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3958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584A
CN101639584A CN200910160259A CN200910160259A CN101639584A CN 101639584 A CN101639584 A CN 101639584A CN 200910160259 A CN200910160259 A CN 200910160259A CN 200910160259 A CN200910160259 A CN 200910160259A CN 101639584 A CN101639584 A CN 101639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exemplary embodiment
light
rec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3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viewer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光学部件,光学部件布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其中,光学部件包括其表面上的多个凹进,并且其中,每个凹进由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形成。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该申请基于并且要求于2008年8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99877的优选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高品质图像的能力以及减小的厚度和重量,所以液晶显示装置广泛用于LCD电视和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器中的每个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作为光源的背光。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对玻璃基板,该对玻璃基板将液晶和布置在每个玻璃基板的外侧的各个偏光板夹入其间。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光透射穿过背光侧的偏光板。透射光在包括该对玻璃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内被光学调制。当光透射穿过显示屏这一侧(观察者侧)的偏光板时,取决于调制的透射光的量被发射到观察者侧。在这种根据来自背光侧的透射光来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中,当外部光进入到其显示表面侧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劣化。也就是说,因为外部光在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处反射,所以最终会被观察者从视觉上识别到。
将参照图11A至图11C描述由外部光造成的显示品质劣化。图11A至图11C是示意性表示外部光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具体来讲,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表面)的反射状态的图解。
参照图11A,针对偏光板的平坦表面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光的入射方向与其反射方向关于显示表面的法向方向相反。其入射角和反射角为相同的角度。因此,外部光的光源从由该角度限定的特定区域向着观察者强反射。结果,画面的品质显著劣化。
存在一种如图11B中所示的所谓防眩处理,作为用于防止这种外部光反射眩光的表面处理的实例。该防眩处理也被称作防眩(Anti-Glare)或非眩(Non-Glare)。
在防眩处理中,利用具有几微米的大颗粒直径的二氧化硅颗粒等涂覆偏光板的表面。并且因此偏光板的表面被制成粗糙状态。结果,可以沿着各种方向反射和散射入射光。因此,当观察者以特定角度观看时,反射眩光减少。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Hei-7(1995)-181306(下文中被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防眩处理。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微小起伏结构的防眩层,该微小起伏结构包含每100μm2具有5至20个点的凸起部分,使得当从防眩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相邻凹进部分的底部测量时,凸起部分中的每个的高度为0.5μm至2μm。
存在如图11C中所示的防反射处理作为表面处理的另一个实例。防反射处理也被称作防反射(Anti-Reflection)。
在防反射处理中,通过使用诸如气相沉积或涂覆的方法,层压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无机膜层或有机膜层,以在偏光板的表面上形成多层。并且,分别在上述层中的每个的界面适当地反射表面上的入射光。因此,反射光互相干扰,从而减少了反射光的总强度。
这种方法用于涂覆昂贵的光学透镜和柔性焦距透镜组。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Hei-4(1992)-338901(下文中被称作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用于CRT(阴极射线管)的滤光器,其中,表面膜设置在塑料基板上。形成该表面膜的方式为:由主要由二氧化硅构成的单层或多层制成的防反射膜的表面被由硅烷醇封端的有机聚硅氧烷构成的材料覆盖。
另外,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2004-045487和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2002-229017中分别公开了回射板和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抑制外部光的影响来提供高品质图像。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布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其中,光学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多个凹进,并且其中,所述凹进中的每个凹进由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形成。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的正视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的正视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图8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的正视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的正视图;
图10A至图10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图11A至图11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如背景技术所指出的,在显示装置用背光进行照明的情况下,外部光在偏光板的表面被反射。因此,存在其显示品质劣化的问题。
关于这种问题,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在偏光板表面上应用防眩处理和防反射处理的方法。
然而,在防眩处理中,因为外部光沿着各个方向扩散地反射从而降低了对比度,所以没有得到高品质图像。
具体地来讲,在防眩处理中,作为入射光的外部光采用散射方式以各个角度被反射。因此,当观察者观看时,从显示屏上的整个区域观察到反射光。由于该反射光,导致整个屏看上去微暗地发光。结果,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防反射处理中,因为反射眩光在屏上产生色彩,所以没有得到高品质图像。
具体地来讲,在防反射处理中,使用了光学干涉。因此,根据作为入射光的外部光的波长,通过干涉来减少反射光强度的效果不同。即,与目标波长的偏差越大,反射光的强度越强。具体地来讲,因为通常设计是通过集中在光谱光视效率(spectralluminous efficiency)高的绿色波长上来使得干涉效果最大化,所以紫色光和浅蓝色光往往被反射。当从倾斜的方向入射光时,有效膜厚度即每层的光路长度变长。因此,发生从正确相位干涉的偏离,使得反射光不能被取消。出于前述原因,在屏上出现彩色的反射眩光。
在进行防反射处理的情况下,制造成本高,并且在屏表面上易于出现不平坦的地方。
在防反射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精确地控制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不同的多层中的每一膜厚度来形成多层。因此,其制造成本高,并且难以均匀地控制屏。
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密集地配置这种具有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的结构,形成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表面轮廓。
将参照图1来描述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设置有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在显示表面侧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凹进。这些凹进中的每个通过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形成。
结果,外部光沿着外部光入射的相同方向被反射。即,通过控制反射光的方向,防止了外部光的反射眩光。具有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的上述结构可以具有各个面成直角的三角锥状凹进这样的结构,即所谓的立方镜或角隅棱镜(corner cube)。其它结构也是可用的,只要可以使凹进的每个中心是平坦的,而不是三角锥的凹点。可以将每个凹进的外边缘设计为具有诸如弯曲线形状和多边形形状。凹进的中心位置没有优选的,即,可以与通过凹进的外边缘所形成的形状的重心位置相同或不同。
参照图2,将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2中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反射方向与外部光的入射方向相同。这是因为:均由法线相互以90度相交的三个平面构成的这类凹进被密集地配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表面上。结果,当外部光被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反射时,反射光朝向沿着位于入射光的入射方向延伸的线上的光源发射。因此,反射光没有进入观察者的眼中,观察者的眼处于倾斜角度与入射方向不同的位置。即,当沿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的线路反向而行时,放置在该线路的延长线上的光源将一定是观察者眼睛本身。换言之,在显示装置的整个表面上反射的和观察者看到的就是观察者的眼睛。因此,没有出现诸如照明和日光这类劣化显示品质的反射眩光。
至于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存在一种如下技术:通过利用将光向着光源方向恰当地反射的角隅棱镜的特性,积极使用反射光。
相反,该示例性实施例的重点放在上述特性的相反方面。即,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角隅棱镜的特性是如下特性:当作为光源的观察者的眼睛暗时,将与光源对应的暗色向着位于光源方向上的观察者恰当地反射。
此外,因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没有使用光的干涉,因此没有依赖于光的波长。因此,可以抑制屏的染色(coloring)和异常颜色的出现。
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防止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下降。这是因为外部光被反射而没有被散射。
出于前述原因,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抑制外部光的影响来实现高品质图像。
此外,与防反射处理相比,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抑制显示屏的不平坦。另外,可以抑制所需的制造成本。这是因为不必通过精确地控制每一膜厚度而形成折射率不同的多层。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以上提及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是例如透射型液晶显示器。
将参照图3至图7描述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和图6是示意性表示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结构的正视图。图4和图7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各个光路的图解。
如图5中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5、背光单元6、信号处理基板7和壳体。背光单元6照明液晶显示面板。信号处理基板7驱动液晶显示面板5。壳体容纳并固定信号处理基板7。
背光单元6包括诸如CCFL(冷阴极荧光灯)和LED(发光二极管)这样的光源、光学部件和壳体。壳体容纳并固定光学部件。光学部件包括反射器、导光板、扩散片(diffusion sheet)和透镜片。
液晶显示面板5包括玻璃基板4a(TFT基板:薄膜晶体管基板)、玻璃基板4b(对向基板)、液晶以及诸如偏光板3这样的光学部件。诸如TFT这样的开关元件以矩阵形状形成在玻璃基板4a(TFT基板)上。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等形成在玻璃基板4b(对向基板)上。液晶夹在玻璃基板4a和玻璃基板4b之间。偏光板3包括偏光板3a和偏光板3b这两个偏光板。偏光板3a位于观察者可以直接看到的显示表面侧。偏光板3b位于背光侧在玻璃基板4和背光单元6之间。
在液晶显示器具有前述结构的情况下,从背光单元6的光源发射的光透射穿过背光单元6这一侧的偏光板3b。透射光在包括两个基板4的液晶显示面板内被光学调制。并且,经调制的光透射穿过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3a。此时,根据调制的透射光量向着观察者侧发射。
偏光板3通过使光如上所述地透射穿过它来完成它的初始功能。然而,即使选择折射率较小的材料作为偏光板3的表面膜,其折射率也与空气不同。因此,偏光板表面的反射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偏光板3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3a的表面轮廓上设置下面的特征。即,该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轮廓具有如图3中所示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设置有三角锥凹进的结构。凹进具有通过将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偏光板3a的表面上而得到的形状,通过下述方式产生该模具:通过切割立方体,使得沿不包括所述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切割共享该顶点的三个表面。当从偏光板3a的正交方向来看时,该凹进的边界线形成多个等边三角形。即,当从顶表面看时,一个单元是由三个平面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另外,布置该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方式为: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与相邻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叠。即,这些单元没有间隙地密集配置在整个表面上。
以上提及的单元的结构通常是称作立方镜或角隅棱镜的结构。角隅棱镜中的一个的平面A、B和C中的每个相互以直角相交。因此,在角隅棱镜中,公知的是,入射光和反射光恰当地共享入射和反射的相同方向。
该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轮廓可以直接形成为偏光板3a。可供选择地,可以用设置有以上提及的表面轮廓的树脂膜等贴附偏光板3a的表面。至于用于形成这种表面轮廓的方法,虽然可以列举诸如施压、滚花、注模成型、蚀刻、光刻和碾磨这样的各种方法,但是不限于这些方法。
凹进之间的间距也不受限制。然而,如图6中所示,期望的是,使凹进的布置间距不超过像素的布置间距的1/2。另外,还期望的是,沿着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为每个像素提供不少于2个的角隅棱镜。这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像素间距的干扰。
此外,至于像素排列在液晶显示器中成直线状的这类显示器,可以使像素排列方向的直线和凹进排列方向的直线之间形成不小于2度的倾斜角。这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显示中的波纹。
接着,将参照图7描述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操作。因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偏光板3a的表面具有三维形状,所以对操作的描述变得复杂。因此,为了简便起见,将参照二维图示描述其构思。
当光穿透偏光板3a时,光的发射角度由于在偏光板3a表面的折射而变化。然而其方向性差,这是因为从背光光源发射的光的方向具有各种角度。结果,偏光板3a呈现与通常的偏光板相同的显示视角特性。
接着,描述外部光的反射。最初进入向下平面的外部光的一部分透射到内部,而其另外部分被表面反射。该反射光在反射后进入作为另一平面的向上平面。该入射光被向上平面沿着向着向下平面的外部光入射方向的相同方向反射。此时,光被朝着向着向下平面的外部光入射方向的相反指向反射。该反射光的发射角度是与进入向下平面的外部光入射角度相同的角度。
以上提及的功能与最初进入向上平面的外部光类似。即,在被向上平面反射后,再次被向下平面反射。该反射光沿着与向着向上平面的外部光的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发射。
实际上,在三个平面中三维地执行以上提及的功能。即,在被每个平面的表面反射后,进入每个平面的光被另外两个平面依次反射。并且最后,光将被沿着与外部光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反射。
例如,光进入平面A,在被平面A反射后进入平面B或平面C,平面A是图3中所示的角隅棱镜的三个平面之中的任意一个平面。进入平面B或平面C的光被平面B或平面C反射并进入平面C或平面B。最后,进入平面C或平面B的光被平面C或平面B反射。平面C或平面B反射的光沿着与向着平面A的光的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发射。对于进入平面A的光的任何入射方向,这种关系都是有效的。
因此,如图4中所示,当沿进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的线路反向而行时,在偏光板3a的表面上反射的光的发射方向趋于与朝向偏光板3a的光的入射方向相同。因此,位于该线路延长线上的光源将一定是观察者眼睛本身。换言之,考虑到观察者,显示装置反射观察者眼睛。因此,可以抑制诸如照明和日光这类劣化显示品质的反射眩光。
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密集配置三角锥状凹进来形成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3a的表面轮廓,每个三角锥状凹进具有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结果,从背光光源发射的光可以基本上透射穿过偏光板。因为外部光被沿着与其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反射,所以观察者从视觉上识别不到外部光。因此,可以抑制外部光在显示表面上的反射眩光。此外,可以抑制屏的染色和异常颜色的出现。
与防眩处理不同的是,因为外部光被反射而没有被散射,所以图像的对比度没有下降。
出于前述原因,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抑制外部光的影响来实现高品质图像。
此外,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不需要形成通过精确控制每一膜厚度而得到的折射率不同的多层,这在防反射处理中是需要的。并且因此,与通过防反射处理得到的相比,可以减少显示屏的不平坦。此外,与采取防反射处理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所需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具有凹进的表面位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的最外部的表面上。因此,与在光学部件内部反射外部光的这类显示装置相比,可以在不对光学部件的折射率进行调节等的前提下,稳定地抑制外部光产生的影响。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8是示意性示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结构的正视图。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3a的表面设置有布置了三角锥凹进的结构。大不相同的是,如图8中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轮廓具有如下的这种结构:角隅棱镜中的每个的三个平面被布置成好像显现在表面上。一对角隅棱镜的边界由三个正方形平面组成,并且当从前方观看时呈现为正六边形。
也就是说,当从光学部件的法线方向观察时,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凹进的边界线呈现为多个正六边形。布置凹进的方式为:正六边形的每条边与相邻的正六边形的一条边重叠。
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每个凹进具有通过将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偏光板3a的表面上而呈现的构造,该模具具有共享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个平面。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一对角隅棱镜的边界可以减少至一半。因此,不能控制反射方向的每个平面的接合部分的面积可以减小至一半。结果,可以得到更高品质的图像。
当以上提及的角隅棱镜的边界线被当作微小平面时,平面处的反射将是与显示屏上没有进行表面处理的条件一样的通常反射。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上提及的边界线的角度排列在相同的平坦表面上。因此,趋于出现来自特定角度的光的反射眩光。然而,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边界线没有排列在相同的平坦表面上,而是它们分散在被布置成彼此形成直角的三个方向上的直线上。因此,来自特定角度的反射眩光量可以减少至大致1/3。结果,可以得到更高品质的图像。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9和图10A至图10C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9是示意性示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结构的正视图。图10A至图10C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光路的图解。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置将是角隅棱镜的开口的中心。大不相同的是,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图3中所示的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置从由凹进的边界线形成的图形的重心位置向着合适的方向移位。
具体地来讲,如图9中所示,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于比角隅棱镜的开口的重心位置低的位置,即比图3中所示的虚线表示的三角形开口的重心位置低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从偏光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三个平面彼此相交的位置即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凹进的中心从由凹进的边界线形成的图形的重心位置向着预定方向移位。
针对从比垂直于显示表面的方向高的位置观察的情况,描述具有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在图10A中所示的情况下,光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没有被角隅棱镜反射三次。也就是说,反射可能只发生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将看到位于与观察者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处的光源的光。
当实际观察计算机屏时,通常从上到下盯着屏看。因此,以上提及的现象将是劣化显示品质的因素。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B中所示,角隅棱镜的角度被设定成满足观察者通常使用的方向。结果,除了观察者的方向之外,没有从角隅棱镜的任何部分产生反射。
在以上提及的结构中,当从屏的垂直方向观察显示器时,光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没有被角隅棱镜反射三次,而是像图10A中的情况一样只反射了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将看到位于与观察者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处的光源的光。
然而,如图10C中所示,其方向将总是低于观察者的位置。因此,只要在观察者的下部不存在具有高亮度的光源时,实际上不会出现问题。造成使显示品质劣化的反射眩光的光源通常是照明或日光。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光源的位置比观察者高。因此,当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表面被设计成具有图10B中所示的结构时,这些光源没有在屏上反射。
虽然图9中所示的偏光板是通过移位图3中所示偏光板的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置得到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它可以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即,移位图8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偏光板的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置。
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角隅棱镜的凹进的中心位置在整个屏上不需要是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屏的上部,其角度可以被布置成具有接近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情况的角度,而在屏的下部,其角度可以被布置成具有像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的角度。在实际的使用条件下,这种布置使得布置角度最适于显示屏上的每个位置的角隅棱镜。因此,存在的优点是,扩展了防止造成显示品质劣化的光源的反射眩光的范围。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凹进具有通过将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的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光学部件的表面上而呈现的构造:通过切割立方体,使得沿不包括所述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切割共享该顶点的三个表面。
因此,凹进的边界线形成多个等边三角形,并且布置凹进的方式为: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被布置成与相邻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叠。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凹进具有通过将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光学部件的表面上而呈现的构造,该模具具有共享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个平面。
因此,凹进的边界线呈现为多个正六边形,并且凹进的布置方式为:正六边形的每条边与相邻正六边形的一条边重叠。
[第七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三个平面彼此相交的位置从由凹进的边界线形成图形的重心位置向着合适方向移位。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光学部件配置在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侧,并且凹进的布置间距被设定为不大于像素的布置间距的1/2。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光学部件配置在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侧,并且凹进的排列方向和像素的排列方向之间形成的倾斜角被设定成不小于2度。
[第十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光学装置是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并且光学部件是偏光板。
[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是透射型液晶显示器,并且光学部件是利用设置有凹进的树脂膜贴附的偏光板。
根据每个以上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每个凹进的形状是通过压立方体来形成的,但是其形状不限于此。即,可以通过压长方体来形成每个凹进的形状。
根据每个以上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对显示表面侧的偏光板的表面轮廓进行了描述,但是不限于此。即,本发明的表面轮廓可以应用于任何种类的光学部件,只要该光学部件具有由其反射造成的问题。
根据每个以上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已经以液晶显示器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任意的显示装置,只要该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具有由其反射造成的问题。
虽然已经结合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作为本发明所包含的主题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的主题旨在包括所有可以包含在下面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修改和等价。
另外,本发明者意图保留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所有等价,即使是审批过程中修改了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布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侧,
其中,所述光学部件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多个凹进,并且
其中,所述凹进中的每个凹进由相互以直角相交的三个平面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进中的每个凹进具有通过将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的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表面上而呈现的构造:通过切割立方体,使得沿不包括所述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切割共享该顶点的三个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进的边界线形成多个等边三角形,并且
其中,所述凹进被这样布置:使得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被布置成与相邻的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进中的每个凹进具有通过将具有共享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个平面的模具从其顶点侧压到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表面上而呈现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进的边界线呈现多个正六边形,并且
其中,所述凹进被这样布置:使得所述正六边形的每条边与相邻的正六边形的一条边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三个平面彼此相交的位置从由所述凹进的边界线形成的图形的重心位置向适当方向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部件被配置在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侧,并且
其中,所述凹进的布置间距被设定成不大于所述像素的布置间距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部件被配置在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侧,并且
其中,所述凹进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像素的排列方向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成不小于2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是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以及所述光学部件是偏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是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以及所述光学部件是用设置有所述凹进的树脂膜贴附的偏光板。
CN200910160259A 2008-08-01 2009-07-31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6395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9877 2008-08-01
JP2008199877A JP2010039068A (ja) 2008-08-01 2008-08-01 表示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584A true CN101639584A (zh) 2010-02-03

Family

ID=4134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259A Pending CN101639584A (zh) 2008-08-01 2009-07-3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90112A1 (zh)
JP (1) JP2010039068A (zh)
CN (1) CN10163958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5158B1 (fr) * 2013-04-26 2015-11-20 Thales Sa Systeme optique de mesure d'orientation et de position a source ponctuelle et coins de cube a face d'entree polychrome
USD756253S1 (en) * 2015-03-19 2016-05-17 Hubblevision Co., Ltd. Wide angle retroreflective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2104B1 (ko) * 1997-06-06 2007-12-24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형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광확산 반사판
JP3818857B2 (ja) * 2001-02-07 2006-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3847593B2 (ja) * 2001-02-20 2006-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ーナーキューブアレイなどの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反射型表示装置
US7699482B2 (en) * 2002-09-25 2010-04-20 Fujifilm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7320538B2 (en) * 2004-12-30 2008-01-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having a structured surface with concave pyramid-shaped structures
TWI295355B (en) * 2006-08-30 2008-04-01 Ind Tech Res Inst Optical diffus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diffusion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90112A1 (en) 2009-11-26
JP2010039068A (ja) 201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986B2 (en) Display device
US8558970B2 (en) Display unit
US20110255301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6665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646968B (zh) 显示模块
KR102118909B1 (ko) 광학 구조체 및 표시 장치
US949472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073207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quid crystal layer sealed between sealing member, first substrate, and second substrate
JP2007304436A (ja) 表示装置、偏光素子、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205414A (ja) 光学構造体、表示装置
US20100046204A1 (en) Surfac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0632688B (zh) 光扩散控制层叠体及反射型显示体
JP7161687B2 (ja) 光学構造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589583A (zh) 显示装置
JP4402111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639584A (zh) 显示装置
CN117492125A (zh)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US995237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10037923A1 (en) Light condensing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7340155B2 (ja) 光学構造体及び光学構造体付き表示装置
US830312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compound layer
JP5117018B2 (ja) 表示装置
JPH0743704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視野角拡大方法
TWI686305B (zh) 光學膜
JPH103928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