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41546A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546A
CN101641546A CN200780052077A CN200780052077A CN101641546A CN 101641546 A CN101641546 A CN 101641546A CN 200780052077 A CN200780052077 A CN 200780052077A CN 200780052077 A CN200780052077 A CN 200780052077A CN 101641546 A CN101641546 A CN 101641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base
peristome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2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41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7)和覆盖上述光源(17)的底座(14),上述底座(14)在上述光源(17)的正下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开口部(55)。由此,能够提供不会使装置变厚、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或抑制灯的收纳部件的蜂鸣音的产生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使用非发光型的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向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照射光,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有背光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6-66360公报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括灯和收纳灯的收纳部件的背光源组件。但是,在这样的包括灯和收纳灯的收纳部件的背光源组件中,在进行灯调光时,有时会产生由调光频率的2次谐波、3次谐波引起的蜂鸣音。
作为这样的蜂鸣音的产生原因,可考虑各种原因,例如可认为从灯向收纳部件的漏电流是其一个原因。即,由于来自灯的漏电流,使收纳部件摇动,该摇动可作为蜂鸣音被听到。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防止灯与收纳部件之间的漏电流而在与灯对应的收纳部件的对应部位形成有突出部或凹陷部的结构。但是,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不能充分降低蜂鸣音,另外,具备突出部或凹陷部的收纳部件存在由于该突出部或凹陷部的影响而导致厚度增大的问题。特别地,最近,在要求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背景下是显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不会使装置变厚、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或抑制灯的收纳部件的蜂鸣音的产生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用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品质优异且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和覆盖上述光源的底座,上述底座在上述光源的正下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开口部。
本发明人对蜂鸣音对策反复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光源正下方的一部分或全部使底座开口,蜂鸣音的产生大致消除。可认为这是由于使从光源向底座的漏电流大幅降低而产生的。即,可认为这是因为:通过设置开口部,光源与底座间的距离在开口部变为无限大,用以下所示的公式(1)表示的漏电流大致不会产生:
I=2ΠfεCV=2Πfε(S/d)V    ……公式(1)。
其中,式中,I表示漏电流量,C表示杂散电容,V表示光源与底座间的电位差,S表示底座面积,d表示电源与底座间的距离。
在此,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作为漏电流对策,也公开了在与灯(光源)对应的收纳部件(底座)的对应部位形成有突出部或凹陷部的结构,但作为蜂鸣音对策,即使设置有这样的突出部或凹陷部,也不能充分消除该蜂鸣音。据推测这是因为:即使利用突出部或凹陷部,使光源与底座的距离稍远,也达不到充分消除蜂鸣音。另外,据推测:在形成有突出部或凹陷部的结构中,在该突出部或凹陷部,可能产生底座的摇动,另一方面,在像本发明那样在光源正下方形成开口部的结构中,本来在光源正下方不存在底座,因此,不会在光源正下方产生底座的摇动,因此蜂鸣音大致消除。即,在本发明中,不是简单地形成开口部作为漏电流对策,而是以将作为本来产生蜂鸣音的部位的光源正下方的底座切除的状态形成开口部,由此,实现了蜂鸣音的消除。另外,特别地,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像专利文献1那样形成有突出部或凹陷部的情况下的底座的突出,因此,能够大大有助于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可以使得:上述光源构成为线状,上述开口部沿线状的上述光源形成。
通过这样沿线状光源形成开口部,能够有效地消除蜂鸣音。
上述开口部可以只在上述光源中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
形成开口部,有可能导致例如底座的强度降低等,但通过只在容易产生蜂鸣音的成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能够有效地防止蜂鸣音的产生,同时将形成开口部的不利情况(强度不足等)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可以使得:上述光源构成为线状,上述开口部只在线状的上述光源的两端部中为高电压的一侧的端部的正下方形成。
形成开口部,有可能导致例如底座的强度降低等,但通过只在容易产生蜂鸣音的成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更详细地说,只在线状光源的高电压侧端部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能够有效地防止蜂鸣音的产生,同时将形成开口部的不利情况(强度不足等)抑制到最小限度。此外,可以使得逆变电路与上述为高电压的一侧的端部连接。即,连接有作为产生光源点亮用的高频电压的电路的逆变电路的一侧成为高电压侧端部,因此,优选在连接有该逆变电路的一侧的端部使底座开口。
可以在上述底座上附设有覆盖上述开口部的遮光性树脂片。
在底座上形成开口部,有可能导致光源光从该开口部泄漏,从而使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进而包括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品质降低。于是,如果用遮光性树脂片覆盖开口部,则能够防止这样的漏光,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品质降低。
上述光源可以以脉冲宽度调制方式被驱动。
当以脉冲宽度调制方式驱动光源时,在底座会产生蜂鸣音。因此,在以该脉冲宽度调制方式驱动光源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带有开口部的底座,能够适当地防止该蜂鸣音。
可以使得上述开口部形成为宽度比上述光源的宽度宽。
通过在光源的正下方形成比光源的宽度更宽的开口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蜂鸣音的产生。
上述底座可以由金属制的金属板构成。
当由金属制的金属板构成底座时,容易产生来自光源的漏电流,从而容易产生蜂鸣音。因此,通过在该由金属制的金属板构成的底座上形成开口部,能够适当地防止该蜂鸣音。另外,特别地,当用金属制的金属板时,能够简便地制造具备开口部的底座,也能够有助于削减制造成本。
接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在向显示面板供给光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难以产生蜂鸣音,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品质。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例示液晶面板。这样的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的桌面画面等,特别适合用作大型画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会使装置变厚、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或抑制灯的收纳部件的蜂鸣音的产生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另外,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底座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将附设在底座上的片等分开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底座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图6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底座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在图1和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冷阴极管的驱动方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12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14背光源底座(底座)
17冷阴极管(光源)
55、56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同样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底座(背光源底座)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将附设在底座上的片等分开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底座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另外,图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图6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底座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另外,图8是表示在图1和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的冷阴极管的驱动方式的说明图。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矩形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它们由边框13等保持为一体。其中,液晶面板11形成为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被贴合、并且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的结构。在一个玻璃基板上设置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和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等,在另一个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对置电极、以规定排列配置有R、G、B等各着色部的彩色滤光片、和共用电极等。
接着,对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背光源装置12为所谓的正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在液晶面板11的面板面(显示面)的背面正下方沿着该面板面具备多个线状光源(在此使用冷阴极管(管状光源)17作为高压放电管)。
背光源装置12包括上面一侧开口的呈大致箱型的金属制的背光源底座(底座)14、以覆盖背光源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多个光学部件15(从图示下侧开始依次为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光学片)、用于将这些光学部件15保持在背光源底座14上的框架16、被收容在背光源底座14内的冷阴极管(光源)17、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的两端部的橡胶制(例如硅橡胶制)的保持件(holder)18、将冷阴极管17组和保持件18组一并覆盖的灯保持件(lamp holder)19、和用于将冷阴极管17安装并且保持在背光源底座14上的灯夹(lamp clip)20。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冷阴极管17的光学部件15一侧成为光射出侧。
冷阴极管17呈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管状,以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背光源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在背光源底座14内收容有多根(在图1中为16根)。另一方面,用于将冷阴极管17安装在背光源底座14上的灯夹20,作为夹子状的光源保持部件起作用,由合成树脂制成(例如由聚碳酸酯制成)。在背光源底座14上安装有多个灯夹20,使得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不同的2处或3处保持各冷阴极管17。
大致箱型的背光源底座14由金属制金属板构成,在该背光源底座14的内表面一侧(光源一侧),利用光反射片14a形成有光反射面。利用这样的包括光反射片14a的背光源底座14,能够使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向扩散板等光学部件15(以下也称为扩散板15等)一侧反射。光反射片14a能够由例如具备光反射性的树脂片等构成。
另一方面,在底座14上,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形成有开口部55。开口部55沿冷阴极管17的轴线方向形成为长条状,并沿该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形成为条纹状,且以将底座14的一部分切去的方式形成(参照图3)。在此,开口部55的宽度,如图5所示,形成为比冷阴极管17的线宽更宽,并形成为当俯视时与冷阴极管17重叠。具体地说,冷阴极管17的外径为3.4mm~4.0mm,开口部55的宽度为10mm~20mm左右。
此外,在图1中,开口部55形成在光反射片14a的内侧,因此用虚线表示。另外,开口部5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14的钣金加工时形成。
另外,在底座14的内表面一侧,如上所述形成有光反射片14a,在底座14的外表面一侧,如图2和图4所示形成有遮光片14b。遮光片14b以至少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55的方式配设,通过例如粘接或螺钉固定等附设在底座14上。作为遮光片14b,可以采用在将聚碳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成形为片状而得到的片材上涂敷遮光性涂料而得到的片材等。另外,因为从冷阴极管17有发热,所以更优选遮光片14b兼备耐热性。
另外,在底座14的与配设有冷阴极管17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与光射出面一侧相反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向冷阴极管17供给驱动电压的逆变器基板50。逆变器基板50包括产生用于点亮冷阴极管17的高频电压的逆变电路。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逆变电路与冷阴极管17的两端部中的一侧端部连接,进行使一侧为高电压的驱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阴极管17通过例如图8所示的脉冲宽度调制方式(PWM方式)进行驱动,即采用以规定的周期进行调光的方式。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能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在背光源装置12所具备的底座14中,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具备开口部55。由此,难以产生由该底座14摇动引起的蜂鸣音。
底座14的蜂鸣音据推测是由于该底座14摇动而产生的。这样的摇动可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作为其一个原因,可认为是来自冷阴极管17的漏电流。
底座14由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因此,在冷阴极管17与底座14之间形成电容器,通常(不形成开口部55时),有可能从冷阴极管17向底座14产生漏电流。能够推测这样的漏电流使力作用于底座14,使该底座14摇动,进而产生蜂鸣音。另外,特别是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漏电流周期性地产生,其结果,可认为对底座14作用周期性的力从而产生蜂鸣音。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在底座14上形成有开口部55。因此,极难产生上述那样的漏电流,其结果,可认为蜂鸣音的产生被防止或抑制。即,可认为这是因为:通过设置开口部55,冷阴极管17与底座14之间的距离在形成开口部55的位置变为无限大,用以下所示的公式(1)表示的漏电流大致不会产生:
I=2ΠfεCV=2Πfε(S/d)V    ……公式(1)。
其中,式中,I表示漏电流量,C表示杂散电容,V表示冷阴极管17与底座14间的电位差,S表示底座14的面积,d表示冷阴极管17与底座14间的距离。
另外,特别地,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55的结构中,因为本来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不存在底座14,所以不会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产生底座14的摇动,因此,可认为蜂鸣音大幅地消除。
另外,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开口部55防止或抑制漏电流的产生,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有助于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进而有助于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附设有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55的遮光片14b。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从开口部55漏光,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背光源装置12、进而液晶显示装置10的品质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除了下述情况以外,还能够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在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沿冷阴极管17的长边方向形成开口部55,但也可以例如只在冷阴极管17中成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图6是在冷阴极管17的端部中的高电压侧端部,在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形成有开口部5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图7是该情况下的底座14的平面图。
在底座14上形成开口部,有可能导致例如底座14的强度降低等。因此,通过如图6和图7所示,只在容易产生蜂鸣音的成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开口部56,能够有效地防止蜂鸣音产生,同时将形成开口部的不利情况(强度不足等)抑制到最小限度。此外,在成为高电压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包括逆变电路的逆变器基板50。即,连接有作为产生光源点亮用的高频电压的电路的逆变电路的一侧成为高电压侧端部,因此,优选在连接有该逆变电路的一侧的端部使底座14开口。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冷阴极管17的一侧端部成为高电压端部的例子,但是,在使冷阴极管17的两侧端部成为高电压端部的背光源装置12中,也能够采用上述的结构。即,在该情况下,能够形成为在该两侧端部的冷阴极管17的正下方具备开口部的底座14。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冷阴极管17作为光源的情况,但使用例如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的光源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也能够应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能够应用于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够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除了液晶以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使用背光源装置的其它显示装置。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源和覆盖所述光源的底座,
所述底座在所述光源的正下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构成为线状,
所述开口部沿线状的所述光源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只在所述光源中为高电压的部分的正下方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构成为线状,
所述开口部只在线状的所述光源的两端部中为高电压的一侧的端部的正下方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逆变电路与所述为高电压的一侧的端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上附设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遮光性树脂片。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以脉冲宽度调制方式被驱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光源的宽度宽。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由金属制的金属板构成。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CN200780052077A 2007-03-09 2007-11-21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6415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0370/2007 2007-03-09
JP2007060370 2007-03-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546A true CN101641546A (zh) 2010-02-03

Family

ID=3975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2077A Pending CN101641546A (zh) 2007-03-09 2007-11-21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10665A1 (zh)
CN (1) CN101641546A (zh)
WO (1) WO20081112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4605A (en) * 1993-06-02 1996-04-02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cut-away portions of the back frame for weight reduc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JP2887776B2 (ja) * 1993-06-02 1999-04-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151920A (ja) * 1993-11-29 1995-06-16 Kyocera Corp 照明装置
KR100774579B1 (ko) * 2002-10-25 2007-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4220980A (ja) * 2003-01-16 2004-08-05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200506459A (en) * 2003-08-06 2005-0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ntegrated backligh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965183B1 (ko) * 2003-12-30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평판표시장치
KR101075593B1 (ko) * 2004-08-27 2011-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7173812B2 (en) * 2004-10-11 2007-02-0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feedback circuit structure thereof
KR101073043B1 (ko) * 2004-11-16 2011-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4757577B2 (ja) * 2005-09-14 2011-08-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端末装置、光源ユニット及び光源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1232580B1 (ko) * 2005-12-20 2013-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20080025037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ED headlamp
KR101290284B1 (ko) * 2006-08-01 2013-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몰드,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1264A1 (ja) 2008-09-18
US20100110665A1 (en) 2010-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8274B2 (en) Light bar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JP200635152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46126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JP4469923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1657674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US20100073915A1 (en) Lamp case, and backlight devic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using it
US20060290833A1 (en) Top fram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03608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0030515A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2483536A (zh) 液晶显示模块
KR10093027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에지에서 암부를 제거한 백라이트유닛
KR101269293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119453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1657673A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JP2006171718A (ja) 光拡散部材、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WO2015046158A1 (ja) 表示装置
CN101646897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CN101646896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641546A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KR2008009994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336000A1 (en) Led light bar and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KR102053442B1 (ko) 광학 시트와 그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30001522A (ko) 커버버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680608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US7759853B2 (en) Backlight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