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1923B -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 Google Patents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91923B CN101591923B CN2009100533166A CN200910053316A CN101591923B CN 101591923 B CN101591923 B CN 101591923B CN 2009100533166 A CN2009100533166 A CN 2009100533166A CN 200910053316 A CN200910053316 A CN 200910053316A CN 101591923 B CN101591923 B CN 1015919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oke
- trolley
- walking
- traveling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本发明包括:船体、钢桩、行走油缸,还包括:轨道、台车主体结构、行走轭架、缓冲装置,轨道与船体相连,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和船体连接,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下端和轨道平面接触;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承载力大,具有很强的轨道变形适应能力。行走滚轮在行走过程中可根据轨道的情况自行调节位置,保证各行走滚轮始终与轨道接触,均匀承载,有效地延长了行走滚轮的适用寿命。采用了缓冲装置,使得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分别接触轨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当外界风浪力较大时缓冲装置可以避免行走滚轮直接撞击轨道,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绞吸式挖泥船通常采用钢桩台车系统进行移位,台车系统通过行走油缸的推拉进行运动,通过台车行程发送指示信号准确控制前移距离,因而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蒋如宏等人在《船舶工程》2007年第3期第41页上发表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台车系统的设计研究”,该文中介绍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台车定位装置的系统原理及组成,其中关于行走子系统:由行走油缸、前行走轮及轮架、后行走轮组及轮架、前后水平导向轮等部件组成。行走油缸是台车前后移动的驱动源。前端两只行走轮可以分别绕中间轴微转,后端左右各两只行走轮可以分别绕一个轴前后方向微转,六只行走轮构成一个自平衡系统,在左右轨道稍有变形情况下不会发生自锁现象。
上述台车系统一般适用于风浪较小的施工条件,此时轨道变形较小,台车系统可以微调行走轮轮心高度以适应轨道变形;但是在比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台车系统所受的外力急剧加大,轨道变形也随之增大,上述台车系统便不能适应,严重者可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既可以使两行走轭架可绕平衡梁转轴转动,以抵制轨道变形;又可以使两行走轭架可绕墙架转轴转动,以抵制轨道纵向变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船体、钢桩、行走油缸、轨道、台车主体结构、行走轭架、缓冲装置,轨道与船体相连,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行走油缸另一端和船体连接,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缓冲装置下端和轨道平面接触,行走轭架与台车主体结构连接。
行走轭架包括若干行走滚轮、滚轮转轴、墙架转轴、平衡梁、滚轮墙架、平衡梁转轴,墙架转轴与平衡梁转轴垂直、共面,墙架转轴垂直于轨道,平衡梁转轴平行于轨道,滚轮转轴和墙架转轴平行,
平衡梁转轴端部与台车主体结构连接,台车主体结构与平衡梁转轴之间可转动连接;滚轮转轴端部与滚轮墙架连接,滚轮转轴与滚轮墙架之间可转动连接,
行走滚轮与滚轮墙架通过滚轮转轴铰链连接,行走滚轮和滚轮转轴之间可转动连接;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连接,墙架转轴与平衡梁之间可转动连接。
所述行走轭架包括第一行走轭架、第二行走轭架,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相同,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对称地设于台车主体结构的两侧,且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分别通过平衡梁转轴与台车主体结构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通过法兰连接,行走油缸为双作用油缸。
所述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轨道包括两条,均焊接在船体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行走油缸推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时,台车主体结构与两行走轭架通过平衡梁转轴铰链,因此两行走轭架可绕台车主体结构转动,即可以随左右两边轨道高度差变化自行调节两边行走滚轮的高度位置,以适应轨道变形要求;同时,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从而滚轮墙架可绕墙架转轴转动,达到适应轨道纵向变形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结构紧凑合理,承载力大,具有很强的轨道变形适应能力。行走滚轮在行走过程中可根据轨道的情况自行调节位置,保证各行走滚轮始终与轨道接触,均匀承载,有效地延长了行走滚轮的适用寿命,同时将外力均匀地传递给船体结构。采用了缓冲装置,使得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分别接触轨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当外界风浪力较大时缓冲装置可以避免行走滚轮直接撞击轨道,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适合于大型绞吸式挖泥船,使其即使在比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本发明绕平衡梁转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绕墙架转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船体1、钢桩2、台车主体结构3、轨道4、平衡梁5、墙架转轴6、滚轮转轴7、行走滚轮8、缓冲装置9、平衡梁转轴10、滚轮墙架11、第一行走轭架12、第二行走轭架13、和行走油缸14。第一行走轭架12和第二行走轭架13完全相同,行走轭架包括四只相同的行走滚轮8、滚轮转轴7、墙架转轴6、平衡梁5、滚轮墙架11、平衡梁转轴10。第一行走轭架12和第二行走轭架13的行走滚轮8的轮心可以不共面,行走时各行走滚轮8能随位置不同自行调解高度,弥补了现有钢桩台车易受轨道高度差影响的缺陷,同时能保证各个行走滚轮8载荷均衡。本台车还具有缓冲装置9,当外界风浪力较大时缓冲装置9可以避免行走滚轮8直接撞击轨道4,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行走油缸14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3通过法兰连接,该行走油缸14为双作用油缸;缓冲装置9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端和轨道4平面接触;轨道4为两条,焊接在船体1上。当行走油缸14作用于台车主体结构3时,台车系统通过行走轭架12和行走轭架13在轨道4上运动。
墙架转轴6与平衡梁转轴10垂直、共面,墙架转轴6垂直于轨道4,平衡梁转轴10平行于轨道4;滚轮转轴7和墙架转轴6平行。该墙架转轴6设有四根,其端部与平衡梁5连接,平衡梁5可绕墙架转轴6中心线转动。平衡梁转轴10为两根,其端部与台车主体结构3连接,台车主体结构3可绕平衡梁转轴10中心线转动。
滚轮转轴7为八根,其端部与滚轮墙架11连接,滚轮墙架11可绕滚轮转轴7中心线转动。行走滚轮8与滚轮墙架11通过滚轮转轴7铰链,行走滚轮8可绕滚轮转轴7中心线转动;滚轮墙架11和平衡梁5通过墙架转轴6铰链;第一行走轭架12和第二行走轭架13与台车主体结构3通过平衡梁转轴10铰链。
如图1和图4所示,当较大的外界风浪作用于绞吸式挖泥船时,由于船体1发生变形导致左右两条轨道4存在高度差,当行走油缸14推动台车主体结构3沿轨道4行走时,第一行走轭架12和第二行走轭架13可绕平衡梁转轴10转动,使行走滚轮8始终和轨道4相接触,从而使行走滚轮8承受的载荷相等,保证了正常工作。
如图1和图5所示,当船体1发生纵向变形时,左右两条轨道4呈拱形,当行走油缸14推动台车主体结构3沿轨道4行走时,第一行走轭架12和第二行走轭架13可绕墙架转轴6转动,使行走滚轮8始终和轨道4相接触,从而使行走滚轮8承受的载荷相等,保证了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行走油缸推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时,台车主体结构与两行走轭架通过平衡梁转轴铰链,因此两行走轭架可绕台车主体结构转动,即可以随左右两边轨道高度差变化自行调节两边行走滚轮的高度位置,以适应轨道变形要求;同时,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从而滚轮墙架可绕墙架转轴转动,达到适应轨道纵向变形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包括:船体、钢桩、行走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台车主体结构、行走轭架、缓冲装置,轨道与船体相连,行走油缸一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和船体连接;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连接,下端和轨道平面接触;所述的行走轭架包括若干行走滚轮、滚轮转轴、墙架转轴、平衡梁、滚轮墙架、平衡梁转轴,墙架转轴垂直于轨道,平衡梁转轴平行于轨道,滚轮转轴端部与滚轮墙架连接,滚轮墙架和平衡梁通过墙架转轴铰链连接,平衡梁转轴端部与台车主体结构连接,墙架转轴与平衡梁垂直、二共面,滚轮转轴与墙架转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滚轮转轴与滚轮墙架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台车主体结构与平衡梁转轴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轭架包括第一行走轭架、第二行走轭架,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相同,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对称地设于台车主体结构的两侧,且第一行走轭架和第二行走轭架分别通过平衡梁转轴与台车主体结构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和第二行走轭架的行走滚轮的轮心不在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油缸为双作用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装置上端和台车主体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包括两条,均焊接在船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33166A CN101591923B (zh) | 2009-06-18 | 2009-06-18 |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33166A CN101591923B (zh) | 2009-06-18 | 2009-06-18 |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1923A CN101591923A (zh) | 2009-12-02 |
CN101591923B true CN101591923B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140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5331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1923B (zh) | 2009-06-18 | 2009-06-18 |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919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1931B (zh) * | 2010-03-05 | 2011-12-28 |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绞吸式挖泥船绞刀传动轴轴系安装工艺 |
CN101831930B (zh) * | 2010-03-05 | 2011-12-28 |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 |
CN101812856B (zh) * | 2010-03-05 | 2011-09-21 |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绞吸式挖泥船钢桩结构制作工艺 |
CN104047326A (zh) * | 2013-11-27 | 2014-09-17 | 卜建余 | 一种清淤船用轮式台车 |
CN108425398A (zh) * | 2018-04-03 | 2018-08-21 | 广州市昊力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清淤方法 |
CN110541445A (zh) * | 2019-09-09 | 2019-12-06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缓冲油缸控制方法 |
CN112124498B (zh) * | 2020-10-13 | 2022-03-11 | 上海交通大学 | 纵向刚度可控台车定位系统 |
CN112627272A (zh) * | 2020-12-22 | 2021-04-09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装置及船舶 |
CN113187008A (zh) * | 2021-04-27 | 2021-07-30 | 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推进大型反铲挖泥船 |
-
2009
- 2009-06-18 CN CN2009100533166A patent/CN1015919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1923A (zh) | 2009-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1923B (zh) |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 |
CA2949721C (en) | Combined counterweight h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counterweight mounting structure | |
CN202337293U (zh) | 可伸缩式履带底盘 | |
CN101240523A (zh) | 一种路面加速加载实验装置 | |
CN110371714B (zh) | 一种复合式平粮设备系统 | |
CN103658192B (zh) | 一种工作辊换辊系统的换辊方法 | |
CN104742965A (zh) | 平地机摆动前桥转向机构 | |
CN203238507U (zh) | 一种高速钢轨打磨列车的打磨装置 | |
CN201128864Y (zh) | 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蟹行机构 | |
CN110862018A (zh) | 一种具有轨道与道路两用行走功能的铺轨起重机 | |
CN209724357U (zh) | 一种新型盾构机管片快速卸载装置 | |
CN202387745U (zh) | 一种钢材输送辊道升降挡板装置 | |
CN101913532A (zh) | 门式起重机挠性支腿的铰轴装置 | |
CN103879466A (zh) | 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 | |
CN210886781U (zh) | 一种扒砟装置 | |
CN201040684Y (zh) | 一种移动机械门式结构支腿的复合支座 | |
CN116374820B (zh) | 一种双侧翼马达提升起吊系统 | |
CN201923235U (zh) | 履带支重轮可收放的强夯机行走机构 | |
CN103612997B (zh) | 平面两自由度十一杆伺服驱动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 | |
CN102808431B (zh) | 双挖臂挖掘机 | |
CN203715106U (zh) | 含单个两自由度闭环子链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 |
CN103787205A (zh) | 两自由度双闭环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 |
CN211922108U (zh) | 一种道岔挖砟机组 | |
CN209891494U (zh) | 一种幕墙边暖沟与楼板地面交接节点结构 | |
CN206502539U (zh) | 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及起重机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