息单元。
所述的对逐个帧的处理,其子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当前处理状态,并根据预测的数据量设定上述步骤一的屏幕编码的参数。如果检查不通过,检查待传输片队列,当该队列不为空时,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片传输给接收方;如果该队列为空,则修改当前状态为:允许编码。
所述的当前处理状态,是指: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种状态标志,它它通常表示如下几种状态之一:允许编码;建议编码;不允许编码。在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通过;在建议编码的状态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结果是否通过,例如可规定:如果当前预测的数据量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检查结果为通过,否则结果为不通过;在不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不通过。初始时,当前处理状态设定为:建议编码。
若指定了关键帧,且当前正在处理的帧为关键帧,将强制通过此处的检查。
所述的预测的数据量,是指:对于当前帧编码后会产生多少数据量的预测值,它由下述第三步进行,初始时预测的数据量设置为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
所述的屏幕编码的参数,是指:屏幕编码中用以调整编码的参数,它们通常影响编码的质量、效率,且较高的质量会导致较大的数据量,因此与预测的数据量有关。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的检查通过,则使用上述步骤一进行编码;如果不通过则当前帧的处理结束。
第三步,分析当前帧的数据量,并估计下一帧的数据量。
所述的分析当前帧的数据量,是指:获得当前帧的编码结果产生的数据总量。例如当前帧可能包含100Kbyte的数据量。
所述的估计下一帧的数据量,是指:根据连续若干帧的数据量,或者下一帧是否为关键帧,通过一种数学方法来预测下一帧的数据量。此处的预测目的是为上述步骤一中的屏幕编码提供参考,用来设定一些屏幕编码中的图象质量。具体实施中,可采用下述的方法,但不局限于这种示例方法:
如果下一帧是关键帧,则根据之前若干关键帧的数据量的平均值来预测下一帧的数据量;如果下一帧不是关键帧,则根据之前若干非关键帧的数据量的平均值,以及变化趋势来预测下一帧的数据量。关于非关键帧的数据量的预测,一种示例的预测公式如下所示:
Y(n+1)=m[Y(n)-Y(n-1)]+(1-m)P(n),0<m<1
式中P(n)代表前n帧的平均数据量,Y(i)代表第i帧的数据量,待预测的是第n+1帧的数据量,m为参数。
第四步,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修改当前处理状态,向接收方传输一个片。
所述的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如果数据量超过了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数据将被执行分块操作,并将分块后得到的各个块以片的形式保存到待传输片队列。所述的分块操作,是指:在当前设定的帧率下,计算当前帧的数据量需被划分为多少块,使每个块的数据量在转换为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后,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例如,若帧率为每秒2帧,码率上限为每秒64Kbyte,如果当前帧的数据量为100Kbyte,转换为以1秒为单位时间后,被看作1秒数据量为200Kbyte,则该帧将被划分为4个块,每个块50Kbyte正好不超过码率上限。当前帧实际传输的数据是这些分块中的第一个,因此将待传输片队列中的第一个片取出传送给接收方。
如果数据量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将当前帧的编码结果产生的数据以一个片的形式传送给接收方。
在一个完整的图像中,分块操作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案,但不限于这些方案:
1.按行分块的方式。例如如果需要划分为2个分块,可将奇数行划分到第一块,偶数行划分到第二块;也可将屏幕的上半部分划分为第一个块,下半部分划分为第二个块。
2.按区域分块的方式。例如如果需划分为4个分块,则将图象水平、竖直方向分别平分,从而划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分块。
所述的修改当前处理状态,是指在数据量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的情形下,修改当前处理状态为:不允许编码;在数据量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的情形下,修改当前处理状态为:建议编码。
本实施例步骤三中,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对应的屏幕解码。其中,所述的接收方是指:在实际应用中,接收屏幕信息并加以利用的一方,这种利用可以是将信息在某个显示屏幕上显示。步骤二逐个发送的片可同时发送给多个接收方。
步骤三中所述的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对应的屏幕解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对当前片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与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对应的屏幕解码进行处理。所述的数据分析,是指:分析当前片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屏幕图象的信息,还是代表了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
第二步,把解码处理后的信息显示在接收方屏幕上。如果当前片代表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则只更新显示屏幕上对应该分块的区域。
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在实时远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本实施例首先选择使用某种屏幕编码,确认码率上限,接着定时获取屏幕信息,每次获取的信息作为一个帧,对其进行编码和码率控制。最后将编码结果以片的形式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通过对应的解码方式将屏幕信息显示出来,收看现场的屏幕。方案中的网络传输可同时传送给任意多个接收端。
本实施例针对常见的计算机屏幕条件,以及网络条件,根据接收端的网络条件设置码率上限为每秒128Kbyte。本实施例选择一种按如下步骤进行的编码:
第一步,将计算机屏幕以某个确定的矩形大小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小矩形。
第二步,获取当前帧中图象发生变化的区域,并将这样的变化区域与第一步中的矩形区域比较,从这些矩形区域中排除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第三步,对于剩下的每个发生变化的小区域逐个进行处理,将其与之前帧中的各个小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不需要编码整个小区域的图象信息,只需要记录与其一致的小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不一致,则对该小区域采用特殊的压缩方法,分析该区域中图象颜色的状况,根据区域中包含多少种颜色,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原理为:对于颜色种类较少的情形,首先保存每种颜色的信息,之后对于区域中的每个位置,保存它属于这些颜色中的哪一种这一信息;对于颜色种类较多的情形,采用图象压缩中常用的JPEG方法压缩该区域信息。
除此之外,常见的Hextile、ZRLE等屏幕编码亦可用于此处。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固定的帧率为每秒2帧,接着编码,并使用本实施例提出的分块分时方法进行码率控制。本实施例指定关键帧率为每10秒一个关键帧。
由于设定帧率为每秒2帧,在每秒128Kbyte的码率上限条件下,每帧的数据量将限制在64Kbyte以下。在逐个处理屏幕图象的每个帧的过程中,每个帧处理完毕后,存在两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1.当前帧的数据量较大,超过每秒64Kbyte,需要进行分块操作。本实施例中使用按区域分块的方式。例如,如果当前帧的数据量为200Kbyte,则根据分块方案,需将整个屏幕图象划分为4个分块进行传输,图中所示“编码和码率控制过程”部分作为一种示例,说明了如何把一个完整图象分为4个分块并逐个以片的形式传输。
2.当前帧的数据量未达到64Kbyte,不需要进行分块处理,则直接传输整个屏幕编码的结果。在图中“编码和码率控制过程”部分除说明了分块操作外,也有若干在不需要分块的情形下传输的数据内容的说明,即只传输发生变化的屏幕区域数据。
编码后的数据,被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收方,接收方执行对应的屏幕解码,即可播放实时的教学屏幕。接收方在接收到每个片时,每次会更新屏幕上该片所代表的区域的图象信息,因此如果只接收到某次分块产生的第一个片,则只更新了屏幕中四分之一的区域。
Claims (10)
1、一种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计算机屏幕编码,并设置码率上限;
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
步骤三,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对应的屏幕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计算机屏幕编码,是指对计算机屏幕信息进行压缩处理,从而使屏幕信息所包含的数据量大幅度降低,与之对应的是屏幕解码,根据进行了压缩处理的数据,还原压缩前的屏幕图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屏幕编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将计算机屏幕以某个确定的矩形大小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小矩形;
第二步,获取当前帧中图象发生变化的区域,并将这样的变化区域与第一步中的矩形区域比较,从这些矩形区域中排除未发生变化的区域;
第三步,对于每个发生变化的小区域逐个进行处理,将其与之前帧中的各个小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只需要记录与其一致的小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不一致,则对该小区域采用某种静态图象压缩方法,并保存压缩后的数据,用于之后的其它小区域与其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根据确定的帧率,使用步骤一的方法对屏幕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将编码后信息以片的形式表示,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片,所述的片,是指:经过本步骤中的编码和码率控制处理后,将在每个帧间间隔时间内被逐个传输的信息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通过将一帧的图象信息分块处理,将分块后的各个分块的信息保存在待传输片队列中,并分到之后对逐个帧的处理的过程中去的码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待传输片队列,是保存屏幕图象分块信息的队列,这些分块信息以片的形式保存在该队列中,在分时传输时从该队列中提取片信息即可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对逐个帧的处理的子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当前处理状态,并根据预测的数据量设定上述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参数,如果检查不通过,检查待传输片队列,当该队列不为空时,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片传输给接收方;如果该队列为空,则修改当前状态为:允许编码;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的检查通过,则使用上述步骤一进行编码;如果不通过则当前帧的处理结束;
第三步,分析当前帧的数据量,并估计下一帧的数据量;
第四步,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修改当前处理状态,向接收方传输一个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当前处理状态,是指:所使用的一种状态标志,它表示如下几种状态之一:允许编码;建议编码;不允许编码;在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通过;在建议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是否通过由实际实施方案决定;在不允许编码的状态下,对于当前处理状态的检查结果为不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执行分块分时的码率控制,是指:如果数据量超过了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则数据将被执行分块操作,并将分块后得到的各个块以片的形式保存到待传输片队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块操作,是指:在当前设定的帧率下,计算当前帧的数据量需被划分为多少块,使每个块的数据量在转换为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后,不超过码率上限与帧率的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接收方逐个接收每个片,执行与步骤一对应的屏幕解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第一步,对当前片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与步骤一的屏幕编码对应的屏幕解码进行处理;所述的数据分析指分析当前片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屏幕图象的信息,还是代表了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
第二步,把解码处理后的信息显示在接收方屏幕上,如果当前片代表屏幕图象的某个分块的信息,则只更新显示屏幕上对应该分块的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054923 CN101651827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054923 CN101651827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1827A true CN101651827A (zh) | 2010-02-17 |
CN101651827B CN101651827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4167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0549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827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1827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360A (zh) * | 2010-06-30 | 201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编码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186119A (zh) * | 2011-04-18 | 2011-09-1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流媒体服务器保证音视频质量动态流量控制的方法 |
CN102647590A (zh) * | 2012-04-17 | 2012-08-2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图像压缩方法和装置 |
CN109218724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3727181A (zh) * | 2021-08-30 | 2021-1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屏时延动态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462078A (zh) * | 2020-05-26 | 2022-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9967114A (zh) * | 2025-04-08 | 2025-05-09 | 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ipi的自适应图像实时传输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16547B1 (en) * | 2002-06-28 | 2006-03-2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daptive entropy encoding/decoding for screen capture content |
CN1303518C (zh) * | 2003-12-30 | 2007-03-07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远程服务器主机画面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
CN100420299C (zh) * | 2004-12-24 | 2008-09-17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广播方法 |
CN100455020C (zh) * | 2006-06-01 | 2009-01-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低码率下屏幕编码方法 |
-
2009
- 2009-07-16 CN CN 200910054923 patent/CN1016518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360A (zh) * | 2010-06-30 | 201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编码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143360B (zh) * | 2010-06-30 | 2013-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编码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186119A (zh) * | 2011-04-18 | 2011-09-1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流媒体服务器保证音视频质量动态流量控制的方法 |
CN102647590A (zh) * | 2012-04-17 | 2012-08-2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图像压缩方法和装置 |
CN109218724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9218724B (zh) * | 2017-07-06 | 2020-08-0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5462078A (zh) * | 2020-05-26 | 2022-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3727181A (zh) * | 2021-08-30 | 2021-1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屏时延动态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727181B (zh) * | 2021-08-30 | 2024-05-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屏时延动态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9967114A (zh) * | 2025-04-08 | 2025-05-09 | 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ipi的自适应图像实时传输方法 |
CN119967114B (zh) * | 2025-04-08 | 2025-06-10 | 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ipi的自适应图像实时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1827B (zh) | 2012-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1827B (zh) | 屏幕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 |
CN101742294B (zh) | 一种提高监控视频压缩率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543078B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 |
CN107360443B (zh) | 一种云桌面图像处理方法、云桌面服务器及客户端 | |
CN101715135B (zh) | 基于匹配模板的自适应帧内预测滤波编码方法 | |
CN107529069A (zh) | 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3668104B1 (en) | Video scrambling method and device with adaptive mode selection, network camera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JP2012170042A5 (zh) | ||
WO2015034793A1 (en) | Universal screen content codec | |
CN109842803A (zh) | 一种图像压缩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038127B (zh) | 一种基于roi的实时视频多路并行传输码率控制方法 | |
CN106993190B (zh) | 软硬件协同编码方法及系统 | |
CN101072344B (zh) |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0455020C (zh) | 低码率下屏幕编码方法 | |
CN105681791A (zh) | 自适应远程桌面传输方法与系统 | |
US10091531B2 (en) | Image 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
CN106488243A (zh) | 一种多描述屏幕内容视频编码方法 | |
JPWO2008047865A1 (ja) | 画質評価方法、画質評価システム及び画質評価用プログラム | |
CN116708789B (zh)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分析编码系统 | |
CN101977322A (zh) | 基于通用视频编码标准的屏幕编码系统 | |
CN105025347B (zh) | 一种gop图像组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 |
US2011029960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resolution adaptation | |
US2012010663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resilient long term referencing block refresh | |
CN107181744A (zh) | 一种视频处理及编码方法、处理器与编码器 | |
CN111263164A (zh) | 一种高帧频视频并行编码及重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