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51553B -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553B
CN101651553B CN2009101701192A CN200910170119A CN101651553B CN 101651553 B CN101651553 B CN 101651553B CN 2009101701192 A CN2009101701192 A CN 2009101701192A CN 200910170119 A CN200910170119 A CN 200910170119A CN 101651553 B CN101651553 B CN 101651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device
host apparatus
secondary route
multicast servi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01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1553A (zh
Inventor
陈辉煌
钱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701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553A/zh
Priority to EP10813359A priority patent/EP244247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598 priority patent/WO2011026437A1/zh
Priority to JP2012521953A priority patent/JP5676605B2/ja
Priority to BR112012008313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08313B1/pt
Priority to US13/354,131 priority patent/US98717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5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7Multipath using M:N active or standby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由设备,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路由设备包括:用户信息同步备份模块,用于通过汇聚设备实时地向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本发明还涉及另一种路由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在用户侧配置作为主用和备用的路由设备,并将用户信息实时同步到作为备用的路由设备,从而可以保证在主备切换后,能够使得用户的识别和鉴权不受影响,保证用户流量和频道的合法性,进而可以保障运营商的经济利益,本发明还可以提高切换速度,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

Description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流量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TV)业务的开展,骨干网的数据流量保护切换机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用户侧的边缘路由器的链路出现故障时,目前还缺少比较有效的组播业务数据流量的保护机制。 
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些组播业务数据流量保护方案,例如组播源主备保护。在组播源主备保护方案中,组播代理服务器分别与组播源主服务器和组播源备用服务器连接,该组播代理服务器对内为组播源主服务器和组播源备用服务器提供协作接口,对外将组播源的数据流源地址转换为相同的外网地址,并转发组播源的数据流。组播代理服务器与组播源主服务器和组播源备用服务器之间运行组播源备份倒换控制协议以实现组播源的主备保护。这种组播源主备保护方案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组播源不稳定的问题,难以应用到靠近用户侧的接收端。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组播静态组备份的方案,这种方案在网络侧的主路由器的接口中配置组播静态组信息,将热点频道引入到该主路由器中,并在备用路由器上进行手工备份。由于这种方案需要手工进行配置,因此无法实现动态备份用户点播的组播节目信息,而且由于在备用路由器中没有备份用户信息,无法进行用户的识别和鉴权,因此难以保障运营商的利益。 
可以看出,上述现有数据流量保护方案由于各自的问题均难以简 单应用于用户侧的数据流量保护,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当用户侧组播的主路由器发生故障时,会造成组播流量中断,用户需要等待下一次的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IGMP)查询,才能通过发送report报文重新加入该组播流量对应的频道,这必然会造成用户的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能够实现用户侧组播业务的数据流量的主备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用户信息同步备份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和第一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 
用户信息同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同步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主备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包括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选举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其中,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设备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用户侧配置作为主用和备用的路由设备,并将用户信息实时同步到作为备用的路由设备,从而可以保证在主备切换后,能够使得用户的识别和鉴权不受影响,保证用户流量和频道的合法性,进而可以保障运营商的经济利益,本发明还可以提高切换速度,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实施例应用的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系统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图4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实施例应用的场景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侧包括作为主用设备的第一路由设备(例如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cast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BRAS-1)和至少一个作为备用的第二路由设备BRAS-2,在图1中只示意性的画出了一个第二路由设备BRAS-2,在其他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包括作为备用的BRAS-3、BRAS-4等。 
第一路由设备BRAS-1和第二路由设备BRAS-2上行均与IP/MPLS核心网中的路由设备相连,下行均与用户侧的汇聚设备31、汇聚设备32或汇聚设备33相连,汇聚设备在本场景中为核心交换机(Core Switch,简称CSW),核心交换机CSW-31下行与对应的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简称DSLAM)41等设备相连,CSW-32下行与DSLAM-42相连。机顶盒(Set Top Box,简称STB)63、电话Phone-62和个人计算机PC-61均可通过家庭网关(Home Gateway,简称HG)51与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41相连。机顶盒STB-63、电话Phone-62和个人计算机PC-61可以通过PPPoE拨号上网进行组播频道信息的点播,也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简称DHCP)上线进行组播频道信息的点播。 
用户在通过上述用户侧的设备(机顶盒STB-63、电话Phone-62和个人计算机PC-61等)进行组播频道信息的点播时,网络侧需要对用户进行识别和鉴权,因此在第二路由设备BRAS-2中需要保存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的一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200(箭头所指向的矩形框)包括第一路由设备1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图2中所举是一个第二路由设备的例子),其中该第一路由设备1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均与汇聚设备3(与图1场景中的CSW-31、CSW-2或CSW-33相对应)连接,其中汇聚设备3可以为图1场景中的CSW-31、CSW-2或CSW-33等。第一路由设备1用于通过汇聚设备3实时地向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路由设备1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选举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第一路由设备1。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系统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路由设备1和第二路由设备2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在图3中,第一路由设备1为主用设备,可以包括用户信息同步备份模块11,用来通过汇聚设备实时地向第二路由设备2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这样可以确保第二路由设备2中始终接收并保存有第一路由设备1上运行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从而在主备切换时,第二路由设备2能够根据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实现用户的识别和鉴权,并且第二路由设备2不需要中断接入的组播业务,继续根据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为该用户提供服务。对于多个第二路由设备2的场景来说,同步备份的方式为N+1备份,N为自然数。 
第一路由设备1的实时同步功能表示第一路由设备1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的更新情况及时地将更新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同步到第二路由设备2,以便第二路由设备2在第一路由设备1从可用变为不可用时,能够确保不会因为用户信息的改变而导致组播业务中断,也能够实现用户的识别和鉴权。 
在图3中,第二路由设备2中可以包括用户信息同步存储模块22和主备切换模块21,其中用户信息同步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从第一路由设备1实时同步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主备切换模块21可以通过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实现第一路由设备1和第二路由设备2之间的故障检测以及主备切换,例如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简称VRRP)等。在VRRP协议中,第一路由设备1通过定时发送VRRP组播包来与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通信,以保证第二路由设备2能够及时获知第一路由设备1的状态,第二路由设备2中包括的主备切换模块21定期地检查是否接收到第一路由设备1发出的通知(advertisement)报文,如果未收到,则可确定第一路由设备1由可用变为不可用,这时从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2中选取第二主用设备接替第一路由设备1,由第二主用设备继续为用户提供组播服务,同时将第一路由设备1切换为备用,并发布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简称ARP),以更新下行的汇聚设备3的媒体接入控制(M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表。 
在第一路由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主备回切模块,能够在第一路由设备从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第二主用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重新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是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则主备回切模块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将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并发布免费ARP,完成用户业务的回切。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在第二路由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用户信息批量备份模块,能够在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时,第二主用设备将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到第一路由设备。 
上述文中提到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指的是与接入的组播业务相关的用户侧的信息,举例来说,至少包括用户的MAC地址,还可以包括用户侧的组播信息,例如:用户的组播流量统计方式、组播组授权列表等。 
考虑到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的切换速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现更高的切换速度的实施例,即在第二路由设备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双向转发测试(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简称BFD)模块,可以在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之间建立双向转发检测会话(BFD session,简称BFD会话),并检测BFD会话是否处于停止(Down)的状态,如果检测到BFD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则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在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 变为不可用时,第二路由设备可以通过主备切换模块采用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例如VRRP协议)完成主备切换。 
在主备切换之后,检测建立在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BFD会话是否处于Up的状态,如果检测到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所述BFD会话处于Up的状态,则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在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时,第二主用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例如VRRP协议)与第一路由设备重新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是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则主备回切模块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将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 
BFD协议是一种路径连通性检测协议,BFD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低开销、短检测时间,应用于邻近的转发系统间的故障检测。作为有效载荷,BFD包是UDP协议封装的报文,使用目的UDP端口号为2784,可以被装载到任何适当的媒体或网络协议中。BFD可以运行在系统的多个层面上。为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BFD草案规定发送间隔和接收间隔单位是微秒(microsecond)。但限于目前的设备处理能力,大部分厂商的设备配置BFD时只能达到毫秒级(millisecond),在进行内部处理时再转换到微秒。默认定时器为10ms,连续检测三次失败,从而最快可以达到30ms检测链路故障。BFD状态机制是通过三次握手方式实现的,BFD状态机的建立和拆除都采用三次握手机制,以确保两端系统都能知道状态的变化。 
举例来说,只需提供目的地址及其他参数就可以进行BFD会话的创建、删除、修改操作。当BFD会话Up或Down时会返回一个信号给系统,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BFD会话有四种状态:Down、Init、Up、AdminDown。其中,Down表示会话处于Down状态或刚创建;Init表示已经能够与对端系统通信,本端希望使会话进入Up状态;Up表示会话已经建立成功;AdminDown表示会话处于管理性Down状态。 
通过上面对BFD协议的说明,可以了解这种协议实现对第一路 由设备是否由可用变为不可用的快速检测可以达到毫秒级(例如达到100~200ms),BFD协议也应用于路由设备上的协议无关组播(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简称PIM)接口的快速切换。当检测出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时,PIM接口重新选举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简称DR),选择新的路径转发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路由设备的主备切换模块与BFD模块相连,第二路由设备的主备切换模块可以根据BFD模块检测到的不可用状态进行主备切换,由于第一路由设备的不可用状态的检测时间缩短到了100~200ms,因此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的切换,从而保障组播业务的连续性。由于切换时间非常短,用户通常无法觉察到网络的异常,而且由于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被实时备份,因此用户也不需要重新进行上线和点播,这不仅可以提升组播业务的可用性和组播用户的满意度,也可以保障运营商的经济利益。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第一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的网络结构,其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流程包括: 
步骤101、第一路由设备通过汇聚设备实时地向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步骤102、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在检测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从该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第一路由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的情况可以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的链路、接口、单板或整机等的故障。在步骤102中完成主备切换后,第二主用设备对接收到的用户的IGMP报文需要进行识别,并上送给IGMP协议层进行处理。由于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已经在第二主用设备上进行过备份,所以该用户的IGMP report报文可以通过用户的认证鉴权,从而创建用户的IGMP表项,把组播流量引 入到第二主用设备上。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路由设备实时的向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确保第二路由设备中始终保存有准确的用户信息,这样既可以使得网络侧能够准确的对用户进行识别和鉴权,保证运营商的利益,也可以保证切换时恢复服务的快速性,不会中断用户的组播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还包括步骤100,即在用户侧配置至少两个路由设备时,可以通过主备切换协议(例如VRRP协议)对配置在用户侧的至少两个路由设备进行选举,选出一个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剩下的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作为备用,并将第一路由设备中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到该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批量备份可以比较快速的实现第二路由设备上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的备份,在批量备份的基础上,第一路由设备可以在步骤101中根据用户的上/下线不断更新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并实时的通知各个第二路由设备。步骤102与图4中的步骤1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02具体为步骤102a,即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定期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的通知报文(例如VRRP组播包等),如果未收到,则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此时从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出第二主用设备,并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备用。 
在步骤102a之后,举例来说,还可以包括步骤103a,即在第一路由设备从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第二主用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为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则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并将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在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时,第二主用设备还可以将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到第一路由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2a中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检测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还可以对PIM接口进行重新选举,以选择新的数据转发路径。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步骤102b-103b与上一实施例相区别,其中步骤102b和103b中采用BFD协议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检测,具体来说: 
步骤102b、检测建立在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BFD会话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如果检测到BFD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则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在确定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第二路由设备可以通过主备切换模块采用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例如VRRP协议)从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第一路由设备。 
步骤103b、检测建立在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BFD session是否处于Up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建立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BFD session处于Up的状态,则确定第一路由设备从不可用恢复为可用,第二路由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主备切换协议(例如VRRP协议)与第一路由设备重新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是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则主备回切模块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将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在将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时,第二主用设备还可以将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回第一路由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BFD协议快速检测故障的特性,使得用户侧的第二路由设备能够及时地检测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的状态,由于检测时间缩短到了100~200ms,因此切换时间也可以得到提高,从而保障组播业务的连续性。由于切换时间非常短,用户通常无法觉察到网络的异常,而且由于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被实时备份,因此用户也不需要重新进行上线和点播,这不仅可以提升组播业务的可用性和组播用户的满意度,也可以保障运营商的经济利益。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2b中检测到建立在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时,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还可以对PIM接口进行重新选举,以选择新的数据转发路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
用户信息同步备份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主备回切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与所述路由设备不可用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举出的第二主用设备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作为第三主用设备,则将所述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并将所述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
2.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和第一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
用户信息同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同步的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主备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以及若所述路由设备作为第二主用设备,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为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作为第三主用设备,则将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并将所述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信息批量备份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恢复为主用设备时,将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转发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建立双向转发检测会话,并检测所述双向转发检测会话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如果检测到所述双向转发检测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则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其中,Down的状态表示会话处于Down状态或刚创建。
5.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不可用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举出的第二主用设备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为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作为第三主用设备,则将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并将所述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选举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6.一种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路由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均与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为主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设备通过所述汇聚设备实时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同步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中选出第二主用设备接替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从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后,所述第二主用设备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进行主备协商,如果协商结果为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作为主用设备,则将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并将所述第二主用设备切换为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配置至少两个路由设备时,对配置在用户侧的至少两个路由设备进行选举,选出一个作为主用设备的第一路由设备,剩下的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作为备用,并将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中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切换为主用时,所述第二主用设备将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批量备份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定期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的通知报文,如果未收到,则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建立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双向转发检测会话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如果检测到所述双向转发检测会话处于Down的状态,则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其中,Down的状态表示会话处于Down状态或刚创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建立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双向转发检测会话是否处于Up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建立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主用设备之间的双向转发检测会话处于的状态,则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不可用恢复为可用;其中,Up的状态表示会话已经建立成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判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由设备对协议无关组播接口进行重新选举,选择新的数据转发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业务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CN2009101701192A 2009-09-03 2009-09-03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01192A CN101651553B (zh) 2009-09-03 2009-09-03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EP10813359A EP2442475A4 (en) 2009-09-03 2010-09-03 PRIMARY AND AUXILIARY PROTECTION SYSTEM OF A MULTICAST SERVICE, USER SIDE,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0/076598 WO2011026437A1 (zh) 2009-09-03 2010-09-03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JP2012521953A JP5676605B2 (ja) 2009-09-03 2010-09-03 ユーザ側の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プライマリおよびスタンバイ保護システム、方法、ならびにル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BR112012008313A BR112012008313B1 (pt) 2009-09-03 2010-09-03 sistema e método de proteção ativa/standby para serviços de multicast do lado do usuário e dispositivo de roteamento
US13/354,131 US9871724B2 (en) 2009-09-03 2012-01-19 System and method of active/standby protection for user-side multicast services and rou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01192A CN101651553B (zh) 2009-09-03 2009-09-03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553A CN101651553A (zh) 2010-02-17
CN101651553B true CN101651553B (zh) 2013-02-27

Family

ID=4167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011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553B (zh) 2009-09-03 2009-09-03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71724B2 (zh)
EP (1) EP2442475A4 (zh)
JP (1) JP5676605B2 (zh)
CN (1) CN101651553B (zh)
BR (1) BR112012008313B1 (zh)
WO (1) WO2011026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6306522B9 (en) 2005-10-21 2011-12-08 Deere & Company Networked multi-role robotic vehicle
CN101651553B (zh) * 2009-09-03 2013-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2202244B (zh) * 2010-03-23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无源光网络保护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4001A (zh) * 2010-05-25 201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tv增强组播可靠性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1980484B (zh) * 2010-10-14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路由器全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80479A (zh) * 2010-11-30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742221B (zh) * 2011-05-19 2015-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实现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326361B (zh) 2011-08-10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124220B (zh) * 2011-11-21 2017-04-26 苏州达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分发网络全局服务器的主备同步方法
CN103138957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回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724073A (zh) * 2012-06-20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恢复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2801632A (zh) * 2012-08-28 2012-11-28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Pim-sm指定路由器和igmp查询器的统一选举方法
CN103036780A (zh) * 2012-12-14 2013-04-10 滁州安瑞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热备冗余双网卡及热备冗余方法
CN103117876B (zh) * 2013-01-24 2018-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状态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038362B (zh) * 2013-03-08 2018-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系统
CN103916715B (zh) * 2014-04-11 2019-01-1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段的自适应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4518960B (zh) * 2014-12-0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回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06429B (zh) * 2014-12-31 2018-01-09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路由器备份组的方法、路由器及系统
EP3253010A4 (en) 2015-01-28 2018-09-05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relay device, gateway redundancy system, program, and redundancy method
CN106375143B (zh) * 2016-08-29 2020-03-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检测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846294B (zh) * 2016-09-19 2021-01-2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服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878051B (zh) * 2016-12-16 2020-10-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备份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6790286A (zh) * 2017-02-28 2017-05-3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88435A (zh) * 2017-10-19 2019-04-26 上海勋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点播备份方法、设备、视频点播处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24375B (zh) 2018-03-29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备份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22236B (zh) * 2019-05-30 2022-03-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131240A (zh) * 2019-12-23 2020-05-08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431774B (zh) * 2020-03-1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路由器和从路由器组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13726551B (zh) * 2021-07-22 2022-12-2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034A (zh) * 2004-03-12 2005-01-05 静态路由中虚拟路由组处理报文的优化方法
CN1741505A (zh) * 2005-09-19 2006-03-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静态组备份的方法及组播报文转发的方法
CN1852144A (zh) * 2005-09-06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中主备板备份及倒换的方法
CN101202705A (zh) * 2007-08-14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组播可靠性的方法和路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8410A (en) * 1997-09-15 2000-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ult tolerant recoverable TCP/IP connection router
US20030074554A1 (en) * 2001-10-17 2003-04-17 Roach Wayne C. Broadband interface un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3824906B2 (ja) * 2001-10-30 2006-09-2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間接続方法、その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ネットワーク間接続システム
US8769154B2 (en) * 2002-01-24 2014-07-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protocol redundancy in a network element
CN1192574C (zh) * 2002-01-30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受控组播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JP4077330B2 (ja) * 2003-02-06 2008-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生成装置
US8009556B2 (en) * 2003-10-17 2011-08-30 Ip Infu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dundant routing capabilities for a network node
KR100667318B1 (ko) * 2004-02-12 200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그비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방법
US7506194B2 (en) * 2004-03-24 2009-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ly rocovering routing states after a failover or during a software upgrade
CA2594267C (en) * 2005-01-06 2012-02-07 J. Barry Thompson End-to-end publish/subscribe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JP4244384B2 (ja) * 2005-03-29 2009-03-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冗長化パケット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冗長化方法
JP4684071B2 (ja) 2005-05-20 2011-05-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セルサーチ制御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用いた移動機
US7965621B2 (en) * 2005-06-14 2011-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ailure handling in a network
JP4773987B2 (ja) * 2007-02-01 2011-09-14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端末所属切換システム
JP4773387B2 (ja) * 2007-03-19 2011-09-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420362B (zh) * 2007-10-22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流量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US20090252173A1 (en) * 2008-04-03 2009-10-08 Rangaprasad Sampath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Redundancy Protocols
US8483096B2 (en) * 2008-07-22 2013-07-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calable commodity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01651553B (zh) * 2009-09-03 2013-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034A (zh) * 2004-03-12 2005-01-05 静态路由中虚拟路由组处理报文的优化方法
CN1852144A (zh) * 2005-09-06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中主备板备份及倒换的方法
CN1741505A (zh) * 2005-09-19 2006-03-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静态组备份的方法及组播报文转发的方法
CN101202705A (zh) * 2007-08-14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组播可靠性的方法和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76605B2 (ja) 2015-02-25
BR112012008313B1 (pt) 2019-09-10
US20120113799A1 (en) 2012-05-10
CN101651553A (zh) 2010-02-17
US9871724B2 (en) 2018-01-16
BR112012008313A2 (pt) 2016-03-22
WO2011026437A1 (zh) 2011-03-10
JP2013500651A (ja) 2013-01-07
EP2442475A4 (en) 2012-09-19
EP2442475A1 (en)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553B (zh)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1094102B (zh) 路由设备的主备切换方法和路由备份系统
CN101595696B (zh) 多路径虚拟路由器冗余
KR101591102B1 (ko) Vrrp 라우터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01981868B (zh) 具有实现诊断工具的D服务器控制器、VoD服务器控制器和策略服务器的IPTV网络
EP3340550B1 (en) Service message multicast method and device
US7808887B2 (en) Bridge/router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packet replication during a failure in a network
CN103490969B (zh) 实现vpws冗余保护快速收敛的系统及方法
EP246679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witching in network fault
JP2011501494A (ja) マルチポイント及び同根マルチポイントの保護切り換え
CN102638389A (zh) 一种trill网络的冗余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9962800B (zh) 组播业务负载分担方法、系统以及视频直播系统
CN102142978B (zh) 数据备份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155921A1 (en) Multicast packet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560438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ルータ装置及びルータ切替方法
EP3958522B1 (en) Traffic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forwarding table, and storage medium
EP346828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physical residential gateway and access node
CN102264001A (zh) Iptv增强组播可靠性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2957718B (zh) 一种业务节点及业务节点间用户协议消息同步的方法
CN101771551A (zh) 一种虚拟专有组播业务中流媒体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391169C (zh) 双归属切换时的业务保持方法及其装置
CN102480479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KR101475306B1 (ko) 라우터 이중화 방법
CN119232640A (zh) 通道融合专线系统及专线通信方法
CN117811986A (zh) 一种路由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