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34491B -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491B
CN101634491B CN2009101094062A CN200910109406A CN101634491B CN 101634491 B CN101634491 B CN 101634491B CN 2009101094062 A CN2009101094062 A CN 2009101094062A CN 200910109406 A CN200910109406 A CN 200910109406A CN 101634491 B CN101634491 B CN 101634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olar energy
thermal
ga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94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491A (zh
Inventor
李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94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4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吸热装置、燃油或气燃烧器、燃烧室、水热交换装置及储水容器、水集热循环通道、气集热循环通道以及控制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和气集热循环通道接入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切换开关。在大多数时间时,选择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从而可以直接对水进行加热,避免了热能的损失;而在霜冻季节时,切换开关切换到气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以空气为工质,从而避免了水工质因霜冻结冰损坏管道的影响,使得整个系统保持正常工作,避免形成休眠期的影响,本发明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能量、效率高、并不受霜冻期影响的优点。

Description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是一种既可利用太阳能的热能,又可利用燃烧器作为热源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交换装置,从使用场合分,一般分为家用热交换装置,如淋浴器,或为浴室用热交换装置,如工厂或浴室所使用的蒸汽锅炉。从所使用的热能源来分,一般分为太阳能热水装置或燃油、燃气或燃煤热水装置。目前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一般包括太阳能真空吸热管和与其相通的储水箱,太阳能将真空吸热管的水加热后,储存在储水箱内备用,这种太阳能热交换装置,由于其储水量有限,现大多用于家庭使用;而以燃油、燃气或燃煤为能源的热水装置,由于其造价贵、体积大,一般都只在用水量较大的场合,如工厂、浴室使用。
为了达到既能利用太阳能,又适合于用水量较大的场合使用的热交换装置,人们发明了太阳能与燃油、燃气联合使用的热交换装置,这种热交换装置一般包括太阳能集热板、热水交换器及燃油、燃气加热器,在所述热水交换器内分别有各自独立的与太阳能集热板和燃油、燃气加热器相接的加热管道。这种热水交换器其实质上还是两台独立的加热系统,故其结构比较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此,本发明人在2006年7月11日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16952.3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与燃油、气热能交替应用的水热交换装置。其采用了水热交换装置和燃烧室装在储水容器内,在燃烧室之上有一与其相通的隔水箱,燃烧器装在隔水箱内,水热交换装置串接在太阳能吸热装置和燃烧室之间的结构,这样,太阳能吸热装置与燃油、气燃烧器共用一个水热交换装置,并可交替使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进一步的,本发明人还在2007年12月25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200710300868.3号,对上述装置作了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对太阳能吸热装置的热气流进行余热回收,提高效率。
然而,上述两种结构的水热交换装置和系统还存在以下的缺点:1、太阳能无法直接加热水,需要使用热气流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低,而直接使用水作为换热工质时,在霜冻期则容易造成管道的爆裂等,而无法使用,使得系统进入休眠期,影响了系统的使用;2、储水容器的热水通过管道引出被使用后,是直接排放到排污管道,废热水的热能也随之被排出,热能被浪费掉,不环保、浪费资源;3、以空气集热的平板式太阳能吸热装置的热能利用率低,无法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的热能,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太阳能吸热装置直接对水进行加热、并能够避免霜冻影响的、高效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回收使用后的废热水的热能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吸热装置、燃油或气燃烧器、燃烧室、水热交换装置及储水容器;所述水热交换装置和所述燃烧室装在所述储水容器内,并且在所述燃烧室之上设有与其相通的隔水箱,所述燃烧器装在所述隔水箱内,所述水热交换装置串接在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和所述燃烧室之间,
该系统还包括水集热循环通道、气集热循环通道以及控制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和气集热循环通道接入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切换开关。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包括槽式聚热曲面、以及安装在所述槽式聚热曲面的焦线的集热管组件;所述集热管组件包括集热工质进口和集热工质出口;
所述切换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热工质进口处的进口选择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集热工质出口处的出口选择开关;
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包括分别在所述储水容器上部和下部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在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出水口之间的进水管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口选择开关和进水口之间的出水管道;
所述气集热循环通道包括供给经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加热的热气至所述水热交换装置的出气口、接入来自所述出气口经过所述水热交换装置换热排出的热气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进气口之间的进气管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口选择开关和出气口之间的出气管道;
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出口选择开关同时切换接入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或气集热循环通道至所述集热管组件。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自然循环进水管道和/或强制循环进水管道;所述自然循环进水管道上设有自然循环进水阀门;所述强制循环进水管道上设有强制循环进水阀门以及强制循环进水泵;
所述进水口包括开设在所述储水容器上部侧壁的自然循环进水口和/或开设在所述储水容器顶部的强制循环进水口;
所述出水管道包括与所述自然循环进水口连接的自然循环出水管道和/或与所述强制循环进水口连接的强制循环出水管道;所述自然循环出水管道上设有自然循环出水阀门,所述强制循环出水管道上设有强制循环出水阀门。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泵以及进气阀门;
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出气阀门、隔热器、以及太阳能余热排气管。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容器的进水段、吸收用水后废热的废热回收装置。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导热外壳、设置在所述导热外壳内的迷宫流道、以及与所述迷宫流道相接的自来水进水口和自来水出水口。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中,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为金属材料制造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包括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以及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步骤;
在所述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中: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通过切换开关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打开水集热循环通道;并且打开排烟气管阀门、开启排烟引风机,起动燃烧器工作,并将所述燃油或气燃烧器燃烧的废气过滤后排出;
在所述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步骤中: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工作时,同时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和水集热循环通道,此时开放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太阳能余热排气管;
当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工作时,关闭所述燃油或气燃烧器与所述水热交换装置的连通通道;通过切换开关选择气集热循环通道或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并关闭排烟气管阀门、太阳能余热排气管、排烟引风机和燃烧器。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中,在关闭所述气集热循环通道和水集热循环通道时,打开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备用排气管的备用阀门,开启备用排气管。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废热回收步骤:将废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储水容器的用水设备的排水位置处,通过导热外壳吸收废热水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导热外壳内的自来水,进行废热回收。
本发明提供水集热循环通道和气集热循环通道,可以通过切换开关来选择其一工作;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中,选择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从而可以直接对水进行加热,避免了热能的损失;而在霜冻季节时,切换开关切换到气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以空气为工质,从而避免了水工质因霜冻结冰损坏管道的影响,使得整个系统保持正常工作,避免形成休眠期对太阳能吸热运作的影响,本发明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能量、效率高、并不受霜冻期影响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废热回收装置来回收使用后的废热水的热能,充分的利用了热能,避免了废热的损失,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备用排气管道,来保证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安全,避免因为太阳能吸热装置关闭时继续受热爆裂,而通过备用排气管道和太阳能余热排气管对膨胀气体进行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能吸热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选用自然循环进水管工作的示意图;
图4:为选用强制循环进水管工作的示意图;
图5:为在霜冻天气时,使用太阳能吸热装置加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热水系统的一种水热交换装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现将图中所示图例作一个总的说明:
1、太阳能吸热装置;
11、槽式聚热曲面;12、集热管组件;13、太阳能三通
2、储水容器;
21、热水排水阀;22、自然循环进水口  23、强制循环进水口
24、出水口      25、水位线
3、水热交换装置;
31、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2、列管  33、连通水管道进口
35、预热水出口        54、太阳能进气管
4、燃油、气燃烧器;41、隔水箱;42、燃烧室  43、水管
44、过火管  45、回程管  46、热气道  47、集热箱  461、进口端
56、太阳能出口
71、排烟气管阀门  72、引风机  92、排污水箱
100、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    101、进气口  106、给水入口
107、给水出口
110、自然循环进水管道  111、自然循环进水阀门
120、强制循环进水管道
121、强制循环进水阀门  122、强制循环进水泵
130、自然循环出水管道  131、自然循环出水阀门
140、强制循环出水管道  141、强制循环出水阀门
150、进气管道  151、进气泵  152、进气阀门
160、出气管道  161、出气阀门  162、隔热器
14、太阳能余热排气管  15、太阳能余热排气阀门
170、废热回收装置  171、导热外壳  172、迷宫流道
173、自来水进水口  174、自来水出水口
180、备用排气管道  181、备用阀门
200A、200B、四通管件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太阳能吸热装置1、储水容器2、水热交换装置3、燃油或气燃烧器4、燃烧室、隔水箱41、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排污水箱92等。其中,水热交换装置3和燃烧室安装在储水容器2内,并且在燃烧室之上设置与其相通的隔水箱41,燃烧器安装在隔水箱41内,而水热交换装置3串接在太阳能吸热装置1和燃烧室之间。而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安装在水热交换装置3和太阳能吸热装置1之间。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安装在水热交换装置3的太阳能热气出口处,利用太阳能余热气给补给水加热;该等结构已经在中国专利200620016952.3号和200710300868.3号中已经充分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中,该系统还包括水集热循环通道、气集热循环通道以及控制两者接入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切换开关。通过在一年大多数时间里,选择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从而可以直接对水进行加热,避免了热能的损失;而在霜冻季节时,切换开关切换到气集热循环通道工作,以空气为工质,从而避免了水工质因霜冻结冰损坏管道的影响,使得整个系统保持正常工作,避免形成休眠期的影响,充分利用了太阳能的能量、达到高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太阳能吸热装置1采用槽式太阳能吸热装置1,包括槽式聚热曲面11、以及安装在槽式聚热曲面11的焦线位置处的集热管组件12。通过槽式聚热曲面11聚焦太阳光,对集热管组件12进行直接加热;而集热管组件12可以包括金属内管、在金属内管外围设置的玻璃外管,避免热能的散失并可防尘等;当然,也可以选择现有的其它集热管。该集热管组件12设有集热工质进口和集热工质出口,接入工作工质到集热管组件12内,由槽式聚热曲面11直接聚集太阳光进行直接对工质的加热,并输出。
可以理解的,太阳能吸热装置1可以包括多个,并联、串联或串联并联混合设置,其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能够吸集到太阳光热能上限温度限制的范围里,串联的太阳能吸热装置1单元组成单元组,每组串联数量越多,吸集到的太阳能量的工质温度越高;而并联的单元组的数量越多,其加热的工质的容量能力就越大。该太阳能吸热装置可以为其它的与管道系统配套适用的金属材料制造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例如铜流道或其他金属材料做成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该切换开关包括设置在集热工质进口处的进口选择开关、以及设置在集热工质出口处的出口选择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切换开关采用独立的阀门进行控制,例如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强制循环进水阀门121、进气阀门152作为进口选择开关;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强制循环出水阀门141、出气阀门161作为出口选择开关;也可以选择集中的阀门进行选择控制,只要可以切换水集热循环通道和气集热循环通道即可。自然循环进水管道110、强制循环进水管道120、进气管道151和备用排气管道180同时与四通管件200A连接,接入到集热工质进口;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1、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1、出气管道161同时与四通管件200B连接,接入到集热工质出口;通过四通管件200A、200B进行分路。
该水集热循环通道包括分别在储水容器2上部和下部设置的自然循环进水口22和出水口24、连接在进口选择开关和出水口24之间的进水管道、以及连接在出口选择开关和出水口24之间的出水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道包括自然循环进水管道110和强制循环进水管道120;可以理解的,两者可以择一或同时设置。该自然循环进水管道110上设有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强制循环进水管道120上设有强制循环进水阀门121以及强制循环进水泵122。当然,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和强制循环进水阀门121择一打开或关闭,也可以同时关闭,起到切换开关的作用。
对应的,储水容器2的进水口包括开设在储水容器2上部侧壁的自然循环进水口22和设置在储水容器2顶部的强制循环进水口23。而出水管道包括与自然循环进水口22连接的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和与强制循环进水口23连接的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0。该自然循环进水口22应该位于储水容器水位线25以下,保证自然循环中间不被空气隔断。当然,两者也可以择一设置。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上设有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0上设有强制循环出水阀门141。
进气管道150连接在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的出气口101和进口四通管件200A之间,当然,在省略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时,进气管道150直接连接到水热交换装置3的太阳能出口56上,接入水热交换装置3排出的太阳能余热气。在进气管道150上设置有进气泵151和进气阀门152,在需要时,接入空气至太阳能吸热装置1。
出气管道160连接在出口四通管件200B与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的太阳能进气管54之间,当然,在省略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时,出气管道160直接连接到水热交换装置3的太阳能进气管54上,输入加热后的空气至水热交换装置3,对储水容器2内的水进行加热。在出气管道160上设有出气阀门161、隔热器162,并且可以通过太阳能三通13连接有太阳能余热排气阀门15和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通过出气阀门161控制出气管道160的开闭;隔热器162起到热隔离作用,防止热能的反向传递。
可以理解的,四通管件200A、200B还可以用多个独立管件和接口来实现,而不限定于四通管件。
该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包括连通水管道进口33、预热水出口35、太阳能进气管54等。该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包括给水入口106、给水出口107、进气口101等。自来水的给水,首先自来水源的自来水经过废热回收装置170,通过给水入口106进入到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进行预热,通过给水出口107连接连通水管道进口33进入到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进行进一步的预热,预热后的水再通过与热水出口35进入到储水容器2中,水流方向如图1中的空心箭头所示。
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上还设有太阳能余热排气阀门15,用于开放和关闭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在紧急时候(如停水、停电并且太阳猛烈时),可以开放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上的太阳能余热排气阀门15,将太阳能吸热装置1内的高温气体排出,防止爆裂;同时,在利用水作为加热工质时,可以通过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将太阳能吸热装置1产生的水蒸气排出,防止气堵现象的产生。
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储水容器2的进水段的废热回收装置170,用于吸收使用后的废热水的废热,以提高效率。如图1所示,该废热回收装置170包括导热外壳171、设置在导热外壳171内的迷宫流道172、以及与迷宫流道172相接的自来水进水口173和自来水出水口174。该废热回收装置170可以设置在用水设备的热水排水阀21对应的位置,从而可以接触并吸收废热水的余热。例如,储水容器2的水用于淋浴时,该废热回收装置170可以设置在淋浴房的地板上,废热水直接淋到导热外壳171上,由导热外壳171将热能传递到迷宫流道172内腔中的自来水,从而可以避免废热的损失,并且对补进来的初温自来水进行预热,提高效率。而废热水通过污水管道等流出,进入到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处理。该导热外壳171可以为金属外壳或者其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做成的外壳。
进一步的,在太阳能集热装置上还设有与集热管组件12连通的备用排气管道180,在备用排气管道180上设有备用阀门181。该备用排气管道180可以用于排放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积水,也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打开,来保护太阳能吸热装置1。例如,在阳光猛烈有遇到停电停水时,太阳能吸热装置1内的空气受热,如果不紧急降温、降压,很容易导致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损坏,此时可以将备用阀门181打开,同时可以将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上的太阳能余热排气阀门15等打开,将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热空气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包括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以及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步骤,可以实现太阳能、油气的同步使用或交替使用。
在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中,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4;通过切换开关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打开水集热循环通道;并且打开排烟气管阀门71、开启排烟引风机72,开启燃烧器4工作,并将所述燃油或气燃烧器4燃烧的废气过滤后排出。水集热循环通道可以选择自然循环进水管110或强制循环进水管120工作。
如图6所示,在燃烧器4工作时,产生高温热气,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同时,在圆柱形罐体的外壁上有与燃烧室42内部相通的回程管45,燃烧室42内的热气进入到回程管45中,回程管45的作用是直接将燃烧室42内的热能交换到储水容器2内的水中,通过回程管45交换后,热气沿图中箭头方向经过火管44进入热交换管网的集热箱47,进一步与集热箱47内的水管43交换热能;然后经过热气道进口端461进入热气道46,与分布在热气道内的水管43进一步交换热能,水管43为两组数根平行布置的,其中一组水管43的直径大于另一组水管43的直径。最后,进入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内的列管32,与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内的预热水进一步交换热能后,开启排烟引风机72,废气从排烟管阀门71和排烟管排出。
如图3所示,是选用自然循环进水管工作的示意图,打开自然循环进水管的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同时关闭强制循环进水阀门121和强制循环进水泵122,并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的进气阀门152和进气泵151,并将备用阀门181关闭;打开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的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并关闭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0的强制循环出水阀门141和出气管道160的出气阀门161。图中箭头表示工质流动方向。
此时,燃油或气燃烧器4工作产生的烟气进入水热交换装置3,对储水容器2内的水进行加热,烟气通过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以及排烟管道排出。同时,储水容器2内的水从储水容器2下部的出水口24流出,经过自然循环进水管道110进入到包含槽式聚热曲面11和集热管组件12的太阳能吸热装置1,集热管组件12接受阳光正面照射的入射光热,又接受来自槽式聚热曲面11反射来的焦线型太阳光热,入射与反射的太阳光热透过集热管组件12外壳玻璃层,集聚在集热管组件12的焦线金属管上,由于金属传热效应,将太阳光热能传递入集热管组件12的管内腔中,与集热管组件12的管腔内的工质(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工质加热(当工质为水时,将冷水加热成热水;在工质为空气时,将冷空气加热成热空气)。加热后的水通过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与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再经在储水容器2上部的自然循环进水口22流入到储水容器2内。由于出水口24始终位于自然循环进水口22的下部,并且由太阳能吸热装置1进行加热,使得水始终保持一个压力,从而可以实现自然循环。
其中水工质的自然循环基本原理是:储水容器2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储水容器2底部的出水口24,从出水口24流出,输送到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经过自然循环进水管道110,流过四通管件200A,经四通管件200A分路到太阳能吸热装置1。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焦线集热管组件12直接接收太阳入射光热和槽式聚热曲面11的反射光热能。将进入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水加热成热水,在经四通管件200B分路,根据热力上升原理,热水往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流过,又经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和自然循环进水口22输送到储水容器2内,完成一个自然循环的终而复始的冷水到加热成热水的回路流程。可以理解的,储水容器2的水应该溢过自然循环进水口22的上端,以保证水在没有气堵和空气层隔断为基本条件,保证自然循环的运转。
如图4所示,是选用强制循环进水管120工作的示意图,打开强制循环进水管120的强制循环进水阀门121和开启强制循环进水泵122,同时关闭自然循环进水阀门111,并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的进气阀门152和进气泵151,并将备用阀门181关闭;打开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0的强制循环出水阀门141,并关闭自然循环出水管道130的自然循环出水阀门131和出气管道160的出气阀门161。图中箭头表示工质流动方向。
此时,燃油或气燃烧器4工作产生的烟气进入水热交换装置3,对储水容器2内的水进行同步加热,烟气通过烟气余热交换装置31以及排烟管道中经引风机72、排烟气管阀71排出。同时,储水容器2内的水从储水容器2下部的出水口24流出,由强制循环进水泵122驱动经过强制循环进水管道120进入到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集热管组件12,由太阳能吸热装置1吸热加热集热管组件12内的水,加热后的水通过强制循环出水管道140,经在储水容器2顶部的强制循环进水口23流入到储水容器2内。由强制循环泵的强制驱动,使得水流更加的稳定,接受太阳光面积更大、加热水容量更多,提高换热效率。
以上是采用水作为工质进行热传导,避免了热能的损失。并且可以在一年之中除了霜冻季节外的任何有太阳的时候使用。
在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的步骤中,在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工作时,同时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和水集热循环通道。此时开放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从而可以避免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过度受热。
当太阳能吸热装置1工作时,关闭燃油或气燃烧器4与水热交换装置3的连通通道。通过切换开关选择气集热循环通道或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并关闭排烟气管阀门71、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排烟引风机72和燃烧器。
如图5所示,是在霜冻天气时,使用太阳能吸热装置1加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示意图。关闭燃油或气燃烧器4与水热交换装置3的连通通道,关闭水集热循环通道;然后打开进气管道150的进气阀门152和进气泵151,并且打开出气管道160上的出气阀门161。图中箭头表示工质流动方向。
此时,空气被进气泵151驱动进入到太阳能吸热装置1,进行加热,太阳能吸热装置1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出气管道160由太阳能进气管54进入热气道46后,沿着图6中所示箭头的反方向进入燃烧室42,对储水容器2内的水进行加热;换热后的空气,再经太阳能出口56进入到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若设置);换热后的空气再次被进气泵151驱动进入太阳能吸热装置1,形成循环。这样,就可以在霜冻天气,依然可以使用太阳能吸热装置1进行加热,避免了系统进入休眠期,提高了系统对太阳能的使用效率。
当然,在太阳足够的时候,还可以停用燃油或气燃烧器4,使用水集热循环通道进行水加热,直接由太阳能吸热装置1来加热水,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其水循环如图3、4所示,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的,在阳光猛烈有遇到停电停水时,太阳能吸热装置1内的空气受热,如果不紧急降温、降压,很容易导致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损坏,此时可以将备用阀门181打开,开放备用排气管道180;同时可以将太阳能余热排气管14等打开,将太阳能吸热装置1的热空气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储水容器2的热水被使用(如用于淋浴)时,该废热回收装置170可以设置在淋浴房的地板上,人们淋浴时的废热水直接淋到导热外壳171上,由于金属传热效应,导热外壳171将热能传递到迷宫流道172内腔中的自来水。自来水源的水可以通过自来水进水口173进入到废热回收装置170的迷宫流道172内腔中,吸收导热外壳171收集的热能,对自来水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自来水出水口174排出,进入到太阳能余热吸收装置100的进水口,使经过淋浴时在废热回收装置170的首次预热的自来水,又得到太阳能预热吸收装置100的再次预热。从而避免余热与废热的损失,使自来水在进入储水容器2前温度得到提高,使本发明的热水系统实现了既保护环境又提高太阳能与油、气资源的热能利用率。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吸热装置、燃油或气燃烧器、燃烧室、水热交换装置及储水容器;所述水热交换装置和所述燃烧室装在所述储水容器内,并且在所述燃烧室之上设有与其相通的隔水箱,所述燃烧器装在所述隔水箱内,所述水热交换装置串接在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和所述燃烧室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水集热循环通道、气集热循环通道以及控制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和气集热循环通道接入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切换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包括槽式聚热曲面、以及安装在所述槽式聚热曲面的焦线的集热管组件;所述集热管组件包括集热工质进口和集热工质出口;
所述切换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热工质进口处的进口选择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集热工质出口处的出口选择开关;
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包括分别在所述储水容器上部和下部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在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出水口之间的进水管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口选择开关和进水口之间的出水管道;
所述气集热循环通道包括供给经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加热的热气至所述水热交换装置的出气口、接入来自所述出气口经过所述水热交换装置换热排出的热气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进气口之间的进气管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口选择开关和出气口之间的出气管道;
所述进口选择开关和出口选择开关同时切换接入所述水集热循环通道或气集热循环通道至所述集热管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自然循环进水管道和/或强制循环进水管道;所述自然循环进水管道上设有自然循环进水阀门;所述强制循环进水管道上设有强制循环进水阀门以及强制循环进水泵;
所述进水口包括开设在所述储水容器上部侧壁的自然循环进水口和/或开设在所述储水容器顶部的强制循环进水口;
所述出水管道包括与所述自然循环进水口连接的自然循环出水管道和/或与所述强制循环进水口连接的强制循环出水管道;所述自然循环出水管道上设有自然循环出水阀门,所述强制循环出水管道上设有强制循环出水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泵以及进气阀门;
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出气阀门、隔热器、以及太阳能余热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容器的进水段、吸收废热水热能的废热回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导热外壳、设置在所述导热外壳内的迷宫流道、以及与所述迷宫流道相接的自来水进水口和自来水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为金属材料制造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8.一种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以及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步骤;
在所述太阳能、油气同步应用步骤中: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通过切换开关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打开水集热循环通道;并且打开排烟气管阀门、开启排烟引风机,起动燃烧器工作,并将所述燃油或气燃烧器燃烧的废气过滤后排出;
在所述太阳能、油气交替应用步骤中:启动燃油或气燃烧器工作时,同时关闭气集热循环通道和水集热循环通道,此时开放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太阳能余热排气管;
当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工作时,关闭所述燃油或气燃烧器与水热交换装置的连通通道;通过切换开关选择气集热循环通道或水集热循环通道工作;并关闭排烟气管阀门、太阳能余热排气管、排烟引风机和燃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气集热循环通道和水集热循环通道时,打开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备用排气管的备用阀门,开启备用排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废热回收步骤:将废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储水容器的用水设备的排水位置处,通过废热回收装置的导热外壳吸收废热水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导热外壳内的自来水,进行废热回收。
CN2009101094062A 2009-08-14 2009-08-14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94062A CN101634491B (zh) 2009-08-14 2009-08-14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94062A CN101634491B (zh) 2009-08-14 2009-08-14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491A CN101634491A (zh) 2010-01-27
CN101634491B true CN101634491B (zh) 2011-04-13

Family

ID=41593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94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491B (zh) 2009-08-14 2009-08-14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4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006B (zh) * 2016-11-08 2019-06-28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热单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4972A (en) * 1994-04-12 1995-08-29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olar-gas combined cycl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US5899071A (en) * 1996-08-14 1999-05-04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Adaptive thermal controller for heat engines
CN2438979Y (zh) * 2000-06-03 2001-07-11 中山长青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动转换太阳能和燃气装置的热水器
EP1400764A1 (de) * 2002-09-19 2004-03-24 Franz Adolf Kröter Warmwasserbereitungsanlage
CN200952810Y (zh) * 2006-07-11 2007-09-26 李明强 太阳能与燃油、气热能交替应用的水热交换装置
CN101201224A (zh) * 2007-11-02 2008-06-18 李明强 太阳能与燃油、气热能交替应用的水热交换系统及方法
CN201289149Y (zh) * 2008-10-08 2009-08-12 广东万和新电气有限公司 带太阳能的供暖和热水两用型燃气壁挂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4972A (en) * 1994-04-12 1995-08-29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olar-gas combined cycl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US5899071A (en) * 1996-08-14 1999-05-04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Adaptive thermal controller for heat engines
CN2438979Y (zh) * 2000-06-03 2001-07-11 中山长青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动转换太阳能和燃气装置的热水器
EP1400764A1 (de) * 2002-09-19 2004-03-24 Franz Adolf Kröter Warmwasserbereitungsanlage
CN200952810Y (zh) * 2006-07-11 2007-09-26 李明强 太阳能与燃油、气热能交替应用的水热交换装置
CN101201224A (zh) * 2007-11-02 2008-06-18 李明强 太阳能与燃油、气热能交替应用的水热交换系统及方法
CN201289149Y (zh) * 2008-10-08 2009-08-12 广东万和新电气有限公司 带太阳能的供暖和热水两用型燃气壁挂炉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82823A 2001.03.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491A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1020A (zh) 顶水洗浴分体式太阳能制热水装置
CN104197396B (zh) 热电厂余热转季节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04864630A (zh) 一种采用太阳能集热的多温度梯度利用系统
CN201093601Y (zh) 风能、太阳能与沼气互补供热装置
CN203099961U (zh) 热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
CN101776306A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水、风集成空气源热泵即热式浴台热水器
CN207893830U (zh)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壁挂炉组合采暖热水系统
CN213810804U (zh) 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耦合的户用采暖系统
CN21239045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结合燃气的供热采暖系统
CN101634491B (zh) 太阳能、油气同步或交替及余热应用的热水系统和方法
CN201476304U (zh) 家用燃气热水器烟道集热节能装置
CN111911994A (zh) 太阳能集分换热系统
CN102603109A (zh) 节能型住宅的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CN201225708Y (zh) 顶水洗浴分体式太阳能制热水装置
CN213362646U (zh) 太阳能集分换热系统
CN102853564B (zh) 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
CN201059767Y (zh) 洗浴废水热回收制热、制冷系统
CN101852501A (zh)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增压管道排空节水装置
CN202769995U (zh) 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
CN100417873C (zh) 太阳热水器冬天输入余热水抗冻和使用热水的方法及装置
CN202470494U (zh) 一种高效快热定温太阳能热水器
CN201795620U (zh)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增压管道排空节水装置
CN103185400A (zh) 无补水箱弯斜导流管温度阶跃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7965835A (zh)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壁挂炉组合采暖热水系统
CN202195513U (zh) 炉灶内热量和火炕内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