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尤其是关于一种可有效防止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破坏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小、耗电低和辐射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显示器、液晶电视、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和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和一相邻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显示区包括多条驱动线。该驱动线用来传输该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所需的驱动电压,其通常包括扫描驱动线和数据驱动线。该非显示区包括多条短路棒(Shorting Bars)。该短路棒分别电连接相应的驱动线。该短路棒与外部线路电连接,用来接收测试电压,并配合外部仪器测试该驱动线的短路和开路状况。
在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和组装过程中,不论是各种机器设备移动、人体接触或液晶显示面板本身都可能会因为累积静电电荷而引发静电放电的现象。由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线路和元件非常精细,若有静电放电的现象产生,容易导致该液晶显示面板报废的后果。为解决静电放电现象导致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良率过低的问题,业界提出一种静电防护措施,即该扫描驱动线和该数据驱动线的末端制作成尖锐状,并于非显示区制作一第一金属带和一第二金属带。该第一金属带和第二金属带接地。该第一金属带包括一与该扫描驱动线相互平行的第一主体部和多条垂直连接该第一主体部的短边。该第一金属带的短边未连接该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制作成尖锐状,且其与该数据驱动线的末端一一相对设置。同样,该第二金属带包括一与该数据驱动线相互平行的第二主体部和多条垂直连接该第二主体部的短边。该第二金属带的短边未连接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制作成尖锐状,且其与该扫描驱动线的末端一一相对设置。
当外部静电电荷侵入该液晶显示面板时,因短路棒与外部线路电连接部分暴露在外而提供了外部静电电荷进入该驱动线的路径,该扫描驱动线的末端和该数据驱动线的末端会累积部分静电电荷。通过尖端放电效应,该扫描驱动线的末端和该数据驱动线的末端的静电电荷传输到该第一金属带和该第二金属带,从而通过该第一金属带和第二金属带的接地而释放。
然而,该静电防护措施仅释放部分累积该扫描驱动线与该数据驱动线的末端的静电电荷,仍有部分静电电荷进入该显示区内部区域,且累积在该显示区内部区域,如该扫描驱动线与该数据驱动线的相交处。且,通常该扫描驱动线与该数据驱动线的相交处为静电放电损坏概率较大处,如此发生静电放电导致该扫描驱动线与该数据驱动线短路或断开的不良后果。所以采用上述静电防护措施的液晶显示面板未能较全面地释放静电电荷,即其并未有效防止静电放电破坏该液晶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液晶显示面板未能较全面地释放静电电荷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较全面地释放静电电荷的液晶显示面板。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显示区和一相邻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显示区包括多条驱动线,该多条驱动线界定像素区域。该非显示区包括多条短路棒和多条空置线,该短路棒用来接收测试信号并传输到该驱动线,每一该空置线一端与一短路棒电连接,且至少有二连接至不同短路棒的空置线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用于尖端放电以释放静电电荷。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显示区和一相邻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显示区包括多条驱动线。该非显示区包括多条短路棒和多条空置线,该短路棒连接至该驱动线,每一该空置线一端与一短路棒电连接,且至少二空置线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用于尖端放电以释放静电电荷。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该空置线传输外部侵入的静电电荷并使得该静电电荷累积在该空置线的另一端,从而该静电电荷未能侵入该显示区。且,通过至少二该空置线另一端相对设置,该静电电荷于该显示区外的该空置线的相对设置处放电,从而能较全面地释放静电电荷,有效防止静电放电破坏该液晶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II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II区域放大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一显示区11和一相邻该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3。
该显示区11包括多条扫描驱动线(未标示)、多条数据驱动线(未标示)和多个薄膜晶体管(未标示)。该多条扫描驱动线相互平行排列,该数据驱动线分别与该扫描驱动线相互垂直排列,其中该扫描驱动线与该数据驱动线相交所围成的最小区域定义一像素区域(未标示)。该薄膜晶体管分别位于每一像素区域。该扫描驱动线传输扫描电压至该薄膜晶体管以控制其开启或关闭。该数据驱动线传输显示所需的数据电压到该薄膜晶体管,以实现该薄膜晶体管所在像素区域的画面显示。
该非显示区13包括多条连接线130、一第一短路棒131、一第二短路棒132、一第三短路棒133、一第四短路棒134、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空置线(Dummy Line)135、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空置线136、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三空置线137、多条相互平行的第四空置线138和多个半导体图案139。该第一、第二短路棒131、132平行相邻设置。该第二短路棒132设置在该第一短路棒131与该显示区11之间。该第三、第四短路棒133、134也平行相邻设置,且与该第一、第二短路棒131、132相垂直。该第四短路棒134设置在该第三短路棒133与该显示区11之间。该第一短路棒131和第二短路棒132通过该连接线130电连接对应的数据驱动线,该第三短路棒133和第四短路棒134通过该连接线130电连接对应的扫描驱动线。
该第一空置线135与该第二空置线136间隔且交替排列,每二相邻第一空置线135间夹有一第二空置线136,每二相邻第二空置线136间夹有一第一空置线135。该第一空置线135一端与该第一短路棒131电连接,另一端呈尖锐状。该第二空置线136一端与该第二短路棒132电连接,另一端呈尖锐状。该第一空置线135和第二空置线136的呈尖锐状的一端,分别定义为尖端,其用来累积静电电荷。每一第一空置线135的尖端与一第二空置线136的尖端相对设置,且半导体图案139设置在每一第一空置线135的尖端与相对的第二空置线136的尖端之间。第一空置线135与对应的第二空置线136通过半导体图案139连接。
同理,该第三空置线137与该第四空置线138间隔且交替排列,每二相邻第三空置线137间夹有一第四空置线138,每二相邻第四空置线138间夹有一第三空置线137。该第三空置线137一端与该第三短路棒133电连接,另一端呈尖锐状。该第四空置线138一端与该第四短路棒134电连接,另一端呈尖锐状。该第三空置线137和第四空置线138的呈尖锐状的一端,也分别定义为尖端,其用来累积静电电荷。每一第三空置线137的尖端与一第四空置线138的尖端相对设置,且半导体图案139设置在每一第三空置线137的尖端与相对的第四空置线138的尖端之间。第三空置线137与对应的第四空置线138通过半导体图案139连接。
通过该连接线130,该第一短路棒131与该第1,3......2i-1(i≥1)条数据驱动线电连接,该第二短路棒132与该第2,4......2i条数据驱动线电连接。同样,该第三短路棒133与该1,3......2j-1(j≥1)条扫描驱动线电连接,该第四短路棒134与该第2,4......2j条扫描驱动线电连接。测试时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短路棒131、132、133、134分别与外部电路(图未示)相连接,接收测试信号,并将该测试信号传输到该数据驱动线和该扫描驱动线,以测试该数据驱动线和该扫描驱动线的短路和开路状况。
当外部静电电荷侵入该液晶显示面板1时,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短路棒131、132、133、134上的静电电荷被传输且累积在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置线135、136、137、138的尖端。通过尖端放电效应,该静电电荷在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置线135、136、137、138的尖端放电,且导致该半导体图案139的崩溃(Breakdown)放电,使静电电荷得以耗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液晶显示面板1通过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置线135、136、137、138传输外部侵入的静电电荷并使得该静电电荷累积在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置线135、136、137、138的另一端,从而该静电电荷未能侵入该显示区11。且,通过尖端放电效应,该静电电荷在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置线135、136、137、138的尖端放电,并导致该半导体图案139的崩溃放电,从而能较全面地释放静电电荷,使得静电放电在该显示区11外发生,有效防止静电放电破坏该液晶显示面板1。
请参阅图3,其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2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短路棒231、232、233、234相邻的一端偕呈尖锐状,定义为尖端,且非显示区23进一步包括一半导体图案239。该第一短路棒231的尖端与该第三短路棒233的尖端相邻设置,该第二短路棒232的尖端与该第四短路棒234的尖端相邻设置。且该半导体图案239设置在该第一、第二短路棒231、232与该第三、第四短路棒233、234的尖端之间。通过尖端放电效应,造成该半导体图案239的崩溃放电,使得静电电荷更完全耗散。
请参阅图4,其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3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非显示区33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导线341和一第二导线342。该第一导线341与第一短路棒331和第二短路棒332相互平行,且设置在该第一短路棒331远离该第二短路棒332的一侧,其连接至外部线路(图未示),用来接收公共电压。该第二导线342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导线341,与该第一导线341界定一矩形区域(未标示)。第一空置线335电连接该第一短路棒331的一端、第二空置线336电连接该第二短路棒332的一端均落在该矩形区域。该第二导线342与该第一导线341平行的部分(未标示)与每一该第一空置线335和第二空置线336绝缘相交,通过相交处易发生静电放电原理,进一步释放静电电荷,从而有效地消除静电电荷对该液晶显示面板3的危害。
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具有其它多种变更设计,如:在每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空置线的尖端与该第三空置线的尖端相对设置,或第一空置线的尖端与该第四空置线的尖端相对设置。另外,该第二空置线的尖端与该第三空置线的尖端相对设置,或该第二空置线的尖端与该第四空置线的尖端相对设置。而且,尖端相对设置处通过一半导体图案实现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