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34337A -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 Google Patents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337A
CN101634337A CN200810134241A CN200810134241A CN101634337A CN 101634337 A CN101634337 A CN 101634337A CN 200810134241 A CN200810134241 A CN 200810134241A CN 200810134241 A CN200810134241 A CN 200810134241A CN 101634337 A CN101634337 A CN 101634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element
tinsel
element retaining
retaining chain
ch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4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337B (zh
Inventor
许明哲
陈丽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eftek Precision Co Ltd CPC
Original Assignee
Chieftek Precision Co Ltd CP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ftek Precision Co Ltd CPC filed Critical Chieftek Precision Co Ltd CPC
Priority to CN2008101342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4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4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3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滚动体保持链单元,一滚动体保持链提供成列滚动体平顺地运行于循环信道内,并在相邻的两滚动体之间相互保持固定的间隔不会相互碰撞。滚动体保持链由至少一片具可挠性的金属薄片以及多数间隔块组成,其中金属片有轴向排列孔洞,孔洞之间形成横条分隔两孔洞,间隔块结合于横条上;由于具可挠性的金属薄片强度远高于一般现有使用的塑料材质,可以承受更高的拉力而不会断裂,因此更能保证滚动体保持链的耐久性;另外金属片的厚度薄,金属片的两端部可重叠固定,不会产生干涉,并形成封闭式滚动体保持链。

Description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应用于线性运动机构中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一轴向延伸具弹性的滚动体保持链将轴向延伸成列的多个滚动体保持于其中,并于两相邻滚动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则滚动体保持链与滚动体可于线性运动机构如线性滑轨或滚珠螺杆等所提供的循环信道内顺畅地循环运行。
背景技术
现行线性运动机构中有运动件及一可轴向延伸的导引件;运动件与导引件各提供至少一列相互对应的轨道以形成一运行信道;运动件并对每一列相互对应的轨道提供一回流通道及两回转道,回转道连接回流通道及轨道的端面出入口,形成一循环信道,使得滚动体可以从轨道区经由回转道进入回流通道,从回流通道再经由回转道进入轨道区,因此滚动体可以在循环信道内循环运行;藉由滚动体的无限制地滚动,运动件得以在导引件上沿着轨道无限行程地运行。
为避免滚动体两两之间互相碰撞,运动件提供滚动体保持链的设计;有一列多数的间隔块位于滚动体之间并由一连接条串连而成,滚动体之间因此保持一定的距离循环运行,且运动件得以更平顺地运行。现行一般的设计,如日本专利JP 05-052217(Japanese unexaminedpatent publication)所揭露的滚珠链条是直接以树脂射出成型制成。但是当线性运动机构愈来愈小或愈来愈精密时,愈不容易射出成型,容易产生无法射饱的情况;另外由于树脂的抗拉强度小,不能保证在循环运行当中不会断裂,因而常常会造成因断裂突然运行不顺。
为克服上述的问题,如美国专利US6,142,671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的设计,其中保持块及连接条是由一具可挠性的金属带制成,由于金属的抗拉强度远高于树脂,一方面该具可挠性的金属带可以增加滚动体保持链的抗拉性,更不容易断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连接条的厚度但仍保持更高的抗拉性。在金属带厚度不小于0.1mm时,可以容易地以冲压弯折的方式完成尺寸更小设计的制造。假设金属材料的弹性模数为E,厚度为h的金属带,做弯曲半径为ρ的圆弧弯曲时,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为σR
σ R = E · h 2 · ρ
例如钢制金属带厚度h=0.03mm,E=210,000N/mm2,ρ=10mm,则σR=315N/mm2,由于金属材料的弹性模数远高于树脂,所以在同一弯曲半径下金属带的厚度将远小于树脂材料制造的滚动体连接条厚度,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以及保持其弯曲阻力。但是当金属带厚度小于0.06mm时,精密冲压成型以及弯折的制作愈来愈困难,因此不易在金属片加工成型包覆片,以作为间隔滚动体及保持滚动体于滚动体连接条内功用的保持块;若为使制作容易而增加金属片厚度,将增加金属片弯曲时的阻力,造成滚动体连接条两端在通过回转道时,造成弯曲不完全而回转不顺畅,并且在循环运行时,容易材料疲乏而断裂。
为克服上述的问题,如美国专利US7,329,047所揭露的滚动体连接带的设计由一呈皱折状的金属带制成,利用折状以增加可弯曲部份,以分摊所需弯曲的幅度,例如图34,图35,图36所示,其中金属带在90°度弯曲范围内有N个皱折,弯曲半径为ρ,皱折深度为T,为简化计算,假设皱折尖端为尖点,可得到皱折宽度2W,皱折长度L,其几何关系如下:
Figure S200810134241XD00022
H=V+T
Figure S200810134241XD00023
L = W 2 + H 2
Figure S200810134241XD00032
如图36所示,S代表为直线未弯曲时的金属带,S’代表在弯曲半径为ρ且弯曲角度为90°时的金属带,S与S’的角度相差90°/4N度,为简化计算,假设皱折长度L做等半径的圆弧弯曲,圆弧半径为r。因此金属带的厚度为h时,形成弯曲半径为r的圆弧弯曲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为σR
σ R = E · h 2 · ρ
一般设计上,循环信道所提供循环导引凹槽的宽度约为滚动体直径的0.1~0.2倍,而皱折深度小于凹槽的宽度,回转半径约为滚动体直径的1.5~3.0倍。
例如:滚动体直径φD=5mm,钢制金属片弹性模数E=210,000N/mm2,回转半径ρ=10mm,则可计算出在不同情形下作用在该呈皱折状的金属带上的最大应力为
T=0.8mm,h=0.0685mm,N=20,2W=0.8mm,σR=315N/mm2
T=1.0mm,h=0.823mm,N=20,2W=0.8mm,σR=314N/mm2
T=0.8mm,h=0.126mm,N=60,2W=0.4mm,σR=315N/mm2
由上述计算可得知,在相同的应力下,皱折数目N愈多或皱折深度T愈深愈能增加厚度;而依一般设计尺寸,如上例所示,在相同应力下具皱折的金属带厚度约可达到没有皱折的金属带的两到四倍左右,而可以解决没有皱折金属带的问题。但此设计将使得由金属带构成的轴向延伸连接条两侧面成为皱折状而不是平滑面,由于该呈皱折状的金属带将在线性运动机构的循环信道所提供的封闭式循环导引凹槽内运行,以导引滚动体保持链方向正确地在循环信道平稳顺畅地运行。每个皱折约垂直于该导引凹槽,因此每个皱折的端点会不利于该呈皱折状的金属带于导引凹槽内顺畅运行。且循环信道封闭式循环导引凹槽总是由两件以上的部件结合,因此当每个皱折端点经过结合处将造成不稳定的跳动,运行也因此无法平稳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具可挠性金属片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可以解决上述使用金属片设计所产生不易弯折冲压,及避免因皱折所产生的运行不顺畅,甚至可以如皱折设计方式增加滚动体连接条的拉伸强度。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由至少一具可挠性的金属片以及间隔块组成,其中至少一条具可挠性的金属片有轴向排列复数孔洞,且该复数孔洞,任两孔洞藉由相间隔的横条予以分隔,间隔块结合于其上;孔洞上下两侧各形成一连接条,所有横条连接于其上;轴向排列的成列滚动体被保持于孔洞内并被间隔块两两相隔,滚动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滚动体保持链的连接条在循环信道提供沿运行方向延伸的凹槽内运行,以导引滚动体保持链方向正确地在循环信道平稳顺畅地运行。滚动体保持链在轨道区及回流通道约成直线运行,而在回转道区则依回转的弧度弯曲,因此滚动体保持条循环运行时亦做反复弯曲伸直的动作,为使其反复应力不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薄片的厚度h而且h<ho,ho=2·Rp0.2·ρ/E,其中E:为金属片材料的弹性模数,Rp0.2:为金属片材料的0.2%塑性变形的降伏强度,ρ:为回转道导引凹槽最小回转半径。因此在回转道区回转时,皆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而可以达到反复弯曲的能力。
为达到预定的寿命或反复次数而不会因材料疲乏而断裂,可依据各种金属材料的特性而选择适当的数f,使得金属薄片的厚度h≤f·hm,hm=2·Rm·ρ/E,其中Rm:为金属片材料的断裂强度;例如金属片材料为钢制品时且反复次数要求为一百万次以上时,f=0.6~0.7。循环信道提供沿运行方向延伸的循环导引凹槽为封闭式,通常是由两个以上的部件结合而成,结合处会有因不对正而产生的不连续面,由于金属薄片形成的连接条两侧面没有皱折而保持为平滑面;因此在循环导引凹槽结合处不会产生阻碍造成运行不顺。
为结合间隔块与金属片孔洞之间的横条,横条上提供可防止沿横条轴向移动的凸出,凹入或于横条上制作小孔,以为间隔块嵌入之用。
间隔块相对应于滚动体的面呈包覆状,滚动体在左右呈包覆状的两间隔块之间被保持在滚动体保持链而不会自由掉落。该具可挠性的金属片其上有轴向排列孔洞且无勾状部份,可在更薄的厚度下以冲压,蚀刻方式制作。
间隔块的材料可为树脂,包括含油,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混合而成的树脂。
金属片与树脂间隔块的结合可以射出成型将间隔块射出于金属片上。另一种结合方式是以金属片为分割面将间隔块分为左右两间隔半块,左右两间隔半块有相对的定位销及孔以及容纳金属片横条的凹槽,因此左右两间隔半块结合在金属片横条的左右侧后形成一完整的间隔块。另一种结合方式是以金属片垂直面为分割面将间隔块分前后两间隔半块,前后两间隔半块有相对的定位销及孔以及容纳金属片横条的凹槽,因此前后两间隔半块结合在金属片的横条前后侧形成一完整的间隔块。两间隔半块的定位销可以凸出于两间隔半块,并在定位销的端面形成滚动体的包覆面,滚动体因此被定位销的端面包覆与间隔,定位销之间的空间因此成润滑油脂储存的空间,因而可以延长润滑效果。
当金属片因为需要的弯曲能力而减少厚度h造成滚动体保持链抗拉强度不足时,可以重叠两片以上的金属片在一起,再将树脂间隔块结合于其上,则可增加滚动体保持链的抗拉强度,而每片金属片的厚度h1,h2,...<ho,ho=2·Rp0.2·ρ/E,由于每一金属片可以单独弯曲,如此由多片金属片组成的滚动体保持链仍然可以保有由单一金属片组成的滚动体保持链的弯曲能力,但其抗拉强度将可随着重叠片数而倍数增加。
利用左右或前后两间隔半块结合方式时,左右或前后两间隔半块容纳金属片的凹槽可以略大于金属片横条,提供各片金属片在弯曲时所须作相对移动更多的空间,如此重叠的多金属片所构成的滚动体保持链弯曲时之间的阻力和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将可维持与单一金属片所构成的滚动体保持链相同。
为增加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块的强度,至少一金属片上轴向排列孔洞之间并连接于金属片连接条上的横条被分割为上下两半,上下两半横条透过间隔块连结在一起而形成一滚动体保持链。
为增加滚动体保持链金属片横条的刚性,金属片上轴向排列的各孔洞为略大于以金属片为分割面剖切各滚动体的截面形状。
为减少具高摩擦系数的金属片在循环导引凹槽内运行时的摩擦阻力,至少一片的金属片可以具较低摩擦系数的树脂包覆并与间隔块一起射出成型。
滚动体可为滚珠或滚柱。
由于金属片厚度远小于树脂制成的滚动体保持链,因此在设计上有空间可重叠金属片;在本发明的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单元中,其两端部的金属片互相重叠,并在两端部提供至少一间隔半块,一端的至少一间隔半块与另一端至少一间隔半块相互对应,并有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相互结合固定后形成完整的间隔块,以及封闭的滚动体保持链,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因此解决了两端开放造成运行不顺的问题。
本发明的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单元的另一种设计,是将至少一金属片与置放在至少一金属片的一侧之间隔半块结合成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半块有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至少一金属片与间隔半块可以射出成型方式结合,经由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的结合,两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接合成一完整的滚动体保持链,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将具包覆状的间隔块分成两半,如此可简化并解决具包覆状的间隔块射出成型时无法直接脱模的困难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具可挠性的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I-I剖面图;
图3为图1的II-II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揭露滚动体保持链的具可挠性的金属片部份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具可挠性的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于运动件内循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的金属片横条设计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块的第二种设计的透视图;
图8为图7的A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块的第三种设计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B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块第三种设计前间隔半块的透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间隔块第三种设计前间隔半块的上视图;
图13为图12的III-III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多片金属片设计的上视图;
图15为图14的C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多片金属片设计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多片金属片设计下,有较宽凹槽且结合于多片金属片上的左半间隔块的侧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多片金属片设计下,有较宽凹槽且结合于多片金属片上的前后间隔块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至少一片金属片另一种设计的上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保持链连接条有树脂包覆设计的侧视图;
图21为图20的VI-VI剖面图;
图22为图20的V-V剖面图;
图23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为滚柱的保持链设计的透视图;
图24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滚动体为滚柱的保持链设计的上视图;
图25为图24的VII-VII剖面图;
图26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多片金属片保持链端部连接设计的侧视图;
图27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多片金属片保持链端部连接设计的上视图;
图28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多片金属片保持链端部相互连接设计的上视图;
图29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多片金属片保持链端部相互连接设计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所揭露的半金属片保持链设计的侧视图;
图31为图30的VIII-VIII剖面图及相对应另一半金属片保持链的剖面图;
图32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两半金属片保持链设计互相对应结合示意图;
图33为图32的D放大图;
图34为皱折金属带在回转信道弯曲时示意图;
图35为皱折金属带在弯曲时各个皱折的几何关系图;
图36为皱折金属带在直线及弯曲时的几何关系图。
【图号说明】
滚动体保持链01金属片02,间隔块03,滚动体列05,运动件06,滚柱07,滚柱间隔块08,端部间隔半块09,10,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11,轴向排列孔洞21,横条22,连接条23,横条凸出24,横条凹入25,横条小孔26,左右两间隔半块31,32,左右两间隔半块的定位销33,左右两间隔半块的孔34,左右两间隔半块容纳金属片凹槽35,前后两间隔半块41,42,前后两间隔半块的定位销43,前后两间隔半块的孔44,前后两间隔半块容纳金属片凹槽45,前后两间隔半块的定位销端面46,循环信道61,循环信道导引凹槽62,轨道区64,回流通道63,回转道区65,多片金属片连接条200,多片金属片201,202,203...,多片金属片的横条210,至少一金属片220,至少一金属片230,上下两半横条221,222,至少一金属片连接条223,224,金属片相对应的孔231,树脂包覆层301,左右两间隔半块320,间隔半块340,定位孔341,定位销342,略大于多片金属片的凹槽350,450,前后两间隔半块410,4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滚动体保持链01设计由一具可挠性的金属片02以及复数间隔块03组成,其中该具可挠性的金属片02有轴向排列孔洞21。如图4所示,孔洞21之间形成一横条22分隔两孔洞21,间隔块03结合于该横条22上;孔洞21上下两侧各形成一连接条23,所有横条22连接于该连接条23上;一滚动体列,包括复数滚动体05,各滚动体05被保持于各孔洞21内并被间隔块03两两相隔;如图3所示,间隔块03相对应于滚动体05的面呈包覆状36,滚动体05在左右呈包覆状36的两间隔块03之间被保持在滚动体保持链01而不会自由掉落。如图5所示,滚动体保持链01及滚动体列05位于运动件06所提供的循环信道61内循环运行;循环信道61提供沿运行方向延伸的凹槽62,而滚动体保持链01的连接条23位于凹槽62内被导引。滚动体保持链01在轨道区64及回流通道63约成直线运行,而在回转道区65则依最小的回转的弧度ρ弯曲,因此滚动体保持链01循环运行时亦做反复弯曲伸直的运动,为使其反复应力不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片02的厚度h,如图2所示,而且h<ho,ho=2·Rp0.2·ρ/E,其中E:为金属片材料的弹性模数,R0.2p:为金属片材料0.2%塑性变形的降伏强度,ρ:为回转道最小回转半径。因此滚动体保持链01在回转道区65回转时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而可以达到反复弯曲的能力。
为达到预定的寿命或反复次数而不会因材料疲乏而断裂,可依据各种材料的特性而选择适当的系数f,使得金属片02的厚度h≤f·hm,hm=2·Rm·ρ/E,其中Rm:为金属片材料的断裂强度;例如金属片02材料为钢制品时且反复次数要求大于一百万次以上时,f=0.6~0.7。由于金属片02细长形连接条23两侧面没有皱折,故保持为平滑面。
如图6所示,横条22设计可以与间隔块03固定结合,横条22上提供可防止间隔块03沿横条22轴向移动的凸出24,凹入25或于横条22上制作小孔26;凸出24,凹入25或小孔26最好位在横条22两端,以减少横条22中间的厚度,并可降低两滚动体05间的距离。
金属片02可以冲压,蚀刻或雷射切割方式制作;如图1所示,金属片02与间隔块的结合可以射出成型将间隔块射出于金属片02上。如图7,图8所示,第二种结合方式是以金属片02为分割面将间隔块03分左右两间隔半块31,32,左右两间隔半块31,32有相对的定位销33及孔34以及容纳金属片上横条22的凹槽35。因此透过相对的定位销33及孔34可将左右两间隔半块31,32结合在金属片的横条22上形成一完整的间隔块03。如图9,图10所示,第三种结合方式是以金属片02的垂直面为分割面将间隔块03分前后两间隔半块41,42。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前后两间隔半块41,42有相对的定位销43及孔44以及容纳金属片02的凹槽45。因此透过相对的定位销43及孔44可将前后两间隔半块41,42结合在金属片的横条22上形成一完整的间隔块;如图10所示,定位销43可凸出于前后两间隔半块41,42,并在定位销43的端面46形成滚动体05的包覆面,滚动体因此被两相邻间隔块的定位销的端面46包覆与间隔,定位销43之间的空间因此成润滑油脂储存的空间,因而可以保持对滚动体05的直接润滑效果。
如图15所示,至少一具可挠性的金属片200是由多片金属片201,202,203...重叠组成,再将树脂间隔块03结合于其上,以增加滚动体保持链01的抗拉强度,而多片金属片200的每片厚度h1,h2,h3...<ho,其中ho的定义如前述。如图16所示,由于每一金属片201,202,203...可以单独弯曲,如此由多片金属片200组成的滚动体连接条仍然可以保有由单一金属片02组成的滚动体连接条的弯曲能力,但其抗拉强度将可随重叠金属片的数量呈倍数增加。
如图8,图10所示的结合左右或前后两间隔半块31,32或41,42的结合方式,如图17,图18所示,左右或前后两间隔半块,320和410,420上的容纳多片金属片200的凹槽350,450可以略大于多片金属片的横条220,以提供各片金属片201,202,203,...在弯曲时所须作相对移动更多的空间。
如图19所示,为增加间隔块03的强度,至少一片金属片200上轴向排列孔洞21之间的横条220被分割为上下两半横条221,222且各自连接在连接条223,224上,间隔块03上下端与上下两半横条221,222的端点连结以形成一完整的滚动体保持链。
如图20,图21,图22所示,为减少至少一片的金属片连接条23,204,223在循环导引凹槽62内运行时的摩擦阻力,至少一片的金属片连接条23,204,223外有具较低摩擦系数的树脂包覆层301并与间隔块03一起射出成型。
如图23,图24,图25所示,滚动体可为滚柱07,结合在横条22上且相对于相邻滚柱07具有包覆面81的滚柱间隔块08可以分隔滚柱07而达到滚柱不会相互碰撞及保持于滚动体保持链01内不会自由掉落。
如图26,图27所示,在具可挠性的金属片02的一端部提供的两个间隔半块09,与另一端部提供的两个间隔半块10相互对应,相互对应的间隔半块09,10上有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如图28,图29所示,间隔半块09,10相互结合固定后形成两完整的间隔块,因此金属片02的其上有孔洞21的两端部27,28互相重叠固定,因而形成封闭的滚动体保持链01。重叠两端部27,28的长度可随着相对应的间隔半块09,10的数目来作增减。
如图30,图31,图32,图33所示,本发明的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01的另一种设计是将至少一金属片230与间隔半块340结合成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11,间隔半块340有相对应的定位销342及定位孔341,由于定位销342直径大于至少一金属片11相对应的孔231直径,因此至少一金属片230与间隔半块340可以射出成型方式结合。经由相对应的定位销342及定位孔341的结合,两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11结合成一完整的滚动体保持链01,两半金属片230亦可紧密结合在一起。

Claims (16)

1、一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包括至少一具可挠性的金属片以及复数间隔块,且该金属片设有轴向排列的复数孔洞,且该复数孔洞,任两孔洞藉由相间隔的横条予以分隔,该间隔块结合于该横条上,藉以提供整列滚动体的各个滚动体保持于各孔洞内,并于循环信道内相互保持固定的间隔不会相互碰撞地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具可挠性的金属片的厚度h
h < 2 &CenterDot; &rho; &CenterDot; R p 0.2 E
E为金属的弹性模数,ρ为滚动体保持链在循环信道运行时最小的弯曲半径,Rp0.2为金属0.2%塑性变形的降伏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孔洞的横条上有阻止间隔块滑动作用的凸出部,凹入部或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间隔块为树脂材料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间隔块直接在金属片上射出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间隔块由左右两间隔半块透过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孔组成并结合于金属片的横条上,且左右两间隔半块上有容纳金属片横条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间隔块由前后两间隔半块透过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孔组成并结合于该金属片的横条上,且前后两间隔半块上有容纳该金属片横条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前后两间隔半块的定位销可以凸出于该两间隔半块,并在定位销的端面形成滚动体的包覆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金属片的孔洞可经由冲压,蚀刻或雷射切割方式制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金属片重叠组成每片金属片厚度h1,h2,h3,依此类推;
h 1 , h 2 , h 3 , . . . < 2 &CenterDot; &rho; &CenterDot; R p 0.2 E
E为金属的弹性模数,ρ为滚动体保持链在循环信道运行时最小的弯曲半径,Rp0.2为金属0.2%塑性变形的降伏强度。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容纳金属片的凹槽可以略大于该金属片横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金属片横条分割为上下两半横条且由间隔块连接上下两半横条。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金属片连接条由与间隔块一起射出成型的树脂包覆层包覆。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提供整列滚动体于循环信道内运行,其中滚动体为滚珠或滚柱。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该滚动体保持链在两端部提供至少一间隔半块,经由至少一对两间隔半块的结合固定成完整的间隔块,而将金属片两端以重叠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封闭式滚动体保持链。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其中滚动体保持链单元是由左右两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接合而成,其中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由至少一金属片与相同一侧的复数间隔半块以射出成型方式结合而成,间隔半块上有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经由相对应的定位销及定位孔的结合,位于左右两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的间隔半块结合成完整间隔块,并且将左右两半金属片滚动体保持链接合成完整的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CN200810134241XA 2008-07-23 2008-07-23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4241XA CN101634337B (zh) 2008-07-23 2008-07-23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4241XA CN101634337B (zh) 2008-07-23 2008-07-23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337A true CN101634337A (zh) 2010-01-27
CN101634337B CN101634337B (zh) 2011-05-25

Family

ID=4159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424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337B (zh) 2008-07-23 2008-07-23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43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862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柱保持链、滚柱保持链制作方法及线性运动机构
CN103671550A (zh) * 2012-09-03 2014-03-26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链结构
CN116044900A (zh) * 2022-11-28 2023-05-02 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滚珠保持部件的滚动直线导轨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862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柱保持链、滚柱保持链制作方法及线性运动机构
CN103388624B (zh) * 2012-05-11 2015-10-21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柱保持链、滚柱保持链制作方法及线性运动机构
CN103671550A (zh) * 2012-09-03 2014-03-26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链结构
CN103671550B (zh) * 2012-09-03 2016-02-10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链结构
CN116044900A (zh) * 2022-11-28 2023-05-02 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滚珠保持部件的滚动直线导轨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337B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3246B2 (ja) 運動案内装置
US8408796B1 (en) Rolling element retainer belt and linear motion guide apparatus
CN101634337A (zh)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TWI700441B (zh) 滾動引導裝置
JP2009299890A (ja) 転動体保持チェーンユニット
JPH0324318A (ja) 有限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KR102086982B1 (ko) 복열 구름 이동체 수용 밴드 및 운동 안내 장치
CN201043568Y (zh) 滚动部件保持器的结构
WO2013136929A1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
CN103047282B (zh) 可作扭转运行的滚珠保持链及其组成的线性运动机构
US20120134608A1 (en) Rolling element retainer chain
KR102093086B1 (ko) 볼 수용 밴드 및 운동 안내 장치
TW201243182A (en) Rolling element retainer chain which can be distorted when traveling, and a linear guide apparatus
JP4340547B2 (ja) ローラチェーンを組み込んだ案内ユニット
JP2008121861A (ja) 玉収容部材及び直動案内装置
CN113853334B (zh) 驱动链条系统
JP5908250B2 (ja) 回転運行可能なローリング体保持チェーン及びそれが構成するリニア運動機構
US7896549B2 (en) Parallel spacer for a linear guideway
JP2008298194A (ja) 保持ピース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JP2008121862A (ja) 直動案内装置
JP4231013B2 (ja) 転がり素子保持チェーン付き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ー
JP4501862B2 (ja) 転動体収容ベルト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US20080193063A1 (en) Linear motion guide device having ball retaining structure
JP2011094764A (ja) 転動体連結帯及びこの転動体連結帯を備える運動案内装置
JP4600340B2 (ja) 転動体収容ベルト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