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51471B -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471B
CN101651471B CN 200810210695 CN200810210695A CN101651471B CN 101651471 B CN101651471 B CN 101651471B CN 200810210695 CN200810210695 CN 200810210695 CN 200810210695 A CN200810210695 A CN 200810210695A CN 101651471 B CN101651471 B CN 101651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ubscriber
crosstalk coefficient
specific frequency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106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1471A (zh
Inventor
刘立贺
方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106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1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1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4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可以根据已知的部分串扰系数计算出其余的串扰系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增加了计算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用户线xDSL是一种在电话双绞线传输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除了基于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数字用户线IDSL和单线对高速数字用户线SHDSL等基带传输的DSL外,通带传输的xDSL利用频分复用技术使得xDSL与传统电话业务POTS共存于同一对双绞线上。
随着xDSL技术使用频带的提高,串扰crosstalk尤其是高频段的串扰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当一捆电缆内有多路用户都要求开通xDSL业务时,会因为远端串扰FEXT使一些线路速率低、性能不稳定、甚至不能开通等,最终导致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的出线率比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利用动态频谱管理DSM来减小或规避多用户间串扰产生的影响。DSM技术从对串扰处理的角度上来说,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把串扰当成噪声,优化调制解调器modem的频谱,使同一捆电线中的所有modem的整体性能最高;第二,通过接收端或是发送端的联合,把串扰当成有用的信号,比如在接收端把某对线对其他线路产生的串扰收集起来并合成恢复成原来的信号。而上述两个层面的DSM技术的前提为:需要知道准确的远端串扰的幅频特性。因此,在解决DSM优化技术之前,必须解决远端串扰特性的测量、估计等技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计算所有用户线路的串扰函数的幅值(也可称为串扰系数)需要相当庞大的数据量,且收集的数据还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应用,遇到较小的串扰函数的幅值由于上报数据的误差以及精度的问题也很难计算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计算所有用户线路的串扰函数的幅值需要相当庞大的数据量,且收集的数据还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应用,遇到较小的串扰函数的幅值由于上报数据的误差以及精度的问题也很难计算出来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该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该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部分已知的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计算其余的串扰系数,避免了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数值较小的,使用现有技术难以求出的串扰系数进行计算求解,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增加了计算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知线路拓扑的场景下的一种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式(二)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局端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局端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局端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局端/终端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局端/终端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局端/终端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局端/终端的场景示意图四;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已知线路拓扑的场景下的一种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装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频谱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具体地,计算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与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之商,作为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步骤s102、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当特定频点为一个时,步骤s102具体包括:
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线路损耗,计算虚拟线长;根据虚拟线长,计算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具体地,上述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具体包括:
如果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大于1,则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为上述串扰系数比例的倒数;
如果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不大于1,则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为上述串扰系数比例。
具体地,上述根据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具体包括:
如果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大于1,则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为上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的倒数;
如果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不大于1,则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为上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而当特定频点为至少两个时,步骤s102具体包括:
对至少两个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步骤s103、根据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具体地,计算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与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之商,作为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部分已知的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计算其余的串扰系数,避免了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数值较小的,使用现有技术难以求出的串扰系数进行计算求解,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增加了计算的准确度。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知线路拓扑的场景下的一种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获取第j频点上串扰系数的比例Kj;具体的,已知第j个频点上串扰系数H12与H21的值,将上述串扰系数的值代入 K j = H 21 j H 12 j , j ∈ N , 可以得到该频点上串扰系数的比例值;其中H12 j表示用户线路2对用户线路1在第j个频点tone上的串扰系数,H21 j表示用户线路1对用户线路2在第j个tone上的串扰系数。
步骤s202、通过第j个频点上的串扰系数的比例Kj,获知虚拟线长为l的线路在该频点上的线路损耗Hl j;具体的,可以通过Kj的值,判断得到Kj与Hl j的关系。当Kj>1时,Kj与Hl j为反比关系,有 H l j = 1 K j ; 当Kj≤1时,Kj与Hl j为正比关系,有 H l j = K j .
步骤s203、根据线路损耗Hl j,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虚拟线长l;
步骤s204、根据虚拟线长l计算出信道中所有其他频点上的线路损耗Hl m,m≠j;
步骤s205、根据所有其他频点上的线路损耗Hl m,m≠j,计算出所有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的比例值Km
步骤s206、根据串扰系数的比例值Km计算其他频点上未知的串扰系数。
具体的,在其他任一频点上,若H21 m未知而H12 m已知,则 H 21 m = K m · H 12 m ; 若H12 m未知而H21 m已知,则 H 12 m = H 21 m K m . 如果在若干个频点上同时满足已知H12和H21,则可以计算出的串扰系数比例不止一个,则可以对这些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比例,再计算其他频点上未知的串扰系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以两个公式为基础,具体如下:
(一)IL(l1+l2)=IL(l1)+IL(l2)
该公式可表述为:线长为l1的线路损耗和线长为l2的线路损耗之和为线长为l1+l2的线路损耗。
通过以下推导可以得到上述公式:线路损耗为IL=-10αlloge,其中α为信号在传输线中的衰减系数,l表示线长,则有 IL ( l 1 + l 2 ) = - 10 α log e ( l 1 + l 2 ) = - 10 α log e l 1 + ( - 10 α log e l 2 ) = IL ( l 1 ) + IL ( l 2 ) . 在线性域中表示为 H l 1 + l 2 n = H l 1 n · H l 2 n .
(二) H 21 n = H 12 n · H ( l 2 - l 1 ) n
其中,H12 n表示用户线路2对用户线路1在第n个频点tone上的串扰系数,H21 n表示用户线路1对用户线路2在第n个tone上的串扰系数。
通过以下推导可以得到上述公式:假设场景如图3所示,根据串扰模型 H kj mode l n ( l direct , l couple , f n ) = K FEXT | H direct n ( l direct , f n ) | 2 f n 2 l couple 可以得到:
H 21 n = K FEXT · H l 2 n · f n 2 l couple
H 12 n = K FEXT · H l 1 n · f n 2 l couple
根据公式 H l 1 + l 2 n = H l 1 n · H l 2 n , 可以得到 H l 2 n = H l 1 n · H l 2 - l 1 n , 则有
H 21 n = K FEXT · H l 2 n · f n 2 l couple = K FEXT · ( H l 1 n · H l 2 - l 1 n ) · f n 2 l couple = H 12 n · H ( l 2 - l 1 ) n .
下面利用上述两个公式对不同场景中串扰系数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a)只有局端CO的场景
在此场景中,两根双绞线的位置关系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情况:第二根的线长比第一根的线长长l、第一根的线长比第二根的线长长l和两根双绞线的长度相同。根据公式 H 21 n = H 12 n · H ( l 2 - l 1 ) n 可得:
对于如图4所示的场景,有 H 21 n = H 12 n · H l n , K n = H l n , H 21 n = K n · H 12 n ;
对于如图5所示的场景,有 H 21 n = H 12 n H l n , K n = 1 H l n ,则 H 21 n = K n · H 12 n ;
对于如图6所示的场景,有 H 21 n = 1 · H 12 n , 设Kn=1,则 H 21 n = K n · H 12 n .
由上述三种情况可以得出,若已知Kn,则可以根据串扰系数H12 n求出串扰系数H21 n。而且Kn与长度为l的线路损耗Hl n呈正比或反比关系,所有tone上Kn与Hl n的关系都是一致的。因此求出长度为l的线路损耗Hl n,就可以求出每个tone所对应的Kn,具体过程如下:
假设虚拟线长为l,可以利用ABCD模型计算出虚拟长度为l的线路损耗Hl n,具体的:
已知串扰矩阵为 0 H 12 n H 21 n 0 , n∈N,全部串扰系数H12 n和第j个tone上的串扰系数H21 j,j∈N,则有 K j = H 21 j H 12 j , j ∈ N ; 根据该比例值Kj可以求出虚拟线长为l的线路在第j个tone上的插入损耗Hl j。在不知道线路拓扑的场景下,比例值Kj与插入损耗Hl j存在三种关系,由于插入损耗Hl j必然为大于0小于1的实数(损耗应小于1),故当 K j ≤ 1 , H l j = K j (当Kj=1时, H l j = 1 , 表示l的长度为0,此时 H 21 n = H 12 n );当 K j > 1 , H l j = 1 K j ; 插入损耗Hl j确定后可根据ABCD模型反推出线路长度l。
(b)局端/终端CO/RT场景
CO/RT场景的情况比较复杂,以下分别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分析。
对于如图7所示的场景,有 H 21 n = H la n · H 12 n · H lc n , K n = H la n · H lc n , H 21 n = K n · H 12 n ;
对于如图8所示的场景,有 H 21 n = H 12 n H la n · H lc n , K n = 1 H la n · H lc n , H 21 n = K n · H 12 n .
根据公式 H l 1 + l 2 n = H l 1 n · H l 2 n , H la n · H lc n = H la + lc n , 即在线性域中la长度的线路损耗Hla n和lc长度的线路损耗Hlc n的乘积等于la+lc长度的线路损耗Hla+lc n,也就是可以通过Hla n·Hlc n并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la+lc的长度,此时可以直接使用只有CO场景下的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如图9所示的场景,根据串扰模型有:
H 12 n = K FEXT · H lb + lc n · f n 2 l couple = K FEXT · H lb n · H lc n · f n 2 l b
H 21 n = K FEXT · H la + lb n · f n 2 l couple = K FEXT · H la n · H lb n · f n 2 l b
K n = H 21 n H 12 n = K FEXT · H la n · H lb n · f n 2 l b K FEXT · H lb n · H lc n · f n 2 l b = H la n H lc n
通过公式 H l 1 + l 2 n = H l 1 n · H l 2 n 可以得知,l1长度的线路损耗与l2长度的线路损耗的乘积,表明la+lc长度的线路损耗。那么l1长度的线路损耗与l2长度的线路损耗相除,则表示|l1-l2|长度的线路损耗H|l1-l2| n或线路损耗的倒数也就是Kn与|la-lc|长度的线路损耗H|la-lc| n相关。所以如果知道第j个tone的串扰系数H21 j和H12 j,便可求得Kj。同只有CO的场景一样,利用Kj的大小可以判断Kj与插入损耗H|la-lc| n的关系:
当Kj>1时,la<lc H | la - lc | j = 1 K j , 再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la-lc|;
当Kj≤1时,la≥lc H | la - lc | j = K j , 再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la-lc|;
然后根据得到的|la-lc|,利用ABCD模型就可以求出所有tone上的线路损耗H|la-lc| m
Figure G2008102106950D00083
m,m∈N,进而得到Km的值并根据 H 21 m = K m · H 12 m 得到H21 m,此过程与只有CO的场景一致。
对于如图10所示的场景,根据串扰模型有:
H 12 n = K FEXT · H la + lb n · f n 2 l couple = K FEXT · H la n · H lb n · f n 2 l b
H 21 n = K FEXT · H lb + lc n · f n 2 l couple = K FEXT · H lb n · H lc n · f n 2 l b
K n = H 21 n H 12 n = K FEXT · H lb n · H lc n · f n 2 l b K FEXT · H la n · H lb n · f n 2 l b = H lc n H la n .
由公式 H l 1 + l 2 n = H l 1 n · H l 2 n , 可以获知l1长度的线路损耗与l2长度的线路损耗的乘积,表示la+lc长度的线路损耗。那么l1长度的线路损耗与l2长度的线路损耗相除,表示|l1-l2|长度的线路损耗H|l1-l2| n或线路损耗的倒数
Figure G2008102106950D00089
那么Kn便与|la-lc|长度的线路损耗H|la-lc| n相关。所以,若知道第j个tone的串扰系数H21 j和H12 j,便可求得Kj
同只有CO的场景一样,利用Kj的大小判断Kj与H|la-lc| n的关系:
当Kj>1时,lc<la H | la - lc | j = 1 K j , 再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la-lc|;
当Kj≤1时,lc≥la H | la - lc | j = K j , 再利用ABCD模型,反推出|la-lc|;
然后根据|la-lc|再利用ABCD模型求出所有tone上的H|la-lc| m
Figure G2008102106950D000812
m,m∈N,进而得到Km的值并根据 H 21 m = K m · H 12 m 得到H21 m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部分已知的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计算其余的串扰系数,避免了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数值较小的,使用现有技术难以求出的串扰系数进行计算求解,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增加了计算的准确度。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已知线路拓扑的场景下的一种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1101、通过物理线路的参数,根据ABCD模型计算用户线路1的信号耦合到用户线路2上所经过的衰减信道H22direct j(l2direct,fj);
其中,物理线路的参数包括用户线路1的长度、用户线路2的长度以及用户线路1和2之间的相对位置。
步骤s1102、通过物理线路的参数,根据ABCD模型计算用户线路2的信号耦合到用户线路1上所经过的衰减信道H11direct j(l1direct,fj);
其中,物理线路的参数包括用户线路1的长度、用户线路2的长度以及用户线路1和2之间的相对位置。
步骤s1103、根据步骤s1101和步骤s1102得到的衰减信道,获取两者的比例;
具体的,根据串扰模型 H kj mode l n ( l direct , l couple , f n ) = K FEXT | H direct n ( l direct , f n ) | 2 f n 2 l couple 可知,用户线路之间衰减信道的比例与串扰系数之间的比例相等,也就是根据
H 21 n = K FEXT · H 22 direct j ( l 2 direct , f j ) · f n 2 l couple
H 12 n = K FEXT · H 11 direct j ( l 1 direct , f j ) · f n 2 l couple
可以得到
K j = H 21 j H 12 j = K FEXT · H 22 direct j ( l 2 direct , f j ) · f n 2 l couple K FEXT · H 11 direct j ( l 1 direct , f j ) · f n 2 l couple = H 22 direct j ( l 2 direct , f j ) H 11 direct j ( l 1 direct , f j ) .
由上述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任一频点上的两条用户线之间的串扰系数比例。
步骤s1104、根据串扰系数比例Km,计算频点上未知的串扰系数。
根据该串扰系数比例以及被选取频点上的部分串扰系数,可以获得该被选取频点上未知的串扰系数。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21和计算单元122,其中:
获取单元12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计算单元122,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该计算单元122,具体包括第一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1、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2和串扰系数计算单元1223,其中:
第一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1,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2,用于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串扰系数计算单元1223,用于根据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该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2,具体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线路损耗,计算上述虚拟线长;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虚拟线长,计算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其他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如果上述特定频点为至少两个,则该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1222,还包括: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对至少两个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上述装置可以位于频谱维护中心SMC中,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与SMC进行信息交互。
如图13所示,频谱维护中心SMC(Spectrum Maintenance Center)有三个控制接口DSM-S、DSM-C和DSM-D。SMC通过DSM-D接口从线路终端DSL-LT读取DSL线路的工作状态等参数,通过DSM-S接口与其相关联的SMC进行信息交互,当SMC掌握足够的信息,作一系列的优化算法,最后通过DSM-C向线路终端下发控制参数,使线路工作在最佳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部分已知的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计算其余的串扰系数,避免了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数值较小的,使用现有技术难以求出的串扰系数进行计算求解,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增加了计算的准确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具体包括:当特定频点为一个时,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所述线路损耗,计算所述虚拟线长;根据所述虚拟线长,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当特定频点为至少两个时,对所述至少两个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大于1,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为所述串扰系数比例的倒数;
如果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不大于1,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为所述串扰系数比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大于1,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为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的倒数;
如果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不大于1,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为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4.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具体包括:当特定频点为一个时,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所述线路损耗,计算所述虚拟线长;根据所述虚拟线长,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当特定频点为至少两个时,对所述至少两个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和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第一用户线路在特定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串扰系数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和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对第二用户线路在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线路对所述第一用户线路在所述其他频点上的串扰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定频点上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计算所述特定频点上长度为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线路损耗,计算所述虚拟线长;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线长,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其他频点上长度为所述虚拟线长的线路损耗,计算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频点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串扰系数比例计算单元,还包括: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特定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进行插值运算,得到所述其他频点上所述两条用户线路的串扰系数比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集成在频谱维护中心中。
CN 200810210695 2008-08-12 2008-08-12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0695 CN101651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0695 CN101651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471A CN101651471A (zh) 2010-02-17
CN101651471B true CN101651471B (zh) 2013-08-07

Family

ID=4167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106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147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032A (en) * 1996-09-03 1999-03-23 Amati Communication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talk cancellation
CN101030997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串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032A (en) * 1996-09-03 1999-03-23 Amati Communication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talk cancellation
CN101030997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串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471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7971B2 (ja) 遠端漏話決定システム
JP6336975B2 (ja) ノードスケールベクトリングのための圧縮係数に対するパラメータを選択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030997B (zh) 一种获取串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68393B (zh) 用于数字订户线路中远端串扰的单端估计的设备和方法
EP271209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sing crosstalk of lines
CN101610102B (zh) 一种优化功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Bostoen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a subscriber loop by means of a one-port scattering parameter measurement at the central office
CN101772900A (zh) 串扰评估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通信系统
CN101572569B (zh) 一种线路拓扑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4662882B (zh) 用于测试订户驻地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794604B (zh) 用于确定在远程位置的传输功率谱密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65983A (zh) 处理信道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通信系统
CN101651471B (zh) 一种数字用户线系统中估计串扰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29094B (zh) 数字用户线中上行功率下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29472B (zh) 多线路串扰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55221B (zh) 一种选择运行模板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75375B (zh) 一种数字用户环路中用户线路最大带宽的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1729683B (zh) 检测桥接抽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12360B (zh) 一种滤波方法及其装置以及串扰抵消方法及其系统
CN100492998C (zh)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出线率的测试方法
CN1965498B (zh) 估计多线路、矢量化dsl系统的运行特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21637A (zh) 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420334B (zh) 信号串扰的处理方法与装置、频谱管理系统
CN10147169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indqvist et al. Impact of crosstalk estimation on the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