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2553B -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82553B CN101582553B CN2009101480575A CN200910148057A CN101582553B CN 101582553 B CN101582553 B CN 101582553B CN 2009101480575 A CN2009101480575 A CN 2009101480575A CN 200910148057 A CN200910148057 A CN 200910148057A CN 101582553 B CN101582553 B CN 1015825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interface
- power line
- hole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气技术领域,为节省模具成本而发明。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法,包括: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以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使用方法,包括: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本发明电源线插座支架可用于连接电源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中,出于使用者安全和设备安全方面的考虑,基于设备的电击防护的实现方式将设备划分为I类设备和II类设备等。
其中,在I类设备和II类设备中电源线的连接方式不尽相同。在I类设备中,设备整机和电源线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即I类设备所使用的电源线是可插拔的电源线。而在II类设备中,设备整机和电源线是一体的,即II类设备所使用的电源线是固定电源线。
由于I类设备和II类设备所使用的电源线不同,因此不同的电源线与相应的设备整机相连时所使用的电源线接口、以及设备整机的壳体等都有差别。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制作两种电源线接口、以及两种整体壳体,以适应上述两种不同电源线形式的需要。
而目前制作电源线接口、以及整机壳体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模具。电源线接口的形式不同,所需的模具结构也不相同。一般而言,一套模具的成本相当高昂,这就导致了设备整机的成本提高,从而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能够节省模具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易撕线结构相连。
为安装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装配孔,所述至少两个装配孔沿所述支架本体的一条对角线布置。
此外,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条对角线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由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既具有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第一连接部,又具有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的第二连接部,因此既可使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又可使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这样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就具有通用的性能,能够节省分别单独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和固定电源线接口时的模具成本;此外,对于所述通用的电源线支架插座而言,不同形式的电源线接口可适用于相同的整机壳体,因此仅需要一套设备整机的壳体模具,节省了模具成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能够节省模具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以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
在所述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而实现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的基础上制作形成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因而不需要单独使用模具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节省了模具成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也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能够节省模具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中设有卡槽,将所述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在形成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安装在整机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安装盖板。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的基础上制作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因而不需要单独使用模具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节省了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线插座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图1所示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的可插拔电源线接口;
图3为将图2所示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部分放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源线插座支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整机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利用图1所示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的固定电源线接口;
图8为图7的II部分放大视图;
图9为将图7所示固定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III部分放大视图;
图11为在图9中增设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IV部分放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电源线插座支架一种使用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为对图13所示使用方法进一步增加后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电源线插座支架另一种使用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节省模具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架本体上既具有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第一连接部,又具有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的第二连接部,因此既可使用该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又可使用该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这样该电源线插座支架就具有通用的性能,能够节省分别单独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和固定电源线接口时的模具成本;此外,对于该通用的电源线支架插座而言,不同形式的电源线接口可适用于相同的整机壳体,因此仅需要一套设备整机的壳体模具,节省了模具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电源线插座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2,支架本体12中设有通孔14。在通孔14两端的支架本体1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22,在第一连接座22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4,该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此外在通孔14中还设有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4,该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具体而言,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时,为避免第二连接部的妨碍,应首先将第二连接板32移除,然后通过第一螺纹孔24在电源线支架插座1上安装插座5,这样就形成了可插拔电源线接口。
其中,为方便移除第二连接板32,可使第二连接板32与通孔14之间通过易撕线结构36相连。这是因为,易撕线结构36使得第二连接板32和通孔14之间仅通过部分材料相连,大大减小了从通孔14中移除第二连接板32时所需的力,因而方便了第二连接板32的移除。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形成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后,应将其安装在设备的整机上。为了实现安装,可在支架本体12上设置两个装配孔52,且这两个装配孔沿支架本体12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布置。这样,将两个装配孔52设置在支架本体12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上,有利于提高装配位置的精确性和装配约束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5所示,在支架本体12上还设有两个定位柱54,两个定位柱54沿支架本体21的另一条对角线布置。其中,使两个定位柱54沿支架本体12的对角线布置,有利于保证定位柱54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将装配孔52和定位柱54设置在支架本体12的两条相交的对角线上,优化了结构设计。
相应地,如图6所示,为了装配电源线插座支架1,在整机上设有与装配孔52相配合的整机装配孔62,以及与定位柱54相配合与定位孔64。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支架本体12上分别设置了两个装配孔52和两个定位柱54,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装配条件,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所述装配孔和所述定位柱。
另一方面,参见图7和图8所示,在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7时,应将固定电源线接口7的卡线部72卡设在第二连接板32和通孔14之间,其中第二连接板32和通孔14之间空间的大小和卡线部72的大小相适应。具体而言,是在卡线部72的侧边设有卡槽74,第二连接板32的侧边和通孔14的侧边能够扣合卡槽74中,从而实现卡线部72的卡设,这样就形成了固定电源线接口。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制作形成固定电源线接口后,应将其安装在设备的整机上。为了实现安装,可在支架本体12上设置两个装配孔52,且这两个装配孔沿支架本体12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布置。这样,将两个装配孔52设置在支架本体12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上,有利于提高装配位置的精确性和装配约束的稳定性。同样地,为实现精确定位,在支架本体12另一条对角线上还设有定位柱54。
在将电源线支架1安装在整机上之后,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可在整机上安装壳体,如电视机或电脑的后壳,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板32上的第二螺纹孔34安装盖板8,以遮挡第一连接座22以及第一螺纹孔24,从而避免灰尘的进入,而且能够使整机外形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由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既具有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第一连接部,又具有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的第二连接部,因此既可使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又可使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制作固定电源线接口,这样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就具有通用的性能,能够节省分别单独制作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和固定电源线接口时的模具成本;此外,对于所述通用的电源线支架插座而言,不同形式的电源线接口可适用于相同的整机壳体,因此仅需要一套设备整机的壳体模具,节省了模具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如图13所示,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
具体地,上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且该第二连接板与上述通孔之间通过易撕线结构连接,因而可以通过手工将该第二连接板直接掰掉,从而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操作简单方便。
步骤102,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以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
具体地,上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在该第一连接座中设有第一螺纹孔,通过该第一螺纹孔可以将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连接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上,从而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其中形成的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如图2所示。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步骤101,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步骤102,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从而实现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的基础上制作形成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因而不需要单独使用模具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节省了模具成本。
如图14,可以对上述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地增加,其中,增加后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
步骤202,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以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
在步骤202,所述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步骤203,将所述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其中将所述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的结构如图3所示。
这样就完成了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的全部操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其中,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中设有卡槽,将所述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具体地,上述第二连接部为设在上述通孔中的第二连接板,且该第二连接板和上述通孔之间的空间大小与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的大小相适应,由于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中设有卡槽,因此可将第二连接板的侧边以及通孔的侧边卡合在上述卡槽中,从而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其中形成的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如图7所示。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由于能够通过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在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的基础上制作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因而不需要单独使用模具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节省了模具成本。
如图15所示,可以对上述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地增加,其中,增加后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中设有卡槽,将所述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在步骤301,形成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安装在整机上;其中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安装在整机上的结构如图9所示。
步骤303,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安装盖板。
具体地,在将所述固定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后,就可以安装整机的壳体。在安装整机的壳体之后,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暴露在整机壳体之外,容易进入灰尘,而且不美观,因此需要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安装盖板。其中在整机上安装上整机壳体和盖板后的结构如图11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插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易撕线结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插座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装配孔,所述至少两个装配孔沿所述支架本体的一条对角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线插座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条对角线布置。
5.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移除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可插拔电源线接口的插座,以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可插拔电源线接口安装在整机上。
7.一种电源线插座支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插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两端的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制作可插拔电源线的接口,在所述通孔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制作固定电源线的接口;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固定电源线的卡线部中设有卡槽,将所述卡线部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通孔之间,以形成固定电源线的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线插座支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之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固定电源线的接口安装在整机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安装盖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80575A CN101582553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80575A CN101582553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2553A CN101582553A (zh) | 2009-11-18 |
CN101582553B true CN101582553B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136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80575A Active CN101582553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825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2836A (zh) * | 2011-09-26 | 2013-04-03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面板模块及其电源输入接头的固定结构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5016Y (zh) * | 2003-01-10 | 2003-12-24 | 张锡帆 | 美式、英式通用插座 |
CN201038558Y (zh) * | 2007-04-23 | 2008-03-19 | 王广富 | 一种电源插座 |
-
2009
- 2009-06-24 CN CN2009101480575A patent/CN1015825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5016Y (zh) * | 2003-01-10 | 2003-12-24 | 张锡帆 | 美式、英式通用插座 |
CN201038558Y (zh) * | 2007-04-23 | 2008-03-19 | 王广富 | 一种电源插座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7-310233A 2007.11.29 |
JP特开平5-6783A 1993.01.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2553A (zh) | 2009-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46047U (zh) | 一种微机智能快速应急低压配电接入装置 | |
CN103513738A (zh) | 服务器的电源模组组合 | |
CN205319832U (zh) | 一种端盖防松脱的塑封电机 | |
CN101582553B (zh) | 电源线插座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566206U (zh) | 工程机械及其插拔销装置 | |
CN202940422U (zh) | 电路转接装置及使用该电路转接装置的电子机箱 | |
CN201163850Y (zh) | 电器元件间的卡固结构 | |
CN201112181Y (zh) | 一种开关插座 | |
CN204441584U (zh) | 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此装置的框架 | |
CN203645796U (zh) |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 |
CN102523719B (zh) | 一种操作面板嵌墙式安装系统 | |
CN101673625A (zh) | 卡接式防护罩及装设有该防护罩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3133519U (zh) | 模块式低压断路器用智能控制器 | |
CN205049777U (zh) | 一种适配器卡条安装装置 | |
CN219267958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源插头 | |
CN204497513U (zh) | 电性连接模组及使用该电性连接模组的插座 | |
CN104157473B (zh) | 模块化二次插件及抽屉柜二次插件构建方法 | |
CN203398396U (zh) | 一种发电机防松脱插头 | |
CN220233681U (zh) | 一种连接机顶盒和路由器的连接线 | |
CN104779484A (zh) | 一种变流器模块连接装置 | |
CN201656007U (zh) | 一种防脱落便捷接线端子 | |
CN203386966U (zh) | 线束连接盒 | |
CN212846559U (zh) | 笔记本主板支撑组件 | |
CN102770002B (zh) | 一种具有总线结构的机箱 | |
CN209313794U (zh) | 用于无框组件iv测试的辅助工装及无框组件测试组合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