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1839B -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21839B CN101621839B CN200810127856XA CN200810127856A CN101621839B CN 101621839 B CN101621839 B CN 101621839B CN 200810127856X A CN200810127856X A CN 200810127856XA CN 200810127856 A CN200810127856 A CN 200810127856A CN 101621839 B CN101621839 B CN 1016218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ed number
- soft switch
- session initiation
- context index
- initiation protoc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包括:当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呼叫时,根据主叫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分析后当被叫方向为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则本地软交换在选路接口中进行出域路由选择,并对选择后的出域路由根据主叫用户号码区号配置对应的路由上下文索引;本地软交换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对发送来的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其预分析获得被叫号码分析子,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本发明克服现有跨域模式多区号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既不影响计费、来电显示等其他功能,又可以保证呼叫的正常接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跨域的软交换之间主要是通过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协议通信,跨域的软交换组网模型应用是比较普遍的。有长途局间跨域,汇接局间跨域,端局汇接局间跨域,同时也有一些软交换间是容灾关系。SS(Soft Switch,软交换)间互为容灾时是典型的一个跨域应用,如图1所示为容灾时的组网图,下面以互为容灾的软交换间的跨域呼叫模型为例加以说明。
图1中AG代表普通用户接入节点,TG代表接入SS的网关节点,LS代表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端局。
在如图1所示的容灾环境下,每个接入SS的接入设备归属关系有两种:归SS1或归SS2,SS1、SS2均为多区号的软交换。如果某节点归属SS1,即代表SS1上配置该节点为本地软交换管理,该节点最初注册并运行在SS1上,当SS1异常发生容灾时,才会注册到SS2上。不过要在SS2上配置该节点为容灾软交换,容灾软交换表示该节点是SS2上容灾节点,初始运行在SS1上,未发生容灾的情况下不属SS2管理。
当软交换管理多个区域时(多区号环境),SS下用户主叫和被叫所属的区号不同时,现有的跨域呼叫存在如下缺陷:
1、跨域的两个软交换之间,缺省只有一条出域路由;这里只有一条出域路由,会导致不同区的用户都有可能走这一条路由(即该出域节点)出去。到SS2就没法分清是哪个区来的呼叫了,也就不知道用哪个区的被叫分析子进行分析被叫,也就不能够正确找到被叫用户。
2、当跨域的两个SS之间存在呼叫信令交互时,即存在一个呼叫需要跨域路由到另一个SS时,在被叫SS上需要区分主叫来源,即根据主叫号码前的区号来确定选择哪个被叫号码分析子,以便进行正确的被叫号码分析,最终找到被叫;另外需要获得主叫区号,以便对计费号码中的主叫号码进行规范化,话单中也需要记录主叫区号。为了达到该目的,需要在入域节点属性上配置主叫号码分析子,然后通过主叫号码分析来获得主叫区号和被叫号码分析子。这样数据配置工作量大,影响呼叫的效率(每个跨域来的呼叫都要进行主叫号码分析),并且影响计费等其他功能。
如图1所示的处理流程,例如,SS1下用户A(号码为025 88880000)呼叫SS2下的用户G(号码为025 88890000),在SS1侧使用A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025区)分析。分析路由结果为出域呼叫,这时需要在出域路由(出域路由代表该呼叫方向是跨域的,这里是出域到SS2方向去的一次呼叫)上增加主叫号码区号规范化来增加区号025出域到SS2。即出域时的号码格式为:
主叫号码:02588880000
被叫号码:88890000
在SS2侧入域时,需要根据主叫号码前的区号,进行主叫号码分析来选择025区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选择了正确的被叫分析子才能够通过分析找到正确的被叫用户),并且获得并保存主叫A用户的区号025。在SS2呼向AG3设备时还需要将主叫A用户号码前区号025去掉,因为同区号呼叫,来电显示主叫号码前是不带区号的。即主被叫号码格式:
主叫号码:88880000
被叫号码:88890000
否则,被叫用户回呼可能失败。因为大部分运营商数据配置是不允许本地固话间呼叫被叫号码前加拨区号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处理方式既增加主叫号码分析过程,又需要进行多次号码变化,配置复杂很容易出错;并且同区号间用户呼叫,出域呼叫时还需要规范主叫号码加区号。而且分析区号要增加大量的区号配置,并且对于主叫号码分析是很占资源的,一次呼叫中号码分析占用的CPU资源在1/3左右,耗CPU资源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克服现有跨域模式多区号环境下存在的上述问题,既不影响计费、来电显示等其他功能,又可以保证呼叫的正常接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呼叫时,根据主叫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分析后当被叫方向为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则所述本地软交换在选路接口中进行出域路由选择,并对选择后的出域路由根据主叫用户号码区号配置对应的路由上下文索引;
所述本地软交换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对发送来的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其预分析获得被叫号码分析子,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软交换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发送给与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
所述本地软交换的呼叫控制模块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协议模块和呼叫控制模块间接口消息发给会话启动协议模块,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再将其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其中,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再将其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
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将所述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为会话启动协议信令的一部分,并通过会话启动协议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其中,所述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为会话启动协议信令的一部分,进一步为:将所述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到会话启动协议信令头中扩展的路由上下文索引值字段中。
其中,所述通过会话启动协议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通过会话启动协议的邀请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其中,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对发送来的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其预分析获得被叫号码分析子,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进一步为:
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通过其入域节点对发送来的带有路由上下文索引的会话启动协议信令进行预分析,获得新的被叫号码分析子,并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
其中,所述当被叫方向为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进一步为:所述当被叫号码分析的结果为IP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区号跨域环境下存在的接续被叫、来电显示、话单等问题,免去了出域时必须进行主叫号码前加区号的规范化操作,同时也免去了在入域侧对主叫号码进行主叫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软交换跨域模式下的组网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在软交换跨域模式下,通过增加路由上下文索引,并通过SIP协议层透传的方法来实现号码分析子信息的传达,进而达到多区号环境下呼叫能够正常接续的目的。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路由上下文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包括:
对于跨域的SS间呼叫,在出域路由配置中,配置路由上下文(ROUTE-CONTEXT)索引(这里是一个索引值,该值是可以配置的约定值),该索引对应一个主叫区号的入域号码分析子,当呼叫方向为出域到其它域SS时,通过SIP信令将该索引值透传到其它域SS;
在如图1所示的SS之间的SS2的入域节点上,根据ROUTE-CONTEXT索引,进行号码预分析以获得新的被叫号码分析子,通过被叫号码分析子再进行被叫号码分析,以达到正确路由接续的目的。这里的预分析是原有的软交换功能,并且普通呼叫都会调用,具体说就是根据号码的一些特性来进行预处理得到所期望的结果,这里的预分析属于现有技术内容,具体不在详细描述。
其中,每一个IP出本地SS的跨域呼叫都会带上主叫区号对应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不同的区号携带不同的路由上下文索引。如:
区号号码分析子路由上下文索引
021区-----21-------Route_Context_21
025区-----25-------Route_Context_25
021区的用户号码分析为IP出本地SS时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为Route_Context_21,在SS1上的SS2 Node(出域节点)需要携带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为Route_Context_21。
025区的用户号码分析为IP出本地SS时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为Route_Context_25。在SS1上的SS2 Node(出域节点)需要携带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为Route_Context_25。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操作流程图,以SS1上的用户发起呼叫为例,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主叫025区用户发起呼叫,用025区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25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分析后如果被叫号码分析的结果为IP(地址)出本地SS1到SS2呼叫,则在选路接口中进行路由选择配置第一路由为SS2节点,选择了路由1,并获得路由上下文索引为Route_Context_25。
步骤202,SS1的呼叫控制模块将上述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Veinu(Veinu是在内部模块间的接口消息的总称,主要用于协议模块和业务呼叫控制模块间的信息交互,在软交换里,可以叫协议模块和呼叫控制模块间接口消息)消息发给SIP协议模块(即如果SS2在线,则SS1会将路由上下文索引Route_Context_25值带到SIP协议模块),SIP协议模块将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为信令的一部分(通过在SIP信令头中扩展增加一个X-ZTEAG(X-ZTEAG是在SIP协议消息头中定义的,独有的专门定义一个字段用来携带路由上下文索引值的,这里可以叫路由上下文索引值)字段,并通过SIP协议的Invite(邀请)消息发给对端相应的SS2上。
步骤203,如果SS2接到上述的SS1发来的SIP协议信令,那么在SS2的入域节点上只需要利用已有的预分析功能,在预分析中根据ROUTE-CONTEXT索引,进行号码预分析,获得新的被叫号码分析子(相对现有技术中的被叫分析子,现在新技术中获得的是全新的号码分析子,原来是没有这样的功能的),如通过Route_Context_25可获得被叫号码分析子25,然后用25分析子再进行被叫号码分析等后续流程。
从该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区号跨域环境下存在的接续被叫、来电显示、话单等问题,免去了出域时必须进行主叫号码前加区号的规范化操作,同时也免去了在入域侧对主叫号码进行主叫分析。本发明并没有通过增加跨域的两个软交换之间的多条路由,而是在入域侧,即实施例中SS2侧通过路由上下文索引来区分主叫来源是哪个区的,以便决定采用哪个区的被叫分析子。
对于本发明来说解决多区号环境下跨域呼叫的主叫计费号码问题,现有的技术是通过主叫号码分析来解决计费号码问题,但是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主叫号码分析等配制复杂,并且影响性能。所以本发明中当主叫区号可以正确得到,因此能够正确规范主叫计费号码,并且话单中可以正确体现主叫区号。
同时,对于本发明来说,要解决多区号跨域引起的弊端,需要进行大量数据配置(包括主叫分析,号码变化),这些都很影响呼叫的性能。本发明用路由上下文索引解决,这里的路由上下文索引信息还是利用原来已有的选路接口,本发明并且没有多余和其他模块进行交互,因此引入该新功能对性能几乎没任何影响,路由上下文索引即可以解决区号跨域引起的弊端,也不需要上述大量数据配置,因此对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来说,路由上下文方案更有效率,更简单。
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如软交换间的容灾关系跨域。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呼叫时,根据主叫用户的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分析后当被叫方向为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则所述本地软交换在选路接口中进行出域路由选择,并对选择后的出域路由根据主叫用户号码区号配置对应的路由上下文索引;
所述本地软交换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对发送来的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其预分析获得新的被叫号码分析子,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软交换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发送给与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
所述本地软交换的呼叫控制模块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协议模块和呼叫控制模块间接口消息发给会话启动协议模块,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再将其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再将其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
所述会话启动协议模块将所述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为会话启动协议信令的一部分,并通过会话启动协议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为会话启动协议信令的一部分,进一步为:将所述路由上下文索引组装到会话启动协议信令头中扩展的路由上下文索引值字段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会话启动协议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进一步为:通过会话启动协议的邀请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对发送来的路由上下文索引通过其预分析获得被叫号码分析子,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进一步为:
所述被叫用户号码所在的软交换通过其入域节点对发送来的带有路由上下文索引的会话启动协议信令进行预分析,获得新的被叫号码分析子,并根据该被叫号码分析子进行被叫号码分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被叫方向为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进一步为:所述当被叫号码分析的结果为IP从本地软交换出域到其他软交换的呼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7856XA CN101621839B (zh) | 2008-07-04 | 2008-07-04 |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7856XA CN101621839B (zh) | 2008-07-04 | 2008-07-04 |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1839A CN101621839A (zh) | 2010-01-06 |
CN101621839B true CN101621839B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1514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27856XA Active CN101621839B (zh) | 2008-07-04 | 2008-07-04 |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218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31807B (zh) * | 2016-07-20 | 2019-08-20 |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 呼叫中心的智能外呼系统 |
CN113923303B (zh) * | 2020-07-10 | 2024-06-2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平台号码传递方法、主叫侧处理装置和被叫侧处理装置 |
-
2008
- 2008-07-04 CN CN200810127856XA patent/CN10162183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1839A (zh) | 2010-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3562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ing between disparate networks | |
CN101582904B (zh) | 一种数据中心多线接入流量对称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060280165A1 (en) | Intelligent negotiator node | |
KR20000033525A (ko) | 지능망을 이용한 콜센터로의 개인정보 제공방법 | |
CN101771769B (zh) |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00052952A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all control using a computer connected to a network | |
CN104969516B (zh) | Ott网络中的呼叫终止端 | |
US798340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esence status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ypes | |
US2008017522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calling name identifiers for a phone number | |
US853800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access via multiple partner carriers for international calls | |
CN103269334B (zh) |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17709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agging customer specific signalling packets | |
CN101621839B (zh) |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 |
US880470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hared services | |
US873094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calling name identifiers | |
CN100367737C (zh) |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 |
CN101365157A (zh) |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6331399B (zh) | 网络电话voip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967742B (zh) | 一种市域铁路调度通信方法、系统及集群 | |
CN101166111B (zh) | 一种接入网关的业务保护方法 | |
US20060098628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ing gateways | |
US894236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cal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5100520A (zh) |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及其装置 | |
US882445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metadata exchange during call setup | |
CN1558685B (zh) | 一种基于程控交换机的跨局实现广域商务群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