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3970B -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93970B CN101593970B CN2009100230411A CN200910023041A CN101593970B CN 101593970 B CN101593970 B CN 101593970B CN 2009100230411 A CN2009100230411 A CN 2009100230411A CN 200910023041 A CN200910023041 A CN 200910023041A CN 101593970 B CN101593970 B CN 1015939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sub
- mrow
- mfrac
- current
- msubs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6507 interpha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路微机纵联保护领域,具体涉及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同杆双回线六相间的静电耦合模型,在时域中分相计算补偿各相对地和相间电容电流。该方法不仅可以补偿本回线对地和相间的分布电容电流,还可以有效补偿两回线间的电容电流,不仅能补偿稳态电容电流,还可以补偿暂态电容电流,大大提高了同杆双回线上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且该方法只使用本回线的电气量,而无需引入另回线的电流信息,装置接线简单,计算量较小,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同杆双回线保护装置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微机纵联保护领域,具体涉及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大的电力元件,也是故障率较高的元件。由于它在传输电力以及联络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其主保护通常选用可以全线速动的纵联保护如广泛使用的电流差动保护。而对于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很大,这是影响电流差动保护性能的主要因素。
针对分布电容电流影响电流差动保护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采用新的不受分布电容电流影响的保护原理,这些新的保护原理通常需要更高的采样频率,更好的互感器传变性能,或者对通信通道有着很高的要求,往往很难在现有的保护装置中使用,由于系统对保护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新原理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检验后才能在实际中应用;例如当采用Bergeron模型时,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甚至不用考虑。而基于现有保护装置的采样速率和通信通道,使用对分布参数线路有较好近似的集中参数∏模型,进行电容电流的补偿,就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用电容电流补偿技术,来改进现有的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如:
(1)利用并联电抗器来补偿分布电容电流。该方法受并联电抗器运行方式的影响,且通常为欠补偿,只能部分补偿稳态电容电流。
(2)利用电容电流补偿算法来减小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该方法分为稳态相量补偿法和模量时域补偿法,前者只能补偿稳态电容电流,后者则可以同时补偿暂态电容电流。
实际输电线路一般同时采用并联电抗器加电容电流补偿算法,来减小分布电容电流对线路差动保护的影响。一般的步骤如下:首先利用微机保护的存贮和计算功能,在保护装置得到本端电压值和两端的同步电流值;然后利用提供的补偿算法进行电流补偿;最后完成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但由于在该操作过程中,目前所有的补偿算法都只针对单回线路,只能补偿单回线相间和对地的分布电容电流。将单回线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应用在同杆双回线上时,因无法补偿两回线间的分布电容电流,因此补偿效果有限,还是无法达到理想的电流差动保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补偿效果有限,无法达到理想的电流差动保护性能的不足之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一)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采用∏型电路等效双回线相间和线间的静电与电磁耦合效应;
(二)根据等效电路模型确定两侧回路的补偿电流:
M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N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在公式(1)和(2)中,C′m、Cm和Cs分别表示线间、相间和对地的等效电容,Zs为本相的等效自阻抗,表示相间和线间电磁耦合的等效电动势;CL=Cs+3(C′m+Cm)为双回线线模电容,3um0=umA+umB+umC,3un0=unA+unB+unC,umA、umB、umC和unA、unB、unC分别为线路两端的三相电压。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建立同杆双回线六相间的静电耦合模型,在时域中分相计算补偿各相对地和相间电容电流。该补偿方法只决定于同杆双回线的线路结构,与负荷电流及故障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与现有的保护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补偿本回线对地和相间的分布电容电流,还可以有效补偿两回线间的电容电流,不仅能补偿稳态电容电流,还可以补偿暂态电容电流,大大提高了同杆双回线上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该方法只需使用本回线的电气量,而无需引入另回线的电流信息,装置接线简单,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同杆双回线保护装置中。
(2)本方法工作于时域电容电流,不仅可以补偿同杆双回线的稳态电容电流,还可以补偿其暂态电容电流;
(3)本方法只使用本回线的电气量做补偿运算,计算量小,无需使用另回线电流信息,避免了保护装置的复杂接线,在改进现有电流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护的可靠性。
(4)本发明的方法补偿效果好,可达到理想的电流差动保护性能,灵敏度和可靠性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杆双回线M侧I回线C相的∏型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将结合附图以及发明人完成的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一)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采用∏型电路等效双回线相间和线间的静电与电磁耦合效应;
(二)根据等效电路模型确定两侧回路的补偿电流:
M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N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在公式(1)和(2)中,C′m、Cm和Cs分别表示线间、相间和对地的等效电容,Zs为本相的等效自阻抗,表示相间和线间电磁耦合的等效电动势;CL=Cs+3(C′m+Cm)为双回线线模电容,3um0=unA+unB+umC,3un0=unA+unB+unC,umA、umB、umC和unA、unB、unC分别为线路两端的三相电压。
下面将提供具体的应用实例:
一、首先利用线路本侧的电流互感器(TA)和电压互感器(TV),采集电压电流信号,并通过微机保护的前向通道得到本端(以m端为例)电压采样值uma(i),umb(i),umc(i),...uma(i+N),umb(i+N),umc(i+N)...,以及本端电流采样值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注:i=0对应于故障起始时刻,再通过专用或复用的通信通道,将本端的电流信息,传递到对端保护装置并完成同步。对于线路两端带并联电抗器的情形,上述电流采样值应补偿本端并联电抗器的分流,并以补偿后的电流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代替原电流采样值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传递到对端并进行后续的电容电流补偿计算和电流差动保护判据的计算。以m端a相为例,具体补偿并联电抗器分流的方法如下: 其中,h为采样时间间隔,L为本端a相线路并联电抗器对应的电感值。
广泛使用的分相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判据具有如下形式:
利用微机保护的存贮和计算功能,在保护装置得到本端电压值和两端的同步电流值后可进行下一步骤。
二、然后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作同杆双回线电容电流补偿
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公式(1)、(2),将线路两端各相电流采样值
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及
ina(i),inb(i),inc(i),...ina(i+N),inb(i+N),inc(i+N)...分别进行微分计算,得到各相补偿后
的电流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及
i′na(i),i′nb(i),i′nc(i),...i′na(i+N),i′nb(i+N),i′nc(i+N)...;
下面以I回线c相为例,参见图1,具体实现如下:
式中微分计算采用二点中心差分代替,即 C′m、Cm分别表示双回线线间、相间等效电容,CL为双回线线模等效电容。
三、最后完成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a.选用一定的数值滤波算法,对各相补偿后的电流
i′ma(i),i′mb(i),i′mc(i),...i′ma(i+N),i′mb(i+N),i′mc(i+N)...及
b.利用公式(3)、(4),分相计算差动保护判据,判断 及 后,分相动作。
针对兰州东经平凉到乾县的750kV同杆双回线进行仿真试验,应用上述实例,可以发现:采用传统的补偿方法,区外故障时的线路差动电流约为250A;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区外故障时的线路差动电流约为50A,保护性能显著提高。
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是基于同杆双回线的静电耦合模型进行电容电流的补偿,而实际可能出现单回线故障断开并等待重合闸,双回线进入非全相运行状态,此时本发明的补偿方法就有一定误差。考虑到双回线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保证线路差动保护的可靠性,此时宜暂时退出本方法,而依旧采用单回线的相量或时域补偿方法。
Claims (1)
1.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一)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采用∏型电路等效双回线相间和线间的静电与电磁耦合效应;
(二)根据等效电路模型确定两侧回路的补偿电流:
M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N侧I回线C相补偿后的电流为:
在公式(1)和(2)中,C′m、Cm和Cs分别表示线间、相间和对地的等效电容;CL=Cs+3(C′m+Cm)为双回线线模电容,3um0=umA+umB+umC,3un0=unA+unB+unC,umA、umB、umC和unA、unB、unC分别为线路两端的三相电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30411A CN101593970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30411A CN101593970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3970A CN101593970A (zh) | 2009-12-02 |
CN101593970B true CN101593970B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140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2304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3970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939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5015B (zh) * | 2010-10-12 | 2017-05-10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超高压电网和电流带负荷检测装置 |
CN102437556B (zh) * | 2011-08-04 | 2013-11-27 | 天津大学 | 六相输电线路的序分量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
CN102788905B (zh) * | 2012-07-17 | 2015-04-08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高感应电压下同塔多回三相不对称线路参数测量方法 |
CN102818938B (zh) * | 2012-07-29 | 2014-10-22 | 刘宝稳 | 移参换相法电网对地分布参数跟踪测量控制方法 |
CN111030063B (zh) * | 2019-12-09 | 2022-02-01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一种分段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CN112271706B (zh) * | 2020-09-14 | 2022-07-08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类型并联电抗器接入的输电线路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
CN113131447B (zh) * | 2021-03-03 | 2022-11-2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低容抗保护方法及系统 |
-
2009
- 2009-06-24 CN CN2009100230411A patent/CN1015939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3970A (zh) | 2009-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3970B (zh) | 一种同杆双回线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
CN101860000B (zh) | 一种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前的永久性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 |
CN108254657B (zh) | 基于暂态能量分析的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 |
CN101598761B (zh) | 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 |
CN100574035C (zh) | 一种基于综合阻抗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判定方法 | |
CN101701999B (zh) | 输电线路故障方向检测方法 | |
CN101546906B (zh) | 利用s变换能量相对熵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 |
CN102694375B (zh) | 一种基于全分量差动系数矩阵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 | |
CN102195277B (zh) | 一种基于电容电流精确补偿的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 |
CN103207352B (zh) | 利用选线阻抗幅值特性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
CN101242095B (zh) | 一种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 | |
CN102593737B (zh) | 用电容补偿的变电站投运之前继电保护向量检查试验方法 | |
CN107192922B (zh) | 基于相电流相位比较的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
CN108594067A (zh) | 一种多端直流配电网线路短路故障测距方法 | |
CN102768324A (zh)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 |
CN101615783A (zh) | 基于星-三角接线变压器的零序电流纵差保护方法 | |
CN103293448B (zh) | 基于半周波能量比的单相接地故障与虚幻接地识别方法 | |
CN109802370A (zh) | 一种t型线路差动保护改进判据 | |
CN100461575C (zh) | 配电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选线方法 | |
CN101673941A (zh) | 一种零序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 |
CN114720904A (zh) | 一种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8306263B (zh) | 电力线路行波差动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2879671A (zh) | 特高压调压变压器保护的等效瞬时电感涌流闭锁判别方法 | |
CN102354962A (zh) | 分布参数模型下利用电压分布的距离保护方法 | |
CN103323728B (zh) | 基于全周波能量比的单相接地故障与虚幻接地识别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