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50186A -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186A
CN101650186A CN200910072955A CN200910072955A CN101650186A CN 101650186 A CN101650186 A CN 101650186A CN 200910072955 A CN200910072955 A CN 200910072955A CN 200910072955 A CN200910072955 A CN 200910072955A CN 101650186 A CN101650186 A CN 101650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inertial navigation
local
static deformation
nav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枫
吕玉红
王根
高伟
徐博
奔粤阳
张鑫
周广涛
高洪涛
吴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72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0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1)获取中心惯导系统输出姿态、位置、速度信息;(2)利用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信息,将中心惯导系统的姿态信息数据复制到当地甲板局部惯导,利用所述姿态数据数据建立计算当地甲板局部惯导载体坐标系
Figure 200910072955.7_AB_0
和导航坐标系n之间的转换矩阵,即初始捷联矩阵

Description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捷联惯导系统的舰船变形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舰船甲板静态变形测量技术。
(二)背景技术
惯性导航利用惯性元件测量载体的运动线加速度和角速度,以此推算出载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和位置,以及载体的姿态等信息。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省略了精密的稳定平台和控制机构,使系统的设计极大简化,成本大幅度降低,与平台惯导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便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美国军用惯性导航系统在1994年捷联式就占到了90%。
在实际情况中,舰船受使用寿命、波浪冲击、阳光照射、转舵操作、船体载荷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舰船甲板变形,舰船甲板的变形会对舰船上各局部惯导设备的快速初始对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甲板变形通常包括动态变形和静态变形。其中舰船的甲板静态角度变形主要受到舰船的使用寿命过长、所载货物、燃料变化和日晒等因素的影响。静态角度并不是始终不变,只是角度变化的周期比较长,在较短的对准时间内认为是不变的,根据相关的舰船在海上的量测报告,以及在不同海情海上试验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表明,一天之中的变形量可达到1°~1.5°。因此,如何对基于光纤陀螺的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准过程存在着快速性与准确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对准过程的稳、快、准的协调问题,考虑充分利用舰船主惯导的导航信息与舰载装备的惯性组件的输出信息,进行传递对准,可以大大减少对准时间并获得很好的对准精度,而甲板变形角严重影响快速传递对准的效果。传统的利用光学校准仪器校准变形角的方法需要提供价格昂贵的仪器,同时需要铺设校准用的光路,在大型舰船上不具有实用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对于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通过机械和光学仪器的安装校准,使当地甲板局部惯导的姿态与中心惯导保持一致,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预热启动并开始初始对准;
(2)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完毕后进入导航状态,中心惯导系统通过自身的解算,得到解算后的姿态、位置、速度信息;
(3)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惯导设备预热启动,甲板舰载装备的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开始采集比力和角速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缆传输到自身的导航解算单元,同时通过传输电缆将中心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信息传输到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
(4)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接收存储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数据,利用姿态数据信息建立计算舰载装备惯导的载体坐标系和导航坐标系n之间的转换矩阵,即初始捷联矩阵,且以动态变形角为对象;
(5)建立以两套惯导系统失准角误差和当地甲板静态变形角误差为状态变量的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以两者姿态差为量测量的量测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出甲板静态变形角。
所述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23
其中: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24
为两套惯导解算的速度差,f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测得的比力,wie为地球运动的角速度,wen为导航系相对地球系的角速度,φ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25
与m系间的夹角,ξ为s与m系间的甲板静态变形角,η(t)为动态变形角速度,ωnm为中心惯导测量的相对导航系的角速度;εs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陀螺漂移测量误差。
所述量测方程为:
z=Hx+v(t)
其中:量测量z=[φx φy φy]T,H为量测矩阵,v为量测噪声阵,φ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26
与m系间的夹角。
本发明利用舰船主惯导的导航信息与舰载装备的惯性组件输出信息进行匹配滤波,估测出甲板变形角。在快速对准过程中,本发明考虑将甲板变形角作为一个状态变量,对其进行估计得到变形角,以用于变形补偿。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直接利用舰船中心惯导系统和局部惯导系统信息,不需要特殊改变安装结构;(2)可以利用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滤波估计,采用数字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3)方法不要求舰船进行匀速直航运动,更具有实用性。
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如下方针得以验证:
(1)Matlab仿真
在以下的仿真条件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实验:
捷联惯导系统作不同幅度的三轴摇摆运动。载体以正弦规律绕艏摇角、纵摇角和横摇角摇摆,其数学模型为:
pitch=pitchm·sin(ωψψ)
roll=rollm·sin(ωθθ)
yaw=yawm·sin(ωγγ)+yawk
其中:pitch,roll,yaw分别表示绕纵摇角、横摇角和艏摇角的角度变量;pitchm,rollm,yawm分别表示相应的摇摆角度幅值;ωψ,ωθ,ωγ分别表示相应的摇摆角频率;φψ,φθ,φγ分别表示相应的初相位;而ωi=2π/Ti,i=ψ,θ,γ,Ti表示相应的摇摆周期;yawk为初始航向角。
仿真的相关参数:
采样周期:0.05s;
平静海况下:pitchm=1°,rollm=1.5°,yawm=1°;
中等海况下:pitchm=5°,rollm=6°,yawm=5°;
两种海况均满足:Tψ=6s,Tθ=9s,Tγ=8s,yawk=30°;
载体初始位置:北纬45.7796°,东经126.6705°;
甲板静态变形角:横向误差角1°,纵向误差角1°,航向误差角1.5°;
赤道半径:R=6378393.0m;
椭球度:e=3.367e-3;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78049;
地球自转角速度(弧度/秒):7.2921158e-5;
陀螺仪常值漂移:0.01度/小时;
陀螺仪白噪声误差:0.005度/小时;
加速度计零偏:10-4g0
加速度计白噪声误差:5×10-5g0
平静海况下甲板纵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甲板横向静态变形角和甲板艏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曲线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中等海况下甲板纵向静态变形角误差、甲板横向静态变形角和甲板艏向静态变形角误差曲线分别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两种海况下,只是估计过程不同,估计结果几乎相同,都能够快速估计出甲板变形角,在实际的舰船运动条件下,本方法不要求匀速直航,只需要进行一定的横摇、纵摇和艏艉摇运动,对于舰船很容易实现,而且当摇摆幅值适当增大时可以减少变形角估计时间,提高对准精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甲板静态变形角估计精度。
(2)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三轴转台实验
将自行研制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与某高精度的惯导系统固定安装在一起,之后放在三轴转台上进行三轴摇摆实验,实验中所用光纤陀螺捷联航姿系统的器件精度和实验环境如下:
实验前测出甲板静态变形角:纵向0.0694°、横向0.0641°、航向-1.3340°;
陀螺仪常值漂移:0.01°/h;
陀螺仪白噪声误差:0.005°/h;
加速度计零偏:10-4g0
加速度计白噪声误差:5×10-5g0
转台以正弦规律绕纵摇轴、横摇轴和航向轴摇摆,其数学模型为:
pitch=pitchm·sin(ωψψ)
roll=rollm·sin(ωθθ)
yaw=yawm·sin(ωγγ)+yawk
pitchm=5°,rollm=6°,yawm=5°;,Tψ=4s,Tθ=4s,Tγ=4s
载体真实姿态:ψ=180°,θ=0°,γ=0°
利用发明所述方法得到在三轴转台对准实验摇摆状态基座航向静态变形角、纵向基座静态变形角和横向基座静态变形角估计曲线分别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结果表明在转台试验中该种状态下变形角的估计效果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平静海况下甲板纵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曲线;
图2是平静海况下甲板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曲线;
图3是平静海况下甲板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曲线;
图4是中等海况下甲板纵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
图5是中等海况下甲板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
图6是中等海况下甲板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
图7是三轴转台对准实验基座纵向静态变形角估计曲线;
图8是三轴转台对准实验基座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曲线;
图9是三轴转台对准实验基座航向静态变形角估计曲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1)通过机械和光学仪器的安装校准,使当地甲板局部惯导的姿态与中心惯导保持一致,此时两套惯导的姿态差是非常小的小角度,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预热启动并开始初始对准;
(2)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完毕后进入导航状态,中心惯导系统通过自身的解算,得到解算后的姿态、位置、速度信息;
(3)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惯导设备预热启动,甲板舰载装备的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开始采集比力和角速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缆传输到自身的导航解算单元,同时通过传输电缆将中心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信息传输到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
(4)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接收存储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数据,利用姿态数据信息建立计算舰载装备惯导的载体坐标系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61
和导航坐标系n之间的转换矩阵,即初始捷联矩阵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62
;由中心惯导复制过来的姿态信息并不完全当地甲板的真实姿态,两者的载体坐标系不是完全一致,此时不考虑由于海浪冲击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动态变形角和杆臂,那么此时需要修正两套惯导坐标系之间的失准角φ,也就是甲板静态变形角ξ与惯导器件误差等误差的函数;
(5)建立以两套惯导系统失准角误差和甲板静态变形角误差为状态变量的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以两者姿态差为量测量的量测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将甲板静态变形角估计出来:
首先给出需要用到的坐标系:i表示惯性坐标系,e表示地球坐标系,n表示导航坐标系(当地水平指北地理坐标系),m表示中心惯导载体坐标系,s表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载体坐标系,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63
表示计算的当地甲板局部惯导载体坐标系。
1)甲板静态变形角微分方程:
局部惯导的姿态初始化后,
C s ^ n = cos γ cos ψ - sin γ sin θ sin ψ - cos θ sin ψ sin γ cos ψ + cos γ sin θ sin ψ cos γ sin ψ + sin γ sin θ cos ψ cos θ cos ψ sin γ sin ψ - cos γ sin θ cos ψ - sin γ cos θ sin θ cos γ cos θ
其中:ψ,θ,γ分别为中心惯导系统的纵摇角、横摇角和航向角。
即满足:
C m n ( 0 ) = C s ^ n ( 0 ) - - - ( 1 )
初始化时刻φ(0)=0,初始化之后,以甲板静态变形角为研究目标,微分整理可以得到包含甲板静态变形角的微分方程:
φ · = ( φ × ω ‾ nm s ) - ( ξ × ω ‾ nm s ) + ϵ s = ( φ - ξ ) × ω ‾ nm s + ϵ s - - - ( 2 )
其中:φ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67
与m系间的夹角,ξ为s与m系间的甲板静态变形角,ωnm s为中心惯导测量的相对导航系的角速度在当地甲板局部惯导载体坐标系中的投影;εs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陀螺漂移测量误差。
2)建立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
在研究中设计的滤波器不考虑陀螺仪引起的相对姿态误差,通过增加相对姿态误差方程中的过程噪声,以补偿未建模的陀螺仪的测量误差。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X=[δvx δvy φx φy φz ξx ξy ξz]T    (3)
其中ξ=[ξx ξy ξz]T为待估计的实际的甲板静态变形角,在滤波过程中认为它是一个常量,即:
ξ · = 0 - - - ( 4 )
这里我们以甲板静态变形角为研究重点,且认为杆臂已经补偿,所以直接给出速度误差如下:
δ v ‾ · n = f ‾ n × φ - ( 2 w ‾ ie n + w ‾ en n ) × δ v ‾ n + ξ - - - ( 5 )
综合以上各式得到卡尔曼滤波的状态方程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73
3)建立卡尔曼滤波量测方程:
以两套惯导系统之间的姿态差作为卡尔曼滤波的量测量,
z=Hx+v(t)
其中:量测量z=[φx φy φz]T,H为量测矩阵,v为量测噪声阵,φ为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74
与m系间的夹角。
综上推导可以得到系统滤波模型的向量形式为:
X . = AX + BW Z = HX + V - - - ( 7 )
其中:
A = A 1 A 2 - A 2 0 3 × 2 A 3 - A 3 0 3 × 2 0 3 × 3 0 3 × 3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82
A 2 = c 13 f y - c 12 f z - c 13 f x + c 11 f z c 12 f x - c 11 f z c 23 f y - c 22 f z - c 23 f x + c 21 f z c 22 f x - c 21 f z
A 3 = 0 ω z - ω y - ω z 0 ω x ω y - ω x 0
B = C 2 0 0 0 I 3 × 3 0 0 0 I 3 × 3 , C 2 = c 11 c 12 c 21 c 22
H = 1 0 0 0 1 0 0 0 1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87
为当地纬度,cij舰载装备惯导计算载体坐标系到导航坐标系的方向余弦矩阵
Figure G2009100729557D00088
的元素。W=[wvx wvy wφx wφy wφz wξx wξy wξz]T是系统噪声阵,V=[wφx wφy wφz]T是量测噪声阵。
给定相应的初始参数条件,通过卡尔曼滤波可以直接估计出甲板静态变形角,用于修正局部惯导系统的姿态矩阵。

Claims (3)

1、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特征是: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通过机械和光学仪器的安装校准,使当地甲板局部惯导的姿态与中心惯导保持一致,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预热启动并开始初始对准;
(2)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完毕后进入导航状态,中心惯导系统通过自身的解算,得到解算后的姿态、位置、速度信息;
(3)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惯导设备预热启动,甲板舰载装备的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开始采集比力和角速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缆传输到自身的导航解算单元,同时通过传输电缆将中心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信息传输到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
(4)当地甲板舰载装备的导航解算单元接收存储舰船中心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数据,利用姿态数据信息建立计算舰载装备惯导的载体坐标系;和导航坐标系n之间的转换矩阵,即初始捷联矩阵
(5)建立以两套惯导系统失准角误差和当地甲板静态变形角误差为状态变量的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以两者姿态差为量测量的量测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出甲板静态变形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为:
Figure A2009100729550002C2
其中:
Figure A2009100729550002C3
为两套惯导解算的速度差,f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测得的比力,wie为地球运动的角速度,wen为导航系相对地球系的角速度,φ为
Figure A2009100729550002C4
与m系间的夹角,ξ为s与m系间的甲板静态变形角,η(t)为动态变形角速度,ωnm为中心惯导测量的相对导航系的角速度;ε为当地甲板局部惯导陀螺漂移测量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量测方程:
z=Hx+v(t)
其中:量测量z=[φxφyφz]T,H为量测矩阵,v为量测噪声阵,φ为
Figure A2009100729550003C1
与m系间的夹角。
CN200910072955A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Pending CN101650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2955A CN101650186A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2955A CN101650186A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186A true CN101650186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2955A Pending CN101650186A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018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7558A (zh) * 2012-03-05 2012-07-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相对变形测量方法
CN103256942A (zh) * 2013-04-26 2013-08-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传递对准中考虑杆臂补偿的变形角测量方法
CN103499347A (zh) * 2013-04-26 2014-01-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准静态模型的船体形变测量技术
CN105300404A (zh) * 2014-07-09 2016-02-03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舰船基准惯性导航系统标校方法
CN106840151A (zh) * 2017-01-23 2017-06-13 厦门大学 基于时延补偿的无模型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CN107036595A (zh) * 2017-03-27 2017-08-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的船体变形角估计方法
CN107356246A (zh) * 2017-05-31 2017-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惯性测量组件的船体微小形变测量方法
CN109737960A (zh) * 2018-12-21 2019-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速度加角速度匹配的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7558A (zh) * 2012-03-05 2012-07-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相对变形测量方法
CN103256942A (zh) * 2013-04-26 2013-08-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传递对准中考虑杆臂补偿的变形角测量方法
CN103499347A (zh) * 2013-04-26 2014-01-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准静态模型的船体形变测量技术
CN105300404A (zh) * 2014-07-09 2016-02-03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舰船基准惯性导航系统标校方法
CN105300404B (zh) * 2014-07-09 2017-12-26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舰船基准惯性导航系统标校方法
CN106840151A (zh) * 2017-01-23 2017-06-13 厦门大学 基于时延补偿的无模型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CN107036595A (zh) * 2017-03-27 2017-08-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的船体变形角估计方法
CN107356246A (zh) * 2017-05-31 2017-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惯性测量组件的船体微小形变测量方法
CN109737960A (zh) * 2018-12-21 2019-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速度加角速度匹配的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5360B (zh) 晃动基座下的舰载机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自对准方法
CN101660913A (zh) 捷联惯导系统的舰船甲板动态变形测量方法
CN110031882B (zh) 一种基于sins/dvl组合导航系统的外量测信息补偿方法
CN101650186A (zh) 一种对舰船甲板静态变形角进行测量的方法
CN101881619B (zh) 基于姿态测量的船用捷联惯导与天文定位方法
CN100541135C (zh) 基于多普勒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姿态确定方法
CN103471616B (zh) 一种动基座sins大方位失准角条件下初始对准方法
CN100541132C (zh) 大失准角下船用光纤陀螺捷联航姿系统系泊精对准方法
CN101261130B (zh) 一种船用光纤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精度评估方法
CN101566477A (zh) 舰船局部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姿态快速测量方法
CN101713666B (zh) 一种基于单轴转停方案的系泊估漂方法
CN102768043B (zh) 一种无外观测量的调制型捷联系统组合姿态确定方法
CN101696883A (zh) 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阻尼方法
CN103047999B (zh) 一种舰载主/子惯导传递对准过程中的陀螺误差快速估计方法
CN101514899A (zh) 基于单轴旋转的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抑制方法
CN103542816B (zh) 基于时间延迟补偿的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CN102749079A (zh) 一种光纤捷联惯导双轴旋转调制方法及双轴旋转机构
CN103278163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的sins/dvl组合导航方法
CN103076026B (zh) 一种捷联惯导系统中确定多普勒计程仪测速误差的方法
CN102654406A (zh) 基于非线性预测滤波与求容积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动基座初始对准方法
CN103499347A (zh) 基于准静态模型的船体形变测量技术
CN105547289A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及导航信息融合方法
CN103148868A (zh) 匀速直航下基于多普勒计程仪地理系测速误差估计的组合对准方法
CN104061930B (zh) 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制导和多普勒计程仪的导航方法
CN104501809B (zh) 一种基于姿态耦合的捷联惯导/星敏感器组合导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Feng

Inventor after: Wu Lei

Inventor after: Li Qian

Inventor after: Wang Gen

Inventor after: Gao Wei

Inventor after: Xu Bo

Inventor after: Ben Yuey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n

Inventor after: Zhou Guangtao

Inventor after: Gao Hongtao

Inventor before: Sun Feng

Inventor before: Wu Lei

Inventor before: Lv Yu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Gen

Inventor before: Gao Wei

Inventor before: Xu Bo

Inventor before: Ben Yuey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n

Inventor before: Zhou Guangtao

Inventor before: Gao Hong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SUN FENG LV YUHONG WANG GEN GAO WEI XU BO BEN YUEYANG ZHANG XIN ZHOU GUANGTAO GAO HONGTAO WU LEI TO: SUN FENG LI QIAN WANG GEN GAO WEI XU BO BEN YUEYANG ZHANG XIN ZHOU GUANGTAO GAO HONGTAO WU LEI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