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588448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8448A
CN101588448A CNA2009101299575A CN200910129957A CN101588448A CN 101588448 A CN101588448 A CN 101588448A CN A2009101299575 A CNA2009101299575 A CN A2009101299575A CN 200910129957 A CN200910129957 A CN 200910129957A CN 101588448 A CN101588448 A CN 101588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gnal
time
exposur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29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8448B (zh
Inventor
本田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88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8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4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和设定快门速度(Ts)的曝光时间设定部,该固体摄像元件具有将像素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部和对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的第2复位部,该像素具有光电转换部、信号蓄积部、从光电转换部向信号蓄积部转送电荷的选通部、对信号蓄积部进行复位的第1复位部、以及读出信号蓄积部的信号的信号读出部,在快门速度(Ts)在规定时间(T0)以下的情况下(S3:是),选择进行全部像素的一起曝光的全局快门(S6),在快门速度(Ts)比规定时间(T0)长的情况下(S3:否),选择进行每行的依次曝光的滚动快门(S5)。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基于固体摄像元件的全部像素的一起曝光和每行的依次曝光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MOS型固体摄像元件具有产生与入射光量对应的信号的光电转换部(例如光电二极管(PD)等),还具有临时保持由该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的信号蓄积部(例如浮动扩散部件(FD:Floating Diffusion)等)。
参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4可知,其中的PD为嵌入基板内的类型(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在P型基板中,作为n-区域嵌入形成在形成于布线层侧的P型区域的内部),所以,能够减少在该PD产生的暗电流。与此相对,如该图4所示,FD与布线层直接连接,所以,无法减少暗电流。
但是,在具有PD和FD的MOS型固体摄像元件中,公知有如下方式:被称为滚动快门的在每行(或每个像素)中曝光开始时刻和曝光结束时刻不同的快门方式;和被称为全局快门的在全部行中曝光开始时刻和曝光结束时刻相同的快门方式。
参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6可知,其中的滚动快门的处理步骤为:在对PD进行复位并开始曝光后,在规定曝光时间结束的时刻对FD进行复位并读出复位噪声,从PD向复位后的FD转送电荷,进行该FD的读出,所以,能够极小地抑制在FD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但是,该滚动快门的曝光开始时刻(和曝光结束时刻)按照每行而不同,所以,当对高速移动的物体进行摄像时,在该物体的图像部分产生失真。
与此相对,现有的全局快门的处理步骤为:在曝光期间开始之前,按照行顺序对FD进行复位并读出复位噪声,然后全部行同时开始曝光,此后,在全部行同时结束曝光的时刻从PD向FD转送电荷,开始读出期间后,按照行顺序进行FD的读出。根据这种全局快门,曝光开始时刻(和曝光结束时刻)为全部行相同,所以,具有即使对高速移动的物体进行摄像也不会产生失真这样的优点。但是,在该全局快门中,从对FD进行复位到从FD读出信号电荷为止需要(曝光期间+读出期间)程度的时间,所以,不得不较大地受到在FD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
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8517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全局快门时,在曝光期间开始后也进行对FD进行复位并读出复位噪声的处理,在读出期间开始之前结束该处理(参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5)。由此,能够尽量缩短从对FD进行复位到从FD进行读出的时间,设为读出期间程度(1帧周期程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在FD产生的暗电流引起的噪声。
但是,公知在FD产生的暗电流基于温度的变动大。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08-28517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没有特别考虑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由于温度而变动的情况。因此,即使使用该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在摄像元件的温度高的情况下,也难以有效降低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
这样,期待能够平衡良好地考虑图像失真和噪声这双方的技术,该图像失真是由于不在同一时刻对全部像素的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引起的,该噪声是由于从信号蓄积部被复位后到转送信号电荷为止需要时间而在该信号蓄积部产生暗电流引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平衡良好地降低由曝光时刻不同引起的图像失真和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摄像装置。
简略地讲,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根据曝光时间来选择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的读出方式,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该固体摄像元件具有将像素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部和对下述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的第2复位部,该像素具有:光电转换部,其产生与入射光量对应的信号;信号蓄积部,其临时保持由上述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选通部,其向上述信号蓄积部转送由上述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第1复位部,其对上述信号蓄积部进行复位;以及信号读出部,其读出上述信号蓄积部的信号,曝光时间设定部,其设定向上述光电转换部蓄积电荷的曝光时间;第1驱动部,其控制为通过上述第2复位部对全部像素的上述光电转换部一起进行复位,由此,同时开始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蓄积信号,由上述选通部将在上述曝光时间内蓄积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的信号一起转送到上述信号蓄积部中,然后,由上述信号读出部读出蓄积在该信号蓄积部中的信号;第2驱动部,其控制为按照每行依次进行以下动作:通过上述第2复位部对上述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由此,开始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蓄积信号,由上述选通部将在上述曝光时间内蓄积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的信号转送到上述信号蓄积部中,然后,由上述信号读出部读出蓄积在该信号蓄积部中的信号;以及选择部,其对由上述曝光时间设定部设定的曝光时间和规定时间进行比较,当上述曝光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选择上述第1驱动部,当上述曝光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选择上述第2驱动部,通过由上述选择部选择出的上述第1驱动部或上述第2驱动部,驱动上述固体摄像元件进行摄影。
通过参照所附的附图进行的后述的说明,能够更明确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以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部的更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3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更详细地示出摄像元件的像素部中的像素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基板厚度方向上示出半导体基板中的像素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中的全局快门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中的滚动快门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中如何根据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的温度来选择滚动快门和全局快门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中如何根据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的温度来选择滚动快门和全局快门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规定的快门速度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而变化的状况的一例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该摄像装置具有:镜头1、摄像部2、温度检测部3、图像处理部4、显示部5、照相机操作部7、以及照相机控制部8。另外,存储卡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该摄像装置进行装卸,所以,也可以不是该摄像装置固有的结构。
镜头1用于在摄像部2的摄像元件11(参照图2)的摄像面上成像被摄体的光学像。
摄像部2对由镜头1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如后所述,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
温度检测部3配设在摄像部2的摄像元件11的附近,用于实质地检测该摄像元件11的温度。
图像处理部4对从摄像部2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数字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例如还包含记录再现用的压缩解压缩处理等)。
显示部5根据为了进行显示而由图像处理部4进行图像处理后的信号来显示图像。
存储卡6是用于保存为了进行记录而由图像处理部4进行图像处理后的信号的记录介质。
照相机操作部7用于针对该摄像装置进行各种操作输入。
照相机控制部8根据来自照相机操作部7的操作输入和由温度检测部3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1的温度,对包含摄像部2、图像处理部4、存储卡6等的该摄像装置整体进行控制。该照相机控制部8兼作曝光时间设定部,该曝光时间设定部设定在摄像元件11的后述的光电转换部PD中蓄积电荷的曝光时间。而且,照相机控制部8兼作选择部,该选择部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时间,并根据由温度检测部3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1的温度,如后所述对使摄像部2进行作为全局快门的动作还是进行作为滚动快门的动作进行选择。
接着,图2是示出摄像部2的更详细的结构的图。
该摄像部2构成为具有:作为MOS型固体摄像元件构成的摄像元件11、A/D转换部12、以及KTC噪声去除部13。
其中的摄像元件11构成为具有:像素部14、CDS部15、垂直扫描电路16、以及水平扫描电路17。
像素部14构成为将多个像素18排列成二维状。
垂直扫描电路16兼作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以行(line)为单位选择像素。将由该垂直扫描电路16选择出的行的像素信号输出到按照每列设置的垂直转送线VTL(参照图3)。
CDS部15在滚动快门时,对从垂直转送线VTL转送来的像素信号进行相关双重取样。
水平扫描电路17兼作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取入由垂直扫描电路16选择并经由CDS部15从垂直转送线VTL转送来的1行的像素信号,按照水平方向的像素排列的顺序,以时间序列输出该行的像素信号。
A/D转换部12将从摄像元件11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KTC噪声去除部13在全局快门时,对从A/D转换部12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KTC噪声去除的处理。
接着,图3是更详细地示出摄像元件11的像素部14中的像素18的结构的电路图。
在图3中,PD是光电转换部,FD是临时保持光电转换部PD的信号的信号蓄积部(浮动扩散部件)。
Mtx 2是作为对光电转换部PD进行复位的第2复位部发挥功能的晶体管,与电流源VDD连接,并且,与用于施加PD复位脉冲的信号线Tx2连接。
Mtx 1是作为向信号蓄积部FD转送光电转换部PD的信号的选通部发挥功能的晶体管,与用于施加转送脉冲的信号线Tx 1连接。
Ma是作为放大部发挥功能的放大用晶体管,通过放大用晶体管Ma和设于垂直转送线VTL上的电流源VDD来构成源跟踪放大器。信号蓄积部FD的信号被放大用晶体管Ma放大,经由作为信号读出部发挥功能的选择晶体管Mb输出到垂直转送线VTL。选择晶体管Mb与用于施加选择脉冲的信号线SEL连接。
Mr是作为对信号蓄积部FD和放大用晶体管Ma的输入部进行复位的第1复位部发挥功能的晶体管,与用于施加FD复位脉冲的信号线RES连接。另外,如果同时进行对上述晶体管Mtx 1施加转送脉冲和对该晶体管Mr施加FD复位脉冲,则不仅能够对信号蓄积部FD进行复位,同时还能够对光电转换部PD进行复位。因此,作为选通部的晶体管Mtx 1和作为第1复位部的晶体管Mr的组合,也可以作为第2复位部发挥功能。
接着,图4是在基板厚度方向上示出半导体基板上的像素18的结构的图。
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使用P型基板作为半导体基板。
光电转换部PD形成为n-区域,在其布线层侧形成有p区域。并且,在该p区域上连接有信号线Tx 2。由此,光电转换部PD形成为嵌入型,如上所述,能够减少暗电流。
信号蓄积部FD与光电转换部PD分开规定间隔而形成为n+区域。该n+区域与放大用晶体管Ma侧连接。这样,信号蓄积部FD与布线层直接连接,所以,如上所述难以减少暗电流。
并且,在光电转换部PD和信号蓄积部FD之间的基板表面上形成栅电极,构成晶体管Mtx 1。该晶体管Mtx 1的栅电极与信号线Tx 1连接。
进而,与构成信号蓄积部FD的n+区域分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其他n+区域。在后者的n+区域上连接有电流源VDD。而且,在这两个n+区域之间的基板表面上形成栅电极,构成晶体管Mr。该晶体管Mr的栅电极与信号线RES连接。
接着,图5是示出该摄像装置中的全局快门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在全局快门动作时,在全部行的全部像素的晶体管Mtx 2同时截止的时刻,开始对全部像素的光电转换部PD蓄积电荷,即全部像素的曝光同时开始。
然后,在同时对全部行的全部像素的晶体管Mtx 1施加转送脉冲的时刻,蓄积在全部像素的光电转换部PD中的电荷被转送到信号蓄积部FD,即全部像素的曝光同时结束。这里,从曝光期间的开始到曝光期间的结束为止的时间(曝光时间)为后述的快门速度Ts。
而且,然后进入读出期间,蓄积在信号蓄积部FD中的电荷经由放大用晶体管Ma和选择晶体管Mb,以行为单位依次转送到垂直转送线VTL。另外,从上述曝光期间结束的时刻到该读出期间结束的时刻为止为帧周期Tf。
在进行这种动作的全局快门中,在上述曝光期间结束之前的期间,以行为单位进行信号蓄积部FD的复位和复位噪声的读出。另外,在该图5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极力缩短从读出复位噪声到读出信号电荷为止的时间而降低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在曝光期间结束之前,在FD的复位噪声的读出结束这样的定时进行动作。而且,此时,从读出FD复位噪声到读出FD的信号电荷为止的时间大致为帧周期Tf。
接着,图6是示出该摄像装置中的滚动快门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在滚动快门动作时,以行为单位依次进行光电转换部PD的复位。因此,曝光开始时刻按照每行而不同。
但是,曝光时间(上述快门速度Ts)为全部像素相同。
然后,在曝光时间以每行的定时结束之前,进行信号蓄积部FD的复位和复位噪声的读出,在曝光时间结束的时刻,将蓄积在光电转换部PD中的电荷转送到信号蓄积部FD,进而,信号蓄积部FD的电荷被转送到垂直转送线VTL,通过CDS部15降低噪声。
这样,在滚动快门时,曝光时间为全部像素相同,但曝光开始时刻和曝光结束时刻按照每行而不同。
而且,在滚动快门时,从读出复位噪声到读出信号电荷为止的时间为与帧周期Tf相比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的短时间,所以,与全局快门时相比,能够将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降低到极低的水平。
这样,全局快门具有不会产生由曝光时刻不同引起的图像失真的优点,但容易受到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滚动快门产生由曝光时刻不同引起的图像失真,但具有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极小的优点。因此,图7示出根据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11的温度,适当区分使用具有各自的优缺点的全局快门和滚动快门的例子。
图7是示出在摄像装置中如何根据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的温度来选择滚动快门和全局快门的流程图。
开始该处理后,根据AE(自动曝光控制)或摄影者的设定来确定快门速度Ts,通过照相机控制部8取得所决定的快门速度Ts的信息(步骤S1)。
接着,照相机控制部8通过温度检测部3实质地检测摄像部2的摄像元件11的温度,取得所检测出的温度P的信息(步骤S2)。
然后,照相机控制部8首先对所取得的快门速度Ts和规定的快门速度T0进行比较(步骤S3)。这里,规定的快门速度T0是假设即使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在被摄体上产生的失真也不太明显的快门速度。即,当快门速度快(图6中的曝光时间=Ts短)时,不存在在上端侧的行的曝光期间和下端侧的行的曝光期间中共同的时刻,即由上端侧的行所拍摄的图像和由下端侧的行所拍摄的图像为不同时刻的图像。与此相对,当快门速度慢(图6中的曝光时间=Ts长)时,在上端侧的行的曝光期间和下端侧的行的曝光期间中共同的时刻变长,成为曝光期间多在同一时刻被曝光的图像。因此,上述规定的快门速度T0是作为进行这种区分时的阈值而设定的。作为该规定的快门速度T0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与帧周期Tf一致的情况、与帧周期Tf的一半时间一致的情况等,它们是根据帧周期计算出的时间。
在该步骤S3中,在判定为快门速度Ts为规定的快门速度T0以下(即,与规定的快门速度T0相等或比规定的快门速度T0更快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对所取得的摄像元件11的温度P和规定温度P0进行比较(步骤S4)。这里,规定温度P0是如下的作为阈值的温度:认为在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的情况下(即,从对FD进行复位到读出FD的电荷的时间如图5所示,不得不为帧周期Tf程度的情况下),产生不能忽略的程度的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这里,在常温附近,公知暗电流具有温度每增加8度其成为2倍的倾向,公知暗电流发射噪声具有温度每增加8度其成为√2倍的倾向。但是,根据温度实际产生何种程度的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由于摄像元件的类型而不同,所以,进行实验等并根据实验结果来决定该规定温度P0。
在上述步骤S3中判定为快门速度Ts大于规定的快门速度T0(即,比规定的快门速度T0慢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步骤S4中判定为温度P在规定温度P0以上的情况下,照相机控制部8控制摄像部2以使其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步骤S5)。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4中判定为温度P小于规定温度P0的情况下,照相机控制部8控制摄像部2以使其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步骤S6)。
这样,照相机控制部8根据快门速度Ts,或者还根据摄像元件11的温度P进行控制,决定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还是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
另外,在上述中,按照各个像素设置作为对光电转换部PD进行复位的第2复位部发挥功能的晶体管Mtx 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每行设置一个,也可以每多个像素设置一个。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1,根据快门速度Ts,判定在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时在被摄体上产生的失真是否是可以忽略的程度,在判定为是可以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所以,在被摄体上几乎不会产生失真,能够拍摄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极小的图像。
进而,在根据快门速度Ts判定为在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时在被摄体上产生的失真是不能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但在根据摄像元件11的温度P判定为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时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所以,即使在被摄体上产生一些失真,也能够拍摄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极小的图像。
而且,在根据快门速度Ts判定为在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时在被摄体上产生的失真是不能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且在根据摄像元件11的温度P判定为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时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所以,能够一边抑制在被摄体上产生的失真,一边拍摄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小的图像。
[实施方式2]
图8和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8是示出在摄像装置中如何根据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的温度来选择滚动快门和全局快门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规定的快门速度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而变化的状况的一例的线图。
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主要仅说明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作为决定选择滚动快门还是选择全局快门时使用的阈值的规定的快门速度,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而变化。
即,在低温时,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小,所以,期望在更低速的快门速度范围内也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另一方面,在高温时,由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大,所以,即使是比较快速的快门速度(即,即使在图像中产生一些失真),也期望选择滚动快门。
因此,图9示出使规定的快门速度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而变化的状况的一例。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摄像元件的温度为8℃左右以下的情况下,作为规定的快门速度设定为1/30秒,在48℃左右以上的情况下,作为规定的快门速度设定为1/1000秒,进而,在8℃~48℃的范围内,平滑地连接它们(例如,图9的纵轴为指数刻度,但是,在这种图表中,直线连接8℃左右以下的部分和48℃左右以上的部分)。而且,这种规定的快门速度的温度依赖性例如作为表或数式等存储在照相机控制部8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图8示出使用这样变化的规定的快门速度来适当区分使用滚动快门和全局快门的处理。
即,开始该处理后,进行上述步骤S1和步骤S2的处理,取得快门速度Ts和摄像元件11的温度P。
然后,照相机控制部8根据所取得的温度P来计算规定的快门速度T0(P),判定所取得的快门速度Ts是否在该规定的快门速度T0(P)以下(步骤S11)。
这里,在判定为快门速度Ts大于依赖于温度P的规定的快门速度T0(P)(即,比规定的快门速度T0(P)慢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的处理,控制摄像部2以使其进行基于滚动快门的摄影。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快门速度Ts在依赖于温度P的规定的快门速度T0(P)以下(即,与规定的快门速度T0(P)相等或比规定的快门速度T0(P)更快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的处理,控制摄像部2以使其进行基于全局快门的摄影。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2,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根据快门速度Ts和摄像元件11的温度P这两个参数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并且,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进而,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这样,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

Claims (4)

1.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根据曝光时间来选择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的读出方式,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
固体摄像元件,该固体摄像元件具有将像素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部和对下述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的第2复位部,该像素具有:光电转换部,其产生与入射光量对应的信号;信号蓄积部,其临时存储由上述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选通部,其向上述信号蓄积部转送由上述光电转换部产生的信号;第1复位部,其对上述信号蓄积部进行复位;以及信号读出部,其读出上述信号蓄积部的信号,
曝光时间设定部,其设定向上述光电转换部蓄积电荷的曝光时间;
第1驱动部,其控制为通过上述第2复位部对全部像素的上述光电转换部一起进行复位,由此,同时开始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蓄积信号,由上述选通部将在上述曝光时间内蓄积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的信号一起转送到上述信号蓄积部中,然后,由上述信号读出部读出蓄积在该信号蓄积部中的信号;
第2驱动部,其控制为按照每行依次进行以下动作:通过上述第2复位部对上述光电转换部进行复位,由此,开始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蓄积信号,由上述选通部将在上述曝光时间内蓄积在上述光电转换部中的信号转送到上述信号蓄积部中,然后,由上述信号读出部读出蓄积在该信号蓄积部中的信号;以及
选择部,其对由上述曝光时间设定部设定的曝光时间和规定时间进行比较,当上述曝光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选择上述第1驱动部,当上述曝光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选择上述第2驱动部,
通过由上述选择部选择出的上述第1驱动部或上述第2驱动部,驱动上述固体摄像元件进行摄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选择部的与上述曝光时间进行比较的上述规定时间是根据帧周期计算出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还具有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实质地检测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温度,
在由上述曝光时间设定部设定的曝光时间在上述规定时间以下、但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上述选择部选择上述第2驱动部,在由上述曝光时间设定部设定的曝光时间在上述规定时间以下、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小于该规定值的情况下,关于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上述选择部选择上述第1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还具有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实质地检测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温度,
上述选择部求出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相对较高时比相对较低时长的时间,将求出的时间作为与上述曝光时间进行比较的上述规定时间。
CN2009101299575A 2008-05-23 2009-04-10 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8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5632 2008-05-23
JP2008135632 2008-05-23
JP2008135632A JP5139150B2 (ja) 2008-05-23 2008-05-23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448A true CN101588448A (zh) 2009-11-25
CN101588448B CN101588448B (zh) 2012-08-29

Family

ID=4137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9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8448B (zh) 2008-05-23 2009-04-10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39150B2 (zh)
CN (1) CN10158844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635A (zh) * 2015-04-20 2015-07-2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一种用于超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复位释放控制方法
CN108419033A (zh) * 2018-03-01 2018-08-17 上海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拐点的hdr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成像系统
CN109922287A (zh) * 2018-05-02 2019-06-21 思特威电子科技(开曼)有限公司 降低图像传感器像素阵列固定图像噪声的方法、成像系统
CN113141470A (zh) * 2021-04-21 2021-07-20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系统、图像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9285B (zh) * 2014-12-18 2024-05-14 索尼公司 成像装置
KR102111670B1 (ko) * 2018-08-08 2020-05-15 (주)로닉스 고휘도 광원 작동에 대한 빠른 응답을 위한 전자식 셔터속도 사전설정 기능을 구비한 카메라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6958B2 (ja) * 2004-02-05 2008-08-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JP2006148456A (ja) * 2004-11-18 2006-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4325557B2 (ja) * 2005-01-04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4645294B2 (ja) * 2005-05-13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と撮像装置用の電源供給方法
JP2007028337A (ja) * 2005-07-19 2007-02-01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844305B2 (ja) * 2005-09-12 2011-12-28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8011298A (ja) * 2006-06-30 2008-01-17 Fujitsu Ltd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789767B2 (ja) * 2006-09-28 2011-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70528B2 (ja) * 2006-11-17 2012-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635A (zh) * 2015-04-20 2015-07-2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一种用于超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复位释放控制方法
CN108419033A (zh) * 2018-03-01 2018-08-17 上海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拐点的hdr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成像系统
CN108419033B (zh) * 2018-03-01 2020-11-27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拐点的hdr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成像系统
CN109922287A (zh) * 2018-05-02 2019-06-21 思特威电子科技(开曼)有限公司 降低图像传感器像素阵列固定图像噪声的方法、成像系统
CN109922287B (zh) * 2018-05-02 2021-01-05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图像传感器像素阵列固定图像噪声的方法、成像系统
CN113141470A (zh) * 2021-04-21 2021-07-20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系统、图像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9150B2 (ja) 2013-02-06
JP2009284328A (ja) 2009-12-03
CN101588448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0193B1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8390692B2 (en) Image pick 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 up method capable of reading signal charge for image display by newly performing exposure while reading signal charge for still image by simultaneous exposure of all pixels
JP561499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素子の駆動方法
CN104782111B (zh) 运动检测用固体摄像装置以及运动检测系统
CN102932590B (zh) 摄像装置
CN104253953B (zh) 摄像元件、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88448B (zh) 摄像装置
CN101662589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704422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11936987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1931745B (zh) 数字相机装置
US10225494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0268079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60669B2 (ja) 撮像装置
JP2010028488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171027A (ja) 撮像装置
JP4272095B2 (ja) 撮像装置
JP525837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329136B2 (ja) 撮像装置
JP2008118378A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3106231A (ja) 撮像装置
JP721017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91415B2 (ja) 撮像装置
JP4551935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4551936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