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7734B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77734B CN101577734B CN200910147204A CN200910147204A CN101577734B CN 101577734 B CN101577734 B CN 101577734B CN 200910147204 A CN200910147204 A CN 200910147204A CN 200910147204 A CN200910147204 A CN 200910147204A CN 101577734 B CN101577734 B CN 1015777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ocol stack
- opposite end
- address
- control unit
- 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6—Call signalling protocols; H.323 and rel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本发明把不同端的H.245消息分配到多个协议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会议电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会议电视系统中的MCU(多点控制单元)设备,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通过会议电视系统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避免参会人员长途跋涉之苦,还能够满足处理突发事件、多方沟通协调的需求,是一种节资、省时、高效的会议方式。随着众多国内大型企业以及跨国集团公司的兴建,以及人们工作、学习的流动性的增加,企业及个人对视频通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会议电视走向运营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多点控制单元也叫多点会议控制器,英文为Multipoint Control Unit,简称MCU。MCU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换机的作用,它将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
H.323是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一个标准协议栈,该协议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四类协议,也就是说该协议从系统的总体框架(H.323)、视频编解码(H.263)、音频编解码(H.723.1)、系统控制(H.245)、数据流的复用(H.225)等各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会议电视走向运营之后,目前信令部分还是采用一台MCU只有一个H.323协议栈,呼叫过程中的H.225以及H.245信令交互过程,都是这个协议栈完成。大容量呼叫时需要协议栈处理的信令会很多,如果H.225和H.245信令都在一个协议栈上处理的话,由于硬件的限制,会出现信令处理不及时的问题,这会造成回信令超时挂断连接或者丢信令的情况,这种实现方式处理效率明显不高。所以一台MCU可以处理的呼叫数量也是受限制的。而随着会议电视运营系统用户数量的进一步增多,一台MCU可容纳的最大呼叫数量必将成为一个瓶颈。
因此,如何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增大MCU的呼叫容量,从而增大基于H.323协议的会议电视系统的呼叫容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包括:
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
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并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并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就可以把不同端的H.245消息分配到多个协议栈上处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避免信令处理超时引起挂断连接或者丢消息的情况,从而增大MCU的呼叫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系统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MCU由同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架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MCU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MCU作主叫时只由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MCU作主叫时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MCU作被叫时只由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MCU作被叫时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在MCU中部署多个协议栈,并在MCU作主叫和被叫时根据一定的策略对协议栈进行选择,从而实现由不同的协议栈处理H.225信令及H.245信令,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及增大MCU的呼叫容量。
可见,本发明是在MCU中部署n个协议栈,每个协议栈可以只处理H.225信令,也可以只处理H.245信令、也可以既处理H.225信令也处理H.245信令。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
步骤102: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并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步骤103: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其中,当MCU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并命令第一协议栈向对端发起呼叫,由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所述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结束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结束的标志为收到对端发来的Connect(连接)信令。
之后,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第二协议栈,并命令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与对端建立H.245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处理H.245信令交互过程。
当MCU作被叫时,由已配置好的第三协议栈监听H.225信令、处理H.225信令;
第三协议栈在收到Setup之后,上报有终端呼入;
选择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并把第四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第三协议栈;
第三协议栈把此地址和端口号赋值到Connect信令,并发送到对端;
对端收到Connect信令之后,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第四协议栈建立H.245TCP连接,由第四协议栈来完成H.245过程。
当选中的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相同,或者第四协议栈与第三协议栈相同时,就是由同一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的呼叫了。
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系统方框图,所述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201,用于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并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呼叫控制模块202,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展开来说,在MCU中增加的模块功能如下:
1、在配置模块中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第三协议栈地址作为统一的其他终端呼叫MCU的IP地址;
2、当MCU作主叫时,呼叫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一定的策略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并命令第一协议栈向对端发起呼叫,由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第一协议栈收到对端发来的Connect信令之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给呼叫控制模块;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第二协议栈,并命令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建立H.245TCP连接、处理H.245过程。当选出的第二协议栈与第一协议栈相同时,就是由同一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的呼叫了。
呼叫控制模块选择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协议栈的策略,可以是:
策略一:采用先选择一个协议栈,当此协议栈达到可处理呼叫的最大数量限制时,再选择下一个协议栈;
策略二: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对n个协议栈采用平均的方式选择。
3、当MCU作被叫时,由1中已预先配置好的第三协议栈监听H.225信令、处理H.225信令。第三协议栈在收到Setup之后,通知呼叫控制模块有终端呼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2中所述策略选择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并把第四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第三协议栈;第三协议栈把此地址和端口号赋值到Connect信令,并发送到对端;对端收到Connect信令之后,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第四协议栈建立H.245TCP连接,由第四协议栈来完成H.245过程。
当呼叫控制模块选中的第四协议栈与第三协议栈相同时,就是由同一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的呼叫了。
下面通过具体应用中的实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3描述的是MCU由同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架构图,图中MCU包含呼叫控制模块和n个协议栈,终端与MCU的信令交互都是与呼叫控制模块下的同一个协议栈完成的,这种情况是呼叫控制模块选择出的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相同,或者第四协议栈与最初处理H.225信令的第三协议栈是同一个协议栈,这是一种特例。
图4描述的是MCU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架构图,图中MCU包含呼叫控制模块和n个协议栈,终端与MCU的H.225信令交互是与呼叫控制模块下的第一协议栈或者第三协议栈完成的(MCU作被叫时配置一个固定的第三协议栈监听H.225信令,MCU作主叫时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策略选择出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终端做H.225信令交互),之后的H.245信令交互是与呼叫控制模块选择出的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或者第四协议栈完成的,处理H.245的第二协议栈、第四协议栈与处理H.225的第一协议栈、第三协议栈可以不是同一个协议栈,图中示出了第一协议栈与第三协议栈是同一个协议栈的情形。
图5描述的是MCU作主叫时只由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MCU包含n个协议栈。
流程部分的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H.323协议栈1,并命令此协议栈向终端发起呼叫;
第二步,H.323协议栈1向终端发Setup信令,终端向H.323协议栈1回Call Proceeding、Alerting、以及Connect信令;
第三步,H.323协议栈1收到Connect信令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给呼叫控制模块;
第四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出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协议栈(在本实例中是H.323协议栈1),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此协议栈,并命令此协议栈与终端建立H.245TCP连接,建立以及释放H.245会话。
图6描述的是MCU作主叫时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MCU包含n个协议栈。
流程部分的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H.323协议栈1,并命令此协议栈向终端发起呼叫;
第二步,H.323协议栈1向终端发Setup信令,终端向H.323协议栈1回Call Proceeding、Alerting、以及Connect信令;
第三步,H.323协议栈1收到Connect信令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给呼叫控制模块;
第四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出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协议栈n,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此协议栈,并命令此协议栈与终端建立H.245TCP连接,建立以及释放H.245会话。
图7描述的是MCU作被叫时只由一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MCU包含n个协议栈,配置模块配置H.323协议栈1来监听H.225信令,处理所有呼入的H.225信令。
流程部分的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终端向H.323协议栈1发Setup信令,协议栈1在收到Setup之后,通知呼叫控制模块有终端呼入;
第二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出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协议栈(也是H.323协议栈1),并把此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H.323协议栈1;
第三步,H.323协议栈1把此地址和端口号赋值到Connect信令,并发送到对端;
第四步,对端收到Connect信令之后,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H.323协议栈1建立H.245TCP连接,建立以及释放H.245会话。
图8描述的是MCU作被叫时由多个协议栈处理一个终端呼叫的信令流程图,MCU包含n个协议栈,配置模块配置H.323协议栈1来监听H.225信令,处理所有呼入的H.225信令。
流程部分的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终端向H.323协议栈1发Setup信令,协议栈1在收到Setup之后,通知呼叫控制模块有终端呼入;
第二步,呼叫控制模块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出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H.323协议栈n,并把此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H.323协议栈1;
第三步,H.323协议栈1把此地址和端口号赋值到Connect信令,并发送到对端;
第四步,对端收到Connect信令之后,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H.323协议栈n建立H.245TCP连接,建立以及释放H.245会话。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所作的等效的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覆盖。
Claims (12)
1.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
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并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及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的步骤,包括:
命令第一协议栈向对端发起呼叫,由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所述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结束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
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第二协议栈,并命令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与对端建立H.245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处理H.245信令交互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及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的步骤,包括:
由预先配置好的第三协议栈监听处理H.225信令,第三协议栈在收到Setup信令之后,上报有终端呼入;
把第四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第三协议栈;第三协议栈把所述地址和端口号发送到对端;对端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第四协议栈建立H.245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由第四协议栈来完成H.245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与所述第二协议栈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协议栈;所述第三协议栈与所述第四协议栈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协议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与第四协议栈的步骤,包括:在每一次呼叫处理过程中,先选择一个协议栈,当此协议栈达到可处理呼叫的最大数量限制时,再选择下一个协议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与第四协议栈的步骤,包括:在每一次呼叫处理过程中,依次对每个协议栈进行选择,直至所有协议栈达到可处理呼叫的最大数量限制。
7.一种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多点控制单元中部署多个协议栈,并配置每个协议栈可处理的最大呼叫数,预先配置一个第三协议栈的IP地址作为统一的多点控制单元的IP地址,该IP地址作为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的呼入地址,所述第三协议栈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二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选出一个可处理呼叫数未超限制的第四协议栈,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主叫时,所述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及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包括:
命令第一协议栈向对端发起呼叫,由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
所述第一协议栈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结束后,上报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
把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传递给第二协议栈,并命令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对端的H.245地址及端口号与对端建立H.245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处理H.245信令交互过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多点控制单元作被叫时,所述与对端做H.225信令交互,及与对端做H.245信令交互,包括:
由预先配置好的第三协议栈监听处理H.225信令,第三协议栈在收到Setup信令之后,上报有终端呼入信息;
把第四协议栈的H.245地址和端口号传递给第三协议栈;第三协议栈把所述地址和端口号发送到对端;对端根据传来的H.245的地址以及端口号,与第四协议栈建立H.245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由第四协议栈来完成H.245过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与所述第二协议栈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协议栈;所述第三协议栈与所述第四协议栈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协议栈。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在每一次呼叫处理过程中,优先选择一个协议栈,当此协议栈达到可处理呼叫的最大数量限制时,再选择下一个协议栈。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在每一次呼叫处理过程中,依次对每个协议栈进行选择,直至所有协议栈达到可处理呼叫的最大数量限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204A CN101577734B (zh) | 2009-06-08 | 2009-06-08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PCT/CN2010/072541 WO2010142179A1 (zh) | 2009-06-08 | 2010-05-07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EP10785692.4A EP2442520B1 (en) | 2009-06-08 | 2010-05-0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arge capacity call by using h.323 protocol stack |
US13/376,829 US8760491B2 (en) | 2009-06-08 | 2010-05-0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arge capacity calls by using H.323 protocol stac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204A CN101577734B (zh) | 2009-06-08 | 2009-06-08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77734A CN101577734A (zh) | 2009-11-11 |
CN101577734B true CN101577734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127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7204A Active CN101577734B (zh) | 2009-06-08 | 2009-06-08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60491B2 (zh) |
EP (1) | EP2442520B1 (zh) |
CN (1) | CN101577734B (zh) |
WO (1) | WO20101421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7734B (zh) | 2009-06-08 | 2012-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707687B (zh) * | 2009-11-10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议电视业务调度方法和会议电视系统 |
CN103414868B (zh) * | 2013-06-25 | 2016-06-22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单会议终端数扩容方法 |
DK3120069T3 (da) | 2014-03-21 | 2022-08-15 | Signify Holding Bv | Idriftsættelse af fjernstyrede intelligente belysningsindretninger |
US11252206B2 (en) * | 2019-12-03 | 2022-02-1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Reducing setup time for online meeting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7198A (zh) * | 2002-05-10 | 2003-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网络会议电视的会议调度系统与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28304A (en) * | 1998-10-23 | 2000-10-03 |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Network presence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operating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
CN1229995C (zh) * | 2002-10-25 | 2005-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送级联多点控制单元间会议控制消息的方法 |
US7321384B1 (en) * | 2003-06-03 | 2008-01-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far end camera control (FECC) messages to implement participant and layout selection in a multipoint videoconference |
US8081205B2 (en) * | 2003-10-08 | 2011-12-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Dynamically switched and static multiple video streams for a multimedia conference |
NO325250B1 (no) * | 2006-02-22 | 2008-03-10 | Tandberg Telecom As | Endepunktsinitiering av flerpartskonferanser |
CN100454820C (zh) | 2006-07-04 | 2009-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cu级联系统和该系统的创建及通信方法 |
CN101577734B (zh) * | 2009-06-08 | 2012-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2009
- 2009-06-08 CN CN200910147204A patent/CN101577734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5-07 EP EP10785692.4A patent/EP244252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7 US US13/376,829 patent/US87604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7 WO PCT/CN2010/072541 patent/WO201014217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7198A (zh) * | 2002-05-10 | 2003-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网络会议电视的会议调度系统与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曲文澜等.H.323视频会议系统组网结构及关键问题研究.《微计算机引用》.2004,第25卷(第5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086770A1 (en) | 2012-04-12 |
US8760491B2 (en) | 2014-06-24 |
EP2442520B1 (en) | 2021-01-27 |
WO2010142179A1 (zh) | 2010-12-16 |
EP2442520A1 (en) | 2012-04-18 |
EP2442520A4 (en) | 2014-03-26 |
CN101577734A (zh) | 2009-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77734B (zh) | 采用h.323协议栈实现大容量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394294B (zh) | 网络多媒体会议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335033A (zh) | 现有的无线电信令信道的寻呼响应 | |
CN101159747A (zh) | 一种基于tcp并发多链路的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9889534B (zh) | 一种融合IP网络与LTE网络的VoIP通话方法 | |
CN105024903B (zh) | 一种集中通信系统 | |
CN1283930A (zh) | 一种在会议电视系统中实现多点控制单元多级级联的方法 | |
CN104427290A (zh) | 音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2223371A (zh) | 多媒体会议管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1227304B (zh) | 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 |
CN1937680A (zh) | 语音网关及语音网关构建专线链路的方法 | |
CN1878288A (zh) |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视电话呼叫失败的处理方法 | |
CN101984723B (zh) |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 |
CN102006451A (zh) | 在级联会议中实现多画面的方法、系统及mcu | |
CN102158613B (zh) |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355450A (zh) | 一种跨网络实现终端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937265A (zh) | 一种舰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0542099C (zh) | 一种多点控制单元及其基于ip网的共享方法与会议系统 | |
CN201726453U (zh) | 异构协同交换系统 | |
CN100334882C (zh) | 传输线路配置方法 | |
CN102035951A (zh) | 一种话务转接方法和话务台系统 | |
CN1194519C (zh) | 改进的用户多终端多业务统一接入设备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 |
CN101938496A (zh) | 话务台的呼叫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1616012A (zh) | 分叉业务处理方法及核心网元 | |
CN101262359B (zh) | 纯isdn网络中多点会议系统的会议速率匹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