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5168A -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5168A CN101615168A CN200910055859A CN200910055859A CN101615168A CN 101615168 A CN101615168 A CN 101615168A CN 200910055859 A CN200910055859 A CN 200910055859A CN 200910055859 A CN200910055859 A CN 200910055859A CN 101615168 A CN101615168 A CN 101615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mputer
- portable terminal
- module
-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读取移动终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电脑;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在电脑存储模块(11)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电脑和移动终端构成一个优化协作的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工具,这两种的工具的优化协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7年1月10日公开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电脑资源的方法及系统,其公开号为CN1893356A,申请日为2005年7月1日,申请号为200510012081.8。该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互联网相连接的移动终端和带有资源服务器和转码单元的电脑,该访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连接至安装在一电脑上的资源服务器,浏览所述资源服务器开放的资源,并向所述资源服务器报告其能力及信息;所述资源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能力集信息对选定的资源进行转码,转为合适移动终端处理和展现的格式,并向移动终端传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和/或展现转码后的资源内容。该实用新型使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通过无线网络访问计算机上的各种内容资源,经过转码后在移动终端上下载、显示或播放。
该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方法及系统,可在移动终端上访问电脑的数据及资源。但是,移动终端为了满足其便于携带的要求,对体积、重量都有限制。这样,一方面移动终端的基带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速度远不如电脑,当数据量较大时,容易造成移动终端死机或者其他故障;另一方面,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键盘等的尺寸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输入信息,观看视频资料,玩游戏等操作时,都不能满足用户的易用性要求。
如果有一种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可实现利用电脑来处理或者显示移动终端中的数据,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且给移动终端功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电脑及用于在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终端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电脑包括: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均与所述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射频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所述射频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均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脑主板上的第一蓝牙模块(6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第二蓝牙模块(62);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读取移动终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电脑;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在电脑存储模块(11)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电脑和移动终端构成一个优化协作的系统,电脑和移动终端之间可随时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电脑和移动终端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资源共享,极大的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使用者还可利用电脑的显示屏观看移动终端中的视频信息,利用电脑的音响设备听移动终端中的音乐,可大大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性能和运行速度,给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带来了方便。利用蓝牙模块无线通信协议进行传输,无需在移动终端和电脑间连接电缆,方便用户使用且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为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发明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电脑及用于在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终端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移动终端,是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具有数据处理或通讯功能的终端设备。如手机(Mobile phone),小灵通,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所述电脑,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桌上型电脑。
如图1所示,所述电脑包括: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CPU),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均与所述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CPU)相连接;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移动终端CPU),射频模块(图中未示出),移动终端存储模块(图中未示出),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所述射频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均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
所述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CPU)包括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第一CPU)和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第二CPU),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均与所述电脑存储模块11相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专用于处理移动终端数据;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用于处理除所述移动终端数据外的其他数据。所述移动终端数据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到电脑的数据,包括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图像数据,还包括电话号码信息列表数据,短信列表数据。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设置有第一GPIO接口31和第二GPIO接口3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设置有第三GPIO接口13。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脑主板上的第一蓝牙模块6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第二蓝牙模块62;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和第二蓝牙模块62,可在所述电脑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CPU)处理数据的性能和速度均大大高于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所述数据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发送给所述电脑,经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处理后,可再回传给所述移动终端,这样可大大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移动终端运行速度,给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带来了方便。利用蓝牙模块无线通信协议进行传输,无需在移动终端和电脑间连接电缆,方便用户使用且节省了空间。
如图1所示,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键盘、鼠标等设备。这样,使用者还可以利用电脑的键盘或者鼠标来进行数据输入或者操作。例如在发短消息的时候,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来输入文字信息,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将该文字信息保存在所述电脑存储模块11中,再由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从该电脑存储模块11中读取该文字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再通过所述射频模块将该信息发出。
同样,本发明的使用者,可通过在该电脑上进行操作,实现电话号码簿的查询和更改,利用电脑显示屏9显示移动终端中的图片,播放移动终端中的音频、视频文件等功能。
如图2、图4所示,还包括音频解码芯片12,该音频解码芯片12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用于对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输出音频信号,控制所述声音模块工作。
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21,该第一切换模块21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一数据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相连接的第二数据接口122及与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相连接的第三数据接口123;该第一切换模块2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GPIO接口31相连接的第一控制端1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之间未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其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数据接口122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一数据接口121和第三数据接口123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音频数据被发送给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当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之间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其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三数据接口123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一数据接口121和第二数据接口122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音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传送给所述电脑。
如图3、图5所示,还包括视频解码芯片14,该视频解码芯片14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及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用于对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向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输出图像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工作。
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22,该第二切换模块22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四数据接口224,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相连接的第五数据接口225及与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相连接的第五数据接口226;该第二切换模块2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GPIO接口32相连接的第二控制端2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之间未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所述另一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五数据接口225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四数据接口224和第五数据接口226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视频数据被发送给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当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之间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所述另一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五数据接口226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四数据接口224和第五数据接口225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及第二蓝牙模块62传送给所述电脑。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脑主板上的第一USB控制模块7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第二USB控制模块;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第二USB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和第二USB控制模块,可在所述电脑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CPU)处理数据的性能和速度均大大高于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所述数据通过所述USB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电脑,经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处理后,可再回传给所述移动终端,这样可大大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移动终端运行速度,给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带来了方便。
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三切换模块23,该第三切换模块23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七数据接口327,与所述第二USB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八数据接口328及与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相连接的第九数据接口329;该第三切换模块2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GPIO接口31相连接的第三控制端3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之间未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其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八数据接口328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七数据接口327和第九数据接口329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音频数据被发送给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当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之间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其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九数据接口329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七数据接口327和第八数据接口328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音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传送给所述电脑。
如图5所示,还包括第四切换模块24,该第四切换模块24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十数据接口4210,与所述第二USB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十数据接口42儿及与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相连接的第十二数据接口4212;该第四切换模块24还包括与所述第二GPIO接口32相连接的第四控制端4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之间未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所述另一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十数据接口4211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十数据接口4210和第十二数据接口4212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视频数据被发送给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当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之间实现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所述另一GPIO接口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十二数据接口4212为闭合状态且所述第十数据接口4210和第十数据接口4211为导通状态,这样所述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USB控制模块71及第二USB控制模块传送给所述电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模块可将视频数据及音频数据发送给电脑,通过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所述视频数据及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出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后,分别发送给所述电脑声音模块10及电脑显示模块,这样就可以实现利用所述电脑来播放所述移动终端上的音频或视频文件。
如图1所示,所述电脑显示模块包括界面控制单元8和显示屏9,所述界面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及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界面控制单元8的输出端与显示屏9相连接。在所述显示屏9的界面上,包括电脑界面和移动终端界面,所述移动终端界面专用于显示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而产生的图像。所述界面控制单元8用于将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和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发送的图像信号进行区分并控制所述显示屏9在所述移动终端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发送的图像信号,并在所述电脑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发送的图像信号。所述电脑节界面和所述移动终端界面所占用的显示屏的比例,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调节。尤其是当用户播放来自移动终端中的视频文件或者进行游戏操作时,可将所述移动终端界面调节到最大程度,以满足用户的易用性需求。
进一步,所述电脑存储模块11包括用于存储电脑数据的存储单元和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数据的存储单元。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脑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建立数据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电脑,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将上述数据保存在所述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数据的存储单元。
如图1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电脑声音模块10相连接的第五切换模块25,该第五切换模块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的第十三数据接口5213,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的第十四数据接口5214;该第五切换模块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三GPIO接口13相连接的第五控制端510。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通过所述第三GPIO接口13拉高或者拉低电平,来控制所述第五切换模块25的状态。所述第五切换模块25可处于所述第十三数据接口5213和所述第十四数据接口5214单独导通的状态,即切换所述电脑声音模块10只与其中一个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系统实现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读取移动终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
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电脑;
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在电脑存储模块11中。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通过蓝牙模块或者USB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数据回传给移动终端的步骤。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是否成功的步骤;
根据上述判断的结果,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发送控制指令的步骤;
根据上述控制指令,切换模块改变导通状态的步骤。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切换模块21、第二切换模块22、第三切换模块23和第四切换模块24。
具体的,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通过第二蓝牙模块62或者第二USB模块发送设定的命令,然后检查返回的消息是否和设定的命令一致,当返回的消息和设定的命令一致时,判断所述数据连接已经成功建立;当未返回消息或者返回的消息和设定的命令不一致时,判断所述数据连接还未建立。当判断结果为所述数据连接已经成功建立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利用第第一GPIO接口31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处于第一数据接口121和第二数据接口122导通且第三数据接口123闭合的状态,或控制所述第三切换模块23处于第七数据接口227和第八数据接口228导通且第九数据接口229闭合的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利用第第二GPIO接口32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切换模块22处于第四数据接口224和第五数据接口225导通且第六数据接口226闭合的状态,或控制所述第四切换模块24处于第十数据接口2210和第十一数据接口2211导通且第十二数据接口2212闭合的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所述数据连接未建立时,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利用第第一GPIO接口31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处于第一数据接口121和第三数据接口123导通且第二数据接口122闭合的状态,或控制所述第三切换模块23处于第七数据接口227和第九数据接口229导通且第八数据接口228闭合的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利用第第二GPIO接口32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切换模块22处于第四数据接口224和第六数据接口226导通且第五数据接口225闭合的状态,或控制所述第四切换模块24处于第十数据接口2210和第十二数据接口2212导通且第十一数据接口2211闭合的状态。
进一步,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未建立时,利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处理视频数据;利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处理音频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成功建立时,利用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2对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数据的处理包括:用于给所述数据添加属性标识符“2”的步骤。这样,根据该属性标识符“2”即可辨别该数据是利用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2进行处理的,即来自移动终端的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界面控制单元8接收视频信号;
界面控制单元8控制含有属性标识符“2”的视频信息在移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控制其他视频信息在电脑界面上进行显示。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含有属性标识符“2”的数据被保存在所述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数据的存储单元。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利用所述第三GPIO接口13控制所述第五切换模块25的状态。具体的,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通过所述第三GPIO接口13拉高或者拉低电平,来控制所述第五切换模块25的状态。所述第五切换模块25可处于所述第十三数据接口5213和所述第十四数据接口5214单独导通的状态,即切换所述电脑声音模块10只与其中一个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
Claims (16)
1、一种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电脑及用于在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终端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电脑包括: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电脑存储模块(11)、电脑显示模块及电脑声音模块(10)均与所述电脑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射频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所述射频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均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脑主板上的第一蓝牙模块(6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第二蓝牙模块(62);所述第一蓝牙模块(61)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所述电脑输入输出模块(17)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微处理控制器包括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和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均与所述电脑存储模块(11)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设置有第一GPIO接口(31)和第二GPIO接口(32);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设置有第三GPIO接口(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解码芯片(12)和视频解码芯片(14);该音频解码芯片(12)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及移动终端声音模块(16);该视频解码芯片(14)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及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模块(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21),该第一切换模块(21)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一数据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相连接的第二数据接口(122)及与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相连接的第三数据接口(123);该第一切换模块(2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GPIO接口(31)相连接的第一控制端(1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22),该第二切换模块(22)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相连接的第四数据接口(224),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62)相连接的第五数据接口(225)及与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相连接的第五数据接口(226);该第二切换模块(2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GPIO接口(32)相连接的第二控制端(210)。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显示模块包括界面控制单元(8)和显示屏(9),所述界面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及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界面控制单元(8)的输出端与显示屏(9)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脑声音模块(10)相连接的第五切换模块(25),该第五切换模块(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的第十三数据接口(5213),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相连接的第十三数据接口(5214);该第五切换模块(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三GPIO接口(13)相连接的第五控制端(510)。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存储模块(11)包括用于存储电脑数据的存储单元和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数据的存储单元。
9、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读取移动终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
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电脑;
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在电脑存储模块(11)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数据回传给移动终端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是否成功;
根据上述判断的结果,所述移动终端微处理控制器(3)发送控制指令;
根据上述控制指令,切换模块改变导通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未建立时,利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所述视频解码芯片(14)处理视频数据;利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所述音频解码芯片(12)处理音频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和电脑之间的数据连接成功建立时,利用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处理控制器(2)对数据的处理包括用于给所述数据添加属性标识符“2”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界面控制单元(8)接收视频信号;
界面控制单元(8)控制含有属性标识符“2”的视频信息在移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控制其他视频信息在电脑界面上进行显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属性标识符“2”的数据被保存在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数据的存储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5859A CN101615168A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5859A CN101615168A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5168A true CN101615168A (zh) | 2009-12-30 |
Family
ID=4149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55859A Pending CN101615168A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15168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5500A (zh) * | 2010-12-15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音频播放的实现方法 |
CN102098511A (zh) * | 2010-12-15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视频播放的实现方法 |
CN102541768A (zh) * | 2010-12-21 | 2012-07-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显示方法 |
CN103618565A (zh) * | 2013-12-03 | 2014-03-05 |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与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03744619A (zh) * | 2013-12-24 | 2014-04-23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提高设备的数据处理速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406452A (zh) * | 2016-11-22 | 2017-02-15 | 深圳市安信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应用电脑 |
US9813095B2 (en) | 2012-12-22 | 2017-1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Glasses-typ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
CN112486313A (zh) * | 2019-09-11 | 2021-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的节电方法和装置 |
-
2009
- 2009-08-04 CN CN200910055859A patent/CN10161516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5500A (zh) * | 2010-12-15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音频播放的实现方法 |
CN102098511A (zh) * | 2010-12-15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视频播放的实现方法 |
CN102541768A (zh) * | 2010-12-21 | 2012-07-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显示方法 |
CN102541768B (zh) * | 2010-12-21 | 2015-11-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显示方法 |
US9813095B2 (en) | 2012-12-22 | 2017-1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Glasses-typ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618565A (zh) * | 2013-12-03 | 2014-03-05 |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与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03744619A (zh) * | 2013-12-24 | 2014-04-23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提高设备的数据处理速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406452A (zh) * | 2016-11-22 | 2017-02-15 | 深圳市安信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应用电脑 |
CN112486313A (zh) * | 2019-09-11 | 2021-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的节电方法和装置 |
CN112486313B (zh) * | 2019-09-11 | 202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的节电方法和装置 |
US12007827B2 (en) | 2019-09-11 | 2024-06-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erminal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5168A (zh) | 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AU774095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content data acquir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1945535A (zh) | 在电子设备之间传送软件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 |
KR20090076104A (ko) | 멀티미디어 콘텐트의 최적화 공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모바일 단말기 | |
CN202331294U (zh) | 智能移动设备扩展坞及其应用系统 | |
CN103151057A (zh) | 音乐播放方法及第三方应用 | |
CN104183250A (zh) | 同步智能设备音乐播放器功能的方法、系统及蓝牙耳机 | |
CN1358291A (zh) | 具有浏览器的无线终端 | |
CN101968969A (zh) | 电子书移动装置及电子书的背景音乐播放方法 | |
CN201393305Y (zh) | 移动互联网终端 | |
WO2010074274A1 (ja) | 通信端末装置、ウェブサーバ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725902A (zh) | 手机遥控器 | |
CN104991769B (zh) | 一种无主机的电脑 | |
CN201576271U (zh) | 可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装置 | |
CN201698272U (zh) | 一种移动终端外接设备及移动终端处理系统 | |
CN102170501A (zh) | 电视系统、移动通信终端与电视系统的通信方法 | |
CN1378680A (zh) | 用于使人机联作环境中的虚物进行演变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025124B (zh) | 一种可匹配手机电脑的智能手机 | |
CN202178817U (zh) | 带网络拨号功能的多媒体电话系统 | |
CN202261681U (zh) | 一种集成网络功能的电视及电视网络系统 | |
CN106453354A (zh) | 一种基于流媒体的展览系统 | |
KR100837142B1 (ko) | 이종 모바일 플랫폼을 위한 네트워크 컨텐츠 제공 장치 및제공 방법 | |
CN104092484A (zh) | 多媒体流的共享方法、发送终端及接收终端 | |
CN100437439C (zh) | 使移动通讯装置作为无线输入设备的方法 | |
CN2508466Y (zh) | 网络声音及图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