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4811A -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04811A CN101604811A CNA200810111093XA CN200810111093A CN101604811A CN 101604811 A CN101604811 A CN 101604811A CN A200810111093X A CNA200810111093X A CN A200810111093XA CN 200810111093 A CN200810111093 A CN 200810111093A CN 101604811 A CN101604811 A CN 1016048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terminal
- assembling
- fluorescent tube
- circuit board
- press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所述灯管连接器包括座体、接触端子和压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所述灯管连接器下方设置电路板;将复数个座体前方的置入口同向连通至所述电路板侧缘的剖槽;将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座体横向组装至一荧光管上;将所述荧光管两侧向上弯折的接脚,分别由所述座体的置入口,组装至所述座体的内部容置空间和所述电路板的剖槽中;按压所述座体上的压制块,来挤压所述座体内部的接触端子,使得所述接触端子夹持所述荧光管的接脚,而使所述接触端子和所述荧光管电连接。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供组装复数荧光管,自动化组装、省时,同时可有效缩减空间、缩小产品厚度和小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是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块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LCD面板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上,而逐渐受到相关业者的青睐,且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如亮度高和寿命长使用的光源;所述光源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管、热阴极荧光管、发光二极管LED和冷光片EL等。
将光源搭配灯罩、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增量膜片和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而使液晶显示器的厚度达到轻薄短小而便于携带的效果,其相较于目前的CRT更有低辐射的优点,近年来需求快速的增加,已能在显示器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在大尺寸和低价格的趋势下,并以背光模块考量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高亮度和降低成本的市场要求,为保持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开发与设计新型的背光模块和射出成型的新制作技术,是努力的方向和重要课题。
而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具有高辉度、高效率、寿命长、高演色性等特性,加上圆柱状外形因此很容易与光反射组件组合成薄板状照明装置,因此目前以冷阴极荧光管为主流。
如图10所示,是现有的荧光管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现有的荧光管连接器A具有一底座A1、在所述底座A1上连结一夹持弹片A2和可加压夹持弹片A2的挤压块A3,其中当荧光管B由上向下组装至所述底座A1上时,所述荧光管B两侧的接脚B1可定位在所述夹持弹片A2内,并以所述挤压块A3朝下压制所述夹持弹片A2,以夹持定位所述接脚B1,达到扣合牢靠、电接触稳固的效果。
然而,上述的荧光管连接器A虽可达到扣合牢靠的效果,但仍存在下列缺点,所述荧光管B与所述连接器A的结合方式,是由荧光管B从连接器A的上方向下压入组装,使所述荧光管B两侧的接脚B1定位在所述夹持弹片A2内,其所需的组装空间较大,必须空出其组装路径方可进行安装,且在荧光管B安装时也只能单管作业,造成作业时间长以及产品无法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组装空间大,且只能单管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管连接结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所述灯管连接器包括座体、接触端子和压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所述灯管连接器下方设置电路板;
将复数个座体前方的置入口同向连通至所述电路板侧缘的剖槽;
将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座体横向组装至一荧光管上;
将所述荧光管两侧向上弯折的接脚,分别由所述座体的置入口,组装至所述座体的内部容置空间和所述电路板的剖槽中;
按压所述座体上的压制块,来挤压所述座体内部的接触端子,使得所述接触端子夹持所述荧光管的接脚,而使所述接触端子和所述荧光管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可供复数个荧光管进行组装,具有自动化、省时的效果,同时可改善组装方式、有效缩减空间、缩小产品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组装方法采用的灯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组装方法采用的灯管连接器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组装方法采用的灯管连接器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使用时的立体剖面图;
图7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使用后的立体剖面图;
图9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现有的灯管连接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容置空间;141-导轨槽;11-顶面开口;142-第一凹槽;12-底面开口;143-第二凹槽;13-置入口;15-定位槽孔;14-固定部;2-接触端子;21-基部;232-导引斜面;211-定位片;233-转折部;22-侧臂;234-抵持凸部;23-夹持部;235-止挡片;231-悬臂;24-插接脚;3-压制块;31-按压部;3221-斜面;32-对接部;33-卡扣部;321-抵持斜面;331-第一凸块;322-凸肋;332-第二凸块;4-电路板;41-剖槽;5-荧光管;51-接脚;A-荧光管连接器;A1-底座;A3-挤压块;A2-夹持弹片;B-荧光管;B1-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组装的灯管连接结构包括灯管连接器、电路板4和荧光管5。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的组装动作流程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依照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100:在所述灯管连接器下方设置电路板4;将复数个座体1前方的置入口13同向连通至所述电路板4侧缘的剖槽41;
步骤101:将所述电路板4和所述座体1横向组装至荧光管5上;
步骤102:将所述荧光管5两侧向上弯折的接脚51,分别由所述座体1的置入口13,组装至所述座体1的内部容置空间10和所述电路板4的剖槽41中;
步骤103:按压所述座体1上的压制块3,来挤压所述座体1内部的接触端子2,使得所述接触端子2夹持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而使所述接触端子2和所述荧光管5电连接。
当所述灯管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4组装时,先将复数个座体1前方的置入口13,以相同方向对位连通于所述电路板4侧缘的剖槽41开口位置,之后,便以所述电路板4和所述座体1横向组装对准安装至所述荧光管5位置上,即可供所述荧光管5两侧向上弯折的接脚51分别由所述座体1的置入口13,组装至所述内部容置空间10以及所述电路板4的剖槽41中,如此,便可按压所述座体1上的压制块3,来连动挤压所述座体1内部的接触端子2,使得所述接触端子2夹持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使得所述接触端子2与所述接脚51紧密夹持与电性连接效果。
如图2、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组装方法采用的灯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和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所述灯管连接器包括座体1、接触端子2和压制块3,其中,在组装灯管连接器时:
将所述座体1设置为中空状态,在所述座体1的顶侧和底侧设置具有同轴向连通的顶面开口11、底面开口12,在所述座体1前方表面剖设纵向垂直贯通于内部容置空间10的置入口13,并在所述座体1两侧凸设具有导轨槽141的固定部14,在所述导轨槽141壁面处由上而下分别凹设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43;所述座体1在底面开口12处朝内剖设定位槽孔15。
所述接触端子2在基部21两侧向前延伸侧臂22,且两侧臂22在末端向上延伸连续转折状的夹持部23,在两夹持部23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悬臂231;所述悬臂231在顶部相对向内斜伸一导引斜面232后,再以转折部233朝下弯折一间距而凸出一抵持凸部234,所述抵持凸部234末端再向后斜伸一止挡片235,在所述接触端子2的基部21的一侧和侧臂2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脚24,所述基部21另一侧朝上凸出有定位片211。
在所述压制块3上设置一平坦的按压部31,所述按压部31在底面中央向下凸伸一中空状的对接部32,所述对接部32分别在两侧内角处设置抵持斜面321(如图3所示),在中央凸设置凸肋322;所述凸肋322底部设置斜面3221,在所述按压部31底面两侧向下凸伸呈脚叉状的卡扣部33,在所述卡扣部33内部壁面处由下而上分别凸设第一凸块331、第二凸块332。
如图2、图3、图4所示,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采用的灯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和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当所述灯管连接器在组装时,先将所述接触端子2顶端的夹持部23对准插入所述座体1的底面开口12,所述接触端子2的定位片211同时插入所述座体1的定位槽孔15,并令所述夹持部23的抵持凸部234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0且对应于横向的置入口13处,之后,再将所述压制块3底部的对接部32对准所述座体1的顶面开口11插入至容置空间10内,此刻,所述压制块3的卡扣部33会同时插入所述座体1的固定部14的导轨槽141内,所述卡扣部33的第一凸块331会卡制定位于第一凹槽142上,使所述压制块3位于所述座体1上,呈按压前的状态,这样便完成了本发明的整体配置。
如图5所示,通过上述组装完成的灯管连接器在电路板4上使用时,可将外部的荧光管5先固定在板材上,使所述荧光管5两侧的导电接脚51向上弯折呈垂直状态;之后便可将复数座体1形成两排相反方向,定位在底部的两电路板4上,并使所述电路板4上的剖槽41对应于所述座体1的置入口13方向(即两电路板4呈相反方向设置),这时,可依序将两电路板4和复数座体1放置在所述荧光管5两侧的导电接脚51中间,再将两电路板4和复数座体1朝向两侧的导电接脚51装入,以使所述接脚51置入所述座体1的置入口13和所述电路板4的剖槽41内进行组装,让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与所述座体1内的接触端子2电连接,进而提供电力使所述荧光管5发亮。
请同时参阅图6、图7、图8、图9,当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置入所述接触端子2的两夹持部23中时,所述接脚51环面可抵靠在所述夹持部23的止挡片235上,且所述接脚51的顶端超过所述抵持凸部234的上方,使所述接脚51位于两抵持凸部234之间,而后,可通过按压所述座体1上的压制块3的平坦的按压部31的表面,使所述压制块3两侧的卡扣部33的第一凸块331、第二凸块332分别位移卡制于所述导轨槽141的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43中,这时,所述压制块3的对接部32的抵持斜面321抵贴到所述夹持部23的导引斜面232上,并令两夹持部23的悬臂231相对应朝内弹性偏摆,而以所述抵持凸部234夹持在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两侧环面上,在所述对接部32中央的凸肋322的斜面3221相对抵贴到所述接脚51顶部侧缘上定位,即可使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稳固定位于所述座体1的置入口13内,并与所述接触端子2电连接。
在所述压制块3的卡扣部33上设置第一凸块331、第二凸块332,在所述座体1的固定部14上设置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43;将所述第一凸块331与所述第一凹槽142相对应卡制,将所述第二凸块332与所述第二凹槽143相对应卡制;目的在于使所述压制块3的卡扣部33在所述座体1的固定部14上呈上下位移时,所述第一凸块331、所述第二凸块332可分别对应卡制定位在所述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43内,使得所述压制块3稳固定位、不晃动,然而所述卡扣部33和所述固定部14之间的结构并非限制于此,也可设计其它相对应的导轨或鸠尾形滑移等结构来限位动作,并在其上设置可定点定位的结构功效即可。
所述的座体1底部朝下延伸出可定位在所述电路板4上凹设对应的定部孔中的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使所述座体1稳固定位于所述电路板4上;所述接触端子2底部的插接脚24也可穿插入所述电路板4,并夹持扣接在所述电路板4底部,与接点电连接,进而为上述电接触的荧光管5提供电源。
因此,所述压制块3由所述座体1的顶面开口11插入挤压所述座体1内的接触端子2,夹持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所述座体1也可在侧缘开设贯通的开口,令所述压制块3设置在侧缘开口上,呈横向朝内,相对挤压所述座体1内的接触端子2,达到夹持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的结构功效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主要针对座体1、接触端子2和压制块3的动作方式,以和荧光管5的接脚51的结合插接方向为主要保护重点,当以复数荧光管5同时对位座体1的置入口13内进行组装时,可达到自动化、省时的效果,可有效缩减空间、有助于缩小显示器外观厚度和使得产品小型化,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和附图内容所做的简易修饰和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可解决现有的缺点如下:
本发明采用的灯管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在所述座体1上定位有可夹持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的接触端子2,以及可活动挤压接触端子2使其稳固夹持接脚51定位的压制块3;其中,所述荧光管5的接脚51的组装方向为由所述座体1的前方的置入口13置入,并稳固定位在所述接触端子2中电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不但可有效缩减空间和时间,还可缩小产品厚度以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所述灯管连接器包括座体、接触端子和压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所述灯管连接器下方设置电路板;
将复数个座体前方的置入口同向连通至所述电路板侧缘的剖槽;
将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座体横向组装至一荧光管上;
将所述荧光管两侧向上弯折的接脚,分别由所述座体的置入口,组装至所述座体的内部容置空间和所述电路板的剖槽中;
按压所述座体上的压制块,来挤压所述座体内部的接触端子,使得所述接触端子夹持所述荧光管的接脚,而使所述接触端子和所述荧光管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座体设为中空;
在所述座体在顶侧设置顶面开口,将所述压制块由所述顶面开口插入;
在所述座体在底侧设置底面开口,将所述接触端子由所述底面开口定位至所述座体的内部容置空间;
使得所述座体前方的置入口纵向垂直贯通于所述内部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座体的底面开口处,朝内剖设定位槽孔;
所述接触端子上设置定位片,在所述定位槽孔中插入固定所述定位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座体两侧凸设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导轨槽;
在所述导轨槽的壁面处由上而下凹设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接触端子的基部两侧向前延伸侧臂,在所述接触端子的两侧臂的末端向上延伸连续转折的夹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夹持部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悬臂;
所述悬臂在顶部相对向内斜伸一导引斜面,再以一转折部朝下弯折一间距而凸出一抵持凸部,所述抵持凸部末端向后斜伸一止挡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接触端子的基部的一侧和侧臂上设置向下延伸的插接脚,所述基部的另一侧朝上凸出设置定位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压制块上设置一平坦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底面中央向下凸伸一中空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分别在两侧内角处设置抵持斜面,在中央凸设具斜面的凸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按压部底面两侧向下凸伸呈脚叉状的卡扣部,在所述卡扣部内部壁面处由下而上凸设第一凸块、第二凸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11093XA CN101604811A (zh) | 2008-06-13 | 2008-06-13 |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11093XA CN101604811A (zh) | 2008-06-13 | 2008-06-13 |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04811A true CN101604811A (zh) | 2009-12-16 |
Family
ID=4147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11093XA Pending CN101604811A (zh) | 2008-06-13 | 2008-06-13 |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0481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2837A (zh) * | 2016-03-08 | 2017-09-1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
CN107248487A (zh) * | 2017-06-29 | 2017-10-13 |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控制器 |
-
2008
- 2008-06-13 CN CNA200810111093XA patent/CN10160481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2837A (zh) * | 2016-03-08 | 2017-09-1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
CN107172837B (zh) * | 2016-03-08 | 2024-02-20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
CN107248487A (zh) * | 2017-06-29 | 2017-10-13 |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控制器 |
CN107248487B (zh) * | 2017-06-29 | 2020-01-10 |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控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60591B2 (en) |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1488633A (zh) | 灯插座以及具有该灯插座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 |
TW200825572A (en) | Display system | |
TWI518940B (zh) | 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模組、半導體發光元件模組、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部及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模組之製造方法 | |
TW200814470A (en) | Lamp socket,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02856705B (zh) | 具备连接器的模块及模块所包含的连接器 | |
CN200987024Y (zh) | 插座连接器 | |
JP2009004356A (ja) |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 | |
CN102121637B (zh) |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7893973B (zh) | Led平板灯及其组装方法、照明方法 | |
JP3932285B2 (ja) | ランプ保持構造 | |
CN101604811A (zh) |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
JP2010282856A (ja)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
US8337042B2 (en) | Liquid crystal module | |
US772686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conductive mechanisms therein for providing power to lamps thereof | |
WO2019149081A1 (zh) | Led光源、led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JP4497039B2 (ja) | 液晶パネル用照明装置 | |
CN202310298U (zh) | 电路板夹具结构 | |
CN211826838U (zh) |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219457073U (zh) | 一种显示模组结构 | |
CN212805360U (zh) | 接线端子及灯具 | |
CN210514874U (zh) | 一种新型背光板结构 | |
CN215867457U (zh) | 一种背光板 | |
CN211152331U (zh) | 一种带插针的pcb板及包含该pcb板的led灯 | |
WO2021078148A1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